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道與德 10、聽聽道家談道德

第一章 道與德

10、聽聽道家談道德

等到大朴既虧、大道已裂之後,人們便有意而為,用心而求,存心而得,於是便有了君子小人之分,便有了善惡好壞之別,有了君子小人和善惡好壞的意識后,略施小惠便以為恩澤無量,稍有微善便覺得大德配天。
人們從「道」那兒獲得「德」,並通過用「無」以盡其「德」。經由「道」才有其「德」,用其「無」才能厚德載物,墮入「有」則狹隘偏私。如能去其私而無其心,那麼四海遠近莫不歸附,若是突出己且懷其私,那麼親生骨肉也會變成仇人。
從上面這些分析可以看到,「大道」無形、無名、無為、無欲,雖有盛「德」卻不自以為有「德」,等到不能無為、無名的時候,就有了對「德」的自我意識;等到「德」開始下衰的時候,就注重博施廣濟的仁愛;等到仁愛不能博施的時候,就崇尚正直、扶持正義;等到正直和正義也做不到的時候,就只得實行禮節和修飾了。難怪人們常說,喪失「道」而後才有「德」,喪失「德」而後才有「仁」,喪失「仁」而後才有「義」,喪失「義」而後才有「禮」。
當對正直、正義缺乏虔誠的時候,就開始注意外在的禮節read.99csw.com,以文采來修飾或者掩飾內在本質,以禮貌來裝點或者遮蔽真實情感。然而,需要修飾的情感必不誠,需要掩飾的本質必不正,需要遮蓋的物體必不精。禮過繁則情必偽,文過繁則質必衰。母女之愛和父子之情,淳樸自然而不拘泥於任何禮節。因而禮是摯愛、忠貞、誠信淡薄后的產物,是社會產生虛偽和爭鬥的開端。
大丈夫應立身淳厚而不居於澆薄,存心樸實而不顯得浮華,待人忠厚而不用機巧。無為無欲則人心返淳,事用其誠則民德歸厚。
自以為有「德」便沒有「德」。回頭再看看上古大朴未虧的時代,有「道」而無名,有「德」而無心,那種精神境界後世真是望塵莫及,讓人不得不由衷地讚歎:「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在「下德」之中又可再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上仁」有所作為卻出於無意,所以屬於「下德」中的第一個層次;「上義」有所作為並出於有心,所以在「下德」中居於次一個層次;「下德」中最低的層次是「上禮」,「上禮」存心而求卻又得不到回應,於是就伸拳揮臂、吹鬍子瞪眼睛強迫人https://read.99csw.com們聽從。
「由此可見,人世喪失了『大道』,『大道』也遠離了人世。人世與『大道』相互離失,有『道』之士怎麼能興起於人世,人世又怎麼能復興『大道』呢?人世既然無法復興『大道』,即使體『道』之士隱遁山林,他的『德性』也將隱而不顯。」
「上仁」雖出於無意但畢竟有所作為,有所作為就必有所偏失,功再大也必有不濟,名雖美而偽必生,因為無為無名是其本,有為有名則為末,為之求之就是捨本逐末,不能做到不為而成不興而治,則必然要推行普施博濟的仁愛。不過這種愛意發自於內心,絕不是為了求得別人的報答。
(參見原第38章)
存心去求而得之,有意去為而成之,則必然施教以化民,立善以治國,施教立善自然就「德」名昭彰。然而,求而得之必有失,為而成之必有敗,善名立則不善生,君子成則小人至。無所為才無所偏,無心求才無所失。不能無心無為而存心為之便屬於「下德」。「下德」包括常言所謂「仁義禮智」,「仁義禮智」都是因欲九_九_藏_書而興、因求而得的產物。
「德」在儒道兩家的學說中都是一個重要範疇,但儒道對「德」內涵的理解卻是各說各話,有些地方二者的觀點甚至針尖對麥芒。在儒家那兒「德」是指人們行為的準則與規範,指個人言與行的適宜,其具體規定包括孝、悌、忠、信、敬等,能做到這些就能像孟子所說的那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我們這裏道家所說的「德」是一個等差概念,可進一步細分為「上德」與「下德」。
「等到大道分裂而德性失落,燧人氏、伏羲氏開始治理天下時,只能順應民心卻不能完滿純一;到神農、黃帝出來治理天下時『德性』又再度下衰,就只能安定天下而不能順應民心;到堯、舜治理天下時『德性』就更加衰退了,大張旗鼓地講仁義、興教化,澆薄淳厚離散真朴,背『道』而求善,離『德』而行事,捨棄本性而順從心機,人與人彼此暗算,心與心相互猜忌,這天下也不足以安定了。接下來就是附麗以文飾,增益以博學。真質為文飾所掩,心靈為博學所蔽。這樣人民就將迷惑混亂,再也無法恢復恬淡的性情,再也無法回歸自然的起點了。
文飾是失九_九_藏_書「道」后的虛華,智巧是走向愚昧的開始。
德國哲學家,從康德到馬克思,都闡述過歷史與道德的二律背反,隨著歷史的不斷前進,隨著文明的日益進步,隨著人類文化心理逐漸變化,上古無為、無欲的至德也逐漸瓦解,從前那種崇高的道德逐漸消亡,過去那種天真無邪也為文明理性所取代。貪婪、奸詐、陰謀、爭奪、邪惡、淫慾伴隨著歷史的腳步邁進文明社會的門檻。黑格爾和恩格斯都認為,正是惡劣的情慾、無限的貪慾和膨脹的權力欲,成了歷史發展的槓桿和動力,推動歷史前進和文明進步的動因不是「善」而是「惡」。(參見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第18、139節及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具有最高德性的人或「上德」之人效天法地,其「德」得之於自然,無為無名無形無跡,他們自己無心無執于「德」,其「德」以無為而集,以無慮而安,以無用而固。不為而無所不利,不求而無所不成,「德」合天地卻不自以為有「德」,正因為不自以為有「德」才真正有「德」。
莊子雖然沒有達到德國這些哲學家們的思想深度,但比他們早兩千多年就闡述https://read.99csw.com過道德在歷史中不斷失落的歷程及其原因。《莊子·繕性》篇中具體生動地描繪了由「道」而至「德」,再由「德」而至「仁」「義」與「禮」的道德下衰過程——
「遠古時候,人們處於渾沌茫昧之中,彼此都恬淡寡慾無名無求,那時陰陽和順寧靜,鬼神不擾不驚,四時合於節度,萬物不相傷害,所有生物不會夭折,人縱然有智巧也無處可用,這時可稱為完滿純一的至治之世,那時人既無所作為而物也因任自然。
「上德」或至德以「道」為其體,以「無」為其用,莊子在《天道》篇中說至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
可悲的是,人們並沒有意識到文飾繁則真性蔽,機心重則奸巧生,反而將嫻於禮節、善於掩飾看成「明達老練」,將逞智鬥巧說成有「先見之明」。殊不知越是用智鬥巧,人間就越發變成陰謀的陷阱;越是善於文飾遮掩,人們就越是喪本離真。
當仁愛不能普施博濟的時候,就開始強調正直、公正和義理,批判邪惡而維護正義,要求處事必須公正,待人必須守信用,這些揚此抑彼的行為完全出於有意,是明確要達到某種社會效果,所以「上義」是存心要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