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看得清自己,就是改變的開始 出門困難症患者該如何生活?

第三章 看得清自己,就是改變的開始

出門困難症患者該如何生活?

歸納完以上出門困難症患者的四種類型,那接下來我們看看到底該如何行動去改善這個問題。
一切的行為特徵都非常像墨菲定律中的一條關鍵結論:「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儘管你不是沒有計劃的去做事,但往往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但若是你仔細推敲你的行動計劃,又會發現它似乎不得章法,有不合理的安排,不過是打著計劃的幌子恣意任性的行動。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體驗?
不巧的是,我也恰恰是出門困難症患者之一。今天現身說法聊聊我的一些理解和建議,請移步下方文字,讀讀更健康。
但隨著這一群體的文化傳播和影響,也有很多雖然不是動漫、遊戲愛好者的年輕人也漸漸加入了這一有魔力的組織。
我想總會有一些選擇,叫做不得不,出門的理由也一樣。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可能認知上說服了自己,行動上也做好了準備,但心情也會不佳,消極抵抗的情緒會強化你的出門困難症,反倒更加難以根治。所以,出門前的心情也非常重要。
1.合理化宅行為:在家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何必要出門?還是宅在家裡最方便、省事、減少麻煩。

四、任性派

既然決定要出門,那麼如果你是習慣一個在出門前要做好萬全準備的人,行動計劃是不可或缺的。
雖然出門可能是因為一次簡單的朋友聚會,或者出去逛街購物,但其實同樣的一種行為對我們的意義卻可能有所不同。如果九_九_藏_書遇到並不十分想去但又覺得應該要去的外出活動,不妨重新解讀一下這件事情對你的意義,可以從外出與否的優劣勢來對比分析,綜合判斷外出這件事對你的利大還是弊大,而如果不出去又會有哪些嚴重的損失或者並沒有多少影響。
任何一個可以完美執行的行動計劃都缺少不了冗餘的時間以及B計劃,如果你給每一項行動都設置嚴苛的時間,必然會造成完不成的結果,所以看似完美精準的時間計劃其實可操作性都不高。所以建議每一項時間都比原計劃預留出十五分鐘的彈性時間,做起事情來心理壓力更小,反而行動更從容。
所以看似你並沒有出門困難的重要理由,但實則是內心深處涌動的潛意識能量在驅動著你遲遲不去行動。
在多次的聯結之後,我們的大腦會自然而然建立特定的認知與情緒聯結,即想到出門會自動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從情緒上調節出門困難症。
或者,即便你按照規劃好的時間洗澡、化妝、換衣服、查好路線,但仍然每件事都比計劃的時間延長了不少,且心情不悅,想到一會兒要出門就煩躁不安,後悔答應了要聚會,心想還是在家好啊。
他們沒有頑固的拖延症,更不喜宅,外面的世界對於他們來說也非常有吸引力。但仍然會在出門前手忙腳亂,心思慌張,妝沒化好,衣服沒挑好,衣服還沒洗,電腦還沒關……總之,一切事情都會阻擋出門的腳步,而他們也並不是沒有在行https://read.99csw.com動,只是出門前才發現原本計劃的時間總是不夠用。
此類型的出門困難症候群患者,乍一看上去,跟拖延症患者的表現非常相似,都以拖延時間或難以開始行動為主要特徵。
出門還是不出門?這是解決外出困難症最先要回答的問題。
也只有社交了吧!可是現在大家又非常熱衷於通過各種聊天軟體交流,在朋友圈看看大家近況,互相評論和點贊也是社交啊!即便見面吃飯,也免不了抱著手機不停刷新社交網站吧!
我自己試過的比較有用的方法是積極的情緒聯想。試著去把出門與一些會產生積極情緒的事物聯結在一起,比如出門聚會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可以看到外面的風景,可以看到街上的美女帥哥養眼等一切可以讓你產生愉快體驗的事情都可以。
大多數人的習慣是在出門前的一段時間內集中處理要準備的事情,最後卻往往被墨菲定律一語成讖,發現怎麼計劃時間都是不夠用。那麼不妨,把能提前做的事情在第一時間做好,不要在最後關頭忙得團團轉,非常容易出錯。
清晰地將這一切呈現在紙上,出去與否自然會有答案。如果發現不出門為宜,那就直接拒絕邀請,省去所有煩惱;如果發現還是出門的好處大於壞處,那從認知層面意識到出門的優勢,也會一定程度減少你行動上的拖延和阻礙。
依我拙見,出門困難症患者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一、御宅系男女

宅文化從九_九_藏_書日本流傳至我大天朝,已然聚攏了一大批擁簇者,形成了一類御宅族群體。他們愛看漫畫,愛打遊戲,沉醉在二次元的世界當中。
3.生活方式固化、排他:在家可以看書、健身、看電影、做一切愛做的事,把這些事情固化為自己的興趣點和生活方式,並否認外出活動的價值、吸引力,拒絕接受其他新鮮事物的可能。
另外就是儘可能早的提前做事。比如周六早上要出門郊遊,那麼不要指望第二天早上睡眼惺忪意識還不清醒的時候去裝包、帶好各種細碎物品。除了洗澡、洗漱,其他時間前一天晚上就安排好。第二天要準備的東西,也提前在清單上記號,出發前一一核對即可。
如果你頻繁出現以上的情況,那麼估計你也是疑似出門困難症患者。扣上一個「病症」的帽子雖然有點誇張,但如果這樣的體驗經常困擾你,長期發展也可能會成為影響生活的隱形殺手。
三、情緒的調節:積極的情緒聯想

二、拖延症患者

三、潛意識作祟黨

二、行動層面的改善:確定合理的計劃
這類群體常見的心理特徵是:
還有一類朋友,算不得宅,也並不抵制出門活動或社交。但因為拖延癥狀彌散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導致外出以及外出前的準備行為都一再推遲,主要表現為:十點出門的話需要九點鐘吃飯,九點半洗澡,但會由於各種原因拖延開始吃飯、洗澡的時間,並在過程中減速、拉長行為需要的時間,九_九_藏_書最後導致十點半之後才能出門,然後嚴重遲到。
一、認知層面的重構:重建出門的意義
你是不是出門困難症患者?
2.迴避社交:因為在家也可以刷網站,跟朋友隨時隨地聊天,見面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乾脆關起門來一個人生活,拒絕真實的社交接觸。
拖延症衍生的出門困難症患者最典型的心理狀態是,「即便我晚行動十分鐘,但我可以減少行動時長,所以不會拖后」,或者「我遲到一點也沒有關係,反正別人也會遲到」來作為不立刻行動的理由。
周末跟朋友約好了見面聚會,並且規劃好了幾點出門,但是出門前卻總是覺得這也沒收拾好,那也沒準備好,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時間,最後只能以堵車作為遲到借口。
但造成這類人群出門磨蹭的更多是心理動因,即潛意識在阻礙你的行為。精神分析學派提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潛意識,該理論認為潛意識是我們在意識層面常常無法察覺,但卻會影響我們很多行為和認知的終極大boss。出門困難很可能是由於你在潛意識裡並不渴望這次出行,甚至會產生負面的抵觸心理。
周末跟朋友約好了見面聚會,並且規劃好了幾點出門,化妝、換衣服、查好路線,但是出門前卻總是覺得都沒準備好,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時間,最後只能以堵車作為遲到借口。
關於出門困難症,就寫到這裏,我要跟你們一起治病了,寫此文時已未出門44小時,現在立刻馬上決定出門,摘下耳機,九_九_藏_書看看人間煙火。
造成這類群體出門困難的原因屬於行動層面的問題,如果可以解決,那麼也將會遷移技能解決生活中其他的時間管理問題。
這一類人群的出門困難症只是拖延症的外顯表現之一,解決的根本方法還是首當其衝解決拖延問題,但也不妨從出門這一行為入手。
所以,長此以往,習慣了不出家門就看似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方式,讓我們都變得越來越難以適應走出去的生活,越來越久的封閉狀態也難以在外出社交、活動時找到興趣點或者交流的話題。這樣的循環往複打造了出門困難症的「忠實」病患,能拒絕的堅決拒絕,不得不出門的活動只能硬著頭皮拖延應付。
譬如,出門可能是因為一次相親約會,認知層面你知道它重要,可能關乎你未來的人生幸福,但內心深處你可能非常抵觸相親的形式,也有可能對跟陌生人碰面感到緊張,同時還伴有內心的不自信。這些你可能否認、壓抑甚至扭曲它的存在和真實形態的潛意識,不會在意你的「忽視」,它依然會在不經意間左右著你。
無論在家做什麼,聽音樂也好,看電影也罷,哪怕只是發獃,他們也寧願關起門來享受出世生活,不願推門出去感受萬丈紅塵。尤其現在O2O業務如此發達,餓了可以叫外賣,電影可以上網看,買東西找馬雲網,就算累了、不舒服都有手機應用可以把葯送上門,按摩師送到沙發邊。這種非常適合宅男宅女的便利更強化了他們的宅行為,還有什麼是宅在家裡辦不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