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價格 如何減少競爭的無謂損失 競爭的邏輯|社會成本決定規則的優劣

第四章 價格 如何減少競爭的無謂損失

競爭的邏輯|社會成本決定規則的優劣

這種競爭方式,會指引人們去從事一些積極的、有收益的、給社會上其他人帶來福利的工作。按照出價高低來競爭,一下子就跟其他方式區分開了。它帶來的不是多餘的肌肉、不實用的知識、複雜的社會關係,它帶來的是社會上其他人也願意付錢購買的商品或者服務。正因為這樣,按照出價的高低來競爭,造成的無謂損失是最小的,由於競爭而消耗的資源是最少的。
一個人殺了一個人,被稱為殺人犯。一個人殺了10個人,就被稱為連環殺人犯。一個人殺了10萬人呢?那他是個將軍。暴力,只有當它失敗的時候,人們才會譴責它;當它成功時,人們往往會膜拜它。暴力是古老而常見的競爭方式,在文明有了相當發展的今天仍然如此。
中國有句古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好多人爭取的東西,比如房子、車子、票子,最後都要看文憑。而爭奪文憑,基本靠智力。所以考試不僅是人們競爭的一個重要方法,而且與暴力相比,它要文明得多。
認錢還是認人
我們知道美國的農產品就經常出現過剩。很多人說農產品是一種事關國家安全的產品,需要扶持,因此政府要把農產品的價格拔高一些,而這恰恰是很多國家農產品過剩的原因。
除此之外,人們還可以按照勞動時間、隨機性、等待時間來進行分配。
由於農產品的價格高於市價,農民多生產就多賺,他們當然會拚命地生產。但價格過高,產品就不能順利賣出去。這時農民要想真的在農產品上獲得收益,就必須得到政府的扶持。而政府用來扶持農產品的資金是有限的,於是農民和農民之間會展開競爭,看誰能得到政府的扶持。
在過去的中國,輩分特別重要,因為它其實是一種社會公認的界定產權的辦法。誰的輩分高一點,誰的輩分低一點,人們會在不同的場合反覆重申。吃飯的時候誰先夾菜,飯桌上魚頭對著誰,祭祖的時候祭品怎麼分配,這些全都有講究。這不僅僅是為了講究,而是為了彰顯和重申每一個人的產權、社會地位以及分配社會上稀缺資源的權利。
除了按年齡、輩分,人們還會按社會身份來分配。
計劃經濟時代有一個詞叫「短缺經濟」,是指在社會上什麼東西都不夠。所謂什麼東西都不夠,實際上指的是人們必須採用價格以外的方式競爭。比如在蘇聯,人們非常習慣排隊。每個人上街口袋裡都放一個網兜,一看到有人排隊,就先加入他們的隊伍,至於排什麼隊不管,只要排上隊最後得到了就是好的。時間不值錢,那些通過排隊買到的商品才值錢。
當時我在喬治·梅森大九*九*藏*書學讀書,經濟系裡有一位1986年就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教授詹姆斯·布坎南。他的停車位就在離教學樓最近的那個位置,而且這個停車位上還豎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RESERVED PARKING FOR DR. BUCHANAN ONLY. TOWING ENFORCED 24 HOURS.」(「布坎南博士專屬車位。違者全天候拖車。」)我對這塊牌子記憶猶新。
最常用的一個辦法就是暴力,看誰能把別人打倒。最後從人堆里爬出來的那個人,就能得到這塊麵包。
過去計劃經濟的年代,有很多商品,也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例如火車的卧鋪,就需要一定級別的官員才能乘坐。
最後一種競爭規則,就是按照出價的高低,有錢就能買到。這是我們今天社會中特別常見的一種競爭辦法。
人面臨的一個最基本的約束就是稀缺,東西不夠。那麼東西不夠時,人們是怎麼分配的呢?我們想象一下,一個島上有一群人,但只有一塊麵包。我們需要通過什麼樣的辦法來確定這塊麵包歸誰呢?

第036講 各種競爭規則孰優孰劣

我們前面介紹了人類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競爭規則,接下來,我們將對各種規則進行比較,看看到底哪種競爭規則更好。
我們一旦把競爭規則確定下來,人們就會朝著一個特定的方向去努力。這個努力的過程,就會消耗真實的資源、時間、金錢、注意力等。

第035講 競爭的規則

除了上述競爭規則,還有一種規則是被很多人所接受的,那就是按需分配,誰需要給誰。
按出價高低競爭,可讓社會財富高速增加
除了智力的高低,還可以用年齡的大小來排序,年紀大的多得,年紀輕的少得。論資排輩,也是一種競爭辦法。
短缺不是供應的減少,而是指在商品的價格受到抑制的情況下,人們不僅要通過出價的方式去競爭,還需要依靠其他非價格的方式去競爭的一種特殊現象。
每種競爭規則本身都會帶來成本
我們看到,稀缺是永恆的,而短缺和過剩都是價格受到人為干預的結果。當價格過低時,人們不得不展開價格以外的競爭方式,來爭奪他們需要的商品,這時就會出現短缺;而當價格被人為拔高以後,賣家就不得不採用價格以外的方式,才能把東西賣出去,這時就會出現過剩。
幾年前在北京,人們普遍打不到計程車。有人說是車不夠,實際上北京的計程車有6萬輛。打不到車,不是車不夠read.99csw.com,而是計程車的價格不到位,結果導致乘客必須展開價格以外的競爭才能打到車。
所有這些競爭規則里,哪一個更公平?答案是,公平與不公平要看說的人是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公平觀:身強力壯的人、喜歡練武的人,會覺得暴力是個挺好的規則;學霸會覺得考試是一個挺文明、挺公平的辦法;根正苗紅的人會說要按出身來排序;有北上廣深戶口的人會說戶口其實挺好的……當然,有錢的人會說,按照出價高低更公平。
靠智力高低競爭資源
回顧中國的經濟改革,如果只用一句話來概括,我會說,它是有關競爭規則改變的改革:從過去看排隊的時間,看出身,看政治面貌,變成另外一個規則,那就是看出價的高低。
按需分配與價高者得
改革開放40年帶來的巨大成果是,今天我們所需要的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基本上都是以認錢——按照出價的高低——的方式來分配的。就這麼一個簡單的社會競爭規則的轉變,造成了我們整個社會財富的巨大變化。
關於競爭的規則,我們需要了解,沒有任何一個規則比別的規則更公平。選擇不同的規則,稟賦不同的人,勝出的機會就不一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場,要讓所有人都同意某個規則是最公平的,是近乎不可能的事。
人們為了爭取想要的東西,就必鬚生產一些別人也想要的東西。在競爭過程中,當每個人都這麼做的時候,產品和服務就會迅速豐富起來。
如果將暴力作為競爭標準,人們就需要經常練武,練武本身就是一種成本;如果將智力、教育水平作為標準,人們就會整天學習、考試,這本身也是成本;如果根據社會職務的高低,那麼就會有攀附的成本;如果將先到先得作為標準,那就會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如果按需分配,根據社會虧欠多少來分配,人們就要花費不少裝窮的成本;如果隨機搖號分配,那麼參与搖號的人就會越來越多,產品就會落到那些其實並不需要的人手上,資源最終就會越來越稀缺,這也是一種成本。
與此相對,北京有多少間總統套房?我想不會超過60間,但是我們從未聽人抱怨過北京的總統套房短缺。人們都知道總統套房好,也都想住總統套房,但為什麼它沒出現過短缺的現象呢?原因很簡單,總統套房的標價足夠高。所以只要根據價格進行分配,就不會出現短缺。
每當農民不能順利地把他們的產品賣出去,而必須加上他們對政府扶持的競爭的時候,我們就稱這種現象為「農產品過剩」。要解決農產品過九-九-藏-書剩的問題,政府要麼減少補貼,要麼限制農民的產量,要麼引導農民自行處理掉那些超出市場需求的產品。
過剩是價格被人為拔高的結果
但是短缺卻經常成為新聞。我們看報紙雜誌,看電視,經常聽說某個商品又成為短缺商品了。那麼什麼是短缺呢?
我小時候經常聽說資本主義很腐朽,牛奶都要倒掉,土豆都爛在地里。當時的解釋是資本主義生產盲目,沒有計劃性。今天我們知道,其實這就是我們說的過剩。在美國還發生過一種非常可笑的現象,那就是政府為了鼓勵農民不要過多地生產而直接補貼農民,花錢請他們不要種地。這就是所謂的過剩現象。
許多競爭帶來的成本,其他人都難以得益
在美國讀大學時,不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開車去,停車場非常大。因為停車場非常大,有些人就不得不把車停在離教學樓很遠的地方。那麼誰有資格把車停在靠近教學樓的地方呢?是校長,是教授,還是學生?按身份來界定。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沒有聽說賓士汽車短缺過。它只是稀缺,但不會短缺,它永遠在商店裡等著我們。哪怕是暫時缺貨,也不會成為一個新聞,不會成為一個社會現象。蒂芙尼的鑽石也一樣,它永遠待在商店裡等待著顧客。人們只要把錢放下,就可以帶它回家。我們從未看哪個媒體說,蒂芙尼的鑽石短缺了。
暴力之外,比較常見的辦法是比拼智力。誰的智力高,誰就能得到那塊麵包。
所有這些競爭規則都是人類社會嘗試過的規則。我們選擇不同的規則,就會有不同的人更容易勝出。如果用暴力做標準,那麼身體強壯的人就比較容易勝出;用智力做標準,聰明的人就容易勝出;用身份做標準,那些出身比較好的、根正苗紅的人就容易勝出;以先到先得為標準,那些時間成本比較低的人就比較容易勝出;以出價的高低為標準,有錢人就比較容易勝出。

第037講 何謂短缺和過剩

誠然,除了「認錢」以外,我們有許多需要「認人」的場合,戀愛、招聘、教學就是典型例子。在這些例子中,男女雙方、雇傭雙方、教學雙方,與其說是在進行買賣,不如說是在擇偶。這時,「認錢」就不是上策,因為雙方尋求的都主要是非金錢的品質。也就是說,在交易的雙方都需要「挑客」的情況下,「認人」的標準往往比「認錢」的標準更可取。
按照勞動時間、隨機分配與先到先得原則分配財產
以論資排輩界定產權read•99csw.com
按社會身份分配財產
計程車短缺了,是指出錢打不到計程車,人們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打到車,這叫短缺。春節期間買不到火車票,人們要找黃牛黨才能買到,這叫短缺。過去在計劃經濟時代,人們有錢買不到吃的,買不到穿的,買不到用的,需要用糧票、布票、電燈泡票,才能買到想要的東西,這叫短缺。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某個商品短缺了,某個商品過剩了。那麼在經濟學里,短缺和過剩指的是什麼呢?
沒有任何一個規則比別的規則更公平
首先是按照勞動時間分配,誰賺的工分多,誰能分配到的資源就比較多。其次是隨機分配,比如北京買車的資格,就是隨機分配的,搖號決定,既不按暴力、智力,也不按年齡、身份,完全隨機。還有就是先到先得的方法,誰先來誰先得到服務,誰先來誰先得到商品。這也是一種競爭辦法,看上去也挺公平的。
但是,這些競爭帶來的成本,其他人是很難得益的。
所以,選擇不同的規則,稟賦不同的人機會就不一樣。
當然,只要有一方沒有挑客的需求,那麼「認錢」就往往是更可取的。例如,儘管顧客買衣服時都很挑剔,挑質地、挑顏色、挑剪裁等等,但只要商家覺得不必挑客,他就可以按「價高者得」的方式賣衣服。
因此,每當人們採用一個競爭規則,這個規則本身都會帶來成本。
稀缺是人類乃至動物都普遍面臨的基本約束。好的東西永遠不夠。既然如此,那稀缺就不是新聞,也不是經濟學家有能力解決的。
如果我們練武練得很出色,最後搶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練武本身所花費的成本對我們來說是值得的,但是社會上其他人,卻不能從我們多出來的那些肌肉上得到好處;我們花很長時間排隊,能得到自己要的東西,對我們來說,這些時間花得值得,但是社會上其他人,卻不能從我們排隊所浪費的時間當中得到任何好處;同樣地,如果我們受過很多教育,腦袋裡那些有關唐詩宋詞的知識很多,別人也不可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有些人去攀附權貴,有些人努力鑽營,所有這些努力本身,對於得到資源的人來說似乎都是值得的,但是對於社會上其他人來說,這些努力都是一種無謂的損失,也就是說資源被白白浪費掉了。

思考題

在文章中列出的這些競爭規則裏面,哪一個最公平?

思考題

請你舉一個短缺或者過剩的例子,並且提出你的解決方案。

https://read.99csw.com
我們知道,物物交換的交易費用極高,因為匹配的交易者相遇(稱為雙重偶然性,double–coincidence)的概率很低。而交易當中只要有一方是認錢不認人的,就能極大地增加交易的機會。這恰恰是貨幣的妙處所在。
當年我爸媽分房時,還是福利分房。那時候不是誰有錢就能買房,而是按照需求來分配,誰更需要就分配給誰。單位分房有一個公式,根據這個公式計算分數,看誰更需要:那些夫妻分居兩年的,就不如那些分居10年的更需要,分居10年的就不如30年的更需要。
以個人的視角看世界,撲面而來的是稀缺、選擇、成本和需求這幾個關鍵詞;如果轉換視角,聚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麼競爭和合作就是最好的概括了。我們先從競爭談起,稍後再用巨大的篇幅談合作。
那些根據排隊來分配產品的國家,為什麼往往都很貧窮?原因就在於,人們每天為了爭取到一點物資所花的時間和精力很多,而這些被花費掉的時間和精力,對社會其他人沒有用處。
從公平的角度看,出價高低並不比別的分配方式更公平。但是從效率的角度,從社會財富積累的角度,從如何減少競爭帶來的無謂損失的角度看,出價高低比別的競爭方式更有效率,它直接帶來了社會財富的高速增長。

思考題

既然按出價高低這麼好,我們到底還有沒有別的什麼商品,是不應該按出價的高低來分配的,錢不能買什麼?

短缺是因為價格受到了抑制
只有一種競爭方式是例外。認錢,按照出價高低來競爭,就不一樣。如果凡事都要用出價高低來競爭,人們就會努力地去賺錢。為了賺錢,人們就得生產和提供別人需要的商品或服務,讓別人自願購買。
更重要的是,不論選擇哪一種競爭規則,競爭都會有成本。
稀缺與短缺的關係
短缺是指因為價格受到了抑制,人們僅僅用出價的辦法買不到這種商品,而只有採取其他的競爭方式才能得到這種商品的情形。
暴力依然是非常重要和常見的競爭規則
同樣,過剩不是供給過多,而是商品的價格被人為地抬高,以至賣家必須搭配其他的競爭手段或服務,才能把商品賣出去的現象。過剩是價格被人為拔高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