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一輯 未知死焉知生 超驗的死和經驗的死

第十一輯 未知死焉知生

超驗的死和經驗的死

除了超驗的含義之外,死亡同時也是一個經驗的事實。作為經驗的對象,死亡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我們的確可以看見別人死去的樣子,我們還可以依據這種經驗想象自己死去的樣子。我們甚至還必然要經驗到自己死去的過程。在超驗的死與經驗的死之間是有根本區別的,前者是指死後靈魂的歸宿,由之而驅動所謂的終極關切,屬於哲學和宗教的領域,後者是指肉體死亡的現象,由之而產生臨終關懷、遺屬安慰等實際的必要,須靠醫學心理學之類實用的學科來解決。我本人是把死亡的超驗方面看得更重要的,認為唯有對這一方面的思考才是真正哲學性https://read.99csw•com質的,而過於看重經驗方面則很可能會損害死亡的精神啟示意義。
1998.5
就我本人來說,我想坦言,對必將來臨的死,我不能說已經找到了超越的方法和途徑。我的困惑也許來自我的過於清醒,太看清了一切哲學和宗教的勸慰所包含的自欺。至於佛教,我是把它看作在死亡問題上唯一不自欺的最清醒也最深刻的哲學的。那麼,看來我還是不夠清醒,到我清醒到了極點時,也就是到我有朝一日浸潤在佛教之中時,我的困惑也許就消解了罷read•99csw.com。不過,我並不想刻意去追求這個境界。
據我之見,死亡問題的研究可以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展開,一是形而上的層面,即宗教和哲學,另一是形而下的層面,包括醫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等。之所以分成這兩個層面,則是因為死亡作為一個對象,兼具超驗和經驗這樣兩種不同的性質。
然而,正是死亡的這種超驗性質使得它成了哲學和宗教所關注的重大課題。既然死是人生的必然結局,對人生圖景和生命意義的總體解釋在很大程度上便取決於對這個結局的含義的破譯。由於死的含義是超越于經驗之外的,所以,對之的解釋只能或者是玄思九-九-藏-書性質的,或者是信仰性質的。哲學和宗教都確認某種超驗的不朽的世界本體之存在,而把死解釋為個體生命向這一本體的復歸,區別僅在於哲學是靠玄思來建構超驗本體,宗教則以神的名義把超驗本體規定為信仰的對象。在不同的哲學和宗教那裡,超驗本體的性質各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便是它的存在保證了生命的某種不朽性,使生命不致因為死亡而歸於徹底的無。也就是說,它們都是把死解釋成另一種有,甚至是比生更圓滿的有。也許佛教是唯一的例外,佛教的本義是把生死都看做無的,教人在此基礎上看破生死之別,從而不執著于生命之有的幻象。
當然,死九*九*藏*書亡的這兩個方面又不是截然可分的。人們之所以對肉體的死亡感到莫大的憂懼,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不知道死後靈魂將會如何。死亡的可怕之處主要還不在死亡過程中肉體所經受的痛苦,而在死後的絕對虛無。同時,對死亡的形而上思考也並非出於純粹的玄學興趣,而恰恰是基於死亡乃人人不可躲避的經驗事實,對必將來臨的死亡的憂懼也是最真實的心理經驗,有必要加以疏導。事實上,古希臘哲人把哲學稱作預習死亡的活動,正說明了對死亡的哲學沉思是有著為經驗的死預做準備的實用目的的。這就使我們有可能把死亡問題研究的形而上層面和形而下層面溝通起來,從哲學read.99csw.com和宗教中汲取思想資料,用於與死亡有關的心理撫慰的實踐。
作為超驗的對象,死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經驗到的。如果說死就是肉體生命的解體,那麼,沒有人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確知人在肉體生命解體之後是一種什麼狀態。所謂瀕死體驗所涉及的僅是生命解體過程中的心理體驗,而非解體完成之後的狀態。不論醫學怎樣越來越精確地給肉體死亡下定義,也不能使我們向死亡的超驗本質更加接近一步。諸如人死後有沒有靈魂,靈魂歸於何處,抑或死後只是絕對的虛無,這樣的問題永遠不是經驗以及以經驗為基礎的科學所能回答的。在此意義上,死是永恆的謎,其真相永遠隱藏在神秘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