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輯 躁 《金陵十三釵》引出的真假嗨聲

第四輯 躁

性急,不冷靜。
多少事,從來躁,不疾不徐方為本。

《金陵十三釵》引出的真假嗨聲

對各思想流派來說,張藝謀幾乎是一個聽到就會起反應的名字。對左派而言,張藝謀三字是「封建」代表;對極左派而言,張藝謀三字是「賣國求榮」代表;對海歸精英而言,張藝謀三字是「土包子」代表;對右派來說,張藝謀三字是「叛徒」代表;對極右派來說,張藝謀是「國家化妝師」代表。總之,張藝謀的名字和他的電影就是左中右三派精英的一劑春|葯,可以想見,隨著《金陵十三釵》的上映必將引來真嗨假嗨聲一片。
電影《金陵十三釵》劇照
我還是那句話:在批評面前,誰都不擁有豁免權,但不看電影即洋洋洒read•99csw•com洒,大可不必。罵的前提是了解,批評的前提是就事論事。以此衡量,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朱大可教授在尚未接觸電影真實文本的情況下,就開批,並將十余年前已經出現的「情|色愛國主義」帽子加之於《金陵十三釵》身上,實在有欠公允。一方面,就算《辛德勒的名單》也一樣有情|色場面;另一方面,看過的人都知道,《金陵十三釵》的情|色場面很短,且幾乎未加渲染。現階段中國電影的營銷需要某些情|色噱頭,但朱教授未研究文本,直接根據營銷噱頭給電影蓋棺定論,未免太浮躁九*九*藏*書,太以偏概全了。
《金陵十三釵》籌算更精準,打磨更細膩,普世也普適。為什麼這麼說?一方面它巧妙凸顯了宗教力量,展現了國際友人(這詞兒比「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脫俗)從凡人到英雄的轉變;另一方面,把十二名妓|女及一名教職少年願意替教會學校女學生赴死的全過程表達得很有層次,真實可信,有說服力。而且,它沒有一絲一毫強加的「紅」線。從影像產品角度講,它相對完整,幾乎所有情節都經過再三推敲,甚少瑕疵,鏡像語言服從感、服務感很強。教堂里掛于樓間的那面大大的紅十字旗,讓人覺九-九-藏-書得是「受保護」的象徵。上述種種因素,都是奧斯卡評委們喜愛的,且各方各面都照拂周到,異常討巧。
但我不認為《金陵十三釵》超過了《活著》,只能說它在向《鋼琴師》《辛德勒的名單》等戰爭人性片靠近。一國際化牛逼團隊限制了導演更自然的才華,商業上圓潤通順,有時反而不如粗糲質樸有親和力有殺傷力,以及有文化上的區隔性。可以預見《金陵十三釵》上映后依然會遭遇排山倒海的口水,這之中,少為藝術,多為左中右各流派借他人作品澆自己胸中塊壘。廝殺主戰場就在自由吐槽聖地——微博。我個人覺得:任何九*九*藏*書電影都可罵,但別未看就罵。對張藝謀電影的罵,很多人看都還沒看就開始,這種罵叫「制式謾罵」,跟文革搞出身論、血統論本質上是一碼事。當然,看都不看就開捧,更惡劣。
電影《金陵十三釵》海報
《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繼《活著》之後最好的作品。敘事一氣呵成,價值觀基本正確,能挑的毛病較少。同為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電影,《金陵十三釵》展示了妓|女的捨生取義,白人殯葬師的平庸到偉大,國軍士兵的戰鬥精神,陸川的《南京!南京!》里也有相類似的描摹,但顯然,《金陵十三釵》比《南京!南京!》更有格。
從整read.99csw.com體氣質看,《金陵十三釵》像一部身不在祖國,但非常了解祖國的電影導演的作品,視野寬,限制小。有嚴歌苓原著的因素,也是張藝謀自身選擇的結果,且力量、平衡、取捨都拿捏得較精準。當然,剪刀手在2008年奧運之後很難再瞄著張藝謀去,也是重要原因。《金陵十三釵》的「去政治化」姿態很明顯,用冷靜、客觀的調性,全景呈現感人至深的一幕,煽情煽得比較節制。除佟大為飾演的槍法奇準的國軍軍人是「因事設角」外,其餘人物都較為自然、真實。演員表演上,貝爾和以倪妮為首的十四釵各有發揮,女學生群像稍弱,整體感覺比較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