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 清朝的覆亡

清朝的覆亡


同盟會頒發的會員證書
黃花崗起義和保路運動
同盟會成立后,把發動武裝起義、推翻清朝政府放在首要的日程上。從光緒三十二年(1906)起,同盟會先後在各地發動了萍(鄉)瀏(陽)醴(陵)起義等一系列起義,還組織了多次暗殺清朝官吏的活動。但革命派領導的這些起義,規模較小,時間較短,計劃不夠周密,又有很多在沿邊省區,缺乏接應,很快被清軍鎮壓。但鬥爭連續不斷,屢挫屢奮,鍛煉了革命派的力量,表現了他們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大清銀行兌換券
光緒三十一年(1905),由於美國國內歧視和虐待華僑、華工,廣州、上海工商界集會抗議,通電全國,號召抵制美貨。全國各城市紛紛響應,形成廣泛的群眾性的反美愛國運動,時間持續將近一年,給美帝國主義以重大的打擊,使其對華貿易額明顯下降。
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下,一部分最先進的愛國志士很早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其代表人物就是孫中山。
在辦理「新政」中,袁世凱的北洋集團乘機崛起,形成了近代軍閥勢力。袁在小站練兵,採用德國的操練方法,聘用德國教官,全軍訓練嚴格,裝備精良,為中國陸軍近代化的開端。李鴻章死後,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受命辦理練兵、外交、鐵路、商務等,權傾朝野。他在原有軍隊的基礎上,練成北洋新軍六鎮,號稱勁旅。其軍官都經過陸軍學堂的訓練,但軍內保持淮軍「兵為將有」的傳統,重要將領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張勳都是袁的心腹。袁世凱還多方拉攏官僚、文士徐世昌、唐紹儀、趙秉鈞、梁士詒等,向內政、外交、財政、實業、路礦等領域滲透,形成龐大的勢力集團。北洋集團背後有帝國主義支持,軍隊、企業中聘用外國教官、顧問,袁本人和各國公使交往甚密,因此在帝國主義心目中,袁世凱是能夠維持統治秩序的最有實力的人物。袁世凱又和慶親王奕劻勾結,使用賄賂,贏得其支持。光緒三十四年(1908)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去,宣統帝(即溥儀)即位,醇親王載灃攝政,袁世凱被罷黜家居,但他多年卵翼的北洋集團依然存在。武昌起義后,清朝幻想利用袁的實力鎮壓革命,不得不請袁出山,付以全權。袁世凱依靠北洋勢力,投形勢之機,代替了清政府,排斥了革命派,再次成為最有實權的人物。
孫中山,廣東香山人,出生於農民家庭。早年在美國檀香山(今美國火奴魯魯)學習,接受資產階級教育,后回國行醫,目睹政局日非,痛恨腐朽賣國的清政府,立志救國濟民。光緒二十年(1894)他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綱領。次年,他以香港為據點,籌劃發動廣州起義,因事機泄露而失敗,被迫逃往國外。百日維新失敗后,又在廣東惠州發動起義。那次起義雖被鎮壓,但影響很大。

孫中山像
武昌起義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帝國主義迫於形勢,打起了中立的幌子九_九_藏_書,催促清朝政府起用袁世凱。北洋軍隊的將領都是袁的心腹,要調動他們抗拒革命,非袁不可。清政府只好解散皇族內閣,請袁世凱出山,任命他為內閣總理大臣,向他交出軍政大權。袁世凱以帝國主義為後盾,挾北洋軍隊的實力,一面利用革命聲威,恫嚇清政府,逼迫滿族親貴交出權力,一面又向革命派威脅利誘,施加壓力,迫使就範。袁世凱指揮北洋軍進攻武漢時,同盟會領袖黃興率領革命軍英勇抗擊,但事權不一,力量懸殊,戰鬥失利。北洋軍佔領漢口、漢陽,炮轟武昌。經過帝國主義的撮合,袁世凱又和革命陣營試探和談。早在孫中山回國以前,南北和談已在上海進行,雙方就停戰、國體、召開國民會議等進行討論。
光緒三十一年(1905),孫中山從歐洲到日本東京,與黃興、宋教仁等創立中國同盟會。該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為綱領,推舉孫中山為總理。總部設於東京,國內和海外設立分會和支部。一年後,會員已超過一萬人,其中以知識分子占多數,也有下層的會黨和海外華僑。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是資產階級革命派成熟的標誌。同盟會出版了自己的機關報《民報》,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十六字綱領闡發為「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民族主義即是用暴力推翻清朝政府,避免列強的侵略和瓜分;民權主義即是廢除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民生主義即是實行土地國有,以改良的方法解決土地問題,防止貧富懸殊。
辛亥革命中,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是領導者和組織者,起義的普遍發動和迅速發展是同盟會長期宣傳、組織、籌劃的成果。會黨和新軍是主要的依靠力量。他們反對清朝的態度最堅決,鬥爭最勇敢。資產階級立憲派本來並不贊成革命,但在爭路、憲政問題上已和清政府產生嚴重裂痕,起義的普遍發動把他們推向了革命一邊。他們的地位很有利,一方面既不是清朝的當權派,容易轉身投向革命;另一方面,他們有聲望,有產業,受到地方上的信任。所以,立憲派這時幾乎全都放棄君主立憲的主張,贊成共和政體,並在新政權中佔據了重要位置。甚至,有些舊官僚受到周圍的壓力,看到大勢所趨,也不得不附和革命,這樣就擴大了革命陣營的聲勢,使清朝政府陷入眾叛親離的不利處境。但立憲派和舊官僚投向革命,也帶來了嚴重的後果。他們和革命派的思想和目標很不一致,在革命內部爭奪權力,形成錯綜複雜的情況。有的省份,革命派發動起義,建立了革命政權,但立憲派和舊勢力通過政變和武力手段,屠殺革命派和群眾,篡奪了權力,如湖南、貴州。有的省份,革命派和立憲派並存,立憲派佔了優勢,以後兩派都未能保持權力,一些掌握軍隊的實力派取而代之,如雲南、浙江、四川。有的省份,經過各種勢力的鬥爭,政權落在流氓、政客、軍閥手中,如福建、山西。還有的省份,清朝舊官僚投機革命,宣布獨立,搖身一變,成為新政權的首領,如江蘇、廣西、山東。經過一段實力的較量和形勢的演變,掌握在革命派手中的尚有上海、廣東、江西、安徽等地區。但革命派也在分化蛻變,有些人放棄了革命理想,向著官僚軍閥勢力靠攏。
辛亥年,即宣統三年(1911),是社會矛盾長期積聚而達到總爆發的一年。八月,爆發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
武昌起義后,年底,孫中山從海外回國。各省代表齊集南京,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組織南京臨時政府。翌年元旦(民國元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任命臨時政府工作人員,頒布除舊布新的各項政令。不久又成立臨時參議院,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https://read.99csw.com
四川保路運動為武漢革命黨人發動起義創造了有利條件。武漢地區的文學社、共進會等團體,平日在新軍中宣傳革命、發展組織,因而在軍隊中有深厚的基礎,許多士兵和下級軍官參加革命組織。
在這些「新政」中,清政府最重視的是練兵籌餉,以增加收入,鞏固統治,其他方面多屬表面文章。儘管這樣,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的變革,畢竟為長期停滯的社會機制帶來了一些活力,擴大了帶資本主義性質的新生力量,加強了新勢力對舊勢力的衝擊,實際上為反對和顛覆清朝統治作了準備。

立憲運動

帝國主義支持袁世凱,壓迫革命派妥協。立憲派和有的同盟會員也向袁世凱靠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將擁護袁出任第一任大總統。孫中山回國后,雖然反對妥協,積極主張北伐,組織了各路北伐軍,但各軍未經訓練,編製互異,指揮不靈,遭到各方面反對和掣肘。帝國主義拒絕承認南京臨時革命政府,扣留海關稅收;各省軍政府新建,供應浩繁,革命政權因此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立憲派和一部分同盟會員則指責非難孫中山等的革命主張,致使北伐無法進行。孫中山面對革命陣營的渙散狀態和南北議和的既成事實,也無能為力,只得同意讓步。他表示如果清帝退位,宣布共和,自己即辭去職務,可另選袁世凱為正式大總統。袁世凱在得到革命派出讓政權的確切保證后,便向隆裕太後上奏,聲稱自己的北洋軍隊已無力鎮壓革命,保衛京畿,請召開皇族親貴會議,速定方針。他自己則不再入朝,只派心腹催迫清帝退位,隆裕太后召開多次御前會議,爭論激烈。一部分滿族親貴態度頑固,反對退位,組成宗社黨,指責袁世凱「蔑視綱常」「居心更不可問」,主張和南方革命軍決戰。袁世凱唆使段祺瑞等數十名前線北洋將領致電清政府,要求實行共和政體,斥責皇族親貴「敗壞大局」。各地官吏迎合袁的意圖,紛紛電奏,主張共和。宗社黨本無實力,其首領良弼此時被革命黨人彭家珍炸死,親貴們嚇得紛紛逃到天津租界和大連、青島。民國元年二月十二日,隆裕太后帶著宣統小皇帝舉行清王朝最後一次朝見儀式,接受優待皇室的條件,發布退位詔。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宣告滅亡。
20世紀初的經濟發展、思想變化和革命風潮,從不同的方面促進了資產階級的立憲運動。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展,投資于工商業的資產階級雖不願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決裂,但又希望在清朝統治下能改善自己的地位和發展條件。他們看到英國、日本、德國的君主立憲政體,也想通過這條途徑擠進政府,分享權力。立憲運動的主要倡導者是流亡海外的梁啟超以及國內的張謇、楊度、熊希齡、湯化龍、湯壽潛等人。清朝權貴當然對立憲並無興趣,但由於革命風潮的興起,清廷也企圖以立憲為誘餌,拉攏立憲派,瓦解革命派。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派載澤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翌年,頒布預備立憲的諭旨,在「大權統于朝廷,庶政公諸輿論」的口號下,拉開了立憲運動的帷幕,提出改革官制,清理財政,整飭武備,詳訂法律,廣興教育等,將行之數年未獲成效的「新政」,權作預備立憲的內容。立憲派則興高采烈,紛紛成立團體。康有為將保皇會改名為國民憲政會,梁啟超在日本組織政聞社,江浙立憲派組織預備立憲公會,湖南組織憲政講習會,湖北成立憲政籌備會,廣東組織粵商自治會。各地立憲派積極活動,向清政府上書請願,施加壓力,要求召開國會。但清政府在宣布各省設立咨https://read.99csw.com議局、北京設立資政院,作為國會的基礎的同時,把召開國會的期限推遲到九年以後,並頒布《欽定憲法大綱》,規定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不受議會的約束,臣民的權利極為微小。光緒三十四年(1908),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去,滿族親貴集團企圖集中權力,排斥擁有實力的漢族大臣,將袁世凱以足疾為名開缺回籍。又訓練禁衛軍,成立軍咨府,企圖以皇室親貴統攬全國兵權,各省督撫對此加以反對。統治階級內部在立憲的招牌下各懷私念,爭權奪利。清朝上層中的滿族親貴、漢族大臣、立憲派三種勢力的裂痕日益擴大。
新政涉及各個方面,在政府機構上,按《辛丑條約》的規定,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裁撤一些冗閑重複的機構,增設商部、巡警部及財政處、學務處。光緒三十二年進一步改變從前部院衙門的結構,以外務部、民政部、度支部、學部、陸軍部、法部、農工商部、郵傳部取代從前的六部。軍事上,決定編練新軍,設立練兵處,計劃編練全國常備軍三十六鎮。實際上到清朝滅亡時共練成新軍十四鎮,十八個混成協及禁衛軍一鎮,約十六萬人。經濟上,振興商務,獎勵實業,擬訂商律,設立商會,保護資產階級和華僑資本家。頒布礦務、鐵路、公司、銀行等各種章程,又統一度量衡,成立大清銀行,改革幣制,廢除銀兩,確定以銀元為貨幣單位。在文化教育上,將各省書院改為大、中、小學堂,頒布學堂章程,規定學制。光緒三十一年廢止了延續一千多年的科舉制,一切士子均由學堂出身。社會各個階級階層辦學的積極性很高,學堂的建立猶如雨後春筍,出國留學受到資助、鼓勵,並給予進士、舉人出身。在法律方面,仿效西方國家的法制,編訂新法典和單行法規,刪除凌遲、梟首、緣坐、刺字等酷刑峻法。
和革命派發動武裝起義同時,全國範圍爆發了大規模的群眾自發鬥爭。有反教會鬥爭,有反對苛捐雜稅的鬥爭,還有搶米風潮。這些群眾鬥爭缺乏組織、綱領,具有很大的自發性,但波及的地區普遍,發動的次數頻繁,參加的群眾廣泛,使清朝統治的基礎發生了動搖。

1911年武昌起義時,武昌城外革命軍炮隊隔江攻擊敵軍。

南北和談

民國初期南北政府舉行的兩次議和談判。第一次:1911年12月至1912年2月,袁世凱在帝國主義列強支持下,脅迫南方革命政權進行的和平談判。和談結果以清帝溥儀宣告退位,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袁世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告終。第二次:1919年2~5月北京政府與南方軍政府間的和談。1917年,北洋軍閥廢棄國會和臨時約法,驅走總統黎元洪。孫中山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揭起護法旗幟,並成立護法軍政府,反對北洋軍閥政府,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次年5月桂系軍閥排擠孫中山控制了南方政府。南北雙方同意停戰並進行談判。但為劃分地盤、爭奪權力無法達成一致,到五四運動發生后,南北和談以毫無結果而破裂。

宣統三年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夜間,駐在武昌城內外的新軍發動起義,攻佔總督衙門,清朝官吏遁逃。但當時革命派的重要領導人都不在武漢,起義士兵籌劃組成湖北軍政府時不懂得保持領導權的重要性,以為需要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出來組織政府。於是,清朝高級軍官新軍協統黎元洪被請出來當九*九*藏*書都督,立憲派湯化龍當了民政長。

辛亥革命和清帝遜位

帝國主義列強允許慈禧太后從西安迴鑾,在北京重建統治,慈禧因而對帝國主義感恩戴德,往往唯命是從。「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成為當時清政府重要的對外政策。列強要求清政府調整機構、政策,進一步實現政權的買辦化。慈禧也就打出了不久以前還在拚命反對的「新政」「變法」的招牌,以此酬答列強的要求,消弭正在興起的革命浪潮。光緒二十七年(1901)成立督辦政務處,以籌劃和推行「新政」。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等紛紛上書,獻計獻策。
在革命思想傳播的基礎上,出現了許多革命組織。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在海外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設立許多支部,出版許多報紙,並和康有為的保皇党進行論戰。光緒二十九年(1903)湖南青年黃興、陳天華、宋教仁等在長沙組織華興會;次年,江浙知識分子蔡元培、章太炎、陶成章等組織光復會。這兩個組織都聯絡會黨,策劃反清起義。后因起義失敗,很多人跑到日本。還有湖北的青年組織「科學補習所」「日知會」,在當地新軍中宣傳革命。
在以上一系列運動中,工商界的資產階級和立憲派起了較大作用。他們以指導者的姿態活躍在舞台上,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喪權辱國,但當反動勢力威脅利誘、施加壓力時,他們又表現出軟弱妥協的特點,中途退出運動,不能堅持到底。這一弱點也表現在立憲運動中。
資產階級革命派以《民報》為陣地,和以《新民叢報》為陣地的保皇派進行了激烈的爭辯。革命派以有力的論據、雄辯的邏輯、犀利的筆鋒,闡明進行暴力革命的必要性,揭露清朝政府是民族壓迫、專制橫暴、反動賣國的政府,駁斥了種種保皇的謬論,為革命高潮的到來作了輿論準備。
武昌起義
宣統元年(1909)以後,各省咨議局與北京資政院先後成立,並經常開會討論,批評政治,彈劾官吏,提出議案,與清朝中央和地方政府發生摩擦。立憲派對清朝的拖宕延緩、獨攬權力很不滿意,先後發動三次請願,要求速開國會,成立責任內閣。請願的規模越來越大,情緒越來越激昂。有些地方督撫從抵制親貴用事、維護自己權力出發,也參加了立憲運動。清政府不得已同意縮短預備立憲的期限,改為五年;並於宣統三年裁撤軍機處等機構,組織以奕劻為總理大臣的新內閣。內閣成員大部分為滿族親貴,十三名閣員內漢族僅佔四人,因此這個內閣被稱為「皇族內閣」。立憲派企圖和清政府分享權力的願望化為泡影,漢大臣也受到排擠,這就促成了辛亥革命時統治階級上層的離心離德,導致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光緒二十八年,留日學生集會紀念明朝滅亡二百四十二周年,上海出現愛國學社。翌年,因俄國不肯從東北撤兵,上海、北京的學生集會抗議。東京留學生尤為激昂,組織拒俄義勇隊,回國請願。上海和東京陸續創辦許多報紙刊物,反對專制,批評時政,宣傳革命。其中,革命青年鄒容以通俗而犀利的文筆寫《革命軍》一書,揭露清朝的黑暗統治,熱情呼喚「開創中華共和國」;章太炎(即章炳麟)在《蘇報》上發表許多文章,尤以《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影響為大,駁斥康對革命的誣衊,揭露了他的保皇反動面目。還有陳天華寫《警世鐘》《猛回頭》,指出清政府賣國的本質,號召人民起來反對清政府和外國侵略者。
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計劃在廣州發動更大規模的起義。在條件尚不具備而事機又有泄漏的情況下,同盟會領導人黃興決心迅速發動起義,冒險一擊,時間定於宣統三年三月二十九(1911年4月27日)。屆時黃興僅率一百數十人發難,攻入兩廣總督督署,隨九-九-藏-書後遇到大批清軍的攻擊。革命黨人以寡敵眾,許多人戰死或被捕犧牲。其遺骨合葬于黃花崗,故這次起義稱「黃花崗起義」。

1905年12月,清政府出國考察憲政的「五大臣」及隨員在羅馬合影。
清帝退位

清末清軍新軍士兵
新軍是清朝末年編練的新式陸軍。軍官多由學習軍事的留學生和國內各武備學堂的畢業生擔任,士兵則採取招募制,選拔標準比較嚴格,對年齡、體格和文化程度等都有明確規定。清朝政府編練新軍是對中國軍制是一重大革新。後來新軍在革命黨人的影響下,大量走向革命,成為清王朝的掘墓人。

孫中山與中國同盟會

黃花崗起義剛剛被鎮壓,湖南、湖北、廣東、四川四省廣大人民以及資產階級、地方紳商,為反對清政府掠奪商民路權,擅自把粵漢、川漢路權拍賣給英美法德四國銀行團,又掀起了保路風潮。四川保路運動發展尤其迅速,超出了立憲派「文明爭路」的範圍。成都和全省許多城鎮一齊罷市,並提出不納糧稅、不認外債等。清政府決定武力鎮壓,派端方帶兵入川。總督趙爾豐逮捕保路的領袖多人,並開槍擊斃遊行群眾數十人。四川各地的同盟會員和哥老會員紛紛組織保路同志軍,籌劃起義,把合法的保路運動發展為反對清朝的武裝鬥爭。各路同志軍從四面八方圍攻成都,聲勢浩大。清政府急忙從湖北調兵入川,湖北形勢亦發生動蕩。
針對帝國主義瘋狂掠奪在華的鐵路修築權和礦山開採權,中國人民展開了收回利權的愛國運動。美國合興公司攫取粵漢路權之後,違約將股票轉讓給比利時銀團。湖南、湖北、廣東人民要求「廢約自辦」,聲勢浩大,迫使美國合興公司作出讓步,在勒索六百多萬美元贖款后,同意廢約。江浙人民則為收回蘇杭甬路權,和英帝國主義進行鬥爭,自行集款築路。清政府先是執意向英國借款修築,遭到兩省人民的堅決反對。後來怕激起「民變」,將英國借款移作別用,允許蘇杭甬鐵路歸為商辦。山西人民為了從英國福公司手中收回採礦權,經過反覆談判,在償付贖款后收回了平定、孟縣(今河南孟州)、潞安(治今山西長治)、澤州的煤鐵開採權。在轟轟烈烈的收回利權運動中,還收回某些路礦的部分權益。如津浦鐵路、廣九鐵路、滬寧鐵路,以及安徽銅官山煤礦,浙江衢、嚴、溫等處煤鐵礦,山東中興煤礦,四川江北廳煤鐵礦,奉天錦西煤礦等。帝國主義儘管不甘心吐出既得利益,但面對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不得不稍稍改變策略,在勒索大量贖款以後,交回部分利權,以緩和反抗。收回利權運動是廣大群眾為保衛國家、民族的利益、主權而進行的愛國主義的鬥爭。

收回利權運動

清政府的「新政」

武昌起義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巨大影響。首先是湖南和陝西分別發動起義,樹起獨立的旗幟。接著,各地革命黨人紛紛組織會黨、新軍起來響應。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又有江西、山西、雲南、浙江、江蘇、貴州、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山東等省和上海宣布獨立。武昌的革命軍與清軍相持于漢口、漢陽,江浙的革命軍打敗清軍、克複南京、組織北伐,一時革命風潮大盛,連清朝統治的腹心地區直隸,也發生了灤州(今河北灤縣)的新軍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