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訪美國 2 貧困的早年

初訪美國

2 貧困的早年

其實,都市之成為美國所具引人注目的特色不過是最近25年的事。25年前住在2500人以下鄉村裡的美國人還佔他們全部人口的一大半。愈往前推,鄉村裡的人數也愈多:1870年,現在七十多歲的老年人出世的時候,74%的人口住在鄉下,若單以種田務農的人說,那時也佔全體職業人口的一半之上;和我們現在的中國相比,差別尚不能說太大。再推上80年,美國獨立方成之時,擁有1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在美國境內只有4個,最大的是紐約,不過3萬人,比現在的昆明還要少6/7。那時5個美國人中有4個是務農的。這還不過150年前的事,「而北美在300年前已經是一個歐洲人民所關心的新世界了」。
現在在中國一提起美國,真像是西天極樂世界,「上有天堂,下有美國」。從美國回來而沒有發財,似乎是件奇事。自然,我也不能不承認美國一般人民的生活程度確是比我們,尤其是戰時的我們中國人,富裕得多(我並不是指在戰爭里發財的人而言)。一個剛從中國的大後方,幾天之內被飛機送到像邁阿密那種花園般的海濱勝地時,怎能不咽一口氣,半天才說得出聲:「美國真富!」我在《旅美寄言》的《一張漫畫》中曾把我最初的印象記下:
美國人的驕傲就在這裏。不但他們願意記得他們的祖先曾在飢餓里靠火雞過日子,他們的父母曾在荒涼的沙地上求生存,而且他願意向你說,用節日來紀念,用名劇來廣播,為的是要使每個人覺得努力是有收穫的。假若杜魯門不生在美國,不在美國競選,他一定得把早年的歷史遮掩得乾淨,然後造成一些莫須有的祖宗,來抬高自己的身份了。在美國,他不必這樣,愈是你父母是貧賤,愈是你早日生活艱難,愈是你祖宗里沒有名人,你有能力,你有成就,才表示你一切是靠自己努力得來,這才是值得人崇拜,值得自己驕傲的。
前年感恩節,我在芝加哥休士先生家過節。當我用冰水硬硬地送下一塊又老又生的火雞肉時,主人卻在講給我聽,為什麼在感恩節家家要吃火雞的掌故。據說是當新英倫的移民初到這大陸時,這新大陸有的不是溫暖的自由,而是嚴酷的寒風。他們帶來的種子,剛下土,就很快被幾尺厚的白雪掩沒。人在飢餓中度過北國的冬天,死得和狗一般的容易。幸虧這地方有野生的火雞,給初來的移民充饑,他們才能維持下去,沒有死完。後來土地有了收穫,為了紀念這苦日子,所以定下這感恩節,一年一度,要吃一隻火雞。我雖則覺得為了要感激火雞而每年得一家殺它一隻,似乎不太說得過去,但是我想到當年在墾荒時發現火雞時的高興,嘴裏的味兒也增加了不少。美國並不是一個河https://read.99csw.com裡流著牛乳,樹上結滿葡萄的天堂。假定現在已近於天堂,那是從地獄里升上去的。
你若要知道一些真正的美國苦人家(當然不是像我上面所勾出的漫畫),最方便的是到紐約百樂大道(即百老匯大道)去。百樂大道,在42街附近,也許是全世界最繁榮的中心了。可是就在這紙醉金迷、歌舞昇平的時報廣場斜角有一家有名的戲院里在上演一出話劇,這出每天每晚上演已有十多年的名劇叫《煙草路》。這出話劇是描寫當時南部出煙草地方的人民的窮苦情形,是一出寫實的劇本。我自以為是曾經在最窮苦的地方住過的人,江南的鄉村且不說,瑤山裡的佃戶應當是人間最窮苦的記錄了罷?但是一看了《煙草路》,我才初次警覺一個人窮到一個程度,除了食和性之外,可以什麼都沒有。一個人成為禽獸時,身上既沒有光彩的皮毛,又臟又臭,比任何別的動物都難看、醜惡。這出話劇引起我這個理解,其內容已不言而喻了。
我們在東方看他們,千萬要記住,他們人民生活程度的提高是他們努力勞動的報酬,不是天,也不是人,送給他們的禮物。
當然我絕不敢否認美國具有慶堃在十多年前已告訴我的那種龐大的、超越的創造力。正如我在到紐約時的渡船上和張其昀先生所說的話:「這地理才真是人文的了,你瞧,到處都沒有一塊自然的本來面目,哪一個角里找不到人工加上去的色彩?」可是這種摩天高樓其實只是這偉大創造力的表現,決不能說是創造力的本身,更不是培養創造力的動力。即使我同意美國人的確是具有比其他民族更大創造力的話,我不願意把這種性格作為和煙霧一般同是都市的產物。我更不敢苟同的是那些想得到這種性格的人,在夢裡先造下幾個都市來。上海和紐約相差不多,可是上海並沒有造成有創造力的中國人。都市沒有創造美國,是美國人的性格造出了都市。下半句話,其實還是不確切的,應當是說美國人性格中的一部分表現在紐約那種都市裡罷了。
我默默地在心上勾出了一張漫畫:美國是真富!
世界上窮苦的人不少,可是有些人並不恨窮,只怕別人看見他們窮。他們會掩飾,會裝點,別人不說他們窮,他們也就安於窮苦了。這不是美國人。美國人不怕別人妒忌他們富,因為他們可以很坦白地說:「你也能富的呀,誰叫你不求富呢?」他們不必掩飾,因為他們自覺他們的富有是靠自己的勞動得來的,以正當的手段向自然爭取來的。
例如林肯的父親當肯塔基不復是邊陲區域以後,便決定在1816年移往伊利那。他為便利遷居起見,曾經編就一道木筏,將全部家私(一副墾荒器具,和4https://read•99csw.com00加侖威士忌酒)載上。後來木筏傾覆,但總算還撈得大部分傢具。他從最末一間移民的住宅出發,篳路藍縷,經過森林,在一片合意的地方把威士忌酒和墾荒器具安置下來。他的妻和兩個孩子帶著一床被褥,幾個瓦罐,幾隻鐵鍋,亦接踵而至。他們所住的茅棚只有三面遮蔽,第四面敞著,飽受風霜雨雪的吹淋,如是者一年。在這一年中間,他開闢了一個農場,並造了一座像樣的木房,但依舊想不到木房內應該有幾扇門,幾扇窗,或一層地板。尼古來和海伊(美國歷史學者)說:「他的木房就跟別的墾荒者的一樣,幾張三腳凳,一張木床(床的一端附在屋角木柱之間,另一端由插在地上的彎樹條支撐著),一張大木板下裝著四條腿的桌子,一隻瓦罐,一隻鐵鍋,一隻長柄壺,幾隻鉛碗和鉛盤,全室傢具,盡在於此。入晚,孩子亞伯拉罕從一張兩條木柱間裝著木釘的扶梯上面,爬到頂閣里,在樹葉堆成的床上過夜。」當地的墾荒者好多死於熱病,亞伯拉罕的母親也因熱病而死在這木房裡面。
早年美洲移民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呢?這裏我只有借別人的話來交待了。羅素在《自由和組織》里曾描寫過這種人的生活。他說:
美國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不靠祖宗餘蔭,靠自己,不買賬,拚命、刻苦創造出來的記錄。這種人是有膽量每年吃火雞,每個人去看《煙草路》的。也是這種人才會在沙灘上造出個世界最大的都市,在年年泛濫成災的美國「黃河」(泰尼西河,今譯作田納西河)流域里造成一個將要改變世界經濟的T·V·A。
你在這時會有一種勇氣,似乎得到了保證,努力是有報酬的,努力里會消滅貧窮,努力里會出現快樂。工作,不斷工作,前面有一個更好、更美的天堂。你在這時也會發生一種幻想:在不久的將來,這百樂大道也會被人看成《煙草路》。進步!進步!還是進步!
若是我說在夕陽晚霞里在新澤西望曼哈頓的夜景是人間的奇觀,這「奇」字只是美的意思而已,並沒有半點突然之義,因為每一個中國人到這地方去欣賞這夜景,心裏早已有了準備,都市的偉狀到這裏來證實一下而已。在我們的觀念中,美國是「千百個大上海,小上海」,是都市的集成,典型,標準。在沒有親臨其地之前,在銀幕上所見到的,在百貨商店裡所接觸的,在收音機前所聽到的,凡是可以加上花旗徽號的,哪一件哪一樣不是代表都市生活的?在美國看都市,決不能引起「奇」的感覺,「自然」得很,好像是應該如此,非如此不成其為美國。使這些客人發生驚異的倒是有人說美國的基本精神並不在這種都市文化這句話。
美國的工業,和工業所造就的九_九_藏_書大都市,儘管有驚人的成就,以年齡說還是輕得很。現在活著的老年人和中年人,大多數還不致忘記早年熟悉的鄉村生活。立國的精神是蓄積在每個人民的經驗里的,尤其是早年所熏染的習慣和態度里。「三歲到老」是句老話,也是被心理學所證實的原則。因之,若忘記了美國的歷史,被爆發的都市文化擋住了視線,我們會誤解美國的國民性。大企業、大工廠、大都市在美國確有它們的勢力,它們表示了美國的力量,可是只是皮膚和肌肉,並不是骨骼。骨骼還是他們在早年工業尚沒有發達之前,在拓殖時代鄉村生活中所養成的。那種粗放曠達的生活環境養成了獨來獨往,不卑不亢,自負自驕,耐苦耐勞的性格。這性格歸結於他們崇尚平等,愛好自由的精神。美國的創造力並不是憑空獲得的,而是從這種對生活的認真,對自由的愛好中長成的,更因為有了這種性格,這種精神,所以他們所發生出來的創造力並不像西歐日耳曼民族那樣爆發成為人類的破壞和毀滅。我們要認識美國,不在它外表的聳天高樓,而是在它早年的鄉村裡。
美國人自己可以謙虛地說這張漫畫毫無根據,可是我卻覺得美國人很可以驕傲地說,「是呀,我們雖不算富,但是的確已經不像你們東方人一般常受飢餓的威脅了」。我們東方人在現在若是覺得美國的富是值得羡慕的,就該知道美國的富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貧窮中自己打出來的天下。我們看得到的是吃得面孔紅噴噴的老美,看不到的是他們曾在飢餓里掙扎的洋克。
也許是因為美國的飛機在我們天空里太熱鬧了,我們似乎不容易保持正確的時間尺度。讓我舉幾個年份把中西歷史配一配: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在中國正當明太祖定都金陵后124年,孝宗皇帝的弘治五年,天下無事。若要找一件比較大的事來相配,只有10年前憲宗皇帝置西廠,緝姦宄的政治設施了。可是一過明代,事情也就多了。明朝的永曆帝被殺后5年,牛頓發現了地心引力(1666)。再隔104年瓦特發明了蒸汽機(1765)。清朝乾隆皇帝開四庫全書館后10年,美國獨立成功(1783)。過了24年,美國赫得遜河內第一艘汽船下水(1807)。7年後斯蒂文生的火車試驗成功(1814),也剛是第一次歐洲大戰開火前100年。又14年美國第一條鐵路,也就是我剛才提到初次送我上紐約的Baltimore and Ohio鐵路築成(1828)。不過那時,有時還得用馬來拉車。我們的國運從那時起走上厄運了。過了12年鴉片戰爭開始,而美國卻正在慶祝電報成功(1840),是第二次歐戰開始前100年。又20年林https://read•99csw.com肯當選總統,而我們卻正遭英法聯軍的攻擊,天津北京失守(1860)。林肯被刺前一年洪秀全自殺(1864)。可是5年後,美國第一條橫斷新大陸的鐵路卻築成了(1869),參加落成典禮的小孩可能到現在還有活著的。下一年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創辦他的美孚石油公司,鋼鐵大王卡內基的鍊鋼廠也在這年開始出貨。太平天國失敗后,西太后再度垂簾聽政(1875)的翌年,美國的電話發明成功。美國工業開始大規模發展的25年中,我們卻給日本打了一個敗仗。馬可尼發明無線電時(1897),美國的工商業已成年了,號稱10億金元的摩爾根鋼鐵公司準備出世(1901)。這幾年中,我們是鬧變法,鬧立憲,殺了不少人,最後法未變,憲未立,發生了義和團。這是45年前的事。
《煙草路》給我的感想很多,最重要的並不是在認識貧窮的罪惡,而是發現美國在富有時並沒有忘記窮苦的日子。你想,為什麼這一出看了會使人心裏十分不舒服的劇本能在百樂大道上一直上演了十多年(我曾為天天要扮演同樣一套的演員抱屈),獲得戲劇界最高的票房紀錄。論藝術,我不懂;可是以普通觀眾的立場說,既沒有偉大場面,又沒有驚奇布景,連美國人所喜歡的大腿也沒有,可是每天有觀眾,差不多天天客滿。有人看了一遍,過一時又去看一遍。我問過很多朋友,沒有說沒有看過的。一個小孩子到紐約,必然去參觀自由女神,天下雨也不管;一個成年人到紐約,假定有時間去看戲的,《煙草路》是一定得消磨一晚的。這話劇號召力之大,顯然不只是一齣戲而已,不只是劇本高明、演員出眾而已,而是在它具有迎合美國人民心理的魅力。
這是一張漫畫:一個小巧的花園,肥健的太太手上拿著一個藥瓶,瓶上寫著維他命A、B、C,半裸著在曬太陽;一個大肚子男人彎著腰在種花;門前停著一輛待租的Taxi。我想將這張漫畫標題為「美國的苦人家」。
這文化的下馬威確曾使我瞠目結舌。後來我寫信給安排這行程的朋友說:「你若是有意要在最短促的時間使我們對於美國有一個深切的印象,你是成功了。」過了有半年多,我又在另一封給她的信上說:「我在新澤西渡船上所獲得的對於美國的印象,曾費了半年才慢慢沖淡了,才慢慢對美國有了一些認識,讓我再加一句多餘的尾語,才慢慢使我喜歡美國。若是以後你還有機會介紹美國給我們東方人士時,我雖則不知道你應當先叫他在什麼地方上岸,但我願意很堅決地向你建議:若必須從華盛頓到紐約,坐New York Central車比坐Baltimore and Ohio車好一些。在地道里進入這大都九*九*藏*書市,可以使他糊塗一些,不致因曼哈頓的奇觀,誤認為美國之成為美國就在這並世無匹的大都會裡。我不知道你是否同意我,美國不是在紐約這種大城市裡吧?」
我們是坐了Baltimore and Ohio鐵路的火車從華盛頓到紐約的。這路的終點是在紐約對面的新澤西。新澤西是個工業區,煙囪像梳子一般地排列著,車就在這些梳子里穿來穿去。不像坐New York Central的車,一近紐約就向地下一鑽,黑洞洞的窗外什麼都看不見。從新澤西到紐約要坐渡船,你站在船面上,四面望望:後面是煙霧籠罩下的巨大廠房,海中心是個美麗的自由女神,對岸是曼哈頓一片聳天高樓,像積木般地堆砌著,這幅景象也許是美國文化最簡單的「文摘」。文化聯絡處為我們安排下這個行程,很可以說是想給我們這些東方客人一個文化的下馬威。
這段文字里描寫的情形還只是125年前的事,也許有人覺得125年是太遠,我們不妨推后100年看看。我在哈佛大學遇見過一位外籍的教授,講起第一次大戰時代的美國。他說他那時曾帶了孩子們大小一家到美國南部去旅行。有一次他的車壞了,就停在一個小鎮里,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家可以稱作客店的小屋。他們想洗個澡,沒有,全家在一間大房裡過夜。他預先打聽了一下,究竟要多少房錢,他得到的回答是1塊錢。美國普通的規矩是以人作單位算賬的,所以他一想花六七塊錢住這種店子真是冤枉。第二天,他們大大地吃了一頓早餐,付賬時,店主人一起只收了1塊錢。這地方的生活程度可想而知了。
他們的創造力是哪裡來的?第一,我是這樣想,不怕承認自己的貧窮,不接受貧窮,恨透貧窮,最後才能克服貧窮。美國原是苦人的世界,在這世界里苦人變成富人了,至少和我們比是可說是富人了。
什麼心理呢?你自己不妨試試,你聚精會神地看了《煙草路》出來,重新走到時報廣場,向北望一望這行人如流水的百樂大道,燈光如晝的不夜城中(一直到我快離開美國時,百樂大道的光禁才開),你自然會覺得一種驕傲,像拿破崙征服了歐洲,在凱旋門前,馬上獨步時那樣的驕傲!人力定能勝天,這《煙草路》一變而成百樂大道了。干!創造!靠自己的努力。
這過去的100年事情是真多,因之使我們覺得時間過得特別長。可是我們配合了歷史尺度來看一看,美國的工業是在上一世紀的最後25年中拔腳起步的,是他們的南北戰爭之後的事,也是我們的太平天國之後的事,關於「長毛」的故事,我們還是覺得很親切,那麼工業興起在美國也不能算是有悠久的歷史。何況,美國工業的成年須排在本世紀的初年,是和我們頤和園差不多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