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九章 冰川

第十九章 冰川

沒有其他地方的冰像河裡的冰一樣,又均勻、又緊實,而且還連綿不斷。不過,它們大部分都是由又鬆散又小的透明冰片組成,冰片之間的凝聚力非常小,因此一塊冰很容易被粉碎成很多很多塊。在冰川的下端,這些碎片的大小跟胡桃差不多,而更高一點的地方,碎片的大小就跟豌豆差不多。這種單一的結構很容易解釋。如果冰川是由一大片供水系統結冰才突然形成的,它的冰就會是均勻的、透明的;但冰川的形成並不總是這樣的。它通常是因為雪崩造成的雪塊下落才形成的,下落到峽谷里的雪塊慢慢堆積起來就成了冰川。白天的時候,這種雪在被水澆灌的同時,有一部分開始融化;晚上的時候,融化的這部分就會結冰,最後,在融化和結冰的交替后,就變成有氣孔的顆粒狀的冰。假如把一點雪弄濕,然後讓它結冰,它也會形成一小撮冰山。
所有的東西都沒辦法抵抗這樣的摩擦力。山谷底部暴露的岩石被磨出了很長很深的溝,而且方向與冰川移動的方向一致。水道是平行的,在這些更強烈的水平摩擦后,已經形成的溝痕就會磨成碎片,變成粗細不一的沙子,最後,這些穀粒大小的沙子會變成細細的粉末。冰川柔和的摩擦力能夠把還很粗糙的地方磨平,把磨損的岩石的表面變得跟大理石一樣光滑。同時冰川底下流動的水還會把摩擦所產生的泥帶走,因此從最底部的洞穴流出的水總是渾濁的。
不同的冰川每年移動的距離都不一樣,移動的速度與峽谷的傾斜度有很大關係。有些地方的冰川,平均移動距離是20米。但是不管移動的速度是多少,等到達溫度足以融化它的地方,它就會變成很陡峭的懸崖,形成急流——河流的源頭或支流。在那個地方,冰川會一直被太陽的熱量破壞,同時新形成的雪會在河谷的頂部堆積,然後開始向下移動,讓冰川看起來好像沒在動。
再也沒有比冰山的外貌更多樣化的東西了。有時候,它就像表面被冰封的大海,在暴風雨快要結束的時候突然劇烈翻騰。在另一邊,所有的不均勻都會被消除,然後表面就像傾斜的飛機表面布滿了不透明的水珠,或者像一面巨大的鏡子。有些有很大的九-九-藏-書褶皺,就像雪花石膏、小瀑布,凍結在雪花泡沫的巨浪中,有些又像破了的拱門,有著最純水晶的結構,有些又像方尖塔、箭頭。到處都可以看到冰山的橫裂面開了一個很大的口,從那裡可以看到它的最底部。在橫面牆之間透露出綠色或帶點藍色的光,這些光在深一點的地方就會消失不見。流動的水從這些裂口的底部冒出來,事實上是急流,往冰川底部流。其他的地方是冰洞穴,射在它上面的光都會變得很柔和,使它像綠寶石一樣。從這些洞穴流出來的水非常清澈,它們會流入水晶般的水道,然後消失在冰縫裡。同時,也會有那種圓圓的貝殼形狀的冰川,在透明的冰里有一個大大的盆狀窟窿。上百條的小溪流入這樣的「盆」里,但是不會填滿,因為最後這些水會在冰川深處消失。
剛剛我們講的是冰川的移動所產生的主要結果,現在的問題是:這些大塊的冰是怎樣形成的,還有,是什麼力量能夠推動這樣一座冰山向山谷前進。冰川的移動主要歸結于兩個機制:一個是冰河床的傾斜,另一個是冰的膨脹力。
幾乎所有的冰川都是傾斜的,而且由冰融化形成的水流會在冰塊之間的縫隙里流淌,冬天也是如此。顯然,由於流水而與地面離開的這部分冰,由於本身重量的關係,冰川被推著沿斜坡前進,接著就會以穩定的速度向低處的河谷移動。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讓冰川上面的雪徹底融化的地方,離永久積雪的分界線非常遠。這條線大約是在海平面上2700米的地方。有些高山冰川必須移到海拔1100米或1000米的地方。在這樣的高度,不僅大樹、草地可以生長,就連農作物也很容易種植。想象一下這些奇怪的景觀:這些冰川從永久積雪的地方移動到有農田有胡桃樹的峽谷底下,勇敢地面對太陽的照射。藍色的冰牆旁邊可能會有黃色稻田,牛群在很高的草地里吃草,蜜蜂在黑榿木的花里采蜜;一邊是溫暖舒適的夏天,而幾步之遙的另一邊卻是寒氣逼人的冬天。不,我錯了;那就是生命。在太陽的照射下,這些大冰塊表面的雪一直在融化,由於地球內部的熱量,底部的雪九_九_藏_書也在融化,因融化而產生的水在冰塊底部形成一股急流,這條急流在不久后就會變成一條河,也許是某條河的支流,流經數百里后,最後灌溉大片的土地。是的,那就是生命,雖然一切看起來好像不是那樣的。事實上,冰川是保證整個區域供水的上層水庫派來的使者,但是這個供水系統總是受到溫度的控制。冰川是上帝賜予的運輸水的工具,它的運輸速度很慢,冰雪並不會在山頂融化,所以冰川就把它們帶到了冰雪可以融化的峽谷里。
人是可以突破很長的距離,進入到這些冰洞穴里的。適合冬天的海神居住的水晶洞穴里的光是多麼奇怪啊!從半透明的穹頂上方散發出藍色的光,這些光透過冰層后,變得很柔和。在很厚的透明的牆上,可以看到綠寶石顏色和靛藍色的光。這種光與白天的不一樣,它是海底深處的海的顏色——海綠色。如果碰巧太陽光穿過入口進入到其中一個洞穴里,那效果該有多棒啊,光的顏色將多麼夢幻啊!扭曲的邊緣、冰稜柱、支撐著穹頂的大柱子——這些都會吸收光,並散發出五顏六色的光。彩虹的顏色會從一面牆反射到另一面牆,在冰頂上方的鐘乳石會突然亮起來,每一個點都像紅寶石那樣閃閃發光,每個邊緣都會產生色彩繽紛的火焰。所有的冰都像懸挂著的閃光鏡,把每個物體變得五彩斑斕。
在峽谷的最低處,正面朝下的冰川如果被垂直切開,那麼它就會突然停住,而它的最底部會有一個洞穴,有時候這個洞穴的高度有30米。急流會從冰洞穴的口流出來,還有它黑色、奶色或綠色的濁流,根據岩石的特性,它在慢慢移動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冰川就會慢慢磨損。冰川前面的石頭混亂地堆在一起。而在這天然的岩牆上方,急流直瀉而下,從一塊岩石到另一塊岩石。
現在,讓我們回到冰川的外面。一般來說,它的表面並不是那麼光滑,反而很粗糙,呈顆粒狀,所以除非斜坡很陡,否則一般是不會掉下去的。通常,它的表面是圓圓的水珠狀顆粒層,踩在上面跟踩在沙子上的感覺一樣。顆粒狀的冰是很早形成的雪,有點像粗鹽。它形成的條件是:部分融化的雪又結https://read.99csw.com冰,被水滲透的顆粒雪就變成了顆粒狀的冰。最後,峽谷最頂端的冰山就消失在粗雪下。
高山是大河流的發祥地。在所有的季節,不管是仲夏還是仲冬,海水蒸發變成雲朵,然後被風帶到山峰上空,形成雪落在山頂,然後一層一層累積起來,但是它的岩床卻從未暴露過。這種雪融化的速度和更新的速度一樣快,所以被叫做永久積雪,它是一個水庫,為周圍被凍起來的區域供水。永久積雪的最底層會最先融化,形成小河、小溪,慢慢地流淌,為缺水的土地補給適當的水。
如果融化的速度太快,那麼本來用於未來幾周或是幾個月的水就會在幾天內用盡。如果融化速度太慢,那麼就不是大河流來灌溉土地,而是小溪,這些小溪會在半路被攔截,或者在太陽的照射下乾涸。
高山上的雪融化得很慢,太陽對它產生的影響也很小,所以地球內部的熱量在這麼高的地方的作用也不是很大,因為這裏的雪沒辦法為附近的大河提供足夠的水。而山腳下的雪,由於太陽的照射,融化得很快。那麼怎樣才能讓高山上的積雪更好地為它周圍的土地提供更好的水源呢?這時候就需要把高處的雪運送到低一點的地方——適宜的溫度會讓積雪大量融化;但是運輸量一定不能超過最大量。換句話說,如果要把高聳入雲的山峰所接收的天空中的水以固體形式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那麼就需要特別的工具把積雪慢慢地運送到低一點的地方,讓它接受更多的陽光,然後融化,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因為過早融化而對河谷和平原造成傷害。這種可以造福我們陸地的工具,就是冰山。
冰川給人的印象就是永遠不動。這些巨大的冰塊,已經存在了很多個世紀,好像都不會移動,永遠固定在峽谷里。那一層一層結冰的水好像很堅固,強度可以跟歷史悠久的岩石相媲美,而且看起來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移得動它們,除非是震動——能夠震得動控制它們的山底。
就是在這裏,冰山從霜凍中解脫出來變成液體,形成了急流,然後自由地流入峽谷。冰川兩邊冰磧石上每一塊碎片以及承載著它的冰川,緩慢地向最後的絕壁移動。這需要很長的時https://read•99csw•com間,但是沒有關係;碎片最終都會抵達目的地。它的支撐物會一點一點地被移開,當支柱慢慢融化時,它就變得逐漸懸空,到最後沒有什麼可以支撐它,就會掉到碎片群里。就這樣,在冰川前面形成了由岩石、石頭和其他物質堆起來的東西,我們把它稱作終磧。冰河會把這些由山的碎片構成的終磧堆積起來,作為它的沖積砂床。
冒險進入這些冰山底部是很不明智的,特別是在其融化期,就像其他時間一樣,魯莽的探險家可能會被頭上掉下來的巨大冰頂壓碎。兩個去探測羅納河冰川的年輕人,冒著生命危險開了槍,試圖聽到爆炸的回聲。但是那一槍足以擊垮冰頂,然後那兩個魯莽的年輕人就死了。不過,勇敢的探險家還是無視這些危險,儘可能地進入到冰洞穴里,只為看看裏面的景象;他們說他們進入到很裏面,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分叉,最裡面是很窄的通道,即使是探險家也沒辦法進去,而且這些通道還被融化的冰雪形成的河流淹沒了。
河水會帶走小石子、沙子和泥,這些東西會在河流的出口沉澱。一條冰河總是運輸著它所承載的礦物質,但是那些小石子是山的碎片,這些山的碎片並不會囤積在河床底部。我已經跟你們講過,冰川的兩邊都各有一塊冰磧石,它是條狀的,由礦物質碎片組成,在暴風雨、雷電和雪崩的頻繁作用下,從附近的頂峰和斜坡上落下。隨著冰山慢慢地向山谷靠近,這些沉積物會跟著它移動,冰川的運載能力很強,甚至是從山邊切下來的大塊岩石也能移得動。冰川會慢慢地移動到溫度比較高的地方,當溫度達到冰所能承受的最高溫度時,冰山就會突然變得很陡峭,然後一直融化,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更新。
第二個機制就是:由於冰填補空間的能力比水強,當它形成了一個密閉的大小固定的空間,四面都是冰牆時,它就會對冰牆施加難以抵抗的壓力,這個力就叫做膨脹力。再者,我們都知道冰川這種物質並不是絕對緊實、絕對均勻的,上面有很多小孔和未被填滿的空間,因為它是由來自四面八方的破裂的雪堆積起來的。白天,當雪的表層融化時,冰川就會吸收這些雪水來填滿它的氣孔和裂痕。到了晚上,九-九-藏-書溫度降到零下,那麼結果很明顯。裂縫中的水結冰后,就會把承載著它的冰牆往裡推,顆粒狀的冰就這樣形成了,像楔子的作用原理一樣,這些內部推力的總和就是這一大堆物體在膨脹時產生的。因此,支撐著兩邊冰山的冰床就會發生扭曲、變形,可以說是在儘力掙扎推翻兩座冰山對它的作用力。這時候,冰川深處回蕩著冰破裂的巨大響聲,凍住的河流就沿著破裂的通道順暢地流入河谷。
就像我們看到的,積雪會從陡峭的斜坡上滑下來,滑入附近的峽谷。因此,在被雪覆蓋的斜坡附近的很高的峽谷裏面也都是雪,這些雪是多年累積起來的,並且由於雪崩而不斷更新。受到各層雪的巨大壓力,積雪的最底部逐漸變硬變堅固,最後由於部分融化,部分結冰,就變成了冰,我們稱之為冰山。在永久積雪區域的每一個峽谷都有冰山的存在。阿爾卑斯山脈上就有上千座冰山。有些有兩三萬米長,有些有5000多米長,厚度基本上都有三四十米,有些甚至在200~400米之間。
冰川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特徵是:在冰川的兩邊,延伸到最長的距離,四周都是長條的碎片物質,這些物質是由堅硬的岩石、粗沙、細沙以及大量的泥土混合而成的,在打雷或雪崩的時候,這些碎片會從陡峭的斜坡上下來。邊緣的長條物體就是冰川側磧。
但是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假的,冰山確實會移動。它們就是固體形態的河流,跟液體河流一樣,它們能夠自給自足,會流動,雖然移動的速度非常緩慢。一座冰山每天移動的距離只有幾厘米。整座冰山是一起移動的,當然,它需要拖拽個巨大的冰層才可以做到。就像河流沖蝕的河谷是它的河床一樣,流水會使河岸的土壤變軟,然後把它沖刷掉;冰山會磨損最硬的岩石,把它變成泥。把一點細沙放在一塊破布里,然後用來擦石頭,如果摩擦的時間夠長,石頭就會變得很亮。如果是粗沙的話,石頭就會被磨出划痕來。同樣,冰川在向前移動的過程中,要麼會把岩石磨得很光亮,要麼就把岩石磨得坑坑窪窪。在這裏,冰川就是那塊破布,冰川的重量跟一座山一樣,而小小的沙就是礦物質碎片,這些碎片磨損冰川的裂痕,最後在底部找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