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近世開端的織豐時代和中世終末的戰國時代 四章 霸主之路

近世開端的織豐時代和中世終末的戰國時代

四章 霸主之路

永祿四年(公元1561年),人稱「鬼十河」的猛將、三好長慶之弟十河一存病歿,次年,他另外一個弟弟三好義賢戰死,失去了左膀右臂的長慶就此沉淪下來。長慶的嫡子三好義興反感松永久秀之為人,因此在永祿六年(公元1563年)被久秀下毒害死。久秀徹底架空長慶,控制了三好家的實權,他自詡為「幕府執權」,專橫跋扈,不可一世。
松平氏本是西三河的當地豪族,究其來由,漫無可考。傳統認為清河源氏的新田義季居住在上野國新田郡世良田村得川鄉,其後人便以「世良田」或「得川」為苗字——其後「得川」衍為「德川」。德川氏分支很多,其中一人成為三河國松平鄉土豪松平太郎左衛門信重的婿養子,這是岡崎松平氏的始祖——不過這個來源,恐怕是松平元康(即後來開設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所生造出來的。
足利義輝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兄弟,五歲出家,法名覺慶。他被義輝家臣細川藤孝、一色藤長等人救出興福寺一乘院,躲過了松永久秀的追蹤,逃往豪族和田惟政處。和田惟政從屬於近江南部的大名六角義賢,永祿八年(公元1565年),覺慶移住近江,隱居在琵琶湖畔的矢島地方。
戰國時代,很多國家都發現了金山或者銀山,於是領主就將之國有化,成為財政的主要來源,如武田有甲州黑川、中山兩座金山,今川有安倍梅的島金山,北條有伊豆的金山,上杉有佐渡的鶴子銀山等等。在戰陣上,許多將領從掘金掘銀上得到啟發,用「金山眾」掘通敵方的城牆,或者掘斷敵方的水源,獲得了很大成功。而考究這一毒計的老祖宗,又是今川氏親。
然而,受命護送的戶田康光卻暗中倒向了織田方,所以不僅沒把竹千代平安送去駿府,反而將其送到了尾張末森城,變成了織田信秀的人質。竹千代在尾張整整居住了兩年,傳說他和信秀的嫡子吉法師也即織田信長很合得來。
只可惜,「桶狹間合戰」將他的迷夢打得粉碎,反倒成就了織田信長的無雙勇名……
天文十八年(公元1549年),年僅二十四歲的松平廣忠離奇去世。
達成三國同盟,保障了北、西兩翼以後,今川義元便可將全部兵力都用於西線了。在此前的天文十七年(公元1548年),他派遣雪齋和尚與重臣朝比奈泰能率軍,擊敗了織田信秀(第二次小豆坂合戰),將勝幡織田氏的勢力徹底驅逐出西三河,不久后更藉此吞併了松平氏。
戰國時代很多大名都喜歡使用「書判」,即印章,如今川義元有「如律令」印、「義元」印、「承芳」印,織田信長有「天下布武」印,北條氏有虎紋印,武田家有龍紋印等等——始作俑者,就是今川氏親。氏親用印是武家第一號,用朱印也是武家第一號,印文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大概也是第一號,老婆壽桂尼也用印(「歸」),恐怕也是第一號。
戰國時代,完成下克上格局,代替京極氏割據江北的是淺井亮政,亮政死後傳子久政,久政曾一度臣服於江南的六角氏,生下嫡長子也得拜領六角家當主義賢之偏諱,取名為淺井賢政。相對於其他的強有力戰國大名來說,淺井氏的一元化管理極不完善,家族的政治結構仍然採取傳統的「重臣合議制」,磯野、海北等重臣兼麾下有力豪族商量定了的事情,就連家主也往往無法違拗。對於淺井久政的臣服六角氏政策,重臣們一致表示反對,主張聯合北方越前國的朝倉氏以抗拒六角氏,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呼聲中,淺井久政被迫下台隱居,讓位給兒子賢政。
廢止「守護不入」,即等於割斷了與幕府的主從聯繫,完全將領國內所有莊園、土地全都控制在守護手中,這標志著舊式守護大名向新式戰國大名的轉化,標志著領國一元化改革邁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戰國時代,諸侯林立,紛紛構建城堡來保護自己的財產,此外還在軍事要衝或城堡周邊修建砦,也就是小型的城堡。一般情況下,城或砦都由竹木製成圍牆,外掘淺壕,內建樓櫓和士兵居住的長屋,此外還大多蓋有一片核心建築,是城主、城代,或者砦守將的居處和指揮所。
其一是在永正年間擁戴足利義稙的大內義興,二是在天文年間擁戴足利義晴的六角定賴,三是永祿之初擁戴足利義輝的三好長慶,第四位,便是永祿後期擁戴足利義昭的織田信長了。
上洛雖可制壓畿內,藉著幕府將軍的名義號令天下,但同時也會成為眾矢之的,遭到周邊勢力的敵視甚至是攻伐。所以大內、六角經過長年奮戰後,最終還是退出了京都,三好雖然得以長期掌控畿內,實權卻被松永氏所篡奪。如今輪到了織田信長,應該說,在眾多上洛勢力中,他進軍速度是最快的,前後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把京都捏在了手裡。
平安時代武將之間的肉搏戰很少,多以騎射爭雄,故以「弓取り」來指代勇將。所以「東海一の弓取り」可以直接翻譯成「東海道第一將」。
此後駿河今川氏逐漸繁盛起來,得到了一門總領權,今川范國五傳到今川義忠,趕上了「應仁之亂」。義忠本在京都擔任將軍足利義政的護衛,大亂初起,他逃歸駿河,隨即就應細川勝元和伊勢貞親的邀請加入了東軍。
三年後,寺部城主鈴木日向守背叛今川,投向勝幡織田,義元即派松平元康與同族的松平重吉率軍討伐——這就是元康的初陣。

伊勢的平定

永祿十一年(公元1568年)九月,織田信長整備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西方進發,妹夫淺井長政也率軍前來接應,聯軍直取六角氏的主城觀音寺城——而這個時候的六角氏,已經越過了他最輝煌的時代,正在持續走下坡路。
松永氏本是畿內豪族,松永久秀從三好長慶的祐筆(書記官)起家,很快就因其卓越不凡的能力而得到賞識,被提拔為部將。松永彈正少弼久秀與其弟備前守長賴勢力日益膨脹,執三好家臣之牛耳,三好長慶曾經認命久秀為京都奉行(負責京都治安之職)。永祿三年(公元1560年),也即今川義元西征的同一年,三好長慶擊敗河內守護畠山高政,控制了河內國,隨即派遣松永久秀進攻大和,久秀修築多聞山為居城,很快便將大和國基本掌控在自己手中。
今川氏親歿于大永六年(公元1526年),他有六個兒子:長子氏輝英明果斷,繼承一門總領之位,可惜年僅二十四歲就病逝了;次子彥五郎同日去世;三子玄廣惠探、四子泉奘、五子栴岳承芳(即其後的今川義元),都出家做了和尚;六子氏豐。
永祿七年(公元1564年),三河國內爆發一向一揆,松平家康迎來他的人生中第一次大危機。據說根源是松平領內的本證寺、上宮寺、勝鬘寺皆為本願寺教團的重要據點,曾從松平清康處獲得了「守護使不入」的特權,而當時家康剛在西三河舊領站穩腳跟,基於財政匱乏,想要將此特權收回,以便擴充收入。當年九月,因為松平家將領酒井正親以征糧為名搶奪上宮寺所藏的粟米,遂成為爆發一向一揆的導火索,上宮等三寺將僧徒、信眾集結起來,據守寺院,阻止家康的部下進入,同時,吉良義昭、荒川賴持、酒井忠尚、松平信次等信奉凈土真宗的家臣們也紛紛據城響應。這次一向一揆堅持了整整六個月,沉重打擊了松平氏的封建統治。最終雙方達成和議,家康承諾赦免一揆首領,保證其領地及寺院產業不受侵犯,才勉強使得動亂平息下來。
三好長慶以三個弟弟三好義賢(實休)、安宅冬康、十河一存為輔翼,將四國的阿波、淡路、贊岐作為領國和根據地,基本制壓畿內地區。天文十九年(公元1550年),足利義晴去世,其子、將軍足利義藤與三好長慶達成和議。天文二十一年(公元1552年),足利義藤回歸京都,正式任命細川氏綱為幕府管領——這個管領也是傀儡,幕府實權就此轉移到陪臣三好氏的手中。
咱們先放下「東海道第一read•99csw.com將」今川義元,說說倒霉的今川氏豐。本來末子出家為僧是戰國時代的通例(譬如長尾景虎),這是為了保證長子所繼承的一門總領權不受威脅,同時也防備萬一戰敗,在遠離戰場的寺院中還能有血脈留存下來。然而今川家兩個中間的兒子都當了和尚,偏偏身為末子的氏豐,年僅四歲就被派到尾張去做那古野城主,老爹氏親還給他娶了尾張守護斯波義統的妹妹做老婆,風光無限。然而這位今川氏豐僅從父親那裡繼承了對詩歌的愛好,而毫無治國之能。某日,他邀請尾張海東郡勝幡城的城主織田信秀來參加連歌會,信秀不但一口答應,還隨手帶了大批間諜進城搗亂,於是那古野城不戰而落,成為勝幡織田氏統一尾張國的根據地。
且說織田信長安置好足利義昭以後,並沒有如同此前上洛的諸人那樣坐鎮京都,而返回了主城岐阜,他前腳才走,「三好三人眾」便捲土重來,聯合流浪的齋藤龍興等人包圍了六條本國寺。此時足利義昭身邊只有數百親衛,以及信長留下的少數武士,無法抵敵,節節敗退,幸虧包括三好義繼、池田勝正在內的畿內豪族趕來支援,才堪堪擊退敵兵。受此教訓,織田信長立刻親率十數騎冒雪進京,籌措物資,準備為義昭修建一座城堡居住——也就是後來的二條城。同時,他還順便翻修皇宮,獲得了天皇朝廷的青睞。
經過這一改革,今川氏的勢力達到了鼎盛。當時的東國,論領土之廣袤、物產之富饒、兵力之雄厚,今川氏都為無可爭議的魁首——就連后北條和武田,就表面上來看,都要略遜其一籌。故此今川義元得到了一個雅號,被稱為「東海一の弓取り」。
平安時代,很多莊園獲得了「不輸不入」的特權,也即既不向朝廷納貢,也不允許朝廷官吏進入莊園領追捕人犯。鎌倉幕府時代,為了控制這些半獨立的莊園,賦予各地守護「大犯三條」的許可權,也即可以進入莊園搜捕盜賊、殺人犯和謀反之人。室町幕府時代,守護的許可權又有所擴大,增加了「刈田狼藉檢斷」(裁斷領地糾紛和繼承權糾紛)、「使節遵行」(執行對糾紛的裁斷結果)和「段錢徵收」(加派土地稅、房屋稅)等權力。然而為了避免守護勢力坐大,同時也規定,幕府御家人和部分公卿的莊園,則只接受幕府的裁斷、執行和加稅,守護不得干預——此即「守護不入」。
淺井賢政小名叫猿夜叉丸,他是在十五歲那年元服的,不但拜領了六角義賢的偏諱,還被迫迎娶六角氏家臣平井武定之女為妻。然而隨即家臣們就把他拱上了台,要求他與平井氏離異,還拋棄「賢」字,改名為新九郎長政。翌年,也即織田信長在桶狹間大破今川義元的同一年,年僅十五歲的長政披掛上陣,在朝倉氏的援助下,于「野良田合戰」中重創六角氏,從此聲名鵲起,並且維護了家族的獨立地位。
如前所述,壽桂尼巾幗不讓鬚眉,在今川家中具備相當大的發言權,於是她便與栴岳承芳的師父雪齋和尚聯起手來,主導了家中輿論,搶先擁戴栴岳承芳繼了位。栴岳承芳本是法號,此子幼名芳菊丸,繼位后拜領了足利將軍的上字,同時也是世傳的通字「義」,改名為今川義元。
傳說某次新年拜會上,年幼的竹千代被大群今川重臣圍繞在中間,卻一點也不顯得緊張和局促,甚至當尿意難忍后,他直接跑到走廊上,拉開褲子,朝著院中的沙地旁若無人地小解了起來。眾人莫不吃驚,只有雪齋和尚點頭微笑,認定這個小徒弟將來定能出人頭地。

從松平到德川

永祿十一年(公元1568年)九月,織田信長揮師上洛,終結了狹義的戰國時代。然而在此之前,洛中的形勢又是怎樣的呢?
戰國時代,很多家族都制定了「分國法」,以釐清家中秩序,規定封建義務,比方說大內氏的《大內家壁書》、今川氏的《今川假名目錄》、武田氏的《甲州法度之次第》等等。《六角氏式目》也屬於同一類型,但與其他分國法不同的是,式目的條文完全不利於家督對群臣的管理,基本上維持了舊有的守護大名家中習慣——換言之,其他分國法都強調集中,只有《六角氏式目》強調分散,是有悖于領國一元,根本性倒退的。
經過這一次的「觀音寺騷動」,六角氏的領國一元化改革徹底破產,而時隔不久,織田、淺井聯軍便洶湧殺至。於是看似龐大的六角家族瞬間崩潰,包括蒲生賢秀在內的重臣們,或降織田,或投淺井,雄城觀音寺很快就被攻克了,六角義賢、義治父子倉皇逃往南方的伊賀國。
享祿三年(公元1530年)六月,柳本賢治在播磨東條被細川高國和浦上村宗的聯軍所殺;翌年六月,細川晴元的重臣三好元長又在攝津四天王寺擊破細川、浦上聯軍,高國自殺,村宗戰死。就這樣,細川晴元繼任幕府管領,奉戴將軍足利義晴,基本控制了京畿地區。
且說室町幕府第十二代將軍足利義晴本是管領細川高國扶持的傀儡,大永七年(公元1527年)二月,柳本賢治攻克京都,高國奉著義晴走逃近江。三月,細川澄元之子晴元奉義晴之弟義維為主,從四國乘船,登陸攝津的堺港,十月,足利義晴擺脫了細川高國的控制,回歸京都,隨即就與細川晴元、足利義維握手言和。
六角家中本來就是主弱臣強的格局,六角義治想要扭轉這一形勢,但下手過於倉促,於是導致家中大亂,群臣聯合起來,將他和老父義賢全都驅逐了出去。幸虧蒲生定秀、賢秀父子從中轉圜,才使二人得以復歸——條件是,六角義治讓位給其弟義定,並在《六角氏式目》上籤署姓名。
於是,士氣高昂的織田軍,與擅長苦戰的松平軍,就無可避免地碰撞在了一起。元康雖然悍勇應戰,幾乎阻遏住了織田信長的東征之勢,但他知道,自己國小兵微,是無法長期承受來自西方的強大壓力的,於是不斷地遣使駿府,向今川義元的繼承人氏真請求增援。然而因為義元一死,今川家中大亂,駿河、遠江腹心之地都難免騷動,遑論遙遠的三河,根本無心照管。元康無奈之下,只得接受了織田信長突然間遞過來的橄欖枝。

花倉之亂

其實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眾」的戰爭早就已經開始了,永祿八年(公元1565年)五月,第十三代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被弒殺,當年十一月,「三好三人眾」之一的三好長逸控制了一門總領三好義繼,隨即以義繼之名下令討伐松永久秀。翌年三月,三好義繼出兵攻擊堺港,松永久秀逃往根據地大和。
織田信長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京都和近江等地的局勢,為了打開西進的通路,他最終決定與淺井氏結為同盟,並將妹妹市姬嫁給淺井長政為妻。傳說市姬是一位絕色美人,而淺井長政不但勇猛善戰,也是天下知名的美男子,這段婚姻從表面上看來,那真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然而夫婦二人雖然舉案齊眉,淺井氏諸多重臣卻對此並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織田氏不過是一個來自鄉下的暴發戶罷了,兩家聯姻,對淺井家並無好處。這段婚姻的締結是在足利義昭來到美濃之前,可見即便沒有義昭這件法寶,織田信長也遲早都會上洛去爭奪天下的。
織田軍數量比北畠軍多過數倍,號稱七萬,洶湧而來。正當兩軍惡戰之際,北畠具教之弟木造具政卻突然掀起反旗,主動投靠了織田信長。八月二十八日,織田軍繞過固守不降的數座敵城,直薄北畠氏主城大河內,在桂瀨山設下本陣。然而由於城內糧食充足,北畠氏重臣鳥屋尾石見守又防備得法,織田軍花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卻收效甚微。
淺井氏的來源,傳說出自貴族三條公綱。嘉吉年間,公綱得罪了幕府實權派京極氏,被迫蟄居於近江淺井郡丁野村,並在此地生下一個兒子。後來此子出仕京極氏,就起名為淺井重政——是為三條公綱落胤說。不過這種九-九-藏-書說法很不可靠,因為淺井這個苗字早在嘉吉年以前就在當地鍾銘上出現過了。
而對於元康來說,他此時所領還不到三河國的三分之一,西有織田,東有今川,若不有所依附,必難獨存。眼見今川的國勢江河日下,織田倒如日中天,況且看信長的意思,是要締結同盟協議,而非要求松平家徹底臣從,條件比今川方面優厚得多,既然如此,不如應允了吧。
「花倉之亂」當中,甲斐的武田信虎究竟起了什麼作用,向來眾說紛紜,但所造成的結果就是:今川義元在鎮壓了良真派的反亂,坐穩家督之位以後,很快便與武田家締結了正式同盟。然而如此一來,向來與武田敵對的北條氏綱不禁暴怒如狂,於是悍然撕毀駿相盟約,親自率兵攻擊駿河國富士郡的吉原地方(在富士川以東,俗稱「河東」)——這就是「第一次河東之亂(河東一亂)」。
明應三年(公元1494年),今川氏親繼承其父的遺志,開始進攻遠江國,並於文龜元年(公元1501年)擊敗遠江守護斯波氏和信濃守護小笠原氏的聯合軍。永正五年(公元1508年),今川氏親收降斯波氏,正式兼領遠江守護。
織田信長親率大軍上洛,從美濃國的岐阜城出發向西,首先要經過近江國(大致等於今天的滋賀縣),然後才能抵達京都所在的山城國。室町幕府時代,近江國設置有兩個守護,南部是源氏名門佐佐木家的嫡流六角氏,北部則是佐佐木氏的庶家京極氏。不過到了戰國中期,近江卻已經四分天下了。
今川氏親可謂是奠定東海道巨人今川氏根基的一代英主。對外,他支持舅父伊勢盛時征戰關東,自己吞併了遠江,並將勢力伸入更西面的三河國和尾張國;對內,他在領內檢地,加強了一元化統治,並且擬定分國法《今川假名目錄》。就這樣,駿河國今川氏安全而成功地從守護大名轉化為戰國大名。

弒殺強情公方

關於廣忠之死,大概有三種說法:一是正常的急病而歿;二是為家臣岩松八彌謀殺;三是在「鷹狩」(豢養鷹隼捕獵)途中,被土一揆所害。當時松平家臣分為兩派,一派親今川,一派親織田,如今主公既死,幼主身在織田家,似乎親織田派將穩佔上風了。然而今川義元卻絲毫不給松平家臣首鼠兩端的機會,立遣朝比奈泰能、山田景隆等將率軍接管了岡崎城——就今川氏的行動速度之快來看,或許廣忠之死,背後另有黑手……
戰國前期,城主所居官邸與普通宅邸無異,其中守護所居官邸稱之為御館——因此具備守護以上家格者往往被尊稱為「御館樣」——中後期則大量湧現出一種名為「天守閣」的建築。所謂天守閣,一般以碎石為基,上以土木構建多層樓閣,四面密布矢倉(箭樓)和炮櫓,本身既是城堡的政治、軍事中心,也是防衛嚴密的碉堡。天守閣一般都是城堡中的最高建築,站在頂層便可以鳥瞰城堡全貌,有助於城主指揮整個城堡的防衛戰。建構天守閣耗資巨大,非有力戰國大名不能完成,因此天守閣本身也逐漸變成了大名實力的一種象徵。
到了永祿九年(公元1566年),松平家康終於先後征服了東三河和奧三河(三河國北部山地),統一了整個三河國。同年,他得到朝廷授予從五位下三河守的官職,並且獲准改苗字為德川——未來的「天下人」德川家康,就此誕生。
六角氏的極盛時期是由六角定賴所締造的,他曾經協助細川高國流放了幕府將軍足利義稙,另立足利義晴,因而被封為管領代之職,將北近江的淺井氏納入麾下,也是定賴所為。然而到其子義賢時代,先是與三好長慶相爭卻落在了下風,繼而如前所述,淺井氏又獲得了獨立地位,六角的勢力於是極大衰退。「野良田合戰」戰敗以後,義賢引咎退位,出家入道,將家督之位傳給了兒子義治。
「桶狹間之戰」,其實是一場臨時起意的突襲戰,而不能稱之為策劃已久的奇襲戰。
織田信長起家的尾張國,位於東海道,除鎌倉府掌管的甲斐和南關東七國外,其東面有駿河、遠江、三河,西面還有伊勢和伊賀。信長的征途,即從擊敗駿、遠、三的三國大名今川義元開始,亦可說由結盟西三河小領主德川家康開始……
戰國時代所謂的「城」,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城市,而是城堡,反而散布在城堡外圍的基本無防護的商業區,即所謂城下町,才真正具備了城市的雛形。當然,當時的日本並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城市,諸如堺、平戶等自治都市,以及京都,均可算是城市。
於是永祿五年(公元1562年),通過元康舅父水野信元的從中牽線,松平家終於正式脫離了今川氏的掌控,轉而與織田氏結盟,史稱「清洲同盟」(當時織田的主城在清洲)。翌年,為了表明自己與今川氏決裂的堅決態度,松平元康捨棄了得自今川義元的「元」字,改名為家康——據說用這個「家」字,是為了追慕先祖源義家。
最終結束狹義的戰國時代的織田信長,其成名之戰乃是對敵今川義元的「桶狹間合戰」,這場仗和北條氏康對敵關東兩上杉氏的「河越夜戰」,以及毛利元就對敵陶晴賢的「嚴島合戰」,並稱為戰國「三大奇襲戰」。
今川家歷代文化修養都很高,尤以氏親為首,他是詩歌大師飯尾宗長的入室弟子。據說當伊勢盛時參加武藏立河原之戰、關東出陣的時候,氏親和宗長一起連了千句和歌為他送行和祈福。那時候是后北條氏與今川氏的蜜月時期,氏親發兵支持盛時關東轉戰,盛時也幫助氏親攻略三河,外甥和舅舅親密得不得了。
永祿三年(公元1560年)「桶狹間合戰」的時候,松平元康年僅十九歲,便與大將朝比奈泰朝一起擔當先鋒之職,率領西三河眾衝鋒在前,攻克了織田家的丸根、鷲津二砦。然而隨即傳來今川義元敗死的消息,各路今川軍慌忙後撤,全面退出了尾張國。不僅僅是前線將領,因為消息來得實在太過震撼,預料到織田軍將會乘勝追擊,攻入三河,因此許多被安置在三河各地的今川代官們也都棄城而逃。只有松平元康在退回世代主城岡崎以後,受到松平氏舊臣的挽留,乾脆留了下來,並趁機接管了松平舊領。
福島氏乃是今川家的譜代被官,總體負責遠江和甲斐方面的外交、軍事事務,勢力頗強。那位福島越前守的身份不詳,有人說即為後來成為後北條家名將的北條綱成之父福島正成,但也有模糊的記載,福島正成於十五年前的大永元年(公元1521年)率軍入侵甲斐,被武田信虎擊敗,可能即歿於是役。
然而三好氏家督三好元長卻于天文元年(公元1532年)因讒言而失勢,甚至遭到細川晴元的討伐,自殺于顯本寺中。進他讒言的,乃是三好一門的政長,以及畠山氏的家臣木澤長政。元長死後,其子千熊丸逃歸阿波本領,一年後得到細川晴元的原諒,回歸畿內。
然而福島氏不肯接納這一既成事實,也匆忙把玄廣惠探從寺廟裡迎了出來,使其還俗,改名為今川良真,妄圖奪取家督之位。為了避免家中分裂,壽桂尼親自找上門去,與福島氏當主福島越前守商談,尋求和平解決之道,可惜卻被對方一口回絕了。
松平清康既死,其子廣忠年僅七歲,松平信定趁機霸佔了松平家業。松平廣忠在外流浪數年,最終得到今川義元和三河守護吉良氏的幫助,逼迫信定退去,這才奪回了主城岡崎,得以繼位。其後為了抵抗織田氏的侵攻,苟延家族命脈,廣忠全面倒向今川氏,正因如此,才會先後爆發兩次「小豆坂合戰」。
織田信長假借和談之名拖延時間,同時策反城內北畠氏重臣,最終在十月二十七日迫使北畠軍開城投降。北畠具教被迫讓位給兒子具房並出家為僧,同時收信長次子茶筅丸為婿養子,答應立茶筅丸為下一代繼承人。就這樣,織田信長繼美濃后又擁有了第三個完整的領read.99csw.com國伊勢國,加上控制了京都,與德川、淺井結盟,已成天下最大的勢力。
早在還俗之初,義秋就向各地有力大名送去書信,要他們協助自己擊敗三好氏,就任室町幕府將軍,這其中,也包括因「桶狹間合戰」而聲名鵲起的織田信長。因此在等待了整整兩年,眼看越前守護朝倉義景毫無發兵跡象以後,足利義秋遂矚望于織田信長。永祿十一年(公元1568年),義秋前往岐阜,投靠信長,並且更名為足利義昭。
洛中連番惡戰,織田信長乘虛而入,殺入山城國。結果「三好三人眾」西遁,松永久秀匆忙獻上名茶器「作物茄子」(又名「九十九發茄子」),從而降伏于織田、淺井聯軍。織田信長知道畿內勢力犬牙交錯,不是一兩日就能徹底平定的,於是赦免了久秀弒殺將軍之罪,允許其歸入麾下,並安堵其大和舊領。
欲平內亂,先求外援,義元派一方面遣使甲斐,穩住常年敵對、直到氏輝時代才暫且停戰的武田信虎,一方面向盟友后北條氏求救。於是在後北條氏的支持下,僅僅半個月後,義元派大將岡部親綱即攻克上之方城,隨即又將花倉城團團圍困起來。最終今川良真敗逃到瀨戶谷的普門寺,自殺身亡,福島一門也幾乎被斬殺殆盡——只有後來的北條綱成在家臣們保護下逃到了相模,投靠後北條氏。
今川氏輝繼位時年僅十四歲,家中事務都由其母壽桂尼輔佐處理。天文五年(公元1536年)三月十七日,莫名其妙地,尚無子嗣的氏輝及其兄弟,同時也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彥五郎竟然同日暴斃,於是家臣們只好聚在一起會商,打算迎其出家為僧的兄弟們還俗,繼承家督之位。
然而在當時,「上洛」還有一個相對狹窄的含義,那就是率軍殺入京都,以擁戴新的幕府將軍,嘗試掌控畿內實權,進而號令天下。若以此義來考量,整個戰國時代,只有四個人完成了這一宏偉大業——
就在這種背景下,永祿三年(公元1560年),今川義元親率大軍開始了西征之途,據說集合三國兵馬,加上甲斐和相模派來的援軍,總勢超過兩萬人——或許義元期望能夠打通東海道,一舉攻入京都,扶持日益衰敗的室町幕府,完成他制霸天下的夢想吧。
三好氏傳說出於信濃源氏的小笠原氏,鎌倉時代,小笠原家族擔任信濃和阿波守護,阿波一支的分家居住於三好郡,遂以郡名為苗字。到了戰國時代,三好氏成為細川澄元、晴元父子的重臣,在細川政元三個養子的連年紛爭中,為澄元系最終獲得勝利立下過汗馬功勞。
織田信長上洛,最近捷的途徑就是通過六角氏的領地,然而當時六角家與三好爭雄畿內失敗,被迫與三好、松永氏達成和睦,當初還發兵攻打過足利義昭,因此信長準備武力攻取其主城觀音寺城,也算是給畿內諸侯們樹立一個榜樣——敢於阻擋他前進道路的,只有滅亡一途!而為了能夠順利地攻伐六角氏,信長決定拉攏江北的淺井氏作為奧援。
戰國中後期的著名城堡大多以土壘牆,偶有用到石材的,結構更為複雜,防護力更強。這些城堡並非僅止外圍一道圍牆而已,往往城堡內部也層層隔斷,樓櫓密布,到處都是明門和暗門。由這些圍牆將城堡分割成為多個區域,這些區域稱為「丸」,丸皆有名,一般情況下中心區域稱為「本丸」,往外輻射,層層區域稱為「二之丸」、「三之丸」等等。也有用方位來命名的,如「西之丸」、「東之丸」等等;也有用地名或守將苗字來命名的,如「京極丸」、「真田丸」等等。各丸分佈因地勢而千變萬化,有呈圓形層層向外的,也有呈一字型由高向低的,也有相當不規則的。
大名之間交送而非交換人質,並不是一種平等的外交手段,而是等同於承認對方擁有對自己的控制權、調動權,也即對方將成為自己的宗主國。雖然兒子年紀尚幼,雖然這是一份屈辱的盟約,走投無路的松平廣忠也只好答應了。於是他派遣二十八名家臣護送竹千代從主城岡崎出發,經海路在大津上岸,準備由當地豪族田原城主戶田康光送往今川氏的主城駿府。
后北條軍從東方殺來,同時西方遠江國內,良真派殘黨堀越氏、井伊氏等也再度掀起反旗,今川義元陷入了首尾難顧的窘境。對應這一局勢,他更加深了與武田的聯繫,迎娶武田信虎的長女為正室,然後採取東守西攻之策,暫時將河東地區讓與后北條,集中全力鎮壓遠江的反叛,並在平定遠江之後,更將勢力繼續向西,伸入三河國。

番外篇 戰國城砦群

千熊丸也即三好長慶,雖然身負血海深仇,卻一直隱忍不發,等待時機。在家臣松永久秀、長賴兄弟的協助下,他先於天文十年(公元1541年)聯合三好政長擊敗了木澤長政,繼而於天文十七年(公元1548年)在攝津江口之戰中殺死了三好政長。細川晴元擁著前將軍足利義晴和現任將軍足利義藤(義輝)逃出京都,三好長慶則奉細川高國之子氏綱為新的幕府管領。
永祿七年(公元1564年),三好長慶去世,松永久秀擁立其養子、十河一存之子三好義繼為三好氏家督。幕府將軍足利義輝以為時機到來,遂暗中聯絡各地有力大名殺上京都,擊敗三好氏,以恢復幕府往日的榮光。得知此消息的松永久秀唆使「三好三人眾」(三好政康、三好長逸和岩成友通)攻入室町御所,弒殺了足利義輝。據說被譽為「強情公方」的足利義輝精通劍術,在門前奮戰多時,終因寡不敵眾,退歸內室自焚而死。
副將軍作為正式職銜,是從來也不曾存在過的,但無論是副將軍,還是幕府管領,足利義昭的動機都很明顯,要將織田信長完全納入幕府管理體系,成為自己恢復室町榮光的左右臂膀。信長對此心知肚明,但他的志向是奪取天下,而不是幫助室町幕府再興,義昭只是自己的工具,怎可以一躍成為自己名正言順的上司呢?因此,他也推辭了副將軍的職銜,並很快離開京都,回歸岐阜城。
然而事實上,桶狹間合戰與另兩場戰役雖有頗多相似之處,也存在著根本性的不同。無論「河越夜戰」還是「嚴島合戰」,幾乎每個細節都可見北條氏康或毛利元就謀划之巧妙,確實是精心策劃的以少勝多的奇襲作戰。然而織田信長大破今川義元的「桶狹間合戰」,剖開後人添加的重重迷霧和光環,刪去後人神話信長的種種無稽細節,卻更像是一場撞大運的賭博。
因此今川氏本是足利氏的同族,足利尊氏起兵叛亂的時候,今川氏家督基氏率領四個兒子跟隨尊氏征戰疆場,其五男今川范國受封駿河、遠江兩國守護職、嫡孫今川賴貞受封因幡、但馬、丹后三國守護職,也算是室町時代少有的名門了。

東海道的巨人

應該說,竹千代在駿府的生活,就表面上看來是頗為愜意的,今川義元為了嚴密控制松平氏等西三河豪族,拉攏其家臣、領民之心,不能不善待人質。而軍師雪齋和尚也收竹千代為弟子,教他舞刀弄劍,更教他兵法戰策。
當時有兩名備選:一是年齡較長,但由今川氏親側氏福島氏所生的花倉院遍照光寺的主持玄廣惠探;二是年紀較輕,但由氏親正室中御門氏壽桂尼所生的善得寺的栴岳承芳。

信長上洛

天文十六年(公元1547年)的「第二次小豆坂合戰」之前,今川義元為了控制松平家,要求松平廣忠將六歲的幼子竹千代送去駿河做人質。這位竹千代就是後來的松平元康,他出生於天文十一年(公元1542年)底,母親是刈谷城主水野信元的異母妹妹於大夫人。
翌年,足利義藤暗通細川晴元,三好長慶聞訊后親率兩萬兵馬殺入京都,流放足利義藤。此後長慶築主城芥川以控制攝津國人,又出兵攻入東播磨,制壓丹波半國,進而把河內、大和兩國都置於麾下,勢力達到鼎盛。永祿元年(公元1558年),流浪將軍足利義輝(義藤九-九-藏-書改名)與三好長慶達成和解,長慶迎接義輝返京,而義輝則任命長慶為「相伴眾」,待遇等同於「三管四職」。
「上洛」,就字面上的含義來看,就是簡單地進入京都。戰國時代很多大名都曾經有過上洛的經歷,比方說上杉謙信就曾多次前赴京都,拜謁天皇和幕府將軍,呈獻貢品,以求得征伐的大義名分。織田信長在「桶狹間合戰」之前,也曾經到京都去拜見過足利義輝將軍。
「桶狹間合戰」的時候,今川氏的先鋒乃是松平元康和朝比奈泰朝二將。
幾乎與此同時,雪齋和尚發兵攻克西三河的安祥城,俘虜了織田信秀的庶子織田信廣,然後提出用信廣來交換竹千代——就這樣,竹千代從末森前往駿府,轉而又變成了今川家的人質。
對於信長來說,能夠擊敗「東海道第一將」今川義元,完全是意外之喜,以尾張的實力,根本無法一舉擊垮今川,能夠吞併亡父垂涎已久的西三河,于願已足。然而西三河眾的抵抗實在太過頑強,信長同時還遭受到來自北方美濃齋藤氏的強大壓力,勢不能長久頓兵東線。想到少年之時,自己曾經與那位名叫竹千代的少年有過來往,既然如此,不如嘗試談和吧。
戰國群雄概略(四)
所在地家名結局
駿河國今川氏1568年為武田氏所滅
駿河朝比奈氏從屬於今川氏,今川滅亡后歸屬武田氏,武田滅亡后沒落
遠江國福島氏1536年花倉之亂后沒落
堀越氏1537年為今川義元所滅
飯尾氏從屬於今川氏,1568年隨今川滅亡
濱名氏1569年為德川家康所滅
三河國松平/德川氏開創江戶幕府
戶田氏1547年為今川氏所滅
鵜殿氏1562年為松平元康所滅
吉良氏1563年為松平家康所滅
尾張國勝幡織田氏1600年關原合戰後遭改易
清洲織田氏1555年為織田信長所滅
岩倉織田氏1559年為織田信長所滅
美濃國土岐氏1552年為齋藤道三所滅
齋藤氏1567年為織田信長所滅
饗庭氏1546年為齋藤道三所滅
揖斐氏1547年為齋藤道三珩滅
飛驛國三木氏/姊小路氏1585年為金森長近所滅
江馬氏1585年為金森長近所滅
內內島氏1585年被地震埋沒,覆滅
伊勢國北畠氏1569年為織田氏所篡奪
大河內氏從屬於北畠氏,1569年隨北畠滅亡
關氏信長上洛前後歸從於織田氏
神戶氏1568年為織田氏所篡奪
志摩國九鬼氏先後從屬於北畠氏、織田氏,江戶幕府三田藩、綾部藩
同盟締結于天文二十三年(公元1554年),同時三方還交叉聯姻,以使同盟關係牢不可破:今川義元之女嶺松院嫁與武田晴信的嫡子義信,武田晴信之女黃梅院嫁與北條氏康的嫡子氏政,北條氏康之女早川殿嫁與今川義元的嫡子氏真。
當然,織田大而松平小,雖說同盟,雙方勢必無法達成完全平等的關係,但對於松平家來說,不背臣從之名,不受外力干涉內政,于願已足。
——這位伊勢盛時,前文說過,後世被稱為「北條早雲」,乃是相模戰國大名后北條氏的初代家督。
此時洛中一向一揆蜂起,細川晴元與一向宗法主本願寺證如(光教)連年鏖戰,直到天文四年(公元1535年)方才達成和解。這次談判的功臣,就是三好元長之子千熊丸,元服後起名三好利長,后改范長、長慶。
近江國中心部位有一片浩瀚的內陸湖,是為琵琶湖,琵琶湖把整個近江國劃分為湖東、湖西、湖南和湖北四個區域。其中湖南歸屬守護六角氏,湖西最大勢力則是佐佐木氏的另外一個庶家朽木氏,湖東和湖北由京極氏的被官淺井氏下克上佔據,此外,最南部的甲賀郡國人林立,自成體系——甲賀,也是當時忍者集團的一個重要據點。
第二年,覺慶還俗,取名為足利義秋,向朝廷上書說明自己才是室町幕府的合法繼承人(松永久秀擁立足利義榮為第十四代幕府將軍)。他的這一舉動,觸怒了與三好、松永氏和睦的六角義賢,於是三家聯兵相向,知道毫無勝算的義秋匆忙逃往若狹,不久又轉至越前。
考究織田、淺井聯軍長驅直入的緣由,是因為時機選擇的正確。當織田信長西進的時候,一是六角家已經沒落,二是適逢三好氏擁立的將軍足利義榮病故,松永久秀與「三好三人眾」為了下一任將軍的人選產生矛盾,正在洛中激戰不休。
天文二十四年(公元1555年)三月,十四歲的竹千代在駿府元服,拜領今川義元的偏誨「元」字,起名為松平次郎三郎元信,不久後繼承其祖父清康的名諱,更名藏人佐元康。為了拉攏松平元康,爭取將西三河眾成功地徹底融入到今川氏家臣團中去,義元還把自己的外甥女,也即妹婿關口親永的女兒瀨名(后稱築山殿)嫁給元康為妻。
永正十三年(公元1516年),今川氏親進攻遠江的引間城,守將大河內備中守貞綱抵抗得非常頑強,讓今川軍難以得手。於是氏親調來了挖掘駿河安倍山金礦的「金山眾」,掘斷了引間城的水源,使得城池不攻自破,大河內氏父子兄弟死的死、囚的囚,今川軍得獲全勝。今川氏親之奇謀秘計,由此可見一斑。
今川義元可謂一代名君,即便最終敗死,也無法抹殺他在治國方面的才能和建樹。他曾在亡父氏親的《今川假名目錄》上追加了二十一條新款,廢止了室町幕府「守護不入」的規定。
天文十一年(公元1542年),「尾張之虎」織田信秀侵入西三河,今川義元發兵救援當地豪族松平氏,就此爆發了「第一次小豆坂合戰」,以織田軍的read.99csw.com勝利而告終。當此苦況之際,東方相模和北方甲斐陸續易主——相模領主北條氏綱去世,傳位其子氏康;甲斐領主武田信虎為其子武田晴信所放逐。這就使得甲、駿、相三國的關係,再次迎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到了永祿十年(公元1567年)二月,三好義繼和「三好三人眾」又鬧崩了,往依松永久秀。當年十月,久秀與「三好三人眾」對戰于名剎東大寺,為了避免寺院成為敵軍的掩體,久秀竟然下令縱火,把東大寺大佛殿焚為灰燼——因為這一行為,松永久秀此後被咒罵為「天下至惡」。
以三好長慶當時的威望和實力,他其實很有機會挾幕府將軍以號令諸侯,成為第一位戰國時代的「天下人」,今川義元即便滅亡尾張織田氏,打通東海道殺至洛中,是否能夠順利擊敗地頭蛇三好氏,也還在未知之數。然而長慶盛極而衰,末日很快就來到了,掘墓人非他,竟然是他最為倚重的家宰松永久秀。
為了對抗后北條氏,今川義元與關東管領上杉憲政結成同盟,同心夾擊相模國——繼位不久的北條氏康,很快就墮入了類似義元當年的窘境之中。天文十四年(公元1545年),今川義元出兵河東地區,與北條氏康交戰(第二次河東之亂),同時上杉憲政聯合關東各路兵馬,團團圍住了后北條方的河越城。北條氏康無奈之下,只得通過武田晴信居中牽線,以將河東歸還給今川氏為條件,與義元達成了暫時的和睦協議。然後,他就轉過身來對付上杉氏——如前所述,著名的「河越夜戰」就此爆發。
永祿十二年(公元1569年)八月,織田信長統合大軍,向伊勢南部進發。當時南伊勢北畠氏的當主名為具教,據說此人曾得到「劍聖」塚原卜傳「一之太刀」的真傳,還擊敗過「柳生新陰流」鼻祖柳生石舟齋宗嚴,自創名為「伊勢新刀流」的劍術流派,此外,他還精通和歌,乃是文武雙全的名將。聞聽織田大軍來攻,北畠具教聚攏麾下兵馬,有眾一萬六千,嚴陣以待。
佔據南近江以後,織田信長繼續向西,很快便攻入山城國。此時佔據京都及其周邊地區的,乃是三好氏一門的「三好三人眾」,他們不敢抵抗濃、尾、江三國聯軍,被迫撤出洛中,向西竄逃到攝津、贊岐等地。「幕府執權」松永久秀說服三好氏家督三好義繼出降,於是織田信長風風光光地進入京都,隨即就上奏朝廷,擁立足利義昭為新的幕府將軍,將其暫時安置在京都的本國寺里。義昭對信長感激涕零,十月二十八日,他宴請信長並觀看日本傳統藝能——能樂,席間希望信長就任幕府管領一職,在遭到婉拒后,乾脆說:「我封大人為副將軍,如何?」
暫時解決畿內危機后,織田信長把矛頭指向了尾張西面、五畿東南方的伊勢國。伊勢是個很特殊的國,幕府並無派駐守護,名義上的統治者仍是朝廷任命的國司——由國司而成長為戰國大名的,一共有三個家族,即伊勢的北畠氏、土佐的一條氏和飛驒的姊小路氏,合稱「三國司」。織田信長於永祿十年八月,也即包圍美濃稻葉山城的當月,首度派大將瀧川一益進攻伊勢。在織田大軍的進攻下,北伊勢豪族諸如長野、工藤、神戶、關等家族紛紛歸降——事實上,在織田信長上洛以前,他就已經將伊勢的北半國置入囊中了。
北畠氏的下場是極其悲慘的。織田茶筅丸元服後起名為北畠三介信雄,天正四年(公元1576年)十二月,因為懷疑已經隱居三瀨御所的北畠具教煽動領內國人一揆,他就率領織田軍突襲三瀨御所,北畠具教在揮劍斬殺十九人,重傷百餘人后,終於跳上七尺高的石垣切腹自盡,享年四十九歲。接著信雄又襲擊北畠具房隱居的多氣御所,除具房本人幸免於難外,北畠一族竟被屠殺殆盡。
總之,室町幕府時代,松平信光開始對外擴張,很快就統一了西三河,信光四傳到清康,此人武勇無雙,被家臣諛美為「活到三十歲定可平定天下」(這當然很可笑)。然而他並沒能活到三十歲,就在出陣尾張守山城(一說為森山城)時被家臣誤殺了——時為天文四年(公元1535年),史稱「守山之崩」。
六角義治想要進行領國一元化的改革,以凝聚力量,便於在亂世中繼續生存下去。然而家中的重臣首腦,即所謂「六角氏的兩藤」——后藤賢豐與進藤貞治,卻如同大山一般擋在他的面前,使得義治寸步難行。於是永祿六年(公元1563年),義治悍然謀殺了后藤賢豐。
在此必須詳細介紹一下失敗一方的今川氏。且說源的八幡太郎義家有個玄孫名叫足利義氏,足利義氏五傳就是足利尊氏,而義氏另有子長氏受封三河吉良、今川兩個莊園,長氏便是吉良氏的始祖,其養子國氏便是今川氏的始祖,稱為今川太郎。
今川義忠橫死的時候,其子龍王丸只有六歲,三浦、庵原、朝比奈等重臣遂推舉今川一族的小鹿范滿暫時攝位。龍王丸成長到十七歲以後,元服改稱今川氏親,理當正式繼任家督之位,然而小鹿范滿卻故意拖延,不肯讓權。長享元年(公元1487年),今川氏親的重臣、也是親舅舅伊勢盛時領兵突襲駿府,殺死了小鹿范滿,整頓家中秩序,氏親這才得以在舅父的扶持下登上一門總領寶座。
據說那一年,松平清康親率一萬兵馬殺入尾張國,與織田信秀對戰,包圍了守山城。當時清康與其叔父松平信定不和,家臣中很多人都支持信定,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十二月五日晨,清康在陣幕中召見家臣阿部大藏定吉,因為定吉正是信定一黨,其子彌七郎心中惶恐,恐怕會變生不測,於是便持刀躲在陣幕外竊聽。據說清康下令捕捉一匹發狂的戰馬,口出「拿下」之語,彌七郎以為是下令逮捕自己的父親,驚慌惱怒之下,突然沖入陣幕,一刀斬向松平清康——清康就此斃命,全軍潰散。
然而鼎盛之時,卻也出現了衰敗的跡象。今川義元對傳統文化和京都風俗簡直痴迷到了讓人反胃的程度,據說他穿直衣、戴立烏帽子、塗黑齒、描蟬眉、抹脂粉,還蓄養孌童,整天召集無恥文人開肉麻詩會,整個兒一個腐朽公卿形象。並且駿河國內一片歌舞昇平,民風日漸柔弱懶惰,竟有「三河人去打仗,遠江人種大米,駿河人置酒高會」這種傳言出現。
當時統治駿河西面遠江國的,乃是西軍的斯波氏,陣營既然不同,今川義忠於是名正言順地向遠江發起進攻。位於遠江國東部,與駿河相接壤的,是橫地、勝間田這兩家國人領主的領地,今川義忠大破橫地和勝間田,但在凱旋迴駿府的途中,卻被敵方殘黨的流矢射中,于文明八年(公元1476年)四月,死於遠江鹽買坂。
就此,今川與后北條的敵對關係開始鬆動,於是在武田晴信側近駒井高白齋政武和今川義元的師父雪齋和尚的謀劃下,很快便達成了「甲駿相三國同盟」。雪齋和尚本名太原崇孚,乃是駿河國善得寺的主持,法號九英承菊。與其說這位雪齋和尚是佛教大德,不如說他是學問僧,與其說他是學問僧,不如說他是武僧,與其說他是武僧,又不如說他是外交僧——義元時代一系列內政、外交、軍事政策,據說多出於此人之手。
隨著戰爭次數的頻繁、戰爭規模的擴大,以及軍事技術的發展,城堡的規模也日益擴大。到了戰國中後期,產生出許多號稱「難攻不落」的巨型城堡,比如相模的小田原城、安藝的吉田郡山城,以及織田信長建構的安土城、豐臣秀吉建構的大坂城等等。城堡分山城和平城兩種,山城依山而建,取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平城則往往建於平原上的要道附近,取其交通發達、商賈輻湊之利。
總而言之,內戰就此爆發,就在壽桂尼悻然離去的翌日,今川良真派在久能山舉兵反叛,隨即突襲駿河府中的今川館,在遭到頑強抵抗,被迫撤退後,即收縮進方之上城、花倉城等據點,憑堅固守。一時間,駿河、遠江兩國內烽煙四起,大有將今川家一分為二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