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輯 都市裡的外鄉人 香格里拉紀行

第四輯 都市裡的外鄉人

香格里拉紀行

走進大殿,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百零八根猩紅楹柱,其間鋪滿黃綢坐墊。遙想鼎盛時期,有一千三百名僧侶在這裏打坐頌經,何等氣勢。兩側有經卷櫃,正中是七世達賴和釋迦牟尼的銅像。銅像背後,靠牆豎著若干高僧靈塔,其造型和排列毫無章法,彷彿是臨時擱在那裡的,不經意成了永久。這使我感到真實。走進內地許多佛廟,我立刻感到自己是一個遊客,置身於一些無所用心的遊客或各懷心思的香客之中,在這裏的感覺卻完全不同。這裡是僧侶的家,只有必需之物,沒有一樣東西是為招徠遊客準備的。我相信,凡宗教聖地一開始皆如此,奢華和偽飾必是世俗侵入的結果。
十日早上,體驗活動結束,大隊人馬踏上返程。應陳哲之邀,我和江鑄久、芮乃偉夫婦留了下來。近幾年來,陳哲在滇桂民間採風和創作,廣結人緣,他要給我們別一番體驗。接待我們的是吉小冬先生,三天中一直陪著我們,他待人溫和、誠懇、俠義,我不禁遙想其祖父吉鴻昌之風範。
從中甸出發,向西北行車六小時左右,到達德慶。
一個疑問始終盤旋在我的心中:一個並不知名的英國小說家杜撰的地名,值得這樣去爭嗎?爭到手了真是美事嗎?譬如說,麗江之名載於典籍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倘若依照七十年前一本英國通俗小說把它改掉,豈不很怪誕?
車把我們接到感通寺,位於蒼山之麓。拾路進山,沿途是茂林清溪,碧潭白石。然後上馬,在陽光和細雨中騎行一個半小時,去七龍女池。馬行走在崖壁邊的羊腸小道上,身旁是綠霧氤氳的無底深谷,秀美得令人忍不住要朝下望,望一眼又膽戰心驚。崖壁上常有凸出的石頭,必須彎腰甚至把身子俯貼在馬背上才能通過。途遇返回的遊客,馬背上的那個女孩一臉驚恐,面色煞白。七龍女池藏在峽谷最深處,是一個大石潭,飛流從懸崖上滑下,被撕成若干條瀑布,錯亂地掛在石壁上。下方還有若干石潭串聯在溪流上,宛如遺落在深山裡的一串珍珠。
汽車清晨從德慶開出,途遇塌方,耽擱良久,到達麗江已是夜晚。明天一早又要趕路,好在一個月前我攜家人來此,在友人開的庭院式賓館木王府驛棧住了三天,對古城風貌已經有所領略了。
有人在嘆息鬼斧神工,話音剛落,山谷里響起一聲轟隆,看得見冰川某處發生了小規模的崩塌。我心想,這填滿了整條山谷的冰不知有多麼深,積蓄了多少寒冷,所以能在萬木向榮的溫暖中誓不融化。
梅里雪山腳下有一個叫明永的小藏村,坐落在海拔僅2200米的山坳里,氣候溫暖,綠蔭環抱。我們在那裡用午餐,擺在餐桌上的是剛摘下的新鮮蔬菜和核桃花。午餐后,馬幫出發,在山路上徐行,路邊是翠谷、樹林和藍色的大葉蘭花,一小時後到達了冰川。
離中甸漸遠,草甸和丘陵留在了身後。一條清澄的碧溪與一道洶湧的濁流相遇,界線涇渭分明,那道濁流便是金沙江。從此景色一變,灰褐取代了青綠,汽車隱沒在蒼茫的大山峽谷之中,如一隻小小的甲蟲。金沙江在我們的腳下翻九_九_藏_書滾,然後沉入深谷之底,奔向遠方的大海。
車停留了半小時許,該重新上路了,可是不見了兩個人,老資格的登山運動員曾曙生和潘多。我們去尋找,在樹叢里找到了他們。那裡有一小塊空地,立著一塊矮石碑。只見曾先生站在碑前,把一支支煙捲點燃,整齊地排列在碑頂上。一共十七支。然後,他和潘多向梅里雪山的方向肅立默哀。
慶典盛大,車流和人流從四面八方湧來,節日氣氛濃烈。從主席台望出去,三面山坡上人群密集,服色斑駁,這裏那裡露出一頂帳篷,遠處的雪山頂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在官員們演講之後,是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大型歌舞表演,一個個方隊載歌載舞,依次入場。藏族為主,還有彝族、納西族、傈僳族等,演員基本上是當地百姓,正因此而充滿自然的生機。這是我在都市的任何一個舞台上未嘗看到也不可能看到的。藏民的能歌善舞給我印象尤深,對於他們來說,歌舞是祭祀,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本能,是生活本身,而不是表演和業餘愛好。所以,即使在眼前這個表演的場合,你仍不覺得是在看表演,你會不由自主地想象出他們在村落里的歡聚場面。
山丘之上,還多高原湖泊,那是山神和林神為自己準備的一面面鏡子。我們去了蜀都湖。一人騎一匹馬,長長的一隊馬幫,在湖和森林之間蜿蜒而行。頭頂上是最藍的天,最白的雲。高原的天空多麼奢侈,天晴的時候,因為水分依然充足,天上堆滿大團的白雲。
松贊林寺坐落在中甸縣城北四公里的一個山麓上,康熙年間所建,據稱是藏傳佛教第三大寺。布局仿布達拉宮,依山勢屈迭而上,制高點是兩座主殿,四周散布著數百間毗連的僧舍。
從德慶縣城出發,去明永冰川。沿途仍是大山深谷,谷底涌流著的是瀾滄江。途中也有一處看梅里雪山的觀景台。
我手上有兩本書。一本說,唯在迪慶藏語方言中才有「香格里拉」的發音,意為心中的日月,而迪慶州中甸縣的古藏語地名漢譯即為日月城,所以香格里拉就在迪慶。另一本說,地方志證明,麗江府治下曾有東香閣里和西香閣里的區劃,所以香格里拉就在麗江。希爾頓未曾到過中國,他的素材得自哪裡?前一本說,得自到過雲南藏區的比利時人妮爾,后一本說,得自到過麗江的美籍奧地利人洛克。

7、明永冰川

10、劍川石窟

上世紀三十年代,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出版小說《失去的地平線》,其中虛構了一個叫做香格里拉的地名。他一定想不到,七十年後,這個名詞會成為一個品牌,在中國西南邊陲引起激烈的爭奪。他當然更想不到,爭奪的結果,一錘定音,中國地圖上當真出現了一個香格里拉縣。
滇西之行,一路景色美不勝收。如此天生麗質,是不需要用一個標籤來增輝的。如果說因為地處偏遠,「養在深閨人未識」,為了發展旅游業,未嘗不可打造一個品牌。香格里拉的發音很好聽,能激起美麗的想象,不妨借用。在希爾頓read•99csw.com筆下,香格里拉的特徵是雪山、峽谷、草甸、寺廟,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和睦共處。滇川藏一帶,有廣闊的地區皆符合這些特徵,何不辟出若干旅遊專線,統稱為香格里拉走廊?總之,依我之見,香格里拉之名只可虛用,不宜坐實,可用於旅遊策劃,不宜用作行政區劃。
初到時我大感意外,想不到在雲南的崇山峻岭里藏著這麼玲瓏的一座城池。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灰瓦飛檐,朱楹畫梁,道路皆青石鋪設,清潔如洗。城中有河渠穿繞,隨處可見小橋流水,青苔蒼木。整個古城布局緊湊而不局促,井然有序。現在古城已成典型的旅遊城,城內幾乎所有的門面都是商店,鱗次櫛比,出售各種土產和特色工藝品。最難得的是,許多商店同時是作坊,店主自己動手製作工藝品。這裏聽不見兜售的吆喝聲,店主們有一種悠閑的風度。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家面具店,店主面目清秀,留著長髮辮,席地而坐,儼然一位正在沉思的藝術家。我們走進去,他平靜地望我們一眼,繼續他的沉思。老闆娘是一個年輕的納西族女子,對我們笑一笑,走了出去。面具做得真好,我想問價錢,卻說不出口,彷彿覺得這會是對那個沉思著的藝術家的褻瀆。城裡還有不少酒吧和小飯店,我們嘗了一家的義大利匹薩,味道好,價格也便宜。麗江是茶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明清時商貿已很興旺,現在又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名聲遠揚,外國遊客源源不斷而來,有的一住數月,樂不思歸。事實上,在這裏的街道上漫步,其特色之濃郁,情調之優雅,真不亞於遊覽歐洲的一些馳名小城。

4、松贊林寺

歸途仍騎馬,但不像來時那樣心怯,敢時常偷眼看一看身旁的大峽谷了。稱大峽谷是名副其實的,大山彷彿裂開一道巨縫,寬不見邊,深不見底,卻又處處綠葉茂盛,生機勃勃,稱得上險秀雙絕。曾經站在洱海邊望蒼山,十七峰連綿橫列,看上去山勢平緩,山色灰褐,像一道單調的屏風,沒想到裏面竟藏著如許珍寶。可見山和人一樣不可貌相,天下有大智若愚之人,也有大仙若凡之山。
呈現在眼前的這一截冰川像一件抽象派的巨型石頭作品。想象一下,一匹寬闊的瀑布飛湍亂濺,咆哮而下,剎那間被一聲魔咒定格,凝固成了一堵石頭牆。這牆的正面斑駁得近乎猙獰,彷彿當初有一群大力士頑童爭先恐後地朝它投擲熔岩,這些岩團胡亂地堆積連合,形成了這一面猙獰的浮雕。浮雕下端連著傾斜的冰床,綿延數百米,表面覆蓋著黑色的冰漬物。冰上密布平行齊整的大裂縫,縫壁冰漬物較少,呈灰白色,彷彿一條巨鯨被利斧砍了許多刀,鯨肉翻露了出來。放眼看,整個冰床像是用黑白巨石製成的裝置圖案。有一些裂縫深不見底,閃爍著不祥的綠光。
過崖口,海拔4250米。兩天來持續頭痛,人說是高原反應。打火機也有高原反應,打不著火,被我扔了,後來才知道是因為缺氧。陪同我們的德慶縣長說,他到了平原有相反的反應,因多氧而不適。https://read.99csw.com崖口是我們到達的最高點,越過之後,頭痛消失了,對較低的海拔能夠適應了。
快到德慶了,汽車停下,路邊有觀景台,看梅里雪山。七座小佛塔,形如喇嘛靈塔,一些擺香火攤的藏民,樹叢里掛滿經幡和哈達。對面就是梅里雪山,巨大的山體,連綿的高峰,積雪的峰頂上白雲繚繞。可是,那座高出一大截的山峰,海拔6740米的主峰卡格博,卻是沒有一絲雲彩,把它的金字塔般的輪廓清晰地印在藍天上。據說這種情形極為罕見,一年中難得有幾回。於是人們紛紛慶幸自己運氣好,有佛緣。真是這樣嗎?只有佛知道。
這是一個感人的場面。十一年前,中日聯合登山隊攀登梅里雪山,途中遭雪崩,宿營地被掩埋,十七名隊員全體犧牲。曾先生當年奉命來此處理這一山難事件,一無所獲,遇難者的屍體和遺物是在七年以後才被發現的。
這邊山坡上已經修築木頭棧道,拾級而上,登上最上端的平台,可以觀賞冰川下中段的全貌。因為未通棧道,中段以上的情形是看不到了,聽說上面有開闊的草甸,景色更奇。
那些僧舍就更加簡樸了,一間間白牆土屋,幾乎讓我想起延安窯洞,唯窗戶按照藏家傳統有彩檁裝飾,也是沒有規則地擠在那裡。每一間僧舍都是僧人家裡自費修築的,殷實人家才有財力把子弟送到這裏,期待他們學有所成,光耀門庭。時間久了,這些土屋便連綴成了一個特殊的村落。藏傳佛教有嚴格的學位制度,可以想見一代代學子在這裏的寒窗之苦。一所名副其實的寺院,其實就是一座宗教的大學城。

8、麗江古城

1、品牌之爭

可是,晚上,當我們被領到一個專門接待旅遊者的表演場所時,我感到了失望,名曰民族歌舞,實際上已經卡拉OK化了。我不禁想,旅游業不但威脅自然生態,而且也威脅文化生態,它把大眾媒體的平庸標準帶到窮鄉僻壤,用這個標準飛快地毀滅著各地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

2、歌舞之鄉

6、敬畏自然

在石窟主群落下方有一石山,其形如鍾,石鐘山由此得名。可是,倘若思路不被這命名拘束,就不難發現,其實它的形狀更似男性的龜|頭,而表面密布的菠蘿裂紋且使它富有肉感。如此看來,在離它不遠處立一女陰石雕,產生這樣的構思應該說是十分自然的了。
我悄悄退場,和幾個同伴去縣城廣場,那裡有群眾自發的歌舞。一堆篝火,百來個藏民圍成圈,男女對歌,邊舞蹈邊緩緩移動。一個兩歲左右的小男孩抱著弦子,兩隻小腳丫也在踏著藏族男人的舞步,可愛極了。
在大理多留的三日,后兩日接連下雨,雨中驅車訪茶馬古道上的名勝,到劍川、巍山二縣。在劍川境內,參觀了石鐘山石窟和沙溪鎮,後者以保持原貌的清代民居著稱,的確是原貌,有的房屋因為年久失修而快倒塌了。巍山是扎染之鄉,參觀了最大的兩家廠,縣城也是一景,城方如印,房屋古樸,雄偉的北門城樓為明初文物,遺憾的是街道九*九*藏*書已由石子路改成了水泥路。
2002.5
大理一日游,馬不停蹄地走了蝴蝶泉、嚴家大院、崇聖寺三塔、大理古城等景點。古城中心街道拓寬,空落落的,不復有古城情調。黃昏時,乘游輪渡越洱海,關在艙里觀賞白族舞蹈,品三杯茶,我擋不住萬頃碧波的誘惑,走到了甲板上。傍晚,下榻于靠近另一端岸邊的南詔風情島。坐在海景別墅裝修講究的居室里,透過落地窗戶看洱海,真是享受。可惜的是,名曰行宮的主建築外形很怪,據說其理念是一張巨大的太師椅,架在綠蔭之上,怎麼看也彆扭。

9、深入蒼山

5、梅里雪山

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是石鐘山石窟,即此一處,此行便已不虛。劍川距大理一百余公里,石窟距劍川又二十五公里,地處偏遠,公共交通不達,所以雖屬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仍不為人廣知。倘若沒有這次意外的機會,我也不知何年能來此一游呢。我到過敦煌、雲崗、龍門、大足諸石窟,就更驚奇於此窟的怪異了。
明永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其冰舌的下端直抵海拔2600米處,正是我現在站立的位置。這來自遠古地質年代的稀客,此刻近在眼前,伸手可及,令人難以置信。此岸是青山松林,對岸也是青山松林,冰川夾在兩山之間,以肉眼看不見的速度移動著。倘若從高空俯瞰,看見的便是茫茫林海中一條白色的冰蛇了。山坡上的杜鵑剛開出紫色的花朵,與萬古不化的冰川咫尺相鄰,真正是奇觀。
中甸有未經修繕因而保持了原貌的古城,以陡壁驚濤聞名的長江中虎跳峽也在中甸境內,但我都不能去了。到迪慶的第二天,我們這個體驗團兵分三路,我分在梅里雪山組,匆匆上了路。
五月花季,一年一度昆明旅遊節,今年有一個特別節目,便是「體驗香格里拉」活動。我也應邀參加,十日之內,或乘車,或騎馬,或徒步,遊歷于迪慶、麗江、大理的城鄉山水之間。歸來記敘旅途印象,循出師之名,姑且題作香格里拉紀行。
然而,最奇的要數第八窟。扣鍾形的窟內,供奉的是女性生殖器雕塑,一個碩大的大陰|唇,豐|滿而有質感。當地人稱它做「阿姎白」,在白族語里,「阿姎」是姑娘,「白」是裂縫,意思很明白。一千年來,無數男女來到這裏,把香油塗抹在上面,使它變得烏黑油亮了。大陰|唇近旁的石壁上刻著兩行字,右邊為「大開方便門」,左邊為「廣集化生路」,側面的石壁上則分別是線刻的阿彌陀佛和毗盧佛。這兩句話是可以做不同的解釋的,既可解作生育和投胎,也可解作交歡和雙修。老百姓大體上著意於前者,但是,考慮到雲南的佛教主流是密宗,後者也許更接近事實。不管是生殖力崇拜還是性力崇拜,把女陰供奉在佛龕中,讓佛在兩壁護駕,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奇觀。
石窟造于唐末宋初,當時雲南雖屬蠻地,卻因處在中國內地與印度、西藏的交通要道上而接受著各方影響。可以想見,各派佛教從九_九_藏_書不同方向傳到這裏,必定混合成了一種和原來各派都很不同的東西。在這不同之中,地方的特色便鮮明了起來,一是用佛教來為地方政權服務,二是融進了原始巫術的信仰。於是,眼前的這些石刻造像並無通常的得大自在之相,倒是使人感到強烈的蠻風和鬼氣。十六窟中,竟有三窟進駐了南詔的三代國王,侍者前呼後擁,毫不顧忌佛土的清凈。大乘居士維摩詰的造像,在別處都是美髯華服,神情閑雅,在這裏偏是一副瘦猴之相,愁病之容,綽號愁容觀音。那座甘露觀音像雕刻極精細,衣飾極華麗,臉部側看似平面,正看卻如滿月,可是為何在她的胸部開出了一個醒目的洞,因而得到了剖腹觀音的綽號?
然而,木已成舟。我們4日離京飛到昆明,當天又夜航飛到迪慶,就是為了趕上參加翌日上午舉行的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的慶典。
中甸以甸為名,是有道理的。山丘之間,多開闊的草甸,黑色的氂牛散落其上,靜止如墨跡,一派牧場風光。隨處可見曬青稞用的柵狀木架,又富有田園情調。

3、中甸風光

當然每個候選人還拿出了別的證據。當然還有別的候選人。
我心情沉重,痛惜那十七個年輕的生命。但我同時也想說:從此以後,人類不要再去驚擾梅里雪山了吧。在登山運動員眼中,海拔更高的山峰都已被征服,梅里仍是一座處|女峰,讓人不甘心。然而,在藏民眼中,梅里是一座神山,他們從未想到要去征服它,相反是一步一磕頭地圍繞它而行,稱作轉山,每轉一圈歷時一個月左右,以此表達對它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藏族是最虔信的民族,全民信教,而這一點肯定和他們生活在神奇的自然環境中有關。大自然是神聖的——這對於他們絕非抽象的觀念,而是直接的事實。攀登梅里之所以如此困難,地質學家會有不同的解釋,姑且不論。不管怎樣,我們都應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學習一個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我們要記住,人是自然之子,在總體上只能順應自然,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無論人類創造出怎樣偉大的文明,自然永遠比人類偉大。我們還要記住,人誠然可以親近自然,認識自然,但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各個虔信的民族都把這秘密稱作神,我們應當尊重這秘密。
當然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譬如說,這裏多銀器店,一律標榜純銀,寫有「假一罰十」標語。我想此地民風淳樸,信以為真,結果遭人笑話。一個同行的電視主持人購一銀手鐲,當天破損,露出的內層不是銀,要求退貨未成,還惹了一肚子氣。
深夜的迪慶機場,我們步出機艙,天空下著涼絲絲的細雨,迎面撲來的卻是滾燙的歌聲。朦朧的白色燈光下,左邊一列姑娘甩著長袖,右邊一列小伙摟著弦子,鮮艷的民族服裝,憨厚樸實的臉龐,激越衝天的歌聲,垂頭俯胸的舞姿,皆成奇特的對照。每一個來賓接受哈達,飲青稞酒,從隊列中穿過。這該是原汁原味的藏族歌舞了,既高亢又謙卑,周而復始,其中有高山藍天的遼闊,也有佛土的堅忍與安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