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章 谷歌雲

第十章 谷歌雲

谷歌的高管們一直說了很久,他們不打算與微軟短兵相接。「我們試圖不去注意他們(微軟)的所作所為。」拉里說。但這似乎未能如願。2007年2月,谷歌從一家主要研發消費產品的公司轉而進入企業軟體領域,為公司研發產品,這個領域目前由微軟把持。Salesforce.com已經指出了雲計算系統的利用途徑,這個系統將取代通常運轉在公司主機或微型計算機上的甲骨文企業軟體。谷歌的小組由企業業務及谷歌應用程序總裁戴維·格羅伍德負責。格羅伍德是達特茅斯學院計算機工程學專業本科畢業生,並持有密歇根大學MBA學位,他曾任商務諮詢公司Booz Allen和Accenture的諮詢師、蘋果公司高管,也是一位企業家。他於2004年加入谷歌。他說,將谷歌軟體投入公司,使它們運行網路程序,這是收集全世界所有信息的另一條途徑,儘管此類信息屬於互聯網圖書館的限制訪問部分,僅為擁有它的公司提供。「世界上的許多信息都存在於電子郵件、文件櫃和工作場所中。這是限制人們訪問信息的一個重要原因。網站內容本身並不是我們自己可以界定的。」
這些伺服器包括:負載均衡器,用於將繁忙或損壞的計算機上的工作轉移到可以處理此項工作的其他計算機上;代理伺服器,臨時存儲數據並過濾垃圾郵件等信息;Web伺服器,用於尋找搜索結果;數據採集伺服器,用於索引網頁;廣告伺服器,用於識別相關廣告;甚至還有拼寫伺服器,用於為搜索詞條的替代拼寫提供建議。
這個趨勢被稱為「軟體即服務」(SaaS)或「雲計算」,軟體不在個人電腦上購買安裝。它在線運行於不規則的互聯網雲中,可租賃或贈送給用戶。數據也可以在雲內存儲。
一些傳聞說,谷歌內部有一個所謂的秘密項目,代號是「鴨嘴獸」,也就是眾所周知的GDrive。外泄文件表明,谷歌正在內部作系統測試。GDrive不僅僅是一個存儲器件。用戶可以將他們計算機上的全部內容上傳到谷歌雲,包括所有的數據以及他們使用的軟體應用程序。用戶無論何時在線,一切信息自動同步。添加到個人電腦或者雲內的任何數據都可以在其他的設備里更新。其最大益處是:你盡可以把電腦丟到浴缸里徹底銷毀它,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災難。但若擁有這個系統,你只需購買一台新電腦,用用戶口令連接到你的個人GDrive上,你的舊電腦就會在一個新的軀殼內復活。
當涉及讓人們上網以便使用谷歌的服務,以及提出新的信息收集方法以便於人們對其進行研究時,這些興趣尤其強烈。
數年前,在針對這些領域的大思想家舉行的科技、娛樂、設計(TED)會議上,拉里解釋了20%時間的來歷。「謝爾蓋和我都上過蒙特梭利學校。出於某種原因,這已經納入了谷歌歷程。我們將它具體表達為20%時間。你可以用自己的20%時間來做你認為重要的事情……畢竟孟德爾作為業餘科學家發現了遺傳規律。隨著公司的規模擴大,他們發現小型創新項目更加難得了。有一段時間,我們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然後我們說:『哦,我們確實需要一個新想法。』」

迄今為止,谷歌的超級網路是世界上最龐大、最強大的計算機網路。它位於散布在世界各地——從亞特蘭大到中國再到蘇黎世——的「伺服器機房」,而且每天都在發展壯大。最大的伺服器機房之一位於俄勒岡州的達拉斯城,靠近廉價電力和過剩光纖電纜的供應地。這個機房被稱為「02號項目」,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它的冷卻塔有四層樓那麼高。
真的嗎?個人電腦應用、電子郵件、手機操作系統、Web瀏覽器、維基信息網站、社交網路和圖片編輯網站真的屬於「搜索」的範疇嗎?學者和競爭對手批評谷歌遠遠踱出了它的核心任務,企圖接收整個計算機行業。事實上,谷歌常說它側重於搜索,但是允許它的工程師和計算機科學家在其20%的時間內隨心所欲地做事。現在谷歌公司說,其70%的研究側重於它的搜索的核心競爭力,20%的研究致力於包含搜索元素在內的相關產品,10%是其他產品。
人們很可能會說,谷歌進入微軟的業務領域是對Redmond侵入搜索和廣告業務的回擊。儘管谷歌的高管們斷然否認,但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有時也確實可信。谷歌應用程序業務負責人戴夫·格羅伍德(Dave Girouard)說:「這不是谷歌的基因。並非我們沒有競爭力,而是我認為谷歌人永遠不會把這當做對微軟的效仿。但這是令人愉快的副作用。」
那麼為什麼會首先介入視頻發布?這裡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YouTube是一個大企業,它承諾給谷歌更多的位置安放廣告。另一個原因是,它確確實實影響到了谷歌的能力,完善了其搜索業務。
元數據幾乎可以從任何地方獲取。在取得元數據的情況下,如何將每個人的個人內容添加到互聯網上?這意味著要使用電子郵件、電子錶格、在線文檔和其他個性化的創新產品。其主要目的是每個人都能通過互聯網獲得自己的個人信息,防止不受歡迎的窺探,而且在自願的情況下共享信息。每條元數據都透露了使用者的某些信息,使得谷歌能夠根據用戶需求進一步優化個性化搜索功能。如果網路用戶使用谷歌產品來創建這些信息,會更有利於公司對信息進行分析、分類,並將其添加到所訪問元資料庫內作為擴展內容。當用戶使用谷歌文檔等谷歌應用程序時,公司可以免費獲取這些信息(儘管公司承諾僅在有利於創建者的情況九*九*藏*書下使用此類信息)。
不過,請想象一台為雲計算設計的個人電腦。軟體在谷歌的超級網路上運行,因此這台個人電腦不需要最先進的微處理器。數據存儲在雲內,因此這台個人電腦不需要最昂貴的內存晶元。軟體可以自動更新、調試,並由谷歌遠程改善。在這種情形下,個人電腦更便宜,軟體也是免費的(只要你肯忍受幾則廣告),也大大減緩了電腦的淘汰速度。全面實現這一願景尚待時日,因為這需要持續獲得不會崩潰的高速互聯網連接。
這個超級網路是一台能量巨大的分散式超級計算機。使用谷歌某種應用程序的任何人,都在介入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技術能力寶藏。這就是谷歌的競爭對手難以匹敵谷歌的主要原因。這也使谷歌能夠進入拉里、謝爾蓋或其雄心勃勃的計算機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感興趣的任何業務領域。
——在公司網站「谷歌發現的十大真理」名單中的第六大真理
通過後門潛入,微軟已經成為一家企業計算機公司。企業IT部門不願意從由中央控制的主機系統轉為個人擁有、使用並自我更新的個人電腦分散式系統。但是,個人電腦便宜得足以讓管理人員持公司信用卡購買,而且其擴展內容使IT部門不得不接受它們,並將它們集成到企業系統中。格羅伍德以同樣的方式滲透進了各家公司。「所有企業都使用哪一種互聯網技術?」他問,「Google.com的網路搜索。我這個部門的工作,就是把雲計算變成企業IT部門確實關心和使用的東西。改變企業的計算技術是一種流氓手段。」
但是多年來,互聯網博客作者和分析家們一再傳言說,谷歌正在創建它自己的個人電腦操作系統。這通常被認為是打壓微軟的不明智之舉。但是,它也將增加谷歌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機會,以及它對我們的數據的大舉訪問。谷歌這麼做頗具深意。
為了懲罰我對權威的蔑視,命運使我本人成了權威。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私下爭論

這一分類也使谷歌能夠與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微軟進行較量。微軟把谷歌看做它核心業務的滲透者,試圖以牙還牙。圍繞對方的業務,這兩家公司已經開始互相爭鬥。迄今為止,谷歌正在穩步奪取微軟的地盤,它要在搜索和在線廣告業務上產生影響,這種努力可以被形象地描述為「冷手盧克」。
直到谷歌宣布一個新產品上市時,它才出來否認所有傳言。多年來一直有傳言說,谷歌正在進軍與其智能手機相關的手機業務。從技術的角度來講,這種傳言並不准確。谷歌創建了一個控制手機的操作系統,2008年年底,手機製造商宏達電(HTC)宣布它正在開發硬體,與此同時,T-Mobile公司宣布,該手機將基於它的蜂窩網路運行。
導致私下會面的爭論是在數年前出現的,當時公司必須確定谷歌在設計產品時應該側重於哪種瀏覽器。微軟的IE瀏覽器佔有壓倒性的市場份額,但是拉里和謝爾蓋等互聯網技術人士偏愛更加優雅和開放的火狐瀏覽器,該瀏覽器來自Mozilla.org,這是一家允許大眾愛好者設計新功能的非營利性集團。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它更便於外行建立附加組件程序,用戶可以選擇添加或是不添加。一些網站只能用IE瀏覽器才能正常並充分運行。

更多微軟惡作劇

總體而言,這家公司及其產品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谷歌的執行——當然是自從上市以後——一直和我所見到的任何公司一樣出色,或者更出色,」他說,「它是由把所有數據提供給你的分析和方法推動的,所以你可以不假思索地作出決策:這是一個大問題還是小問題?是否有一個權宜之計或者這是否是一個大的難題?這類事情的發生相當頻繁。」
這些天來,此類視頻往往是剛發布就消失不見了,這是因為谷歌答應了節目製作人的要求。但同樣迅速的是,它們又會重新出現,由另外一個人發布出來。這是一場持續的鬥爭,對此,拉里和謝爾蓋堅信他們受1996年《數字千年版權法案》的保護,該法案規定,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s)對於他人使用其服務非法發貼不應承擔責任,只要運營商刪除侵權內容,而且不誘導用戶上傳這些帖子。
谷歌業已安裝的計算機數量被嚴格保密。在公司剛剛發展了幾年時,謝爾蓋透露說數量「超過了1萬台」,那還只是谷歌在問話時使用的數量。但是,研究公司加特納集團根據谷歌每年在計算機設備上花費的金額作出了估計,得出的總數在100萬台以上。

創意機器

個人電腦業務

所發生的事情並非如他所料。第二天,期限過後沒有任何答覆。於是,施密特到拉里和謝爾蓋那裡尋求答案。他們的回答是:「好吧,我們給團隊一系列新任務,我們明天再開一次會。我們想出了一個全新的方法。」
微軟的台式個人電腦程序仍然在企業中佔據主導地位。但格羅伍德說,谷歌正在取得重大進展,它的應用程序——既有免費的廣告支持版本,也有更適合公司的付費版本——有超過1000萬個企業用戶。有50萬個企業用戶已經註冊了付費版本,現在每天有超過3000個企業用戶註冊。大多數是小企業,但也有一些大公司,包括基因技術公司、寶潔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不過,幾乎所有公司都仍然同時使用著微軟的應用程序。「我們認為這https://read.99csw.com是一場馬拉松比賽,而不是短跑比賽。」格羅伍德說。
一個更加實質性的批評,可能是拉里和謝爾蓋傾向於認為他們能比任何公司都做得好,可以研發出他們能夠買到的很多東西。谷歌的超級網路就是一個例子。儘管它是利用現成的個人電腦建立的,這些電腦都經過了效率改進,連接它們的網路也經過了同樣的改進。但谷歌真的需要重新研發所有東西嗎?
並非所有事都行得通,谷歌斃掉了不少項目。2008年12月,由於經濟衰退對谷歌的賬面底線產生了影響,拉里決定斃掉不少似乎已陷入僵局或者不能與其他公司的現有產品相競爭的項目。公司停止了移動社交網路服務Dodge ball的研發,也停止了Twitter類型的微博服務Jaiku的研發。它還斃掉了混搭編輯器,這是一種正在秘密進行測試的產品,它能使外行利用谷歌的服務和技術創建新的網路應用程序。
拉里和謝爾蓋一直堅稱谷歌是一家搜索公司。任何關於谷歌正在變成一家媒體公司、個人電腦公司或軟體公司的斷言都被斥為痴心妄想。據谷歌發言人戴維·克萊恩說,答案是:「我們確實是做搜索的。但我們保留以我們想要的任何方式定義搜索的權利。」
為了作出決策,公司安排了一次包括拉里、謝爾蓋、施密特和谷歌工程師在內的會議。開會時謝爾蓋遲到了,所以會議開始得較晚。當他到會時,他討厭團隊贊同的做法。「謝爾蓋在所有人面前數落那個決定的不是。」施密特回憶道,「我說:『停!所有人都離開房間。』我坐下來對他們說,不要那樣做。如果我們想爭論,讓我們私下進行。」
一些項目已經被谷歌內部更加成功和更具野心的產品擠掉。其中之一是谷歌視頻,它被YouTube淘汰。谷歌目錄搜索淪為谷歌圖書搜索的犧牲品。要創新,就多多少少意味著樂於接受失敗。但它還意味著能夠成功,谷歌要解決的新產品和新產業清單一直在擴展。
這一訴訟目前仍然在審理中。2008年10月,Viacom發布一份聲明稱,如果谷歌可以搞定圖書出版商,它就可以搞定好萊塢。「版權法鼓勵創作者創作消費者渴求的作品,」聲明中說,「不幸的是,為了讓谷歌履行這一原則,出版商必須付出數年時間、數百萬美元的代價。我們希望谷歌避免無用的努力,更加迅速地尊重電影和電視的節目製作。」
谷歌越來越像一家媒體公司。2006年,它以1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世界領先的網路視頻供應商YouTube。人們發布家庭自製視頻、電視節目片段、電視廣告片和其他任何他們喜歡的東西。但這是谷歌和傳統媒體公司之間的主要區別。谷歌沒有創建自己的視頻內容。它只為別人提供創建內容的手段,並通過谷歌的服務予以發布。這是建立世界上最大在線圖書館的另一項努力。
目前,並非所有的產品都在公司內部研發。谷歌正越來越多地收購那些有前途的小公司,它們擁有好的創意,在谷歌追求的業務領域存在,或者擁有能夠提升谷歌產品的技術。谷歌已經收購了50多家公司來滿足這些需求,包括博客服務、圖片共享和編輯程序、電子郵件、谷歌地圖、谷歌地球、Web瀏覽器、行動電話應用程序,以及幫助經營企業的分析軟體。
儘管如此,YouTube已經讓谷歌捲入了大麻煩。谷歌於2006年收購YouTube之後不久,Viacom就對YouTube和谷歌提起了10億美元的訴訟,理由是它們允許用戶在該網站發布受版權保護的視頻。
《福布斯》雜誌最近的一篇報道說得好。谷歌的目標是利用互聯網的浩瀚資源,「以不可想象的規模彙集小角色」。採用這一做法,谷歌無疑正在取代微軟成為計算機行業的核心。微軟的模式是以個人計算機為中心的,而谷歌是以互聯網為中心的。
並非每位工程師都有新的創意去追求,也並非每個人都利用了20%時間。有些人會加入其他人的項目,有些人會利用這段時間上課,有些人每周會正式騰出一天時間研究項目,而其他人會偶爾參与。這麼做的唯一要求,是讓他們的經理知道他們要做的事情。「我們的工作是有彈性的,」高級副總裁尤斯塔斯說,「當你需要時,你必須能夠騰出時間。否則的話,以上事情就不會發生。」
基礎設施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沒有哪座大樓——或者哪個城市,就此而言——能盛得下它。在互聯網上,谷歌將數百萬台小型計算機集結成群,這可以為本地區的人們做計算,並快速反饋計算結果,無須環遊半個地球開展工作。有時可以把一個單一的任務分給多台同步工作的計算機完成,就像一台計算機那樣操作。這就是拉里和謝爾蓋決定以超低價購買長達數英里光纖電纜的主要原因。這種大規模并行計算的設想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風險投資家和其他網路公司闡明的,但是拉里和謝爾蓋的眼光使其成為現實。他們不僅建立了一個快速移動信息的巨大網路,還建立了一台新型超級計算機,它的大腦分佈於世界各地,通過光纖神經連接在一起,使它像一個整體那樣發揮作用。

媒體業務

事實上,比爾·蓋茨在接受互聯網力量方面遇到了麻煩。1995年之前,微軟一直試圖建立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這是一個需要它自己擁有和控制的專有網路系統。1996年,我對當時的首席執行官蓋茨進行了一次深入採訪,他仍然憤怒地駁斥互聯網的未來力量。「哦,當然,互聯網就是一切。」他嘲笑說。這位個人電腦有識之士在展望他自身的泡沫方面陷入了麻煩。九*九*藏*書
同樣很重要的是,谷歌可以觀察人們是如何使用不同類型的信息的。一個人在網上發布的一切信息,都能透露出他的某些信息:他的興趣、意見和好惡。通過整合眾多不同來源的用戶數據,谷歌的計算機可以採集所謂的元數據,這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改進它的產品及其互聯網存在。
谷歌——仍然——沒有獲得世界上的所有信息。正如他們想把圖書數字化,以便人們能夠對其搜索,拉里和謝爾蓋還想確保有一個龐大的視頻內容庫可供搜索。這項任務並非易事。未來的搜索將更加複雜,更加三維。它涉及搜索圖片、聲音、音樂、時間和空間的能力。谷歌正在試驗解析任意類型信息的方法,以便信息被識別並被找到。通過應用到圖片和聲音上的標籤進行搜索,這種最簡單方法的使用範圍極為有限。谷歌必須能夠捕捉談話內容,識別其意義,並將它們放入搜索索引。
但拉里和謝爾蓋卻無法抵擋另一個誘惑。計算機行業又一次過度膨脹,運行效率低下,成本也變得更加昂貴,正如大型主機時代末期的情形。諸如谷歌、Salesforce和Zoho(軟體公司艾德威特的分公司)等公司正在利用互聯網進行更有效、更強大、更廉價的計算。程序和數據不再存入個人電腦,而是在線存儲——在谷歌的情形中,這是其超級網路的一部分。人們通過互聯網接入這些應用程序。互聯網正在變成計算機。
這麼做有一個很好的理由。他們往往是在到達之後才知道目標是什麼。
互聯網還為更簡單的計算提供了巨大便利。今天,個人電腦相當昂貴。一台配置完好的新電腦,起價大約在1000美元,而幾年後就會過時。過多應用程序的添加,造成了內部聯絡問題,因為各種程序都試圖訪問同樣的通道。內存晶元變滿,速度減慢。人們最終將其丟棄,再花1000美元購買一台新一代的計算機,它們有更好的處理器、更大的內存,甚至有更強大、更複雜的軟體。
當然,無論是個人電腦獨立操作系統還是雲計算都各有發展空間。但微軟側重於前者,把互聯網作為外圍系統;而對於谷歌而言,雲就是計算機。兩種方法各有優點,微軟操作系統對用戶來說較為昂貴,而谷歌存在著網路崩潰從而關閉個人程序和數據訪問的更高風險。
大多數公司都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很難讓人們作不同的思考。人們更可能循序漸進地考慮問題,而不是進行大胆思考。許多技術公司通過建立正式的「臭鼬工廠」來解決這一問題,組成不同的專業團隊來研究出新的創意。在谷歌,每個人都是臭鼬。谷歌的創意機器旨在建立數以百計或數以千計的研究項目,其中有很多都屬於一個人的團隊。這就是20%時間這個概念背後的創意,20%時間允許公司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每周花費長達一天的時間研究自己的構想。
谷歌的高管們往往聲稱現有的產品急需改進,微軟研發的產品尤其如此。「這些應用程序正在進入一個被舊的應用程序佔據了二三十年的市場,」格羅伍德說,「事情很明顯,我們有絕好的新的應用程序;市場上沒有合適精良的應用程序。這是突破性的技術,但它合適精良的程度,還有待我們研究。」
儘管施密特的職責是運營企業並著眼于公司的發展壯大,他還要聽從拉里和謝爾蓋對公司發展所需的技術和產品的判斷。但他們的想法並不總是協調一致。「我有幾次對拉里和謝爾蓋要做的事情很不滿,因為他們太早熟了。」他說。他們的爭論往往很激烈,施密特斷定公開爭論是個壞主意。「最後,我們同意將在私下爭論。」他說。
谷歌已經推出了GDrive伺服器的一個較低版本,這個產品被稱為「谷歌變速箱」。這個程序並不複製整部個人電腦,而是複製用戶在其個人電腦或在線使用的谷歌文檔中創建的所有文件。儘管如此,它還不夠完善,文件更新也不夠可靠。
谷歌的產品無一例外都是經過非正式的評審之後發布的,因為與競爭對手相比,他們缺少很多東西。但是公司認真添加了大多數用戶真正需要的功能,而且最終能夠提供一種簡潔、易用的產品,除了多用途的產品。例如,Gmail程序首次推出時受到了很多評審人員的抨擊。它現在因其簡約和對谷歌搜索能力的依賴而受到了廣泛尊重,它依賴的是對一長串電子郵件中的姓名或字句進行搜索,而不是要求用戶將所有東西歸類,使其更容易找到。
這是谷歌提供的服務不斷增多的一個主要原因。儘管管理層堅稱谷歌仍然主要是一家搜索公司,包括華爾街分析師在內的外界人士把發生的一切看做是一種漫無目的的多元化。不過,在他們頭腦中還是有具體目標的。拉里和謝爾蓋關注互聯網的一切可能,以及互聯網之外的其他機會。他們的很多努力,都旨在填補他們認為未能很好填補的市場空白,而且他們很喜歡向其他人表明,他們認定的方法是正確的。斯坦福大學校長兼谷歌董事約翰·亨尼斯說:「拉里和謝爾蓋的興趣非常廣泛和多元。」
拉里和謝爾蓋建立了這一制度,用以防止創意還沒有通過概念階段就流產了。「大多數公司在創新上失敗的原因在於,它們沒有考慮到整個創新渠道,」尤斯塔斯說,「他們往往有一種意見箱心態:下周或許就有人來清空這個意見箱。你不能真正獲得你的創意反饋,它們就會中途夭折。我們有許多不同的途徑來獲得反饋意見。」
在谷歌,任何構想都是公平的遊戲。「很多人喜歡以某種方式來劃分這個世界——企業產品、消費者產品、媒體,」格羅伍德說,「拉里和謝爾蓋並不這樣看待事情。他們看到的是人以及人們利用技術的方式。他們問:『九-九-藏-書人們有哪些問題可以由勇敢、聰明的計算機科學家幫助解決?』他們從不評價我們是否具備正確行事的能力。他們只是尋找難題並下手解決,這將對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在產品完成之前發布一種「β測試」形式的產品,難點在於產品永遠不能真正完成。大多數軟體開發人員只是在給他們的截止日期內盡量延長交工時間,然後在向大眾推出產品之前延長期限,目的是納入他們認為必要的其他功能。在谷歌,一些產品似乎永遠都走不出β測試。例如,Gmail已經上市5年了,但它仍被列為β測試產品。谷歌從未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在某種意義上成了業內笑談。董事亨尼斯說:「令謝爾蓋感到沮喪的一個事實是,即使那裡的一個產品完成了90%,它仍然處於β測試階段。很難搞清楚如何讓它如你所願地就位。」但他補充說,這種決策在所有創新型公司都是一個難題。谷歌只是在這方面更加開放。
比爾·蓋茨正是利用這一逆轉趨勢使微軟揚名世界。在微處理器發明前,只有公司才能買得起電腦。僱員們通過個人網路接入大型主機來完成工作。但是,如果有太多人試圖同時使用,主機及其網路就很容易因過載受阻。到20世紀70年代末期,英特爾公司將一台計算機(儘管很小)的大部分中央處理器置入台式電腦內,從而發明了微處理器,這之後,人們無須再依賴昂貴得多的大型主機。
但是,在大多數公司看似漫無目的的多元化手段背後是有邏輯的。首要原因是「因為他們能」。
正如拉里和謝爾蓋在斯坦福大學建立了他們自己的網路來運行其搜索引擎,他們在谷歌成立的早期階段設計了一個獨特的網路。而且,正如他們在斯坦福大學所做的,他們利用所能得到的最廉價的個人電腦——以英特爾晶元運行的商用個人電腦——建立了這個網路,運行開放操作系統Linux。他們沒有購買最先進、最強大的一代個人電腦用於網路。以1美元為單位,他們計算哪種最新一代的個人電腦能給出最強大的計算能力。
於是,拉里指出了那樣的一個應用程序,並告訴施密特它在未來代表的所有機會。施密特被他的想法打動,安排在第二天開會討論這一程序的潛力。「會議的召開是因為拉里和我有類似的想法,只是他的想法更具體。我只是一如既往地抱怨。」
第二天,在工程師們反饋了意見之後,拉里和謝爾蓋一致同意了新方法。他們想出了一個重新設計開發進程的方法,以便其程序能與任何瀏覽器結合。那個問題現在已經失去了意義。「整個團隊都很高興,我也學到了一些東西,」施密特說,「我不需要判定答案的對錯,我只需要確保所有的含糊之處都暴露出來,而且房間內的合適人選能將其建立起來。有時會有不屬於目前的解決方案系列的更好答案。如果我們停下來,只去做謝爾蓋喜歡的事情,或者只去做我批准的事情,我們就不會得到更好的演算法。」
這個過程超出了讓研究人員能夠從正常工作中騰出時間研究小項目的範疇。創意在這裏得到了分享、討論、分析和批評。為了做到這一點,谷歌建立了有關每個工程師正在研究的每個項目的信息資料庫。公司的所有工程師都有權訪問這個資料庫,並可以找到其他人在做的項目。任何工程師都可以審查任何項目的設計文件,添加項目意見,並向團隊成員發送電子郵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觀點。他們甚至可以評價其他人的意見。在工程學方面,每個人都是批評家。
通過利用技術和想象力,拉里和謝爾蓋已經開始把谷歌變成一家新型公司,它更加多元化,或許不夠集中,但顯然更具野心。但這也是一個危險疆域,在這一技術領域,他們既無經驗,也無領先優勢。有時他們殺氣騰騰,這不是贏得朋友的最好辦法。這一次,谷歌正在涉足新市場,那裡的競爭對手明白市場的潛力,決定正確行事。而且,他們知道誰是敵人。
最好的方式是將一件事做到極致。
至於忍受一連串的失敗,大多數矽谷的優秀公司都明白,不想犯錯誤就無法取得創新。而且人們往往會忘記,比爾·蓋茨在仿造產品的基礎上建立起了一個帝國,其中大多數產品多年來似乎都是敗筆,直到微軟公司為其正名。甚至微軟的操作系統也是另一家公司所研發產品的衍生品,微軟從那家公司獲得了授權。微軟研發的許多重要軟體,都是基於別處研發的產品。而谷歌像微軟一樣財大氣粗,有充足的資金進行研發。
拉里和謝爾蓋了解互聯網,他們也知道如何利用互聯網。2000年,在學者和出版商宣布互聯網死亡的時候,拉里和謝爾蓋卻看出它的巨大潛力。互聯網已經使計算機和通信的效率得到了驚人的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當拉里和謝爾蓋建立谷歌計算機基礎設施來處理快速搜索時,他們認識到互聯網可以做得更好。
這種認識對施密特而言是一個真正的啟發。「他幫助我認清了我的角色,」他說,「現在我盡量不作重要的決策,除非它們真的很重要。相反,我努力去做文化工作。我覺得他們比我更聰明、更迅速、更有主見,也更有先見。他們在看問題方面比我先知先覺。我的工作是確保我們的工作能夠符合實際情況,以取得積極的成果。」
但是,如果他們認為創意具有商業潛力,他們還要經受拉里和謝爾蓋的詳細審查。創始人決定公司的下一步發展方向。而且他倆是審查產品設計的無情法官。產品設計人員和工程師預約會見拉里和謝爾蓋,報告進展情況。而這對搭檔絕不會降低批評的調門。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將他們形容為「無情」。
九九藏書谷歌是一台創意機器。一些創意來自高層管理者。例如,拉里甚至在谷歌地圖創立之前就想出了地圖「街景」創意,即街道和建築物的真實圖片可以用來幫助人們識別其目的地。但谷歌不是蘋果公司,拉里和謝爾蓋也不是史蒂夫·喬布斯。公司並非集權控制,創意可以來自任何地方。
微軟的觀點是其創始人比爾·蓋茨看法的殘餘,他堅持自己幫助創立的那種舊模式。就像微軟幫助自己從計算機核心領域移出主機——包括IBM——一樣,微軟發現很難完全替換它那更陳舊、更昂貴的模式。IBM面臨自我放棄昂貴主機的麻煩,微軟也存在從它更加昂貴的個人電腦軟體模式中自我掙脫的麻煩。出售軟體是微軟的來錢生意。為了與谷歌競爭,微軟將不得不學會從軟體出租中賺錢,採用Linux等免費或便宜的開放系統,並從在線廣告中獲得收益,微軟在這一點上一直不成功。「計算機科學的軌跡在我們這一邊非常清晰。」格羅伍德說。
谷歌甚至與微軟聯手使用蘋果的iPhone技術。它使用微軟的Active Sync技術研發了新的實用工具「谷歌同步」,可以使人們通過iPhone無線電傳輸,從「谷歌日曆」和「谷歌聯繫人」中同步他們的數據。蘋果公司每年從中收取100美元服務費。
這也是谷歌收購Picasa的原因。Picasa是一個圖片共享網站,它還允許人們編輯和處理它們的圖片,它的研究仍然保密,不過許多其他研究人員正在進行自動搜索和識別圖片的技術試驗。在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一直在嘗試通過辨認圖片是否包含面孔或者藍天綠草的景觀來識別圖片內容。今天的照相機還可以記錄拍照的日期和時間,將來有一天甚至有可能利用全球定位衛星來確定拍照地點。通過Picasa,谷歌將獲得此類數據。
在那次會上,施密特告訴謝爾蓋:「我願意做你希望的任何事情,儘管我不贊同。」但他告訴拉里和謝爾蓋,他們必須就這個問題達成一致,並讓他們在第二天下午6點前完成此事。然後他離開了房間,讓他們爭個高低。「這是一個測試,可以看出即將發生的事情。」施密特說。
幾位博客作者推測,谷歌可以針對個人電腦調整其Android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並與個人電腦製造商合作開發硬體。一些公司已經開始推行這一構想。摩托羅拉的子公司飛思卡爾最近宣布,它正在研發一種晶元組,以便在「上網本」上運行谷歌的Android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這些經過簡化的200美元的筆記本電腦專為上網衝浪設計,正在迅速成為下一代計算機的主要潮流。一家名為Quick office的公司也宣布,它正在開發一種軟體,可以讓人們在其Android手機上瀏覽微軟的Word、Excel和Power Point應用程序。
讓拉里和謝爾蓋費神的一件事是要搞清楚如何完善一個產品。谷歌計算機科學家的方法是在產品完善之前就予以發布,利用互聯網收集數以百萬計用戶的意見,然後調整其設計。一般而言,這是一個高招,這種事在互聯網出現之前不可能如此有效地進行。這與微軟的做法明顯不同,微軟是躲在實驗室里研發產品,而且它發布的產品對大多數人來說過於複雜,以至於不能充分利用。比爾·蓋茨曾經承認,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微軟依賴「專家」——主要是產品評審人員——設計產品。每位產品評審人員都列出一張產品應該具備的功能清單,創建表格清點清單項目,並比較哪些產品的功能最多。而且每位評審人員都有一個不同的功能清單。
谷歌甚至重新研發其他公司已經發明的產品,這得益於在人們使用谷歌版本時收集了更多數據的能力。例如,谷歌新的Chrome瀏覽器有可能加強谷歌對人們訪問哪些網站的了解。儘管其他公司已經開發出了相當好的RSSFeed產品,但谷歌還是擁有了自己的RSS閱讀器,這種軟體產品能讓人們自動收集來自新聞來源和博客的饋給信息。但它還能使谷歌搜集有關人們上網習慣的更多數據,並將其用於計算機演算法。
作為個人電腦,這些機器經常出故障。由於系統設計的原因,這(通常)並不會降低系統任何部分的能力。工作被自動轉移給其他個人電腦,直到出錯的機器被清出系統,被新機器取代。不過,有時有太多機器出現故障,或者網路的一部分暫停運行,關閉電子郵件、文件或其他服務的訪問,會造成災難,並引發依賴這些機器的人們的廣泛抱怨。這是谷歌互聯網計算前景中最大的潛在問題。谷歌的系統崩潰沒有其他大多數系統那樣頻繁,但影響到的人數卻多得多。
施密特今天仍按此原則開展工作。我在2008年11月與他見面時,他剛剛走出與拉里的另一次爭論,儘管這次要溫和得多。(謝爾蓋不在城裡。)拉里長久以來相信,在建立行動電話應用程序方面存在著難以置信的機會。已經有一段時間施密特準備搶佔這一市場。於是他會見了拉里並告訴他,雖說谷歌和其他公司已經建立了手機應用程序,「但沒有什麼令人難以置信的。」
谷歌正在利用它的力量改變著商業規則,從新聞傳遞到個人電腦計算,到圖書,再到視頻。難怪很多企業的高管都——如果不,那他們應該——害怕這個業界新巨人。如果拉里和謝爾蓋擋住了他們的路,傳統企業要想奪回20世紀初那種地位是極為困難的。從事信息收集或傳播的任何企業,都像站在懸崖峭壁上的大笨狼懷爾那樣身處險境,腳下的基礎設施隨時都會崩潰。拉里和謝爾蓋像趕路人那樣行動,攜其富有遠見的計劃衝鋒在前,對於他們的方向和理由卻隻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