0%
民俗世風 晉唐間流行的髮式和衣帽

民俗世風

晉唐間流行的髮式和衣帽


女式翹圓頭鞋
南齊東昏侯蕭寶卷(499~501年在位)以遊樂為務,「自製雜色錦伎衣,綴以金花玉鏡眾寶」(《南齊書·東昏侯紀》)。助他玩樂的人又製造了四種帽子,並根據形狀起了名字,分別叫「山鵲歸林」、「兔子度坑」、「反縛黃離嘍」、「鳳凰度三橋」(《南齊書·五行志》)

《北齊校書圖卷》中人物服飾
葛洪在《抱朴子·譏惑》篇講東晉初年的服飾變化之快及其原因:「喪亂以來,事物屢變,冠履衣服,袖袂裁製,日月改易,無復一定,乍長乍短,一廣一狹,忽高忽卑,或粗或細,所飾無常,以同為快,其好事者,朝夕仿效,所謂京輦貴大眉,遠方高半額也。」(《外篇》卷二十六)他說人們「以同為快」,道出了中國古人「求同」的一種審美傾向。當某人首先穿戴某種衣服、帽子、鞋子,首先梳某種髮型和作某種化妝時,在他是創新,是不想同於別人,不安於現成的,這是求異。但某種式樣出現,眾人紛紛學習,特別是宮中的、貴族的新裝飾,人們模仿得非常迅速。達到目的了,也就滿足了。模仿,希望和別人一樣,是求同心理的表現;認為別人的衣飾形式好,加以學習,是一種求同的審美觀。可以這樣說,我國古人在服飾上求同的力量大於求異的力量,認同的審美觀大於求異的審美觀。衣飾求同,使自己的裝束同於他人,既不會有怪式樣遭到別人指責,也不會因為衣著古板遭人譏訕,跟別人相同了,心裏也就安生了。九_九_藏_書
東晉初建時,男子的上裝短,短到衣帶系在腋下,穿的褲腿上下一般大,不收口,戴的帽子在脖子處系帶。《晉書》的作者認為這種上小下大的冠服流行式,反映下逼上的形勢,是王敦反叛的徵兆。這當然是無稽之談,它不過表明東晉初年人們的審美觀罷了。
唐中宗女兒安樂公主織造毛裙,引起眾人追求羽毛服的熱潮。安樂公主用百鳥毛織了兩條裙子,一條獻給母親韋后,一條自用。她的裙子呈百鳥的形狀,正面看一種顏色,側面看又是一種,日光下看、燈光下看各不一樣。她用百獸毛制馬鞍的面子,可以看出各種獸形,韋后則改用百鳥的毛製造鞍面。安樂公主出嫁時,益州官員送給她單絲碧羅籠裙,用金縷織成花鳥。自從安樂公主有了百鳥毛裙,百官之家,有錢人家都來效法,長江、嶺南奇禽異獸羽毛都被採購一空。這種奢華風氣的嚴重,使唐玄宗即位后,「悉命宮中出奇服,焚之於殿廷,不許士庶服錦繡珠翠之服」,從而煞住了采捕鳥獸羽毛編造織物的風俗(《舊唐書·五行志》)https://read.99csw.com
西晉武帝立國之時,人們腳穿的屐,男子是方頭型,女子是圓頭型,用這樣的型制既區別男女用屐,也區別男女身份,因為圓表示順的意思,女子穿圓頭屐,意味著順從男子。時隔不久,婦女的屐也流行起方頭的來了,於是男女無差別(《晉書·五行志上》)。到劉宋時,權傾內外的、被民間視為「真天子」的越騎校尉戴法興製作圓頭屐,「世人莫不效之」,從而改變了方頭型的傳統流行式樣。
唐昭宗時,十六王宅的主人們爭奇鬥麗,各有自己的巾幘式樣,長安人羡慕不已,跟著穿戴,當去製作的時候說:「為我作某王頭。」(《新唐書》)「王頭」怎麼做?這話不過是說按某王巾幘的式樣給我仿製,這一省語,反映十六宅諸王巾幘式樣流行的廣泛。https://read.99csw.com

隋唐女子髮式

唐《搗練圖》中女子服飾髮式
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婦女作圓鬟椎髻,兩鬢不再妝飾,也不擦脂抹粉,只是用烏膏塗嘴唇,令人看了是一副悲啼的面孔,這倒有點像東漢孫壽的追求病態美。白居易對這種打扮,在《世妝樂府》中有所描述:「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儘是成悲啼。」(《全唐詩》卷四二七)白居易贊成人類的自然美,反對違反人類本性的化妝。唐僖宗時,宮人把頭髮束得緊緊的,待到黃巢起義進長安,僖宗逃到四川,宮人這種髮型被當地的婦女接受,不過人們稱這種型狀是「囚髻」。而在長安的女子變了髮式,即把頭髮分梳到兩鬢,包住面孔,當時人管它叫「拋家髻」(《新唐書·五行志》)九-九-藏-書
西晉永嘉年間(307~312),婦女束髮,弄得鬆鬆的,使髻不能直立,頭髮遮蓋額頭,直到眼睛為止(《晉書·五行志上》)。幾十年後女子髮型發生了大的變化。太元(376~396)中,公主和貴婦們的盛飾髮型是緩鬢傾髻,時行戴假髮,這假髮裝在籠子上,用的時候戴上,稱為「假髻」,又叫「假頭」。貧家婦女做不起,說起來就叫作「無頭」,需要用時向人家借,喚作「借頭」(《晉書》)。劉宋時女子髮型又一次變異。彭城王劉義康府中的婦女梳頭,將頭髮分成三分,結成髻,向上聯在一起,稱作「飛天」,併流傳到民間女性中(《宋書·五行志》)
北齊武成帝、後主時期,宮中婦女剃髮,帶假髻,其形狀像只飛鳥,以為美觀,地方上婦女學習,使它不脛而走(《北齊書·武成紀、後主紀》)https://read.99csw•com
唐初,太尉長孫無忌用烏羊毛製成渾脫氈帽,許多人仿造,他曾被擬封為趙國公,因此當時人把這種帽子叫做「趙公渾脫」(《新唐書·五行志》)
衣飾的求同,至少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國是長期的大一統的國家,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和專制主義的文化統治,使人們無論在政治思想上、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上都要統一,不許有差異,反映到服飾上就是追求一致;第二,民眾的認同是受社會上層的影響。社會上層地位高,受人尊崇,他們的愛好被認為是高尚的,下層人士多向之學習,所謂求同,就是社會下層求著與上層相同,在服飾問題上也是這樣,所以我們在講到先秦兩漢人們著裝時指出上行下效的現象,本篇所列舉的事實也反映這種趨向,這就是求同。
中國人的認同的哲學思想和求同的審美觀,有著悠久的歷史,這種思想和審美觀對社會發展起什麼作用,對服飾美起什麼作用,是應當研究的課題。對此哲學界已開始注意了,如果哲學社會科學界都來開展討論,我們就可以提高認識了。

麻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