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附錄 不盡鐵浪滾滾來

附錄 不盡鐵浪滾滾來

二、控制印刷機構:國民黨反動派當時把控制印刷機構,作為控制文化的手段之一。用刮來的民脂民膏,強制收買私人的印刷機構和印刷器材。這樣,使進步書刊無處印行。
《鐵流》的本身,也就是蘇聯黨所領導的那一支達曼軍,那一支包括了婦孺老弱、叫花子似的幾乎手無寸鐵的人民的隊伍,消滅了強大的勁敵,終於得到了自由和幸福。這事實的本身,以及它在中國反動時代的經歷,證明了一條真理:黨所領導的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儘管在某一個時期敵人是如何強大、兇殘和猖狂,終於要被人民的鐵的洪濤所淹沒的。這是一切反動派,一切新老殖民主義者的不可逃避的、被歷史的火焰般的筆註定了的終局。這也是人民的豪邁的樂觀主義和無儘力量的源泉。
一九四九年,烏雲四散,紅日當空。萬年冰雪解凍了。歷盡無限磨難的《鐵流》,在舉國人民的歡騰中,在黨的春風化雨中,正如魯迅先生當年所殷切期望的「鮮艷而鐵一般的新花」,開遍了祖國的漫山遍野。
《我怎麼寫〈鐵流〉的》一篇,仍附在卷末,而沒有採用新版里的《〈鐵流〉寫作經過》一文。這是因為:第一,在後寫的文章中,刪去了「關於郭如鶴」一段,而這不但有礙於分析這部作品,而且有失歷史的真實,這是應該恢復的。第二,后寫的文章——《〈鐵流〉寫作經過》,已譯出,收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印的《論寫作》一書中,讀者如願參看,也並不難。第三,這兩篇文章基本論點並沒多大區別,在校正本里想儘可能保存魯迅先生當年所編定的《鐵流》原來面貌,所以仍用了原來的一篇——《我怎麼寫〈鐵流〉的》。
在這樣殘酷的鬥爭里,他們埋葬了自己的苦難,建立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九、盯梢:反動派用盡一切方法,還難杜絕市區內個別讀者對進步書刊的購閱,於是就實行盯梢。方式約有兩種:一是派特務專往特定的幾家進步書店,如新華、生活、新知、讀書等店內,獵狩顧主。有時他狠狠地瞪你一眼,撞你一下;有時跟出門來,揍你一拳,罵你一頓;更有時跟到你的住所,把你的「來歷」追出來,把你「記」到「賬」上,到時再算。另一種是在機關、學校里盯梢,監視個別讀者,當時沙坪壩偽中央大學的進步學生,都曾「擇地讀書」,就是把「不安全的書」,偷偷帶到「安全地方」去讀。嘉陵江畔和松林坡上,一時都成了安全閱書地。宿舍、教室和圖書館,反而不能看書了,否則特務就要盯你的梢,「記」你的「賬」,「賬」被「記」到一定程度,你就有「自行失足落水」的危險。蓋「明哲保身」的讀者,對一切「read.99csw.com是非之書」,固早已敬而遠之了。
以上所記,僅個人所記憶的大略而已。至禁例中的苛細,是不勝枚舉的。
看吧!鐵的洪濤在全世界日益高漲、澎湃起來了!這將如瞿秋白同志當年所斷言的,在全世界將捲起「鐵洋的颶風」。
書前瞿秋白同志譯的涅拉陀夫的序文,是二十多年前寫的,除了某些極個別的地方,例如談到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中的枯土左夫所率領的一群「灰色畜生」,對俄羅斯人民歷來反抗外敵侵犯的英勇精神,估計值得商討外,一般說來,這篇序文對讀者是有幫助的。同時這也是秋白同志的光輝的譯筆,對從事翻譯工作的人,都有益處,所以仍保存下來。書後所附《作者自傳》,換了比較完整的綏拉菲摩維支著作編者涅拉陀夫的《作者傳》。
補記:《鐵流》在中國出版后,每逢改版,總是要看一遍,多少修改一點。不過那都是只就譯文修改的,偶爾遇到疑難之點,才對著原文看一下。這次卻是對著原文,從頭到尾,逐字逐句校改了一遍。但限於能力,距傳達原文神氣,仍相差甚遠,這要請讀者指正了。
一九三八年,在抗日戰爭的炮火中,生活書店重印了《鐵流》,我在該年三月寫的《重版〈鐵流〉後記》中,有這樣的話:
七、郵檢暗扣:在戰時重慶,反動派有時為了「國際觀瞻」,對文化壓迫,多講「策略」「技巧」。所以,對革命作家,少捕殺,對進步書店,少封閉。多用軟刀和暗箭手法。郵檢暗扣,就是這種扒手方式之一。這就是派特務常川駐郵局檢查,遇要沒收者,人不知鬼不覺地沒收完事,而且對外絕不承認有此事。寄件人寄出了,而收件人卻永遠收不到,挂號也歸無用。當時郵件上均蓋著一個戳記,載明:「凡遇不可抗之損失,本局概不負責。」這是很妙的雙關語。所謂「不可抗」者,表面似指戰火等,而實際卻是指暗扣的。
《鐵流》現在重印了。但因特殊困難,目前能與讀者見面的,也只有正文與卷末的註解而已。其他如作者給中譯本寫的序言、《作者自傳》、史鐵兒同志的譯序、魯迅先生寫的《編校後記》,以及作者的《我怎麼寫〈鐵流〉的》等篇,都只有暫付闕如了。
八、通令密禁:進步書刊透過上述的天羅地網,在「國際觀瞻」所系的戰時的都門之內,照理可以通行了,其實不然。凡所謂國立、市立或公立各圖書館、各學校圖書館或閱覽室的負責人,都是反動派思想上的可靠的「自己人」。反動派經常有禁書目錄發給他們,凡目錄中所載者,責令他們嚴禁購買及陳列。同時,並將這些禁書目錄分發給各官營九*九*藏*書和中立的民營書店,嚴禁代售。時有特務到各書店巡視,遇有禁書,輕則沒收,重則嚴懲。
可是,一貫主張「寧贈友邦,不給家奴」以及「攘外必先安內」的國民黨反動派,恰恰怕人民起來,怕人民得到自由。這樣,《鐵流》也就恰恰成了他們的眼中釘。它在抗戰初年再度出版后,即刻就又處到反動派的棺材蓋子似的重壓下了。不過畢竟是抗戰時期,那禁壓的手法,在表面上和以往是有所不同的。以往是普遍地明令嚴禁,這時是明開暗禁;都門之內開放,都門之外禁止等等。這是為了「壯國際觀瞻」,所以在戰時首都開放,替紙糊的民主貼金,于反動派有利的緣故。
實際上,這樣「令人窒息的時代」以及「不快的時光」當時並沒有「過去」,日本侵略者的炮火雖猛,但並沒有使國民黨反動派對《鐵流》解凍。這是為什麼呢?我在上述的《後記》中說:
在今天,在全國人民爭取生存和自由的反抗侵略的炮火里,《鐵流》的重版,無疑地具有極大的文學的和政治的意義。它將成為爭取生存和自由的榜樣,教育著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去消滅敵人,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它將成為不可遏止的鐵的激流,流到前方,流到後方,流到被敵人侵佔的區域,流到中國的每一個角落裡,去鼓舞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為自己的生存和自由而鬥爭!我們要消滅敵人,為的自己不要被敵人消滅!
幸虧這樣不快的時光過去了,《鐵流》終於在全國人民爭取生存和自由的抗戰炮火里,同讀者見面了……
可是皖南事變后,反動派索性連「國際觀瞻」也不「壯」了。忽然一陣冰雹,嚴寒襲來。戰時首都,頓成革命文化工作者的大集中營,隨時都有被集體坑陷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出版業就根本停了擺。這也就無所謂禁了。這窘相對反動派的「民主」是大煞風景的。這一陣冰雹過去,表面又好像放鬆了。但實際是外弛內張。對出版事業控制的手段,更其嚴密、毒辣而且卑劣。當時壓迫的花樣,舉不勝舉,其重要者如:
一九五七年一月于北京
書中插畫,除四幅木刻是畢斯克列夫(Н.Пискарев)所作外(每幅下已註明),其餘都是柯柯林(A.Кокорин)所繪。
這次所根據的原本是一九五二年莫斯科蘇聯國家文學出版社的《鐵流》大版插畫精本,同時參照了一九五〇年莫斯科蘇聯國家文學出版社的小版插畫精本、一九五三年莫斯科青年近衛軍出版社的《綏拉菲摩維支選集》一卷本及一九五四年莫斯科兒read.99csw.com童讀物出版社的插畫本。這幾種原本,正文相同,只有極少的地方有出入。偶遇這些出入之處,按多數版本,衡量上下文語氣,做出決定。
抗戰末年,林祖涵同志從延安到了重慶,在一個小規模的文藝聚會上,把我拉到一個屋角里,以滿懷激動的心情告訴我說:「延安有一個很大的印刷廠,把《鐵流》不知翻了多少版,印了多少份。參加長征的老幹部,很少沒有看過這書的。它成了教育人民、教育部隊的教科書了……」
三、慫恿印刷工人進行「階級鬥爭」:官方印刷廠把工人工資特別提高,同時慫恿資金薄弱,而且得不到「平價米」及其他補助的朝不保夕、苟延殘喘的私營印刷廠工人,向資方要求增加工資,同官家印刷廠工資看齊,企圖藉此一箭雙鵰地壓垮私營印刷廠,進而扼殺進步文化。反動派當年把這種把戲稱作「階級鬥爭」式。其含義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來嘲弄主張階級鬥爭學說的文化界。
《鐵流》在中國出版后,備受禁壓,始終難以達到讀者面前。此外,蘇聯遠東國家出版局(在伯力),雖然也根據我的譯稿的副本,在一九三二年印了一版,但那主要是在供給蘇聯境內的漢文讀者的需要,因郵路隔絕,這版本流傳到中國的,據我所知,不過數冊而已。記得一九三三年秋,一位從海參崴到天津的不相識的同船人,在船要開進大沽口的時候,他把自己的行李仔細「整理」了一番,將所帶的唯一的一本書——蘇聯版的漢文本《鐵流》,拿在手裡,靠著欄杆,翻了幾翻,無言地、決然地,把它摔到海里了。
在反動統治時代,《鐵流》就是在這樣的天羅地網、步步設堤的嚴防中,時而「斷流」,時而「潛流」,時而「滲透」地度過來的。有時甚至以斬頭斷尾的殘骸,出現到讀者面前。如一九四五年三月,我在重慶寫的《〈鐵流〉後記》中說:
一位參加長征的同志說,當年爬雪山、過草地的英雄們,把自己的英雄行為,當作中國的「鐵流」。
四、控製紙張:當時規模較大的造紙廠,全在反動派手中。此外,對民營紙廠所產紙張,亦強制限價收購。其限價往往低於成本。通過控製紙張,來壓迫進步文化。這樣,反動的出版單位如正中書局、中國文化服務社、獨立出版社、勝利出版社、拔提書店等等,幾乎用無代價的紙張,大量印行反動書刊,廉價發售,而進步書店卻不得不用高價到黑市購紙印書。反動派企圖使這些「異己」書店,在成本高壓下,自行倒閉。
近年來,多少讀者都切望這類書的重印,但哪有可能呢?我僅有的一本三閑書屋版的《鐵流》,在「一二·九」時,被中國大學的一位同學借去,無聲地周流了中國大學之後,靜悄悄地流入燕大,流入清華,後來流得不知去向了。九_九_藏_書
於是,魯迅先生就用了一個「三閑書屋」的名義,自己拿錢來印《鐵流》,於一九三一年底出版了。一出版就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嚴禁。「三閑書屋」原是徒具其名,實際並不存在的。這樣,在黑暗勢力的橫壓下,通過日本人在上海開的內山書店,一點一滴地將初版一千部《鐵流》,滲透到讀者中間去。稍後,北平書商盜印翻版之風甚熾,《鐵流》也是被翻印之一。但只要能傳布,倒也是「功德無量」的。可惜翻印本一出世,也立即遭到沒收。一九三二年,上海光華書局將《鐵流》紙型騙去印了一版,又同樣遭到嚴禁。從此,《鐵流》由若斷若續的「潛流」,而進入長期的「斷流」了。
1950年5月15日于北京
五、營業稅:營業稅也成了反動派扼殺進步文化的手段之一。這就是:加重文化事業的營業稅,使毫無補助的進步文化事業,在這種苛稅下倒閉。當時重慶進步出版家、文化工作者,都曾奮起抗議。
對於左翼作家的壓迫,是一天一天地吃緊起來,終於緊到使書店都駭怕了。神州國光社也來聲明,願意將舊約作廢,已經交去的當然收下,但向未開手或譯得不多的其餘六種,卻千萬勿再進行了。那麼,怎麼辦呢?去問譯者,都說,可以的。這並不是中國書店的膽子特別小,實在是中國官府的壓迫特別凶,所以,是可以的。於是就廢了約……然而停止翻譯的事,我們卻獨獨沒有通知靖華……待到攢湊成功的時候,上海出版界的情形早已大異從前了:沒有一個書店敢於承印……
曹靖華
難怪一九三一年底,當《鐵流》剛剛出版時,瞿秋白同志就給魯迅先生寫信說:「《鐵流》《毀滅》的出版,應當認為是一切革命文學家的責任,每一個革命文學戰線上的戰士,每一個革命的讀者,應當慶祝這一勝利。」
《鐵流》,這是被踐踏者爭取生存的光芒萬丈的火炬。我們看這一群烏合之眾,在白黨的兇殘的屠殺下,帶著女人孩子的難民,穿著破爛的衣服,光著腳,每人只有三顆子彈,有一大半簡直只有一支空槍,這樣原始的、「亞洲式」的軍隊,在血的教訓中,在萬難想象的艱苦中,粉碎了敵人的鐵的重圍,沿途掃蕩了現代化裝備的勁敵,打下了全副武裝的城池。甚至母親舉起孩子,跛子揮起拐杖,老頭子、老太婆……都抓起馬料、車桿、斧子、掃帚,擊退了哥薩克騎兵的夜襲。這並非神話,這是絕望的求生的鬥爭!這是要消滅敵人,為的自己不要被敵人消滅!read.99csw.com
在令人窒息的時代,讀者想要讀一本有意義的書,是多麼不可能啊!
一、加強審查:某些文章或全部檢扣,或部分刪削,有時刪得體無完膚,面目全非,上不接下,讀來不知所云。有時檢查官不僅刪削,而且還任意塗改原稿,甚至改外國作家的文章。隨心所欲,信筆亂改。有時竟改得與原意完全相反,簡直成了惡作劇。譯稿送審時,必須附送原本,否則不收。這並非檢查官要替你做義務校對,而是一種刁難。這樣,凡在戰火中失掉原文的譯本,就根本無法再印了。這矛頭是針對蘇聯文學的。
那是一九三〇年前半年吧,上海神州國光社約魯迅先生編一套新俄文藝作品的叢書,魯迅先生應約擬定了十種,名為「現代文藝叢書」。《鐵流》即其中之一。定后,魯迅先生即寫信到列寧格勒約我翻譯。我答應了。可是不久就如魯迅先生在《〈鐵流〉編校後記》中所說:
六、「文化站」:當年國民黨反動派在大後方控制了交通工具。因此,進步書刊出版后,由出版地運往他處,幾乎全不可能。而偽軍委會政治部利用特權,組織了「文化站」,這些分站好像蛛網一樣,分佈了國統區。當時重慶兩路口社會服務處的閱覽室內,有一大幅全國分站圖,載得很詳細。「文化站」的「任務」有二:一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優越的交通條件,將反動書刊迅速而大量地運到窮鄉僻壤;二為步步為營地檢扣、銷毀進步書刊。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也有同樣的「文化驛站」的組織。當時重慶出現的由數十家組成的聯營書店,就是在這些致命的打擊下,合力圖存的產物。這是進步文化事業單位,在無可奈何中,用來對抗反動派的一種辦法。
這是我們的求生的鬥爭!
當年,《鐵流》在中國,真是生不逢辰,命途多舛啊。它在中國還未出世,就「先天地」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
總之,反動派統治者長期間的這些網羅、橫壓,並不能杜絕《鐵流》對中國廣大讀者的影響。最嚴酷的現實教育了讀者,使他們于走投無路時,在禁書中找指示,求力量。所以讀者以求「寶」之心,跨過一切藩籬,不顧任何危險,去尋求禁書。一旦遇到,那它就以沛然莫之能御的氣勢,在進步讀者中,形成鐵的奔流的地下河。至於在解放區,那更是一股洶湧澎湃、浩浩蕩蕩的鐵的洪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