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書

奧爾罕·帕慕克

奧爾罕·帕慕克
收藏

土耳其(1952 -)

奧爾罕·帕慕克被認為是當代歐洲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是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學巨擘。出生於伊斯坦布爾,曾在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主修建築。於2005年榮獲德國書業和平獎,2006年並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作品曾獲得歐洲發現獎、美國外國小說獨立獎、都柏林獎等等。其中,《白色城堡》是帕慕克1985年出版第一本歷史小說,這本小說讓他享譽全球。本書榮獲1990年美國外國小說獨立獎。

奧爾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06.07~ )被認為是當代歐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學家之一,是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壇巨擘。出生於伊斯坦堡,在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主修建築。於2005年榮獲得德國書業和平獎,並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作品曾獲得歐洲發現獎、美國外國小說獨立獎、都柏林獎等等。其中,《我的名字叫紅》獲得了包括法國文學獎、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和都柏林文學獎在內的歐洲三大文學獎項。他的作品已被譯成40多種語言出版。文學評論家把他和普魯斯特、托馬斯·曼、卡爾維諾、博爾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師相提並論。

 《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於2005年榮獲德國書業和平獎,帕慕克因此書獲當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作品總覽,總共12筆
  • My Name is Red

    My Name is Red

    You slew a man and then fell out with one another concerning him.

    —Koran, The Cow.

    The blind and the seeing are not equal.

    —Koran, The Creator.

    To God belongs the East and the West.

    Unlike many of his characters, Orhan Pamuk has never lived beyond the city where he was born, but in a city like...

  • 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

    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

    這是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爾罕·帕慕克的自傳性作品。

    《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書寫的既是一部個人的歷史,更是這座城市的憂傷。對帕慕克而言,伊斯坦布爾一直是一座充滿帝國遺迹的城市。這個城市特有的「呼愁」,早已滲入少年帕慕克的身體和靈魂之中。如今作為作家的帕慕克,以其獨特的歷史感與善於描寫的傑出天分,重訪家族秘史,發掘舊地往事的脈絡,拼貼出當代伊斯坦布爾的城市生活。跟隨他的成長記憶,我們可以目睹他個人失落的美好時光,認識傳統和現代並存的城市歷史,感受土耳其文明的感傷。

  • 傑夫代特先生

    傑夫代特先生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處女作

    一部土耳其家族的世紀史詩

    一個文壇大師的現實主義初啼

    《傑夫代特先生》講述了一個骨子裡充滿了現實主義的商人,他結交商人朋友、買大房子、娶帕夏的女兒,卻不敢有一絲偏離現狀的想法。

    一個在富裕家庭中成長的青年,他不願庸庸碌碌、渴望夢想,卻找不到方向、脫離實際,最終淹沒在現實主義的洪流中。

    一個用理想謀生的畫家,他在藝術的道路上遂願而行,卻還要面對冗雜生活的紛擾,在現實中迷惘、猶疑。

  • 別樣的色彩

    別樣的色彩

    一些帕慕克自稱「小說無法表達」的想法、影像和片斷,成就這部《別樣的色彩》,他的第一部「碎片式組合集」。一部通過記憶、遐想、素描、訪談與旅行,展現作者多個自我的優美篇章,向我們透露出更多你不了解的帕慕克。帕慕克回憶了他擁有的第一本護照、他的第一次歐洲之行、女兒如夢的小時候,還講到自己父親的過世,談及他不久前的官司,以及他所親歷的1999年伊斯坦布爾大地震。還寫到了幾位對他影響深遠的作家,如勞倫斯·斯特恩、陀思妥耶夫斯基、納博科夫,以及略薩……

    當然,少不了伊斯坦布爾和紐約,那是他所有作品成形的地方。伊斯坦布爾是他的起點與歸宿,而他在紐約生活過兩年。一部帕慕克三十年創作生涯的個人精選集,展現出獨特...

  • 天真的和感傷的小說家

    天真的和感傷的小說家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奧爾罕·帕慕克 最新作品!

    截至本書,帕慕克的重要作品已全部出齊。

    一個小說家對讀者的揭秘與渴望。

    成就奧爾罕·帕慕克的文學省思。

    更是中國讀者熟悉的老帕,充滿純真的樂觀召喚大家——「讓我們來讀小說吧!」

    對於現代的世俗化個人來說,要在世界里理解一種更深刻、更淵博的意義,方法之一就是閱讀偉大的文學小說。我們在閱讀它們時將理解,世界以及我們的心靈擁有不止一個中心。

    ——奧爾罕·帕慕克

    2009年,奧爾罕·帕慕克應邀在哈佛大學做了六場演說,即著名的諾頓演說,此為結集。

    帕慕克說,在完成《純真博物館》之後,他覺得自己在做了三十五年小說家之後,好像回到了原點,他也意識到,這...

  • 寂靜的房子

    寂靜的房子

    這是帕慕克的第二本小說作品,作者自己稱之為「永遠也寫不完的政治小說」。

    20世紀初,祖父塞拉哈亭·達爾文奧魯被政敵趕出伊斯坦布爾,攜妻子法蒂瑪定居於天堂堡壘。塞拉哈亭一生都在創作一部「可以喚醒東方」的百科全書,可到死也沒能完成。多年後,只有他的私生子,侏儒雷吉普作為僕人與法蒂瑪一起生活在古舊而寂靜的老宅。和以往每個夏天一樣,孫子法魯克、麥廷和孫女倪爾君從伊斯坦布爾來看望法蒂瑪,他們談論同樣陳舊而空洞的話題,而後就各回各屋,各干其事。可是,短短几天里,這寂靜的房子內外,充滿了喧囂與騷動:每一個人都要適應變化巨大的環境,面對自己擺脫不掉的回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迷惘,愛情和仇恨;他們有的失落了...

  • 我的名字叫紅

    我的名字叫紅

    16世紀末,離家12年的青年黑終於回到他的故鄉——伊斯坦布爾,迎接他回家的除了愛情,還有接踵而來的謀殺案。一位細密畫家失蹤了,奉命為蘇丹繪製抄本的長者也慘遭殺害。遇害的畫家究竟是死於畫師間的夙仇、愛情的糾葛,還是與蘇丹的秘密委託有關?蘇丹要求在三天內查出結果,而線索,很可能……就藏在書中未完成的圖畫某處。

    「我是一個死人,是井底的一具屍體。」無疑,這是今年最受關注的小說開頭。小說以謀殺推理故事的外衣,敘寫了16世紀伊斯蘭細密畫在透視畫法的衝擊下的沒落滅亡,這並不僅僅是一樁藝術史上事件:從一個單向度、充滿虔信的中世紀伊斯蘭藝術觀轉向一個講究多向度、多元化的西方藝術觀,意味著割斷一整個民族傳統,這...

  • 新人生

    新人生

    某日,名為奧斯曼的工學院學生讀了一本奇特的書,遭受強烈震撼,斷然告別過去熟悉的生活。他愛上個性獨特的神秘美女嘉娜,又目睹情敵遭人刺殺。種種意外讓他決定拋棄原有身份,追隨書中指引,踏上追尋新世界的新人生的旅程。

    一連串的車禍,叔叔身後留下的秘密線索,對愛情的迷惘,一款名為「新人生」的奶糖,如同幾道平行線帶領他直達事實底端。但到頭來,當奧斯曼親身經歷所謂的新人生,抽絲剝繭探究出這本書的真相,寧靜的舊日生活,卻開始向他召喚。

  • 白色城堡

    白色城堡

    年輕威尼斯學者被俘虜到伊斯坦布爾,成為土耳其人霍加的奴隸。二人竟然外貌神似。時間久了,他們甚至比對方更熟悉對方的生命歷程和生活習慣。

    他們聯手對付了席捲土耳其本土的一場瘟疫,霍加晉陞為皇宮的占星師,威尼斯人則成了蘇丹的傾訴對象。他們還為蘇丹發明了一件用來對抗波蘭與其西方盟軍的戰爭武器。武器在圍攻白色城堡時上陣,當然,他們不可避免地失敗了。

    此時,兩在城堡的身底下,濃濃大霧中,霍加選擇了逃離,奔向他的想像城市威尼斯,威尼斯人則作為替身留了下來繼續霍加的生活……

    奧爾罕·帕慕克被認為是當代歐洲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是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學巨擘。出生於伊斯坦布爾,曾在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主修建築。於200...

  • 純真博物館

    純真博物館

    2008年5月的北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在其首個中國媒體見面會上,志得意滿的當庭宣布:「我剛完成一部600頁的小說。」——正是這部《純真博物館》!

    「這是我最柔情的小說,是對眾生顯示出最大耐心與敬意的一部。」

    沒有哪個以色慾沉迷開始的故事,能像本書這樣,讓你體會到痛失所愛的幸福與感動!

    1975年的春天,伊斯坦布爾,30歲的富家公子凱末爾與名媛茜貝爾訂婚在先,卻意外遇到出身貧寒的遠房表妹——18歲的清純少女芙頌。兩人熾熱的愛戀過後,凱末爾最終與茜貝爾解除了婚約,卻發現芙頌早已離他而去。

    凱末爾追隨著少女的影子和幽靈,深入另一個伊斯坦布爾,穿行於窮困的後街陋巷,流連於露天影院。在被民...

  • 雪

    《雪》是帕慕克的第7本小說,故事發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裡。主人公卡,一個多愁善感的詩人,藉著記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遠小鎮卡爾斯城遊逛。現代與傳統,政治與宗教……這些衝突把卡爾斯城的人們分為兩極,整個小鎮的氛圍充滿了壓抑、憤怒、陰謀和暴力。

    大雪封途,卡爾斯通往外部的一切交通都被割斷。大雪下得無休無止,殺人的槍聲響起在舞台上,卡爾斯陷入了軍事政變的恐怖之中。愛情故事、恐怖謀殺案、歷史糾葛及政治衝突,都濃縮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城鎮中。

  • 黑書

    黑書

    我還要尋找你多久,一棟房子又一棟房子,一扇門又一扇門?還要多久,從一個角落到另一個角落,從一條街到另一條街?然而,我直覺相信,等我們到了七十三歲,當如夢不再有條件盼望另一種生活的時候,她終將會愛我。

    這是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出版於1990年。小說敘述了一個在伊斯坦布爾土生土長的律師卡利普尋找失蹤妻子的故事。一個偵探小說式的開頭——妻子如夢失蹤,只留下一張字條,卡利普開始了搜尋,也就開始了在伊斯坦布爾的街頭漫遊。他逐漸相信,如夢的出走與她的同父異母哥哥耶拉的失蹤有關,後者是知名的報紙專欄作家。他開始探尋耶拉文字背後的深層含義,探訪耶拉曾經到過的場所,甚至用耶拉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