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緒論 老子與《老子》 2、《老子》:何人所著?何年成書?

緒論 老子與《老子》

2、《老子》:何人所著?何年成書?

司馬遷說老子「著書上下篇」,現通行的三國魏王弼《老子》注本也是分為上下篇,上篇三十七章稱為《道經》,下篇四十四章稱為《德經》,因而《老子》又被稱為《道德經》。將它稱為「經」地位就更高了,當然這大概是道教興起以後的事,道教奉《老子》為最主要的經典,尊稱它為《道德真經》。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德經》在《道經》之前,它是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老子》抄本。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簡本《老子》,雖時間上更早於帛書本,但沒有帛書本《老子》那麼完整。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抄本的發現,使各種爭論可以休矣,也使我們可以公正地把《老子》的著作權判給老子:「《老子》一書九_九_藏_書從總體上來看當遵從《史記》的傳統看法,為老子的著作,是老子思想的集中反映。」(同上)當然今傳本《老子》不會像《史記》所說的那樣,是老子飯後在關令尹喜強求下一時的「即興創作」,它無疑有一個發展、定型的過程,老子的弟子或道家思想的信奉者,可能在局部對它進行過修改、補充和潤飾,但它的主導思想仍屬於老子是無可爭辯的,而《老子》一書的大體規模在戰國早期就已成形。
今天大家讀到的《老子》與司馬遷當年讀到的《老子》,文本基本沒有什麼差別,全書的字數都是「五千余言」,篇幅還不及大家通常見到的一個短篇小說那麼長,但它和《論語》一樣,堪稱塑造中華民族靈魂的「聖經」。https://read•99csw•com
因秦漢有些書中引用《老子》的言論,有時冠以「老子曰」,有時又指稱「老聃曰」,有人便抓住這一點斷言,「老子」與「老聃」是兩個人,《老子》的著作權至少有部分屬於「老聃」。其實,韓非《解老》《喻老》兩文中的「老」字就是指《老子》一書,依照先秦以人名名其書的慣例,我們可從這一書名推知其作者為「老子」。《韓非子·難三》引用《老子》時明言「老子曰」,《韓非子·內儲說》引用《老子》36章「魚不可脫于淵」,則指明「其說在老聃之言失魚也」,可見老聃就是老子,老聃也即《老子》一書的作者。《莊子·寓言》載:「陽子居南之沛,老聃西遊于秦。邀于郊,至於梁而遇老子。」這也說明老子與老聃九*九*藏*書是一個人。《莊子·天運》篇中更把老子、老聃交相稱呼,多次視老子與老聃為一個人。把老子與老聃分拆為二,不是無知寡陋便是居心不良,或是既無知寡陋又居心不良。
《老子》成書的時間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派主張成書于春秋末,《老子》是老子的語錄,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一派認為成書于戰國時期,《老子》是老子再傳或三傳弟子的記錄;一派說成書于秦漢之間,《老子》是雜糅各家而成的混合體。各派或從《老子》的思想形成立論,或從《老子》的語言文字入手,或從《老子》的文體分析,為各自的觀點提供辯護和論證。
把老子與李耳分拆為二,再斷定《老子》的作者是李耳而不是老子,這一做法與分拆老子與老聃同樣荒唐。《史記》明白無九_九_藏_書誤地記載老子名耳,如果對歷史持虛無主義態度,那麼對任何歷史事實都可以否定,甚至還可以懷疑秦皇漢武的存在。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兩種帛書寫本,其中甲本抄寫年代在高帝時期(前206—前195),乙本抄寫年代在惠帝或呂后時期(前194—前180)。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老子》簡本。簡本分為甲、乙、丙三組,其中甲組抄寫時間在公元前400年前後,甲組流行時間至少在公元前四世紀上半葉。從三組簡本的文字異同看,它們抄自不同的文本,而《老子》的原始本「應該向公元前5世紀去尋找」(參見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2000年版)。
《老子》一書的作者在《史記》中並不是一個問題,九九藏書司馬遷雖未直接說老子寫下了《老子》,但他明白無誤地說老子寫下闡述「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書後才離開關令尹喜的。可後來的疑老派故意把「老子」「李耳」「老聃」三者異名同謂的關係攪混打散,將三者分拆為三個不相關的人,然後又使老子與太史儋、老萊子重新組合拼湊,以便大大延後老子與《老子》的年代,並把《老子》的作者分派給幾個分屬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甚至還可以將歷史上的老子虛化,這樣,孔子問學于老子的歷史真實就變成了子虛烏有的小道傳聞。
關於《老子》一書的爭論就更激烈了,爭論主要圍繞著「《老子》的作者是誰」和「《老子》成書于什麼年代」這兩個問題進行。
至於說《老子》的作者是太史儋或詹何,更是毫無歷史根據的「想當然」,不值一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