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編 精神家園 批評

第四編 精神家園

批評

批評總是對某一具體作品的批評。因此,一切合格的批評的前提是,第一,批評者對該作品本身真正感興趣,從而產生了闡釋和評價它的願望。他的批評衝動是由作品本身激發的,而不是出自應用某種理論的迫切心情。也就是說,他應該首先是個讀者,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第二,批評者具有相當的鑒賞力和判斷力,他不是一個普通讀者,而是巴赫金所說的那種「高級接受者」,即一個藝術上的內行。作為一個專家,他不妨用理論的術語來表述自己的見解,但是,在此表述之前,他對作品已經有了一種直覺的把握,知道是作品中的什麼東西值得自己一評了。
一個批評者對作品有無真正的興趣,他是否具有鑒賞力和判斷力,這兩者都必然體現在他的批評之中,因此是容易鑒別的。人們可以假裝自己懂某種高深的理論,卻很難在這兩方面作假。
更進一步,一個好的批評家不但是學者,還應該是一個思想者,read.99csw.com他不但研究作品,而且與作品對話,他的批評不只是在探求文本的意義,而且也是在探求生活的真理。
首先是讀者,然後才是學者。首先是直接閱讀的興趣,然後才是間接閱讀的能力。這個次序決定了他是在對文本進行批評,還是在借文本空談理論。
當然,做批評家不能停留在是一個讀者,他還應該是一個學者。作為學者,他對自己感興趣的文本具有進行理論分析的能力,這時候他所創建的或所接受的理論便能起到一種框架和工具的作用了。
在任何時代,大多數讀者向文學所要求的只是消遣品,而期待著偉大作品也被偉大作品期待著的那種讀者必定是少數,不妨把他們稱做巴赫金所說的「高級接受者」。這少數讀者往往隱而不顯,分散在不同的角落裡,但確實存在著。如果說批評家負有一種責任的話,這責任便是為此提供證據,因為批評家原本就應該是這少數https://read.99csw.com讀者的發言人,一個公開說話的「高級接受者」。
批評是批評家的整體素質作用的產物,在具體的批評實踐中,理論教條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每一次真正有價值的批評都是一個獨立的事件,是批評家與作品之間的一種獨特的感應和一次幸運的相遇,而決非某個理論的派生物。對於一個素質良好的批評家,合適的理論或許可以成為有效的表述工具。可是,倘若一個批評家缺乏此種素質,對於作品並無自己的感覺和見解,僅靠某種批評理論來從事批評,那麼,他實際上對作品本身無話可說,他的批評就必定不是在說作品,而是在借作品說這種理論。事實上,研究批評理論的學者很少是好的批評家,就像研究文學理論的學者很少是好的作家一樣,這種情形肯定不是偶然的。
透過現代西方文學批評理論的繁榮景象,我們看到的是文學批評的闕如。在文學批評的名義下,真正盛行的一方面是文九*九*藏*書化批評、社會批評、政治批評、性別批評等等,另一方面是語言學、符號學、人類學、神話學、知識社會學的研究等等。凡是不把作品當作目的、而僅僅當作一種理論工具的批評,其作為文學批評的資格均是可疑的。
我們時代的鮮明特點是文學向新聞的蛻變,傳媒的宣傳和炒作幾乎成了文學成就的唯一標誌,作家們不但不以為恥,反而爭相與傳媒調情。新聞記者成了指導人們閱讀的權威,一個作家如果未在傳媒上亮相,他的作品就必定默默無聞。文學批評家也只是在做著新聞記者的工作,在他們手中,批評不再以發現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及其價值所在為己任,而是變成了文壇消息的匆忙報道。其中更有嘩眾取寵之輩,專以危言聳聽、製造文壇新聞事件為能事。在這樣一個浮躁的時代,文學的安靜已是過時的陋習,或者——但願我不是過於樂觀——只成了少數不怕過時的作家的特權。
一個批評家或許也信奉某種哲學觀點https://read.99csw.com,但是,當他從事文學批評時,他決不能僅僅代表這種觀點出場,而應力求把它懸置起來,儘可能限制它的作用。他真正應該調動的是兩樣東西,一是他的藝術鑒賞力和判斷力,一是他的精神世界的經驗整體。文學首先是語言藝術,因此,不言而喻,從事文學批評的人必須要能夠欣賞語言藝術。判斷力的來源,除了藝術直覺之外,還有藝術修養,即對於人類共同藝術遺產的真正了解,因此有能力判斷當下這部作品與全部傳統的關係,善於發現那種改變了既有經典所構成的秩序從而自身也成為經典的作品。但文學不僅僅是語言藝術,在最深的層次上也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形式。正是在這一層次上,文學與哲學有了最深刻的聯繫。也是在這一層次上,哲學以最自然的方式參与了批評。當批評家以他的內在經驗的整體面對作品時,哲學已經隱含在其中,這個哲學不是他所信奉的某一種哲學觀念,而是他的精神整體的基本傾向,他的真實九-九-藏-書的世界觀和生活態度。批評便是他的精神整體與作品所顯示的作者的精神整體之間的對話,這一對話是在人類精神史整體的範圍里展開的,並且成了人類精神史整體的一個有機部分。
一個批評家應該首先是一個讀者。作為讀者,他有自己個人的趣味,讀一部小說時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一個人如果已經喪失了做讀者的能力,讀作品時不再問也不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只是條件反射似地產生應用某種理論的衝動,那麼,他也許可以勉強算一個理論家,但肯定不是批評家。做批評家的第一要求是對文本感興趣,這種興趣超出對任何理論的興趣,不會被取代和抹殺。一個在自己不感興趣的文本上花工夫的批評家終歸是可疑的。
當今批評界的時髦是漚制概念垃圾,然後一古腦兒傾倒在落入其視野的作品上。這班既不懂哲學又不懂藝術的低能兒,他們唯一的生存策略是在哲學家面前故作放誕,渲染假藝術的氣質,在藝術家面前故作高深,玩弄偽哲學的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