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下篇 人性的抉擇 逃離德黑蘭

下篇 人性的抉擇

逃離德黑蘭

而現在,人死了,你拿這些美國人質去交換什麼呢?
而巴列維的去世,還只是一系列意外中的第一環。
而巴列維重新上台後,又開始了向美國一邊倒的政策,至於石油國有化,自然是不會再提了。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然而,就在夜間沙漠加油的時候,第三架直升機也發生了故障,不能操控了。
只是,這6名美國人的回歸只是帶回來一時的寬慰,剩下的在伊朗的52名人質依舊生死未卜,而且伊朗政府絲毫沒有鬆動的跡象。
突擊隊立刻向卡特總統彙報,建議終止行動。卡特只能無奈批准。

1

而伊朗人認為領銜「西方勢力」的,正是美國。
由於時間緊迫,美軍搶救出4名傷員后,來不及撤出另外8具屍體,就只能任其留在熊熊燃燒的飛機上。
說起巴列維這個人,也是有點意思。他是伊朗的國王,1941年登基,在英國和美國的幫助下,趕走了蘇聯的勢力,隨後徹底倒向了美國。
一場人質危機的背後,牽涉到的方方面面,其實遠不止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
在大使館內來不及逃出的66名美國官員被扣押起來,學生們提出要求:「拿巴列維來換這66個人!」

霍梅尼
大使館的警衛稍作掙扎,就放棄了抵抗。大約400名憤怒的伊朗學生如潮水一般衝進了美國大使館——很多美國工作人員根本來不及完成機密文件的銷毀工作,就成了學生們的「俘虜」。
這個變故有些出乎伊朗人的意料:作為交還美國人質的首要條件,巴列維一直是伊朗扣押人質的最主要理由。
雖然整個真實的過程並沒有電影里表現得那麼刺|激或有戲劇性,但無論如何,這次營救行動確實是成功了。
而伊朗也毫無懼色。
而另一方面,伊朗將事故的殘骸現場曝光,並宣稱這是「真主的保佑」。
他們聲稱:如果要贖回這些人質,美國就必須交回巴列維,以及對之前那些幕後策劃政變的行為道歉。
之所以說「1979年是個多事之秋」,是因為那一年的年頭,中國和美國正式建交,隨後中國就開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那一年的年尾,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引起了伊斯蘭世界的強烈反感。

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在他統治期間,伊朗被稱為「伊朗帝國」
九_九_藏_書
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伊朗人。

1979年11月20日,大批伊朗人在被佔領的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外遊行抗議美國武力威脅伊朗。此前,美國總統卡特下令海軍部隊開往印度洋
而正在這時,又發生了一件火上澆油的事:美國不顧伊朗當局的強烈抗議,允許之前已經流亡海外的巴列維,經墨西哥前往美國治病。
第一,他個人極度奢華腐敗,而且搞得盡人皆知;第二,他把伊朗境內的石油權益都交給英國和美國操控,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摩薩台也曾登上過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他被政變搞下台後一直被監禁,直到逝世
簡單點來說,就是中美關係緩和,蘇聯與伊斯蘭世界交惡。在這個節骨眼上,伊朗爆發的反美浪潮就比較微妙——美國如果用力一狠,肯定逼得中東大國伊朗只能倒向蘇聯,原本的大好形勢就會大打折扣。
那麼,美國人到底有沒有成功的營救?
但其實還是有些味道可以品的,比如兩個時間點。
1981年1月31日這一天,整個美國都進入了一種激動的狀態。
而霍梅尼推翻的,是巴列維政權。
在這樣的背景下,1951年,同樣是伊朗貴族出身的議員摩薩台通過全民投票,成為伊朗首相,掌握了大權,而巴列維則被軟禁在皇宮。
掛在大使館的美國國旗被伊朗學生撕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寫著「真主偉大」的白旗。
伊朗不做出任何賠償,一切到此為止。

2

為何布希會有這樣的評價?
所以,在整個過程中,美國一直沒有採取非常強硬的措施,總統卡特甚至因此備受詬病,但在背後,read•99csw•com其實也有這樣一層的考慮。

兩名被扣押的美國大使館工作人員
按照計劃,美國派出聲名顯赫的90名三角洲特種部隊成員,搭乘8架RH–53直升機前往距離德黑蘭東南300公里處的沙漠地帶,在那裡,6架C–130載著另外90名突擊隊員已在等候。突擊隊員們將在那裡等候到第二天深夜,隨後乘坐卡車進入德黑蘭市區,沖入美國大使館,救出人質,再坐運輸機離開。
不要看有些人看上去不可理喻乃至喪失理智,在檯面上揮舞拳頭,甚至喊著要按下核武器按鈕,其實在台下都拿著籌碼等著和對手交換呢。
雖然伊朗官方一開始堅決否認沖入大使館的行動是官方指使的,但後來這種聲明就再也看不到了。佔領美國大使館的「革命者們」宣稱這樣的行為是完全正當的,這是對美國之前干涉伊朗以及支持巴列維的一種報復。
但在慌亂中,一架直升機和一架C–130運輸機撞在了一起,在猛烈的爆炸中,8名運輸機機組人員當場喪生,4人燒傷。
霍梅尼政權一直認為,美國一直是伊朗政局動蕩以及走向腐化的幕後黑手,所以從上至下,整個伊朗陷入了強烈的仇美情緒中。
雙方終於走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在這期間,一些當時被美國大使館工作人員用碎紙機處理的秘密文件,被重新拼好后對外展示,以證明美國對伊朗一直從事著各種幕後活動。而一些人質經常會被矇著眼睛帶到電視鏡頭前或遊街,伊朗人警告美國:只要有任何營救行動,他們將立刻處決人質。
而就在這一年的11月,第三個意外發生了:在這個月舉行的美國大選中,共和黨人羅納德·里根異軍突起,擊敗了試圖連任的卡特,當選為美國總統。
這樣的形勢,一直維持到了1979年,霍梅尼將巴列維政權推翻。
伊朗佔領美國大使館是發生在1979年11月4日,但美國宣布和伊朗斷交是發生在1980年的4月7日,之後才決定武力營救——按美國人一貫的暴脾氣,居然會拖半年才翻臉?
正當美軍準備撤離時,一輛伊朗公共汽車忽然進入了突擊隊的集結地點。美國人將50名乘客全部扣留後,又有一輛卡車和一輛轎車開了進來。卡車被九*九*藏*書扣下后,司機趁人不備,鑽入小轎車中逃走了。

伊朗人帶著一名美國人質遊街。因為每天都要報道美國人質的情況,美國新聞開始出現了每日追蹤報道的形態

5

整個仇恨的情緒一直醞釀到1979年11月4日,終於迎來了一次大爆發。

7

1979年,確實是個多事之秋。
1月20日是什麼日子呢?是美國新任總統里根宣誓就職的日子。
在幾經談判和阻撓不成的背景下,美國的CIA(中央情報局)直接介入,在1953年策劃了一場政變——將摩薩台推翻收監,讓巴列維重新上台。(2013年,美國解密文件顯示,確實是CIA全程介入和策劃。)
台上繼續在叫,只是說明台下籌碼還沒換到位而已。
先看一個大時間點。
1979年12月,這場人質危機似乎出現了一絲緩和的跡象:在霍梅尼的授意下,伊朗革命者釋放了被扣押的13名婦女和非裔美國人,以及一名生病需要治療的人員。
整個「伊朗人質危機」從頭到尾捋一遍,似乎有點有驚無險。

3

1980年9月22日,在強人薩達姆·海珊的指揮下,伊拉克出動大批轟炸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進行了空襲——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爆發了。
摩薩台在伊朗歷史上是一個廣受好評的領導人。他上台後,解放佃農,提高社會福利,建立失業補償金制度等,這一系列漸進式的社會改革,讓他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

4

飽受國內輿論批評的卡特總統,決定武力營救。
時任美國總統的卡特立刻做出了回應。

6

從華盛頓的波托馬克河,到紐約的華爾街,美國人用鮮花、掌聲還有眼淚,歡迎52名美國人的回歸。
因為這52名美國人,在過去的444天里,一直被關在伊朗做人質。
11月14日,大約80億美元的伊朗人在美資產被凍結,一些伊朗人被美國驅逐出境(其九-九-藏-書中包括不少和伊朗人質危機或伊朗新政權並沒有關係的人)。
再看一個小時間點。
4月25日,卡特總統發表電視講話,宣布營救行動失敗。這次堪稱拙劣的營救行動讓美國上下一片嘩然,卡特總統的支持率跌到了谷底。
但是,悲劇才剛剛開始。
這一年的4月1日,在海外流亡長達15年之久的伊朗什葉派領袖霍梅尼,終結了伊朗的「君主立憲制」,建立了「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本人在不久之後成了伊朗的「最高領袖」。
由阿爾及利亞出面派遣一架飛機,將52名美國人質統統接回美國。
1980年4月7日,卡特政府失去了耐心,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一天後,伊朗同樣宣布和美國斷交。
11月1日,霍梅尼號召伊朗人民向美國和以色列示威——他將美國政府稱作「撒旦」和「伊斯蘭的敵人」。伊朗人開始走上德黑蘭的街頭進行反美示威遊行,而數千名德黑蘭的學生將美國大使館團團圍住,每天高呼口號,要他們滾出伊朗。
在競選期間就表現得相當強勢的里根,一直嚴厲譴責伊朗扣押美國人質的行為。可以想見的是,里根一旦就職總統,對伊朗的政策只會更加強硬——這對已經陷入「兩伊戰爭」中的伊朗來說,無疑將是災難性的。
陷入戰爭局面的伊朗,發現自己已經沒空再利用美國人質去做什麼了,相反,面對被蘇聯武裝的伊拉克,伊朗卻沒來由地得罪了美國。
一個國家的大使館公然被衝擊,被佔領,使館的工作人員被扣押作為人質,用來作為交換條件的籌碼。
在被關押了444天之後,52名美國人質,終於踏上了回國的旅途。
美國總統卡特其實非常希望能在自己的任內結束這場危機,畫一個還算圓滿的句號。但是,伊朗人雖然也早有歸還人質之意,但總在各個環節上挑毛病,拖時間,最後在1981年的1月20日才讓美國人質正式登上飛機。
11月12日,美國宣布終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作為回應,伊朗也在當天宣布:停止向美國出口石油。

饅頭說

這次行動一共要有6架直升機參与,現在已經到了最低限度。
整個世界都震驚了。
這個大使館,居然還是美國大使館。
故事,要從1979年的伊朗說起。
霍梅尼之所以能獲得大家的擁戴而建立政權,一方面是因為巴列維統治下的伊朗,到了後來貪污腐敗橫行,通貨膨脹嚴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巴列維對國家進行的世俗化引發了保守https://read.99csw.com派的不滿,他們認為西方勢力各種腐朽的文化會玷污伊朗,而巴列維已經成為非穆斯林西方勢力的傀儡。
所以你看,一旦上升到國與國之間的世界舞台上,一味地打打殺殺是沒用的,而純粹的狂熱和膨脹也是不現實的,總有一樣東西可以巧妙地平衡各種天大的矛盾,這樣東西就是利益。
那一天,美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透過玻璃窗驚恐地發現:一直圍聚在圍牆外示威的伊朗學生,居然爬過了鐵欄杆和圍牆,直接往大使館沖了過來。
也是有的,那就是2012年美國人拍攝的電影《逃離德黑蘭》中描述的那個故事:在1979年11月4日美國大使館被佔領時,6名美國工作人員趁亂躲進了加拿大使館並一直被藏匿。美國CIA在得知這一消息后,策劃了一次大胆的行動:派情報人員托尼·門德斯偽裝成一個拍攝科幻片的導演,前往伊朗,以拍攝電影考察為名,將被困的6名美國人經過偽裝身份后,堂而皇之地帶回美國。
這就要放到當時的世界大環境中來看。
4月24日,「藍光計劃」正式開始。8架RH–53直升機中的兩架一開始就沒有飛到沙漠地區——一架液壓系統發生故障后迫降,一架遭遇沙暴迷失方向,最終只能返航。
整個行動,霍梅尼政府沒有做出任何干預。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原本看上去是死水一潭的僵局,突然發生了鬆動。
但是,剩餘的52名人質,伊朗堅持不放。
1980年4月22日,卡特總統下令施行「藍光計劃」。
伊朗人的潛台詞其實也很明顯:這個禮包,與其送給即將卸任的卡特,不如用來送給新任總統里根。畢竟,陷入「兩伊戰爭」的伊朗,贏得戰爭勝利是最重要的,它也急需美國解凍80億美元的在美資產。至於反美,往後排吧。
巴列維雖然是君主,但因為他年輕時一直在西方留學,所以在伊朗的統治還算開明,伊朗的經濟也還算不錯,婦女的社會地位也算不錯。但問題在於,巴列維有兩個大問題:
無奈之下,卡特總統只能下令:開始籌備第二次營救行動。
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這樣評價:「這是我所見的最大事件。」
1981年1月19日,伊朗和美國經過多次秘密談判,最終達成了協議:
但是,摩薩台在任期間,鐵了心要把伊朗的石油國有化,這大大觸動了英國和美國的利益。
1980年7月27日,在美國避難的巴列維忽然去世了。
秘密行動徹底暴露,美軍只能加速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