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讀後感 難以解開的「中國結」

讀後感

難以解開的「中國結」

我們中國人是個智慧的民族,對於形而上的「道」的追求過於痴迷,而對於形而下的「術」卻不甚在意。甚至到了一敗塗地的時候,還是熱衷於那些宏觀的大道理,指望學好了這些「進化」和「國富」的大道理(其實也就是皮毛),好扭轉乾坤,讓中國一下子由弱轉強。新政期間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擁到日本,大部分還是去求「道」,求根本改造中國之道。原本去求術的魯迅,學得好好的,後來也改成了求道。其實,中國的改造,還真得靠技術層面的一點一滴做起來。
姜鳴先生治近代海軍史的事情,很久以前就聽說了,不過那時我還在黑龍江的山溝里,沒有福氣看到成書。2002年三聯重出修訂版,這才有機會一睹真容。姜鳴先生的主業是證券,在業內已經頗有名氣,歷史工地上的操作只是業餘愛好,然而卻操練得令我們這些號稱專門治史的人汗顏。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都是一部專業到了家的史學著作,一板一眼,規規矩矩。客觀地說,作者的功力,我輩用點功的話尚有可及之一日,但其心思之綿密,態度之冷靜,卻是難以企及的。
當然,中國人並不蠢。事實上,中國的海軍創辦者從一開始,也是瞄準了當時最強大的海上霸主英國,一大批福州船政局的學生,就是在英國開始的海軍生涯。我們學人家的海軍制度,訂立的海軍章程,甚至比日本還要早,我們的海軍連操練口令都是照搬英語。但是,為什麼後來日本海軍卻打敗了中國海軍,而且是毀滅性的?
中國近代海軍的悲劇,還在於一代先驅的眼界局限。只要到過威海的劉公島你就會知道,當年將海軍基地建在這裏,立足點就是一個「守」字。從大的方面講,是與遼東半島的旅順成掎角之勢,扼守渤海門戶,拱衛京津。從小的方面講,劉公島港區像個口袋,口子小得連自己的軍艦進去都費勁(鎮遠艦就是因此而觸礁),艦隊進了港,只要外面的炮台堅固,火力強大,就可以像縮進殼裡的烏龜,安然無恙。不僅如此,在整個甲午戰爭中,中國海軍還有個說不出口的特點,喜歡沿著海岸線航行,黃海海戰就是九*九*藏*書發生在中朝邊界的大東溝附近。我們已經站在了海上的龐大戰艦上,心裏卻依舊離不開陸地的呵護。然而,在我們還斷不了陸地的臍帶的時候,世界卻已經進入了爭奪制海權的時代。到19世紀90年代,制海權的爭奪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美國人馬漢的海權理論風靡全球,日本很快就有了譯本,但是中國卻好像是被關在了鐵屋子裡,對外界的變化充耳不聞。我們的翻譯大師嚴復,翻譯了那麼多高深的西學著作,但對於自己的本專業,卻沒有起碼的敏感。現代海軍是高度機動的兵種,放棄對制海權的爭奪,立足於海岸的防禦,甚至指望陸地炮火的保護,實際上等於將海軍視為陸軍的附庸,甚至只是相當於建了些岸邊浮動的炮台。在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相差無幾的時候,依然堅持依託陸上基地的防禦,等於是將主動權拱手讓人,而中日甲午戰爭,恰恰就是這樣。所謂的威海保衛戰,實際上是北洋海軍眼睜睜地看著日軍從容地在自己的后翼登陸,然後揭開劉公島基地的烏龜殼,一舉瓮中捉鱉的過程。到了這個時候,我想,當時的那些北洋海軍的將士們,跟現在的我會有同感的。作為海軍,戰死在海上,技不如人,死而無憾,但讓人關起門來打,敗也敗得窩囊。
最後,我要說的是,從根本上講,中國近代海軍的悲劇,在於對這個現代化的珍珠而言,國家沒有跟她相配的服飾。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國家和社會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而中國沒有這個變化,卻硬是在一個基本還處在中世紀的大樹上,生生嫁接了一個高度現代化的枝條。軟體硬體都不配套。如果沒有那樣一個進步得太快,又安著心要吃掉中國的緊鄰,那麼我們的成績也許還不算壞(北洋海軍如果碰上埃及和土耳其的海軍,戰績也許不會那麼糟)。可是,有什麼辦法呢,上帝就是安排我們有這麼一個鄰居。
其中的原因,我們這個民族找了幾十年。最有大眾說服力的要算「奸臣誤國」。在戰爭還在進行的時候,李鴻章已經成了眾矢之的,臨到馬關條約簽訂,「李二先生是漢奸」已經成了定論,連唱戲的蘇丑都在抓read.99csw.com哏的時候諷刺李鴻章是烏龜。小時候看電影《甲午海戰》,那裡面明白地告訴人們,李鴻章就是導致中國戰敗的內奸。最有智性說服力的是制度差距。結果是一系列的制度變革,從戊戌維新到清末新政再到辛亥革命,中間雖然有個短時間的反動,但畢竟形勢比人強,中國還是進到了民國。後來又尋出了文化改造上的原因,於是有「五四」新文化運動,有了全盤西化,有了提倡「禮義廉恥」的新生活運動,有了共產主義革命。
晚清史是痛史,最痛莫過於海軍。中國人積幾十年之力,花了無數銀兩堆出來最為現代化的七綵樓閣,一碎于甲申(1884),再毀於甲午(1894)。兩次大戰,我們居然連敵人的一隻船艦也沒能擊沉。而我們花大價錢從外國買來的軍艦,沉海的沉海,擱淺的擱淺,被俘的被俘,連基地、船塢、炮台也統統灰飛煙滅。前者輸給老師輩的法國人,倒也罷,後者居然輸給了和自家一同起步,裝備在伯仲間的日本,而且輸得很慘,連一丁點可以遮羞的布頭也沒有剩下。害得李鴻章去馬關談判,連可以還價的東西也沒有,幸好談判期間中了浪人一槍,勉強可以拿來說事兒。當我是個中學生的時候,每當讀到這段歷史,總是讓人又憋氣又窩火,久久難以釋然。
海軍是衡量后發國家現代化的標誌,晚清尤其如此。海軍軍艦是浮在水上的現代化大機器,而操縱機器的則是國家西學程度最好的人。更重要的是,在中國歷史上,傳統的軍隊水師最好的時候也不過是偏師,而對多年實行海禁的清朝而言,只不過是腰刀柄上的零碎,談不上有什麼傳統。所以,興辦新式海軍,不像陸軍有那麼多包袱,完全可以從一張白紙開始,法乎其上,取法最先進的海軍強國。如果學得好的話,應該有後來居上的可能。跟中國同時起步的日本就是這樣,不到四十年的工夫,已經打敗了連英法都不敢小窺的俄國海軍。可是,中國的海軍直到20世紀中葉,即使參与內戰,也只有敲邊鼓的份兒。
具體到當時的中日海軍,兩國本是一個師傅,都是學英國。在制度建設上,中國走得還比日本快半拍九*九*藏*書。中國人從英國皇家海軍那裡扒下來的《北洋海軍章程》,一板一眼,中規中矩,曾經讓日本人嚇了好大一跳。就制度本身而言,中日雙方並不存在什麼差距,更無優劣可言。差就差在人家做得好,不僅抄得認真,而且學得認真。我們紙面上的東西中規中矩,人家做起來中規中矩。我們中國人就有這樣的本事,即使是動槍動炮的事情,也能讓它變得像儀式的演練。古代中國馬步軍操練花架子的傳統,硬是活生生將人家皇家海軍的規矩閹割了,讓每次演練都近似於一場大型表演。有一次把光緒皇帝的本生父親醇親王看得心花怒放,大把大把地撒銀子。雖說中國沒有自己的海軍傳統,但過去軍隊的積習,一樣會滲透進來,拖人下水。其實說起來,李鴻章門下的陸軍也有洋人制度的影子,淮軍還不是從洋槍隊的模式那兒轉來的,連口令都照抄不誤,每個土得掉渣的淮軍士兵,都知道一喊「FORMARCH」就要向前走。只不過,淮軍成軍日久,綠營的老傳統恢復得比較多,西方的制度早就形同虛設了。所以說,甲午戰爭,海軍雖然敗得慘,但比起陸軍還是要好一點,黃海海戰雖說損失慘重,但好歹也算撐下來了,而陸軍在武器裝備相當的情況下,幾乎是一觸即潰,號稱遠東最堅固的要塞旅順,械精糧足,工事堅固,也只守了六天,將大批武器裝備白白丟給了日軍,這些大炮和槍械,接下來都用在了後來的戰事上。
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到今天,中國人並沒有完全搞清楚。文化說過於籠統,雖然不錯,但說了等於沒說,暫不討論。「奸臣誤國」說雖然現在依然有市場,但真正相信的已經不多了,因為它畢竟是沒有事實依據的「神話」。連大眾文化也做出了反映,曾經熱播的電視劇《北洋水師》和《走向共和》,據說已經給李中堂大人平了反。至於制度差距說,從戊戌以來,好像已經成了定論。然而細究起來,實際上也是似是而非。因為這種說法,暗含著一個前提,就是制度越民主越好,即康有為所謂專制等於據亂,君主立憲等於小康,民主制等於大同。制度的民主化是世界的潮流,自不必說。但是落實到19世紀的現read.99csw.com實,后發國家卻未必是民主化程度越高越好,總要合適才行。具體到軍事層面,制度上的優劣與力量的強弱,在那個時代,就更是不見得與民主是否有直接的關係。德國和俄國都是公認的軍事強國,普魯士的軍事制度還是多少國家效法的楷模。那時的日本,事實上根本不是什麼君主立憲,連二元君主制都談不上,充其量只是開明專制。康有為公羊式的三段階梯,用來宣傳固然不錯,但用來解釋海軍的失敗,卻未免方圓鑿枘,不合適。如果刻薄一點地說,制度差距說與奸臣誤國說一樣,都屬於國人在大敗之餘,為自己開脫的說辭。
被拖下水的不僅僅是西方的制度,還有學了西學的人。北洋海軍的首領雖然是個不懂海軍的丁汝昌,但丁以下的骨幹將領,卻大半是當年船政學堂送出英國留學的精英。如果說丁汝昌有淮軍舊習的話,那麼這些留學生總該沒有。可是,臨陣脫逃的方伯謙自不必說了,但劉步蟾、林泰曾、鄧世昌、薩鎮冰諸公又何曾有過多少新氣象,還不是眼看著艦隊浮華玩忽下去。海戰中丁汝昌不懂指揮,連個替代者都不指定,對於這種關係艦隊生死存亡的大事,有誰提醒過他嗎?劉步蟾、林泰曾都是有專折上奏權的人,不僅可以隨時跟李鴻章通話,而且可以直接上奏皇帝,但是,他們對北洋海軍的現狀說過什麼嗎?沒有。作戰最勇敢的鄧世昌,出征居然帶著寵物犬,自己麾下的致遠號巡洋艦,間隔艙水密門橡膠封條年久老化,艦身的防沉設施失效,以至於艦身中彈,海水很快就灌人各個船艙。這種問題的出現,想來已經非止一日,作為艦長(管帶)豈能沒有責任?沒有上艦、負責管理天津水師學堂的嚴復,到任以後,年年沉湎於科考,屢敗屢戰,對於學堂業務又管了多少?難怪這個學堂除了後來做了陸軍大元帥的黎元洪之外,就沒出過什麼人。
這幾年,市面上流行「中國結」,說是代表吉祥如意。不過,看著它那七扭八結的樣子,我倒覺得它很像我們中國人百多年的心結。這些心結解不開,中國的崛起,中國海軍的崛起說句實在話——都難。
不錯,這些留學生的大多數都是愛國將領,而且是不怕死,敢於殉節的烈九*九*藏*書士(北洋海軍殉節自殺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幾十年的留學精英,幾乎損失殆盡)。但是,作為中國軍事現代化一環的他們,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並不是一死了之。清人嘲笑明人:平時袖手談心性,臨難一死報君王。這種古烈士之風再現於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關鍵時刻,讓人感到的不僅僅是悲哀。姜鳴先生在這個問題上,所持的不合俗流的冷靜態度,對那些至今仍然沉迷於烈士神話的人們,無疑是一劑清醒劑。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學習西方的態度實在是太不認真了,留學歸來,居然對老師的理論動態不聞不問,只惦記著人家出了什麼軍艦和艦炮。海軍人士到日本考察,也只是看到了人家武器引進的進步,而對中日海軍的實質差距視而不見。自己不好好學,請來了洋先生也總是拿不準一個章程來對待人家。像北洋海軍的總教習英國人琅威理,傲慢固然傲慢,但對自己的業務還是認真的,北洋海軍的訓練水平,在他的手裡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然而,我們的軍官們卻人為地弄出了一個「撤旗事件」,讓本來就傲慢的洋先生撒手不幹,導致艦隊的訓練和紀律江河日下,以至於在甲午戰前,已經到了軍官沉湎酒樓花巷,士兵在大炮上曬褲子的地步。這個「撤旗事件」,以往被我們的許多學者大肆渲染,視之為捍衛中國主權的正當之舉。然而姜鳴沒有這麼看,他看到是這個事件過後,北洋海軍軍事素質走下坡路的事實。既然是不得不有求於人,必須拿出求人的姿態,否則就是對自己國家不負責任。其實,跟所有有點真才實學的來華洋人一樣,琅威理不可能不傲慢,也不可能不存有藉機為自己本國謀利益之心,他們的母國自然也不可能沒有一點別有用心。洋人在中國如此,在日本也是如此,並非單單亡我之心不死。問題是,我們要從他們那裡得到什麼,只要能得到想得到的,那麼付出的代價就是可以接受的。把持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其實也未必心地純正,自有為英國在華利益著想的初衷,中國雖然也為他付出了高官厚祿的代價,但是在他手裡,關稅從一個微不足道的數額,上升到了佔全國財政收入1/3的高位,權衡利弊,到底是誰佔了便宜,不問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