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一章 大戰策源地——從大炮中「孵化」出來的德國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一章 大戰策源地
——從大炮中「孵化」出來的德國

兩公國爭端的出現,成為俾斯麥檢驗其「鐵血政策」的良機。他的目標是利用有利時機吞併這兩個公國,作為統一德國的序幕。當時的國際形勢也有利於俾斯麥推行自己的政策:俄國由於普魯士支持其鎮壓1863年波蘭起義而心存感激,表示「絕不出兵打普魯士」,法國則正兵陷墨西哥,自顧不暇;英國雖然威脅要干涉,但沒有大陸盟國的配合,難有作為。俾斯麥利用歐洲各列強之間的矛盾,穩住了英、法、俄等國。為了避免成為眾矢之的,俾斯麥聯合奧地利共同出兵,並許諾奧地利可以獲得兩個公國中的一個——荷爾斯泰因。在俾斯麥的精心策劃下,普魯士與奧地利這兩個德意志最重要的邦國站出來為荷爾斯泰因的德意志同胞「討說法」來了。1月16日,俾斯麥向丹麥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它在48小時之內廢除合併兩個公國的決議。但這在政治上是不可能的,尤其因為限時太短,丹麥政府拒絕接受。兩天後,普魯士和奧地利軍隊渡過艾達河,到達石勒蘇益格,戰爭已無可避免。從表面上看,普、奧聯手對付一個小小的丹麥,可謂勝券在握,可是當時的丹麥手中握有強大的海軍,陸軍雖弱,但在本土作戰,亦佔有有利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丹麥與英、俄這兩大強國的關係不錯,故而這場戰爭的最大未知數就是英、俄的干涉。俾斯麥的解決辦法是將戰火嚴格限制在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斯泰因境內,同時爭取速戰速決。
法國此時不願意德意志強大起來,便竭力阻止德國的統一。這時對法作戰就成為了統一德意志最後的關鍵,俾斯麥在等待著有利的時機。普魯士王國為統一德意志並擴張領土,便把槍口指向了企圖保持歐洲霸權地位的宿敵法國,企圖削弱法國勢力並佔領礦產豐富的戰略要地阿爾薩斯和洛林。法國為保持其在歐洲大陸的霸權,並企圖佔領萊茵河左岸的德意志領土,雙方矛盾激化,戰爭一觸即發。
1864年1月普丹戰爭爆發后,普奧聯軍幾乎未遇太大的抵抗就佔領了石勒蘇益格,迅速擊敗了丹麥軍隊。奧普兩國原先沒有計劃入侵丹麥,但在2月18日,一些普魯士輕騎兵受到一場騎兵遭遇戰刺|激,橫越邊界並佔領科靈。俾斯麥決定利用這一情況扭轉局勢,他向奧地利力陳採取強硬政策的需要,以期徹底解決公國以至德意志邦聯的問題。丹麥以4萬士兵對奧普6萬聯軍,結果戰敗。丹麥政府在求援無望之下,被迫簽訂《維也納和約》,丹麥國王放棄對公國的所有權利,將之讓與奧地利皇帝和普魯士國王。8月,普奧簽訂加斯坦因專約協議,石勒蘇益格割讓給普魯士,荷爾斯泰因割讓給奧地利,荷爾斯泰因首府基爾港由普魯士託管。其實只要看一下歐洲地圖就會發現,普魯士正處於荷爾斯泰因與奧地利之間,奧地利得到的是一塊「飛地」。奧地利要進入荷爾斯泰因,必須要經過普魯士。其實通過停戰協議,俾斯麥已為普奧戰爭埋下了伏筆。在這次戰爭中,普魯士首次動用整頓過的軍隊,並充分顯示了實力。不過,奧地利忽略了普軍的力量,這使它在18個月後付出代價。奧普兩國對於公國的管理和未來地位,不久后就起了齟齬,俾斯麥就以此為由,在兩年後策劃了普奧戰爭。奧地利在克尼格雷茨戰役失敗后,德意志邦聯被解散。奧地利撤出荷爾斯泰因,結果普魯士兼并了荷爾斯泰因和石勒蘇益格。

這是曾先後擔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和第二帝國皇帝的路易·波拿巴。
普法戰爭的主因有二:一方面普魯士有統一全日耳曼的決心,另一方面法蘭西也有阻止這種統一的決心。此外還包括高盧與條頓之間的積年仇恨。日耳曼與法蘭西為鄰,可以說很少有幾個國家曾經有過這樣惡劣的「鄰人」:從1675年到1813年間,法國人侵入日爾曼的次數不下14次之多——平均是每10年一次。
8月31日,法國沙隆軍團被普軍第三、第四軍團圍困在色當。在9月1日的色當之戰中,法軍幾次突圍,均被擊退,次日,拿破崙三世率軍9萬餘人向普王威廉一世投降。
7月3日早晨,一大批步行的士兵和騎馬的軍官簇擁著四個騎馬的首腦站立在奧地利杜布村的一個山頭上,在中間的是威廉一世,右邊是沉著而自信的毛奇將軍,左邊是普魯士的戰爭部長羅恩和忐忑不安的俾斯麥。在他們的眼前是比斯特里茨河谷及周邊的大片荒原,在這裏即將進行一場決定命運的生死拼搏。8時整,卡爾親王的第一軍團奉命向奧軍陣地發起攻擊,歐洲有史以來參戰人數最多、流血犧牲最慘的一仗打響了!這一天在此參戰的雙方人數共有45萬之多。普軍第一軍團自西向東對奧軍發起了正面攻擊,由於地形有利和炮兵的有效支援,奧軍很快擋住了普軍的進攻,並且展開了反擊,第一軍團隨之陷入危急之中。卡爾親王極為恐慌,曾要求派預備隊支援第一軍團戰鬥,建議第二軍團立即投入交戰。然而,毛奇對於自己的部署卻信心十足,他拒絕改變原定計劃。事實上,毛奇的決策是正確的,他之所以用第一軍團去做正面攻擊,就是要以此吸引和牽制奧軍主力,而以易北河軍團和第二軍團攻擊敵軍的兩側和後方,對奧軍實行南北夾擊。午後一時,俾斯麥忽然發現東邊地平線處有一行樹林似的東西向薩多瓦方向移動,有深入奧軍炮火火力範圍之勢,他問毛奇這是怎麼回事。毛奇用望遠鏡觀察了一會,然後神色莊重地向國王報告:「陛下已經贏得了這場戰役,而且也將贏得整個戰爭。是太子的軍隊到了,他們正在十分出色地分割奧軍,您將馬上獲得全面勝利,維也納即將俯伏在陛下面前。」
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一世的親侄子,從一降生,他就被賦予了波拿巴家族強烈的榮耀感。他用一生追求重現拿破崙一世的輝煌,但無奈,他雖然與伯父擁有同樣的野心,卻不具備先輩的雄才偉略,最終斷送了法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帝國,也終結了波拿巴家族的復興之夢。1839年,年僅31歲的路易·波拿巴發表了《拿破崙思想》一書,歌頌其叔叔拿破崙一世的偉大功績。九年後,風雲際會使他交上了好運,年僅40歲便當選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叔叔拿破崙皇帝赫然在前,總統顯然難以滿足他的慾望,1852年,他尊自己為「拿破崙三世」,並隨即登基成為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皇帝。
在早期,四分五裂的普魯士對歐洲其他國家並沒有太大的威脅,它和英國、俄國甚至結成聯盟共同擊敗過拿破崙的法國。但是,等到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國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統一的德國,人口和工業潛力都非常巨大,其發展戰略非常明確,要成為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它的迅速強大,使其可以壓倒周邊的任何一個國家——包括法國。

六、種下仇恨的種子——普法戰爭

俾斯麥利用南部德意志諸邦對法國的恐懼心理和它們之間的矛盾,以此促進南北德意志的民族感情,1870年,時機到來,俾斯麥毫不遲疑地一手策劃了普法戰爭這出歷史大戲。這一年7月,普王威廉一世的親屬霍亨索倫家族的利奧波德親王,應西班牙政府之邀同意繼承西班牙王位,法國因擔心普西聯合反法而極力反對,要求普王書面保證永遠不贊成霍亨索倫家族的親王登上西班牙王位。普王雖感屈辱,仍表示將在柏林繼續討論這一問題,並將有關情況電告了俾斯麥。俾斯麥不甘心自己的如意算盤因為普王的忍讓而落空,他將埃姆斯電文加以刪節和壓縮,使原先表示委屈和解的電文在含義上轉變,似乎普王粗暴地拒絕了法國大使的要求。電文傳到法國,導致了法國人的憤怒,從而誘使法國於7月19日首先向普魯士宣戰。
1866年6月,普奧戰爭開始,普軍在薩多瓦大敗奧軍,這是關鍵的一仗,奧地利承認「沒有奧地利帝國參加的新德意志組織」,同意在美因河以北成立一個德意志國家聯邦,1867年北方德意志聯邦正式成立,這是德國統一的前奏。在普奧戰爭中,俾斯麥一舉擊潰奧軍,由於他估計到法俄此時定會出面干預,再加上從長遠考慮,他拒絕了攻下奧地利首都的建議,而是和奧地利簽訂了寬鬆條約,以求以後與法國爭鬥時奧地利不會成為自己的敵人。
從側翼殺來的普軍勁旅使毫無防備的奧軍整個陣線頓時陷於崩潰之中,奧軍https://read.99csw.com各部潰不成軍,三個小時后,薩多瓦戰役以普魯士全勝結束。此戰奧軍傷亡、被俘人員雖達45000餘人,雖然是潰敗,但奧軍總司令貝奈德克率領的15萬人總算是從戰場上安全撤退了。普軍在作戰中傷亡達1萬人。此役決定了戰爭的命運,奧地利軍隊已無力再戰。勝利之際,普軍上下興奮不已,軍事將領紛紛主張長驅直入佔領維也納,迫使對手締結城下之盟。俾斯麥毫不客氣地指出,那樣只能是讓法國漁翁得利,只怕普軍未入維也納,法軍已過萊茵河。再者俾斯麥還有更深遠的用意,打敗奧地利只是開頭,普魯士真正的敵手是法國,俾斯麥絕對不想把奧國變成一個死敵,因為他知道有一天為了歐洲的霸權,德法之間勢必要做一次決鬥,所以到了那時,他希望奧國能保持中立。因此俾斯麥不僅不進軍維也納,反而主張與奧地利簽訂極其寬大體面的和約。當普魯士國王選擇與軍人保持同一立場時,俾斯麥斷然遞交了辭呈。最終在王儲的斡旋下,普魯士國王終於決定按照俾斯麥的意思辦。事實證明俾斯麥是英明的,在隨後的普法戰爭中,奧地利果然沒有乘機對普魯士下手,從而使普魯士避免了兩線作戰之憂。
8月2日,法軍以三個師在薩爾布呂肯地區首先向普軍發動進攻,但並無有力的作戰行動,僅同敵人前衛部隊進行一些小規模接觸。普軍旋於8月4日轉入進攻,越過德法的國境線。法軍雖然在初戰中有些小的失利,但並未遭到太大的損失,不過初戰失利后立即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政治影響,由皇后攝政的巴黎政府出於維護本身統治的政治需要,擔心撤退會引起巴黎民眾的革命,所以一再干預前線指揮員的作戰部署,阻止一線部隊向戰區縱深後撤,而身在前線指揮的法皇竟然也附命于巴黎,從而鑄成了自吃苦果的大錯。毛奇在獲悉拿破崙三世隨軍督戰後,命令普軍第三軍團和新編第四軍團北進迎擊。法軍接連敗北。

二、在三個雞蛋上跳舞——「鐵血宰相」俾斯麥

發生於1866年的普奧戰爭又稱七周戰爭,是近代戰爭史上發生在中歐地區的一場著名戰爭,是普魯士為爭奪統一德意志領導權對奧地利進行的一場戰爭。這次所進行的戰爭,不是一次普通意義上的侵略戰爭,也不是一次征服性的戰爭,而是一次外交性的戰爭。普魯士的目的不是想屈辱奧國,也更不想削弱它,而只是要使奧國認清,在日爾曼,民族主義已經是大勢所趨,它要求統一,不準奧國加以反對。進行對奧戰爭,是普魯士領導德國統一的關鍵性一步,俾斯麥對此花費了巨大精力。從1864年10月即對丹麥的和約簽字開始,俾斯麥就領導普魯士政府積極投入戰爭準備工作,決心使用軍事力量來解決普魯士在德意志的霸權問題。這場戰爭的爆發,對於雙方來說都不意外,而且陣線早已分明。19世紀初,德意志分崩離析,四分五裂,隨著時代的發展需要,已面臨著一個統一的問題,在統一德意志領導權這個問題上,普魯士與奧地利相爭由來已久,普魯士雖然在德意志各邦國中實力最強,但比起疆域廣大的奧地利來說顯然尚遜一籌,長期以來,中歐大國奧地利一直居於領導地位。1848年3月,德意志聯邦的各邦代表,在美因河釁的法蘭克福召開了預備會議,會上選出了奧地利的約翰大公擔任臨時的德意志帝國首腦,但這個首腦形同虛設,並沒有任何實權,各邦的王公也根本不聽他的調遣。
6月14日,當奧地利組織召開的德意志聯邦議會以9:6的票數通過了反對普魯士的方案后,俾斯麥立即公使聲明:聯邦議會無權以這種方式對待它的成員,並堅決要求解散聯邦議會。同時向薩克森國王、漢諾威國王等三個德意志邦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們接受普魯士提出的《聯邦改革綱要》,並且允許普軍自由通過他們的國土。普魯士的過分要求自然遭到三個邦國的拒絕。當日,俾斯麥請一位法國記者和他共進晚餐,席間他將對三國下最後通牒一事透露給記者,那位記者當即將消息發往巴黎,這等於是公開向奧地利發起挑戰。奧地利在德意志聯邦中也是有盟友的,在德意志境內,中南部的邦幾乎一邊倒地追隨奧地利,在北部也不乏它的追隨者,但是奧地利的指揮體系效率太低,各邦之間的協調也大成問題。反之,普魯士則在開戰之初就利用它戰略性的鐵路系統快速搶佔要點,迅速控制了漢諾威與庫爾黑森諸邦,並佔領了德意志聯邦議會所在地法蘭克福。
在普法戰爭中,南北德意志並肩作戰,到戰後,南部四邦便與北部聯邦合併,成立了「德意志帝國」,俾斯麥此舉可謂一石二鳥、一箭雙鵰。本不想做皇帝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黃袍加身」,在俾斯麥的運作和鼓動下,在法國凡爾賽宮正式即位為德意志帝國皇帝,德國統一運動終於完成了,它的出現,改變了整個歐洲的態勢,歐洲從此進入了各強國角逐的時代,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870年普法戰爭中,拿破崙三世親臨前線,在他的軍隊被營造出一片對他的「英明指揮」五體投地的虛假氛圍中,最終這支軍隊在普法戰爭中輸給了被用愛國主義教育和先進軍事理論武裝起來的對手(俾斯麥說過:普法戰爭的勝利歸功於普魯士的小學教師),而拿破崙三世最終也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段令人尷尬的笑柄。開戰前,拿破崙三世狂妄地宣稱:「我們只不過是到普魯士做一次軍事散步!」他自信地親率40萬大軍出征,還帶上了兒子。但他們到達前線后,卻連吃敗仗,在色當被普魯士軍隊包圍后,落得個向普魯士國王乞降的下場。拿破崙三世的冒險戰爭,讓法國蒙受了巨大的恥辱,也徹底結束了自己的帝王生涯。
俾斯麥崇尚武力,素有「鐵血」之名;他在俄、法、奧三個雞蛋上跳舞,終於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他曾充滿豪氣地宣稱:「在這世界上,我們德國人只畏懼上帝,此外什麼也不畏懼。」但他最後卻不得不黯然下野。
在德意志各邦中實力較強的普魯士幾次嘗試統一德國,但都遭到了失敗,因為歐洲各國是決不願意看到一個新的強國出現的,而奧地利也決不會輕易地放棄它在德意志聯邦中的霸主地位,德意志各中小邦的統治者們為了保住自己的獨立統治地位,更是不會自願放棄他們數百年來一直捍衛的權利。當時還是普魯士親王的威廉一世在1849年以後就已經得出了結論:「誰要統一德國,就必須先征服德國」。1861年,威廉一世登上普魯士國王的寶座,當他即位之後,在所發表的第一次訓詞中就說:「在將來,普魯士的陸軍就要變成普魯士的武裝民族。」這句話改變了歐洲的命運,也改變了世界的命運。為了實現統一德意志各邦的目的,普魯士立即擴充軍備,計劃建立一支擁有37萬常備軍和13萬後備部隊的小型軍隊,並在全國儲備16萬人的國民預備兵。這在當時的歐洲,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同時,威廉一世任命具有新思想的人物羅恩為軍政部長,傑出的軍事家赫爾穆特·毛奇為總參謀長,著手進行軍事改革。1862年,威廉一世又任命以「鐵血」著稱的奧托·馮·俾斯麥為首相兼外交大臣,這一任命,標志著普魯士王國加快走上了用王朝戰爭統一德意志的道路。
1871年1月18日,在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威廉一世被擁立為南北德意志帝國的皇帝,不過當時的威廉一世並不真的為此而高興,按照他的意見,普魯士國王才是男人一生追求的最偉大的榮譽。4月16日,新選出的德意志帝國議會批准了德意志帝國的憲法,俾斯麥成為了這個帝國的第一任首相。就這樣,在不到7年的時間里,通過三次王朝戰爭,俾斯麥用鐵和血統一德意志的計劃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地處中歐的德意志在19世紀上半期只是一個鬆散的號稱德意志邦聯的政治結構,1864年,號稱「鐵血宰相」的俾斯麥當政后,普魯士聯合奧地利發動了對丹麥王國的戰爭,丹麥戰敗,普魯士得到了石勒蘇益格,奧地利也得到了荷爾斯泰因。隨後普奧之間的關係開始迅速惡化,俾斯麥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下一個要對付的目標就是奧地利了。

一、德國崛起的源頭——普魯士

1862年,俾斯麥被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為普魯士的首相,主張用「鐵」與「血」來實現德意志統一的俾斯麥馬上開始策劃統一德意志的活動,要建立一個由普魯士主宰的德意志。在普魯士與丹麥的戰爭勝利后,俾斯麥又開始策劃對奧地九-九-藏-書利的戰爭,他認為只有通過一場戰爭,才能完成統一德意志的宏圖大業。在發動與奧地利的戰爭之前,俾斯麥先做好了許多外交上的努力,先是跟與奧地利有衝突的義大利結成了反奧聯盟,讓它在戰爭開始后從奧地利的背後出擊,使奧地利處於兩面作戰的地步。隨後又穩定了當時的歐洲霸主法國,使法國答應不加干涉。當時的奧地利帝國在歐洲是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在法國的拿破崙三世看來,俾斯麥是在自掘墳墓,所以拿破崙三世不僅沒有做好乾涉的準備,反而擔心萬一普魯士輸得太慘,會不會使法國喪失對奧地利的戰略優勢。俾斯麥就是利用了拿破崙三世的這個心理誤算,加上又與俄國交好,成功避免了自己的多線作戰。在一切準備就緒后,俾斯麥向奧地利提出了貌似公允卻難以被對方接受的條件:兩個從丹麥奪來的公國由普魯士親王管理,但是不併入普魯士。奧地利對普魯士吞併這兩個公國的背後企圖心知肚明,為了打擊普魯士的野心,奧地利於1866年6月1日提出將兩公國的前途交由德意志聯盟議會表決,以便使普魯士與整個聯盟為敵。這正是俾斯麥等待著的機會,他立即宣稱,奧地利將兩公國前途交由德意志聯盟裁決的決定破壞了奧普兩國共管兩公國的加斯坦因協定,遂命普軍於6月7日開進了由奧地利管轄下的一個公國——荷爾斯泰因。
1862年,普魯士議會舉行全體會議,新當選的人民進步黨議員佔了多數席位。這些議員都是一些知識分子和小商人的代表,他們大力鼓吹民主和自由主義,認為普魯士的一切都必須經過表決以多數票來決定。在國王、工人和資產階級這三種力量中,資產階級在議會中勢力大增,因此,會場上總是議而不決,爭吵不休。當年9月,俾斯麥被任命為普魯士宰相,當過普魯士駐俄大使和駐法大使的俾斯麥很了解俄、法統治者的內心想法,這就使他當上宰相后深知該如何使用武力去對付敵人。在他當上宰相的第一周,就站出來發表了經典的「鐵血」演說。他非常激動地說道:「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必須要用鐵和血來解決,德國所指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它的武力!」
不可為感情而結盟,當然更不可為了仇恨而開戰。拿破崙三世與俄國開戰是為了打破維也納體系,結束法國的孤立和為第一帝國報仇雪恨。實際上法國在黑海地區的利益幾乎可以忽略,《巴黎條約》中禁止俄國擁有黑海艦隊這純粹是為英國的戰略利益服務,並導致了俄國對法國的敵視和對普魯士的親近。拿破崙三世是一個很有趣的人,沒有人懷疑他一心一意想復興法蘭西的決心,但是他同時也是一個以不自量力和愛煽動民意而出名的人。更有趣的是這個人對待軍隊的態度相當有趣——大凡好大喜功的人都喜歡常常檢閱軍隊,他衡量一支軍隊有無戰鬥力、是否忠於他的唯一標準就是在檢閱時是否能高喊皇帝萬歲。拿破崙三世也與叔父一樣深以非正統王室出身為憾事,雖他自認是革命家,卻極渴望為歐洲各正統國王所接受。因為歐洲皇室之間都彼此稱為兄弟,所以他很在乎別國國君會不會稱他為「兄弟」,如果不那樣,他會認為這是在稱呼上歧視他。後來奧地利及普魯士君主都妥協了,但沙皇尼古拉一世卻不讓步,只肯稱他為「朋友」。以沙皇對革命分子的觀感,他覺得這個稱呼已經是太抬舉拿破崙三世了。
1870年開始的普法戰爭,是以法國為一方,與以普魯士及北德意志聯邦和德國南部其他邦為另一方發生的戰爭。這次戰爭是普魯士和法國之間的深刻矛盾所引起的,是普魯士王國為統一德意志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普魯士力圖統一德國並將其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竭力削弱法國及其在歐洲的影響。法國則力圖從根本上挫敗普魯士,使它無法建立一個統一強大的德國,從而保持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優勢地位。這場戰爭是由法國發起的,但到了戰爭的後期,普魯士將戰爭由自衛戰爭轉化為侵略戰爭。這場戰爭普魯士大獲全勝,因為戰役發生在德法兩國,因此又稱為「德法戰爭」。
7月26日,德奧締結停戰協定,8月23日奧普簽訂了《布拉格和約》,普魯士獲得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及漢諾威等地,而奧地利退出了德意志聯邦,昔日奧地利在歐洲的政治地位就此一去不復返了。普魯士因獲得漢諾威、石勒蘇益格、黑森和納紹而大大擴張了自己的版圖,與德意志南部各公國也分別訂立了有利的軍事盟約,次年以普魯士為首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基本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對當時的歐洲而言,普魯士取得的是一個魔術般的勝利,正在坐山觀虎鬥的法國完全沒有料到普奧之間的戰爭會是這樣一個結局,完全沒有給這個歐洲霸主插手的機會戰爭就結束了,拿破崙三世到這時才明白,一個新的強勁對手已然出現了。普奧戰爭后,由普魯士控制的北德意志聯邦成立了,但是南部的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黑斯-達姆斯塔四邦仍然置身於聯邦之外。俾斯麥沒有因為它們在普奧戰爭中站在奧地利一邊而懲罰它們,也沒有強迫它們加入北德聯邦。俾斯麥只是把普奧戰爭后法國對萊茵河諸邦的吞併野心通知給巴伐利亞國王及南德意志諸邦政府,從而在南德諸邦中造成了恐懼法國的心理。利用南德意志諸邦的這種心理狀態,俾斯麥獲得了它們的支持,促使南德諸邦與其締結同盟,為下一步的普法戰爭做好了準備。現在,德國統一已經只剩最後一個障礙,當然也是最大的障礙,那就是拿破崙三世和他的法蘭西帝國。
普法戰爭前夕,實行普遍徵兵制的普魯士軍隊是西歐兵力和戰鬥力最強大的軍隊。北德意志聯邦軍隊(包括德國南部諸邦軍隊)的兵力戰時可達100萬以上,其中作戰軍隊70餘萬人。戰時各軍統一編為若干個集團軍,德軍炮兵裝備有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鋼管線膛炮,其有效射程為3·5公里。下一步是策劃對法國的戰爭,俾斯麥尋找著、等待著、製造著有利的時機。
奧托·馮·俾斯麥是堅決主張用武力統一德國的強硬派,早就聲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上台後的俾斯麥竭力推行他所謂的「鐵血政策」,著手策劃德意志的統一大業,從此致力於德國的統一事業,並且由於他在實際中所取得的成績而成為了19世紀後期德國乃至歐洲最著名的政治家。俾斯麥特別欣賞德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觀點,認為要實現德國統一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通過劍,由一個邦支配其餘各邦」。1862年9月30日,出任首相不久的俾斯麥在普魯士議會上發表了著名的「鐵血演說」,他聲稱:「當前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人的決議能夠解決的,而是要通過鐵和血。」在俾斯麥的領導下,普魯士王國在19世紀中後期,通過與丹麥的戰爭、與奧地利的戰爭和與法國的戰爭最終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從此,在歐洲建立起了一個令歐洲各國側目的強大國家——德意志帝國。
在德意志眾多的邦國之中,根深葉茂的奧地利歷來居於主導地位,與奧地利爭奪德意志霸權一直是普魯士統治階級所追求的夢想,自18世紀以來,普魯士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與奧地利爭奪德意志霸主地位的鬥爭。1848年3月,德意志聯邦的各邦代表,在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召開了預備會議,會上對以誰為核心組成統一的德國問題,出現了兩種意見。多數的代表主張,應該由奧地利來領導,建立一個統一的大德意志帝國,稱為「大德意志派」,由於當時的奧地利疆域遼闊,民族眾多,所以這個「大德意志帝國」將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少數代表則認為,應把奧地利排除在外,建立一個由普魯士領導的統一的小德意志帝國,稱「小德意志派」,這個「小德意志帝國」則是一個純粹由日耳曼民族組成的單一民族的國家。這次預備會議上奧地利佔了上風,選出了奧地利的約翰大公擔任臨時帝國的首腦,但是在實際上,約翰大公並沒有任何實權,德意志各邦的王公們依然是我行我素,根本不聽他的調遣,所以這個首腦形同虛設,德意志仍然無法實現真正的統一。
德國,位於歐洲西部,它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與挪威隔海相望。德國的領土面積雖然只有357000多平方公里,但它卻是一個頗具影響力的世界大國,也是歐洲的核心國家之一,自中世九-九-藏-書紀以來,德意志國家就是歐洲歷史發展中的一個強有力的因素。作為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曾經稱霸西歐,勢力盛極一時。但是在17世紀爆發於歐洲大陸的「宗教戰爭」中,法國一舉打敗了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從而確定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而從屬於奧地利治下的神聖羅馬帝國,則從此陷入了長期分裂的局面。在其後的一百多年中,德意志陷入了分崩離析的狀態。當西歐的英、法等國早已形成統一強大的民族國家之際,在德國的土地上,卻散落著三百多個大小不等的獨立諸侯和一千多個騎士領地。用法國著名學者伏爾泰的話說,這時的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談不上什麼帝國,它已經成了名存實亡的地理概念。

這是俾斯麥的戎裝照。
俾斯麥在外交領域中縱橫捭闔,合縱連橫,在19年的帝國首相任內,他與奧地利、俄國和義大利等國結盟,對宿敵法國也很寬鬆對待,這位「鐵血宰相」藉著三帝同盟巧妙地保持著歐洲的和平,從而使德國處在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之中。威廉二世繼位后,急於向世界擴張,罷免了年事已高的俾斯麥,並拋棄了他的一貫政策,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導致了德國的戰敗。
19世紀60年代末,隨著法國內外矛盾日益尖銳,拿破崙三世的統治開始面臨危機,與此同時,在俾斯麥領導下的普魯士迅速崛起。為了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野心勃勃的拿破崙三世試圖發動對普魯士的戰爭,更要命的是,在他身邊還有一個虛榮心同樣強烈的歐仁妮皇后,當普法戰爭一觸即發時,歐仁妮極力鼓動丈夫大胆應戰,並直言不諱地說:「不發動戰爭,我們的兒子怎麼當皇帝?」戰爭事關國家的生死存亡,本應慎重對待,而軍事是政治的繼續,外交通常能夠解決大部分常規問題,拿破崙三世最大的失敗之處,就了放棄了外交手段去解決問題。實際上當時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優勢雖然打了折扣,但並非不可挽回,更沒有處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犯不著去打一場毫無準備、不計後果的戰爭。
在德國的歷史上,俾斯麥是獨一無二的政治人物,他堂堂的儀錶和舉止,確實使得國王對這位臣下深信不疑。從1862年成為普魯士的首相以來,28年來,他把普魯士從歐洲五大強國中最弱的一個,逐漸變成了有能力決定世界格局的一支力量。但俾斯麥辦事風格強悍,很少聽進別人的意見,這種強勢性格在統一過程中,可以堅定地完成很多壓力很大的改革,但當德國統一后,這種性格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統一完成後,德國無一人地位可與俾斯麥媲美,政令基本出自俾斯麥之手,一些機密的外交文件甚至不經德皇過目,這便埋下了他日後被德皇摒棄的根源。俾斯麥的性格可以說是有些神經質,他勇敢善戰,甚至晚年還接受過決鬥,不過,他又易於意志消沉,憂鬱寡歡;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獨裁者,越到晚年越是專橫傲慢,不過有時,他也確實能做到和別人商量,諒解別人的過失。他也曾私下裡把國王比作自己的坐騎,認為必須用馬刺驅使它疾馳,這一切激怒了威廉二世,成為導致俾斯麥下台的重要原因。

1870年間普魯士的主要首腦:國王(中)左邊的是俾斯麥首相和毛奇伯爵。
在普魯士統一德意志過程中有兩個最傑出的人物,那就是老毛奇和俾斯麥,這兩個人的外表與他們所選擇的行業正好相反。作為普魯士的一代名將,老毛奇自青年時代就生得瘦削文弱,一副書生模樣,以致曾被親王時代的威廉一世驚呼為「這可不是一塊當兵的好材料」。和老毛奇正好相反,俾斯麥是個文官,卻從青年時代就人高馬大、體格雄壯,很有其先祖鄉村武士的遺風。同樣也是這位威廉親王,第一次見到俾斯麥時,就震驚于有這樣好的體格為什麼不去從軍,俾斯麥的回答是「軍隊不適合我這種人的發展」,這在當時尚武的普魯士,可以說是一個另類的回答。在英國、美國、法國先後爆發資產階級革命,並完成國家獨立統一的歷史任務之時,位於中歐的德意志仍然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這對正處於求學階段的俾斯麥影響很大,作為一個德國人,他深切感受到國家四分五裂的痛苦,從那時起,俾斯麥就成了一名主張德國統一的堅定人物。在當時的德國,大大小小共有300多個邦,還有1700多個騎士領地,威斯特伐利亞地區僅僅120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竟然有52個邦國,許多領地內甚至不敢進行軍事演習,生怕炮彈子彈掉到別的邦國上引起糾紛。整個德意志國家關卡重重,嚴重妨礙了經濟發展,所以要求統一的呼聲已經越來越高了。1832年,在美國獨立戰爭紀念日上,俾斯麥同自己的美國朋友莫特利用25瓶香檳啤酒打賭,他宣稱,在25年內德意志必然統一,雖說德意志的最後統一時間比俾斯麥所言晚了10年,但畢竟還是在他的手中實現了。
俾斯麥擔任宰相的時候,正是普魯士軍事力量的上升時期,這正好為他的「鐵血政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俾斯麥深知,議會裡的資產階級議員有著很強的軟弱性,他們是沒有勇氣對抗政府的,為了更有效地實行「鐵血政策」,俾斯麥乾脆一腳踢開議會,在議會指控政府「違背憲法」的情況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公開表示:「衝突在所難免,在衝突中最有力量的方面,一定獲勝!」上台後的俾斯麥大力推進行軍事改革,擴大軍事預算,議會曾經要罷免他,他回答道:「我們這裏不是英國,我們這些大臣是國王的奴僕,而不是你們的。」
14日,普奧戰爭終於在俾斯麥的策劃之中揭開了序幕,20日,義大利按照意普盟約對奧宣戰,普魯士利用同義大利的結盟,將部分奧軍吸引到南部戰場。普魯士方面戰爭的指揮者為總參謀長毛奇將軍,他根據自己制定的作戰計劃,利用先進的鐵路運輸實施戰略輸送,使用先進的電報手段進行統一指揮,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25萬余兵力和800門火炮集結到了薩克森和奧地利的邊境地區,使之在寬約420公里的正面上,完成了集結和展開。俾斯麥萬萬沒料到的是,義大利的軍隊居然不堪一擊,開戰沒多久就因失敗而失去了對奧軍的威協力,這就使得預計中讓奧軍兩線作戰的設想落了空,普軍在戰場上的優勢已然不再存在,戰局變得難以確定了。但在南部意軍失利的同時,北部的普魯士軍隊在短時間內還是控制了整個北德意志。
1863年底,丹麥合併了屬於德意志聯邦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這兩個公國在名義上歸屬丹麥,但在實際上是存在爭議的,因為這兩個公國中的一個,它的居民是以德意志人為主的。第二年開始,俾斯麥以這件事為借口,聯合了奧地利一同對丹麥開戰,丹麥以4萬士兵對抗奧普6萬聯軍,結果戰敗。普魯士得到了石勒蘇益格,奧地利得到了荷爾斯泰因。打敗丹麥后,「鐵血政策」的第二步,就是挑起對奧地利的戰爭,俾斯麥調轉槍口,對準了奧地利。當時的歐洲形勢對普魯士極其有利,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奧地利在戰爭中沒有支持俄國,反而和英國、法國結盟,戰後,奧俄兩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矛盾加劇,因此奧地利此時不可能再指望得到俄國的幫助。英國深恐法國獨霸歐洲,於是支持普魯士,牽製法國。而法國則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普奧之戰,好準備在雙方的廝殺中坐收漁人之利。
但普軍仍長驅直入,包圍巴黎。1871年1月底巴黎失陷,兩國簽訂了停戰協定。2月26日,雙方在凡爾賽簽訂初步和約,5月10日在法蘭克福簽署了正式和約。這次戰爭使普魯士完成了德意志統一,結束了法國在歐洲的霸權地位。進入巴黎的普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

五、他的喜怒無常反倒令人高估其智慧——路易·波拿巴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法國大革命就像一聲驚雷,撼醒了沉睡于封建社會的德意志民族,法國軍隊對於奧地利和普魯士兩大德意志邦國的勝利,終於使德國人認識到,德國在歐洲已經嚴重九*九*藏*書落伍了,只有改革德國內部陳腐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德意志民族才有可能重現中世紀的輝煌,德意志國家才能重返歐洲舞台的中心。1806年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柏林大學,同時又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經過在工業、農業和商業等各個領域里的改革,到19世紀上半期,德國經濟已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這個時候,德意志的分裂狀態已經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迫切要求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到19世紀中期,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要求結束分裂割據狀態、建立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的呼聲不斷高漲。雖然德國民族統一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但民族主義作為一股強大的思潮和一種運動已經極大地震撼了德國社會的各階層,從而為德國的統一奠定了思想基礎。
在俾斯麥對付奧地利時,為了讓歐洲霸主法國保持中立,曾許了很多好處給法國,法國也樂得坐山觀虎鬥,坐收漁人之利。但隨著普魯士的迅速取勝,法國人開始坐不住了,其迅猛崛起,已經開始對法國的霸權構成了威脅,法國這時才突然驚覺普魯士已不再是以前弱小的邦國了。
為了鎮壓巴黎的革命運動,法國政府與德國簽署的《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賠款50億法郎,割讓阿爾薩斯全部和洛林大部地區。法國政府以此換取德國從法國撤軍和釋放戰爭中被俘的10萬法國戰俘,並隨即用於鎮壓巴黎公社。在此期間,巴黎人民於3月18日再次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但72天後即遭鎮壓,巴黎公社無力抵擋法國正規部隊的進攻,被法國政府消滅,成員大多被處決。

三、統一德國的序幕——普丹戰爭

才思敏捷、機智善變的俾斯麥成為了舉世矚目的人物。左拉在盧浮宮詳細端詳俾斯麥的舉止后說,他「像一位詼諧的巨人在和少數的來賓侃侃而談」。德國人的深沉和高盧人的優雅在俾斯麥身上得到了恰到好處的融合,他是德國將國家政治和思想精神融為一體的少數典範之一。俾斯麥最大的優點在於善於拿捏尺度,打擊對手的同時適可而止,讓對方不會產生非常強烈的反應。但俾斯麥對法國卻沒能拿捏好分寸,強逼割地引發法國對德國深深的仇恨,而將法國抽乾的外交政策,直接導致了威廉二世日後的嚴重外交失誤。俾斯麥靠三場對外戰爭來達成統一的大業,但這並不表示俾斯麥是一位好戰分子,俾斯麥最高明的地方,是記住了戰爭只是一種政治手段,必須為政治服務,必須有明確的政治目的,戰爭必須不能走得太遠。他只視戰爭為一種協助統一的「工具」,當統一完成後,便將其棄之不顧,採用一種較「柔和」的手法來處理國際事務。他並不希望擴張殖民地,只想維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讓德國平穩地發展,令德國強大起來。
普奧開戰時法國的毫無作為,部分原因是拿破崙三世認為普魯士必敗,戰前他曾告訴前任外長瓦留斯基說:「卿可信朕所言不虛,奧普之戰必有意外結果,對我之利將不止一端。」很奇怪,在鼓動兩方作戰時,他似乎從未自問過,若普魯士勝算如此之小,那俾斯麥為何執意要上戰場。拿破崙三世躊躇滿志的外表和光輝神秘的經歷曾迷倒過整個歐洲,不幸的是,同時期歐洲大陸的中央屹立著另一位政治巨人——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他早在1850年便用戲謔的語氣將拿破崙三世一語戳破:「他的喜怒無常反倒令人高估其智慧。」帕默斯頓曾將拿破崙三世的政治人格一言以蔽之:「其腦中想法增殖之快,有如一窩窩兔子」。可問題就出在他這些想法沒有一個更高的中心思想為依歸。他贊成民族自決,卻無視這對法國在中歐地緣政治地位中的風險。他支持波蘭革命,但面對其後果時卻又臨陣脫逃。他認為維也納會議的安排是對法國的侮辱,卻未能覺悟其實這也是最能保障法國安全的重要因素。
企圖保持歐洲霸權地位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歷來竭力阻止德意志的統一,同時還想侵佔萊茵河左岸的德意志領土,因而對於普魯士的挑釁,不但沒有迴避,反而迫不及待地向普魯士宣戰。
俾斯麥最大的外交長處是他善於審時度勢和靈活善變。儘管他唯一的願望是要用戰爭去統一德意志,但在不同的場合,他會提出與自己立場背道而馳的主張。當時奧地利是德國南方強大的鄰國,曾經威脅說,如果德國企圖統一,奧地利就要出兵干預。儘管俾斯麥做夢都想要擊敗奧地利而統一德國,但令人驚異的是,這樣一個好戰分子居然在國會上屢次主張和平,他說:「沒有對於戰爭後果清醒的認識,卻執意去發動戰爭,這樣的政客,請自己去赴死吧!戰爭結束后,你們是否有勇氣承擔農民面對農田化為灰燼的痛苦?是否有勇氣承受身體殘疾、妻離子散的悲傷?」這就使得人們還以為他是個和平主義者。
1815年在滑鐵盧戰役中慘敗后,拿破崙一世選擇了退位,法蘭西第一帝國宣告結束。七歲的路易·波拿巴也被迫隨母親流亡國外,並於1832年加入了瑞士國籍。路易·波拿巴從小就非常崇拜自己的伯父,一心渴望重現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的光榮,並始終以拿破崙一世的天然繼承人自居。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后,路易·波拿巴回到法國,9月當選制憲議會議員。12月10日憑藉拿破崙一世的名望和農民選票當選為共和國總統。1852年12月2日發動政變,解散立法議會,並通過公民投票使政變合法化,逮捕一切反對他的議員,稍後,又血腥鎮壓了巴黎無產階級的反抗,12月2日,也就是48年前拿破崙一世舉行加冕典禮的這一天,法蘭西第二帝國正式宣布成立,路易·波拿巴的名字也變為路易·拿破崙·波拿巴,並被元老院尊為「拿破崙三世」,從此靠政治投機上台的拿破崙三世竟然執掌第二帝國政權長達19年之久。
「讓我們把德國扶上馬鞍!」這是奧托·馮·俾斯麥一句著名的話語。
德國的興起意味著法國的衰落。在那以前,法國這個歐洲大陸上的頭號政治大國,在幾個月的普法戰爭中遭受了慘重失敗,並付出巨額賠款,從此種下了曠日持久的復讎種子。普法戰爭中使法國蒙受屈辱的老毛奇警告說:「我們在半年之中用利劍贏得的東西,必須在今後半個世紀用利劍來捍衛。」

1866年7月3日的薩多瓦會戰中,普魯士重創奧軍主力,歷時7個星期的戰爭以奧地利的失敗結束。
在拿破崙三世執政期間,對內建立起龐大的軍事官僚國家機器,進行專制統治;依靠工商業與金融資產者的支持,大力促進法國工業革命,對外試圖打破1815年維也納會議所確立的歐洲體制,恢復法國的大國地位;1848年他聯英抗俄,挑起克里米亞戰爭,打垮了「歐洲憲兵」俄國,逼得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殺。又與奧地利開戰,吞併尼斯和薩瓦,並發動侵略中國、安南、敘利亞和墨西哥的殖民主義戰爭。拿破崙三世的軍隊在克里米亞戰爭和義大利戰爭以後,幾乎成了歐洲軍隊的榜樣,人們在研究法軍的各種組織,法軍的兵營成了各國軍官的學校,幾乎全歐洲都堅信法軍是不可戰勝的。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支軍隊,十多年之後在普法戰爭中卻是一敗塗地。拿破崙三世一生最諷刺的對照是,內政比外交更為他所擅長,但他對內政無多大興趣,對外交又欠缺膽識。每當他暫時放下自詡的革命使命,對法國的發展便有重大貢獻。他把工業革命帶到法國,對大規模借貸機構進行鼓勵,這一切都對促進法國經濟發展居功甚偉,將巴黎重建為如今的磅礴氣勢,也應歸功於拿破崙三世。綜觀拿破崙三世在位期間政治與經濟上的表現,大部分的歷史學家認為可以從經濟上的建樹為他在政治上的遺憾平反。他的執政令人想起他的伯父拿破崙一世,不過,在法國人的心中,拿破崙三世所留下的回憶,遠沒有他的伯父那樣令人印象深刻。
早在1868年的冬季,普軍參謀總長毛奇將軍就已擬定了對法國的戰爭計劃,計劃規定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發動堅決的進攻,在總決戰中殲滅敵人主力,爾後將其殘部逼至比利時邊界,並佔領巴黎。該計劃還規定,一旦奧、匈兩國站在法國一方參戰,普軍將對其採取軍事行動,法軍總兵力戰時不超過6https://read•99csw•com0萬人,其中作戰軍隊不到35萬人。
儘管外部條件比較有利,然而奧地利畢竟是個大國,打敗它可不像打敗丹麥那樣容易,俾斯麥先和與奧地利有衝突的義大利結成反奧聯盟,然後又親往法國,假意許諾打敗奧地利后,讓法國得到一份領土報酬,這樣就穩住了法國。在做好了這些鋪墊之後,俾斯麥挑起了普奧戰爭。1866年,俾斯麥一舉擊潰了奧軍,由於他估計到法俄此時定會出面干預,再加上從長遠考慮,他拒絕了乘勢攻下奧地利首都的建議,而是和奧地利簽訂了寬鬆的條約,這樣,就為統一德意志邁出了第一步。法國直到這時才突然驚覺普魯士已不再是以前那個弱小的邦國了,如果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各邦,成立一個強大的帝國,並與法國為鄰,這會令法國在歐洲大陸上的霸主地位消失,法國不能再坐視不理。法國此時不願意德意志強大起來,便竭力阻止德國的統一,這時對法作戰就成為了統一德意志最後的關鍵。俾斯麥在等待著有利的時機,他這次是利用南部德意志諸邦對法國的恐懼心理和它們之間的矛盾,以此促進南北德意志的民族感情。1870年,時機到來,俾斯麥毫不遲疑地發動了普法戰爭。在戰爭中,南北德意志並肩作戰,戰後,南部四個邦便與北部聯邦合併,成立了「德意志帝國」。
法軍在色當戰役大敗,拿破崙三世連同在色當的法國官兵全部做了俘虜的消息傳到巴黎后,巴黎廣大人民對拿破崙三世統治的不滿,立刻像火山一樣爆發了。工人和小資產階級紛紛擁入波旁宮立法團會議廳,要求廢除帝制,恢復共和,共和派議員甘必在市政廳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國,建立臨時政府,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從此以後,帝制在法國結束,共和逐漸穩固下來。
就在德國陷於四分五裂的時候,在德國東部地區,一個以柏林為中心的邊陲小邦勃蘭登堡卻在不斷發展壯大,進而形成了普魯士王國。普魯士王國的統治者霍亨索倫家族推行了一種實用主義的政策,把領土擴張和保持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當作自己的根本任務,到了18世紀中期以後,普魯士王國已經建立起了一支遠遠超過德意志各邦的常備軍。由於繼承了條頓騎士團的軍事專制傳統,普魯士王國的軍隊向來以教育素質高、紀律嚴明、驍勇善戰而著稱。在老威廉一世擔任普魯士國王以後,他對不是花在軍隊上的每一分錢都十分吝惜,他在赴柯尼斯堡舉行加冕典禮的路程上,總共只花掉2547個銀幣,而他父親為此曾經花了銀幣500萬個。威廉一世以愛護軍隊著稱,他所制定的全部政策都是用來為軍隊服務的,而他本人則是一直身著制服露面的第一位普魯士國王。在他在位期間,大大強化了普魯士的軍事國家色彩,當時普魯士人口只居歐洲大陸各國的第13位,領土居第十位,而軍隊卻居第四位。到威廉去世時,普魯士軍隊已經達到83000多人,普魯士國家收入的80%被用於軍隊,而同期歐洲大陸霸主法國的軍費開支僅占國家收入的60%。
法軍的作戰計劃是:集中兵力先行出擊,越過萊茵河向法蘭克福推進,迫使南德意志各邦保持中立,爾後聯合奧地利取道耶拿直取柏林,最終擊敗普魯士。然而路易·波拿巴的一切作為都無一不在俾斯麥計算之中。甚至在布拉格條約尚未簽訂之前,他就曾經要求以萊茵河的左岸作為普魯士獲勝的補償,現在他又重申前議。因為害怕法國,南部邦聯自動投入了北部邦聯的懷抱中,於是它們之間締結了一個秘密的攻守同盟,而以普魯士國王為盟主。現在所需要的就只是一個對付共同敵人的戰爭,以使分裂的日耳曼合而為一。

四、「用鐵與血」統一德意志——普奧戰爭

普法戰爭結束后,法國與德國簽訂了《法蘭克福條約》,主要內容為: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給德國,賠款50億法郎,分三年付清,賠款付清前德軍留駐巴黎和法國北部諸省。由於《法蘭克福條約》條件苛刻,令戰敗的法國與德國從此結怨,引起了法國的復讎主義,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最早的起因。在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割地賠款,德意志不僅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而且來自法國巨大的戰爭賠款,使得德國迅速成為了歐洲列強之一。用當時歐洲列強的話來說,還沒等人們看清楚是怎麼回事時,一個強大的德國已經從大炮中「孵化」出來了,俾斯麥到此實現了「讓我們把德國扶上馬鞍」的誓言。
在奧普戰爭中,普軍廣泛使用裝彈方便、發射速度快的線膛后裝炮,並充分發揮了火車和電報在戰爭中的作用,第一次成功地體現了「閃擊戰」的軍事思想,更為重要的是,這場戰爭的計劃是由普魯士參謀總部事先經過周密計劃設計出來的,一反從前那種全靠戰場指揮官的臨場發揮的作戰方式,從而使德軍的參謀總部從此在戰爭中開始發揮重要的作用。當然,普魯士兩個傑出的人物也就此展現到了世人面前,他們就是首相俾斯麥和參謀總長毛奇將軍。
1815年4月1日,俾斯麥出生於普魯士一個容克貴族地主家庭,他的父親曾是腓特烈大帝手下的軍官,腓特烈大帝70歲時與這位下級軍官進行了一次隨意的交談,這成為了整個俾斯麥家族的榮耀。俾斯麥在他父親的莊園里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八歲時被送往柏林小學讀書,那是一所處於首府中的小學,絕大部分學生都是新興資產階級的孩子,對於一個大容克地主的兒子可謂罕見,因此,被視為鄉下人的俾斯麥在學校中總是受到同學們的排擠,這使得他的童年生活充滿了痛苦和壓力,不過這樣的環境也促成了他那抗爭的性格。大一點后他考入了號稱「學術之都」的哥廷根大學學習,在學習期間,體格雄壯的俾斯麥強悍粗暴,曾與同學進行過27次決鬥,臉上還因此留下了一道長長的劍傷而破了相。然而在當時的社會中,那是最受尊重的標誌。
俾斯麥統一德國的第一場王朝戰爭是1864年與丹麥的戰爭。1848年,丹麥與普魯士曾因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這兩個公國問題發生了衝突,為了解決丹麥與德國在兩公國問題上的矛盾,歐洲列強於1852年簽訂了倫敦議定書,規定這兩個公國在丹麥國王的個人領導下與丹麥聯合——當時的丹麥國王是這兩個公國的國王。丹麥的老國王去世后,德意志人認為,這兩個公國中德意志居民佔大多數的荷爾斯泰因應該歸屬德意志。面對德意志統一派咄咄逼人的宣傳攻勢,1863年11月13日,一個「黑色星期五」的晚上,由年輕的丹麥國王領導下的丹麥議會作出了一個重大決議,取消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的傳統特權,強行將兩個公國併入丹麥。此事引起了兩地德裔人士的憤怒,俾斯麥在德意志邦聯提出動議,最後達成決議,德意志邦聯派出軍隊佔領荷爾斯泰因公國。1863年聖誕節時,普魯士軍隊佔領了荷爾斯泰因,第二年1月,局勢持續緊張,但沒有發生戰鬥,丹麥軍掌握艾達河北岸,德軍則在南岸。
大學畢業后,俾斯麥回到家鄉去管理自己的兩處領地,可他根本不適合當莊園主,一心想要出人頭地的他去到英國考查。自遊歷英國后,只要有時間,便到處遊覽,足跡遍布了歐洲各主要國家。1846年秋,回到家鄉的俾斯麥被任命為負責易北河右岸從耶里肖夫到聖道的一段堤壩總管,這是他的第一個獨立自主的公職,也是他從政的開始。35歲時,俾斯麥正式踏入政界,擔任了普魯士國會的議員,這也是他政治生涯的轉折點,在此期間,他迎來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次轉折,那便是他的第三次婚約。他一改往日放蕩不羈的性格,去迎合喬安娜的雙親,排除萬難后,終於在1847年正式結婚。
如果從今天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拿破崙三世的舉動是多麼魯莽:戰爭爆發時,德國在各個方面都已經超過了法國,力量的對比已是很不樂觀,拿破崙三世對這一切卻渾然不察,在完全盲目的情況下率軍冒進,相對於計劃周密、有備而戰的德軍,像這樣心有餘而力不足加上不識時務的領袖,法國的命運在開戰的那一天就已註定。果然,1870年9月2日色當陷落,拿破崙三世和十多萬法軍當了俘虜。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戰敗投降后,被俘于威廉堡大牢,時年62歲,《法蘭克福條約》簽訂后被釋放的拿破崙三世再次流亡英國,在那裡與已逃出巴黎的妻兒會合。在英國期間,他棲身於一處療養地,過著深居簡出的日子。可笑的是,此時的拿破崙三世仍念念不忘復辟帝制,可惜僅過了兩年,便病故於英國肯特郡的奇澤爾斯特,時年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