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篇 大變局時代 曾擁有諸多「第一」,但她未必被人記得

上篇 大變局時代

曾擁有諸多「第一」,但她未必被人記得

鄭毓秀能夠擔任這些職務並獲得這些成就,以當時中國女性的地位而言,可以說是相當難得。
24歲的同盟會會員彭家珍決定做這個犧牲者。當時彭家珍的另一個身份,是鄭毓秀姐姐的熱戀男友。毫無疑問,鄭毓秀的心裏也不好過,但還是通過周密的安排,幫助彭家珍最終行刺成功。
她的左臂被發現癌細胞,經過診斷,只能做切除處理。可想而知,一個當年叱吒風雲的豪氣女俠,失去了自己的一隻手,這打擊該有多大。
幾個官司一打,兩人在上海法律界的名氣就起來了,他們的律師事務所甚至還代理過梅蘭芳和孟小冬的離婚案。當時,鄭毓秀擔任孟小冬的辯護律師,最終讓梅大師賠了孟小冬4萬元——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女性離婚還能得到賠償費,且有4萬元之巨,簡直是聞所未聞。(溥儀當時與文綉離婚,也就給了5.5萬元賠償。按大米購買力,4萬元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百萬元以上。)

彭家珍最終和良弼同歸於盡。因為良弼是清廷保皇黨的最後力量,所以有後人評價,彭家珍才是壓垮清廷的最後一根稻草
兩年之後,跟隨著當時的留學大潮,16歲的鄭毓秀和姐姐一起東渡扶桑。那是一次對鄭毓秀人生命運產生重大影響的留學。到日本的第二年,鄭毓秀在廖仲愷的介紹下,加入了孫中山的同盟會。
鄭毓秀在屋外經過花園時,折了一枝玫瑰藏在衣袖裡。進房間后,她用玫瑰枝隔著衣服頂住陸徵祥:「你如果敢簽字,我這支槍不會放過你!」
經此病變,鄭毓秀一蹶不振,最終於1959年12月16日病逝於美國洛杉磯,終年68歲。
隨後,鄭毓秀夫婦選擇辭職,前往香港,觀察時局。進入1949年,夫婦倆越發對國民黨感到失望。當時局大幕落定的時候,他們沒有選擇去台灣,也沒有選擇返回大陸,而是做了一個讓不少人意外的決定:去巴西經商。

1


魏道明
準備刺殺良弼時,鄭毓秀和其他「同盟會」成員決定改變做法——由刺客在刺殺對象面前引爆炸彈,提高成功率。
在鄭毓秀長到五六歲的時候,作為當時傳統中國婦女的九九藏書一項必經的痛苦修行,一團長長的裹腳布被拿到了她的面前。但是無論家人如何軟硬兼施,鄭毓秀就是不肯裹腳,最終家人只能放棄。
但13歲的鄭毓秀說:「我不!」不僅如此,她還寫了封信給人家的兒子,順利解除了婚約。

4

不僅僅是學業,鄭毓秀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1943年,宋美齡訪美。在蔣夫人那次贏得無數讚譽的訪美之行背後,鄭毓秀穿針引線,接來送往,起了不小的作用。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夫人安娜曾稱讚她「具有政治頭腦,不同於歷任中國大使夫人」。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鄭毓秀就回了一句話:「如果不會爆炸,還叫什麼炸彈?這事就交給我了。」
1948年,魏道明從外面結束公務回到家中,就聽到了鄭毓秀轉達:「你知道嗎?你已經被調職了。」原來,蔣介石在沒有正式通知魏道明的情況下,就把自己的親信陳誠派到了台灣,接替魏道明主持工作。
這無疑讓自己家人陷入極度的難堪之中。為此,鄭毓秀選擇了自己的處理方式:離家,去天津求學。
1918年,鄭毓秀受南方軍政府吳玉章(后擔任中國人民大學第一任校長)的委託,在法國協助中華民國的外交工作。1919年,廣州軍政府外交部正式任命鄭毓秀為外交調查名譽會員——不要小看這個頭銜,這是中國女性參政的一個先例。在那個時候,中國的女性參政,被認為是一件「招外人之訕笑」的事,所以鄭毓秀的這個「第一」有特別的意義。
但是,事情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順利。
越來越多的刺殺行動,使得鄭毓秀的身份逐漸暴露——新一輪的刺殺開始了,只是主使人和被刺者顛倒了過來:袁世凱下令消滅她。
1947年,台灣爆發「二二八事件」,蔣介石任命魏道明接替原來的行政長官陳儀,擔任台灣省第一任省主席,夫婦兩人隨即返回國內。
但據顧維鈞回憶錄,當時被鄭毓秀恐嚇的是代表團秘書長岳昭燏,並非陸徵祥。
在巴黎,鄭毓秀改名「蘇梅」,進入索邦大學(巴黎大學前身)攻讀法學專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外界輿論開始對同盟會的存在以及暴力革命的方式進行冷嘲熱諷,而同盟會內部也開始出現了質疑孫中山的聲音。這個時候,一個25歲的小夥子站了出來,他說他願意捨命去刺殺一名清朝大官,以提振大家的士氣。
魏道明上任后,對陳儀留下的爛攤子,還是做了不少積極的工作。但這對夫婦那時還沒意識到,彼時的台灣,已經不是一個一般的省份。隨著國民黨九*九*藏*書軍隊在大陸的節節敗退,蔣介石已經漸漸開始把台灣謀劃成一個最終退守的「終極基地」——對於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老巢,一向只信任自己人的蔣介石,怎麼會用外人?
但我們又在期盼什麼呢?希望她最終像秋瑾那樣,悲壯就義?希望她像林徽因那樣,才情逼人?或者像阮玲玉那樣,香消玉殞,遺恨人間?
那時候的同盟會,正在低谷中徘徊——孫中山已經領導了數次革命暴動,卻沒有一次成功,甚至連成功的跡象都看不到。
從1927年開始,鄭毓秀歷任上海審判廳廳長、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委員、江蘇政治委員會委員、江蘇地方檢察廳廳長、上海臨時法院院長兼上海發行院院長。1928年,鄭毓秀在南京國民政府中出任國民黨立法委員、建設委員會委員。1929年,鄭毓秀作為「五人小組」之一,專門負責起草中華民國的《民法》——在這部新《民法》里,出現了很多對女性權利的保護與提升:
陸徵祥無從得知眼前的這個女學生何以散發出殺手的氣場,他又哪裡知道,這個女學生當初可是連袁世凱都敢殺。
1919年6月27日,中國代表團必須要決定是否簽字的前一夜,300多名留法學生和華工包圍了陸徵祥下榻的地方,要求他不能簽字。眾人推舉能言善辯的鄭毓秀進去和陸徵祥談判。
魏鄭聯合律師事務所一時間門庭若市。當時鄭毓秀的訴訟費動輒上萬元,連杜月笙都讚嘆不已。當時的說法是,「鄭毓秀一個案子的收入,就抵得上上海跑馬廳一場賽馬的頭等大獎」。
當時的上海,洋人享有領事裁判權,華人和洋人打官司,十打九輸,而鄭毓秀和魏道明的律師事務所就專門幫助華人,與洋人死磕——魏道明負責刑事訴訟,鄭毓秀專攻女性維權。
在巴西,一方面人生地不熟,另一方面也沒有經商的天賦,鄭毓秀夫婦沒幾次折騰就虧了大本。最終,他們選擇去美國洛杉磯居住。在他們抵達美國后,當時已經卸任的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夫人,還專門為鄭毓秀送去了鮮花表示歡迎,可見鄭毓秀當年在美國的人緣。
1925年,鄭毓秀就擔任了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校長。她出版了《國際聯盟概況》和《中國比較憲法論》等書籍,前者最早向國內介紹了國際聯盟的情況,後者就是她的博士畢業論文。
其實,回國后鄭毓秀所做的,並不止開律師事務所那麼簡單。
這在當時是件很牛的事情。因為當時的中國律師界,對女性一直排斥。根據1915年民國司法部頒布的章程,律師應為「中華民國之滿二十歲以上之男子」。鄭毓秀在仔細研究了中國的司法制度后發現,作為九_九_藏_書一名取得法國律師牌照的中國人,她可以在法國租界的法庭出現。
但一位民國女子,在當時的環境下能把自己的一生過成這樣,也是很不容易了。
這一個舉動讓夫婦倆頓時感到非常心寒,而鄭毓秀更是點出了其中的關鍵:「蔣介石不信任我們,因為我們不是他的人。」
在那場瓜分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果實的大會上,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卻受到了極大的侮辱。面對需要簽字的和約,北洋政府把皮球踢給了當時的外交總長、中國代表團團長陸徵祥。陸外長請求辭職不被批准,簽字又不敢,只能躲進巴黎近郊的聖克魯德醫院。
並不是每個曾經當過主角的人的人生劇本,都能以大高潮或大圓滿收尾,很多人就是這樣曾經輝煌,然後慢慢就走向失意,走向平庸,最終慢慢被人遺忘。
那是大清帝國進入統治倒計時的年代,在那個世紀的最後十年裡出生的一批人,最終改變了這個國家。1891年3月20日,鄭毓秀同樣作為那個世紀的一名「90后」,出生在了廣東的一個官宦之家。
兩人互相欣賞彼此的才華,在法國就關係不錯。1926年,雙雙回國的鄭毓秀和魏道明在上海一起開了一家「魏鄭聯合律師事務所」。

5

在我印象里,這篇文中的這位女性,教科書里應該沒提到過。有人提到她時,會冠以「民國第一女殺手」的稱號。但在我看來,這個稱號有點誇張了。與這個稱號相比,她有不少其他值得一寫的稱號:中國第一位法學女博士、中國第一位站上法庭的女律師、中國第一位省級女性政務官、中國第一位地方法院的女性院長和審驗兩廳廳長。所以,說她是一位傳奇女子,應該是不為過的。

鄭毓秀和魏道明
應該是從三四年前開始吧,「90后」成了我們這個時代最具活力的一個群體的代名詞。
於是,鄭毓秀成了有案可查的中國第一位女律師。
但鄭毓秀的風光之路,在1948年走到了盡頭。

饅頭說

這個人叫汪精衛。
於是,那次行動被緊急叫停(還是犧牲了一些同志),目標轉向良弼。
1954年,鄭毓秀又受到了一次嚴重打擊。
魏道明後來還是回到了台灣,擔任「外交部長」,其間,還娶了榮毅仁的妹妹榮輯芙。但1978年,80歲的魏道明在巴西逝世后,後人還是遵從他的遺願,將他的遺體運read.99csw.com回美國,和鄭毓秀合葬。
這個律師事務所為鄭毓秀和魏道明帶來的不僅是財富,還有感情的升華——1927年,兩人在杭州結婚。

6

1914年,鄭毓秀只能前往法國避難。
一路看下來,看到鄭毓秀的人生收尾,是不是有些唏噓?
於是,那枚炸彈隨後被鄭毓秀動用多方面關係,安全送進了北京城。
是不是處於世紀之交那十年的那一代人,都會被賦予一種跨世紀的時代使命?至少倒退一個世紀,回到19世紀的中國,是這樣的。
這或許也是她不像那些人那樣為人所熟知的原因之一吧。
但和鄭毓秀認識的時候,魏道明還只是一個留學生,而且比鄭毓秀小10歲。
熟悉民國史的人應該都知道魏道明這個人,他做過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南京市市長,後來還擔任過駐美大使和首任台灣省主席。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刺殺載灃的行動,除了留下汪精衛一句「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名言外,並沒有留下什麼成果。不過,通過那次運送炸彈,鄭毓秀開始慢慢介入了「刺殺」的行動中,而且漸漸升級,最終在1912年的元月,她參与了刺殺袁世凱的行動。
他們決定遠離政治,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
汪精衛當時面臨的問題是:怎麼把炸彈帶進北京?
但居住在美國,鄭毓秀夫婦卻也未必感到開心,百無聊賴之餘,當年頂著各種「部長」頭銜的夫婦倆,只能靠打麻將消遣時間。

3

他們年輕,他們有激|情,他們有想法,當然,也有人說他們有些叛逆。

鄭毓秀
未婚單身女性有權簽訂或廢止婚約;以個人名義持有或讓渡其個人資產或地產;可擔任其他人的代理人;可以繼承人或遺產受贈人的身份享有繼承權;已婚女性可與丈夫取得共識,具有保留原本姓氏,不需要冠夫姓的權利……
1905年,14歲的鄭毓秀選擇接受西式教育,進入了天津「崇實女塾」教會學校。
鄭毓秀長到13歲,到了出嫁的年齡。她的祖母早就為她約定了一門親事。
在這一點上,鄭毓秀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她一生花了很大的精力在維護女權,而且應該說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所以,她肯定也明白一個道理:
1909年,汪精衛和黃復生(此人負責研製炸彈)乘船抵達天津,read.99csw.com準備潛入北京刺殺攝政王載灃。在天津,已經在京津一帶建立了一定社交圈子的鄭毓秀負責接待,她已經得到了上級指示:全力配合。
沒有什麼證據表明,那個傳統的官宦之家為何會給一個女孩帶來叛逆的遺傳基因,但事實就是,鄭毓秀從小就註定不是一個平凡的女孩。
在那次行刺中,鄭毓秀被分在第四組,和另兩個組員乘坐一輛馬車在東華門和王府井之間巡遊,伺機向袁世凱扔炸彈。在準備動手的前一刻,鄭毓秀接到了上級的指令——袁世凱不是阻撓南北和議的元兇,真正的阻力來自清朝宗社黨的中堅力量良弼。

2

有一種說法,說鄭毓秀曾對汪精衛示愛被拒絕(若為真也正常,當時的汪精衛英俊瀟洒,又敢於捨生取義,應該是眾多少女的夢中情人),也曾和王寵惠(法學大家,擔任過民國外交部長、國務院總理,參与起草《聯合國憲章》,有傳聞說鄭毓秀的博士論文是王寵惠代筆,胡適採信的就是這個說法)有過一段淵源,但她最終找到的愛人,叫魏道明。
雖然放下了「刺客」身份,但鄭毓秀的社交能力一點兒都沒擱下。求學期間,鄭毓秀加入了法國法律協會,成為這個協會的第一位中國人。憑著流利的法語和翩翩的風度,鄭毓秀在法國重新建立了一個社交圈,成了中國留法學生中的佼佼者,也成了不少中國留法學生的「大姐」——幫助他們在法國立足,甚至幫他們申請各種生活補助。在向警予(中國共產黨第一批黨員之一)的書信里曾多次提到,鄭毓秀在巴黎為幫助她們解決困難而四處活動。
儘管胡適在後來的日記中對鄭毓秀通過博士論文答辯一事頗有不屑和質疑(他對鄭毓秀似乎一直有意見),但不管怎樣,鄭毓秀是有案可查的第一位中國女博士。
「大腳女人嫁不出去!」這是當時長輩對鄭毓秀的諄諄教導,但鄭毓秀連裹腳都不肯,在婚嫁這件事上,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主意?
1924年,鄭毓秀終於通過了自己的博士論文答辯。
由於北京火車站對男性盤查得非常嚴格,所以汪精衛提出,是否可以請鄭毓秀幫忙把炸彈帶進去。不過汪精衛還是表達了擔心:「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一不小心,炸彈在路上就有可能爆炸。」當時的炸彈是水銀炸彈,靠水銀桿觸發,很容易誤爆。
1942年,魏道明接替胡適出任駐美大使,鄭毓秀成了大使夫人,便漸漸從台前走到了幕後,為丈夫在美國的工作出謀劃策,做些幕後安排。魏道明晚年在回憶錄中對妻子在美國期間對他的幫助深懷感激,稱「我是非常幸運的」。
也就是在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