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無為與有為 引言

第三章 無為與有為

引言

「無為」這一觀念對中華民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影響既深且遠,從皇帝到平民,從武夫到文士,從學富五車的騷人墨客到目不識丁的小販村夫,或直接或間接都受到了它的影響。有人用它來治國,有人用它來治兵,有人用它來搞文藝創作,現在又有人用它來辦企業,人們在運用它的同時又在不斷地豐富它。有了它,治國者懂得要「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百姓明白了「有意栽花九_九_藏_書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作家藝術家更知道創作要「筆致自然而無人工的痕迹」。
一本《老子》其中心論旨可說就是「自然無為」,其他如「棄智」「主靜」「希言」「守柔」「去欲」「戒矜」等思想全由「自然無為」引申而來。
近半個世紀,我們國家在生產建設中違反自然的「有為」和「妄為」,造成經濟停滯和環境破壞的後果令人觸目驚心,交了這一筆沉https://read.99csw.com重的「學費」后,現在大家都樂意聆聽老子「無為」的教誨,也會認真記取他那「不知常,妄作,凶」的警告。
順應「自然」還是違反「自然」是「無為」與「有為」的分水嶺。只有「無為」才能「自然」,同時「無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無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功夫又是境界。
「自然」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達到「自然」又必須read.99csw•com「無為」,《老子》63章勸告人們說「為無為,事無事」——以「無為」為為,以「無事」為事。時下許多哲學家和哲學史家對此一直存在著無意的誤解和有意的曲解,他們一口咬定老子的「無為」「表現了消極的處世思想」。(《哲學大辭典·中國哲學史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5年版第63頁)事實上,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不為」,更不是要大家躺在沙發上無所事事,它九-九-藏-書只是強調順應萬物本性而不人為干擾,遵從自然規律而不人為破壞,所以《淮南子·原道訓》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因物之所為」就是順應事物本性或遵從自然規律。只要因任自然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違反自然胡作非為的結果必定是「凶」(《老子》16章),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這類似於康德所謂「無目的而合目的」。可見,老子的「無為」九*九*藏*書不僅與「消極」「退避」「無所作為」完全沾不上邊,而且它還具有一種積極的用世品格,本質上它是要求人們「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也就是因其自然而為,循其事理而動,順其本性而行。
當然,千萬不能將「無為而無不為」,理解成「通過無為以達到無不為」,如果這樣,「無為」就走向了它的反面變成「有為」。「無為而無不為」是無心而成、無意而得,「通過無為以達到無不為」則是因欲而動、有意而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