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藝娛樂 古人端午節的生活

文藝娛樂

古人端午節的生活

南朝人過五月節,要在手臂上系著五色絲織物,叫做「辟兵」,大約是祈求不發生戰爭,從而不產生瘟疫,以免病害。這是當時南北朝混戰時期人們極易產生的精神寄託。到宋代出現各種百索,有綵線的,有珠子的,給兒童系在頭上。明清時衍化為香袋,內裝香料,做成各種形狀,年青的婦女和小孩佩戴,既有藥用價值,又有美觀作用。

觀競渡
端午節和其他節日一樣,也是個交際的時日,節間親友互送禮物,皇家也不例外。貞觀十八年(644)五月初四日,唐太宗用飛白體書寫騖鳳煙龍等字,寫好后對司徒長孫無忌、吏部尚書楊師道等說:明天是端午節,風俗是用衣服玩物相互祝賀,我今天送你們飛白扇兩柄,供你們扇風納涼(《冊府元龜》卷四十三《帝王·多能》,493頁)。這是帝王以雅物贈大臣。宋朝皇帝給親王、宰相及學士送的東西更多,有親自書寫的葵、榴畫扇,艾虎,紗匹(《夢粱錄》卷三《五月》)
南朝時端午日,人們競相採集各種草藥,南宋人也是「采百草或修製藥品,以為辟瘟疾等用」(《西湖老人繁勝錄》卷三)。自采草藥,到明清時代在大城市發展為藥鋪施藥,即在端午日,居民到藥店要應節的消毒藥品,如雄黃、芷術等。順便說一句,直到20世紀上半葉有的城鎮的藥店仍在九*九*藏*書端午節施捨雄黃荷包。因為城居之人採藥不便,故有這種變相的形式。採藥是為應用,端午就喝菖蒲、雄黃泡的酒,並把這種酒塗在兒童臉上,劃上王字,以求辟毒、辟邪。
端午節的產生,傳統的說法是紀念屈原,這自然是不能被排除的原因,但是從節日生活內容看,它和季節關係極為密切。我國一年四季分明,而酷暑、寒冬界限較之春秋兩季更明顯。五月進入大熱季節,烈日給人體的毒害很嚴重,而毒蟲經過春天的滋生,到這時也壯大了,對人的危害也大,因此人們把五月視為毒月是有道理的。為避免疾病的產生和流行,人們需要做一些預防,不僅個人做,需要眾人共同做,約定一個時間,大家一起動手,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端午節采艾、菖蒲,做香袋,喝雄黃酒,說明人們認識到夏季是疾病流行季節,予以重視,並用藥物預防。如此看來,端午節的那些辟毒的共同生活內容,是人們的一種社會公約,形成風俗,人人自覺遵守,也是人們的一種公德。它比政府的有關法令還要靈,因為這是自覺自愿做的事情,是行政強迫不能辦到的。從防病毒的角度看,端午節的產生以及歷久不衰,就有它的必然性。它是適應了人們的需要而產生的,流傳的。由此我們認為端午節的生活是人們醫藥知識和生理知識提高的表現,它的出現和流傳是一件好事。但是人們認識到的東西卻不一定能給以科學的說明,反而容易被迷信色彩所籠罩。透過端午節的生活內容,我們看待古人的文明,絕不能看表象,不能讚不絕口,也不能以野蠻、落後、迷信一言以蔽之,要作分析,要透過生活現象,看到它合理的成分,那才更有益處。今人到春天https://read.99csw.com就強調抓環境衛生,比古人到五月節時才做就做得更早,是認識提高的表現,對端午節純粹是當節日來過,而失去講衛生、預防疾病的意義。
南朝人要搞划船競賽,這個風氣歷代延續不輟。越到後世,龍舟競賽更成為節日的大項目,節日的標誌。在明代,南京競渡搞得最熱鬧,福建規模也大。這些地方的大江大河中競技,一船可坐十人,大的到二十人,擊鼓划船,一會兒幾里地下去了(張瀚《松窗夢語》卷七)
吃粽子,在南朝是夏至日的食品,很快也成為端午的食物,到北宋,人們當日吃粽子,五色水團,粽子成為主要食物之一,並且把它堆擺成樓閣、亭子、車子等的形象。後來人們又把它作為節日的禮物,互相饋贈。粽子終於同龍舟競渡一樣成為過端午的標誌,而且它比競渡還要普及,因為這是家家可以做到的,不像龍舟要在有水的地方才能實行起來。

懸艾人
端午節的生活內容,歷代也有一些變化。社會生活條件在變異,節日內容作相應的調整是理所當然,以新鮮內容充實古老的傳統節日,使人們節日過得更美好,也使節日更有意義。如果不是這樣,這個民族就會非常保守了。當然,內容的增添,以不失去該節日的原有基調為原則,否則就不是那個節日了。
南朝人過端午還有郊野踏青和做鬥草遊戲的內容,這是同采艾、采草藥相結合的,不過後來踏青、鬥草各成為單獨的形式。踏青後世演變為城中達官貴人和文士的郊遊,如明代北京士人相約到天壇松林、高梁橋柳林、德勝門內水關、安定門滿井等地,帶著酒果,作竟日之游,女子亦有前往的。南京的文人到雨花台遊憩。這天之後,天氣日益炎熱,這些人就不到烈日下活動了,這也是端午日出遊的原因吧。鬥百草主要是兒童的娛樂,清代宮廷畫家金廷標的《群嬰鬥草圖》,繪畫一群男孩在野外鬥草嬉戲,有的拔草,有的身邊放著草蘭,面對面用力拉草鬥勝負,有的旁觀助興。乾隆帝為此畫題詩,有「赤子之心愛生意」句。畫和詩反映清時兒童鬥草的快樂生活,並引起成年人的興趣(畫藏故宮博物院,《文史知識》1986年第12期刊載)九*九*藏*書
端午節流行的飾物、用物、食物、玩物,從南朝至清代,在總的方面變化不大,表明它的傳承性。這種傳統節日形成一個民族文化的特點,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誌。有了春節、端午節、八月節、清明節、冬至節等節日,中華民族才成其為中華民族。所以民族節日需要很好地保留,輕視是不對的。我們民族有的節日,在大陸不太被看重,而在大陸以外的一些地區受到高度重視。據說在香港地方,香港到九龍的地鐵,一年只有三天通宵達旦地運行,其他日子夜間停運,這三天里有一天是陰曆八月十五日,夜間通車為的是讓人們好回家過團圓節。又據報載,1986年亞運會在漢城舉行的時候,中秋節這一天中國運動員乘車去運動場練習,結果吃了閉門羹,返回駐地不久,得到會議組織者方面的說明:按當地習慣中秋節放假,故而閉館,此情未在事先通知,表示歉意。中國運動員忙於賽事,忽略了本民九-九-藏-書族的節日,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此事卻使人知道韓國人重視中秋節。看來大陸的國人對待中秋佳節,可能不及香港同胞和韓國人。本民族的節日真要當個節日來過呀!

包粽子
在古代,五月被稱為「惡月」、「毒月」、「修善月」,在南朝宗檁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有「五月俗稱惡月」的記載,可見這個觀念至遲形成於南朝,實際上比這時要早,因為戰國時代人們就認為五月初五日生育不吉利,若生男則克父,生女則克母,表明人們厭惡五月。因為是惡月,人們怕有觸犯,禁忌就多,端午節的生活,就因惡月而產生它的一些內容和形式。
端午節與衛生事業、人體健康相聯繫,這一事實,使我們聯想到節日生活同科學、文化、生產相結合,在節日之中灌注這方面的內容,既豐富人民的生活,又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和技能。還可以根據科學、文化、生產的需要,創造一些節日。如植樹節,在我們這個森林資源有限、綠色植被不多的國家,需要利用各種方法提倡植樹種草,結婚、生育種紀念樹之外,把春天植樹節搞起來,讓它真正成為民族的節日,自覺自愿地幹起來,就會改變機關派任務,年年種年年死的現象。
南齊人宗測,祖籍南陽,世居荊州,不樂功名,政府屢次徵辟而不就,移居廬山,周遊衡山等地,他的遊歷含有隱居性質,此外也是上山採藥,自雲到廬山的原因是:「少有狂疾,尋山採藥,遠來至此。」而在這裏的衣食是,「量腹而進松術,度形而衣薜蘿」(《梁書》卷五十四《宗測傳》)。看來他是懂得中草藥的人。據記載,他在五月初五日雞還沒有報曉的時候出發,採摘像人的形狀的艾,回來治成艾絨,用以治病,很有療效。宗測的用艾治病,反映當時人已認識到艾的藥物性質。端午這一天,荊楚地方的人采艾,編織成人形,懸挂在家門口,祈禱消除毒災(《荊楚歲時記譯註》,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9頁)。自此,形成人們于端午節在大門上掛艾人的風俗。艾,成為端午「五瑞」之一,大約同宗測的活動分不開。用艾,歷代相沿,如北宋汴梁人「釘艾人于門上」(《東京夢華錄》卷八《端午》。到南宋,人們用菖蒲做成張天師馭虎的形象,與艾人一同懸挂在門上(《西湖老人繁勝錄》卷三《五月》)。自此菖蒲與艾並用,如明朝宮中門兩旁安放菖蒲、艾盆,門上懸挂吊屏,上面畫的是張天師或仙子、仙女仗劍降五毒的故事(劉若愚《明宮史·火集·五月》)。形式比民間複雜,內容則是一致的。到清代,用菖蒲、艾製成蒲龍、文虎,插於門上(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五月·端陽》)。艾不僅掛在門上,南宋人又興起戴艾花的風習(《武林舊事》卷三《端午》。明人繼承下來,由婦女專簪艾花(《宛署雜記》卷十七《民風》)。清代女子戴艾葉,也是「端五景」之一(顧祿《清嘉錄·五月·端五》)read.99c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