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輯 第三紀元 第一篇 金鳶尾沼地之禍

第三輯 第三紀元

第一篇 金鳶尾沼地之禍

就在那時,號角聲驟然大作,奧克從四面八方合圍攻擊,和身撲向杜內丹人,兇狠得不顧一切。黑夜已經降臨,希望黯淡凋敝。人類不斷倒下,因為有些體型較大的奧克跳了起來,一次兩個,不論己方死活,只求以體重壓倒一個杜內丹人,如此一來別的奧克便能用強壯的手爪將其拖出殺死。奧克或許付出了五換一的代價,但這樣的代價仍是低廉之至。奇爾揚就是這樣被害,阿拉坦則在企圖營救他時受了致命傷。

關於伊熙爾杜之死的傳說來源

有人親眼見證了這一事件。歐赫塔與他的同伴帶著納熙爾的碎片成功逃脫了。故事還提到一個僥倖未被殺害的年輕人,他是埃蘭都爾的侍從,名叫埃斯泰爾莫,身在最後一批倒下的人之列,但他沒有被殺,而是被大棒擊暈,人們在埃蘭都爾的遺體下找到了仍活著的他。他聽到了伊熙爾杜與埃蘭都爾離別時的對話。救援者趕到現場時已經太遲,但他們及時驚擾了奧克,使其不能殘害遺體。這是因為,有些林中居民派人飛奔去向瑟蘭杜伊報信,同時集結起一支隊伍,要伏擊奧克。奧克聽到了風聲,便作鳥獸散,因為他們雖然取勝,但損失慘重,幾乎所有的大奧克都死了。此後漫長的歲月中,他們都不曾再度嘗試這樣的進攻。
埃萊薩懷著敬意取了這枚寶石。當他回到北方,重掌阿爾諾的完整王權時,阿爾玟把它戴在他額上,人們見到它的輝煌光採,皆驚奇靜穆。但埃萊薩再未危及它的安全,只在北方王國的重大節日上才會佩戴,在其他場合,他身著國王服飾的時候,戴的是那顆傳給他的埃蘭迪爾米爾。「這一顆同樣值得尊敬,我能佩戴它,不勝榮幸。」他說,「之前它曾戴在四十位先王頭上。」
這群杜內丹人的遭遇,後來人們只知道這一點:他們不久盡皆戰死,倖存者惟有一人,乃是一位被擊暈后壓在陣亡者身下的年輕侍從。埃蘭都爾就這樣英年早逝,他日後本來可以成為國王,而且就像所有熟悉他的人預言的那樣,他身為埃蘭迪爾後代中的菁英,最像他的祖父,本來可以憑著自己的實力、智慧與不沾驕矜的威儀,躋身最偉大的人物之列。
人們進一步細思這處秘藏時,便為之驚愕。在他們看來,這些物品——特別是埃蘭迪爾米爾——若非伊熙爾杜沉入水中時隨身攜帶,就絕無可能尋獲;但他的屍身若是沉入急流深水,又遲早都會被遠遠沖走。由此可見,伊熙爾杜必定不曾沉入河水深處,屍身應在深度不過齊肩的淺水裡。那麼,為何一個紀元過去,都不見他屍骨的蛛絲馬跡?會不會是薩茹曼找到了它,並且將其輕蔑處置——扔進某個火爐,折辱焚燒?倘若果真如此,薩茹曼此舉就堪稱可恥,但這還不是他最惡劣的行徑。
再說伊熙爾杜。據傳他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心如刀絞,但起初他像一頭逃離獵狗的雄鹿那樣飛奔,一直奔到谷底。他在那裡稍停,以確認沒有追兵,因為奧克不需要看見,只憑藉氣味就可以在黑暗中追蹤逃亡者。然後他愈加謹慎地繼續前進,因為前方的廣闊平地伸展開去,沒入昏暗,地勢崎嶇,無路可走,對不熟路途者來說遍布陷阱。
她被稱為「洛斯阿爾那赫的墨玟」,因為她曾在那裡生活,但她並不是當地居民出身。她父親喜愛那裡鮮花盛開的山谷,因而從貝爾法拉斯遷居過去。他是那片封地從前的一位領主的後代,所以是伊姆拉希爾親王的親戚。他與洛汗的伊奧梅爾親緣雖遠,但得到了伊姆拉希爾的認可,雙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伊奧梅爾娶了伊姆拉希爾之女[洛希瑞爾],他們的兒子、俊美的埃爾夫威奈長得極像外祖父。
這是有關凱勒博恩出身的故事的晚期版本,也是他名字含義的晚期版本。見本書第30—05頁和352頁。
於是,就如後來的傳說所述,第三紀元第二年業已過半時,伊熙爾杜於八月(Ivanneth)初從歐斯吉利亞斯出發,預計在四十天內,也就是九月(Narbeleth)中旬、北方冬季臨近之前抵達伊姆拉綴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美尼爾迪爾在大橋東門處與伊熙爾杜告別:「祝您此行迅速,願您出發之際的陽光始終照耀您的前路!」九-九-藏-書
眼尖的奧克或許注意到了他們逃走,但未加理會。他們暫停行軍,準備發起進攻。他們先是射出一波箭雨,然後驟然大吼一聲,採取了伊熙爾杜本來會採取的行動——大群的精銳士兵猛衝下最後一道山坡,殺向杜內丹人,以為可以攻破盾牆。然而盾牆屹立不動。箭射在努門諾爾鎧甲上毫無效果。這些強大的人類比最高的奧克還要高大,劍與長矛的攻擊距離遠遠勝過敵人的武器。奧克進攻受阻,亂了陣形,退了回去,留下了成堆的屍體,而屍堆之後,守軍幾乎未受損失,巍然不動。

附錄 努門諾爾長度單位制

家父在別處寫過霍比特人與努門諾爾人在身高上的關係,以及「半身人」這個名稱的來歷:
待到終於覺得可以抽身返回自己的國度,伊熙爾杜急於動身,並且希望先去伊姆拉綴斯,因為他先前把妻子和最小的兒子都留在了那裡,而且他迫切需要向埃爾隆德徵求意見。因此,他決定採取這樣的路線:從歐斯吉利亞斯向北走,沿著安都因河谷而上,再取道「北方的攀高隘口」奇立斯佛恩-恩-安德拉思,經這處隘口下山抵達伊姆拉綴斯。他非常熟悉沿途地形,因為他在最後聯盟大戰之前經常前往伊姆拉綴斯,還曾率領阿爾諾東部的軍隊,同埃爾隆德一起從那條路奔赴戰場。
中洲的原住民普遍有衰落的趨勢,但杜內丹人變矮不是緣于這種正常的趨勢,而是由於他們失去了那片遠在西方的古老故土,那片離不死之域最近的凡人之地。霍比特人很久以後變矮,必然是由於他們的境況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他們變成了一支逃亡的隱居民族,被迫在森林或荒野中避難(因為人類——大種人——變得越來越人多勢眾,侵佔了較為肥沃宜居的土地)。他們成了一支貧窮的流浪民族,忘卻了本族的技藝,過著不穩定的生活,專註于尋找食物,害怕被發現。
伊熙爾杜轉向西方,從頸上一條細鏈掛著的小盒裡取出了魔戒,但聽一聲痛呼,他將它戴上了手指,從此之後中洲再無生靈見過他。但西方的埃蘭迪爾米爾不會熄滅,突然間,它大放光芒,色作赤紅,狂暴熾烈,如同一顆燃燒的星。人類與奧克都害怕地讓開去路,而伊熙爾杜拉起兜帽遮住了頭,消失在夜色里。
「吾王,奇爾揚死了,阿拉坦快要死了。」埃蘭都爾說,「您最後的參謀不但要建議,而且要像您命令歐赫塔那樣命令您——走吧!帶上您的負擔,不計一切代價將它送到守護者們手中,哪怕拋棄您的部下和我也在所不惜!」
《金鳶尾沼地之禍》中有一段提到了歐斯吉利亞斯到伊姆拉綴斯的不同路線(本書第35—58頁和第367頁,註釋6),一條與這段內容有關的評註是這樣說的:
如此,在旅程的第三十天下午,他們途經金鳶尾沼地的北面邊界,沿著一條通往瑟蘭杜伊的國度(當時那裡仍歸他統治)的小路而行。晴朗的一天正在過去。遠方的群山上空有雲聚攏,迷濛的太陽正向雲中沉落,將雲映得彤紅一片,谷地的道道溝壑已被灰影籠罩。杜內丹人在歌唱,因為當天的行軍即將結束,前往伊姆拉綴斯的漫長路途也已走完了四分之三。在他們右邊,山頂的森林赫然聳現在上方,陡峭的山坡一直降到路邊;但從小路往下降入谷底的坡度較緩和。九*九*藏*書
有關墨玟,除了《魔戒》(附錄一第二篇「馬克諸王」)中的記載,一條對上文的註釋還補充了一些信息:
「國王之子啊,」伊熙爾杜說,「我知道我必須這麼做,但我害怕那種痛苦,而且我也不能不經你允許就走。原諒我吧!原諒我如此驕傲,給你招來了這樣的劫數。」埃蘭都爾吻了他,說:「走吧!快走!」
《魔戒》的楔子收錄了後世對霍比特人這個種族諸般遺風的說法,故而其中的[對霍比特人身高的]評述含糊複雜得沒有必要。但就《魔戒》一書而言,這些評述可以歸結為:夏爾的霍比特人身高介於三呎和四呎之間,絕對不會更矮,也極少更高。他們當然並不自稱「半身人」,那是努門諾爾人對他們的稱呼,顯然指的是他們的身高相對於努門諾爾人的比例,而且在取名的時代大致是準確的。它首先用於指代毛腳族,阿爾諾的君主在第十一個世紀[參見「編年史略」中1050年的條目]期間得知了他們的存在。後來它也用於指代白膚族與斯圖爾族。當時——甚至直到很久以後——北方王國和南方王國仍保持著密切來往,熟知彼此境內的一切事務,尤其是形形色|色的民族的遷移。因此,雖然就已知而言,佩里格林·圖克是第一位真正在剛鐸露面的「半身人」,但在剛鐸,人們知道阿塞丹王國境內存在著這樣一支民族,他們被取名為「半身人」,在辛達語中稱為「佩瑞安人」。[在埃爾隆德會議上]波洛米爾甫一注意到弗羅多,便認出他是這個種族的一員。之前他很可能一直把他們當作我們謂之童話或民間故事中的生靈。從皮平在剛鐸得到的待遇可以明顯看出,那裡的人們實際上是記得「半身人」的。
索隆敗北之後,埃蘭迪爾的繼承人——其子伊熙爾杜回到了剛鐸。他在那裡以阿爾諾之王的身份接掌了埃蘭迪爾米爾,並宣布自己對北方和南方的全體杜內丹人都擁有至高統治權,因為他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精力極旺盛的人。他在剛鐸停留了一年,重整國務,劃定國界,但阿爾諾的軍隊大部分順著從艾森河渡口通往佛諾斯特的努門諾爾大道,返回了埃利阿多。
很久以後,精靈世界的第三紀元接近尾聲,魔戒大戰逐漸逼近,參加埃爾隆德會議的人們得知魔戒已被尋獲,它沉沒在金鳶尾沼地的邊緣,離西邊河岸很近,不過伊熙爾杜的屍身始終不見蹤影。他們那時還發覺薩茹曼曾在那片地區秘密搜索,知道他沒有找到魔戒(魔戒很久以前就被帶走了),但尚不知曉他是否發現了別的物品。
說話間,奧克已經逼近。伊熙爾杜轉身對自己的侍從說:「歐赫塔,我現在將它託付給你保管。」他把埃蘭迪爾之劍納熙爾的碎片和大鞘交給了他。「你要想盡一切辦法,不計一切代價,不讓它落入敵手,哪怕被人當作棄我而逃的懦夫也在所不惜。帶上同伴,快逃!快走!我命令你!」歐赫塔聞言,跪下吻了他的手,然後兩個年輕人就向下逃進了黑暗的谷地。九九藏書
伊熙爾杜最後那段時間的經歷與他死亡的經過乃是推測的結果,但有充分的根據。完整的傳說直到第四紀元埃萊薩統治的時期,才隨著其他證據的發現而被編寫出來。在那之前,人們所知如下:第一,魔戒在伊熙爾杜手中,他逃往大河的方向;第二,在上遊離金鳶尾沼地不遠的河岸上,發現了他的鎧甲、頭盔、盾牌和長劍(但僅此而已);第三,奧克在西岸留下了配備弓箭的哨兵,以攔截任何從戰場上脫身,逃到大河的人(因為發現了他們營地的痕迹,其中一處緊鄰金鳶尾沼地的邊界);第四,伊熙爾杜與魔戒必然消失在了大河裡,無論分別還是一起,因為假如伊熙爾杜戴著魔戒抵達西岸,他就肯定能避開哨兵,如此一來,他那樣一個耐力極好的強韌之人,不可能堅持不到羅瑞恩或墨瑞亞就垮掉。那固然是一條長路,但每個杜內丹人都在腰帶上掛著一個密封的小囊,其中裝有一小瓶甘露和若干片行路麵包,足以維生多日——它們實際上並不是米茹沃或埃爾達的蘭巴斯,但異曲同工,因為當時努門諾爾的醫藥與其他技藝仍有強效,尚未遭到遺忘。伊熙爾杜丟棄的裝備當中不包括腰帶或小囊。
另一條註釋述及凱勒博恩,說他是「維林諾的一位林達」(即泰勒瑞族的一員,泰勒瑞族自稱「林達」,意為「歌手」),且他們認為他身量高大,正如其名(「銀白高大」),但一般來說,泰勒瑞族的體格和身高都稍遜於諾多族。
伊熙爾杜覺得,敵人正向森林撤退。他回頭望去。太陽正沉落到群山之後,紅色的輪廓透過雲層隱約可見,夜幕很快就會降臨。他下令立刻繼續行軍,但改了路線,朝著更低、更平的地面下行,奧克在那裡優勢更小。也許他相信,奧克在付出昂貴代價退卻之後,就會讓出去路,儘管他們的斥候可能在夜間跟蹤他,監視他的營地。奧克一貫如此行事,獵物掉頭反撲時,他們最常見的反應就是驚慌失措。
尚未受傷的埃蘭都爾去找伊熙爾杜,他正在敵人攻勢最猛烈的東面重整隊伍,因為奧克仍然害怕他戴在額上的埃蘭迪爾米爾,躲避著他。埃蘭都爾碰了碰他的肩,他猛然回身,以為有個奧克從後面偷偷摸上來了。
這條註釋的另一個版本進一步提到,半身人和努門諾爾人的身材都在變矮:
隨伊熙爾杜同行的有他的三個兒子埃蘭都爾、阿拉坦和奇爾揚,還有二百名久經沙場的近衛軍官兵,均為阿爾諾的堅強人類。他們越過達戈拉德,之後向北進入大綠林以南遼闊空曠的地區,至此一路都是風平浪靜。在出發后的第二十天,他們遠遠望見了覆在前方高地頂上的森林,樹木隱約顯出八月(Ivanneth)時節的金紅色彩。就在那時,天空暗了下來,一陣陰風挾著豪雨自魯恩內海吹來。雨一直下了四天,因此當他們來到位於羅瑞恩與阿蒙藍克之間的河谷入口時,伊熙爾杜率眾離開了河面漲水、流速湍急的安都因河,爬上東岸的陡坡,目標是鄰近黑森林邊緣處那些西爾凡精靈開闢的古老小路。
就在太陽沉入雲中之際,杜內丹人忽然聽到了難聽的奧克叫嚷,看見他們高聲喊殺著衝出森林,順著山坡而下。天光暗淡,奧克的數量只能猜測,但他們顯然人多勢眾,數倍乃至十倍于杜內丹人。伊熙爾杜下令架起「桑蓋爾」,這是一道由兩列戰士密集排成的盾牆,倘若兩翼遭到包抄,兩端均可向內彎折,必要時最終可以閉合,成為環形。假如地勢平坦或居高臨下,伊熙爾杜就會指揮部下排成名為「狄爾耐斯」的陣型,向奧克發起衝鋒,希冀杜內丹人憑藉強大的力九*九*藏*書量和武器殺出一條血路,驅散驚慌失措的敵人,但此時這並不可行。一種不祥的預感降臨到他心上。
一時不見動靜,然而眼力最好的杜內丹人報告,奧克正在一步步地悄然向內逼近。埃蘭都爾走到臉色沉鬱、獨自而立,似乎陷入了沉思的父親身邊。「父親啊,那股能夠威懾這些醜惡生物,命令他們服從於你的力量何在?」他問,「如此說來,它也無濟於事?」
距離度量儘可能接近地轉換成了現代說法。採用「里格」,是因為它是最長的距離度量單位,在努門諾爾計數制(十進位)中,五千「蘭加」(ranga,「整步」)計為一「拉爾」(lár),非常接近我們的三哩。「拉爾」意為「停頓」,因為只要不是在強行軍,每當走完這麼遠,通常就會短暫停頓[見前面的註釋9]。努門諾爾人身材高大,故他們的「蘭加」比我們的「碼」略長,大約是三十八吋。由此可知,五千蘭加幾乎正好等於五千二百八十碼,我們的「里格」:如果精確轉換,就是五千二百七十七碼二呎四吋。但這是無法確定的,因為它的依據是各種各樣的史料中給出的長度,還有能與我們當代的距離相比照的距離。有兩個方面必須考慮到:一是努門諾爾人身材高大(原因在於,長度單位的名稱很有可能源於手、腳、手指與步長),二是在為日常使用與精確計算兩種目的,而對一套度量系統進行修正與整理的過程中,這些平均或標準數值會有變化。因此,兩蘭加一般被稱為「一人高」,按照一蘭加等於三十八吋計算,平均身高就是六呎四吋;但這個數據來源於杜內丹人的身材顯然已經變矮的後期,意圖也不在於精確描述男性身高的觀測平均值,而是在表示著名單位蘭加的大致長度。(人們常說,一蘭加指的是成年男子快速但輕鬆地行走時一步的長度,從後腳跟量到前腳趾;一整步「可能幾近一個半蘭加」。)然而據說,過去的偉人超過「一人高」。埃蘭迪爾據傳「高出『一人高』將近半蘭加」,但他在全部逃脫淪亡的努門諾爾人當中被認為是最高的[並且確實以「長身」埃蘭迪爾的稱號廣為人知]。遠古時代的埃爾達同樣非常高。加拉德瑞爾是「傳說涉及的最高的埃爾達女子」,據稱就有「一人高」,但註明了「按照杜內丹人和古時人類的度量標準」,表明她的身高大約是六呎四吋。
「唉!我兒,它無濟於事。我無法運用它。我懼怕碰它帶來的痛苦。而且我尚未獲得迫使它順從我心意的力量。我如今方知,那要比我強大之人才能做到。我的驕傲已告破滅。它應當交給三戒的保管者。」
然而國王埃萊薩在剛鐸加冕,之後著手重整國務。他最先處理的事務之一就是修復歐爾桑克,因為他打算把那顆從薩茹曼手中收回的帕藍提爾重新安置在那裡。於是,人們搜查了塔內的所有機密之處。他們找到了諸多珍貴之物,有佞舌趁希奧頓王衰弱時從埃多拉斯竊取的珠寶和埃奧爾傳家寶,還有類似的其他物品,它們更古老、更美麗,來自各地的墓冢陵寢。薩茹曼墮落之後並沒有變得如同強奪寶藏的惡龍,而是成了偷竊珍寶的寒鴉。全靠矮人吉姆利對埃萊薩的幫助,他們才得以發現並開啟了一扇秘門,門后露出一間鋼製密室。這間密室可能本來打算用於收藏魔戒,但裏面幾乎空空如也。在一個置於高架上的匣子里放著兩樣東西。一樣是掛在一根精緻鏈子上的小金盒,盒裡是空的,盒上並無文字或徽記,但毋庸置疑,伊熙爾杜正是用它裝著魔戒,掛在頸上。放在它旁邊的則是一件無價之寶,人們以為它已永遠失落,長久以來為此惋惜不已。它就是真正的埃蘭迪爾米爾,是一顆如同白星的精靈寶石,鑲嵌在秘銀頭環上。它自熙爾瑪莉恩起代代相傳,直至埃蘭迪爾手中,並且被他定為北方王國的王權象徵。阿爾諾的每一代國王和後來的歷代族長也都戴過埃蘭迪爾米爾,就連埃萊薩本人也不例外,然而那顆寶石乃是伊姆拉綴斯的精靈工匠為伊熙爾杜之子維藍迪爾所造,儘管亦是極美,但比起那枚被伊熙爾杜帶著逃入黑暗、一去不返,因而下落不明的寶石,它既沒有其古老傳承,也不具備其效力。
就這樣,在夜深人靜之際,他終於疲憊地來到了安都因河岸邊,因為他這一程走得極快,即便是白日行軍、途中不停的杜內丹人,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可能走得更快了。在他面前,烏黑的河水打著旋急速流過。他孤身一人,絕望地佇立了片刻。然後他匆匆拋下了全部鎧甲和武器,只在腰帶上掛了一柄短劍,就一頭扎進了水中。他身強體壯、耐力出眾,縱是同一時代的杜內丹人,堪與他媲美的也寥寥無幾,但他不抱游到對岸的希望。沒游出多遠,他就被迫轉向,朝著幾近北方的方向逆流而行。他全力以赴,卻不斷被沖往下游亂草叢生的金鳶尾沼地。沼地比他預想的更近,就在他感到水流變緩,幾乎成功渡河時,他發現自己置身於大片燈芯草和緊緊糾纏的雜草當中掙扎。在那裡,他忽然意識到魔戒不見了。不知是機緣使然,還是充分利用了機緣,魔戒脫離了他的手,消失在他永無希望重新尋獲它的地方。起初,失落感勢不可擋,他因而不再掙扎,險些就要沉沒溺死。但那股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痛苦離他而去。一種極大的負擔得以移除。他的雙腳觸到了河床。他從泥地中撐起身,掙扎著穿過雜草叢,來到距離西岸很近的一個澤地小島上。在那裡,他起身出了水——區區一個凡人,一個在中洲的荒野中茫然失措、無人問津的渺小生靈。然而島上潛藏著放哨的奧克,他們能夠夜裡視物。在他們眼中,他赫然聳現,是一團大得出奇的恐怖陰影,還長著一隻炯炯如星的獨眼。他們向他射出淬毒的箭,接著就逃跑了,但逃跑其實沒有必要。因為身無護甲的伊熙爾杜心口與咽喉各中了一箭,一聲不響地後仰倒進了水中。精靈與人類都不曾找到他遺體的蹤跡。就這樣,全體杜內丹人的第二代國王、阿爾諾與剛鐸之王伊熙爾杜斷送了性命,他是無主的魔戒蓄意造就的第一個,也是世界的那個紀元中的最後一個受害者。九_九_藏_書
「索隆或許已死,他的復讎之心卻仍留存。」伊熙爾杜對站在身邊的埃蘭都爾說,「這是狡計謀划!當此之際,墨瑞亞與羅瑞恩都遠在身後,而前方的瑟蘭杜伊還有四天行程之遙,我們沒有希望得到援助。」埃蘭都爾深受父親信賴,故而補充:「何況我們隨身攜帶之物,價值無可估量。」
但他錯了。這次攻擊並不只是狡詐使然,還包含著強烈又冷酷的仇恨。很久以前,巴拉督爾就派出嚴酷的爪牙去監視迷霧山脈的各處隘口,山中的奧克因他們而變得強硬,奉他們的號令。雖然他們並不知曉,但兩年前從索隆的黑手上斬下的魔戒仍然滿載著他的邪惡意志,召喚所有他的爪牙前來援助。杜內丹人剛剛走出一哩遠,奧克就又採取了行動。這一次他們並未衝鋒,但動用了全部兵力。他們成一道寬大的陣線下山,陣線彎成新月形,很快便在杜內丹人四周合攏,形成一個沒有缺口的包圍圈。此時此刻,奧克默不作聲地保持著距離,不肯進入他們所懼的努門諾爾鋼弓的射程,儘管天色正在迅速變暗,伊熙爾杜麾下的弓箭手人數也完全不敷使用。伊熙爾杜停止了行軍。
此行固然漫長,但除此之外只有一條路線,並且還要漫長得多——先向西,再向北,到達阿爾諾的大道口后再向東前往伊姆拉綴斯。若是騎馬,走那條路也許同樣快捷,但伊熙爾杜沒有適合騎的馬。若在過去,走那條路也許更安全,但索隆已經落敗,而河谷的居民曾是助伊熙爾杜取勝的盟友。他所擔心的僅僅是天氣和旅途勞頓而已,但人們既然出於必要而在中洲外出遠行,這二者就非經受不可。
洛希爾人通常矮些,因為他們的遠祖曾與體型更寬闊、更壯實的人類聯姻混血。據說伊奧梅爾身量高大,與阿拉貢相仿。但他連同森格爾王的其他後代都有超出洛汗水準的身高,這一特徵(連同一些人更深的發色)是繼承自森格爾的妻子墨玟,這位剛鐸的女士具有高等努門諾爾人的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