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化 傅樂成先生《中國通史》序

文化

傅樂成先生《中國通史》序

經過一百多年的折騰,中國人畢竟已經邁進了現代社會。老黃曆不用再提,至少受過教育的讀書人,知道了什麼是歷史,什麼是小說。小說、電視劇里胡編和半胡編的歷史故事,看了過癮之餘,有時候也想看點兒「歷史的真實」。更有野心的歷史愛好者,一般都想通過讀史,最好是系統地讀史,了解歷史的全貌。這時候就用得著通史了。很多愛好者,只要讀史,首選往往就是通史。真正專門化的歷史研究,其實跟其他學科一樣,沒有點兒專業訓練,還真就不一定讀得懂。其實,就算一般文科類的學科,如果學校不那麼功利,似乎也應該給學生們開一兩門通史課,當然,首先是開中國通史課。前些年,博士生面試的時候,經常能碰上號稱把中國歷史都讀通了考生,一問才知道,他們所謂的「讀通」,無非是read.99csw•com看了一套中國通史而已。
但是,作為一般愛好者而言,上述的所有通史,都有一個毛病,就是不夠通俗曉暢,對於史學愛好者來說,都有點兒難度。1949年之後,中國史學界分為大陸和台灣兩大塊。由於台灣學界相對比較平靜,沒有那麼多折騰事兒,因此,成就斐然。為一般愛好者書寫的通史,也大有可觀。開放之後,通過各種渠道,見過一些台灣史學家編寫的中國通史,大體敘事都比較清楚,文字乾淨。特別優秀的,不僅通俗易懂,而且文辭優美。每個章節,都有歷史隨筆的味道。比較起來,大陸史學界儘管開放之後,研究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通史寫作,卻在開倒車。某些長篇巨制,塊頭雖大,但不僅內容雜蕪,優劣不一,而且文字乾癟,味同嚼蠟。面向市九-九-藏-書場的所謂圖文本通史,主編者名頭雖響,但具體編寫則是一群毫無研究的學生,等於是書商為了掙錢臨時找人湊出來的,不惟毫無見地,而且有大量的常識錯誤。至於各個大學開這門課的學者,為了評職稱各自為戰、畫地為牢編出來的通史教材,則更是不忍卒讀。
傅樂成主編:《中國通史》,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不過,中國人儘管喜歡通史,但以往的積習卻很難全然改掉。寫通史儘管不一定要寫成通俗歷史故事,但還是要通俗易懂才好。否則,讀者面就受限制。中國史學界有一種說法,說是20世紀出產的中國通史,有兩部半著作值得稱道。一是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一是呂思勉先生的《中國通史》,半部是張蔭麟先生的《中國史綱》(未完成)。其實,如果按我的看法,還有三部九_九_藏_書通史也相當不錯,一是夏曾佑先生的,一是繆鳳林先生的,還有就是範文瀾先生的。其中夏曾佑先生的著作,原是為中學做教科書的,但寫的相當有見地,而且是中國人做西洋式的通史的第一部。繆鳳林先生的通史比較扼要,但也很有特點,範文瀾先生的大作,是最長的,也是按唯物史觀寫通史諸大作中,最足觀的一套。
傅樂成先生主編的這套八卷本的中國通史,是我所看到台灣同類著作中,比較出色的一部。傅樂成先生,是傅斯年先生的侄子。傅斯年先生雖然長期主持「中研院」史語所,自認是「二流人才」。但其實早在北大讀書期間,就是一位連老師都不敢小窺的牛學生。胡適先生回國在北大講中國哲學史,如果不是得到作為學生領袖的傅斯年先生的加持,是根本站不住腳的。傅斯年先生的史學著九*九*藏*書述,雖然不多,但大氣磅礴,獨樹一幟。傅樂成先生從小得家學真傳,名儒熏陶,不僅通經史,而且於文學和繪畫,也有相當造詣。畢業於西南聯大之後,立志史學,在秦漢史和隋唐史方面建樹頗多。去台後,一步一個腳印,在史學界耕耘,多年在台大歷史學做教授,是位政學兩界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人物。
英國哲人牆根說,讀史使人明智。在中國人而言,讀史能否使人明智倒在其次,主要是可以使人愉快。古代的中國人,文學和歷史是分不大清的。因此大量被中文系視為文學作品的東西,當初作者和讀者都是當歷史來看的。四大名著中最受歡迎的《三國演義》,其實就是在講史。而最像小說的《紅樓夢》,其實當初倒不那麼受老百姓待見。
傅樂成的通史來了,說實在的,對於大陸史學愛好者而言,這比台灣著名的九_九_藏_書娛樂節目「康熙來了」,更像是福音。
傅樂成先生主編的這部通史,是由他牽頭,組織六位台灣史學界第一線的青壯年俊彥編寫的。每個人都是學有專攻的史學家,按自己的研究領域,撰寫自己精熟那部分,最後由傅樂成先生統稿。每本都是名副其實的著作,不像我們這邊僅僅是編寫。應該說,這套通史的作者,各個文筆俱佳,學、才、識三者足備。書成之後,在話語圈裡,影響巨大,長期以來,既是愛好者的案頭書,也是大學的常用教材,一些研究者,也能從中得到教益。有人說,這套書是典型的國語,保留了文言文的古意,因此,讀來如飲醇釀。其實,在我看來,這套書的最大特點,是有見地,不人云亦云。簡單、乾淨,能把很複雜的事情,三言兩語道個明白。不是在史料里浸潤多年,看過不知成億字的資料,斷不能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