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需求 好東西運到遠方去 需求定律|關於人性的定律

第三章 需求 好東西運到遠方去

需求定律|關於人性的定律

思考題

我們講,凡是交易就有剩餘,有剩餘,買賣雙方都皆大歡喜。但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所謂的價格法,專門打擊商人定價過高的行為呢?

回過頭來看我們開頭提的問題:
問題四:超市裡賣的一盒牛肉,上面寫著「澳大利亞進口」,這盒牛肉更可能是含骨頭的,還是去了骨頭的?
需求第二定律的應用

答案是,前四種情況都會改變對假髮的需求,這些變化將表現為整條需求曲線的移動;只有最後一種情況,即假髮的價格下降,不會改變對假髮的需求,只會改變對假髮的需求量,而這一變化將表現為沿著一條不變的需求曲線上下滑動。
現在我們就可以回答開始提的問題:房產交易稅到底是買房人付的還是賣房人付的?
1元錢我願意付,10元、100元、200元、250元我都願意付,只要電價不高於300元,我都願意支付。但實際上我們每天所付的電費也就是一兩元錢,這一兩元和300元之間的差距就叫剩餘。
在無運費的情況下,普通蘋果1元一個,精選蘋果2元一個。這時候,吃一個精選蘋果,成本就是放棄了兩個普通蘋果。
反之,我們看看下圖3–9,我故意把需求曲線畫得比較平滑,而供應曲線畫得比較陡峭,也就是說,供應者比較缺乏彈性。這時我們就會發現上面的矩形比較小,下面的矩形特別大,這說明稅負大部分落到了供應者頭上。
所以,我們說需求定律是刻畫人性的。人性的特點,就在於它能夠尋找替代方案,而且時間越長,它能找到的替代方案就越多。
實際上,房產交易稅是買家和賣家分攤的。先看看圖3–6。這張圖裡有一條傾斜向下的需求曲線D,有一條傾斜向上的供應曲線S,這兩條曲線相交的點是平衡點N。在政府沒有徵稅的情況下,買賣雙方的均衡點就在N這一點上。在這一點上的均衡價格是p0 ,其均衡銷售量或者需求量是q0 。這時,政府說要徵稅。徵稅的後果,是需求者支付的價格要比原來高,這樣需求者付的價格,從以前的p0 變成了pd ;而同時,供應者比原來拿到的錢要少收一點,也就是說他能夠賺到的錢從p0 變到了ps
彈性大於1,指的是奢侈品;彈性小於1,指的是必需品。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價格的變化方向和需求量的變化方向永遠是反向的,所以彈性永遠是一個負數。一般講彈性,講它的絕對值就可以了。
借用經濟學家阿爾欽所提的問題,我們可以很好地理解這種區分。阿爾欽問:一個禿子需要購買假髮,下面哪種情況會改變他對假髮的需求(請注意,是需求,而不是需求量)?
講到需求曲線,我們還得講另外一個重要的概念——「剩餘」(surplus),有時叫「消費者剩餘」。
需求第三定律的含義
同樣,生產者和商品的提供者也享受很大的剩餘。發電廠賣給我們一度電幾毛錢,但實際上如果價格再低一點,它們也願意賣,所以它們也享受了它們對電的個人估值和電的實際價格之間的差價,也享受了剩餘。
例如,我今天跟往常一樣出門準備上班,一出門發現外面傾盆大雨,只有一輛計程車,司機跟我說要漲價3倍,這就是一個突如其來的衝擊。一開始,我沒有選擇餘地,只能出3倍的價錢。因為我上班不能遲到,同學們在等著我。
這時有人會說,生活當中有些商品,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是必需品;無論價格多高,它都不會變成奢侈品。比如說鹽,無論鹽的價格多高,大家都得吃,不會變成奢侈品。這種需求通常被稱為剛性需求,簡稱剛需。

圖3–7
掌握了商品的需求彈性會隨著商品價格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我們就容易明白一個道理:任何商品都既可以是奢侈品,也可以是必需品,這完全取決於價格的高低。當商品足夠便宜的時候,它自然就成為必需品;當它貴到一定程度,它就自然變成奢侈品。
需求與需求量存在重要區別
人會尋找替代方案
一種變化,是需求曲線本身不動,我們沿著這條不動的需求曲線滑動,需求曲線上面的每一個點代表只有價格變化而其他條件不變時需求量的相對變化;而另外一種變化,是整條需求曲線發生平移,發生轉動,位置發生變化,這表示其他因素髮生了變化,這些變化發生以後九*九*藏*書,價格和需求量之間的對應關係,就得用別的需求曲線來表示。
這當中的剩餘,我們通常稱之為「消費者剩餘」。這個剩餘是消費者的個人估值和他實際上支付的價格之間的差距。沒有消費者的估值就不會有剩餘,但是如果沒有生產者生產和提供商品,也不會存在剩餘。所以我們通常所說的消費者剩餘是容易產生誤解的,更合理的名稱應當是「交易剩餘」,即只要有交易,買賣雙方就都能夠享受到剩餘。
供應曲線
(5)假髮的價格下降。
中國是出口大國,很多西方國家都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實施配額保護制度。那麼中國的產品要賣到國外去,中國商人得額外購買配額,也就是說要多付一筆附加費。這時只有價值更高、品質更高的產品才配得起這筆附加費,這使得中國出口商品的質量提升了。

第028講 需求第一定律

一些經濟學教科書,就用一條垂直的需求曲線表示這種想法。前面講需求第一定律時,我們曾經再三強調,需求曲線一定是傾斜向下的。問題是,既然有傾斜向下的需求曲線,會不會也有垂直的需求曲線呢?看看圖3–5就清楚了。
這就是需求第三定律的含義:每當消費者必須支付一筆附加費時,高品質的產品相對低品質的產品就變得便宜了,這筆附加費越高,高品質產品相對就越便宜。正因為這樣,我們也把這個定律叫作「好東西運到遠方去定律」。
需求第二定律是說:需求對價格的彈性,和價格變化之後流逝的時間長度成正比。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對價格的彈性會增加。
首先,我們看圖中橫坐標和縱坐標之間的關係。我們的習慣是橫坐標是自變數,縱坐標是因變數。但是經濟學家遵循一個老的傳統:在需求曲線上,縱坐標是價格,但它才是自變數,橫坐標需求量則是一個因變數。也就是說,當價格發生變化時,需求量會發生變化。

思考題

你能不能再舉一個例子,向那些不了解什麼叫「需求第三定律」的人,說明需求第三定律的含義?

需求第一定律是說:當其他情況不變時,只要價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就會減少;價格降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會增加。
稅負由買賣雙方共同承擔,但是他們二者是平均分攤的嗎?
「消費者剩餘」最好叫「交易剩餘」
假設我得了一種病,醫生說有一種葯可以治病,需要1000元錢,你願不願意付?我說可以;1萬元、10萬元也可以。但醫生說100萬元呢?這時我就會問醫生100萬元能管多久,如果能夠根治這個病,那也行,但如果醫生說100萬元只管一個星期,我會怎麼辦?我可能會說,那就別治了,把錢省下來吧。每一天,在每一家醫院,每一個病人其實都面臨這樣的選擇。
這裏我們遇到了一個術語——彈性。這本書里幾乎沒有數學公式,而這一講將出現為數很少的幾個公式,實際上它們很簡單。
我們再看看圖3–8,我故意把供應曲線畫得比較平滑,需求曲線畫得比較陡峭,這時候上面的矩形就比下面的矩形要大很多。這說明當需求缺乏彈性、需求曲線比較陡峭時,大部分的稅負是由需求者承擔的。
需求的價格彈性
絕大多數經濟學教科書中只有兩個需求定律,但這裏我會向你介紹需求第三定律。發現這個定律的是兩位經濟學家阿爾欽和威廉·艾倫(William Allen),這個定律是在他們合寫的教科書《大學經濟學》(University Economics, 1974)里提出的。
如圖3–1所示,縱坐標是價格,橫坐標是需求量,傾斜向下的曲線是需求曲線。當縱坐標價格上升到一定程度時,橫坐標需求量就減少;當價格下降,需求量就增加。
負的需求量,是說需求變成了供給。圖3–3中第二象限里的虛線,其實就是一個供給,我們把它鏡像折返回來,折到第一象限里,就成了一條供應曲線。
表3–1
無附加成本(無運費)有附加成本(有運費)
普通蘋果:1元
精選蘋果:2元
普通蘋果:2元(1元蘋果+1元運費)
精選蘋果:3元(2元蘋果+1元運費)
精選蘋果的「成本」:2個普通蘋果精選蘋果的「成本」:1.5個普通蘋果
普通蘋果:1元
精選蘋果:2元
普通蘋果:11元(1元蘋果+10元運費)
精選蘋果:12元(2元蘋果+10元運費)
精選蘋果的「成本」:2個普通蘋果精選蘋果的「成本」:1.1個普通蘋果
read.99csw.com
而這時整個交易量從q0 收縮到q1 。這就是政府收稅之後新的均衡狀態。也就是說,買方多付了錢,賣方少收了錢,這兩筆錢加起來恰好等於政府的稅收。圖中pd 和ps 之間的距離恰恰是政府所征的稅。
相反,如果價格變化了2%,需求量因此變化了1%,那麼彈性就是1%÷2%=0.5。彈性小於1,表示價格發生一定幅度的變化,需求量也發生了變化,但幅度更小。一般來說,生活必需品,例如大米、小麥和食鹽等,都有這個特點。
註解1:只有價格發生變化時,需求量沿同一條需求曲線滑動;
還有,今天我們有這樣的習慣,男生跟女生結婚的時候,男生要給女生買一個鑽石戒指,這是風俗習慣,規定好了一定是男生買的。但今天你學了法律無效定律以後,你就知道這個戒指實際上是誰買的。正確的答案是,這個戒指是雙方共同買的,誰付的錢多,誰付的錢少,取決於誰更迫切地想要結婚。

圖3–1
也就是說加上一筆運費以後,消費精選品的代價變低了。這就是需求第三定律的含義。它的意思是說,精選品和普通品之間的價格本來是有較大差距的,但是加上一筆附加費以後,它們的差距就縮小了,精選品顯得便宜了。而附加費越大,這種效果就越顯著,精選品就顯得越便宜。
需求對價格的彈性,就是需求量隨商品價格的變動而變動的程度,它等於需求量的變化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化的百分比。其含義是:每當價格變化百分之一,需求量會變化百分之幾。如下所示。
如圖3–4所示,一條傾斜向下的需求曲線,它的價格比較高的部分,彈性大於1;它的價格比較低的部分,彈性小於1。而每一點的彈性都是不一樣的,是在漸變的。
能夠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一定是精心雕琢的,而發電子郵件,是非常便宜的事,所以電子郵件里的文字質量當然是比較低的;不遠萬里從美國跑到中國來演出的樂團,他們要支付高昂的交通費、住宿費,這時只有高質量的樂團,才值得花這筆錢;跑到拉斯韋加斯去的中國遊客,他們下的賭注比美國當地人下的要大,也是這個道理;從澳大利亞進口到中國的牛肉,運輸成本可不低,當然事先要把骨頭去掉。
我們知道,需求曲線上任何一個點,都代表一個人對這件商品在這個單位上面的個人估值,也就是說,他願意為了獲得這個單位的服務所願意付出的最大代價。
問題二:我手上有兩張音樂會的門票,一張是北京市朝陽區群眾組織的音樂會票,另一張是美國國家交響樂團的音樂會票。哪一個音樂會的欣賞價值更高?
如果接下來好多天仍然是這樣的情況,我就會去想替代方案。可能會在學校附近找一家酒店住下來,也可能跟排課的老師商量,把上課的時間調整一下。
我們說加上一筆附加費以後,精選品就顯得便宜了。那麼附加成本是越高越好嗎?
附加成本上升並不是好事
幾年前,有朋友發了一個帖子:「今天早晨從北京北五環仰山橋去河北廊坊開會,接連詢問了9輛計程車,沒有一輛車願意去。一共70公里的路程,條件是:一不打里程錶,二要300元,三要50%的回程空駛費,合計要450元。空駛費有這麼算的嗎?只好憤然取車自駕去了。」這位朋友還發出感慨:「對於有些人來說,如果靈魂的表壞了,單靠提價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需求第三定律要回答的問題
在圖3–1中,需求曲線上的任何一點,代表的是單個價格和單個需求量之間的搭配組合;這些點連成的線,體現了價格和需求量之間的一種對應關係,這一對應關係可以體現為一個需求表、一個需求函數,或者一種需求。
在介紹需求第三定律之前,我們先看一下以下問題。

圖3–4
那如果價格再進一步上升,需求量會是多少呢?需求曲線就會跑到第二九九藏書象限,需求量變成負的(見圖3–3)。
但是如果要把蘋果運到外地去,再加上一筆運費,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蘋果的重量和體積差不多,精選蘋果和普通蘋果的運輸成本幾乎相同,我們假設都是每個1元。
這種誤解,是忽視了需求定律中「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而引起的。事實上,上述這些現象,都可以理解為「其他條件變了」,例如股票的盈利能力變了,商品的質地變了,MBA學位在人們心目中的含金量變了。一旦「其他條件變了」,我們就應該另外畫一條位置不一樣的需求曲線,而這條新的需求曲線,也仍然是傾斜向下的,其含義是針對這種新的情況,在人性不變的前提下,價格越高,需求量將越低。
我們還要區分需求與需求量,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人,包括不少經濟學者,都沒把這兩個概念分清楚。
在股票市場上,確實存在追漲殺跌的情況,也就是價格越高的股票,買的人可能會越多;在奢侈品市場中,鑽石項鏈比玻璃項鏈更受追捧;十多年前,MBA的學費節節上升,但想要報考的人數卻有增無減。這些現象,經常被人誤以為需求曲線也可以傾斜向上。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這是壞事。雖然中國出口商品的平均質量提高了,但是出口商品的品種減少了。國外的消費者和中國的生產商都因此蒙受了損失,減少了機會。
所有剛才問的問題,都是需求第三定律要回答的問題。需求第三定律到底講了什麼內容呢?
通過這幅圖,我們會發現政府徵收房地產交易稅,結果是買房人多付了錢,賣房人少賺了錢,他們的損失之和等於政府的稅收收入。所以有人說房價太高了,建議政府通過收取很高的房產交易稅來壓低房價,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重稅只會增加房屋買賣雙方的負擔。

思考題

你能不能再舉一個你身邊的例子,來說明稅負分攤的規律?

在《簡明經濟學百科全書》(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2007)的「需求」(demand)條目中,有這麼一段清楚的解釋:
需求第二定律也是對人性深刻的刻畫。懂了需求第二定律,我們就會更懂人與人之間互相作用、互相博弈的規律。
而供需雙方相對彈性的大小,跟法律與政府的規定本身沒有關係。
(2)帽子的價格上升;
因為,人是會找到替代方案的。如果人不會找任何替代方案,人類早就滅亡了。以鹽為例,當鹽的價格高到一定程度時,人們就一定會想辦法尋找別的替代方案,最後生病也是一種替代方案,甚至死亡也是。
需求曲線
這種變化趨勢就是需求第二定律所說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對價格的彈性會變得越來越高,也就是說替代品將會越來越多、應變的空間會越來越大。
(4)重歸單身生活;
正確的答案由兩句話組成:稅負是雙方共同承擔的;雙方各付多少,取決於需求者和供應者雙方的相對彈性,誰的彈性低,誰對這份交易的需求更迫切,誰就付得多一點。

圖3–5 不存在垂直的需求曲線!
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承擔一些費用,例如買賣房屋時交房產交易稅等。這時我們會問,房產交易稅是賣房人付的還是買房人付的?很多人會說是買房人付的,賣房的人實際上沒付。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消費各種各樣的商品時所享受到的剩餘是巨大的。
按照這個邏輯推演下去,如果運費不是1元,而是10元,每個精選蘋果的總成本是12元,而普通蘋果的總成本是11元,12元跟11元之間只差了1元。換句話說,加上了一筆巨大的運費10元以後,我們吃一個精選蘋果的代價,只不過是1.1個普通蘋果。
但是,一個人對一件商品的個人估值,跟他為了得到這件商品所付出的代價之間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個差距,我們稱之為「剩餘」。
附加成本大,精選品才值得
彈性不等於斜率。在一條需求曲線上,斜率是處處相等的,但是在同樣一條需求曲線上,每一點的彈性都不一樣。
斯蒂格勒的意思是,只要是價格以外的因素導致了需求的增加,經濟學中約定俗成的做法就是另外畫一條位置不同、依然傾斜向下的需求曲線。
從長遠看,法律規定沒有效果,我們稱這個規律為「法律無效定律」(The Law of the Irrelevance of the Laws)。這個規律之所以起作用,背後的原因,就在於需求第二定律所刻畫的基本人性,即人是會尋找對策的,而且時間越長,他九九藏書們找到的對策就越多,法律規定帶來的後果就越弱。
具體來看,需求第一定律可以用下面的需求曲線表示。
問題三:每年有很多人跑到美國的拉斯韋加斯賭博,賭博時是美國當地人下的賭注大,還是不遠萬里跑到拉斯韋加斯去的中國遊客下的賭注更大?
反過來,當人們不得不支付一筆巨大的附加費時,就只有精選品才值得人們去運送、提供,才值得人們享受。
一件商品是奢侈品還是必需品,完全取決於價格
換言之,需求和供給沒有黑白之分,它取決於市場價格。當一件商品的市場價格比較低時,我們是需求者,要買入,要消費;隨著這件商品的價格逐漸升高,我們對它的需求量就會逐步減少;當這個產品的價格進一步上升,我們就會停止購買,停止消費;如果它的價格還在上升,我們就會從需求者變成供給者。
(1)禿子的收入增加;
需求者與供應者,誰承擔更大的稅負
這時精選蘋果的成本會變成3元,普通蘋果的成本變成2元。我們會發現,加上運費以後,我們再吃一個精選蘋果的成本,就從原來的兩個普通蘋果變成1.5個。
為什麼賣房的人有本事把房產交易稅的負擔推給買房人呢?既然賣房人有本事把成本負擔推給買房人,為什麼不多推一點呢?

圖3–8

圖3–2
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彈性會越來越高
在需求曲線圖中,當價格很低時,需求量就很高;價格逐漸上升,需求量就逐漸減少,當價格上升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萎縮為零。
例如,不管法律或政府規定是僱主付養老保險還是僱員付養老保險,最後雙方的分擔都取決於僱主和僱員誰更需要這份工作。誰越需要這份工作,誰的談判能力就越低,就會承擔更大比例的負擔。
例如,水到底是奢侈品還是必需品?一般人會說,水當然是必需品。但想想看,在水資源特別匱乏的地方,人們使用水的數量,跟水資源非常豐富的地方,是完全不一樣的。水資源特別匱乏時,人們不會隨便澆花、洗車、洗澡。少量的水會先洗臉再洗腳,洗完腳又刷鞋,刷完鞋還要拿來沖廁所。
需求者承擔的部分是上面的矩形,供應者承擔的部分是下面的矩形。到底上面的矩形大,還是下面的矩形大,這取決於需求曲線和供應曲線的相對彈性。
隨手畫一條垂直的需求曲線是容易的,但是在真實世界里,它的含義是說,無論代價有多高,它的需求量都不變,它意味著人們沒辦法尋找任何替代方案。事實上,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
掌握了彈性的概念,理解需求第二定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經濟學里,一條需求曲線(或一種需求、一個需求函數)刻畫的是在所有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和需求量之間的對應關係。請注意,是「所有其他條件都不變」。而當價格以外的任何其他因素髮生變化時,需求就會發生變動,我們就用另外一條位置不同的需求曲線來刻畫新的價格和需求量之間的關係。
「垂直的需求曲線」不存在
我回應這位朋友說:這個例子很生動,恰恰說明了價格的重要性。第一,當價格提高到450元時,原來你是需求者,現在變成了供給者。可以想見,如果價格不僅僅是450元,而是4500元,可能你就乾脆去當計程車司機了。
(3)護理頭髮的成本上升;
需求曲線永遠向下傾斜
稅負由買賣雙方共同承擔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看看中國的產品出口就會有答案了。
我們要嚴格區分的是,我們所要表示的變化,到底是沿著一條不變的需求曲線上下滑動,還是整條需求曲線發生了平移或轉動。
問題一:假設我手上有兩段文字,一段是從某塊石碑上抄下來的,一段是從我的電子郵件里隨機抄出來的。這兩段文字哪一段的質量更高?
需求第二定律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對價格的彈性會逐漸增大。它的意思是,當出現新的情況、新的衝擊時,人們尋找替代方案的範圍一開始可能沒那麼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選擇替代方案的空間會越來越大,能夠找到的對策就越來越多。
同樣,今天生活在大城市的打工族,往往認為計程車https://read.99csw.com是一種必需品。但實際上,二三十年前計程車肯定是奢侈品,一般人是坐不起的。計程車司機只在賓館門口趴活,他們接的都是外賓。隨著價格的下降,計程車才變成很多普通人上下班必需的交通工具。
最後的結果是,圖中標誌為A的矩形,是買家承擔的稅收部分,而標誌為B的矩形,是賣家承擔的稅收部分。A加B的總面積,等於政府的稅收收入。

圖3–3
例如,冰箱里有各種各樣的食物,有冰激凌、水果、蔬菜,還有肉類,假設它們的總價是300元。這時忽然停電了,沒有了電,冰箱里的食物就會壞掉,眼看著300元就會付諸東流。這時如果有人跟我說,他願意給我提供電,那我願意付多少錢呢?
我們前面講過需求曲線上的彈性處處不等,當然供應曲線上的彈性也處處不等。我們姑且簡單地把比較陡峭的需求曲線、供應曲線說成是缺乏彈性的需求和供給,而把比較平緩的需求曲線、供應曲線說成是具有彈性的需求和供給。

圖3–6
看看下圖就能夠找到線索(見圖3–7)。
第二,如果連續9位司機都不肯接活,說明這條路線的定價系統出了問題,因為概率上很難連續找到9個跟錢過不去的傻瓜。由此,我們可以斷定是定價系統出了問題,而不是什麼人的靈魂出了問題。
需求第二定律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有一些有趣的應用。例如男女關係,兩個人談戀愛總有一些交易費用吧。到底誰去找對方,誰來付約會的交易費用,講的語言不一樣時誰遷就誰的語言,誰遷就誰的飲食習慣,這時候我們就能夠看出誰的需求彈性更低、誰更難捨難離了。
例如,如果價格變化了2%,需求量因此變化了5%,那麼彈性就是5%÷2%=2.5。彈性大於1,表示只要價格發生一定幅度的變化,需求量就會有更大幅度的變化。一般來說,奢侈品,例如香水、名煙、名表和名照相機等,都有這個特點。
在圖3–2中,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變化。
例如,原本有各種各樣品質的香煙——每包1元、5元、10元——出口到國外。如果西方國家對香煙實施配額制,說每包香煙要多付5元的附加費,那麼這時能出口的,是便宜的香煙還是貴的香煙?答案是:只有貴的香煙才值得出口,便宜的香煙就不能出口了。這樣,出口的香煙種類減少了,國外消費者的選擇也相應少了。
是的,堂堂需求第一定律,聽上去就是這麼拙樸。但這一拙樸的定律卻是對人性深刻而基本的刻畫——人總是善於根據代價的高低而靈活應變。
註解2:當價格以外的任何因素髮生變化時,整條需求曲線發生變動和轉動,但依然保持傾斜向下。
在《戰俘營里的經濟組織》一講中我們講到,那位隨軍牧師手裡拿著1罐乳酪和5根香煙,在營房裡走了一圈,達成了許多交易,他的商業活動所創造的剩餘就叫交易剩餘。

第029講 需求第二定律

假設有兩種蘋果,一種是普通蘋果,一種是精選蘋果。關於二者的成本,我們看下面的表3–1。

第030講 需求第三定律

需求曲線中的自變數和因變數
我們怎麼能知道不存在「價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的例子呢?的確有過一些記載,但它們幾乎全都可以理解為價格以外的某些因素髮生了變化。諾貝爾獎得主斯蒂格勒以前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說,要是哪位經濟學家真的發現了反例,那麼他「以行內的標準來看必定能名垂青史並且平步青雲」。斯蒂格勒繼續寫道:「既然這兩大甜頭是大多數經濟學家夢寐以求的東西,而他們誰也找不到這樣的需求定律的反例,那麼可見這樣的反例是多麼稀有。」而實際上,只要有經濟學家報告說找到了這樣的例子,說價格上升時消費也增加了,那麼別的經濟學家就會設想,那是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導致了需求的增加。

圖3–9
需求曲線上的彈性處處不等,價格越高彈性越大
說起需求者隨著價格上升會變成供給者這一點,我還想起當年到美國讀書時給我提供住房的一對夫婦。他們都是音樂家,剛買了房,但是自己不住,提供給外來的學生。為什麼?因為房租比較高,他們寧願犧牲自己的享受來為別人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