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編 精神家園 信仰(一)

第四編 精神家園

信仰(一)

凡真正的信仰,那核心的東西必是一種內在的覺醒,是靈魂對肉身生活的超越以及對普遍精神價值的追尋和領悟。信仰有不同的形態,也許冠以宗教之名,也許沒有,宗教又有不同的流派,但是,都不能少了這個核心的東西,否則就不是真正的信仰。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發現,一切偉大的信仰者,不論宗教上的歸屬如何,他們的靈魂是相通的,往往具有某些最基本的共同信念,因此而能成為全人類的精神導師。
上帝或某種宇宙精神本質的存在,這在認識論上永遠只是一個假設,而不是真理。僅僅因為這個假設對於人類的精神生活發生著真實的作用,我們才在價值論的意義上把它看作真理。
即使一位孤軍奮戰的悲劇英雄,他也需要在想象中相信自己是在為某種整體而戰。凡精神性的追求,必假定了某種絕對價值的存在,而所謂絕對價值,既然是超越於一切浮世表象的,其根據就只能是不隨現象界生滅的某種永存的精神實在。現代的西緒弗斯可以不相信柏拉圖的理念、基督教的上帝或者奧伊肯的宇宙生命,然而,只要他相信自己推巨石上山的苦役具有一種精神意義,藉此而忍受了巨石重新滾下山的世俗結果,則他就已經是在向他心中的上帝祈禱了。
宗教的價值在於為超出世俗的精神追求提供一種容易普及的方式,但是,一普read.99csw.com及就容易流於表面的形式,反而可能削弱乃至喪失了追求的精神內涵。所以,真正看重信仰的人決不盲目相信某一種流行的宗教或別的什麼思想,而是通過獨立思考來尋求和確立自己的信仰。
判斷一個人有沒有信仰,標準不是看他是否信奉某一宗教或某一主義,唯一的標準是在精神追求上是否有真誠的態度。一個有這樣的真誠態度的人,不論他是虔誠的基督徒、佛教徒,還是蘇格拉底式的無神論者,或尼采式的虛無主義者,都可視為真正有信仰的人。他們的共同之處是,都相信人生中有超出世俗利益的精神目標,它比生命更重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值得為之活著和獻身。他們的差異僅是外在的,他們都是精神上的聖徒,在尋找和守護同一個東西,那使人類高貴、偉大、神聖的東西,他們的尋找和守護便證明了這種東西的存在。
與世界建立精神關係——這是一個很好的提法,它簡潔地說明了信仰的實質。任何人活在世上,總是和世界建立了某種關係。但是,認真說來,人的物質活動、認知活動和社會活動僅是與周圍環境的關係,而非與世界整體的關係。在每一個人身上,隨著肉體以及作為肉體之一部分的大腦死亡,這類活動都將徹底終止。唯有人的信仰生活是指向世界整體的。所九九藏書謂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一種宗教,或信奉某一位神靈。一個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著走,而總是想為自己的生命確定一個具有恆久價值的目標,他便是一個有信仰生活的人。因為當他這樣做時,他實際上對世界整體有所關切,相信它具有一種超越的精神本質,並且努力與這種本質建立聯繫。
人是由兩個途徑走向上帝或某種宇宙精神的,一是要給自己的靈魂生活尋找一個根源,另一是要給宇宙的永恆存在尋找一種意義。這兩個途徑也就是康德所說的心中的道德律和頭上的星空。
一個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聖。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別的什麼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決於個人所隸屬的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個人的特殊經歷,甚至取決於個人的某種神秘體驗,這是勉強不得的。一個沒有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個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間有任何神聖價值,百無禁忌,為所欲為,這樣的人就與禽獸無異了。
信仰的實質在於對精神價值本身的尊重。精神價值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無須為它找出別的理由來,這個道理對於一個有信仰的人來說是不言自明的。這甚至不是一個道理,而是他內心深處的一種感情,他真正感覺到的人之為人的尊嚴之所在,人類生存的崇高性之所在。信九九藏書仰愈是純粹,愈是尊重精神價值本身,必然就愈能擺脫一切民族的、教別的、宗派的狹隘眼光,呈現出博大的氣象。在此意義上,信仰與文明是一致的。信仰問題上的任何狹隘性,其根源都在於利益的侵入,取代和擾亂了真正的精神追求。人類的信仰生活永遠不可能統一于某一種宗教,而只能統一于對某些最基本價值的廣泛尊重。
一切外在的信仰只是橋樑和誘餌,其價值就在於把人引向內心,過一種內在的精神生活。神並非居住在宇宙間的某個地方,對於我們來說,它的唯一可能的存在方式是我們在內心中感悟到它。一個人的信仰之真假,分界也在於有沒有這種內在的精神生活。偉大的信徒是那些有著偉大的內心世界的人,相反,一個全心全意相信天國或者來世的人,如果他沒有內心生活,你就不能說他有真實的信仰。
在信仰的問題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誠的態度。所謂真誠,第一是要認真,既不是無所謂,可有可無,也不是隨大流,盲目相信;第二是要誠實,決不自欺欺人。有了這種真誠的態度,即使你沒有找到一種明確的思想形態作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個有信仰的人了。事實上,在一個普遍喪失甚至嘲侮信仰的時代,也許唯有在這些真誠的尋求者和迷惘者中才能找到真正有信仰的人呢。
靈魂的渴求是最原初的信九九藏書仰現象,一切宗教觀念包括上帝觀念都是由之派生的,是這個原初現象的辭不達意的自我表達。
相信神聖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心目中,總有一些東西屬於做人的根本,是褻瀆不得的。他並不是害怕受到懲罰,而是不肯喪失基本的人格。不論他對人生怎樣充滿著欲求,他始終明白,一旦人格掃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嚴,那麼,一切欲求的滿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徹底失敗。
誠然,在現實世界中,我們的精神目標的實現始終是極其有限的。但是,由於我們對作為整體的精神生活懷有信念,我們就有了更廣闊的參照系。我們身處的世界並不是整個實在,而只是它的一個部分,因此,在衡量一種精神努力的價值時,主要的標準不是眼前的效果,而是與整個實在的關係。正是從這種廣義的宗教精神出發,我們就不會覺得自己的任何精神努力是徒勞的了。
不但宗教,而且人類精神活動的一切領域,包括道德、藝術、科學,只要它們確實是一種精神性的活動,就都是以承認作為整體的精神生活的存在為前提的,並且是這個整體的某種體現。如果沒有這個整體在背後支持,作為它們的源泉和根據,它們就會喪失其精神內容,淪為世俗利益的工具。在此意義上,一種廣義的宗教精神乃是人類一切精神活動的基本背景。在精神生活的層九_九_藏_書次上,不存在學科的劃分,真、善、美原是一體,一切努力都體現了同一種永恆的追求。
一切信仰的核心是對於內在生活的無比看重,把它看得比外在生活重要得多。這是一個可靠的標準,既把有信仰者和無信仰者區分了開來,又把具有不同信仰的真信仰者聯結在了一起。
人類精神活動的一切領域,包括宗教、哲學、道德、藝術、科學,只要它們確實是一種精神性的活動,就都是以建立與世界整體的精神聯繫為其公開的或隱蔽的鵠的的,區別只在於方式的不同。其中,道德若僅僅服務於社會秩序,便只具有社會活動的品格,若是以追求至善為目的,則可視作較弱的宗教。科學若僅僅服務於技術進程,便只具有物質活動的品格,若是以認識世界為目的,則可視為較弱的哲學。於是,我們可以把精神活動歸結為三種基本的方式。一是宗教,依靠信仰或靈悟來建立與世界整體的聯繫。二是哲學,試圖通過理性的思考來建立這種聯繫。三是藝術,試圖通過某種主觀的情緒體驗來建立這種聯繫。它們殊途而同歸,體現了同一種永恆的追求。
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區分為有神論者和無神論者,宗教徒和俗人。不過,這個區分並非很重要。還有一個比這重要得多的區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聖,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