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金篇 創業資金篇 企業實錄26 中信國健:資本演繹傳奇

金篇 創業資金篇

企業實錄26 中信國健:資本演繹傳奇

站在「十一五」開端,中信國健人將目光放得更遠,他們希望讓世界上更多的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患者可以享受益賽普帶來的卓越療效。
所謂「抗體藥物」,是指模仿人體自身免疫反應,利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在體外培養的藥物。對抗各類疾病的蛋白質分子單克隆抗體藥物是這一家族中最「專一」的成員,與病原分子之間存在唯一對應關係,即一種抗體只識別一種抗原,便於瞄準目標予以重擊,這種名副其實的靶向藥物,不僅療效確切,而且副作用小。
這樣的成績讓上海中信國健葯業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俊林頗為自豪。「目前,我們正在和全球2/3的國家進行溝通,希望進一步打開益賽普的銷售市場」,王俊林微笑著告訴記者。現階段,益賽普的海外市場主要是第三世界國家。
「我們這個團隊一開始就對中試環節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因此,蘭生國健決定建立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王俊林說。
「中信國健的強項就是抗體藥物,尤其是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儘管如此,益賽普當前卻正面臨著生產跟不上銷售的尷尬」,王俊林說。因此,中信國健已於近期投入8000萬元用於擴大產能。
研究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由人體免疫系統的過激反應所引起,一種叫作「腫瘤壞死因子」的蛋白在這種過激反應中充當著「信號兵」。益賽普的作用在於:它能趕在「信號兵」到達目的地之前將其中途截獲,從而阻斷過激反應的發生,迅速緩解腫痛,還能有效阻止炎症因子對骨關節的侵蝕,避免畸形和殘疾。
創業者:王俊林read.99csw.com
中試環節之後就是產品產業化階段,而1.2億元的資本很難實現產品產業化過程。於是,中信國健開始向外尋求資本。2000年前後,國內的創業投資機構剛剛起步,尚不具備投資類似中信國健這樣大規模企業的資本實力,而風險投資則無法忍受製藥企業漫長的資本回報周期,最終香港中信泰富脫穎而出。
企業:上海中信國健葯業有限公司
益賽普上市1年,不僅實現國內生產總值近億元,而且還成功打開了國際市場,產品已遠銷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南美國家,實現50萬美元的銷售額。同時,中信國健還與印度、埃及簽訂了銷售合同,預計2008年益賽普還將出口到東南亞、東歐等地區。
上海蘭生集團的投資主要用於臨床實驗領域,建立中試環節,這恰恰是中信國健與眾不同之處。在國內,自身建有中試平台的生物製藥企業可謂鳳毛麟角,這類企業的通行模式是:先從研究所購買一個項目,當產品產業化時,再反過來進入中試等環節,由於中試環節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很多葯企被迫止步于中試環節之前。
數據顯示,中信國健已申請國內發明專利42項,獲得授權21項;申請國外發明專利8項,獲得授權3項。王俊林透露,「十一五」規劃中,中信國健將承擔「863」項目在抗體方面的重大專項任務。
益賽普也屬這一類型。1998年底,在美國上市的由immunex公司研製的依那西普(enbrel)就是和益賽普類似的藥物。前者目前在全世界https://read.99csw.com的年銷售量已接近40億美元。益賽普和enbrel相比,適應症以及臨床療效、安全性一樣,但是通過仿製和創新,益賽普具有新的結構,利用全新的工藝生產,是中國科學家研製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藥物。
與此同時,中信國健已在澳洲取得一個一類新葯的發明專利,另外亦有8項國際專利與10餘項國內專利正在審批中,並在美國取得一個產品的註冊商標。同時,中信國健已有2個生物新葯投放市場,7個生物新葯正在實施臨床試驗,10多個生物新葯即將實施臨床試驗,這些藥物都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疾病。
現階段,中信國健已發展成為集研發、中試、生產和銷售一體化的、總投資逾10億元人民幣的綜合型企業。王俊林欣喜地告訴記者:「如果按照香港會計準則,公司2006年就已開始盈利了;如按照國內會計準則,2007年才能實現盈利。二者的區別在於研發費用是資本化還是計入虧損賬目。」目前,中信國健每年研發投入超過5000萬元。
眼下,抗體藥物正成為未來20年全球範圍內生物技術產業的戰略制高點。1986年,美國fda(食品與藥品管理局)批准了世界上第一個單抗治療性藥物進入市場,最近10年,抗體藥物由鼠源性向人源抗體過渡,其免疫應答與副作用大幅降低,故而逐漸成為市場追捧的熱點。
對於蘭生國健成立的過程,王俊林至今仍記憶猶新:「那時候,蘭生集團找了很多項目,包括互聯網產業等等,最後只投資了張江這邊,主要考慮高科技領域將https://read.99csw.com是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投資生物製藥領域前景廣闊,因此,投入資金的同時,也投入了管理團隊。」
數據顯示,美國fda已經批准了18個抗體治療藥物,近年來抗體藥物銷售額增勢迅猛,1999年的全球銷售額僅為12億美元,2005年飆升到150億美元。據相關機構預測,抗體類藥物市場正以年均30%~4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08年,全球抗體類藥物的銷售額將達300億美元。
王俊林表示:「人才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希望浦東新區政府能在這方面繼續給予大力支持,尤其是人才落戶方面。」
益賽普不僅是中信國健的首個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藥物,同時也是我國首個國產抗體藥物。「抗體藥物屬於世界第三代生物技術藥物,其生產工藝複雜程度要遠遠超過第一代和第二代」,王俊林介紹說。抗體藥物中單支裝量最大的超過400毫克,最小的也有幾十毫克,遠遠高於第二代的幾微克,二者相差一萬多倍。
至於上市的具體時間表,王俊林指出,預計將在「十一五」期間完成這一目標,最好是在產品銷售達到一定規模之後。
王俊林表示,「從中國目前的國情來看,完全原創型的生物製藥研究還是相當困難的。包括生物葯在內,國內的新葯絕大部分不是首創的一類藥物,而是國外早已有的同類產品的『仿製葯』。」
目前,中信國健已經形成以海外科學家為核心、吸引和培養了一支多學科交叉、多專業融合的優秀隊伍,其中產業化發展中培養的工程師隊伍佔23%、技術骨幹佔21%,他們分別從事著產品研發、生產工藝、工程九九藏書技術管理、臨床醫學應用、質量和市場管理等工作。
從去年開始,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商業賄賂運動在全國展開。為了反商業賄賂,部分醫院索性停止了藥品進院審批工作,益賽普進入醫院的正常途徑似乎被封鎖了。「產品推廣方面,我們目前更側重走學術推廣之路」,王俊林表示。通過開展學術推廣活動,加之益賽普為全國獨家的特效藥物,第一年全國就有一百多家醫院接受了益賽普。
2005年11月,中信國健「注射用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賽普)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gmp證書。益賽普,是一種能阻止關節變形,治療中、重度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同時也是能夠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還能有效治療重度銀屑病。

持之以恆 致力創新

益賽普:中國首枚「生物導彈」

1998年,滿懷創業熱忱的創業團隊在浦東新區張江開發區成立了上海張江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註冊資金300萬。2000年1月31日,上海蘭生集團投資1.2億,成立上海蘭生國健葯業有限公司。一年之後,香港中信泰富與蘭生國健聯手,組建了上海中信國健葯業有限公司,註冊資本6.86億。至此,中信國健完成了資本積累三級跳。
當記者問及如何看待仿製葯時,王俊林回答道:「國內輕視仿製葯的態度是不客觀的。」據他介紹,在美國,50%以上的藥物屬於仿製葯,在日本,仿製葯比例高達70%以上,這些仿製葯並非完全抄襲,而是在前人技術上彌補工藝、藥效等方面的不足,從而產生不同九_九_藏_書於原葯的技術,這也是創新,即當前國內提倡的集成創新。
經過8年的艱辛努力,中信國健成功突破了歐美等發達國家對生產單抗藥物所設置的技術壁壘,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單抗藥物開發平台,並圍繞已掌握的核心技術實施具有企業特點的知識產權戰略,逐步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專註于開發人源化單抗類藥物的生物製藥企業。
從300萬到1.2億再到6.8億,上海中信國健葯業有限公司用8年時間不僅締造一段資本傳奇,同時還成功研製出我國首個國產抗體藥物——益賽普。目前,益賽普已遠渡重洋,銷往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南美洲國家。
當記者問及近期中信國健的規劃時,王俊林表示:「近期內,我們主要將精力放在益賽普的市場開拓上。一方面是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同時隨著現在研發的新葯即將快速推廣的需要,公司也需要再次融資,可能會考慮上市。」

八載春秋 演繹資本三步曲

益賽普誕生的背後是中信國健人8年的辛勤汗水。益賽普之所以能夠順利研製成功與中信國健行之有效的「技術 資本」模式密不可分。8年間,中信國健的註冊資本從300萬到1億再到6.8億,締造藥物神話的同時,也演繹了一段為人稱頌的資本傳奇。
所謂學術推廣之路,是先從醫生和患者教育入手。由於益賽普是問世不久的新葯,很多醫生對此知之甚少,因此首先需要讓更多的醫生了解益賽普。於是,中信國健在全國通過設立臨床科研基金、舉辦學術會議、建立產品網站、開通免費服務熱線等途徑,一方面解答患者的疑難問題,同時也為醫生提供產品專業諮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