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九章 由速戰到僵持——「施利芬計劃」的破產

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九章 由速戰到僵持
——「施利芬計劃」的破產

與霞飛元帥相比,法國的貝當元帥一生要坎坷得多。1940年以前的他是民族英雄,1940年以後的他是國家叛徒,這已成定論。但就其軍事思想而言,僵化、落伍的評價卻是不準確的,至少在「一戰」中,他的防守戰術還是符合戰場實際情況的,基本上成為了「一戰」時期戰場上的主要模式,至於「一戰」結束后他還照搬老經驗,用馬奇諾防線去應付德國的運動戰,導致了法軍的滅亡,的確是僵化、落伍的表現。
凡爾登是英法戰線伸入德軍防區的突出部,它像一顆伸出的利齒,對深入法國北部的德軍側翼形成嚴重威脅。它的南側面對著聖米耶爾反突擊部,穿過凡爾登城是默茲峽,東面是默茲高地的岩石陡坡,前面是肥沃的沃夫爾平原。凡爾登戰線位於默茲高地之上外圍堡壘前方的5公里處,德、法在這裏曾有過多次交手,但德軍皆未能奪取要塞,如果此次德軍能一舉奪取凡爾登,必將沉重打擊法軍士氣。同時,佔領了凡爾登,也就打通了德軍邁向巴黎的通道,佔領了巴黎,法國就不攻自滅了,剩下的英、俄兩軍就不足為懼了。

1916年9月初,英德雙方還在苦戰不休。圖為當時的一名英軍士兵給在波奇爾斯附近被俘的德軍俘虜分水。
當1915年行將結束時,德國指望未來的一年是有希望的一年,奧德部隊同他們的新盟國保加利亞一起,擊潰了巴爾幹的塞爾維亞軍隊,迫使其殘部在希臘尋求庇護;沙皇尼古拉的軍隊敗北后仍然暈頭轉向,容許德軍把將近50萬軍隊調往西線,現在德國可以放手驅動它的力量來對付法國在防守上的戰略據點,而不至於危及另外地方的陣地了。
索姆河之戰,是霞飛發動的,這場戰役是協約國在1916年總戰略進攻計劃的一部分,法國第六集團軍和英國第四集團軍在福煦將軍的統一指揮下,要共同聯手突破囤駐在富科庫爾和埃比泰訥地區的德國馮·貝洛將軍第二集團軍的防禦陣地,其目的是突破德軍防禦,以便轉入運動戰,同時減輕凡爾登方向德軍對法軍的壓力。由於索姆河地區沒有什麼戰略目標,英國指揮官道格拉斯·黑格爵士在最初被告知這個戰役時,寧願選擇更便於進攻的像佛蘭德斯這樣的防區。雖然他並不屬霞飛管轄,但他的方針是,如果他感覺不到什麼災禍臨頭時,在法國以聽從法國指揮官的意願為宜。
1916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了第三個年頭,隨著「施利芬計劃」的破產,德軍指揮部改變了作戰部署,計劃在東線進行防禦,而在西線重點對法軍右翼部隊所依託的「凡爾登突出部」實施突擊。這是德軍新任參謀總長法金漢提出的。他把這次行動計劃稱為「處決地」,目的是進攻一個法國不願放棄的軍事要地,讓法國在那裡投入全部兵力,然後加以殲滅,使法國在軍事上崩潰,從而逼其投降。法金漢公開叫囂:「要讓法國把血流盡!」
在「一戰」剛剛爆發的時候,真正認識到機槍重要性的只有德國,當時,德國陸軍裝備的是馬克沁機槍,數量超過了1·3萬挺。機槍的強大威力,使得每一方想發動進攻時不得不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許多士兵就這樣在它的掃射下沒有任何意義地死去,而那些據壕防守的士兵,傷亡率卻微乎其微。為了更有效地殺傷塹壕內的守軍,一些新型武器開始出現,迫擊炮被越來越多地用於進攻前的打擊。塹壕網的出現則使得作戰越來越有利於防守方,陣地之間荒涼的無人地帶,被無數黑洞洞的槍口虎視眈眈地瞄準著,攻擊部隊只要出現在無人區,對方戰壕內的敵人就能清楚地看見,那些埋伏在防禦工事後面的機槍手就像狂風掃落葉一樣,將進攻士兵的生命輕易地奪走,塹壕和機槍徹底阻止了步兵的衝鋒。
這時貝當被提升為集團軍司令,尼韋爾接替在凡爾登的指揮。激戰到4月,法軍的兵力已與德軍相當,德國人急了,首次使用了毒氣彈,但法軍仍將德軍的攻勢一次次阻止在要塞前。在雙方的炮戰中,一個法國炮手無意中擊中了有45萬多顆大口徑炮彈的德國地下彈藥庫,引起了這次大戰中最大的一次爆炸,這批為法軍所不知的彈藥,被隱藏在斯潘庫爾森林里,但不小心地裝上了引信。到4月初,整個防區的德軍的每一門381毫米和419毫米的大炮,都被法國炮兵摧毀,法國軍事分析家和歷史學家帕拉斷定,在最後擊敗入侵者中,這件事情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到5月,德軍的損失已經達到了極限,皇太子建議法金漢休戰,然而,由於關於法軍傷亡重大的樂觀情報的誤導作用,總參謀長婉拒了皇太子的建議,相反,他下令為攻取凡爾登進行最後一次努力。6月初,德軍再次發動大規模攻勢,進攻沃克斯堡,但100名守軍的拚死抵抗使德軍傷亡3000餘人。經7天激戰,德軍切斷了沃克斯堡與法軍其他陣地的聯繫,這時其水源已耗盡,堡壘已被炸成廢墟,終於迫使沃克斯堡守軍於7日投降。
在極為艱苦的凡爾登戰役期間,法軍損失近55萬人,而德軍是近44萬人,德國預定在1916年戰局中迫使法國退出戰爭的戰略計劃,在凡爾登戰役中遭到破產,歷時10個月之久的凡爾登戰役結束。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德軍從進攻轉為防禦的轉折點,是協約國軍從被動轉為主動的轉折點。整個戰役中,法金漢本想「把法國的血流光」,實際上德國的血也快流光了。因為凡爾登戰役中雙方傷亡巨大,所以凡爾登戰役又稱為「凡爾登絞肉機」。凡爾登戰役以法軍取得防禦性的勝利而結束,而法軍的這一勝利徹底打破了德軍想一舉殲滅法軍主力、迫使法國投降的如意算盤。
7月9日,英、法聯軍又恢復了進攻,但這時的德軍已大大加強了兵力,使得雙方的兵力對比從英、法軍佔2·8倍的優勢下降到只佔0·6倍,英法聯軍已幾無優勢可言。到7月10日,英軍第四集團軍傷亡近10萬人,不得不暫停進攻,此後幾天,雖然英、法軍士兵冒死衝鋒,但依然進展緩慢,雙方很快進入膠著狀態。7月13日,英軍實施夜間進攻,並突破德軍的第二道防線。英軍騎兵沖入缺口,這是在西歐最後一次大規模地使用騎兵。但是其他預備隊沒能及時趕到,騎兵很快便被機關槍掃倒,隨後被德軍的反衝擊消滅,此舉亦封閉了突破口,聯軍的進攻漸漸演變為一系列戰果較小而代價高昂的小戰鬥。8月底,在由軍事上失敗所帶來的政治壓力下,威廉二世撤銷了法金漢的職務並以興登堡和魯登道夫代之。魯登道夫從索姆河戰役中總結出一種彈性防禦的作戰理論,只不過這種戰術上的改變來得太晚,並沒能影響到索姆河戰役,但新的戰爭學說卻轉變了德軍在今後兩年中的進攻方式。

圖為法國維希政府的傀儡領袖貝當(居中者)。
現在雙方為了避開對方的正面火力減少傷亡而選擇向對方的側翼進行迂迴機動,不約而同地向對方的北側進行包抄,在包抄對手的同時也不斷挖掘縱橫交錯的壕塹並配置大量重機槍來防止對方攻擊自己的側翼。當發現對方已經挖好戰壕架好機槍之後又繼續向北迂迴,最後雙方的軍隊一直把連綿不斷的戰壕防禦工事從瑞士邊境挖到了比利時和法國北部的北海之濱才停下來。局勢很快變得明朗,雙方都拿對手無可奈何,而且又沒有一方想退卻,戰鬥演變成為了相持不下的僵局,這將對抗的雙方在今後四年中都固定在了這一條狹長的地帶上。這一時期被稱為「奔向大海」,10月中旬「奔向大海」戰役結束后,戰線從利斯河延伸到伊澤爾河,德軍計劃攻佔法國加來港,摧毀英軍補給基地,迫使英國退出戰爭。協約國軍隊決心堅守伊普雷、迪克斯邁德、尼烏波特一線,相機收複比利時全境和法國北部。
6月下旬,德軍首次使用光氣窒息毒氣彈和催淚彈猛攻蘇維耶堡,在4公里寬的正面上發射11萬發毒氣彈,給法軍造成重大傷亡,一度進抵距凡爾登不足3公里處,但終被擊退。在10個月的殘殺中,雙方軍隊發射了4000多萬發炮彈,加上難以數計的成百萬發的子彈。在連續不斷的炮擊、噴火器進攻、毒氣戰和白刃戰都不能撼動防守者時,德國工兵在法國陣地下面挖洞,爆炸了威力很大的爆破地雷,炸成了許多有十層樓深的坑。這裏的士兵整天躲在戰壕里,還沒有與敵人照面就損失了3/4的兵力。戰鬥導致了恐怖的大屠殺,大炮成了屠夫,而陸軍士兵則成了屠刀下的牛犢。正當全世界的目光集中於凡爾登驚心動魄的瘋狂激戰之時,東方的重要軍事行動已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俄國正每天、每小時地恢復力量,同時集結其取之不盡的兵源和日益增多的軍火,1915年連續遭受了一系列慘重失敗的俄國,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協約國提供的資源,現在已經在戰場上建立了60個組織有序並有武器裝備的軍,取代了開戰之初原有的35個軍,並分別部署就位。
九_九_藏_書猛烈炮轟持續了一月又一月,由英雄們組成的威武之師一月復一月在這可怕的輪戰中被打得七零八落,接著冬季來臨,從天而降的傾盆大雨叫人寸步難行,成千上萬的車輛、幾十萬士兵和幾百萬顆炮彈將無邊無際的泥土攪成血紅色泥漿,代替了爆炸揚起的塵土,戰鬥仍在繼續,大炮仍在怒吼。11月,滂沱大雨不斷,英軍投入的3輛坦克,陷在泥里不能自拔,只能以火力支援步兵攻擊,進攻行動難獲戰果。隨著戰鬥的進展,進攻與防禦的條件更趨平衡,戰壕被夷平,鐵刺網被徹底摧毀,戰鬥越來越成為彈坑累累的曠野戰,隨著幾星期過去,交戰雙方的損失在不斷增加。到11月中旬,氣候的限制使戰鬥已無法進行,雙方的物資也已近枯竭,交戰雙方都衰弱得無以為繼,持續4個月的索姆河戰役黯然收場,英法聯軍損失了62萬人,德軍損失了65萬人,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軍官和軍士。
1856年4月29日,貝當出生於法國北部加來海峽省科希拉圖爾村一個貧寒家庭,父親是個農民。貝當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由祖母和舅舅撫養。1871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慘敗,恥辱感籠罩了整個法國,也讓少年貝當立志做一名軍人。在當地讀完小學和中學后,20歲便考進聖西爾軍校,畢業后以少尉軍銜在阿爾卑斯山服役。1888年,貝當進入法國軍事學院深造,憑著深厚的軍事造詣,畢業后的貝當很快就脫穎而出,進入了國家射擊學校擔任教官,但他有關火力破壞效果的思想和福煦的全面進攻想法不一致,因而未受到重視。後來貝當又在軍事學院擔任步兵戰術學助教,在戰略思想上,貝當大力提倡防守,與法國當時盛行的進攻戰略思想大相徑庭。由於當時法國盛行福煦所提倡的進攻戰略思想,持防守戰略思想的貝當自然不受重用,因此他一直晉陞得很慢,少尉當了5年,中尉當了7年,上尉當了10年。1900年才升到少校軍銜,指揮一個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年已58歲的貝當還只是駐阿臘斯的一個正待退休的步兵團的上校團長。要說貝當也是個性格耿直的人,當中尉時曾拘禁過服預備役的法國議員,還公開諷刺過當時的總統。最重要的是,當法國陸軍都痴迷地倡導攻勢至上時,貝當卻敢於獨自反抗這個潮流。他認為只有當敵方防禦已經受到決定性的減弱時,才可以發動全面攻勢,這種思想對頭腦發熱的軍人們無異於一帖清涼劑。
不管是德軍還是聯軍,都開始試圖挖掘隧道通向對方,一旦隧道挖好了,隧道工就在裏面放置大量的高強度炸藥。這是一個非常緊張的活兒,隧道工們必須一直監聽著外面的動靜,聽聽是否有敵軍也在挖隧道。有時挖隧道的敵對雙方也可能因挖通隧道而相會,這時,雙方就會展開殊死搏鬥,直到一方完全倒下。有一些地方在戰爭期間幾乎沒有什麼軍事行動,這就使戰壕內的生活變得很輕鬆。但是其他一些地方卻總是有激烈的戰鬥發生。伊普雷每天都有如地獄一般,尤其是對位於暴露的戰壕突出部中的英軍來說。在那些沒有什麼軍事行動的地方,狙擊手、炮火、疾病和毒氣仍然造成了較大傷亡。在1916年前6個月中,英軍在索姆河戰役發起之前沒有參加過大型戰鬥,但是傷亡人數還是有11萬人。
1915年,奧匈帝國在與俄國的爭戰中敗北,攻佔了加利西亞的俄軍鋒芒直指德國的西里西亞,在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要求下,一向側重於西線的法金漢同意了在東線發動進攻,以迫使俄國退出戰爭,於是將德軍主力調往東線,並在5月組織發動戈爾利采戰役,一舉突破了俄軍西南方面軍防線,收復了加利西亞,隨後,又在波蘭及波羅的海沿岸地區指揮德奧聯軍向俄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佔領大片土地。在1915年夏秋兩季,俄軍不得不面對德軍近40個師和接近全部奧軍幾乎無休止的進攻,又處於武器彈藥供應最糟的階段,沙皇的軍隊在近1300公里的防線上遭受到德軍時而在這裏時而在那裡的連續攻擊,防線一再被突破,被迫做迅速的縱深退卻。德軍帶著奧軍,有時常常長驅直入俄國,下決心要以最大精力把「俄國巨人」打死。
當大戰爆發時,交戰的雙方都以為這將是一場短促的19世紀式的戰爭,都樂觀地相信本國的官兵能在當年的聖誕節前凱旋而歸。然而,這場人類歷史上的首次世界大戰卻打了四年多,而在這四年的絕大部分時間中,雙方都是以塹壕戰的形式對抗著。塹壕戰,又稱戰壕戰或壕溝戰,是一種利用低於地面並能夠保護士兵的戰壕進行作戰的的戰爭形式。進行塹壕戰時的參戰雙方,都具有固定的防線。當雙方的火力大大提高,而移動力和通訊系統卻沒有多大改進時,塹壕戰這種消耗極大的作戰方式就應運而生了。從1914年8月4日德國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進入比利時到1914年11月第一次伊普雷戰役結束,連續幾個月的激烈戰鬥讓交戰雙方都疲憊不堪,馬恩河戰役結束后,西線戰場就形成了膠著對峙的局面,在你來我往的攻防中,雙方都尤其加強了防禦。交戰雙方紛紛深挖塹壕,加強掩體,設置帶刺的鐵絲網,以構築固定陣地。
「一戰」時,後膛槍已被彈倉步槍取代,後者射速達到每分鐘20發,射程增至1900米,此外無煙火藥的出現使得隱蔽射擊成為可能,更為可怕的殺手機槍在各國軍隊也都開始列裝。大規模義務兵役制使軍隊規模迅速擴大,綿長的線型防線變為可能,在如此軍事技術和軍隊體制的變化下,塹壕戰出人意料地走到了巔峰時代。火力的改善大大改變了戰爭的形式,在戰爭開始以後,德國和協約國軍很快就意識到正面進攻得到的只有本方的傷亡。在1914年9月的馬恩河戰役結束后,德軍和協約國軍沿著瑞士邊境各挖掘了一條戰壕,它們一直延伸到了比利時的北海海岸。從此西線戰場上的作戰雙方几乎在任何時候都在壕溝內對峙。開戰之初,各方都樂觀地認為,決定性的西線戰爭在聖誕節前就會結束,最初,德軍與英法滿心希望通過大規模機動迂迴取得決定性勝利,但隨之而來的是,希望在戰壕的面前破滅了。德軍總參謀部苦心經營的「施利芬計劃」很快在馬恩河會戰中破滅,而英法聯軍的反攻也在德軍于埃訥河倉促構築的塹壕防線前趨於停止,陣地上的機動作戰在戰壕的面前已經不能實現。
亨利·菲利浦·貝當,法國陸軍將領、政治家,也是法國維希政府的元首,他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法軍總司令,帶領法國與德國對戰,被認為是民族英雄,1918年升任法國元帥,戰後曾任陸軍總監、國防部長等職。1940年任法國總理時,因向德國投降議和而在1945年的戰後審判中被判處死刑,后改判終身監禁。貝當記錄在歷史上的形象是一個叛國者,但是作為一個軍人,他在「一戰」中頗有建樹。他不同意福煦對於「進攻精神」的強調,認為現代戰爭中防禦更佔優勢,開戰後他這種謹慎小心的態度使他成為了「一戰」中法國最成功的指揮官。
《貢比涅森林協定》簽署后,法國的大部分地區被德軍佔領,只有南部及東南部一帶例外。隨後法國國會通過議案,授予貝當擁有獨裁者的權力。貝當政府總部設在法國中部非佔領區的維希,故被稱「維希政府」。維希政府為軸心國提供大量物資,又曾下令在海外屬地的法軍對抗盟軍,以及容許軸心國軍隊在海外屬地過境。84歲的貝當出任維希政府元首后,於10月24日前往距巴黎約100多公里的蒙托瓦鎮,專程拜訪希特勒。當晚6點,貝當在德軍司令凱特爾的陪同下走向希特勒專列所停靠的月台。希特勒已站在月台上,先向貝當伸出了手,並向貝當提出,如法國參加對英戰爭,就可以維持超出停戰協定規定的軍隊,並保證法國保留原有殖民地。受寵若驚的貝當立刻表示同意,從這天起,「停戰」變成了「合作」。當然,貝當與德國的「合作」並不是發自內心的,都是些權宜之計,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戰爭的進展密切相關的。1942年美軍在北非登陸,貝當命令在阿爾及利亞的達爾朗與盟軍配合作戰,同時又發布電文抗議盟軍登陸。法國人在阿爾及爾的抵抗是象徵性的,事實上已經向盟軍打開了北非大門。德國人因此認為停戰條款已經不起作用,於是出兵佔領了法國南部地區,維希政府名存實亡。
「一戰」時,由於許多新式武器的使用,特別是重機槍的使用,使得從正面攻擊塹壕陣地已變得十分困難,在戰鬥開始以後,德國和協約國軍很快就意識到,正面進攻得到的只本方人員的傷亡。從1914年9月一直到1918年3月德國發動春季攻勢這段時間內,西線戰場上的作戰雙方几乎在任何時候都在壕溝內對峙。「一戰」的塹壕戰非常慘烈,與其他戰爭一樣,「一戰」中士兵的最大殺手就是疾病,戰壕里的衛生條件很差,常見的感染包括痢疾、斑疹傷寒和霍亂等,雙方的塹壕之間叫無人區,在戰鬥中有時會有短暫的停火,讓雙方帶有紅十字臂章的人員進入無人區抬回自己一方的傷兵的屍體。
人們總是習慣用以往的經驗去推測未來的情況。「一戰」開始前,交戰雙方根據以往運動戰的經驗都制定了運動戰的作戰計劃。德軍的計劃是打一場在6個星九_九_藏_書期內獲勝的運動戰,協約國軍的計劃是打一場防守反擊的運動戰。「一戰」結束后,法國汲取了「一戰」的經驗和教訓,修築了一條馬奇諾防線。毫無疑問,馬奇諾防線是一個完美的塹壕網體系。如果「二戰」的戰爭樣式仍然是塹壕戰,那麼馬奇諾防線將是固若金湯的。「一戰」的塹壕戰非常慘烈,有1/10的士兵被殺,而總傷亡數達到了56%,考慮到每一個在前線作戰的士兵都有3名士兵為他提供後勤服務,那麼每個真正參加了戰鬥的士兵想要不負傷而活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實際上,的確有許多士兵負傷不止一次。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給了貝當一顯身手的機會。戰爭開始時,貝當還只是一個幾乎沒有擢升希望的上校,因為他推崇近代防禦思想,所以被絕大多數法國軍官嘲諷為擁有「神秘藝術」的一位防禦專家。但1914年8月後,貝當像閃爍的流星般升起。由於對部隊的傑出領導他被提升為旅長,軍銜是准將。在馬恩河戰役中貝當脫穎而出,由於指揮得當,被晉陞為第六師少將師長。「一戰」的模式不是福煦的全面進攻而是貝當大力提倡的防守,這就讓貝當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10月他再次被晉陞為第三十三軍軍長。1915年5月,貝當在阿爾薩斯攻勢中,率部突破了德軍的堅固防禦,雖然其進攻由於德軍的縱深防禦而失敗,但其炮火準備使德軍吃驚不小,7月,貝當被升為第二軍團司令。
自從1914年8月世界大戰爆發到9月中旬,僅一個半月的時間,可以稱為世界大戰的「第一回合」已經過去,馬恩河戰役勝負已定,法國在猛攻中得以生存下來,萊寧坎普夫被逐出了東普魯士,結束了俄國對德國的入侵,幾乎與此同時,加利西亞之戰以俄國的勝利告終,奧匈全軍遭到失敗,各交戰國所有最訓練有素的部隊,全力投入了上述戰役。1914年9月14日,德軍在第一次馬恩河戰役中受挫后,「施利芬——小毛奇計劃」失敗,德國的速戰速決戰略宣告破產,由於指揮無能,小毛奇被解除了指揮權,由比他更年輕、更有威望的法金漢接替了德軍參謀總長的職務。早在8月10日,小毛奇就被認為才能不足,有關人士開始公開討論他的繼任者。9月12日,他被免除總參謀長之職,由大戰爆發時任陸軍大臣的法金漢取代了他的職務,這項罷免是保密的,而且要加以掩飾,所以沒有發布公告,從那時起,小毛奇繼續參加會議,只是沒有了發言權。法金漢接任德軍總參謀長后,策劃了「向大海進軍」行動,意圖奪取法國北部港口,切斷英法兩國的直接聯繫,但是在第一次康布雷戰役中失敗,西線至此進入到塹壕戰模式。
德國人的防禦工事建造得非常出色,他們建造的掩蔽物和據點位於地下深處,防炮彈並且空氣流通。他們還首先使用了「深層防禦戰略」,即在幾百米寬的前線交戰區中修建一系列孤立的陣地,而不是一道連續的壕溝。壕溝並非筆直,而是鋸齒型的。這就意味著一名士兵在壕溝里無法看到10米以外的東西,這種形狀的壕溝在敵人從側方進攻時則會保護它裏面的步兵。塹壕戰對於德軍來說也是新鮮的,他們的訓練和裝備本是用來打一場在六個星期內獲勝的運動戰,但他們很快就適應了這種新的戰爭樣式。德軍把自己的塹壕搞得比較舒適,相比之下,聯軍的塹壕要簡陋得多。對於雙方士兵而言,塹壕戰是真正的噩夢。防守者則必須與泥濘和腳氣鬥爭。塹壕內的士兵幾乎都會患上腳氣病,其中「塹壕足」非常普遍。
隨著雨季的到來,俄國人漸漸穩住了陣腳,並築起了新的防線,德軍雖然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它的東線作戰並未達到迫使俄國退出戰爭的目的。當年秋天,在巴爾幹半島,德軍也取得了許多勝利,法金漢指揮德、奧、保聯軍侵佔了塞爾維亞全境,打開了德國通往土耳其的大門。1916年初的開場戲在德國總司令部會議廳里上演了,其主角就是法金漢將軍,中歐諸帝國事實上的總司令。在1914年9月時任陸軍大臣的法金漢被德皇任命為德軍參謀長以後,他繼承了一份支離破碎的遺產,集軍事大權於一身的他在幾乎整整兩年的時期里行使無可爭議的權力,現在的形勢已然有了改觀。
凡爾登戰役開始前,英軍就開始調集部隊,大量的彈藥供給被運送到索姆河,聯軍計劃在凡爾登牽制德軍,在索姆河發動大規模進攻,擊潰德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德軍則利用幾個月空閑時間不辭辛苦地把索姆河的防禦工事變成了堅不可摧的堡壘。索姆河戰役開始前,德軍就已經使索姆河地段的防線成為世界上最堅固和最完備的防禦工事之一,這條號稱「最堅強」的防線,包括三道陣地和一些中間陣地,主要陣地有坑道工事,陣地前面有多層鐵絲網。1916年1月,英國的志願應募製為徵兵制所取代,從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印度進一步抽調援軍。黑格提議推遲這個戰役,直到這些後備軍使協約國占巨大的優勢。他還等待更多的槍炮、彈藥和一種新的秘密武器——為了保密,諢名叫作「坦克」的機槍破壞器——的到達。但霞飛不聽這些。黑格在他的5月26日日記中寫道:「我提到的時間是8月15日,霞飛馬上很激動,大聲說如果到那時我們還無所作為,法國軍隊就要被消滅了。」
1917年4月,盲目的攻擊至上主義仍在法國延續,霞飛的繼任者尼韋爾將軍發動的自殺式攻擊,被德國的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擊潰,傷亡12萬多人,喪失士氣的法軍潮水一樣地潰退,由於指揮官的冷酷和士兵慘遭屠殺激起了兵變,陸軍部隊拒絕開往前線,5月15日,貝當取代尼韋爾出任法軍總司令。一上來他就提出了「多用鋼鐵,少流鮮血」的口號以反對以前那種不計士兵死活的打法。針對士兵中日益增長的反戰情緒和層出不窮的逃亡嘩變事件,貝當採取鎮壓和懷柔的兩面手法進行整頓,他著手緩和士兵的不平心理,嚴厲地懲罰了魁首卻寬恕了大部分參与者。貝當以他的老練、堅定和公正平息了兵變並恢復了形勢,接著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貝當連續發動了幾次有限的進攻,使部隊恢復了信心,再次拯救了法國。
1918年福煦就任聯軍總司令后,貝當接替他負責指揮所有的法國軍隊參加了協約國軍隊對德軍的總進攻,在西線最後一個月的艱苦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後策劃了埃訥河-馬恩河和亞眠攻勢,協助潘興實施聖米耶爾和默茲-阿爾貢攻勢,直至戰爭結束。11月8日,在法國東北部的貢比涅森林法國元帥福煦專用的火車車廂里,德國簽署了投降書,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落下了帷幕。11月19日,貝當因為戰時的卓越表現被授予法國元帥軍銜。
黑格保存著連續的記事錄,進攻半小時后,他高興地記下:「所有報告都是令人滿意的,我們的部隊處處都越過了敵人的正面塹壕。」實際上,在德軍火力下,在到達正面塹壕線之前,他的部隊成千上萬地倒下來了。德軍根據地圖上的座標線,把槍炮火力準確地對準陣地前方的每一平方米發射,到日落時,夜幕籠罩了依然炮聲隆隆的戰場,無人地帶遍布著6萬多死傷的英軍,或死或傷或成為敵人的戰俘,這是英國陸軍史上在一天之內遭受的最沉重的損失和最殘酷的屠殺,在過去歷史上的戰役中,沒有在一天之內有這種驚人損失的記錄。此後,戰鬥降格為小規模軍事行動,在較小的戰線上繼續進行。這時德軍意識到英法聯軍在索姆河發動的進攻規模是空前的,其目的決不只是牽制凡爾登方向的德軍,德軍迅速抽調兵力,把索姆河方向的部隊增加到了40個師,但聯軍並未放棄進攻的企圖,他們打算用一種新式武器來加快戰役的進程。
法金漢和康拉德審視了一年來腥風血雨的累累戰果,他們有充分的理由心懷感激之情,局勢已經扭轉,俄國被打敗,東方戰線幾乎處處都推進到俄國領土上。俄國的防禦體系、要塞、鐵路以及河流防線等整個戰略設施都落入了德軍手中。一年前曾對東普魯士、西里西亞和匈牙利構成入侵威脅的俄國大軍,在遭到可怕的傷亡與失敗后已經紛紛退卻。但法金漢是一個偏見很深的「西線派」,他相信,對俄國的任何大規模進攻都將消失在俄軍能夠後撤的廣闊無垠的地區和難以探測的深山叢林中。在他的心目中不斷浮現出拿破崙大軍1812年入侵所遭受的失敗那些警示性的畫面。法金漢的全部心思都放在法國和佛蘭德斯的戰場上,在他看來,只有在那裡才能最後一決雌雄,那裡才是合適的和正式的戰場。
索姆河戰役和凡爾登戰役互相聯繫又互相牽制,德軍以凡爾登戰役牽制了英法聯軍在索姆河的力量,而英法聯軍則以索姆河戰役牽制了德軍在凡爾登的力量,但是雙方都沒有達到自己進攻的目的。雖然索姆河戰役是在難分勝負的情況下宣告結束的,但此役對法國來說仍有不可低估的意義。首先它大大減輕了法軍在凡爾登要塞所承受的壓力,其次,它使德軍在人員、物資方面均受到慘重損失,以至於再也無法恢複原先所擁有的那種超強的戰鬥力。雙方都不會忘記這次戰役所帶來的恐怖,後來彼此都設定了更注重既定目標的戰術,且用各種各樣的武器和交通工具來支援步兵;同時,它也促成了突擊隊進攻的誕生,並首次應用漸次九_九_藏_書性掩護炮火。這場戰役也證明德軍並非天下無敵,很多英國士兵認為,儘管付出的代價沉重,但德國人最終是會被打敗的。德國軍隊的自信心則相應地每況愈下,戰爭趨勢開始逆轉。
還在德軍轉而面向追擊他們的協約國軍隊時,他們在西線已經有了一個最堅固的陣地,德軍駐守在離山頂3·2公里的較高的北面,藏身在覆蓋著正面和斜坡的濃密的灌木叢後面。在夜間濃霧的掩護下,英國遠征軍朝著通向高原的小路前進,當霧在明朗的朝陽下消散時,他們遭到交叉火力的無情掃射,那些突入山谷得不到大霧保護的人,也遭到了同樣的打擊。

凡爾登向南64公里的一條來自巴勒迪克的次等狹窄道路,是法軍的主要運輸動脈,被法國人稱為「聖路」。

四、法國陸軍的「醫師」——貝當


在第一次伊普雷斯會戰之後,一支德國軍隊在異常整潔的戰壕里。
此時,深信德國將獲勝的保加利亞已成為德國的盟國,通往土耳其的道路已經打開,火車能從漢堡到巴格達,橫跨3500多公里的大地完全處在德國的控制之下。僅僅武器彈藥將源源不斷地運往達達尼爾海峽和加利波利這一前景,就足以促使英軍在一切希望化為烏有和所有犧牲失去價值的情況下撤離半島,從加利波利戰鬥中解脫出來的土耳其軍20個師,現在可以進退自如地威脅埃及,扭轉巴勒斯坦的局勢了。在此期間,法金漢成功地組織了土耳其人在巴勒斯坦全部消滅猶太人的計劃。但到1917年底,戰場上的局勢又發生了變化,協約國的形勢已然好轉,英軍奪佔了耶路撒冷,法金漢的防禦以失敗告終。1918年,法金漢被派去指揮佔領白俄羅斯的德軍第十軍,在那裡他一直待到戰爭結束。之後他退出現役,在自家莊園裡隱居,並出版了幾本軍事類書籍和回憶錄。
小毛奇輸掉馬恩河戰役后,接任德國參謀總長的法金漢對1915年的作戰構想是在西線採取守勢,在東線一舉擊敗俄軍,再揮師西進。但實際情況是英法軍隊在西線的局部進攻大大牽制了德軍的力量,使德軍在東線沒有足夠的兵力給俄軍以致命性的打擊。因此,法金漢決定停止對俄國的進攻,把主要突擊方向對準西線的英法軍隊,想把法國的血流光。
埃里希·馮·法金漢,出生於1861年11月11日,德國軍事家,步兵上將,1896~1930年服役,參与了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戰爭。1913年,他出任普魯士戰爭部長,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之一,1914~1916年間任德軍總參謀長。

五、讓法國人把血流盡——「凡爾登絞肉機」

戰鬥中,數以千計的步兵會一批批倒下去,血流成河,傷亡慘重。腐爛的屍體到處皆是,塹壕淪為了露天廁所,虱子和老鼠無處不在,這些都使得塹壕成了一個面目分外可憎的地方。為了不讓士兵們精神上絕望,也為了讓他們不至於疾病纏身,部隊每個星期都必須換防。在一些戰役中,當塹壕被完全截斷時,士兵就等於被遺棄在那裡,群龍無首。炮火的猛烈轟炸會使塹壕被分割成彼此互不相通的一段段,沒有軍官指揮,彼此也沒有戰術上的連接,更沒有食物和運送傷員的擔架。隨著僵持與對峙局面的繼續,既然地面上的進攻沒有成效,於是雙方又把目光轉入到了地下,一種新的戰爭模式出現了,可以把它稱為「地道加炸藥」。

三、「奔向大海」——埃訥塹壕戰

一、「西線至上!」——法金漢

一種勢在必戰的感覺籠罩了索姆河戰場,英軍熱情高昂,指揮官們信心百倍,決定性勝利的結果似乎就在眼前,以致誰也不能阻止決戰的嘗試。整個春季法軍戰鬥在凡爾登,犧牲在凡爾登,無數成年男子祭獻在那座鐵砧祭壇上,新來的英軍相信,他們將擊敗敵人並攻破敵人入侵法國的戰線,他們信賴自己所率部隊的獻身精神,他們為即將到來的戰役積貯了空前巨量的大炮和炮彈。霞飛的原來計劃是提供兩個法國集團軍和一個英國集團軍,在一條96公里的戰線上進攻。但當法國軍隊在凡爾登被擊潰時,參加索姆河戰役的法軍銳減了。最後的陣容是,法國部分在一條39公里的戰線上收縮到13公里。霞飛開頭答應分配的40個師被減少到16個師,但在進攻那一天,只有5個師到場。從一開始,這個戰役的擔子就由英國人挑起了。如今,英國遠征軍新任司令官道格拉斯·黑格面臨著兩個重大問題:一方面,德軍掩蔽壕塹和鐵絲網對任何進攻而言都是一種嚴重的障礙,另一方面,這些剛從各地調來的士兵缺乏專門戰鬥訓練,應該通過發動一系列直接的小規模進攻,使他們獲得必需的戰鬥經驗。但黑格對此完全置之不理,他決定先向敵軍發動大規模的炮轟,然後向已經遭到毀壞的德軍陣地進軍。
自1914年以來,索姆河是比較平靜的。如果這一點蒙蔽了霞飛的話,他是沒有看到德國在沿河的兩個方向為加強陣地所做的準備。在堅實的白堊土中,他們精心構築了分隔開來的地下坑道網,深度有12米多。這些堡壘包括廚房、洗衣房、急救站等設施,以及龐大的彈藥儲備。電燈——那時在平民中是罕有的奢侈品——由柴油發電機提供電力。即使最沉重的轟擊,也不會打穿這個地下綜合體。

法國騎兵在押送凡爾登戰役中抓獲的德軍俘虜。在這場持續數月的戰鬥中,共有1·75萬名德軍士兵被俘。
法金漢主張德國應該將戰略重點放在西線,這與馮·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東線戰略相衝突。在1916年初,法金漢強行發動凡爾登戰役,希望能夠造成二比一的傷亡比例,逼迫法國耗儘力量。但是,在付出25萬人死亡的代價后,這個戰略目的未能實現,法金漢因此被解職,興登堡繼任總參謀長。羅羅馬尼亞地處戰略要地,且有著巨大的石油資源,大戰爆發后,各方撒出誘餌希望羅馬尼亞參戰,允諾說如果它幫助他們打贏戰爭,可以將其對手的領土割讓給羅馬尼亞,現在羅馬尼亞必須作出決斷的問題是:誰將贏得戰爭?而1916年在德國面前的真正和唯一可以達到的政治目標是:最終擊破俄國並把羅馬尼亞爭取到中歐帝國一方來。1916年夏天,緩過氣來的俄軍在布魯西洛夫的指揮下發起了出其不意的攻勢,並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奧匈的軍隊受到重創,布魯西洛夫攻勢大大鼓舞了羅馬尼亞人,使他們確信奧匈帝國只剩下最後一口氣了,於是決定從奧匈帝國手中奪回屬於他們的領土,羅馬尼亞最終以特蘭西瓦尼亞問題為借口,加入了協約國一方。
10月20日,德軍第四集團軍和第六集團軍的3個軍對伊普雷實施主要突擊,對伊澤爾河實施輔助突擊。22日,德軍強渡伊澤爾河,並在西岸設防,28日,比軍打開尼烏波特海水閘門,水淹德軍。30日,德軍被迫撤退。伊普雷地區的作戰行動到11月20日結束,此役雙方均未能達成戰役企圖,西線從此進入陣地戰階段。從1914年8月4日德國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進入比利時到1914年11月第一次伊普雷戰役結束,連續幾個月的激烈戰鬥讓交戰雙方疲憊不堪,法、英、德將近50萬士兵在戰爭中倒下了。馬恩河戰役結束后,西線戰場就形成了膠著對峙的局面,在你來我往的攻防中,雙方都加強了防禦,交戰雙方紛紛深挖塹壕,加強掩體,設置帶刺的鐵絲網,以構築固定陣地。1914年的戰局是對各交戰大國的兵力和能力的戰鬥檢驗,戰局的結果使雙方的短期戰爭和畢其功於一役的計劃化為泡影。僅限於利用動員的軍隊和動員的儲備物資,只靠軍事工業而不是靠國家整個經濟能力的戰略也遭到破產。在西線戰區,從瑞土到英吉利海峽形成一個總寬達300多公里綿亘的陣地。
在一個月的「奔向大海」作戰中,德軍傷亡13萬人,協約國軍隊損失約10萬人,由於兵力相當,行動不夠堅決,致使雙方迂迴到對方側翼的企圖均未實現。大量使用騎兵、廣泛利用火車和汽車輸送預備隊,是此次戰役的主要特點。1914年10月中旬,包抄側翼的競賽終於因為到達了英吉利海峽而結束,但是德軍仍不罷休,企圖撕破聯軍的防線,德軍選擇了一個進攻點,這就是比利時西南部的小鎮伊普雷。10月,德國參謀本部新任總參謀長法金漢下令在佛蘭德斯發起進攻,想把協約國軍隊逐出安特衛普和海峽各港口。然而,德國的後備軍已經如此空虛,以致投入了一支8月份才開始訓練的毫無經驗的大學生部隊。德國佔領了安特衛普,但這3·6萬名大學生後備部隊中,只有6000人毫髮無傷九九藏書地倖存下來,其中的一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這些缺乏經驗的志願軍在機槍和自動步槍交織的火線中成片倒下死傷慘重,後來,德國人把第一次伊普雷戰役稱為對無辜者的大屠殺,聯軍雖然勉強守住了防線,但是卻付出了極大的生命代價。
7月1日清晨,炮擊終於停止了,初升的太陽照耀著硝煙漸漸散去的戰場,經歷了一周炮擊的德軍陣地上死一般寂靜,英軍吹響了進攻的號角,無數士兵爬出塹壕,向無人區勇敢地衝去。英軍認為,他們對德軍連續七天的狂轟亂炸,一定掃平了所有的障礙,沒想到德軍的防禦工事仍然是固若金湯,隱藏在防禦工事後面的德軍架起了馬克沁機槍,對蜂擁而至的英軍展開了大屠殺,在機槍的掃射下,英軍遭到重創。對防守者來說,索姆河防區提供了最好的有利條件:進出口都隱蔽在村莊住房和附近樹林中,而對面山腰上露天塹壕線的白堊土的輪廓十分分明。德軍還可以在4500米的距離內,對協約國軍隊一覽無遺。防禦堡壘逐個升高,迫使協約國的進攻者要冒著火力一級一級地爬上來。德軍在白堊土丘陵地帶的據點,還有蜂窩狀的鋼筋混凝土重炮炮位、橫斷交通壕和防禦地堡。在索姆河以北,儘管英國第四集團軍的兩個軍佔領了德軍防禦前沿第一陣地,但其餘三個軍和第三集團軍的第七軍的攻擊卻被擊退,並遭到重大傷亡。在索姆河以南的方向上,法軍取得了一定進展,法軍異常猛烈的炮火壓倒了對方,在德軍士兵還沒有從掩蔽部爬出來之前,法國士兵就到達了德軍陣地前沿,僅經兩小時戰鬥,法軍第二軍就佔領了德軍第一陣地及支撐點。
當英德兩軍之間的延翼競走在新港達到了終點之後,雙方所想尋求的機動性戰爭遂突然為圓鎬所停止了。基欽納勛爵說:「我不知道還應該怎麼做——這根本不是戰爭。」可是不幸得很,這卻正是戰爭,每個二等兵都知道這個事實。丘吉爾是當時的海軍大臣,他說:「面對著這個死結,一切的軍事藝術都啞口無言了,指揮官和他的參謀人員,除了正面的攻擊以外,就再無任何其他的計劃。」
到2月底,德軍的第一次猛攻已被遏止,雙方的大部隊在要塞周圍相互廝殺,越來越多的增援部隊和彈藥源源不斷從整個法國和德國湧向戰場,越來越多的滿載傷員的火車從這裏迅速地像落潮般退去,這已經成為德、法之間一場實力與軍隊榮譽的考驗。法、德兩軍均懷著滿腔的怒火繼續戰鬥,互相把對手撕得粉碎,德軍大炮的威力,日復一日給人數較多的法軍造成慘重的損失。戰鬥開始時對於法軍來說是十分艱苦的,德軍有27個師,1000多門大炮,而法軍只有10萬人,270門大炮,但好歹頂住了德軍的進攻,待法國援軍趕到之後,雙方開始了拉鋸戰,德軍未在頭幾天一舉拿下凡爾登,已經失去了戰機,雙方都在向凡爾登增兵,擺開了決一死戰的陣勢。3月6日,德軍發動第二次進攻,攻擊突出部的西側,初期取得一些成功,但是貝當下令實施反擊,奪回「失去的每一寸土地」,又阻止了德軍的進攻。在3月剩下的時間內,一系列的攻擊和反攻交替進行,使戰場被屍體堆滿。法軍實施快速的輪換,以接替在戰鬥中精疲力盡的部隊。在以後的戰爭期間有句話變成了法軍的戰鬥口號,即「絕不讓他們從這裏通過」。
最初雙方的塹壕就是草草挖出來的壕溝,但是隨著戰爭的發展,指揮人員和後勤力量也深入到塹壕里,進行指揮和補給,因此,塹壕被不斷地加深加寬,防禦體系變得越來越發達。到第一次伊普雷戰役結束時,從瑞士邊界一直延伸到大海的600多公里長的戰線上,橫亘著一條布滿塹壕、隧道、掩蔽所和鐵絲網的堅固防線。由此,橫貫西線戰場960公里的巨型塹壕體系成了困擾交戰各方四年的噩夢。敵對雙方的戰壕之間的空地稱為「無人區」,它的寬度在不同的戰場之間也不同。在西線戰場上,無人區一般為90~270米寬,儘管在維米嶺戰役中只有27米。在1917年3月德軍撤退到興登堡防線以後,無人區的寬度增加到了1000米以上。在加利波利之戰中的澳新軍團戰場上,雙方的戰壕相距只有15米,在這裏,士兵們連續不斷地向對方戰壕投擲手榴彈。
「奔向大海」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英法聯軍與德軍於1914年9月在瓦茲河和加來海峽之間廣闊地區實施的一系列機動作戰的稱謂。1914年9月馬恩河戰役和埃訥河戰役結束后,在馬恩河戰役中失利的德軍撤到了馬恩河北面的埃訥河畔,德軍企圖在埃訥河畔進行防守反擊,交戰雙方在瓦茲河至瑞士邊界地段進入陣地戰。與英法聯軍僵持對峙3個星期後,雙方都意識到正面突破是不可能了,於是都開始試圖包抄對方的側翼。法軍總參謀長霞飛企圖對德軍右翼實施迂迴,以迫使德軍撤離埃訥河、瓦茲河、索姆河和埃斯科河地區,同時救援比軍防守的安特衛普。德軍總參謀長法金漢則決定從洛林地區抽調第六集團軍增援右翼,力圖挫敗英法聯軍的計劃,並迂迴到聯軍的左翼。

戰爭的代價是非常慘重的。圖中德軍戰死的士兵也許是死在炮火的攻擊之下,而法軍的遭遇也差不多同樣悲慘。

這是一種在所有戰場上都通用的三段式塹壕體系。

英軍正將一門150毫米口徑的榴彈炮拖上索姆河戰場。為了防止開火時的后坐力讓大炮陷入軟泥之中,士兵們給這門大炮的輪子綁了很寬的「履帶」來減小壓強。
德軍進攻凡爾登的企圖是先發制人,爭取在英法軍隊發起進攻之前,突破法軍戰線,以改變戰略態勢,並藉以大量鉗制和消耗法軍兵力。擔任進攻的部隊為德國皇太子威廉任司令的第五集團軍,下轄7個軍共19個師,有火炮1200餘門,在這些大炮中間,有13座震天動地的420毫米的攻城榴彈炮,飛機約170架,後來陸續增至50個師,約佔西線德軍總兵力的一半。法軍凡爾登築壘地域橫跨默茲河兩岸,正面寬112公里,全縱深18公里,築壘地域由四道防禦陣地組成,前三道為野戰防禦陣地,第四道是由凡爾登要塞永備工事和兩個築壘地帶構成的堅固陣地,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由法軍第三集團軍防守,5個師防守凡爾登以北地區,3個師防守凡爾登以東和東南地區,另3個師作為預備隊配置在凡爾登以南默茲河西岸地區。
霞飛籌劃已久的攻勢由於凡爾登的危機而推遲了好幾個月,現在終於以異常驚人的持續7天的炮轟拉開了序幕。1916年6月24日,索姆河兩岸雷鳴般的炮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英、法聯軍隱蔽的炮兵群對德軍陣地開始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炮擊。空前猛烈的炮火使德軍陣地頓時陷入一片硝煙和火海之中,地動山搖,不時有德軍的掩體和障礙物飛上天空,在德軍陣地上空,英、法軍的校射飛機不停地盤旋,給地面炮兵指示目標,糾正彈著點,同時,戰鬥偵察機則不時地向德軍陣地扔下炸彈,而後俯衝掃射。七天中,德軍陣地共承受了150萬發炮彈。這是驚人的場面,許多協約國士兵在夏夜爬出他們的塹壕,就是要親自看看在敵人陣地上像星星那樣閃亮的爆炸。

不管是誰家的戰壕,都無可避免地要面對田鼠這個大問題,而抓田鼠則是士兵們在戰壕內每天必做的功課之一。
德軍於2月21日7時發起進攻,為隱蔽主突方向,德軍炮兵在寬40公里的正面上同時實施炮擊,德軍炮群以每小時10萬發以上的密度向法軍陣地傾瀉炮彈,從而掀開了凡爾登戰役的序幕。炮擊持續了12個小時,200多萬發炮彈和燃燒彈密密麻麻地落在凡爾登周圍23公里左右的三角形地帶,航空兵首次對法軍陣地實施轟炸,摧毀部分防禦陣地,力圖在法軍前沿陣地造成一個「死亡地帶」,讓德國士兵踏著死屍前進。在殺傷了法軍大量有生力量后,皇儲的德軍第五軍團向構築防禦工事嚴密但守備兵力較少的凡爾登地區發起了攻擊,德軍當天就佔領了第一線陣地。德軍在13公里的戰線上發動了全面攻擊,突破東面的外圍機動防禦地帶,退卻的法軍沒能確保杜奧蒙堡壘這一關鍵的陣地,而這幾乎是致命的,凡爾登的命運和整個法國的防禦體系均處於千鈞一髮的危險境地。德軍進攻開始后,法軍總司令霞飛決心調集一切可以動用的陸軍和空軍部隊,準備在凡爾登地區同德軍決戰,他要讓凡爾登像錨一樣釘在戰線上,並以此顯示法國堅強的決心九九藏書。德軍攻勢如潮,凡爾登岌岌可危,2月25日,60歲的貝當臨危受命,當天夜裡就趕到了凡爾登。貝當首先建立了一條督戰線,凡是退過督戰線的人格殺勿論,並下令:寧可犧牲自己,也不丟失一寸土地。
在法金漢的設想中,19個德軍師和大量火炮將使法國部隊精疲力竭,「血流成河」,凡爾登將成為一塊砧鐵,法國軍人將被德軍火炮在砧鐵上錘打致死。法軍以愛國激|情堅守固定的陣地,可能在那裡被炮火炸得血肉橫飛。當然,如果法軍不願悲壯犧牲,如果他們認為不必為守住築有空堡壘的凡爾登的這幾個山頭而做出巨大犧牲,那麼,德國人的天才的計劃也必然失敗。但法國人是不會棄守凡爾登的,因為「它是驕傲地面對梅斯的偉大要塞」。1816年1月開始,法金漢就悄悄結集部隊準備攻打凡爾登,同時,德國表面上是向香貝尼增兵,做出要在香貝尼發動攻勢的姿態。法軍總司令霞飛果然上當了,他認為德軍會向香貝尼進攻,然後從那裡進軍巴黎。德國人正在繼續往凡爾登方向悄悄結集兵力,隨著結集跡象的漸漸明顯,英法聯軍終於弄清了德軍的真正意圖,霞飛慌了神,火速下令向凡爾登增兵,但到2月21日,僅有兩個師趕到凡爾登,而這一天,德軍開始向凡爾登進攻。

二、地獄歲月——塹壕戰

六、沒有贏家的陣地戰——索姆河戰役

羅馬尼亞在9月初實際上已作出決定,向同盟國建議加盟。奧匈駐布加勒斯特大使切爾寧伯爵致電維也納稱,如果把蘇恰瓦這片領土割讓給羅馬尼亞作為回報的話,羅馬尼亞準備積极參加對俄作戰。陷入絕境的康拉德本應抓住這個機會,但鑒於法國和加利西亞戰場上的結局,羅馬尼亞的建議在被接受之前壓了下來。現在一切都已經晚了,掌握著50萬軍隊和石油資源的羅馬尼亞倒向了協約國,成了德奧聯軍的敵人。被解職后的法金漢改任第九集團軍司令,與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一道發動了對羅馬尼亞的進攻,在9月的戰役中大敗羅馬尼亞軍隊,率部直搗布加勒斯特。11月中旬,在奧古斯特·馮·馬肯森集團軍群的配合和支援下,法金漢的部隊於12月6日攻陷布加勒斯特,不久便佔領了整個羅馬尼亞。在這場勝利之後,他又被派去指揮土耳其在巴勒斯坦的防禦戰。
7月,為配合凡爾登戰役,英法聯軍在索姆河發起進攻,同時凡爾登的法軍也發起反突擊,這一切迫使德軍指揮部不得不在凡爾登一帶轉入防禦。德軍作戰六個半月,僅攻入法軍防禦縱深10公里,未能達成戰役突破。這時,為對付俄軍在東線發動的布魯西洛夫攻勢,迫切要求增兵東線,使德軍從凡爾登地區抽調了15個師。8月末,法金漢被解除總參謀長的職務,由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搭檔接替了他。他們決定立即停止進攻,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失,繼續在西線實施防禦作戰,德皇批准停止進攻。到秋天,法軍在芒讓的指揮下由防禦轉為進攻,10月末,法軍奪回了杜奧蒙堡,到11月時,法國用17萬部隊、700多門火炮和150架飛機進行大規模反擊,奪回了伏奧堡,從那時起,德軍不斷地被一米一米打了回去,法軍前進到他們原在2月25日所防守的地區。在幾個星期的平靜之後,芒讓再次發起攻擊,到12月中旬,法軍戰線幾乎推至戰役發起前的位置,並俘虜1萬多名德軍,繳獲了100多門火炮,凡爾登戰役落下了帷幕。
9月15日清晨,黑格在巴波姆西南發動又一次較大的進攻。之前,英軍坦克已悄悄地用船運至西線,18輛坦克出現在了戰場上。戰鬥中,坦克引導步兵實施進攻,德軍士兵們望著這些從未見過的「鋼鐵怪物」驚呆了:怪物在泥濘的彈坑間如履平地,壓倒了曾經阻擋過無數步兵的鐵絲網,越過了塹壕,將德軍的工事碾壓得支離破碎;怪物還用機槍和火炮猛烈射擊,打得德軍屍橫遍野。在最早的戰鬥中,一輛坦克發現進攻的步兵在弗萊爾前面被鐵刺網和機槍擋住,它便爬過德軍戰壕,在戰壕后橫衝直撞,完好無損地立即迫使據守戰壕的300多名敵軍投降。不論何處,只要一輛坦克達到目的地,它的出現就足以使驚呆的德軍非逃即降。儘管坦克的出現對德軍達成了突然性打擊,但這時的坦克威力還不夠,亦不可靠,速度太慢,數量太少,英軍雖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並沒有達成突破。9月底,英法聯軍在索姆河以北18公里的正面上再次發動新的進攻,在這次攻擊中,英軍又使用了13輛坦克助戰,德軍統帥部命令前線部隊及時總結對坦克作戰的經驗,並利用一切手段摧毀坦克。結果,英軍坦克有9輛或陷在彈坑裡,或被德軍擊毀,只有4輛坦克與步兵一起佔領德軍一線掩體,控制了索姆河和昂克爾河間高地的稜線。
在戰役過程中,所有的公路和鐵路交通線均被切斷,凡爾登和法國後方的唯一聯繫是一條通向巴勒迪克的64公里長的二等小公路,通過它貝當建立起了有組織的供給體系。儘管不斷遭德軍炮兵襲擾,但是軍用卡車的洪流不斷地從這條「神聖之路」上通過,大約每15秒鐘就有一輛車出入于突出部。固定的修路班組不斷填平被德軍火炮炸出的大坑,法軍沿巴勒迪克至凡爾登的公路用汽車運送了大量的人員和物資,先後投入兵力共71個師,約佔法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法金漢做夢也想不到,短短的一周時間,法軍竟派出這麼多援軍趕來,一方面是吃驚,再一方面心中暗暗高興,因為這正是他所希望的,他要法國人在這裏把鮮血流盡!貝當這方也在緊張部署,他命令增援部隊馬上開赴前線,修補戰壕,安放大炮,準備迎擊德軍。
這時盟軍已在諾曼底登陸,德軍在法國境內節節敗退,1944年8月,戴高樂從倫敦來到巴黎,受到200萬人民的熱烈歡迎。而就在當月,希特勒的黨衛隊把貝當等維希政府全體成員押到德國的西格馬林根堡「保護」起來,盟軍攻入德國本土后,德軍又將他們轉移到瑞士的一個小城鎮,德國投降前夕,窮途末路的貝當向法國臨時政府自首。法國臨時政府最高法庭以叛國罪判處貝當死刑,89歲高齡的貝當在長達20多天的審判中一言不發,隨後戴高樂總統簽署了特赦令,改判終身監禁。貝當被囚禁于戴爾島的一座要塞,但是他在這裏健康惡化得很厲害,1951年6月,他被轉往大西洋比斯開灣的耶島監獄,7月23日,95歲的貝當死於該監獄。這個充滿了爭議的人物在獄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但他的叛國罪行卻永遠留在了史書上,時時給世人以提醒。貝當在84歲時晚節不保,實在是可惜可嘆。對入侵者只有一種對策,那就是戰鬥,像貝當這種靠給入侵者當幫凶來「保全民族」,註定要把自己綁到歷史的恥辱柱上,可為一切叛國者鑒。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和平時期,貝當曾任法國陸軍總監,在1925年率軍鎮壓了摩洛哥的獨立起義,1934年,貝當一度入閣,擔任陸軍部長,在此期間,他極力推行消極防禦戰略,力主構築馬奇諾防線。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1940年5月,德軍開始進攻法軍,作為永久性防禦工事的馬奇諾防線不攻自破,法軍節節敗退。危急時刻,時任法國駐西班牙大使的貝當被急召回國,並在6月出任內閣總理,再次統領全國軍隊。法國人希望這位凡爾登救星能再次挽救法國,然而貝當在上任的第二天,就通過西班牙駐法國大使向德國提出停戰的要求。貝當公開而毫無保留地出來當了主和派的領袖,他向內閣宣讀了一份備忘錄,排除了法國繼續戰鬥的任何想法,他堅信法國已經戰敗,剩下的只有設法同德國締結一項體面的和約。貝當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口吻說,法國的復興不可能通過軍事上的勝利來取得,停戰並不是對戰敗的懲罰,而是保證不朽的法蘭西永世長存的一個必要的條件。6月25日,在貝當的授意下,法國代表查理·亨茨格將軍與德軍凱特爾元帥簽署停戰協議,地點就選在法國東北部的貢比涅森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簽署投降書的同一節車廂里,希特勒以此一雪上次大戰戰敗的恥辱。
1916年2月21日,德軍大舉攻擊法國重鎮凡爾登,法軍總司令霞飛估計錯誤,造成守城兵力空虛,幾天後,法軍失利。法國政府急命貝當為凡爾登守軍司令,這時又有一座重要的炮台失守,剩下的炮台防禦能力幾乎無存。貝當所部於2月24日被調往凡爾登前線,接手堅守凡爾登要塞的職責。他到任之後發現形勢雖然嚴峻但並不危急,便提出了著名的防禦口號「他們不會通過」,並指揮督戰隊在戰場上劃了一道線,架上了機槍,凡後退過線者一律擊斃。在所有道路均被德軍炮火封鎖的情況下,通過著名的「聖路」,貝當組織運輸隊以每14秒通過一輛卡車的流量迅速地運送部隊和彈藥,及時加強了前線的防禦力量,終於頂住了德軍的強大攻勢。在貝當嚴厲的督戰下,到他5月1日取代卡利將軍擔任中央集團軍司令之時,凡爾登已經轉危為安。貝當帶領部隊經過幾個月的戰鬥,成功阻止了德軍的前進。凡爾登保衛戰證實了貝當的防禦戰略思想的作用,戰役結束后,法國總統普安卡雷為了表彰他,在專用列車上設宴款待他,貝當因此戰被視為「法蘭西的救星」,成為名噪一時的英雄,並在此後出任了西線法軍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