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一章 親密行為的根源

第一章 親密行為的根源

近年,有人試驗搖籃理想的搖晃節律。速度太慢太快都不會產生安撫的效果。然而,把機械驅動的搖晃節律定在每分鐘60—70次時,就產生明顯的效果,嬰兒立即安靜多了,哭叫聲也少多了。誠然,年輕媽媽懷抱嬰兒搖晃的頻率略有差別,但她們典型的搖晃頻率和試驗的頻率大致相同,懷抱嬰兒走路的速度大約也在這個範圍之內。不過,一般情況下年輕媽媽走路的平均速度要超過每分鐘100步。
屆時,求愛期日益增加的親密行為開始減弱。在極端情況下,夫妻一方或雙方開始覺得陷入羅網,覺得獨立性受到威脅。這種感覺本來是正常的,但給人的感覺是不自然的,於是,夫妻斷定婚姻全錯了,並決定離婚。第二輪童年的「放下我」讓位於第二輪青春期的「別管我」。青春期的第一輪離別父母的時間過去,第二輪家庭分離的離婚到來。但如果離婚造就了第二輪青春期,那麼這一新青春期的離異者在沒有戀人的情況下做什麼呢?情況表明,他們各自尋找新的戀人,重溫第二輪的童年期,再婚。猛然回到第二輪童年期,自己也感到不甚驚訝,童年期親密行為的過程又再次重演。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童年時代晚期的探索壓力越來越大,兒童還是很需要身體接觸和親密行為,那會給他帶來舒適的感覺。這種需要不是減少了而是受到壓抑了。一方面,身體接觸的親密感意味著幼稚,必須要放逐到過去的記憶中;另一方面,環境卻需要這樣的親密接觸。解決這種困境衝突的辦法是引進新的身體接觸形式,使之既可以提供兒童所需的親密接觸,又不會給他留下「嬰兒氣」的印象。
在以後的人生中,含飴弄孫的新的親密行為可以緩衝父母因素丟失的感覺。最後,第三輪即最後一輪的童年期到來,這是老態龍鍾、孤立無助的時期。這個時期的親密行為序列倏忽即過,時間短促。第三輪童年期不存在,至少從世俗的觀點看是不存在的。我們人生的結局像嬰兒,「舒舒服服」地躺在棺材里,棺木里用柔軟的材料填充,就像搖籃一樣。我們從搖籃的搖蕩環境走到泥石封堵的固著環境。
我們作為生命體最初的印象必然是親密的身體接觸。彼時,我們舒舒服服地漂浮在母親的子宮裡,得到母親的呵護。在這個階段,促進神經系統發育的主要的訊息輸入形式有觸摸、擠壓和移動。胎兒全身浸泡在胞衣的羊水裡。胎兒漸長,壓迫子宮肌肉的力量增大,子宮輕柔地擁抱胎兒,力度也加大;胎兒的力量漸長,緊緊地蜷縮在子宮裡。此外,在十月懷胎期,漸長的胎兒感受到母親肺臟呼吸的節律,也感受到母親步行時輕輕的、有規律的晃動。
與此類似,自動、不定向的「莫羅反射」讓位於定向的擁抱,此時的嬰兒特別依戀母親的身體,會調整動作去適應母親身體的姿勢。一般地說,定向抓握到第6個月時就確定下來。
這樣的比方很容易解釋。在嬰幼兒期,我們不會說話或寫字,此時的身體接觸是最重要的課題。與母親身體的直接互動具有壓倒一切的意義,給我們留下終身的印記。此前,在子宮裡時,我們既不能看,也不能聞,遑論說話寫字,身體的接觸是我們生命中最強大的因素。成年後,與他人的身體接觸行為中有許多古怪的形式,常常還有許多強大的抑制因素。若要理解這些古怪的形式和抑制因素,我們就必須回到我們生命的源頭:那時,我們只不過是母親肚子里的胚胎。我們很少思考在母親子宮裡的親密生活,然而,正是母體里的親密生活有助於我們童年時代的親密行為。可惜,我們往往忽視這樣的親密行為,因為我們將其視為理所當然。同理,重新審視童年時代的親密行為有助於解釋成年生活的親密行為,此時的親密行為常常使我們感到困惑甚至尷尬。
顯然,如果在這個關鍵期過分使用機械「母親」,那可能有危險。有些母親想象是餵養和其他類似的獎賞使嬰兒依戀母親,但事實並非如此。對孤兒的觀察和對猴子的實驗觀察都得出明確的結論:產生依戀關係最重要的因素是與母親溫柔肉體的親密接觸,而這樣的紐帶對孩子以後成功的社會行為至關重要。過去有人說,隨孩子去哭,不要讓他「犟過你」,這樣扭曲的傳統真難以理解;但在諸多文化中,這樣不近人情的現象司空見慣。
歲月流逝,孩子漸長,但使他感到舒適的替代品還是遲遲不肯退場,甚至可以持續到童年中期。確有罕見的例子顯示,替代品還會進入成年生活。我們都很熟悉那個趴在床上抓著她巨大的泰迪熊耳朵的性感女孩。我所謂的「罕見」需要做一點說明。對我們來說,很少有人會對嬰兒期「過渡性對象」保持痴迷。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這一行為的本質會變得過於透明。相反的情況是,我們看見替代品的替代品——用高明的成人替代品取代母親身體的帶有乳臭味的替代品。嬰兒抱著睡的「小巾巾」換成毛皮衣時,我們就比較尊重這樣的變化了。
支持微笑的還有咿呀學語和伸展手臂等第二位的信號。寶寶咧嘴笑,咯咯笑,伸手要抓媽媽,要媽媽抱。媽媽以同樣的動作回應,她也笑,也對寶寶咿咿呀呀,也伸出手,或去撫摸寶寶,或抱起寶寶。和哭泣一樣,微笑要出生后第2個月才會出現。事實上,新生兒的第一個月不妨稱為「猴子式行為」(monkey phase)階段,只有在這個階段以後,人類獨特的信號才會出現。
在溫暖的羊水裡漂浮、蜷縮在子宮裡、隨著母親身體的移動而晃動、聽母親的心跳——這些經驗就是我們生命初期實在的感受。它們是我們在母體里長期感受到的刺|激https://read.99csw•com,其他與之競爭的刺|激並不存在,這就在我們的大腦中留下終生難以磨滅的印象:安全、舒適和被動。
孩子稍大時,另一種偽裝的親密行為可見於孩子與父母的打鬧嬉戲中。如果擁抱父母太嬰兒氣,但擁抱的需要還存在,那麼,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和父母打鬧,這樣的身體接觸看起來就不太像擁抱了。充滿愛意的擁抱變成了模擬攻擊性的熊抱。擁抱變成了摔跤。與父母打鬧時,孩子能重溫嬰兒期親密接觸的溫馨,將其隱藏在成年時期攻擊性的面具之下。
另一種重要的降生后的親密行為模式是母親讓嬰兒銜乳|頭(或奶瓶的奶嘴)。它的嘴巴感覺到柔軟、溫暖、有彈性的東西,它可以吮吸溫熱、甘甜的乳汁;嘴巴感覺到溫暖,舌頭嘗到了甜味,嘴唇感覺到柔軟。於是,另一種基本的安撫、親密行為進入了它的生活。我們再次看到,這種親密行為將以各種偽裝的形式在成人生活中再度出現。
許多人難以設想第三輪親密行為序列戛然而止的無情事實。他們決不接受這樣的觀點:第三輪嬰兒期不會走向天堂里的第三輪童年期。那裡的情形既理想又永恆,不必擔心母親的溺愛,因為天父沒有妻子。
看來,母親安撫嬰兒的動作之所以有效,是因為模仿了嬰兒在子宮裡感受到的搖晃。然而,這些動作的速度卻需要另外的解釋。除了媽媽的走路之外,胎兒感受到兩種節律:一是媽媽呼吸時胸部的起伏,二是她穩定的心跳。呼吸的頻率太低,約每分鐘10—12次,可以略去不計,但心跳的頻率是每分鐘72次,似乎是理想的解釋。無論嬰兒是聽到或感覺到母親的心跳,她心跳的節律似乎是極為重要的安撫因素,使嬰兒回憶起昔日的子宮天堂。
上述描寫有一點玩世不恭,失之過簡,但有助於說明問題。許多人很幸運,我們今天也不乏這樣的幸運兒,他們不會經歷第二輪青春期。他們接受第二輪嬰兒期向第二輪童年期的變化。新的性親密行為和共同養育子女的親密行為放大了這個童年期,他們的配偶關係維持下來了。
我追尋從子宮到墓園的親密行為模式,詳細描繪了生命早期的各個階段,成年以後的各個階段則一掠而過。解釋了親密行為的根子以後,我們可以在以下章節里更加仔細地審視成年人的親密行為了。
作為成人,你可以用多種方式和我交流。我可以讀你寫的東西,聽你說的話,聽見你的笑聲和哭泣,看到你臉上的表情,觀察你的行為,聞到你的香水味,感覺到你的擁抱。平常講話時,我們把以上的互動稱為「建立聯繫」(making contact)或「保持接觸」(keeping in touch)。然而實際上,只有最後這種互動即擁抱才發生了身體的接觸,其他的各種互動都有一定的身體距離。如果客觀地考慮,用「contact」和「touch」這樣的字眼來涵蓋書寫、說話和視覺信號似乎有點奇怪,但又頗能給人啟示。看來,我們自動接受了這一事實:身體接觸是最基本的交流形式。
如果嬰兒發出的訊息意思是「抱緊我」,兒童的訊息是「放下我」,而少男少女的訊息則是「別管我」。一位心理分析師這樣描繪青春期的行為方式:「年輕人往往獨處;從此,他和家人相處時形同路人。」當然,這句話雖有道理,卻也過分誇張。青春期的孩子不會到處去親吻陌生人,但他們還會繼續親吻父母。誠然,和以前相比,其親吻更加程式化了,原來出聲的親吻變成了輕輕的一點,不過,短暫的親密接觸仍在發生。然而,成年以後,與父母的親吻僅限於見面、告別、慶賀和災難時刻。實際上,就家人的親密行為而言,少年已經成年——有時甚至已經是超級成人了。關愛的父母不知不覺間想出各種辦法矯正這一問題。典型的例子是「整理衣服」的行為模式。如果不能直接表示愛撫,他們以偽裝的姿態觸摸孩子的身體:「我給你整一整領帶」或「我給你的衣服刷刷灰」。如果孩子的回答是:「媽,不用了」或「我自己來」,那就是說,年輕的孩子無意之間識破了父母的心機。
在這個階段,替代品的使用僅限於母親不在場的時候,它們在嬰兒入睡前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孩子與母親的接觸中斷了。但孩子略大時,情況有所變化。隨著嬰兒逐漸獨立,喜歡的替代品的重要性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加了。有些媽媽誤解了這一現象,以為孩子感到不安全,而原因又不清楚。如果孩子吵著要他的「泰迪熊」「小巾巾」或「毛絨絨」——孩子總是給這些替代品起一些特殊的別名;此時的母親可能會把這視為倒退行為。實際上正好相反。孩子的行為只不過是說:「我想和媽媽抱,但那太嬰兒氣。我現在獨立了。我抱我喜歡的東西,這使我不用回到母親的懷抱就能覺得安全。」一位權威學者說得好,這樣的過渡品「使孩子想到媽媽令人高興的親密接觸,是媽媽的替代品,同時又是一種防護機制,使之不會重新緊緊貼在媽媽懷中」。
這樣的機器投放市場必然是一個時間問題,無疑,它們將會成為忙碌母親的得力助手。不過,如果使用過度,那也有潛在的危險。誠然,機器的安撫總比沒有安撫好,因為這可以舒緩母親緊張的神經,又可以保證嬰兒的健康。母親太忙時,她別無選擇,機器的鎮靜功能當然有好處,但傳統的母親安撫總比機器安撫好。原因有兩個。首先,母親的安撫總比機器全面。她的動作更複雜,其中一些特徵尚待我們研究。第二,母親安撫嬰兒時有母嬰的親密互動,她手托、擁抱和搖晃嬰兒的九九藏書動作為母嬰強大的依戀紐帶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當然,在降生后的頭幾個月里,嬰兒會對任何成人的友好姿態作出積極的回應,它接受任何人的任何親密行為。然而,一歲以後,嬰兒已經認識母親,它開始拒絕陌生人的親密行為。大多數嬰兒5個月時就出現這一變化,不過,這一過程並非一蹴而就,兒童的個體差異不小。因此,我們至今難以預測,嬰兒究竟在哪一時刻開始有選擇地對母親作出回應。這是一個關鍵期,因為以後母子依戀紐帶的強度和質量如何,取決於在這個臨界期里母嬰身體接觸的豐富和強弱程度。
突然,子宮裡的天堂被粗暴而快速地粉碎,這是我們生命歷程里最嚴重的創傷之一,這就是我們降生的經驗。在幾個小時里,子宮就從舒適的安樂窩變成了緊縮和擠壓的肉囊,這是人體最大最有力的肌肉,比運動員強健的肌肉還有力。妊娠之初,子宮給我們的擁抱相當慵懶,稍後的擁抱變得很舒適,分娩時卻給我們難以承受的擠壓。新生兒臉上展現的不是歡樂而誘人的微笑,而是面部肌肉緊張、扭曲的受折磨的表情。對焦急等待的父母而言,新生兒的啼哭是無與倫比的甜美音樂,但實際上卻是新生兒無名恐懼的狂呼亂叫,因為它脫離了親密的身體接觸。
從源頭上看,動物學家把拍打的動作說成是意向動作(intention movement)。最好的例子是鳥兒起飛前的一種動作。鳥兒要振翅起飛時,總是要點點頭。在進化過程中,點頭的動作可能會放大,以作為它即將起飛的信號。有時,它可能反覆幾次用力點頭,以便要夥伴們注意,它準備起飛,同時要同伴作好準備一起飛。換句話說,它點頭表示想飛,故稱為意向動作。母親輕拍嬰兒與其類似,是進化形成的身體接觸信號,是重複進行的緊抱嬰兒不放的意向動作。母親每拍一次就相當於說:「瞧,寶寶,我緊緊地抱著你,保護你,沒有危險,放鬆吧,沒什麼可擔心的。」每拍一次就重複一次信號,以安撫嬰兒。但其意義不止於此。再以鳥為例。如果鳥兒輕度受驚,但未嚇到要飛走的程度,它會通過輕輕點點頭,來警告同伴,但實際並不飛走。換言之,意向動作信號可以發出,但未必付諸實踐。人類的輕拍動作也傳遞同樣的信號。手拍一次,停下,再拍一次,再停。它不是完全的危險保護動作——抱緊嬰兒。由此可見,媽媽向寶寶傳遞的訊息不僅是「寶寶別擔心,如果有危險,我就這樣緊緊抱著你」,而且是「寶寶別擔心,沒有危險,如果有危險,我會抱得更緊」。於是,反反覆復的輕拍就有雙倍的安撫作用。
到了妊娠後期,即分娩前最後三個月,胎兒有了聽力,但仍無視覺、味覺或嗅覺。在漆黑的子宮裡,外界的碰撞胎兒還是能夠感覺到的。如果母親肚子旁邊出現了尖利的雜訊,胎兒就會驚得一跳。靈敏的儀器可以捕捉到胎兒的驚動,母親也可能感覺到胎兒的驚動。這就是說,出生之前的胎兒無疑能聽得到母親每分鐘72次穩定的心跳。這是胎兒生命過程中主要的聲音信號,它將給胎兒留下印記。
過了嬰兒期進入幼兒期后,基本的身體親密行為穩步減少,這是一個明顯的變化。與父母身體接觸時,嬰兒對安全的需要得到了很好的滿足,但又面對一個日益增強的競爭對手,這就是獨立行動。嬰兒需要獨立行動去發現世界,探索環境。顯然,在母親的懷抱里是無法進行探索的,嬰兒必須要探索新的天地,基本的親密行為就有所減少了。然而,世界仍然是一個令人恐懼的地方,所以在獨立性露頭時,嬰兒還需要某種間接、遙控的親密行為來維持安全感。親密接觸的交流讓位於日益敏銳的視覺交流。媽媽的懷抱固然安全,但局限了嬰兒的動作,取而代之的是母嬰面部表情的交流,它確保了嬰兒的安全感,而且不會妨礙嬰兒的動作。母嬰的擁抱讓位於母嬰對視時的微笑或咯咯笑,一切細膩的面部表情都能給嬰兒安全感。嬰兒起初的微笑是邀請媽媽抱,現在卻代替了媽媽抱;實際上,嬰兒的微笑本身就是象徵性的擁抱,隔著一段距離的擁抱。這樣的微笑既可以使嬰兒比較自由地活動手腳,又可以使之在一段距離內再次確認與媽媽的情感「接觸」。
這場「鬧」劇暫停了。但嬰兒從這次長睡中醒來時,立刻就需要母愛的呵護、觸摸和親密接觸,以補償它脫離子宮安樂窩的損失。脫離子宮舒適環境后的替代工作由母親和協助母親的人提供,替代的方式多種多樣。最明顯的是母親的擁抱替代子宮的擁抱。最理性的擁抱方式是懷抱,盡量貼身,以不妨礙嬰兒呼吸為限。貼身懷抱和簡單的手托截然不同。笨手笨腳的成人抱嬰兒時身體接觸很少;他很快就會發現,這樣抱嬰兒的姿勢大大削弱了擁抱的安撫價值。母親的胸膛、手臂和雙手必須要儘可能再造子宮擁抱嬰兒的環境。
儘管如此,身體接觸並不會全然消失。在痛苦、驚嚇、懼怕的情況下,父母的擁抱仍然受歡迎,仍然是孩子之所求,即使在不那麼戲劇性的時刻,父母和孩子的身體接觸仍然發生。然而,接觸的形式已經有很大的變化,全身緊貼擁抱縮減為部分接觸。不那麼貼身的擁抱、以手搭肩、摸摸頭、握握手等親密行為開始出現了。
到這個發展階段,早期基本的身體接觸必然進一步受限。老是讓媽媽摟抱就顯得幼稚了。幼兒對九_九_藏_書探索、獨立和分離的需要日益增長,個體認同逐漸減弱了讓媽媽摟抱和愛撫的慾望。在這個階段,如果父母做出過多的身體接觸,孩子並不會感到被保護,而是被傷害。現在他感覺,被父母摟抱就是被父母捆住手腳,父母必須要適應這種新的形勢。
嬰兒的哭聲有時被誤解。因為哭聲用來表示飢餓、不舒服或疼痛,有人就以為,哭聲只傳遞這幾種訊息。嬰兒一哭,母親就自動判斷,必定是這三種信號之一,但並非如此。那訊息僅僅傳達了「來抱我」,並沒有說為什麼要媽媽來。即使吃飽了,又舒服,無疼痛,嬰兒還是可能哭,它只不過希望能和媽媽親密接觸。媽媽招之即來,給寶寶餵奶,確信它沒有任何不適,於是把它放下,它可能又開始哭。在健康寶寶身上,這一切只不過表明,它享受媽媽的溫存和親密接觸還不夠,所以它要抱怨,直到媽媽來抱它。在起初的幾個月里,嬰兒對親密接觸的要求很高,所幸它有一個強有力的吸引媽媽的信號,那就是微笑,這是對媽媽辛苦的報償。
另一種辦法是用布包裹嬰兒。母親不能夠夜以繼日、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地擁抱嬰兒,與嬰兒親密接觸,但是她至少可以用衣物給嬰兒提供軟綿綿的擁抱,用來替代它失去的子宮安樂窩,不無小補。一般地說,我們把用衣物包裹嬰兒僅僅視為保暖的辦法,其實襁褓的作用不止於此,衣物的擁抱同樣重要。然而,襁褓的鬆緊倒是一個激烈爭論的問題。對這個降生后的衣物子宮,不同文化的態度差別相當大。
這一偽裝非常成功,以致到青春期後期,仍然可見孩子與父母的假裝打鬧。再往後,成人之間偽裝的親密行為一般只局限於在胳膊上的一拳或背上的一擊,以示友好。應當承認,童年時代的打鬧嬉戲不只是偽裝的親密行為;這裏既有身體接觸,也有體力的較量,既有重溫舊夢的溫馨,也有對身體潛能的新探索。但嬰兒期的親密行為的確還存在,而且很重要,比一般人通常認為的重要得多。
還有兩種證據支持這一觀點。第一,如果用正確的速度播放,心跳的錄音也有鎮靜的作用,即使沒有媽媽的搖晃也會使嬰兒安靜。如果把錄音的速度調快到每分鐘100多次即正常的走路速度,錄音就立即失去鎮靜的效果。第二,我在《裸猿》一書里報告了詳細的觀察所得,結果顯示,大多數媽媽抱嬰兒時將其頭部貼近左胸,貼近心臟。這些媽媽沒有意識到為何要這樣抱嬰兒,但她們成功地讓嬰兒聽見了她們的心跳。無論右利手的母親還是左撇子的母親都用這樣的姿勢抱嬰兒,所以,心跳的解釋似乎是唯一恰當的解釋。
然而,為了平衡上述言論,我們又必須補充說,孩子稍大以後,情況卻有所變化。當孩子應該去闖一闖,應該更獨立時,母親反而太呵護孩子。最嚴重的扭曲是:母親對嬰兒呵護不夠、過分嚴厲,甚至進行懲罰,孩子稍大后卻太溺愛,緊緊抓住孩子不放手。這完全顛倒了情感紐帶的發展順序,遺憾的是,這正是今天司空見慣的現象。如果稍大的或青春期的孩子「反叛」,他們背後隱藏的常常是這種扭曲的育兒模式。可惜,反叛發生時卻難以矯正了,幼年期的損害已經造成了。
幼兒學說話時下一個大發展階段就來臨了。三歲時學會基本詞彙以後,語言「接觸」加入視覺接觸中。此時的幼兒和母親可以用語詞交流感情了。
人類嬰兒的力量大為遜色,其手臂很弱,腳指甲即使有也很短,雙腿無法抓住母親。在起初的幾個月里,母親不得不用各種動作來保持與嬰兒的身體接觸。在嬰兒的身上,固然可以看見祖先攀緣行為模式的殘跡,使我們想起遠古的進化,但這些動作已經沒有任何實用意義。抓握的動作在出生后兩個月就消失殆盡,這樣的動作叫作「緊抓反射」(grasp reflex)或「莫羅反射」(Moro reflex)。
這種反射來得早,6個月的胎兒在母體內就已經會抓。剛降生時,如果你刺|激嬰兒的手掌,它就會緊緊抓住你,成人甚至可以這樣把嬰兒舉起來。然而,和幼猴截然不同的是,嬰兒抓握的時間只能維持片刻。
嬰兒降生時身體柔軟,彷彿是一塊濕漉漉的柔軟橡皮;幾乎在同一時刻,它猛一喘氣,開始呼吸;五六分鐘之後,它開始啼哭;它的頭部、雙腿和雙手開始活動,在三十分鐘的時間里,它身體的活動加劇,表示抗議,一陣陣的蹬打、揮舞、哭叫,表情痛苦。三十分鐘后它精疲力竭,安靜下來,久睡難醒。
有時,光是懷抱還不夠,還必須追加其他模擬子宮的要素。不知不覺間,母親開始輕輕地搖晃嬰兒。這一動作的安撫效果很好,如果失效,母親就會起身緩慢踱步,緊緊地摟抱嬰兒。有時,母親會凝視它。這樣的親熱能安撫不安和哭鬧的嬰兒。看來,其安撫作用在於,這些親密行為在模擬嬰兒降生之前在母體里感受到的節奏。最明顯的猜測是,這些動作再造了嬰兒在子宮裡感受到的輕微的搖晃;母親在孕期里走動時,嬰兒就能夠感受到這樣的節奏。不過,這裡有一個漏洞:她走動的速度不是嬰兒感受到的節奏。母親搖晃的節奏比走動的節奏慢。再者,她「抱著嬰兒走路」也比平常走得慢。
低聲耳語或低吟哼唱的聲音以另一種方式進行安撫,再次以動物為例有助於我們理解。某些魚有攻擊意向時就做出低頭舉尾的動作,如果這些魚發出的信號是它們不會攻擊,那麼,它們的動作就剛好相反——舉頭低尾。母親的低吟以同樣的對照原理起作用。響亮、尖厲的聲音對人類是警報信號,對其他動物也是警報信號。嘶喊、高喊、號叫、咆哮是許多哺read.99csw.com乳類動物痛苦、危險、懼怕和攻擊的信號。與此相反,人類母親用低吟和呢喃的聲音傳遞完全相反的訊息:一切平安。她可以低吟,也可以呢喃,當然,她說的話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那輕柔、甜美、舒緩的音調,這種調子向嬰兒傳遞重要的安撫信號。
在靈長類動物中,人類嬰兒的微笑獨一無二,猴類和猿類的幼崽不會笑。它們不需要笑,因為它們肢體強壯,能緊緊地抓住母親,靠自己的動作偎依在母親懷裡。人類的嬰兒無力抓住媽媽,只好向媽媽展示更大的魅力。微笑是進化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
然而,從人類母親的角度來看問題,這些「猴子」的反應僅有學術價值而已。動物學家也許對它們感興趣,但它們實際上不能減輕父母的負擔。媽媽如何對付這種繁重的負擔呢?辦法有幾種。在大多數所謂原始文化中,在出生以後的幾個月里,嬰兒始終與媽媽親密接觸。母親休息時緊緊抱著嬰兒,或由另一人抱著嬰兒。母親睡覺時,嬰兒睡在母親身邊。母親幹活、走路時,用背帶把嬰兒捆在身上。如此,她給嬰兒提供片刻不停的身體接觸,這是靈長類動物典型的行為模式。不過,現代母親未必能夠隨時隨地這樣無微不至地照看嬰兒。
即使這一結論完全有利於用襁褓的習俗,那也應該記住,月份最大的胎兒也不會被子宮包裹得嚴嚴實實,沒有踢蹬的餘地。母親都可以感覺到嬰兒的動作,她知道,她沒有把胎兒「包裹」到沒有活動空間的地步。因此,比較寬鬆的襁褓可能比緊身的襁褓更自然。此外,襁褓期可能不必要地延長,超過了可取的時間點。最初幾周的襁褓可能有好處,但如果多用幾個月,它就可能妨礙肌肉和體姿的健康成長。如果不希望嬰兒下一個階段的成長「延遲」,那麼,正如胎兒必須要離開子宮一樣,新生兒也必須要離開襁褓。我們說嬰兒早熟或晚熟時,一般以降生的時間為參照,如果把這一觀念用於童年時期的其他成長階段,那也是不無裨益的。從嬰兒期到青春期的每一個階段,如果要讓子女順利度過,安然成長,父母和子女都應該有相應形式的親熱、身體接觸與愛撫。如果父母在任何一個階段的親密行為提前或滯后,麻煩就隨之而來。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緊身的襁褓一般不受歡迎,即使剛出生的嬰兒也只用衣物輕輕地包裹,以便嬰兒想動時能活動身體和四肢。專家們擔心,緊身的襁褓「可能抑制孩子的精神發育」。大多數西方讀者會毫不猶豫地同意這個觀點,但它值得我們再仔細地予以考察。古希臘和古羅馬就流行襁褓,即使最狂熱反對襁褓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在希臘人和羅馬人中,精神未受壓抑的襁褓俊傑不在少數。直到18世紀末,大不列顛的嬰兒仍然在用襁褓包裹;此刻,許多俄國人、南斯拉夫人、墨西哥人、拉普人、日本人和美洲印第安人還在用襁褓。最近有人用科學實驗來考察用襁褓和不用襁褓的差別,用成套靈敏的儀器來檢查嬰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其結論是,襁褓減輕嬰兒的焦躁,減少其呼吸的頻率和哭鬧的時間,同時又延長了嬰兒的睡眠時間。原因大概是,緊身的襁褓使之回憶起降生前最後幾周子宮緊緊的擁抱吧。
這種偽裝的親密行為的最初跡象幾乎可以回溯到嬰兒期,半歲以後出現,始於所謂的「過渡性對象」,實際上就是替代媽媽的無生命的物體。三種替代品最常見:嬰兒喜歡的奶嘴、柔軟的玩具和柔軟的布料,布料一般是圍巾或床單。嬰兒最初對這些替代品的感覺是它與媽媽親密接觸感覺的一部分。那時的替代品地位當然不會超過媽媽,不可能是優於媽媽的首選,但總是和她的在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媽媽不在場時就代替媽媽;許多嬰兒在沒有替代品陪伴的時候就睡不著。圍巾和柔軟玩具必須要放在它的小床里,陪它睡,否則就會有麻煩。嬰兒的要求很具體——要麼是那個玩具,要麼是那條圍巾。類似的或陌生的替代品都不行。
這類例子還有許多。例如,我們常常說「扣人心弦的經驗」(gripping experience)、「觸動心扉的景色」(touching scenes)或「被刺傷的感情」(hurt feelings);我們還說講演人「抓住了聽眾」(hold his audience)。在這些例子中,並沒有實際的捕捉、觸摸、撫摸或掌握的行為,但這無關緊要。這些身體接觸的比方令人滿意,表達了不同語境下產生的各種感情。
嬰兒進入第3、第4個月時,新的身體接觸形式開始出現。早期的「緊抓反射」或「莫羅反射」等「猴子」行為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準確的定向抓握。靈長類動物幼崽的反射是,自動握住塞進它手裡的東西,而此時嬰兒的抓握卻是選擇性的、主動的,它能夠協調眼睛和雙手,伸手去抓吸引它注意力的特定物體。這一目標經常是母親身體的某一部分,尤其是頭髮。到第5個月時,這種定向抓握一般就完善了。
以上所述是嬰兒期最重要的親密行為。媽媽擁抱嬰兒,摟在懷裡,搖晃、輕拍、愛撫、親吻、摩挲,給它清洗、餵奶,對它呢喃低吟。嬰兒早期唯一主動的接觸行為是吮吸,但嬰兒的確能發出兩種重要的信號,邀請母親做親密行為,並鼓勵母親貼身抱它。這兩種信號是哭鬧和微笑。哭聲啟動母親的擁抱,微笑有助於維持擁抱。哭聲說的是「來抱我」,微笑說的是「不要走」。
青春期以後,年輕的孩子離開家出去住;從身體接觸的觀點看,這彷彿是體會第二次降生,家庭的子宮像母親的子宮一樣被放棄了。親密行為的原生序列是「抱緊我read.99csw.com/放下我/別管我」,離家居住時,這個序列倒過來回到源頭。年輕的戀人像嬰兒一樣說「抱緊我」。有時,他們甚至以「寶寶」互稱。自嬰兒期以來,親密行為再次頻繁出現。和嬰兒期一樣,身體接觸的信號揮舞魔杖,強大的依戀紐帶開始形成。為了強化這樣的依戀,「抱緊我」的訊息放大為「永遠不要離開我」。然而,一旦結偶關係完成,戀人形成了新型的兩人世界的家庭單位,第二輪的嬰兒期就隨之結束了。仿照第一輪親密行為模式的第二輪親密行為的序列無情地展開,第二輪的嬰兒期讓位於第二輪的童年期。(這是真正的第二輪童年期,不能與老年期混淆,老年期很晚,有時被誤稱為第二輪童年期。)
我在此描繪的自然順序——先疼愛後放手——的育兒模式不僅適用於人類,而且適用於其他靈長類動物。母猴和母猿從幼崽降生那一刻起的幾個星期里,始終保持與幼崽的親密接觸。當然,它們有先天特性的幫助:小猴的力量足以緊緊抓住母親,長時間不鬆手,而不必憑藉外力的幫助。巨猿比如大猩猩與猴類略有不同,幼崽出生後幾天才能夠緊緊抓住母親,雖然體重逐漸增加,它們還是緊緊抓住母親,始終不放手。體形較小的猴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抓住母親不放。我曾經目睹一隻小猴露出母體一半時就抓住母親,那時,它的下半身還在母猴的子宮裡。
哭和笑都得到第二位信號的支持。起初,嬰兒的哭鬧和猴子的哭鬧相似。小猴叫時,發出一連串有節奏的嘶啞聲,但沒有眼淚。降生後頭幾周,嬰兒的哭鬧與小猴大致相同,沒有眼淚;稍後,哭聲加上了眼淚。成年後,流淚分離出來,成為單獨的信號,但嬰兒的眼淚和哭聲是合在一起的。由於某些原因,人們很少評論人類特有的流淚,不過流淚對我們具有獨特的意義,那倒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它當然是視覺信號,無毛的面頰強化了這一信號,淚珠滾滾掉下面頰,晶瑩剔透,引人注目。另一條線索來自母親的回應,那就是給寶寶「擦乾眼淚」。媽媽輕輕地擦乾寶寶臉上的眼淚,那是親密的安撫行為。也許,這正是淚腺戲劇性地增長產生的第二位的重要功能,年輕人經常淚如泉湧的信號就是渴望安撫的信號。
顯而易見,這一發現可用於商業開發。只要花點工夫就可以製造出有鎮靜作用的搖籃,這樣的搖籃可配上小型的機械裝置,可以按照母親的心跳頻率搖晃,或不停地播放略微放大的正常的心跳聲。兩種裝置都有的豪華型搖籃當然效果更佳。許多忙亂的母親只需開啟搖籃上的按鈕就可以輕鬆一下,讓搖籃自動地、持續不斷地搖晃,直到嬰兒安靜地入睡,就像洗衣機自動清洗嬰兒的臟衣服一樣。
到此為止,我們察看了母親如何幫助嬰兒重溫子宮裡那些親密的感覺,但我們不該給人這樣的印象:出生後幾個月的舒適只不過是胎兒期舒適的延長。延長的觀點僅僅描繪了情景的一部分。同時發生的還有其他的互動。嬰兒期還需要補充其他形式的安撫動作,包括愛撫、親吻和摩挲,包括輕輕地、很講究地給嬰兒清洗,以及其他輕微的動作。而且,擁抱嬰兒的方式也是很講究的,並不是簡單地摟在懷裡。除了抱在懷裡,媽媽常常還要做其他動作。她輕輕地有節奏地拍打嬰兒,這個動作多半局限在嬰兒的背部;特有的速度,特有的力度,不急不緩,不輕不重。把拍背說成是讓嬰兒「打嗝」會使人誤解。輕拍的動作是母親更廣泛、更基本的回應,不局限於回應嬰兒不舒適的表現。每當嬰兒需要更多的安撫時,母親除了擁抱外總是要輕輕地拍一拍寶寶的背。而且,她時常還要輕輕地搖晃寶寶,對寶寶低音耳語。嬰兒早期得到的安撫至關重要,我們稍後將會看到,這些安撫動作以許多形式重新露頭,有時明顯,有時隱蔽,在成人的親密行為中表現出來。這對母親來說是如此的自然,以至於很少被思考或討論,結果人們常常忽視了它們在成人生活中的角色轉變。
青春期到來時出現了一個新問題,與父母的身體接觸進一步減少。父親發現,女兒突然不再那麼喜歡和他打鬧;兒子突然在母親面前感到害羞。嬰兒期一過,獨立行為的需要開始表現出來,到了青春期,獨立的需求得到強化,出現了一種強大的新的需要:隱私。
雖然這似乎有些牽強,但它也值得我們注意,這就是和其他物種一樣,人類有清潔嬰兒的強烈慾望。嬰兒尿濕尿布時,母親給寶寶擦乾;年輕人淚眼婆娑彷彿是進化產生的「替代尿」,旨在情感壓抑時激發類似的親近回應。和尿液不同的是,眼淚不把大量廢物排出體外。眼淚的分泌量不多,有清洗和保護眼球的功能,但痛哭失聲時,眼淚的唯一功能似乎是發出社會信號,純粹的行為學解釋是有道理的。和微笑一樣,眼淚的主要功能似乎是鼓勵他人的親密行為。
你可以清楚地證明莫羅反射。讓嬰兒握住你的手指把它舉起來時,你可以用另一隻手托著它的背部,迅速往下降;此時,它的雙臂外張,手掌打開,手指伸出,然後雙臂很快合攏,彷彿是要擁抱母親以維持身體平衡。我們在這裏清楚看見遠古靈長類動物攀緣抓握動作的影子,這是今天健康的小猴做的很有效的動作。如果嬰兒覺得自己是在往下掉,同時母親又緊緊抓住它的手臂,讓它的手可以抓握,那麼,它的第一個反應就不是張開手臂以求擁抱,而是直接緊握雙手。小猴受驚時就會這樣緊緊抓住正在休憩的母猴,母猴隨之就一驚而起。於是,小猴就更加緊緊抓住母猴,準備讓母猴帶走。人類的嬰兒到8個月大時,身上還可見類似小猴的抓握動作,向我們展示莫羅反射的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