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附錄 馬斯洛與馬克思

附錄 馬斯洛與馬克思

從以上人格的劃分我們可以看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剛好與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階段論是對應的,而且在某種意義上是互補的。其連接點則是普遍人格這一概念。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說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從微觀的心理學的角度支持了社會發展階段論。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導致一種樂觀的結論:人類社會和人類的人格都在走向進步。人類需要滿足、人類普遍人格發展的階段與社會發展階段的對應,可用下圖表示:(略)
馬斯洛人本心理學強調心理學研究要以人為中心,強調心理學研究不僅要研究人的低級本性,而且要研究人的更高的本性,強調自我實現需要是人的高級需要,高級需要和低級需要一樣具有類本能的性質,人具有獲得高峰體驗的潛能等。應該說,以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心理學是迄今心理學中最強調「以人為本」、對人性理解相對而言最完整的心理學流派。正是由於馬斯洛人本心理學的這一重要特點,也由於中國的具體國情,有必要對它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做一些探討。
馬斯洛作為人本心理學的主要奠基者,其理論與「以人為本」有密切的關係。這種關係,當然並不僅僅是因為「人本心理學」和「以人為本」在字面上很接近,「人本心理學」與「以人為本」實際上具有非常密切的內在關係。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認為,需要層次系列中的需要的優勢是從下到上依次變化的。隨著低一層的需要逐漸得到滿足,它對人的行為的影響力就會逐漸降低,而高一層次的需要的影響力就會逐漸增加,直至取代低一層次需要的支配地位,成為優勢需要。可以說,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提供了一個解釋人類需要變化發展的、迄今還沒有其他需要理論能夠完全取代的模型。
長期以來,一般在歷史唯物主義文獻中,談及人的需要問題時,援引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比較簡單的說法,對於需要的劃分、需要之間的關係、需要對人的行為的作用等都沒有涉及。
(2)安全型人格——指生存需要有一定的滿足,其注意力開始上升到安全需要,即要求生活進一步有保障、能夠活得更長久的人格。例如,在奴隸社會裡,奴隸們能夠不被隨意賣掉,不被隨意殺死陪葬,能夠有一定的穩定性,能夠較平安地生存下去,他們生活就算達到了平均水平。安全型人格是奴隸社會的人的普遍人格。
事實上,由於馬斯洛「自我實現」概念與這一詞語的日常用法之間的差距,使一些認真讀過馬斯洛著作的年輕人對它頗有點「葉公好龍」。從字面上看,自我實現理論似乎是在為利己主義、我行我素製造理論的根據,但實際上恰巧相反。一旦明白其真實意義,甚至會使人多少對它敬而遠之。例如,自我實現理論所強調的「對現實更有效的洞察力」、「深沉的社會感情」、「揚棄以自我為中心」等就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正因為如此,我國學術界也早就有這樣的評論:「一般來說,當代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對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的態度是複雜的,一方面從內心深處神往和追求『自我實現』,另一方面,置身於不盡如人意的社會中,又覺得馬斯洛式的『自我實現』對我們是陌生的,甚至難以求達的奢侈物。再加之,中國人歷來受『高大全』的『理想』之苦,潛意識中便發出對諸如『理想』、『健全』之類的拒斥,而對『殘缺』、『病態』倒有一種難以名狀的默契。」(魏壘:《理想人格的魅力》,《理論信息報》,1989-05-19)這一評論較為中肯地談到了實際存在的問題。
講自我與自我實現就是鼓吹利已主義嗎?持這種看法的人往往是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社會利益完全對立起來了。其實,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並不同意這種看法。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指出:「共產主義者既不拿利己主義來反對自我犧牲,也不拿自我犧牲來反對利己主義,理論上既不是從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從那誇張的思想形式去領會這個對立,而是在於揭示這個對立的物質根源,隨著物質根源的消失,這種對立自然也就消滅。……共產主義不向人們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們應該彼此互愛呀,不要做利己主義者呀等等;相反,他們清楚地知道,無論是利已主義還是自我犧牲,都是一定條件下個人自我實現的一種必要形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27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其次,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人來源於動物界這一事實已經決定人永遠不能完全擺脫獸|性,所以問題永遠只能在於擺脫得多些或少些,在於獸|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3卷,442頁)人與動物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處,馬斯洛的類本能這一概念,正是準確地表達了這種情況。它強調了人類需要的特殊性,表現了人的「獸|性」的減少。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把低級需要和高級需要納入了連續統一體之中,並指出了需要越高級,就越為人類所獨有,這樣,他就為人類需要的繼續進化問題提出了具有參考價值的具體模式。

三、類本能——一個對解釋人的行為有重要意義的概念

read.99csw•com
馬克思和恩格斯這段論述的重點在於表述歷史唯物主義對於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重視。要變革人們的思想,首先必須注意物質根源。但是,從他們的論述可以看到,「自我」與「自我實現」完全可以是不帶倫理取向的中性範疇,它們是對人的個體客觀存在的思維的一種抽象與肯定。這兩個範疇表明,人是有意識的動物,儘管他的行為要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與制約,但是人畢竟不是木偶,他的行為畢竟是他自己的行為,是通過他自己頭腦的支配、肌肉的收縮來實現的。不管他是在損人利己,還是在「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都是他本人而非另外任何人在如此這般。這也正如馬克思經典作家所說的:「個人總是並且也不可能不是從自己本身出發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274頁)絕不能避免這種情況:推動人去從事活動的一切,都要通過人的頭腦……毛澤東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也說,白求恩「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請注意「他自己」這三個字。所以,從廣義來看,自我與自我實現的客觀存在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識或意志為轉移的,問題在於如何正確對待自我實現?我們應當提倡什麼樣的自我實現。那麼,馬斯洛所談的自我實現的原意又是什麼呢?它與馬克思主義又有什麼關係呢?

五、馬克思主義與「自我實現」

人本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弗洛伊德心理學並稱心理學的三大思潮或者三種勢力。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不能夠涵蓋全部人本心理學豐富的內容。但馬斯洛作為人本心理學的重要奠基者和主要發言人,他的論述可以代表人本心理學的特點。
一般來說,心理學被認為是現代意義上的一門科學,是從馮特1879年在萊比錫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才開始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世期間,心理學還沒有長足的發展。經典作家由於歷史時間的局限,他們在創立自己的學說之時,不可能對20世紀,乃至21世紀的現代心理學成就進行概括與總結。但我認為,根據他們的論述,他們不會否定心理學的重要性。正如他們所寫的:「決不能避免這種情況:推動人去從事活動的一切,都要通過人的頭腦,甚至吃喝也是由於通過頭腦感覺到饑渴而開始,並且同樣由於通過頭腦感覺到飽足而停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4卷,23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研究人的行為時,儘管更多地是從宏觀的角度,從社會關係的角度去研究,但他們並沒有否認從「人的頭腦」的角度(即從心理學角度)去研究人的行為的意義和重要性。從「人的頭腦」去研究人的行為,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就是心理學的需要理論。
(3)歸屬型人格——指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有一定滿足,其注意力開始上升到歸屬需要,即要求建立家庭、繁衍後代的人格。例如,封建社會的農民在和平時期能夠維持生存,生命有保障,同時又能傳宗接代,就算達到了平均水平。歸屬型人格是封建社會的人的普遍人格。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就提出了這樣的重大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3卷,77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在這樣的原理中,實際上已經隱含著一個心理學的需要理論的前提,即,需要滿足狀態是支配人們活動的重要的內在因素(支配人們活動的當然還有外在社會環境因素),而不同類型的需要在支配人們的行為方面,具有層次之分。歷史唯物主義的這一重要原理顯然是與心理學的需要理論是密切相關的。
在今天,仍然存在類似的問題。更有甚者,由於馬斯洛提倡健康人格,對人類發展持樂觀態度,當時他被某些有更加極端傾向的人看成是有害無益的理想主義者。
恩格斯在論述消費需求的變化時,曾經提出過消費資料可以劃分為生存資料、享受資料、發展資料。但人類對消費資料的需求不過是滿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手段而已,那麼作為人的基本需要的本身,其變化、發展究竟有什麼內在的規律性呢?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並沒有從心理學領域作更深的探討;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當時也沒有更好的心理學理論為他們提供參考。一百多年以後,隨著心理學的第三思潮,即人本心理學的崛起,馬斯洛對人的基本需要的性質、結構、層次以及發展、上升的規律作了較為全面的論述,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層次論,這就為豐富歷史唯物主義提供了新的資源。可以說,需要理論是馬斯洛人本心理學和馬克思主義的一個交叉點。這個「交叉點」的意義在於,在心理學的需要理論中,包括在馬斯洛人本心理學的需要理論中,包含著大量歷史唯物主義進一步發展可以吸收的資料。
人的需要作為客觀存在的一一種心理現象,作為人的一種「自身的自然」(馬克思《資本論》語),其發生和發展具有自身的規律性,九-九-藏-書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儘管沒有從心理學角度進行詳細的研究,但他們對此非常重視。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了新的需要。」(《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1卷,79頁)從需要理論角度看,這段話所包含的內容是豐富的。它肯定了人類的需要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肯定了滿足需要的活動與需要本身之間的交互作用,把需要本身的滿足,看成是「新的需要」出現的條件之一。
「自我實現」這一概念在馬斯洛的心理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在自己著作中從多種角度論述過這一概念,但擇其要點,「自我實現」可以大致描述為充分利用和發揮天資、能力以及潛能。而自我實現的人是一些正在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的人,他們已經走到或者正在走向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度。馬斯洛的「自我實現」概念顯然與馬克思主義並不矛盾,人的全面發展、人的潛能的充分發揮,正是馬克思所認為的人的發展的最高形態。作為普遍人格,只有人類社會發展到共產主義社會之後才有可能。馬克思在論述共產主義時,把勞動從謀生轉化為人的第一生活需要作為人類社會進入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一個前提條件,他說,「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為了生活的第一需要」(《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3卷,15頁),「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他們的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3卷,15頁)。可以說,共產主義社會正是一個最適合人們自我實現的社會,或者說,它是自我實現的人能夠達到最大比例的社會。似乎並非偶然,馬斯洛也是把「勞動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作為自我實現的一個重要條件的。他多次談到,在自我實現者身上,許多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對立、二分的東西都消失了。「當責任同時也是快樂、工作等於消遣時,當履行職責並且講求實效的人同時也在尋找快樂,而且的確非常愉快時,職責與快樂、工作與消遣也就不再相互對立了。」(詳見本書第十一章)值得注意的是,馬斯洛從微觀心理學的角度對人的發展所能達到的境界作了相當精彩的研究,以人的全部發展和解放為目標的馬克思主義顯然有必要注意其中合理的部分。遺憾的是,關於馬斯洛心理學與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研究,目前還不多。
1.在社會發展的每一階段,人們並不是只有一種基本需要存在,作為人種遺傳的特點,每一個社會發展階段的人都同時存在五種基本需要,它們是人類共有的潛能。也就是說,在原始社會裡甚至就有自我實現需要的萌芽,在共產主義社會裡生存需要也並沒有消失。關鍵在於,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人類需要的滿足情況有很大差異。在原始社會,人們主要是生存需要佔優勢,很少有滿足自我實現需要的時候。而在共產主義社會,生存需要、安全需要作為優勢需要支配人們的時間大大縮短。人類首次能夠讓自我實現需要長時間地成為優勢需要。
什麼是「以人為本」?我認為,所謂「以人為本」,就是強調人的幸福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目的,在發展戰略上,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來安排、組織和協調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的要求,不按照這種要求去做,就會遭受挫折。要做到「以人為本」,必須研究和借鑒一定的人性理論和心理學理論。在這方面,以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心理學應該得到高度的重視。這是由人本心理學的特點決定的。
再次,由於基本需要的性質是類本能的,它們不能夠像本能那樣,不經過學習就直接表現,它們的表現與後天有密切關係,基本需要必須表現為實際的動機或者轉化為「有意識的慾望」才能影響行為。這樣,在行為的發生以及發展上就很自然地把社會環境因素引進來了,為研究環境因素、社會因素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留下了餘地和空間。這樣,人的行為自然也就成為心理學以及其他科學與馬克思主義共同研究(儘管是不同層次的研究)、相得益彰的領域。人是社會的動物,僅僅從生物學、生理學的角度進行研究,是不可能深刻認識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固然,在人成為社會存在物之後,人並沒有脫離自然界,生物因素和生理因素仍然參与決定人的行為,但是,人的生物和生理因素是在社會環境條件中發揮作用的。影響人的行為的社會因素的形成必須以生物因素和生理因素為前提,但是生物因素和生理因素不能直接形成社會因素,而已經形成的社會因素不能簡單地還原成生物因素和生理因素。這樣,就存在一個從人類發生和社會發生的統一的高度上來看待人類行為的問題。馬斯洛的類本能這一概念,在客觀效果上既反對了把一切社會行為都簡化為生物因素的還原論,也反對了完全否認自然因素,把人的行為都看成是由社會文化決定的文化相對論。他的這一概念,有利於從人類發生和社會發生統一來看人的行為,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起到連接人類發生和社會發生的橋樑作read.99csw.com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實現者中,有的是已去世的歷史人物。他們當年就曾得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明確的認同。例如,晚年的林肯是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者的樣本之一。馬克思曾用這樣熱情的話語高度讚揚過林肯:「這是一個不會被困難所嚇倒,不會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撓地邁向自己的偉大目標,而從不輕舉妄動,他穩步前進,而從不倒退;他既不因人民的熱烈擁護而沖昏頭腦,也不因人民的情緒低落而灰心喪氣;他用仁慈心靈的光輝緩和嚴峻的行動,用幽默的微笑照亮為熱情所蒙蔽的事態;他謙虛地、質樸地進行自己宏偉的工作,決不像那些天生的統治者們那樣做一點點小事就大吹大播。總之,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這位出類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樣謙虛,以致只有在他成為殉難者倒下去之後,全世界才發現他是一位英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6卷,108~10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馬克思在這裏所說的林肯「達到了偉大境界」、「出類拔萃和品德高尚」等許多特徵正是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實現者的共同特徵。
要理解人本心理學的特點,可以將人本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弗洛伊德心理學進行比較。心理學的三大思潮在研究的樣本上有極大的差異。行為主義心理學和弗洛伊德心理學不是不研究人,而是在研究上有一定偏頗。行為主義心理學由於強調研究的精確性,使研究忽略了人類的一些重要問題,而在研究樣本上過多地偏向了動物,例如大白鼠、猴子等。針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這一問題,馬斯洛提出了「以問題為中心」和「以方法為中心」的概念,深入地剖析了人本心理學與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分歧,指出行為主義是「方法中心論」,其缺陷是「在總體上減弱了生命力和深遠價值,減弱了問題的意義和創造性的意義」。弗洛伊德心理學重視研究潛意識,強調了人類心理的深層結構,但忽略了人類心理的健康和高層次方面,其樣本主要局限於心理病人。實際上,這兩大心理學都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以人為本。馬斯洛人本心理學是在批判心理學的這兩大思潮上發展起來的。但是,馬斯洛並沒有用人本心理學來否定心理學的這兩大思潮,而是提出了一個更深更廣的人性模型。正如他在《動機與人格》的英文第二版前言中說的:「它實質上是試圖在已有的傳統心理學派的基礎上有所發展,並未想要摒棄這些學派或者建立另一個與之抗衡的心理學流派。它試圖通過深入探索人性的『高級』層次,來擴展我們對於人格的理解(我最初想給本書起的書名就是《人性的高境界》)。如果我必須把本書的主題濃縮為一句話,那麼我就會這樣說,在當時的各種心理學派對人性所做的描述之外,人還有一種更高級的本性,這種本性是類本能的(instinctoid),是人的本質的一部分。」
從上圖我們可以作這樣一些理解:
馬斯洛作為一個從整體論的角度對需要理論作過深人研究的心理學家,其著述理應受到重視。馬斯洛本身受過嚴格的實驗心理學的訓練,但是他的研究超越了實驗心理學的限制。關於人的需要的研究,貫穿了整體論思想。例如,關於飢餓,馬斯洛寫道:「當一個人感到飢餓時,他不僅在腸胃功能方面有所變化,而且在許多方面,或許甚至在他所具有的大部分功能方面都有所變化。他的感知改變了(他會比其他時候更容易發現食物),他的記憶改變了(他會比其他時候更容易回憶起一頓美餐),他的情緒改變了(他比其他時候更緊張、激動),他思想活動的內容改變了(他更傾向於考慮獲得食物,而不是解一道代數題)。」人的心理的這些微觀的、豐富的變化,正是心理學研究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研究的成果也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應該概括和總結的。所謂需要理論是馬斯洛人本心理學與馬克思主義的一個交叉點,其主要含義也在這裏。
首先,在對人的行為的理解上,它避免了片面強調內因的本能論和片面強調外因的環境論兩個極端,能更圓滿地從內外因統一的角度對人的行為的發生和發展問題做出解釋,這實際上也在心理學領域內印證和豐富了唯物辯證法。
在20世紀80年代,馬斯洛心理學剛剛傳入中國的時候,有人曾經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指責:馬斯洛儘管研究了許多需要,卻沒有研究「工人階級推翻資本主義的需要」。其錯誤的根源之一也在於沒有弄清楚「類本能」的概念。
(5)自我實現人格——指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自尊需要均已充分滿足,其注意力開始集中於自我實現需要,即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和創造性的人格。例如,當代世界上的許多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哲學家、政治家、企業家等,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內有自己的創新,同時又得到足夠的自尊,個人潛力發揮得較充分,就算達到自我實現的水平。前資本主義社會中極少數人、資本主義社會以及社會主義社會中的某些人就屬於這種人格,自我實現型人格將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普遍人read•99csw.com格。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認為,人的生理需要處於需要層次結構的最底層,他指出:「這些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絕對優勢。具體說,假如一個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沒有得到滿足,那麼是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為他的主要動機。」馬斯洛強調,這些基本生存(生理)需要的滿足是從事其他一切需要滿足活動的基礎,可以說,上述的歷史唯物主義不可能不需要這樣的微觀心理學的前提。
在我國,長期以來,「自我」、「自我實現」與「個人利益」、「物質利益」等一樣,被當作貶義詞,一說到它們,就意味著利己主義、資本主義,這種情況嚴重地影響了我們實事求是,影響了我們走向「以人為本」。
在我國,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可以說,這是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道路和目標有了新的認識后提出的新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新的發展戰略的提出,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馬斯洛的主要著作《動機與人格》的英文第三版的中譯本在這一背景下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儘管《動機與人格》是一本心理學著作,但它的應用範圍遠遠超出了心理學領域,在這裏,不妨先談談它與「以人為本」的關係。
2.恩格斯有一個論點:有機體個體發育的歷史要重演系統發育的歷史(參閱恩格斯《自然辯證法》,200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這一論斷對於人類需要以及人格的發展也適用。個體需要發展的歷史重複人類需要發展的歷史,個體的需要優勢的更替重複人類普遍人格的更替,而人類的五種普遍人格的更替剛好又與人類社會發展的五階段相對應,也就是說,個體需要的發展要經由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這一過程,正好與人類的普遍人格從生存型人格、安全型人格、歸屬型人格、自尊型人格到自我實現人格的更替相對應,而人類普遍人格的這種更替,又正好與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五個社會發展階段相對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是有類似思想的。例如,列寧在談到資本主義發展時曾指出,資本主義這一經濟過程在社會方面的反映就是人格的普遍提高,資本主義造成了人格和自尊心的提高。
人是社會的人,人的行為在其發生上顯然與動物有本質的區別。馬斯洛為了表達基本需要的性質和特點,提出了「類本能」(instinctoid)這一概念。它是在本能(instinct)一詞之後加上了一個後綴「oid」(意為「類似」、「相似」、「相像」等)構成的。「類本能」這一概念是馬斯洛需要理論的一個關鍵概念,這一概念是馬斯洛批評了心理學中關於本能問題的兩個極端,即行為主義心理學和傳統的本能理論之後提出的。他指出,行為主義心理學或者認為不能用「刺|激一反應」的模式來描述本能而否定本能的存在,或者把本能與反射混為一談。他指出:「僅僅用刺|激一反應概念是不能解釋任何重要的人類完整的品質或完整的活動的。」(見本書第四章「重新考察本能理論」)馬斯洛也批評了傳統的本能理論對於本能的看法,他指出,傳統的本能理論的錯誤在於過分強調人與動物界的連續性,而沒有同時看到人種與其他物種的深刻區別。馬斯洛認為,行為主義心理學與傳統的本能理論在解釋本能問題時各走一極端,形成了「不是本能的,就是學習的」這種絕對的兩分法,他指出:「本能論者和他們的反對者的嚴重錯誤都在於用非此即彼的兩分法而不是按程度的差異來考慮問題。」實際上,可以有類本能的或弱本能的東西。人類的基本需要就是類本能的。人類的基本需要在某種程度上是由人種的遺傳所決定的,是一種內在的潛能或固有趨勢,但它們的表現和發展卻要取決於後天的環境條件。

二、需要理論——馬斯洛人本心理學與馬克思主義的一個交叉點

馬斯洛關於基本需要類本能性質的論述非常重要,甚至對於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上來解釋人的行為也有一定重要意義。
由於沒有理解「類本能」這一概念,有的人認為馬斯洛的需要理論歸根到底還是生物還原論,馬斯洛把人的行為還原成五種基本需要,與弗洛伊德把人的行為還原成性本能沒有什麼區別。其實,馬斯洛並沒有認為所有的行為都是由基本需要決定的,他認為基本需要的追求和滿足只是決定行為的因素之一,除了需要以外,行為還有其他許多決定因素。馬斯洛甚至認為並不是所有的行為都與滿足基本需要有關,他把這部分行為稱為「表達性行為」,即只是反映、表達了機體的某種狀態的行為,如低能者愚笨、健康者的笑容和輕快的步態等。
(4)自尊型人格——指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滿足,其注意力開始上升到自尊需要,即要求在事業上成功、實現個人價值的人格。例如,資本主義初期成為企業主的清教徒,以及當代西方后工業社會中的知識分子以及中層和中下層階級中的不少人,如read.99csw•com果他們在事業上有一定的成功,自尊心也得到一定的滿足,就算達到了生活的平均水平。自尊型人格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人的普遍人格。
馬克思的經典作家研究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提出了人類社會由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馬斯洛研究了人類需要產生、滿足、發展的規律,提出了人類的需要滿足經由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自尊需要到自我實現需要發展的需要層次論。在一定意義上,馬斯洛需要層次論與馬克思的社會發展階段論正好互相補充。可以說,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從微觀心理學的角度支持和豐富了宏觀的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階段論。需要層次論與社會發展階段論的連接點是「普遍人格」這一概念。所謂普遍人格,是指在某一社會發展階段,大多數人所具有的一種人格類型。既然需要、人性、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如此密切,我們抓住需要滿足狀態的變化就可以說明人性的變化,乃至社會的發展。馬斯洛講,人的需要滿足狀況在一定意義上表現了其心理健康程度。在這個意義上,社會發展的目的也就是應該造就越來越多心理健康的人。而所謂共產主義社會,就是有盡量多的心理健康的人,即自我實現的人的社會。如何以需要滿足狀況來劃分人格?我們知道,人同時存在著各種需要,但在相同時期,不同的需要對於行為有不同的支配力量,有的需要對人的那種需要叫優勢需要。以需要滿足狀況來劃分人格,主要是根據個體優勢需要的變化情況,即看個體一生中哪一種需要對個體行為在最長的時間內具有最大的支配力量,根據這一標準,我們可以把人類的基本人格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從人本心理學看「以人為本」

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我國理論界,已經有了關於「以人為本」與需要關係的論述。例如,「……從社會屬性看,以人為本就是要創造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尊重人的民主權利,維護人的尊嚴,關心人的感情需要,滿足人的自我實現需要……」(黃鐵苗:《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人民日報》,2004-01-08第七版)這篇文章的論述,已經涉及馬克思主義與馬斯洛人本心理學的關係。
關於什麼是「人的本性」,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談到歷史發展時說:「整個歷史也無非是人類本性的不斷改變而已」(《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版,第1卷,17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這裏說得非常明確:需要就是人的本性。他們從需要的角度來看人的本性,這就決定了需要理論對於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人的需要是支配人的行為的內在的動因。迄今為止,心理學對於支配人的行為的內在的動因已經做過很多研究,馬克思主義如果要繼續發展,應該對這些研究有所概括和總結。要做到「以人為本」,更是有必要借鑒、吸收心理學的需要理論。
由於沒有把握基本需要的類本能性質,有的人感到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低級需要看成是基本需要還可以理解,但如果把高級需要,特別是創造需要(或稱自我實現需要)也看成是基本需要就難以理解了。在學術界有人曾經發表文章提出這樣的質疑:「創造需要難道是先天固有的嗎?」顯而易見,這是把基本需要與「有意識的日常慾望」或「動機」混淆起來了。在這裏,關鍵在於「創造需要」是指什麼。如果「創造需要」是指基本需要,那麼它具有類本能的性質。也就是說,它是由人種的遺傳所決定的,是一種內在的潛能或固有趨勢,但它們的表現和發展卻要取決於後天的環境條件。如果「創造需要」是指具體的創造動機,包括寫一首詩歌、設計一個軟體等,就可以說是後天的。
什麼是「以人為本」?如何理解「以人為本」?
許金聲
「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是馬斯洛人本心理學的一個中心概念。然而,馬斯洛在採用了「自我實現」這一術語之後,曾產生了深深的憂慮。他看到,在強有力的語言習慣面前,他以經驗為基礎的對於自我實現的描述顯得無能為力,常被人們曲解。他指出,他所特指的「自我實現」這一用語容易從以下方面被歪曲:(1)它似乎含有利己的意思;(2)它似乎忽視了人的義務與貢獻;(3)它似乎忽視了個體與總體以及社會的聯繫;(4)它似乎忽視了無私與忘我等。不幸的是,當馬斯洛人本心理學傳人中國之後,這種誤解同樣也發生了。
(1)生存型人格——指生存需要佔優勢的人格,這種人格一生中主要的精力都是用於求生存,即滿足生存需要。例如,在原始社會裡,由於生產力極為落後,在尋找食物上要花費大量時間,人們有時候為了活命不惜吃掉老人。原始人能夠保證經常捕獵到野獸、採集到果子,這樣不至於被餓死,使壽命延長到一定時候,就算達到了平均水平。生存型人格是原始社會的人的普遍人格。

四、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與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階段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