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二章 「挑戰海上霸主」——走向大洋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二章 「挑戰海上霸主」
——走向大洋

1889年9月,登基僅一年多的威廉二世接受英國邀請,以海軍名譽元帥身份率領一支德國艦艇分隊,出席了盛大的皇家閱艦式。英格蘭南部懷特島外斯皮特海德洋麵浩大壯觀的皇家海軍戰艦群,令威廉二世所挑選的「德國海軍最好的戰艦」相形見絀,盛大的典禮強烈刺|激了威廉二世的自尊心,皇家海軍的霸主氣勢使其羡慕不已。1895年,年輕的威廉二世公然宣布:「德國是個世界強國。」「德國的未來在海洋上。」當然,他在大言不慚地說這番話時,根本不顧及英國人已經海上稱雄的這一事實。他不顧這些,開始致力於建造一支龐大的海軍。他利用英國對布爾共和國的戰爭在整個歐洲引發的對英國的敵意,竭力推動建立一支龐大海軍的計劃,這一計劃與德國在非洲和太平洋的迅速擴張,引起了英國的震驚和不安。
有關宮廷對威廉二世出生之記錄指出,他的腦部可能患過病,以致造成腦部損害。如此的健康問題,可能令他培養了具有野心、衝動魯莽的性格,以及在對待問題或別人時顯出傲慢的態度,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罷黜俾斯麥的事件。雖然威廉在未當皇帝前,也曾很仰慕俾斯麥,但他登位后,馬上就與這位「鐵血宰相」發生了衝突。其實,這位少年皇帝是不甘受制於人的,他要親自掌握統治帝國的最高權力。於是,他在1890年迫使盛氣凌人的俾斯麥去職,任命馮·貝特曼·霍爾維格為首相。威廉尤其尊重貝特曼·霍爾維格的意見,並肯定他對內政事務的遠大目光,例如他對普魯士選舉法的改革。

圖為結成同盟的三國君主畫像。
當時的德國海軍只是一支近海防禦力量,實力上僅和瑞典、丹麥相當,或者略強少許,對於野心勃勃的德皇而言,具有優良傳統的德國陸軍不值得擔憂,他所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海軍。當時的英國皇家海軍正處於全盛時代,不但擁有規模龐大的艦隊,而且全英國最優秀的人才都被吸引到海軍,英國皇家海軍的戰鬥力對德國具有絕對優勢。德國要想實現其世界野心,必須認真考慮這一嚴酷的事實。在英國自詡為世界第一大海軍強國的問題上,德國也決不等閑視之。提爾皮茨嚴峻地指出:「沒有強大的海軍,德國的世界作用就如同沒有殼的軟體動物。」於是,德國在1898年就通過了為期20年的龐大的「提爾皮茨計劃」,第二年又增加了一倍,目的是與英國在大海上一爭雌雄。到1914年,德國已擁有各種戰艦232艘,面對這種威逼,英國迅速尋找盟友抗德。
「這個世界幾乎已分配完畢,它所剩下的地區也正在被瓜分,被征服,被拓居,想一想你夜晚在空中所看到的那些星球吧,想想那些我們永遠無法到達的遠大的世界吧!我常常這樣想,如果可能的話,我將吞併這些星球。看到它們這樣清楚而又那麼遙遠,真使我感到悲傷。」
提爾皮茨在1895年成為海軍少將之後,在東亞指揮遠東巡洋艦隊,參与了對中國青島的侵略。1897年提爾皮茨被任命為帝國海軍大臣,這次任命標志著他與威廉二世親密合作關係的開始。1895年,年輕的威廉二世開始致力於建造一支龐大的海軍。提爾皮茨在1897年宣布了第一個艦艇建造計劃。1900年,德國再次宣布,計劃建造兩倍于當時的艦艇數量。數百年來獨霸海洋的英國受到了無可迴避的挑戰。作為回應,1906年英國首次建成全新的「無畏」級戰列艦,意圖以更強大的火力、更厚重的裝甲和更快的巡航速度重新統治海洋,然而此舉卻導致新興的工業強國德國開始和英國展開規模龐大的海上軍備競賽。
德皇威廉二世繼承了一個歐洲最強大的帝國——德意志帝國。他有著旺盛的精力和聰明的頭腦,在其全盛時期,他的一言一行都足以震動世界,在聲勢顯赫如日中天地統治三十年後,卻被總參謀部架空,被人民拋棄,最後凄凄慘慘地躲到外國苟延殘喘地度過餘生。
德皇威廉二世眼見英國在南非的冒險行動以鬧劇收場,就利用這個事件大做文章,拉攏法國和俄國,試圖結成大陸同盟對英國施加壓力,讓英國在海外殖民地的瓜分中作出讓步。對此,英國大為恐慌,急忙將太平洋上的薩摩亞群島中的兩個島嶼讓給德國,又與當時尚不算超級大國的美國訂約,給予美國在中美洲開鑿使用運河的方便,接著,在1902年與日本簽訂了同盟協定。英國試圖通過這些行為,拉攏德美日,以抗衡法俄。布爾戰爭是英帝國發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嶺,在此之前的帝國不斷上升,在此之後的帝國開始走向沒落。其重要標誌是英國開始把注意力從擴大帝國轉到鞏固帝國上來,同時也使各殖民政府與英國政府日漸處於同等地位上,給殖民地的離心傾向提供了更大動力。布爾戰爭成為英國殖民體系瓦解的拐點,「一戰」結束后,大英帝國則開始全面瓦解。
1894年,威廉二世讀了美國海軍力量的先見者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的著作后,堅定地認為德國要想登上世界帝國的位置,必須建立一支龐大的艦隊。皇帝的這種熱情毫無疑問是由他和他的英國表親們之間的愛恨關係所激發出來的。直到1897年,他才找到他的海軍上將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這個人既有野心又有傑出的政治天才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有「德國的費希爾」之稱。
作為世界海運業的絕對霸主,英國對德國的行動一直冷眼旁觀。這是因為與法、俄、義大利等強國相比,德國海運業還相對弱小,難以威脅英國的海外殖民利益。另外德國在大力發展海運業的同時,其海軍發展仍然相對保守,沿海防禦的戰略思想一直沒改變。此時德國對於海外殖民地的追求,主要通過施展高超的外交手段獲得。隨著工業力量的不斷壯大,德國希望在每一個領域趕上或超過英國。那時,兩國海軍力量的較量是最明顯的標誌。英國不斷在軍艦改進上領先,而德國持續在軍艦的工程、技術質量方面佔據優勢。威廉二世曾說:「我不把我的海軍建立到和我的陸軍同等水平,我決不停息。」面對這一威脅,英國自然不敢掉以輕心,德國加強艦隊建設對英國控制權所造成的威脅促使英國議會決心趕上「提爾皮茨計劃」的每一步。
威廉二世是一個性情衝動、頭腦硬化的人,雖然也很勤勉、誠懇和具有愛國心。他理想多於實際,愛慕虛榮,一向以一個獨裁者自命。即位不久,他就曾經宣布說:「這個國家只能有一個主人,那就是我自己。」母親的爭強好勝和普魯士人要求未來的國王首先是個戰士的思想無形中結合在了一起,儘管威廉的左臂天生太短,完全殘廢,但他還是要接受很殘酷的訓練,他要和所有的軍官一樣,騎馬,游泳,擊劍,射擊,而且他必須還要幹得更出色。作為一位年輕的帝王,威廉二世在治國方面還是頗有才能和建樹的,然而這些成功也助長了威廉二世的狂妄和自負,並直接導致了他與開國元勛俾斯麥的決裂。
霍亨索倫家族在普法戰爭後站到了歐洲的巔峰,外表冷漠的德皇威廉一世,做事非常井然有序,柏林人習慣於根據他出現在窗前的時刻調自己的表。他統治著歐洲最強大、最具活力的國家。威廉二世的母親是英格蘭維多利亞女王最喜愛的女兒,在她的勸說下,威廉二世的父親決定在繼位后將以英國為榜樣把德國改造成一個民主的君主制國家。威廉一世逝世后,威廉二世的父親被加冕為腓特烈三世皇帝,但僅幾個月便死於咽喉癌,威廉二世繼承了一個歐洲最強大的帝國,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威廉二世和俾斯麥一樣,在年輕時代對自己的母親充滿著敵意,而且事實上,他的母親的確有一部分的責任。作為一名英國貴族,這位維多利亞女王的女兒總是感到自己和普魯士人格格不入,在她眼中,這些普魯士人都是野蠻人,因而常常向兒子灌輸英國地位至上的概念,使這位未來的皇帝從小就對英國有一種複雜的感覺,並可能影響了他後來對英國的態度。威廉二世是霍亨索倫家族中第三個登上德國皇位的人,與哈布斯堡家族不同,霍亨索倫家族在1914年所統治的國家正處於上升時期,而且這個家族表現得更加精力充沛,更加好戰。德國的崛起過程並不像哈布斯堡家族那樣依靠婚姻,而是依靠武力和機智。不誇張地說,才華橫溢的俾斯麥幫助霍亨索倫家族創造出了現代德國。
這是英國駐南非開普殖民地的總督塞西爾·羅得斯的一段話。自從有了殖民地,英國便開始喜歡使用「英帝國」一詞,英國作為一個殖民帝國的歷史達350年之久。可以說,英國的強盛是與英帝國的強大聯繫在一起的。到19世紀時英帝國逐漸攀上了它的發展https://read.99csw.com巔峰,到「一戰」爆發時,共擁有近20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4·3億人口,占當時全球總人口的1/4及全球面積的1/4,而英國本土只有區區24萬平方公里。19世紀末,如果翻開那時的世界地圖,人們會發現,從冰封荒蕪的加拿大海岸到炎熱富饒的印度次大陸,從廣袤無垠的澳大利亞大陸到大西洋中只有幾塊礁岩的彈丸小島,全世界有將近30%的土地標著猩紅的顏色。在這些土地上,藍白紅三色的米字旗高高飄揚,向全世界炫耀著登峰造極的「日不落帝國」那不可一世的傲慢、自負和輝煌。通過幾個世紀的擴張和殖民,19世紀末的英國已處於鼎盛時期,殖民地遍及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亞、西印度群島、非洲等世界各個角落,面積達到本國領土的一百多倍,成為地球上實力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為了建立這個帝國,英國在先前的近400年時間里,發動了230多場戰爭,而派出兵力最多、鬥爭最為殘酷的要數布爾戰爭。
俾斯麥在統一戰爭中的戰略上的勝利,以及其後嫻熟的外交政策,曾一度將新帝國領入了歐洲一個獨一無二的地位,但是他的後繼者們沒有看到德國位置的優越性,而且也未意識到,任何使德國成為歐洲霸主的企圖都將使其他國家聯合起來對抗它。自普法戰爭之後,普魯士與法國結下了不解之仇,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採取結盟政策來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了「三帝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巴爾幹半島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加上俄國的內心也不希望普魯士強大起來,德國最終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德奧聯盟。與此同時,俾斯麥又看上了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有利益衝突的義大利,這樣就有了後來的「三國同盟」。
「德國的目標是求得這樣一個地位——在那些歐洲文明範圍之外的國家,在他們的人民中間,德國的影響、德國的資本、德國的商業、德國的工業和德國的聰明才智可以和其他強國在平等條件上進行競爭……」這段話出自19世紀末柏林大學歷史學教授德爾布呂克所寫的《為什麼德國建造軍艦》,字裡行間反映出當時德國迫切追逐海外利益的要求。
海外貿易對於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的存在和興盛是不可或缺的,德國迅速從農業國轉變成工業化強國后,海外擴張成了其通向帝國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一個環節,因此其尋求殖民地的野心也不可能得到滿足,擴張的慾望只會隨實力的逐步膨脹而高漲,小心謹慎的發展策略已經難以滿足利益階級的需求。威廉二世夢想使德國成為擁有廣泛海外領地的世界帝國。
其他國家對待德國的崛起,是根據自身的利益得失來決定的,德國的所為,從根本上打破了歐洲一百年來維持的均衡態勢。考慮到德國強大的陸軍已是大陸上無人能敵的現實,而德國政府又希圖建立一支同樣可怕的海軍,這就迫使受威脅的國家聯手與它抗衡。德國不斷加強海軍促使英國在1904年和法國達成了和平協議,這解決了兩國之間的許多突出矛盾。德國於是在摩洛哥問題上挑起一場外交危機,以此作為回答並試圖瓦解增進中的盎格魯-法蘭西的友誼。但這個舉措使這兩個國家走得更近。1907年,作為對德國政策的反應,英國又與俄國達成了和平協定,同樣解決了彼此間許多突出的爭端。
英國是一個島國,海權對英國來說是一個非常敏感和至關重要的問題,特別在科學技術還不夠發達的19世紀,海權不僅意味著國家的安全,更意味著殖民地,意味著資源、財富和勢力範圍。自從1805年英國海軍在海軍將領威爾遜的率領下打敗了法國與西班牙的聯合艦隊,一舉奪得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之後,英國不允許任何國家威脅這一海上霸主的地位。所以,歐洲大陸任何一國的海軍建設和擴充,大英帝國都視為對自己海上霸主地位的挑戰而不能容忍。英國與德國的關係,早已因軍備競賽而變得甚為緊張,它視德國在阿加迪爾的舉動是企圖挑戰它的海上霸權,德英海軍競賽迫使英國承認,即使新建了無畏艦隊,但是如果沒有法國的協助,還是無法保護大英帝國的海上通道。在阿加迪爾危機之後,英國強化了與法國的關係,使三國協約漸漸從殖民地協定變為軍事聯盟,可以說,阿加迪爾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第一次危機。德國不斷加強海軍,促使英國在1904年和法國達成了和平協議,這解決了兩國之間的許多突出矛盾。德國於是在摩洛哥問題上挑起一場外交危機,以此作為回答並試圖瓦解增進中的盎格魯-法蘭西友誼,但這個舉措使這兩個國家走得更近了。

二、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歐洲的兩大軍事集團

在德國所面臨的海洋挑戰中,它不可能也沒有實力以奪取制海權作為主要作戰目標。然而,它的主要海上敵人——英國皇家海軍,雖然有著龐大且實力強悍的艦隊,卻又有漫長的海上航運線需要守衛(這些航運線給英國運來了其遍佈於全世界各殖民地的豐富的物產),因此戰時只要切斷英國的海上交通線就可能贏得一半的勝利。

四、走向大洋——崛起中的德國海軍

1896年1月2日,在克勒克斯多普城郊,2000多名布爾軍伏擊英軍,打死134人,繳獲所有英軍槍械。英國人接受不了如此受辱,正值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調動了本土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的力量,投入45萬軍隊,而當時布爾人在南非建立的兩個國家德蘭士瓦和奧蘭治,全部人口加起來不過44萬,男性青壯年即使全部上陣,也不過8萬多人。在整個戰爭中,大多數歐洲人的同情都倒向布爾人。雖然皇家海軍使這種同情不能轉化為有意義的支援,但是,布爾人在保衛自己家園的精神支撐下,與大英帝國對抗了兩年半,男性青壯年損失70%,不得不與大英帝國談判停戰條件。從傳統意義上說,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了,但在現實中它卻只是開始。傳統意義上的抵抗崩潰后,布爾人返回了他們的家園,卻拒絕接受將他們的國家置於英國殖民統治下的結局。他們轉向了游擊戰,直搞得英國人疲於應付,使英國大眾深刻體會到殖民擴張的苦澀後果。為了挽救日益不利的形勢,英國人轉而攻擊布爾游擊隊所依靠的平民支持者,結果虐待和屠殺平民的醜聞不斷發生。英國雖獲得了勝利,但為了征服這樣一個很小的民族,卻花費了三年時間,派出的軍隊人數甚至超過了布爾人的總人口數,付出傷亡近2·2萬人、耗資20多億英鎊的高昂代價,還失去了國際社會的道義支持,如此慘重的代價,使英國人的心靈深受震撼。對作為戰勝國的大英帝國來說,戰爭前期的失利,暴露出了英國軍隊極大的缺陷,當時英國的陸軍將領們還是滿足於上百年前的陳舊戰術。從布勒、哈特等人在戰鬥中的表現看來,當時的英國陸軍不愧是一群「驢子指揮的獅子」。從俾斯麥時代起,老態龍鍾的英國陸軍便已顯頹勢,當年俾斯麥曾被問到,如果英國陸軍在波羅的海登陸,德國將作何對策,俾斯麥說「我將派出警察去逮捕他們」。

德皇威廉二世總是身著軍裝,還特別喜歡佩戴各種綬帶和勳章。
1890年5月起,德國先後開工四艘「勃蘭登堡」級戰列艦。與以往的德國鐵甲艦設計思路不同,該級艦突出了公海戰鬥的要求,將艦隊海上思想放在首位,與英國劃時代的「皇權」相似,是海軍發展史上第一批真正意義的鐵甲戰列艦。就在德國海軍開始走向大洋的同一時期,影響深遠的「制海權理論」誕生了,並立即在西方世界引起轟動,為帝國主義國家的海外擴張找到了理論依據。在190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幾年裡,世界目睹了前所未有的最大的海軍軍備競賽。這一時期,德國的艦隊開始壯大起來,準備與俄國、法國進行一場海上交戰。這時,在如何對待英國的態度上它猶豫了:是對英國採取強硬態度呢,還是試圖和解?德國有些舉棋不定。1913年,英國政府建議雙方在一年內停止建造軍艦,但德國拒絕了這項建議。德國在海洋方面的躍躍欲試,尤其是建立至少世界第二的海軍的作為,從長遠看是很不明智的。威廉二世非常熱愛他的海軍和他的地位賦予他的這套海軍制服,然而他的帝國為他所做的那個漫不經心的「世界帝國」之夢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德國制定的排斥英國海軍的作戰計劃,促使英國警醒並與法俄結成了同盟,以封鎖德國走向歐洲霸權的道路。
儘管馬漢在自己的軍官生read•99csw•com涯中從未親自實踐過自己的理論,但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海洋戰略家,也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美國唯一登上歷史舞台的戰略思想家。在英國,馬漢的書被視為「國家的福音書」;在日本,此書被列為日本海軍軍官人手一冊的必讀書;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則這樣表達他閱讀馬漢《海軍戰略論》一書時的心情:「我不只是在閱讀這本書,我簡直是想把它一口吞食下去。」可以說,馬漢的制海權理論在日後一直影響著世界海軍的發展,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海上戰爭就是對馬漢理論最全面、最完整的實踐與檢驗。1908年,68歲的馬漢少將前往海軍學院臨時服役,以便撰寫《海軍戰略》一書,三年後《海軍戰略》發表,馬漢在這本書中汲取了眾多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包括「中央位置」、「交通線」、「艦隊決戰」、「集中兵力」等作戰原則,豐富了海權論理論體系。從那以後,馬漢的理論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海上戰爭中得以充實,直到今天仍在影響著各國海軍的發展和建設。1914年12月1日,74歲的馬漢在華盛頓逝世。
普法戰爭結束后,德皇威廉一世以勝利者的姿態在戰敗國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被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一個曾經分裂為無數小邦、彼此征戰不息、內耗不斷的民族,在俾斯麥手中奇迹般地在短短几十年裡一躍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歐洲大陸的中心突然出現了一個統一強大的德意志帝國,對所有的歐洲大國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英國很快發現,統一的德國已經在歐洲大陸上佔據了支配地位,並且很快成為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比之前拿破崙三世統治下的法蘭西第二帝國更難以捉摸,更難以對付。
馬漢於1840年9月27日出生於美國一個丹麥移民的家裡。他的父親丹尼斯·哈特·馬漢是西點軍校的著名教授,在戰爭藝術和軍事工程學方面均頗有造詣。具有戲劇性巧合的是,馬漢父子二人都崇拜約米尼的戰爭思想,而兒子致力於將約米尼關於陸上戰爭的戰略戰術原則運用於海上作戰之中。家庭無疑對童年時代的馬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854年馬漢進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學院。雖然老馬漢是美國陸軍軍官學校的校長,但馬漢卻違背了父親的意願,在兩年後轉入美國安納波利斯海軍軍官學校三年級就讀。1856年10月2日,馬漢在安納波利斯海軍軍官學校進行了入學宣誓,從此他抱著極大的熱情投入了軍校的學習生活。在日後短暫的海上航行中,馬漢長時間地沉浸在一種高昂激奮的精神狀態中,他感到自己終於實現了在童年時代夢寐以求的那種海上騎士般的冒險生活。軍校的歲月很快地過去了,在軍校學習期間,馬漢樹立了遠大的抱負,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說:「產生斯蒂芬、德凱特式的海上英雄豪傑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如今,沒有客觀現實條件和一定的環境,想單憑勇敢而成為流芳百世的英雄是極困難的。因此,我下決心通過理論研究這一途徑,在海軍贏得聲譽。」年輕的馬漢懷著自命不凡的抱負開始了海軍生涯的新起點。
德國在海上的躍躍欲試,尤其是建立至少世界第二的海軍的作為,從長遠來看是很不明智的,其組建計劃極大地刺|激了英國,並引發了新一輪的海軍軍備競賽。英國人本來計劃在1906年下水了新式「無畏」級主力戰列艦后,稍稍放緩步伐,減少對財政的壓力。但面對咄咄逼人的提爾皮茨,英國人開始加快了他們造艦的速度,因為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是容不得挑戰的。到1914年夏天宣戰時,德國已經能夠集合29艘戰艦來對抗英國的49艘。在這樣的力量對比下,德國艦隊顯然不能在公開行動中有效地克制英國艦隊。
歐洲的穩定在德國統一以後發生了變化,自從13世紀以來,日耳曼就分裂成了幾百個小國,因為一盤散沙而羸弱不振,而普魯士最初只是德意志諸邦國中的一個小邦,地域狹小,主要是霍亨索倫王朝在小漁村柏林附近的一些領地。在政治上,普魯士更加微不足道。到19世紀下半期,普魯士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治理下,迅速強大起來,開始了統一日耳曼聯邦的進程,法國不願意看到日耳曼的統一,出來阻止,因而於1870年爆發了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一、霍亨索倫王室的終結者——威廉二世

戰爭是爭奪利益的最激烈形式,人類歷史的經驗表明,大國的崛起和衰落往往都伴隨著戰爭。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德國統一后迅速崛起,而新興大國需要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從1871年到1914年的43年間,德國日益強大,德皇威廉二世欲當歐洲霸主,英法俄等傳統大國的利益受到新興大國德國強有力的挑戰。
「布爾」系荷蘭語,意為「農民」。布爾人是指到南部非洲殖民的「海上馬車夫」荷蘭人的後裔。1652年,第一批荷蘭人來到南非的開普地區,建立了殖民地。經過百余年的殖民活動,布爾人已成為當地的主要民族,分別建立了德蘭士瓦和奧蘭治兩個布爾人共和國。1867年,奧蘭治河地區發現鑽石。1886年,在南非中部的約翰內斯堡地區,又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礦區。見此巨利,船堅炮利的英國人豈能坐視不理?在19世紀60年代,南非是世界各處白人殖民地中最落後的地區之一。這裏人口稀少而且居住分散,居民主要從事畜牧業和半自給農業,資金極端缺乏,工業、農業和商業的發展都很緩慢。因為貧窮,白人也不願意來這裏定居,來自歐洲的移民船過好望角而不入,而是駛向更富庶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然而,南非金剛石礦和金礦的發現改寫了南部非洲經濟史,也使這裏的政治史遽然改觀。
19世紀末,德國外交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拋棄了俾斯麥的「大陸政策」,開始推行對外擴張的「世界政策」。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國在古老歐洲的狹窄邊界以外有很多任務要完成。」德國的海軍大臣提爾皮茨堅持認為,德國的工業化和海外征服「就像自然法則那樣不可抗拒」。威廉二世實行的「世界政策」引起英國的恐慌,因為大英帝國的生存基礎就是世界性貿易和對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德國的擴張政策,註定要損害英、俄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利益,英國人開始坐立不安。

三、「海權論」的鼻祖——馬漢

1886年威特沃特斯蘭德地區金礦的發現增加了布爾共和國已知礦藏的價值,此時,繼1887年吞併祖魯人領地后,英國人已切斷了布爾人入海的通道,加劇了南非地區的緊張局勢。成千上萬名冒險者湧入德蘭士瓦來碰運氣,外來者與布爾人之間的衝突也急劇上升。1895年,英國政府秘密指示開普殖民總督羅得斯吞併德蘭士瓦,於是,羅得斯派遣一支裝備精良的800人的軍隊,偷襲德蘭士瓦首府,同時事先策劃城內的英國僑民暴動作為內應。但是,這一機密被想與英國爭奪世界霸權的德國政府獲悉,並轉告德蘭士瓦政府提前做好準備。布爾共和國沒有一支傳統意義上的軍隊,只是將鬆散的民團編成了義勇軍。他們的領導人無論在戰略還是戰術上都沒有一致的主張,按照英國標準,布爾義勇軍看上去就像一群衣衫襤褸的烏合之眾,軍官和士兵們都普遍輕視這些與他們作戰的農夫們。但布爾人擁有現代步槍,他們的戰士也都是出色的神槍手,他們了解南非的無林草原,並在開墾這片嚴酷兇險的土地的鬥爭中,擁有了一種堅韌精神。
普法戰爭以後,虎虎有生氣、野心勃勃的德國在歐洲的心臟地區日益壯大,到「一戰」前,德國的人口已上升到7000萬,超過了法國或者英國的人口,其鋼產量已經超過英國,開始在海外殖民地的問題上向英法發起挑戰。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与,由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日益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后,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於是開始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阿加迪爾是摩洛哥的一個港口,摩洛哥北臨地中海,西接大西洋,它的重要港口丹吉爾扼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門戶直布羅陀海峽,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是歐洲列強爭奪的要地。歐洲經歷過緊張和鬆弛,但沒有經歷過安寧,1905年和1911年的兩次摩洛哥危機,幾乎使英、法捲入對德戰爭。
提爾皮茨的最大錯誤在於,他未意識到英國的地理優勢賦予了它一個幾乎不可攻克的海洋地位——英國的許多小島正好位於德國進入大西洋的通路上,在英吉利海峽和北海出口封鎖德國對英國皇家海軍來說易如反掌。但什麼也不能阻擋德國繼續推行其計劃的瘋狂https://read•99csw•com念頭。1911年,提爾皮茨被提升為艦隊總司令,1914年戰爭爆發時又出任德國海軍司令。雖然得到威廉二世的全力支持,但是提爾皮茨明白英國在海軍軍事力量上遠遠領先,他對於兩軍艦隊作戰的結果持悲觀態度,並從此把作戰的重點放在無限制潛艇戰上,即採用隱蔽的消耗手法對付英軍艦隊,以達到平衡兩軍艦隊力量的目標。雖然提爾皮茨有許多「可行」的計劃和願望,但嚴酷的客觀現實總是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的。由於「無限制潛艇戰」危害了中立國美國的利益,原本就要介入戰爭的美國以此為借口要與德國斷交,為了不使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德國不得不在「無限制潛艇戰」上做出種種讓步,而這些讓步使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執行起來束手束腳,以至於根本無法行動。提爾皮茨因此提出了辭呈以示抗議,但這次威廉二世接受了他的辭呈。
1888年6月15日,在德意志帝國首都柏林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加冕典禮,當天,一位躊躇滿志的年輕人戴上了尊貴的皇冠,他就是德意志帝國的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皇帝、霍亨索倫王室的終結者——威廉二世。威廉二世於1859年1月出生於波茨坦,是腓特烈三世和維多利亞皇后的長子。維多利亞皇后是亞歷山德拉皇后的姑媽,英王愛德華七世的姐姐。威廉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貴族教育,大學畢業后,他按皇家慣例到軍隊服役,並於1885年被任命為波茨坦第一近衛軍團司令,可謂少年得志。但可嘆的是威廉二世出生時左臂因病而萎縮,失去了手臂的正常功能,這對一個崇尚武力的國家的繼承人來說是一個令人煩惱的缺陷。也許是生理上有病所致吧,威廉二世顯得過度虛榮和喜歡炫耀自己,他常炫耀自己的數百套軍裝,高興的時候一天能換裝十幾次。有一則在柏林圈子流行的笑話:「他不掛上海軍上將徽章就不逛養魚池,不打扮成英國陸軍元帥的樣子就不吃葡萄乾布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五十多歲的威廉已經統治德國長達二十多年了,可是他仍然保留著一股孩子氣。許多人宣誓效忠於他,卻覺得他既不成熟也不可靠,這一點都不奇怪。在很多相片中,威廉經常用左手拿著一對手套,讓左手看起來長一點。他也喜歡用左手倚在劍或拐杖上,達到比較體面的效果。
1890年德國同俄國的條約即將到期,威廉二世沒有成功地繼續與俄國結盟。沙皇尼古拉二世曾說過:「威廉是一個沒有教養的惡少。」可以看出沙俄對德國新主人的反感和敵意。此後俄國逐漸向法國靠攏,終於在1893年同法國正式締結了軍事同盟。也許這其中的原因也不能完全歸咎於威廉二世,各國之間的關係原本也是伴隨著利益的變化而變化的。在俾斯麥時期,德國國力尚弱,除陸軍外無力涉及更多領域,伴隨著德國公海艦隊的建立和德國在世界範圍內開始爭奪殖民地,英國人於是選擇了與法國人結盟來對抗德國。俄國本來是德國盟友,但在巴爾幹地區與德國盟友奧匈帝國發生衝突,德國在協調巴爾幹問題上不能有效平衡各方利益,終將俄國推向了英法一邊,這也是歷史的發展使然。威廉二世是一位狂熱的軍國主義者,其政治野心就是稱霸世界。1895年,他宣稱德意志帝國要成為世界帝國,即建立起所謂的「大德意志帝國」。
威廉二世執政以來,德國奉行的「世界政策」的核心是稱霸世界,德國開始和英國爭雄。英國竭力想利用武力吞併南非,從布爾人手裡奪得奧蘭治和德蘭士瓦兩個共和國,因為這裏的鑽石和黃金對英國有極大的誘惑力。而德國也早就垂涎這個地區,威廉二世一面鼓動德國向這一地區輸入商品,向德蘭士瓦進行經濟滲透,一面用金錢和軍火支持布爾人對抗英國。英國歷史上的戰爭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為建立和爭奪殖民地而進行的戰爭,如美國的獨立戰爭、中國的鴉片戰爭,布爾戰爭也屬於這一類戰爭;另一類是與歐美列強爭霸歐洲、爭霸世界的戰爭,對當今世界影響最大的當數兩次世界大戰。如果說布爾戰爭中止了英帝國海外殖民擴張的步伐,兩次世界大戰則終結了英國的霸主地位。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后,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這一協定承諾:當協約一方和第三方發生戰爭時,另一方應保持中立。俾斯麥一被免職,從大臣及法官干預下解放出來的那些德國外交部的專家們就說服威廉取消了1887年與俄國共同簽署的「再保險條約」,他們相信法蘭西共和國和沙皇俄國絕不會結成聯盟。然而1891年沙皇在演奏法蘭西革命歌曲時居然脫帽肅立,加上法國在財務上支持俄國工業化后,1894年,兩國結成同盟,是為「法俄同盟」。至此,倘若大國之間的衝突爆發,德國將面臨兩面作戰的可能。英國由於與法國之間有互保條約,並且英國也希望俄國能夠從背後牽制德國這個新興的強勁對手,最終也成了俄國的盟國,這樣,法、俄、英結成了「協約國」,而德國和奧地利加上後來的義大利是「同盟國」,兩方對峙的力量開始形成。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
自普法戰爭結束后,法國失去了歐洲大陸霸權,不僅失去了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而且還屈辱地讓普魯士皇帝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里加冕為德意志皇帝,這導致法德之間的仇恨不共戴天。法德兩國的決策者推行互相仇視的外交政策,也造成了歐洲對立的兩大政治軍事集團不可緩和的格局。德國迅速崛起以後,不滿足於舊的世界秩序,企圖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重新瓜分世界;英國想要消滅德國這個競爭者,同時削弱法國和俄國;法國則打算收復阿爾薩斯和洛林。由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衰落,巴爾幹地區出現利益真空,巴爾幹地區的國家紛紛獲得了獨立,奧匈帝國和俄國都把手伸進了巴爾幹。1900年,巴爾幹地區出現了5個獨立國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黑山。波斯尼亞雖名義上還屬於土耳其,實際上已經被奧匈帝國控制。俄國於是想阻止奧匈帝國在塞爾維亞、黑塞哥維那和波斯尼亞的擴張,並企圖攻佔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鞏固自己在巴爾幹地區的地位。各自的野心,使得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戰爭陰雲密布,山雨欲來,已經變成一隻巨大的火藥桶,只是在等待著某一根導火線的引爆。

福克蘭群島戰役中,德國輕型巡洋艦「萊比錫」號在英國裝甲巡洋艦「康沃爾」號的炮火之下屈服了。

這是一張名為《布爾人伏擊英軍火車》的版畫。

五、「德國海軍之父」——永遠的提爾皮茨

提爾皮茨1849年5月10日生於勃蘭登堡的科斯琴,他的父親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1865年,16歲的提爾皮茨加入普魯士海軍,緊接著普奧戰爭爆發,北德意志聯盟成立,他成為基爾海軍學校的一名軍校生,並於1869年被任命為一個小型魚雷艦隊的指揮官,負責在英吉利海峽巡航。在普法戰爭期間,弱小的海軍大部分時間待在海港中,這令德國人十分尷尬。後來他成為這個艦隊的監察長,在任職期間,他對於潛艇在戰爭中的潛在威力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到19世紀80年代,他已成為德國海軍中的主要魚雷專家。當時的德國海軍部長列奧·馮·卡普里維很支持他發展魚雷。後來提爾皮茨說,在魚雷部隊這十年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1887年提爾皮茨護送威廉王子去英國參加他外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繼位50周年慶典,這是威廉第一次知道提爾皮茨。
19世紀末,由於經濟的迅猛發展,英國不斷進行對外擴張,強佔殖民地,掠奪財富,米字旗在世界各地飄揚。為了加強對殖民地的統治,更多地進行掠奪,英國加強了海軍力量的建設。當時英國海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且有效地控制了世界貿易航道。
英國人最顯著的性格特徵就是實利主義,他們追逐權力和財富。這種商業精神鼓舞著作為獨立個體的英國人,同時也影響著整個民族的政治和軍事行為。英國人主張海權,這對他們自己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但他們竟然從來不允許其他國家佔有優勢,摩洛哥危機加重了英國對德國的敵意,英國不能容忍德國在直布羅陀附近建立海軍基地read.99csw•com。倫敦太全神貫注于鞏固它的洲際帝國,以致無力策劃戰爭,但德皇威廉的不斷增長的海軍力量,卻是英國的政策制訂者感到焦慮不安的一個問題。阿加迪爾危機使英國人開始琢磨,非洲大西洋海岸出現一個德國海軍基地會對其海運安全有什麼影響?英國人搞不清楚,德國人此舉是在找尋對法國作戰的口實呢,還是僅僅試圖通過製造壓力和不安定以改善其殖民的地位呢?7月21日,英國財政大臣喬治發表了暗示英國不惜因摩洛哥問題與德國一戰的演說,並進行相應的海軍作戰動員,面對英國的強硬態度,德國人保持了沉默。
1890年,馬漢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書問世,他的理論受到各海軍大國的歡迎,對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05年的日俄對馬海戰,把「大艦巨炮」致勝理論和戰列艦主宰海洋理論推向了新階段。自此,擁有戰列艦的多少和主炮口徑的大小,就成了衡量海軍戰鬥力的標誌、國家實力的象徵。進入20世紀,歐洲的兩大軍事集團開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開始大張旗鼓地發展海軍。在所有歐洲國家中,戰前德國在工業發展上最為驚人,並且具有很高的經濟和文化水平,對此英國很是緊張,為了保持自己在海上的優勢,從1905年開始,英國開始建造「無畏」艦。德國不甘落後,1907年,德國也開始建造「無畏」艦。倍感壓力的英國不得已,遂採取「以二對一」的海軍政策以相應付。
德皇也很無奈,戰爭發展到這個地步,面對著過於強大的敵人和過高的期望,「永遠的提爾皮茨」最後還是失去了寵愛。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國、美國等國徹底肢解了德國的公海艦隊,提爾皮茨畢生的努力付諸東流。戰後的提爾皮茨出版了他的自傳《我的回憶》,在魏瑪共和國中已失去影響力的他此後沒在政治上發揮什麼作用。1930年提爾皮茨死於伊本豪森,被葬在慕尼黑的一個公共墓地。在歷史上,提爾皮茨被稱為「德國的海軍之父」。希特勒上台後,以他的名字命名建造了「提爾皮茨」號戰列艦,但該艦也如提爾皮茨一樣,雖然一度輝煌奪目,但最終也沒發揮什麼根本作用,僅僅成為了德國海軍存在的一個象徵,直到最後被炸沉為止。
俾斯麥時期的德國,在海洋方面一直採取防禦態勢,此時的德國海軍的規模,比起英、法、俄等國均要弱小得多,完全屬於近海防禦力量,需要依託海岸掩護,但能夠有效保衛重要出海口和港口。不過,它缺乏公海航行和作戰的能力,也無法威脅到其他列強的遠洋交通線,對於德國的海外利益不能有效地維護和支援。1898年,俾斯麥時期的大陸政策轉為了威廉二世的對外擴張的世界政策,國會通過了威廉二世擴充海軍的政策,其中明確指出:「這種強大海軍的目的,是要使最偉大的海權國家都不敢向它挑戰。」這無疑強烈地刺|激了英國的感情。雖然德國並無意對英國發動戰爭,但是英國人卻感受到了某種威協,並由此導致了英德關係漸為緊張。隨著德國海軍戰略的不斷調整、新型武器裝備的陸續服役、海軍作戰實力特別是遠洋作戰能力的逐步增強,德國海軍越來越多地參与到國際軍事行動中去,日耳曼戰艦開始出現在世界各地。當時德國的常規潛艇技術獨步天下,在1913年德國就率先研製出了潛艇專用柴油機,成為常規潛艇的典範動力。德國由此一直保持著常規潛艇建造技術上的優勢,並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水下力量。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北部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南靠阿爾卑斯山脈,海岸線長1300公里。但德國海軍不僅力量較弱,而且偏於西歐一隅,其主要任務局限於國內防禦,使其活動和作戰區域僅局限於北歐地區,也就是德國海軍艦船通常只在自家門口打轉。
威廉二世剛即位不久時,他的大臣們甚至懷疑他不能勝任工作,不過威廉是個頭腦聰敏的人,他善於取悅於人,很快就把這些大臣擺平。可以說,他把母親的智慧和父親的耐心在一定程度上結合起來,這一點的確吸引了很多人。有人說威廉二世毫無政治才能,那無疑不符合事實,如果威廉二世真的不懂得玩弄政治手腕、操控民意和培植黨羽,就不可能在1890年的政治危機中一舉搞垮俾斯麥。俾斯麥是德意志的創立者,事實上的民族之父,也是歐洲近代最受尊敬的政治家之一,可是他已經老了,雖然俾斯麥根本沒有認真反抗,但威廉二世的勝利仍然是很難得的。由於天生的缺陷,威廉一直都在當演員,他扮演著既敏捷又強健的軍人,當參加典禮時,他總是使勁地揮舞右臂以掩飾自己孱弱的左臂。由於擔心被人看成弱者,威廉二世一直保持昂首闊步、虛張聲勢的架勢,在幾乎1/4世紀的時間里,他一直面對世界高談闊論,這位年輕的統治者行使權力的後果就是將他那神經質的性格發揮到了極致。馬克斯-韋伯對威廉二世時期的德國政治評價如下:「我覺得我們處在一群瘋子的統治之下。」為首的「瘋子」就是皇帝本人,在他的腦海中,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企圖聯合顛覆德意志帝國,用威廉二世的話來說,德國感到他們處於刺刀的包圍之中,於是用人們所謂的「憤怒的沙文主義」來作出回應。「當在會議桌上發生爭論時,德國總是在開口前把一支左輪手槍擺在桌面上,結果使別的國家望而生畏,聯合起來對付它。」事實上,英國、法國和俄國之間錯綜複雜的利益衝突使它們很難聯手對付德國,但威廉二世的瘋狂外交手段居然把它們逼到了一起,真的搞出了一個針對德國的三國協約,而這在俾斯麥當政時是被巧妙避開了的。
19世紀時,得意忘形的英國殖民者曾狂妄宣稱:「大英帝國無落日。」當時英國倚仗其經濟和軍事實力,運用炮艦政策,瘋狂地推行強權政治,侵略魔爪伸到了世界各地,把凡是能夠搶到的土地都攫為己有。英國人主張獲得無限制的海權地位、對海域的管轄權,以及遠洋貿易特權,主張對地球上所有財富的利用。「我們是世界第一的民族」是每一個英國人的信條,他們簡直不能想象這一信條遭到置疑。一百多年以來,象徵著英國的強大和其在世界上重要性的建築物一直矗立在著名的特拉法爾加廣場上,廣場的興建是為了讓人們記住過去大英帝國海軍的榮耀。廣場西南角有一座巨型「海軍拱門」,正中聳立著莊嚴的納爾遜紀念柱,頂端是全副戎裝的納爾遜塑像,高近六米。納爾遜曾是擊敗拿破崙艦隊的英國海軍名將,紀念柱基座四壁是他曾指揮過的四大著名戰役的銅雕,英國人小心謹慎地使它免遭破壞。
在制海權理論中,馬漢認為,國家的繁榮、發展和安全都與海權具有密切的關係,海權不僅能夠決定海上和陸上戰爭的勝負,而且可以決定歷史的進程。他還指出,海權的強弱取決於地理位置、自然結構、領土範圍、人口數量、民族特點、政府性質六方面的因素,海權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在海洋上的綜合實力,建立和發展強大的海上力量對奪取制海權和打贏海上戰爭以及維護國家國際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以此觀點看,海權不僅標志著一個國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總體能力,同時也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否成為一個偉大民族。因此,馬漢的海權論實際上是論述如何通過奪取制海權以達到控制世界的理論。
提爾皮茨是一個極有膽魄的人物,他不但決意為德國創建一支真正的遠洋艦隊,而且還希望這樣一支艦隊能與英國皇家海軍相匹敵。威廉二世對提爾皮茨的膽略和雄心十分欣賞和信賴,全力支持他的擴充計劃,並在不久后封他為伯爵。這種信賴是如此深厚,以至於提爾皮茨最後獲得了「永遠的提爾皮茨」這樣一個稱呼。這個稱呼是因為當他身邊的人如走馬燈一般來來往往時,提爾皮茨卻始終保持著他的權力。隨著德國海軍戰略的不斷調整,新型武器裝備的陸續成軍服役,海軍作戰實力特別是遠洋作戰能力的逐步增強,德國海軍越來越多地參与到國際軍事行動中去,日耳曼戰艦開始出現在世界各地。威廉二世曾說:「我不把我的海軍建立到和我的陸軍同等水平,我決不停息。」根據提爾皮茨的建議,新建成的德艦全都艙室狹窄,重重設置水密門,水線以下的一切隔板都不開聯絡門,以防區域進水后脆弱的聯絡門被壓破。德艦的貯煤艙也盡量設計在艦體兩側,以起防護作用。面對英國海軍的優勢,提爾皮茨追求艦艇在戰鬥中的生存性和穩定性,他的努力收到了效果,在「一戰」中,德國戰艦較英國戰艦而言在生存能力上明顯佔有上風。在190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幾年裡,世界目睹了前所未有的最大的海軍軍備競賽,這一時期,德國的艦隊開始壯大起來,準備與俄國、法國進行一場海上交戰。
布爾戰爭雖然以英國勝利而結束,然而,大英帝國卻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英軍為了應付到處襲擊read.99csw.com的布爾人游擊隊,疲於奔命,傷亡重大。歐洲諸強幾乎一致譴責英國在南非的政策,認為英國為了貪求黃金而欺凌兩個布爾人小國。他們認為,英國在戰勝布爾後所得到的巨大黃金利益,將使自己更處於劣勢。於是,法俄德三國一度謀求聯合,共同對抗英國。1900年,趁英國陷於戰事無暇顧及之機,法俄兩國繞開英國,偷偷地瓜分了在土耳其的勢力範圍。布爾戰爭是英帝國在海外爭奪和擴展殖民地的最後一場戰爭,此戰是「一戰」前英國發動的數不清的海外殖民地擴張戰爭中,動員兵力最多、耗費財力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傷亡最重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中英國遭到布爾人的游擊戰打擊,出動大量兵力,使用殘酷的手段,才得以取勝,但布爾戰爭引起了大英帝國內部的巨大變化,高額的戰爭開支使英國無力再花巨大的代價來維持帝國體系。布爾戰爭終於成為了大英帝國衰落的起點,這場以強欺弱的戰爭之後,大英帝國不再堅持一貫主張的自由貿易口號,而是同時揮舞自由貿易和保護主義的旗幟,大英帝國的榮耀徹底失去,丘吉爾說他為此痛不欲生。
在19世紀和20世紀相交之時,大英帝國獨自發動了一場戰爭,繼續擴大帝國的版圖和勢力範圍,但是這場戰爭終止了大英帝國的擴張。這場戰爭位於南非,史稱第二次布爾戰爭。大英帝國在此之前曾經發動過一次布爾戰爭,但規模較小,時間也就幾個月,雙方的傷亡和損失都不大。然而,進入20世紀,第二次布爾戰爭已成為對大英帝國的一場嚴峻考驗——大英帝國還能所向無敵地繼續擴張嗎?為了征服殖民地,瓜分別的星球當然不現實,不過有一個蠻荒而富饒的大陸就擺在其眼前——在當時最後一片未完全開發的處|女大陸非洲,那裡有無法形容的原料寶藏,取之不盡的人力資源。為了在非洲爭奪更多的殖民地、更多的原料、更多的市場,新興的和老牌的歐洲列強們上演了一幕幕競爭、角逐、鉤心鬥角、縱橫捭闔的好戲。
威廉二世的遺願有兩個:一個是他死後葬禮上不能出現納粹標誌,但納粹德國並沒有按照他的遺願去做,在威廉二世的葬禮上出現了納粹黨黨徽。第二個是王朝不復辟他的遺體就不運回德國安葬,這個遺願得到了納粹德國的尊重,直到今天,威廉二世的遺體還安葬在荷蘭。
1904年4月,英法簽訂協定,法國承諾不干涉英國在埃及的行動,英國則承認摩洛哥是法國的勢力範圍。1905年2月,法國要求摩洛哥蘇丹在法國監督下進行「改革」,企圖使摩洛哥成為法國的「保護國」。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訪問摩洛哥的丹吉爾,表示支持摩洛哥獨立,以此公然挑戰法國在摩洛哥的影響力。德皇的言論令法國民眾普遍震怒。法國外長德爾卡塞採取強硬態度,並得到英國的支持,局勢頓顯緊張。1906年在西班牙阿爾吉西拉斯舉行會議,由於英、俄支持法國,德國被迫讓步。會議宣稱摩洛哥「獨立」,同時又承認法、西對摩洛哥擁有警察權。危機雖告結束,但危機加強了英、法結盟,也加劇了法、德的對抗。隨後法國在摩洛哥的勢力日益擴大,引起當地人民的強烈抵抗。1911年春,摩洛哥首都非斯爆發反對蘇丹和法國侵略者的人民起義,當年5月,法國以保護僑民為由,乘機佔領摩洛哥的非斯及其他城市,1912年法國宣布摩洛哥為其保護國。德國認為法國侵犯了自己在摩洛哥的殖民利益,對法國在摩洛哥問題上的不滿日益加劇,德國政府宣稱,他們在摩洛哥海岸的大西洋沿海地段一個港口及其腹地擁有巨大的利益,德國外交大臣馮·韋希特向法國人提出這個意見。當年7月1日,德國派出「豹」號戰艦到摩洛哥港口阿加迪爾,借口是「保護德國的利益」。其實這是一種攔路搶劫的行為,德國人提出,如果他們能得到法屬剛果,就可以在摩洛哥問題上有所讓步。7月9日,法德兩國開始談判,最後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地位,法國則把法屬剛果中南部及鄰近地區轉讓給德國。這次危機總算過去了,但英國與法國聯合對德國施壓,迫使德國打了退堂鼓,因此毛奇將軍在他的回憶錄里留下了「如果再次出現這種示弱的舉動,將對德意志帝國的未來絕望」的記錄。
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是美國著名的海軍戰略家和歷史學家,曾兩度擔任美國海軍學院院長,「海權論」的創立者。馬漢「海權論」的要旨是:要擁有並運用優勢的海軍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實現己方的戰略目的。「海權論」思想對美國以及其他海軍強國的海洋戰略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有關爭奪海上主導權對於主宰國家乃至世界命運都會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觀點,更是盛行世界百余年而不衰。美國總統羅斯福稱讚馬漢是「美國生活中最偉大、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馬漢在書中概述了制海權理論,鼓吹建立強大海軍,宣稱沒有強大海軍,任何國家都不能在國際舞台上樹立權威。馬漢的制海權理論適應了帝國主義向海外擴張的需要,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國防建設有很大影響,他曾預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歐強國和德國海軍必敗。

六、布爾戰爭——大英帝國的衰落之戰

1890年俾斯麥提出了辭呈,德皇在兩日後批准,俾斯麥正式下野,自此德國的政權牢牢地掌握在了野心遠大於能力的威廉二世手裡。他一手把俾斯麥精心構制的外交政策全部拆毀,其政策與俾斯麥相比可謂大相徑庭。提到俾斯麥,後人常用一種崇拜的口吻,似乎他的才華震爍歐洲外交政壇,一生縱橫捭闔,幾近於神。俾斯麥在歐洲外交上合縱連橫,建立了「三帝同盟」和「三國同盟」,極大地孤立了與德國讎恨最大的法國,使德國處在一個優勢的位置,然而隨著他的被罷黜,德國的這種優勢地位也就漸漸消逝了。
19歲的馬漢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海軍軍官學校,畢業后一直在北軍「國會」號軍艦上任職,隨艦在巴西、烏拉圭海岸執勤。但只參加過一些零星的小規模戰鬥,一直默默無聞,直到他43歲時寫了一本研究美國海軍內戰的書,這本書被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院長魯斯看到了,於是邀請馬漢到他的學院去教書。在海軍軍校執教的生活使得馬漢能有更充分的時間從事戰史研究以及海軍戰略的思考。在教學期間,馬漢的第二本書《制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出版了,此書才面世便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陸續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當時影響最大的世界暢銷書之一。該書被稱為「海軍史上最傑出的著作」。馬漢也因此一下子成為美國海軍歷史學會的主席,儼然成為了美國海軍理論的頭號權威。
至於俾斯麥,則自信地以為無人能替代他的位置,甚至宣稱:「皇帝是一個最能遷就人的主子,無論什麼政事他都不敢反對我。」但重要的是,二人在內政外交政策方面出現了巨大分歧,俾斯麥抱怨說:「皇上像只氣球,不把線抓緊,就不知道過一會兒他會飛到哪裡去。」這一切成為導致他們決裂的主要原因。威廉二世奉行帝國主義,以顯示德國蒸蒸日上的國力,積極推行著名的世界政策而一改以往俾斯麥以德國為核心的歐洲中心主義。在帝國議會的講演中,威廉二世以無比熱情的口吻說:「俾斯麥推行的歐洲大陸政策十分狹隘,而今我奉行的是世界政策,世界各地都應體現德國政策。」帝國議會為此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對外政策由俾斯麥時期的大陸政策轉為威廉二世對外擴張的世界政策之後,德國便加入了歐洲國家的造艦比賽的行列,俾斯麥曾告誡德國要以陸上力量為滿足,威廉二世則對義大利國王說:「我在位多少年來,我的幕僚們、歐洲的那些君主們總是把我的話當作耳邊風。要不了多久,有我偉大的海軍做後盾,我的話就會有人洗耳恭聽了。」
1914年,歐洲局勢風雲變幻,大戰一觸即發,威廉二世處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上,他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響局勢的發展和變化。6月28日,震驚世界的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后,威廉二世欣喜若狂,極力鼓動奧匈帝國發動戰爭。在他的煽動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與他預期的相反,戰爭最終以德國的慘敗告終。戰敗后的德國發生了十一月革命,當時威廉正在比利時的德軍總部。兵變令他十分驚訝,此時的帝國已經失去最後的支持,就連興登堡這個一生擁護皇帝的將軍,也只能勸諭威廉退位。霍亨索倫王朝結束了,退位后的威廉二世流亡到了荷蘭,在那裡度過了自己暗淡的餘生。但他並沒有忘記德意志,當「二戰」爆發后,希特勒德國打敗了英法聯軍,法國在貢比涅森林中籤署了向德國投降書後,聞訊的威廉二世給希特勒發去了熱情洋溢的賀電。1941年6月4日,這位曾叱吒一時的戰爭狂人終於在「德國將征服世界」的美夢中去世了。

七、挑戰「海上霸主」——阿加迪爾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