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十章 匈奴人,西羅馬帝國的崩潰

第四十章 匈奴人,西羅馬帝國的崩潰

長久以來,阿提拉總會到狄奧多西的土地上炫耀自己的武力,四處破壞劫掠,甚至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根據著有史學巨著《羅馬帝國衰亡史》的英國歷史學家吉本的考證,阿提拉至少摧毀了巴爾幹半島上的70座城市。而狄奧多西為了解決阿提拉的問題,也費盡心思,曾試圖用重金和貢品來拉攏阿提拉,但是卻以失敗告終;後來又派刺客去刺殺阿提拉,也沒能成功。
羅馬帝國為什麼會崛起?最後它為什麼又徹底滅亡了呢?
當時,在整個西歐和中歐地區,蠻族部落首領紛紛自立為王或自封為侯,並依此統治著自己的領地。他們在表面上仍會向皇帝表示自己的忠誠,但實際上卻各自為政。這種實際上是割據一方的盜匪式王侯,有成百上千個之多。此時,在西班牙、高盧、達契亞和義大利等地區,拉丁語中儘管摻雜著一些當地土語,但它也仍然還是通用的語言;在不列顛、萊茵河東部地區,人們的通用語言則是日耳曼語,而其中的波希米亞地區通用的則是斯拉夫語系的捷克語,只有高級神職人員和極少數受過教育的人才能用拉丁文進行閱讀和書寫。那一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人們需要靠武力來保衛自己的財產;城堡與日俱增,而道路狀況卻不斷惡化。到6世紀初,整個西方世界都開始出現衰敗景象,呈現出一種分裂局面,文化知識領域也陷入一片黑暗之中。當時若不是有基督教徒和修道士傳承拉丁文化,恐怕拉丁文化早已不復存在了。
當時的羅馬帝國是一個非常https://read.99csw.com原始的國家組織,沒有加強對公民的教育,沒有向人數不斷增加的公民解釋治國之道,也沒有邀請民眾共商國是。更確切地說,羅馬既沒有一個學校一類的機構來保證民眾能達成共識,也沒有發布一條新聞去支持公民的集體活動。自馬略、蘇拉統治以來,野心勃勃的軍事家從來沒想過讓公民參与政務,他們只想到了自己的霸業,公民權早已被拋棄,但卻無人注意到這一點。在人類社會中,任何國家、帝國和組織機構的維繫,都離不開認識和意志的統一。失去了這種意志,羅馬帝國也就難逃滅亡厄運了。
另外,羅馬帝國人口迅速減少、經濟衰退、國力明顯不如從前也是一個原因。羅馬共和國後期的富人們揮霍著帝國的財產,又加上行伍出身的皇帝們的稅賦官徹底榨乾了帝國的活力。根據這些因素,我們就能看出匈奴人向西遷徙的原因、途徑和時機所在了,這就是:迫於東方的壓力,來自西方的衰落和道路的暢通無阻。
匈奴游牧民族之所以西遷,原因大致有兩方面。其一,當時中國處於漢王朝的繁榮時期,人口猛增,其疆界不斷向北擴張,由於其國力強盛,匈奴人無力與之抗衡。其二,氣候發生了變化,一些地方雨量增多,原先的沙漠地帶出現了草原;一些地方雨量減少,原先的沼澤和森林消失不見,這兩種氣候變化發生在不同地區,共同作用,鼓勵匈奴人西遷。
難民們紛紛從義大利北部城鎮——特別是帕多瓦湧出九_九_藏_書,逃到了亞得里亞海北端的潟湖島上,並在這裏建立了最初的威尼斯城邦。中世紀時,威尼斯獲得良好的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商貿中心之一。
羅馬大主教,即羅馬教皇,要求成為基督教會的最高領導人。既然羅馬不會再有皇帝,那麼皇帝的稱號和權力就一併歸教皇所有了。教皇還自封為「大祭司長」,也就是在羅馬領土範圍內主持祭祀的最高祭司。事實上,大祭司長是先前皇帝所採用的稱號中最古老的一種。
匈奴人入侵歐洲,可以看成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嶄新的開始。直到上一個世紀,或者說是基督教時代之前,北歐人還從沒有與匈奴人有過真正意義上的接觸。儘管曾生活于北方叢林以北的凍土地帶的拉普人,一度向西遷移至拉普蘭地區,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在歷史舞台上扮演過重要角色。幾千年以來,西方的雅利安人、閃米特人以及那些主要的淺黑色人種,他們幾乎沒有被匈奴人或南方黑色人種侵略過(衣索比亞人侵略古埃及是一個例外),而一直維持著他們之間頗具戲劇性的歷史進程。
後來,普利斯克斯寫了一本《出使記》,並在其中記述了阿提拉帝國的風土人情。與那些被匈奴人驅逐的原始雅利安人的生活相比,這些匈奴人的生活方式也沒什麼特別之處,兩者十分接近。一般而言,部落首領居住在有圍欄的木屋裡,而一般百姓則居住在小屋或帳篷中,大家在首領的木屋中舉辦宴會,飲酒作樂或是欣賞吟遊詩人的說唱表演。先不說《荷馬史詩》https://read•99csw.com中的英雄人物,就算是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騎士,與身處君士坦丁堡狄奧多西二世(阿卡丟之子)沒落頹廢、充斥著繁文縟節的宮廷比起來,他們寧願待在阿提拉的營帳中。
事實上,羅馬帝國之所以能夠崛起,憑藉的是羅馬早期的公民權理念,它令羅馬民眾緊緊團結在一起。羅馬自共和國擴張時期開始,一直到帝國初期,大多數羅馬人都十分重視公民權。在他們看來,公民權不僅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義務。對於這種受羅馬法律保護的權利,羅馬人對其表現出了極大的信任,並做好了為之付出一切的準備。那個時候的羅馬,還以公正、嚴格遵守法律而為人們所稱頌。然而布匿戰爭爆發后,這種公民權理念受到了財富積累和奴隸激增的衝擊,從羅馬人的思想中日漸消退。儘管「公民權」這一概念在當時得到了廣泛傳播,擁有公民權的人數不斷增加,但是此時的公民權卻越來越背離其原來的意義。
猶如很久以前未開化的希臘人給愛琴文明帶來的衝擊一樣,一個時期以來,匈奴人阿提拉率領的游牧民族在地中海地區對希臘—羅馬文明造成了同樣的衝擊。歷史在一個更廣闊的舞台上開始重演。比起那些因季節的變遷而遷徙的半農半牧而非真正遊牧的古希臘人,匈奴人更喜歡遊牧生活,他們四處掠奪,經常入侵,可他們從來都不會在哪個地方過定居的生活。
公元5世紀,拉丁語系的羅馬帝國終於滅亡了,但依賴於它的傳統和權威,使用拉丁語的天主教得以https://read.99csw.com保存,並且一直延續至今。雖然羅馬帝國消亡了,但是基督教會卻仍然存在,因為教會迎合了人類的思想與意志。憑藉書籍、教師和傳教士,這個龐大的團體始終團結在一起。他們的這個體系,比任何法律和軍隊都具有更強的力量。公元4世紀至5世紀正是羅馬帝國衰亡之期,但基督教的傳播卻沒有受到消極的影響,反而迅速傳播至歐洲各地。在阿提拉準備進軍羅馬時,羅馬教皇純粹用道德的力量成功說服他退兵,這種力量是任何軍隊都不具備的。
公元453年,阿提拉娶了一位年輕女子為妻,併為此舉行盛大的慶祝宴會。誰知在宴會結束后,他卻突然暴卒。他的死亡,也使得他那掠奪成性的聯盟遂告解體。從這個時候開始,歷史上再不存在獨立的匈奴部族了,匈奴人都融入到其周圍人口數量更多的雅利安語系的各部族之中。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正是匈奴人的大舉入侵,導致了羅馬帝國的最終滅亡。
公元451年,阿提拉又將目標鎖定在了羅馬帝國使用拉丁語的地區,並對其實施入侵計劃。後來,匈奴人大軍直搗高盧,幾乎洗劫了所有的北高盧的城鎮。這一次,羅馬軍團終於與西哥特人、法蘭克人結盟,組成聯軍對抗阿提拉,並在法國的特魯瓦地區重創阿提拉。這是一場規模宏大的血戰,據估計此戰共致15萬到30萬士兵戰死沙場。特魯瓦大敗,雖然讓阿提拉無法如願以償地侵佔高盧,但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卻並沒有因此而被摧毀。此戰後的第二年,阿提拉又率領大軍借道威九-九-藏-書尼西亞,入侵義大利,並在途中焚毀了帕多瓦和阿奎里亞兩城,而後又將米蘭洗劫一空。
在阿提拉去世后的20年間,羅馬相繼出現了十位皇帝,他們都是由汪達爾人和其他雇傭軍團扶植的。公元455年,羅馬遭到來自迦太基的汪達爾人的入侵,最終淪陷。公元476年,雇傭軍首領鄂多亞克先是廢黜了有著響噹噹名字的潘尼亞人皇帝羅穆盧斯·奧古斯都,接著又對君士坦丁堡宮廷報告說:「西羅馬從今往後再也不會有皇帝了。」於是,西羅馬帝國就這樣滅亡了,而且是以一種十分不體面的方式結束的。公元493年,東哥特人狄奧多里克成了羅馬的皇帝。
公元5世紀的20年代至50年代,匈奴部族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軍事統帥阿提拉。至於他的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我們並不十分了解,我們只知道:其在統治匈奴的同時,還同時統治著日耳曼部族,他的帝國從萊茵河起跨越歐洲大平原一直延伸至中亞,帝國的勢力範圍十分廣大。他經常派使節出使中國。在多瑙河東岸的匈牙利平原上,他還建立自己的大本營,並且還在這裏接待過君士坦丁堡的使臣普利斯克斯。
公元1世紀,匈奴人就已經到達歐洲東部的俄羅斯邊界了,但是直到公元4世紀至5世紀,這些馬背上的民族才真正成為這片草原的統治者。可以說,公元5世紀是匈奴人的世紀。第一批進入義大利的匈奴人,是汪達爾人斯底利哥的雇傭兵團,而他們也是傀儡王霍諾留的主子。很快,他們便佔領了人去屋空的潘諾尼亞,即汪達爾人的原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