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閑話人生 品味生活

閑話人生

品味生活


我們50后的人對生活的體驗,與80后、90后、00后大不一樣。我出生不久就遇上了所謂「自然災害」,上學不久就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中學一畢業就遇上了「上山下鄉」,結婚生子時又遇上了「計劃生育」,真是一步錯便步步錯。我十六七歲那年,下放到我們村的一位武漢知青給我送了個蘋果,由於我家鄉不產蘋果,這是我第一次見到蘋果,當然也是第一次吃到蘋果。當時我覺得蘋果是人間的至味。在吃蘋果的前後,我還知道了天下有種好吃的東西叫芒果,那時毛主席給工人送了一個金黃的芒果,被人抬著在神州大地上到處巡遊展覽,好讓全國人民都能感受到偉大領袖對工人的溫暖。誰料到幾十年之後,我兒子小時候蘋果和芒果都不愛吃,他嫌蘋果沒啥味,說芒果有怪味。這使我感到困惑而又憤怒,為了讓他吃蘋果和芒果,我沒少勸,更沒少吵,可越勸越吵他越是逆反。根子在他媽媽從小就逼著他吃這吃那,他小時候吃水果是「完成任務」,水果下肚還沒有嘗到果味,久而久之對果味就「無感」了。


希望孩子一生幸福,一生平安,但願這隻是父母們的一廂情願。「一生幸福」並不可喜,「一生平安」更不可能。假如一生既「平安」又「幸福」,那真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為,「一生幸福」的人感受不到幸福,「一生平安」的人也不會覺得「平安」,他們會覺得這一切都理所當然,自然對這一切也就完全「無感」。

曉月難為光,愁人難為腸,
即使有錢有閑有心,也不見得就能欣賞自然美景。雖然李白說過「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可要是沒有「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的感受能力,我們就不能感受「清風朗月」的美,「清風朗月」也就不屬於我們,恰如附庸風雅的富翁各種善本藏書,富翁不能與這些珍貴藏書在精神上相遇,書永遠只是富翁書房的裝飾品,不可能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不可能提升他們的審美品位——藏書外在於這些俗不可耐的富翁。
誰言春物榮,豈見葉上霜。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不懂得欣賞自然美也就罷了,很多人甚至還「食不知味」。《中庸》中孔子就曾感嘆說:「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同樣我們許多人雖然還活著,可未必就能品味生活,告別人世時還有人沒嘗出「生活」的滋味。正像有些人吃飯囫圇吞棗一樣,有些人一輩子都活得糊裡九-九-藏-書糊塗。
考進士在唐代不僅僅是空名,而是書生實實在在的人生出路。沒有考上進士,古人就叫沒有「功名」,沒有「功名」,不只是沒有「名」,可能還沒法「活」。從他的《長安羈旅行》來看,古代勢利眼也許和現在同樣多,孟郊兩次落第后可沒少受人們的白眼: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十日一理髮,每梳飛旅塵。
只要嘗遍了人生的百味,哪怕再苦再累再倒霉,人生如此,值!

閱讀文學作品,要是只了解作品的「意思」,卻沒有品嘗出作品的「意味」,那不管你背了多少詩文,仍然只是個文學的門外漢。有些讀中文系的學生,其實對文學並無濃厚的興趣,迫於課程的考試壓力,又不得不死記硬背一些古代詩歌,可他們背書的時候完全是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雖然應付了老師的考試,自己對這些詩歌卻一無所得——既沒有嘗到一點「詩味」,又沒有真正深入「詩境」。如果你要他們分析某首詩歌,他們馬上就能羅列文學史上的甲乙丙丁,馬馬虎虎背出教科書上給出的所謂的「詩意」:這首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疾苦,那首詩揭露了統治者的罪惡,另首詩抒寫了對祖國的熱愛,如此等等。你再要叫他們談談某詩歌的藝術特點,他們的回答不是浪漫主義就是現實主義,那更是讓你哭笑不得。一說到哪首詩的「詩味」,他們就會一臉茫然。要想細膩地感受詩文的美感,你就得細細咀嚼和回味詩語、詩藝、詩風和詩境,一直到你能分辨不同詩歌藝術的精粗、風格的異同、格調的雅俗、境界的高下,這才算是嘗出了一點詩的「味道」。

兩度長安陌,空將淚見花。

鵰鶚失勢病,鷦鶴假翼翔。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2018年9月22日
——《落第》https://read.99csw.com
這樣我們就能理解他《登科后》的狂喜: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一夕九起嗟,夢短不到家。
杜甫眼中的成都郊外真美不勝收,有「無村眺望賒」的敞豁,有「澄江平少岸」的平曠,有「幽樹晚多花」的寧靜優美,更有「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的生意盎然,要是我們身臨其境,看到的肯定只有荒涼、落後、死寂。宋代有位詩人中秋那天心情糟透了,他見到的中秋明月也是滿臉愁容:「月亮似寡婦,蒼蒼無顏色。」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說:「趁年輕,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儘力去嘗遍所有痛苦,這種事可不是一輩子什麼時候都會遇到的。」而我們的父母恰恰相反,他們儘力不讓孩子去嘗任何痛苦,更希望孩子一輩子不受苦,這使我們的後代處在順境時不會嘗到痛苦,處在逆境時又不敢去承受痛苦。沒有「嘗遍所有痛苦」,又如何能感受各種幸福?害怕跌入失敗的深淵,又如何能登上成功的絕頂?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多年前,看過英國H. 尼克鬆爵士的一篇回憶文章「Then and Now」,該文認為,只聽廣播上如何說,只看報紙上如何寫,你對自己的時代只會有一些空泛的認知,在何時、何地(what time, what place),你對何事、何物(what matter, what thing),有何思、何感(what think, what feel),這些才是時代的切身感受,這些感受才讓自己的時代有血有肉。
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
久困舉場使他面目枯槁,《下第東南行》一詩說:
劍橋銘邸楓雅居

不喜歡喝酒的人,所有美酒入口后都是一個味道,只覺得咽喉燒得難受,哪分得出什麼醬香型、清香型和濃香型?不會喝茶的人,覺得所有茶都是苦的,哪能分清什麼龍井、君山、鐵羅漢和凍頂烏龍?同樣,犯了「生活盲」的人,對人生的滋味十分麻木,即使有點感覺也非常粗糙,哪怕經歷過人生的酸甜苦辣,也不能真正品咂出酸甜苦辣的味道。
這倒不能全怪文字表達能力低下,致使心中全有而筆下全無,要怪就怪自己麻木粗俗,是我們本就沒有對桂花獨特細微的體驗,我們是一夥「自然盲」,入于桂花叢中卻無動於衷,看不出桂花何以為美。九九藏書人們對外在世界的感受,受到自己內在世界的制約,自己內在的世界十分貧乏,眼中的外在世界必定十分枯燥。我們精神世界一片荒蕪,如何能領略外面世界的精彩?假如我們心靈深處生機勃發,身外的一切便無不詩意盎然,看看杜甫《水檻遣心》中當年的成都郊外:
人們所說的「飽經滄桑」,就是指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可是我們今天的父母特別不想讓孩子吃苦,為孩子代勞,為孩子攢錢,為孩子相親,還要為孩子照看孫兒孫女,更可悲可笑的是因為怕女兒受罪,有些母親恨不得為女兒代孕。誰都知道偏食的害處,它會造成身體嚴重的營養不良,可多數人卻沒有意識到把孩子裝在生活的蜜罐中,不僅讓後代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甜蜜,反而會使他們對生活產生厭倦情緒,使他們的精神貧乏倦怠,使他們意志薄弱而氣量狹小。
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刃傷。
感受自然和欣賞藝術是品味生活的重要方面,但我們必須具備相應的素養,自然和藝術才會向我們「芝麻開門」。就像欣賞京劇需要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一樣,領略自然美同樣得有較高的素養。只有向內發現自我的人,才能向外發現自然,往通俗處說,一是要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二是要有細膩的審美感受能力,三是要有豐富的情感體驗。
許多人覺得熬到五十歲才考上進士,不值得這麼得意忘形,「議者以此詩驗郊非遠器」。「遠器」就是恢宏的器度,通常指形容承擔大事或成就大業的人物。孟郊偏偏討厭「裝」和「作」,不稀罕人家把他看成「遠器」,更不想假「裝」超然淡定。科場落第就沮喪落魄,一舉登科就「春風得意」,既品嘗過失敗的苦汁,也痛飲過成功的喜酒,既遭受過世人的白眼,也得到過知音的稱讚,這就是他真實的人生,這就是他真切的體驗,這就是真實的孟郊!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萬物皆及時,獨余不覺春。
從個人的自然、愛情、婚姻、失敗、成功、歡樂、悲哀,到時代、社會、風尚,都要用心去體會、感悟與回味,要像品香茗似的慢咂細咽,才能嘗到它的清香與滋味,要是大碗大碗一氣咕嚕地驢飲,茶喝光了還沒有嘗出一點味道。
感受自然美是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快樂的重要源泉,可許多人不能體驗這一快樂,有的是沒時間,有的是沒心境,有的是沒素養,有的可能兼而有之。不少朋友雖然到過風景名勝地旅遊,可惜名勝風景與他們一生無緣。他們跟著旅遊公司到風景名勝地,每人沿著一成不變九-九-藏-書的線路,聽著千篇一律的解說,拍了大體一致的照片,留下彼此相似的印象,這哪叫欣賞風景,只能算跑馬圈地。乘興而去,敗興而歸,許多人感嘆名勝地不可不去,但切不可再去。為什麼花錢買來了敗興呢?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欣賞到美,完全是跑到那兒去挨宰受罪。旅遊公司的目的是為了賺錢,盡量能簡省就想法簡省,旅遊點也是為了賺錢,在規定時間內儘可能接待更多的人,所以每個遊客都像流水線上的零件,規定了時間,規定了線路,規定了景點,他們只在景點的流水線上轉了一圈。
可惜,正如尼採在《論道德的譜系》中埋怨的那樣,「我們總是在途中奔忙,像天生就有翅膀的生靈,像精神蜂蜜的採集者,我們的心所關切的事只有一樁,那就是把某種東西『搬回家』。至於生活本身,即所謂的『經歷』,我們之中有誰足夠認真地對待過它?」「文革」中大家不是畏畏縮縮地被別人斗,就是風風火火地去斗別人,現在大家又都在緊緊張張地掙錢陞官,或匆匆忙忙地買房買車,在這樣浮躁的社會裡,誰還能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時代,誰還能細心地品味自己的生活,誰還能慢慢咀嚼自己的「經歷」?這種人對自己生活的時代沒有任何感受,好像他們不是生活在自己的時代里,從本質上講這類人沒有屬於自己的時代,時代在他們的大腦中是一片空白。
光是對果味「無感」也就罷了,要是對生活的酸甜苦辣全然「無感」可就糟了。一個對人生百態都無感的人,怎麼可能熱愛生活?從未嘗到人世間生活的滋味,怎麼可能不厭世?
《再下第》一詩更寫得心如刀絞:
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
失意容貌改,畏途性命輕。
頭次落第他痛苦得五內俱傷:
「你的對象就是你本質力量的確證,你的對象就是你本身」,誰說不是呢?
天天身在桂子山中,年年總聞桂子花香,卻從沒有人寫出李清照《鷓鴣天》那樣絕妙的桂花詞來:
不想再和大家兜圈子了,況且我的這個包袱也甩不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本文的開頭和我國很多電影、電視劇同樣低能,看了開頭就能猜出結尾——我要說的無非是讀文字寫成的書必須咀嚼品味,「讀」生活寫成的這本大書更得要咀嚼回味;沒有嘗出文學的味道大不了只是個「半文盲」,沒有嘗出生活的味道可就是個「生活盲」了,而「生活盲」比「半文盲」更可怕,它表明你這一生算是「白活」了。朋友們注意,這裏所說的「白活一生」,與人們感嘆的「虛度此生」,用語相近而語意實遠,二者說的其實是兩碼事情:「虛度此生」是指沒有在一生中干出驚天動地的名山事業,「白活一生」說的是九_九_藏_書活了一生,卻沒有嘗到半點人生的滋味,這樣即使一百歲的老壽星,在我看來也只能算幾歲的小孩——他的心理年齡可能還停留在非常幼稚的階段。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時聞喪侶猿,一叫千愁並。

不妨以中唐詩人孟郊為例。孟郊不受許多人待見,可他一生像坐過山車,因而體驗過人生的大悲與大喜。由於唐代詩人孟郊經常在詩中寫到挫折、失敗、窮困、喪子,從古至今,喜歡讀孟郊詩的讀者不多,喜歡孟郊其人的朋友更少,連豁達的蘇軾對孟郊也不以為然,他在《讀孟郊詩》中說:「人生如朝露,日夜火消膏……何苦將兩耳,聽此寒蟲號。」孟郊在科場上連年失利,在官場上又久沉下僚,在晚年更有喪子之痛,他經歷了自己時代的所有苦難,他來到這個世界好像就是為了經受折磨,就是為了承受苦難,但孟郊是一位敢於面對人生苦難的強者,是一位不向命運低頭的勇士。科場失利時他控訴社會不公,一貧如洗時他以詩歌哀號,老來喪子后他以淚洗面,但他從沒有被貧窮擊倒,從不與社會同流合污,更沒有向命運低頭就範——
當然,對人生酸甜苦辣全「無感」的畢竟不多,那些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聽慣了「幸福的花兒心中開放,愛情的歌兒隨風飄蕩」的年輕人,對甜蜜和順境雖然無感,對痛苦與挫折卻格外敏感。稍有痛苦或偶遇挫折便六神無主,他們沒有直面慘淡人生的勇氣,也沒有挑戰命運的強悍,對失敗的痛苦通常是迴避、麻木和遺忘,因而他們並沒有真正嘗出失敗和痛苦的「滋味」。撕開自己滴血的傷口,坦露自己內心的創痛,承認自己暫時的失敗,只有生命的強者才會這般壯烈。
那麼,不跟團旅遊是不是就能細膩感受自然美呢?未必。我就職的華中師範大學就在桂子山上,每到中秋時節滿山丹桂清香撲鼻,可很少有教授和學生賞桂聞香。老師匆匆忙忙上課,又匆匆忙忙回家,他們時時刻刻放不下的是項目、論文、填表,連上課都成了他們的副業,哪還有心思去欣賞丹桂?而學生好像對桂花也沒有多少興趣,他們或沉迷於遊戲,或痴情于手機,或纏綿于愛情,卻少有人沉醉於桂花。老師、學生都「眼中有桂心中無桂」。這滿山桂花之於師生,恰似滿桌佳肴之於厭食者,滿宮后妃之於宦官,激不起他們半點興趣和慾望。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