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下篇 人性的抉擇 人神之間吳清源

下篇 人性的抉擇

人神之間吳清源

1929年,吳清源被日本棋院授予了「職業三段」的頭銜,但因為身體虛弱,休養了一年,到1930年才開始參加「大手合」。
兩名棋手連下10場棋,輪流執黑先行。在十番棋中,如果一人被對方領先了4盤,就會失去平等的對局資格,就是被打「降格」——降一格,叫「先相先」,就是雙方對局三盤,你可以兩盤執黑先行(那時還沒貼目,執黑先行有優勢,但等於你承認對方地位比你高,在讓你);降兩格叫「定先」,就是你永遠執黑。
所以,無須迴避他三次更換國籍的歷史。
因為,他們認為吳清源並不是日本人。
2014年11月30日,吳清源在日本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內的醫院病逝,享年100歲。
從科技角度來說,這是人工智慧一個巨大的台階式的跨越,是一件可以載入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大事。
關於變更國籍一事,吳清源曾請教自己的老師瀨越憲作,瀨越憲作既不同意,也不反對,只是表示沉默。而吳清源的家人都勸他回中國,但吳清源認為,一旦回中國,在當時的環境下,就下不了圍棋了,也養不活一家人。
瀨越憲作當時看了吳清源的棋局,給出了一個評價:「他是秀策再世。」(秀策,被日本人認為是江戶時代最偉大的棋聖。)
段祺瑞一生酷愛圍棋,在家中養了一批「棋客」陪自己下棋。他自稱水平有「七段」,相當於日本的職業四段。
除了帶弟子,吳清源在晚年致力於研究「21世紀的圍棋」,他解釋為「從棋盤的整體去考慮」,而不是切割成序盤、中盤、官子這些階段。
但不懂圍棋的我,卻可以一字一句,把每篇報道都認真看完,並且對中日韓棋手的名字瞭然于胸。那時候,尤其能背日本棋手的名字:大竹英雄、小林光一、武宮正樹、加藤正夫……
吳家兒子叫吳毅,張家女兒叫舒文,他們倆結婚的時候,證婚的是徐世昌(袁世凱的重要謀士,當過中華民國大總統)。
「中國有一個天才少年!」
據吳清源的回憶,段祺瑞很喜歡在對方的腹地打入,然後做活一小塊,他把這樣的方式叫作「在公園裡搭小房子」。
當時的日本已經開始從各方面滲透中國,吳清源回憶,作為親日的軍閥,段祺瑞的態度卻很明確:「搭建個小房子是可以的,但不能歸為己有。」
但後來一個幾乎公開的秘密是:第160手妙棋,是秀哉在召集弟子研究對策的時候,他一個叫前田陳爾的弟子想出來的。

5

這個大官,就是段祺瑞——時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不用太長壽,就活到100歲吧。」
1941年,吳清源第二個十番棋對手是雁金准一八段。
一起運作吳清源出國的人士中,有犬養毅(後來的日本首相)、望月圭介(擔任過日本的郵政首相和內相)、著名的大倉財閥第二代掌門人大倉喜七郎。
換句話說,三年之後,吳清源如果沒有證明自己的實力,對不起,你愛幹嗎幹嗎去吧。
1953年,吳清源在十番棋中把當時風頭正勁,擁有「剃刀坂田」的坂田榮男打降格;1955年,把高川格本因坊打降格。
吳清源既然已經橫掃日本棋界,按理,應該給予他日本圍棋界的巔峰稱號——「名人」。
從初中開始,我就特別喜歡看《解放日報》和《新民晚報》體育版上的圍棋報道——其實我根本就不懂圍棋。
結果,前5局,吳清源4比1領先,再贏一盤,就可以把雁金准一打降格——七段棋手把八段棋手打降格。結果主辦方讀賣新聞社宣布比賽提前結束,不下了。
到了大學,隔壁寢室住了個圍棋職業三段,自己寢室住了個圍棋業餘三段,所以也學了點圍棋的皮毛。越學,越覺得圍棋博大精深。
吳毅本身的圍棋水平一般,但因為從日本回來,所以受到過當時世界最強的日本圍棋的熏陶。吳毅經常會郵購一些日本的圍棋棋譜或圍棋雜誌,比如幕府時期棋聖秀策的棋譜等。
1928年,14歲的吳清源的棋力已經達到了讓日本人不敢相信的地步——當時的另一個日本天才棋手橋本宇太郎四段(後來成了本因坊,「核爆之局」的另一位弈對局者),代表日本棋院來給吳清源下最後的測試棋,兩盤讓吳清源執黑先行,吳清源一盤勝6目,一盤勝4目。九*九*藏*書
後來,吳清源還一度安排好了另兩個中國棋手到日本留學的事情,連住宿和經濟贊助都談好了,但最終還是沒能成行。那兩個棋手,一個是吳淞笙,一個就是聶衛平——當時日本棋院只肯給聶衛平五段資質,這也是未能成行的一個主要原因。
1984年,70歲的吳清源也到了正式告別職業棋壇的時候——他也要下「引退棋」了。
不過,吳清源憑這一局,拿到了段祺瑞開給他每月的「對局費」:100塊大洋。
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要承擔「中日友好」這個使命,顯然超出了吳清源的個人能力。
吳清源就這樣成了段祺瑞府上的「棋客」。
無論吳清源的國籍是哪裡,能和他下一盤棋,或者能和他見一面,也是當時很多中國人的心愿。
他們倆的對局,就是後來著名的「鎌倉十番棋」。
父親去世后,吳清源家變得更加貧困。但當時,吳清源作為「圍棋神童」,已經小有名氣。當時有一位圍棋高手叫顧水如,有意栽培吳清源,就把他帶到了一個大官家做「棋客」。

2

3

沒多久,吳清源的棋力就超過了兩個哥哥。
那場棋,吳清源不在現場,但他的恩師瀨越憲作在。瀨越憲作最心愛的一個兒子從市裡走回家,被燒得面目全非,在10天後死亡。
下到第八局,吳清源6比2領先,把橋本打降格了。
圍棋雖然起源於中國,但當時全世界的圍棋中心在日本。把吳清源引薦入段祺瑞府上的顧水如,在當時的中國已經算是一流高手(他有日本留學的經歷),但當時他和一個叫喜多文子的日本女職業五段下過一盤棋,受讓二子,還是輸了。
第一階段6局棋,吳清源5比1領先,直接就把木谷實打降格了(最後以6比4取勝)。

8

1985年5月,吳清源在戰後第一次回到了中國,先到的上海。
漸漸在北京圍棋圈聲名鵲起的「小神童」吳清源,開始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一位姓林的先生,開始帶他去一家日本人開的圍棋俱樂部下棋。
那一局棋,旁觀人中有一個叫山崎有民的人。看完吳清源下棋,他就給在日本的著名圍棋七段、日本棋院的聯合創建者瀨越憲作先生寫了封信:
按照段祺瑞的習慣,是下完圍棋后吃早飯的。輸了那盤棋后,他就一個人走進裡屋沒有出來,連早飯都沒吃。
我知道,現在說起圍棋,肯定會有人會提「阿爾法狗」和「阿爾法元」。

1928年,在日本棋院大門口迎接吳清源的日本棋手,中間那個孩子就是吳清源
但是,大倉喜七郎的資助有一個期限:三年。三年之後,吳清源必須參加日本的「大手合」(段位賽)。
馬上就要成年的吳清源,準備開始橫掃日本圍棋界了。
雖然輸給了秀哉,但吳清源的實力進入了明顯的上升期。
這些棋譜對吳清源早期棋力的增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起之前父親讓他一直背的四書五經,吳清源覺得看棋譜和擺棋的日子要快樂得多。
在1930年一整年,16歲的吳清源在日本棋界下出了31勝6敗2和的成績。1931年,他下出了35勝5敗1和的成績。1932年,他更是下出了44勝5敗1和的成績。至此,他的勝率接近90%。
吳毅是吳維貞快70歲時才得到的兒子,在家中排行最小。當時中國的有錢人家,一般把長子和次子送到美國和英國留學,三子以下,送到日本留學。

14歲的吳清源初到日本,本因坊秀哉(右)就和他下了一盤指導棋
九*九*藏*書
但在那個年代,無論是什麼國籍,無論想怎樣逃避政治和戰爭,吳清源都是做不到的。
吳清源的祖父吳維貞,當時在浙江省做到了道台(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正廳級官員)。從官場上退下來后,獲得了鹽的專賣權,生意做得很大。在當時的福州,「陳、林、沈、吳」號稱四大家族。
這可能也是圍棋依舊有它自己獨特魅力的原因吧。
吳毅有三個兒子,吳清源排行老三,本名吳泉,「清源」是字。

1

拿到中華民國國籍的吳清源,此後雖然仍在日本居住,但國籍一直是台灣所謂的「中華民國」,直到1979年,吳清源再次加入了日本國籍,理由是為了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方便。
吳清源作為一個出生在中國的人,東渡扶桑,橫掃日本,「為日本現代圍棋奠定了基石」(《朝日新聞》對吳清源的評價),這樣的故事,不會有第二個。
當時上海圍棋協會的顧問金明去機場接到了吳清源,然後和吳清源下了兩盤棋。下完后,金明對吳清源說:「第一盤是算陳毅下的,第二盤是算周總理下的。」
「相當於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有一名選手,自己主動後退30米起跑,最後照樣拿冠軍。」
不服輸的藤澤庫之助隨即要求再下一次十番棋,結果再次被吳清源打降格——降兩格,以後和吳清源下必須一直執黑先行以示尊敬。後來,藤澤庫之助就改名了。
之後,和當時日本棋院唯一的九段棋手藤澤庫之助進行十番棋。當時吳清源還是八段,是經過10盤測試棋獲得九段后,才有資格和藤澤庫之助下十番棋——7勝2敗1和,吳清源毫無懸念地把對手打降格了。

18歲時的吳清源
經過各路專家的診斷,吳清源因為摩托車車禍,精神上受到了驚嚇。這一癥狀迅速導致了吳清源由盛轉衰——到了1965年的第四期名人戰,51歲的吳清源8戰全敗,他已經無法好好下完一盤棋了。
在一次過馬路時,吳清源被一輛飛馳而來的摩托車撞倒,右腿骨接合處錯位,腰椎骨兩處骨裂。
吳清源的一生,就是一個傳奇的故事。

6

吳清源第一個十番棋的對手,是同樣擁有天才實力的好友木谷實。
那場比賽,從1933年10月16日開始,下到1934年1月29日才結束,整整下了三個半月。為什麼?因為這盤棋整個過程中一共「打掛」(暫停)13次,秀哉一碰到吳清源下的妙手,就說頭疼要「打掛」。有一次,吳清源一招妙手,秀哉長考三個半小時后,說頭疼「打掛」,然後就直接回家去了——這是當時日本棋界的奇怪制度,可以回家休息。
他走倒不要緊,作為他的「棋客」,才12歲的吳清源一下子就失去了「對局費」的巨額經濟來源。
對此,吳清源也沒有多辯解,只是這樣說:「我深信天意在於中日友好,並始終沒有放棄時代的流向必將轉變這一希望。但無論我怎樣祈求,這終非我力所能及之事。……我信仰的教義中講到:『勿談政治,世界沒有國境。』所以我的心情是超越民族,超越國家的。不過,棋迷的士兵時常給我來信,我在給他們的回信中總是寫道:『請不要虐待中國人!』」
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吧。
而從圍棋這一角度來說,人工智慧當然可以完全取代人腦的布局,中盤,尤其是官子計算,但它無法擁有一個東西,那就是「故事」。
吳清源的「引退棋」大會吸引了800多人來現場,全是圍棋界的職業高手和相關人士。吳清源的「引退棋」並不是和當年秀哉那樣,找一個人來下一盤棋,而是很多棋手上台,每人和吳清源下一手,以作紀念。
read.99csw.com吳清源還有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是:1941年和1942年,吳清源兩次作為日本圍棋代表團的成員,前往中國「勞軍」——也就是慰勞日軍中的棋迷官兵。
其實早在1956年,吳清源就通過到日本訪問演出的梅蘭芳表示,儘快安排中國的天才少年來日本學圍棋,他可以負責牽線。當時梅蘭芳挑選了兩個天才少年,但當時因為日本反華情緒強烈,未能成行。其中一個叫陳錫明(後來因為各種原因,進入了國家集訓隊,但未能大展宏圖),另一個,就是後來成為中國圍棋院院長的陳祖德。
在那場受人關注的挑戰賽中,吳清源下出了驚世駭俗的「三三·星·天元」的全新開局,舉座皆驚,也讓秀哉完全陷入了長考。
芮乃偉在成為吳清源弟子后,十年八奪女子圍棋世界錦標賽冠軍,並在2000年戰勝了當時巔峰時期的「世界圍棋第一人」——韓國的李昌鎬,震動棋界,還獲得了韓國的「國手」頭銜。
事實上,當時的亂世中國,如果有一個中國棋手能贏日本的職業棋手一盤棋,哪怕對方只是初段,那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在當時有一個說法:一個日本圍棋的五段選手,可以橫掃全中國。
無奈之下,吳清源只能去當時北京的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參加下棋比賽——那些有錢的人會提供各種獎品。吳清源成了那裡的「霸主」,每次都會贏回很多東西,比如花瓶、硯台等。
吳維貞和張元奇都是福建人,也是好友,於是雙方就給兒女訂了親。
吳清源其實想忘,也忘記不了。

瀨越憲作。如果說山崎有民給吳清源打開了一扇門,那麼瀨越憲作就改變了吳清源的一生

1952年,吳清源訪問中國台灣。右起:應昌期(當時台灣圍棋協會幹事)、吳清源、周至柔(台灣圍棋協會理事長),最左邊那個小孩,就是後來著名的棋手林海峰,當時10歲
1933年,讀賣新聞社主辦了一場由五段以上棋手參加的日本圍棋錦標賽,吳清源一舉奪冠,獲得了向本因坊秀哉挑戰的機會——就是五年前,還要讓吳清源兩子的那位「不敗名人」。
1948年,吳清源和新晉「本因坊」的岩本薰(當年和吳清源下測試棋的那位)下十番棋,又把對方打降格了。
1945年8月6日,岩本薰在廣島向橋本宇太郎本因坊挑戰,這場棋局就是後來著名的「核爆之局」——棋局進行到一半,美國空投了一枚原子彈,爆炸氣浪把離廣島市中心10公裡外的對局室震得支離破碎,但兩位棋手簡單收拾后,便繼續下棋比賽。
不過,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很難有一個長盛不衰的勢力。1926年,段祺瑞失勢,躲到天津當起了「寓公」。
當然,號稱「人類智力的王冠」的圍棋,一度被稱為人工智慧唯一無解的圍棋,現在終於還是被拉下了寶座——吳清源先生沒能看到這一幕的發生。
吳清源覺得「自己的心情很複雜」。
雖然不懂棋,但在那時候我就覺得,圍棋就像武俠,而下棋的人,就像是武俠書里的武林高手,各人有各人的風格,各人有各人的絕招。

4

而這種中斷比賽休息的結果,就是秀哉召集所有弟子一起研究下一步的對策(這也是被允許的)。最終,秀哉因為在第160手下出一招大妙手,逆轉局勢,最後以2目贏了吳清源。
在春季賽上,吳清源7勝1敗,秋季賽8戰全勝,由此輕鬆升為四段。
這一年,25歲的吳清源升到了七段,讀賣新聞社圍繞吳清源,開始策劃「升降十番棋」。
在吳清源剛到日本的時候,一個叫西園寺公毅的朋友曾對他說過一句話:「來了一個擔任將來中日友好使命的人。」
於是,吳清源最終選擇加入了日本籍。當年運作吳清源來日本https://read.99csw.com留學的望月圭介希望他用「吳泉」這個名字,因為「吳泉」是半訓半音的讀法——希望他「不能忘記中國」。
吳清源的成名之旅,是從與本因坊秀哉的對局開始的。
這是一種尊敬,也是一種紀念——當年吳清源初到日本時,曾試過第一手下在「天元」位置,而他當年的「三三·星·天元」的布局,也曾讓整個日本棋界耳目一新。
但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麼可遺憾的。
關於吳清源在十番棋比賽中的表現,網路上曾有一批體育迷做過如下比喻:
第一個上來下的,就是吳清源的師兄橋本宇太郎,當年被吳清源打降格的棋手,已經創立了日本著名的「關西棋院」。
從此,吳清源開始慢慢淡出職業棋壇。
在70歲引退那年,吳清源說過一句話:
1961年8月,47歲的吳清源遭遇了人生最大的變故。
在我們這一代人中,如果你要問誰是「一代棋聖」,十有八九,只會說一個人的名字:吳清源。
整個俱樂部都轟動了。
圍棋再超脫,也無法超脫殘酷的現實。
吳清源當時被日本人重視到什麼程度呢?
引退後的吳清源,和中國的情緣慢慢加深。
說穿了,就是因為他們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
1962年,陳祖德作為中日友好圍棋訪問團成員拜訪日本,出發前,周恩來特地關照陳祖德:「到了日本,要親自登門拜訪吳清源。」吳清源聽說后非常感動。
1914年出生在福州的吳清源,應該說還算個望族之後。
那一年,吳清源才16歲。
他初到日本,就受讓二子贏了當時日本圍棋界的大人物——號稱「不敗名人」的本因坊秀哉。要知道,當時日本很多職業八段的棋手受讓兩子和秀哉下,也是要輸的。
吳清源在日本的56年圍棋生涯,以「天元」開始,以「天元」結束。
「相當於有一支NBA(美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球隊,年年殺入總冠軍,而且年年都是4比0獲勝;
吳清源制霸日本圍棋界的好戲,大幕徐徐拉開。
事實上,吳清源在國家認同感這個問題上,從來就沒有太多的傾向性。
為什麼?因為吳清源一共下了11場十番棋,11場全勝。不僅如此,吳清源憑一己之力,把日本老、中、青三代所有頂尖圍棋手全部打降格了——不僅僅是擊敗,而且是降格。
1928年10月,14歲的吳清源終於赴日本留學。
人會有失誤,會有急躁,會有驕傲,會有沮喪,會有鋌而走險,會有繳械投降——這些都是人工智慧可以避免的,但這些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魅力。

9

結果有一次,在那個日本人的圍棋俱樂部,12歲的吳清源得到了一個和一位日本職業初段棋手下棋的機會——吳清源最後以6目的優勢取勝。
當11歲的吳清源被帶到段祺瑞面前時,稚氣未脫。一盤棋下來,「七段」的段祺瑞被11歲的吳清源輕鬆擊敗。
其實父親在世的時候,吳清源家已經家道中落了。搬到北京后,吳家雖然也從祖父的遺產中分到了一處四合院,但是由於吳毅收入一般,很難養活一家人,所以要靠變賣一些家產度日。
1946年,吳清源迎來了第三個十番棋對手,也是他同門師兄,在1943年獲得「本因坊」頭銜(秀哉去世之前,把世襲的「本因坊」捐獻,成為日本棋院一項棋賽的頭銜)的橋本宇太郎。
吳清源將自己的理論稱為「六合之棋」——他回歸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層面。
而吳清源當時獲得了另一個稱號——「昭和棋聖」。
吳清源當時只有七段,按照規矩,他因為級別低,只能被「讓先」(讓你執黑先行),但雁金准一說:「如果是吳清源的話,可以分先(就是輪流執黑)。」
後來,吳清源正式收了一名中國女弟子,這個弟子的名字,叫芮乃偉。
但像木谷實、坂田榮男、橋本宇太郎,像曹薰鉉、李昌鎬、李世石,像聶衛平、馬曉春、錢宇平、常昊、古力、柯潔……每一個棋手,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他們彼此之間,從對局到對話,又會產生很多新的故事。
所謂「升降十番棋」,是江戶時代就有的一種非常刺|激的比賽制度:
吳清源沒有讓大倉喜七郎失望。
雙方如果是段位相同的棋手,被對方打降格,是一件非常屈辱的事情。
九-九-藏-書清源確實在繼續著自己的「天才表演」:1926年,日本的職業棋手岩本薰四段到中國訪問,吳清源和岩本薰下了兩盤受讓三子的棋,都贏了,輸了一盤受讓兩子的棋(岩本薰我們後面還會提到,作為職業高手,他後來下出「核爆之局」)。
「相當於有一支英超球隊,把所有其他同級別的球隊都打到低一級別的英冠聯賽去了;
吳清源和高川格的十番棋,是讀賣新聞社辦的最後一屆十番棋比賽。
後來,秀哉的「引退棋」是和當時日本另一位超一流棋手木谷實下的(木谷實也是吳清源的好友)。木谷實提出,「打掛」可以,但必須「封手」,就是你去休息之前,把你要下的下一手寫在記錄紙上交給裁判再走——木谷實後來贏了5目半。
他的老師是瀨越憲作,而在財政上支持他的人,是大倉喜七郎。大倉喜七郎給吳清源每月的生活費是200日元——當時,一個剛畢業的日本大學生,月薪是40日元。
但有一個問題。
1939年,讓吳清源正式封神的「十番棋大戰」開始了。
所以,讀賣新聞社尷尬地發現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在全日本都找不出一個和吳清源實力相當的棋手了。
在吳清源兩勝藤澤庫之助之後,日本媒體就稱:「吳清源其實擁有十一段的棋力!」
1936年,吳清源放棄了中國國籍,加入了日本國籍。他在自傳中寫的理由是:「如果我一直保持中國國籍在日本繼續圍棋修業的話,終歸怕有所不便。」
但比這更嚴重的是,吳清源發現自己再也無法集中精神下棋了。頭痛的癥狀困擾著吳清源,甚至引起了短暫的精神錯亂——有一次,吳清源在一間廁所里,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走出來了。

木谷實,同樣是日本的天才棋手,與吳清源一起開創「新布局時代」。后創立「木穀道場」,培養出了大竹英雄、石田芳夫、趙治勛、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小林光一、小林覺等一批圍棋一流高手。「木穀道場」的弟子一度壟斷了全日本的幾乎所有圍棋比賽冠軍
去日本留學的吳毅別的沒學到,卻學到了一個將來影響自己兒子一生的東西——圍棋。
這個成績驚動了日本的圍棋界人士,於是,「讓吳清源赴日留學」這件事,就開始被運作了起來。

江鑄久和芮乃偉夫婦,被稱為「天涯棋客」

饅頭說

1925年,吳毅病逝,年僅33歲。吳毅去世前,把三個兒子叫到跟前,把一本練字的字帖給了老大(後來做了官),把一本小說給了老二(後來做了文學家),給吳清源的,是一盒圍棋。
1945年,在盟軍對日本東京的大空襲中,大火燒掉了吳清源的家,也燒光了他所有關於圍棋的獎品和紀念品,鑽出家中的廢墟時,吳清源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一無所有。
但授予吳清源「名人」的話題,日本圍棋界從來沒提起過。

7

橋本上台後下的第一手,就是「天元」(棋盤中心的一點)。
換句話說,秀哉是集日本本因坊所有弟子之力,在對付19歲的吳清源。
吳清源的外祖父叫張元奇,也是做官的,一度做到御史大夫,後來被貶到浙江,隨後又投靠了徐世昌,最後的官職是奉天省省長。
1937年,身體孱弱的吳清源在日本的富士見療養所療養,當時中日戰爭已經全面爆發,病房裡貼著一張中國的大地圖,病友們在地圖上標出了日軍在中國國內行進的路線。中國當時的首都南京淪陷后,療養所里到處是「萬歲」的呼喊聲。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1946年的一天,忽然有一群日本華僑衝進了吳清源家,並強制拉他去了所住街區的派出所,交給他一本中華民國的臨時護照——強迫他放棄了日本國籍。
大概在吳清源7歲的時候,父親開始讓他接觸圍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