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七、生命與苦樂 佛法是對生命的如實觀

七、生命與苦樂

佛法是對生命的如實觀

周:所以,佛教不是悲觀主義,而是對生命的如實觀。
濟:中觀首先是一個認識,然後又關係到認識對象。因為認識決定了對外境的認識,你有什麼樣的認識,就能認識到什麼樣的世界。中觀是如實觀,即如實認識生命的真相、世界的真相。
周:和樂觀主義相比,悲觀主義的確深刻得多。事實上,一切深刻的靈魂read•99csw.com都是從悲觀起步的,看到了人生的根本缺陷,從而尋求拯救之道。
濟:不過,悲觀和樂觀都不是完整的認識。佛法是要我們如實觀照,一方面認識到緣起顯現的虛幻,一方面認識到迷惑背後還有覺醒的力量。只有正確認識迷惑,才有能力走向覺醒。所以我一直在強調,佛教要九*九*藏*書否定的不是現象,而是否定對現象的錯誤認識。
周:可不可以這樣理解:樂觀是錯誤地把現象當成本質,沉湎在現象之中;悲觀是看到現象不是本質,而且現象背後沒有本質,因此把現象也否定了;中觀是看破了現象背後沒有本質以後,回過頭來把現象作為現象接受下來。
濟:說到悲觀和樂觀,佛法還有一九-九-藏-書個概念,即中道觀。中道不同於中庸,也不是一種折中,而是如實的認識,又稱正見、如實見。也就是說,你的認識和世界真相完全吻合。龍樹菩薩有一部《中論》,就是幫助我們建立中道的認識。
周:尼采也有一個觀點,宣稱他的哲學是超越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的對立的。在他看來,悲觀主義太消極,樂觀主義太read.99csw.com淺薄,他把自己的哲學稱作悲劇哲學,就是看清了人生的無意義,但不是到此止步,而是要負起為人生創造意義的使命。當然,這和佛教的觀點是完全不同的。
濟:在佛法看來,悲觀和樂觀都是有問題的。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樂觀者更多看到浮華的這一面,而悲觀者比較容易看到浮華人生的虛幻本質。在某種意義上,悲觀者九九藏書往往比樂觀者對人生的思考更深入。社會上多數人都是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沒有遇到特別變故時,也能樂在其中,糊裡糊塗地過完一生。但有些人能看透這些世俗生活的虛妄,要追尋生命的價值,要追尋活著的意義,可又找不到出路,悲觀就在所難免。就像看到烏雲密布的天空,一片漆黑,讓人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事實上,烏雲背後就是萬里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