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章 協調 眾人如何彼此影響 貨幣規律|貨幣像水又像蜜

第十章 協調 眾人如何彼此影響

宏觀經濟和公共選擇兩個領域,都研究個人在集體中互相協調的規律。
每個人都想多掙一點錢,但如果政府有求必應地多印錢,那每個人都會變窮;每個人的意見都應該得到尊重,但如果每個人都去投票,投票的結果可能恰恰會損害大部分人的利益;人人都贊成把富人的錢分一點給窮人,但真正受益的可能是中產階級;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但越是讓陪審團員來判案,錯判的概率可能越大。
讓我們來探討這些眾人互相影響的規律。

貨幣規律|貨幣像水又像蜜

果然,他們說中了。
所以在整個通貨膨脹發生的過程中,財富主要以錢的形式保存的人會受損,而財富主要以物的方式保存的人會相對得益。那些靠固定收入過日子的人會受損,而那些靠不斷出售他們的資產兌現現金的人會得益。

「資不抵債的困難」(insolvency problem),是商業銀行系統所面臨的另外一類困難。如果遇到這種困難,這家商業銀行就該倒閉,就跟任何一家經營不善的小賣部都應該倒閉的道理一樣。
但問題是,上一講我們說了,貨幣像蜜又像水,它在開始的時候像蜜,但它的分佈是不均勻的,能夠誤導人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會向整個社會、整個經濟體擴散出去。人們逐漸明白,這隻不過是一場通貨膨脹而已,我收入增加的同時,我的人工、鋪租等成本全漲上去了。
經濟學家關於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關係的認識,集中體現在對所謂的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的看法上。
表10–1 商業銀行創造貨幣
時期新通貨存款法定準備金(20%)新增活期存款
第一天1000200800
第二天800160640
第三天640128512
第四天512102.4409.6
……………………
總計500010004000

第104講 商業銀行創造貨幣

這個問題跟上一講說的關於通貨膨脹成因的兩派經濟學觀點之爭有關。
弗里德曼是在1968年預言滯脹的可能性的,僅過了兩年滯脹就出現了。他因此名聲大振,在1976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而另外一位和弗里德曼同期發表相同觀點的經濟學家埃德蒙德·菲爾普斯運氣就沒那麼好,到了2006年,也就是30年後他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第106講 通貨膨脹的過程

歷史上有很多國家都經歷過惡性通貨膨脹,例如德國,就曾經經歷過每個月的通貨膨脹率持續達到322%的情況;「二戰」之後的匈牙利,也經歷過每天19%的惡性通貨膨脹率。
資料來源:Brian Snowdon, et.al., A Modern Guide to Macroeconomics, 1994。
這一派的經濟學家說,雖然影響一般物價水平的因素至少有三個,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一個國家的貨物總量是基本不變的,而貨幣流通的速度也是基本不變的。在公式P=MV/Y里,分母Y基本不變,分子里的V也基本不變,所以大部分情況下物價P的上漲都可以歸咎於M的增長,即貨幣流通量的增長。
貨幣為什麼有用
舉個例子。一家餐廳的生意最近越來越好,客人也越來越多,人們來了之後越來越願意花錢。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這家餐廳的飯菜可口、服務好,把顧客從別的店吸引過來,它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了更高的相對優勢;另一種可能是政府多發了貨幣,整個社會都變得有錢了。
遇到一位賣牛奶的人,這是第一重偶然性;這個人也需要我的麵包,這是第二重偶然性。兩重偶然性加在一起缺一不可,這並不容易。兩個人相親相愛,也需要滿足雙重偶然性,所以也很不容易。
如果是自己的相對優勢增加了,那就應該擴大生產,多招人、多開分店。如果這隻不過是普遍的物價上漲,在收入增加的同時要承受更高的工資成本、原料成本、房租成本,那就應該按兵不動。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決策。
貨幣作用之一:避免交易中雙重偶然性的要求
在選用何種商品作為貨幣的問題上,500多年前,16世紀英國的伊麗莎白鑄幣局局長格雷欣(Thomas Gresham)發現了所謂的「劣幣驅逐良幣定律」。
這個定律講的是,一旦一個社會確定了用某種商品作為貨幣,這種商品在流通當中的質量就會發生變化。質量較高的品種會被人們保存下來,質量較低的會留在流通當中,質量不高的貨九-九-藏-書幣會把質量較高的貨幣驅趕出流通領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劣幣驅逐良幣」。(Good money is driven out by cheap money.)
他根據英國在1861年到1957年的統計數據標出了很多點,他把這些點串聯起來,能夠看到一個從左上角到右下角傾斜向下的趨勢,即貨幣工資變動率跟失業率成反比。這本來是符合常理、不難理解的。
就這麼簡單的四個變數之間的關係——貨幣數量論——到今天為止都是經濟學家理解通貨膨脹的最基本框架。但對於其中的細節,宏觀經濟學家經常有很多爭論。例如,如果貨幣發行量過大,M無限增大,當然最後會體現在物價上漲上,但有些經濟學家卻會說,如果貨物的總量也同時增大的話,那麼通貨膨脹的現象就會被抵消掉。
奧地利學派里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自發秩序」(spontaneous order),它的意思是,我們今天在社會上看到的秩序,不是由哪一個個人或者哪一個權威機構一廂情願地設計出來的,它是由無數人的行動匯合而成的。我們日常使用的語言是一種自發秩序,貨幣也是一種自發秩序。
我們開始一個新的篇章——宏觀經濟學。整個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其實是協調的問題,而協調的核心手段,就是貨幣。換句話說,宏觀經濟學的關注點,就是整個社會是如何通過貨幣來達成合作和協調的。
但問題的另一面在於,每一家商業銀行都是商業機構,它是通過對貨幣的低買高賣——向儲蓄客戶支付較低的利息,並向貸款客戶收取較高利息——來賺取利潤的。從這個角度看,商業銀行跟我們樓下的小賣部本質上沒有區別。而經營不善、資不抵債,是任何一家商業機構都可能遇到的困難。
第二天這800元放到市場里去,再迴流到商業銀行體系裡,商業銀行又必須留下其中的20%,也就是160元作為準備金,於是只有640元可以貸出去。
這時,被製造出來的通貨膨脹開始有了「正面」的效果:僱主開始招人,人們的收入增加,消費也增加,失業率下降,人們期待的通過製造通貨膨脹來對付失業的想法實現了。
如果是進口貨物造成的,我們就要限制進口;如果是農產品的收成不好造成的,政府就應該對農產品進行補貼;如果是年輕人買房買得多造成的,我們就得限購;如果是餐廳老闆故意提價,那我們就要實施物價管制,政府就要發文規定不得隨意漲價。

思考題

通貨膨脹只不過是貨幣數量不斷地增加而已,而貨幣本身只不過是一個記賬的符號,如果每個人的工資、收入、支出都加一個零的話,那對真實生活會有影響嗎?為什麼?

周其仁老師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解釋這種現象,文章的題目是《貨幣像水還像蜜》。每當貨幣增發時,這種像水又像蜜的過程就會對我們的行為產生一系列的影響。

思考題

當一個社會出現了比較高的失業率以後,政府應不應該有所作為?政府應該做些什麼呢?

在貨幣的幫助下,我只要遇到想買麵包的人,我們就可以完成交易。我把麵包賣給他,然後把賺到的錢存起來。同時,只要我見到賣牛奶的人,在貨幣的幫助下,我就可以用存起來的錢向他買牛奶了。這就是貨幣帶給我們的極大便利。
如果我們認為通貨膨脹是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的,我們就會譴責這些提價的人、提高工資的人、買房的人。但如果我們認為通貨膨脹的根源就在於發行的鈔票過多,我們就會覺得這些提價、漲工資和買房的行為是對通貨膨脹的一種合理反應,就跟冰是冷的、石頭是硬的、水往低處流一樣,沒什麼可指責的。通貨膨脹並不是這些人造成的,只不過是這些人察覺出來率先做出反應而已,而懲罰這些人,限制他們所採取的行動,並不能改變正在發生通貨膨脹這個事實。英文有句諺語叫「不要槍斃信使」。(Don't shoot the messenger.)槍斃信使並不能改變壞消息,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在通貨膨脹發生的過程中,在私人和政府之間也會產生財富的轉移,政府多印鈔票,政府的購買力就會增加,而民眾的購買力就會下降,這實際上是政府向民眾徵收的一種無形的稅。
門格爾在這篇文章里說,貨幣非常有用,而它之所以有用,在於人人都覺得它有用,人人都覺得別人願意接受它。貨幣的起源和形態,跟語言非常相似。一句話、一個詞能不能流行開來,不僅在於說的人喜歡怎麼說,還在於聽的人是否能接受,在於別人是否也願意這麼說。
通貨膨脹是指物價的持續增長。這裏的「物價」指的不是某種商品的價格,而是指一般的物價總水平。通貨膨脹的概念有兩個關鍵點:第一,它指的是總的物價水平;第二,是持續的增長,不是暫時的增長。
注:經濟學家把貨幣工資變動率改為通貨膨脹率,表示通貨膨脹率越高失業率越低。
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有很多,其中一個很常見的叫「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九_九_藏_書rice index, CPI)。在美國,這個指數是每個月由勞動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公布的。
這種貨幣要經過一段時間才逐漸在整個社會裡攤勻的現象被稱為坎蒂隆效應(Cantillon Effect)。經濟學家哈耶克曾經這樣描述過,他說這種效應更像我們把一種黏性液體,例如蜂蜜,倒入一個容器時發生的現象:
也有經濟學家爭論道,哪怕貨幣流通量根本不變,貨幣流通的速度發生了改變——比如今天大家都用信用卡或網上支付,貨幣流動的速度會大大增加——也會產生通貨膨脹,不能只怪那些印鈔票的人造成了通貨膨脹。
終於有一天,政府不得不採取行動以抑制通貨膨脹時,我需要的資金就接續不上了,招來的人可能就要被解僱。這時,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那條優美的曲線、亦步亦趨的反向關係,就會被打亂。
如果政府每多印一批鈔票,都用直升機在整個國家平均撒下去,每個人得到的貨幣增量都一樣,而且所有商品和服務的標價也同時靈敏地做出調整,那麼貨幣增發對我們的真實生活不會有影響。
應對通貨膨脹的兩種辦法
奧地利學派的鼻祖卡爾·門格爾(Carl Menger)寫的《論貨幣的起源》(On the Origins of Money, 1892),是回答這個問題的經典文章。
理解通貨膨脹的基本視角——貨幣數量論
如果政府反覆地使用通貨膨脹來對付失業,失業率就降不下去了,到時候有可能會出現通貨膨脹和高失業率同時並存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滯脹——既存在通貨膨脹,又存在經濟停滯的現象。
沒有貨幣,我需要成為天下所有商品的質量檢驗者;有了貨幣,我只要能夠檢驗貨幣的真假就行了。
通貨膨脹是錢太多了,錢相對於物來說不值錢了。
對於是什麼導致了通貨膨脹,經濟學家基本上分兩大學派。
這樣循環往複,最後1000元錢在20%的法定準備金率限制下,就只能創造4000元錢的新生貨幣。再加上我們稱之為基礎貨幣的1000元,就導致整個社會只有5000元的貨幣在流通(見表10–1)。
注:根據原來的菲利普斯曲線,貨幣工資越高,失業率越低。
經過這兩天的過程,我們看到商業銀行的賬戶,從第一天只有1000元,變成了第二天的2000元,到第三天變成3000元。一天一天地累積下去,銀行賬戶上的錢,在無止境地增長。
對通貨膨脹成因的兩派解釋
問題是,貨幣之所以有用,就在於人們相信它有用;而只要人們相信它有用,它就不需要用那麼高質量的商品來充當。選用劣幣就行了,選用劣幣才是有效的。因此,劣幣驅逐良幣是對的,但人們還應該補充一句「劣幣就是有效的貨幣」。(But cheap money is efficient money.)
比如說,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是120元,它指的是原來用100元就能夠買得到的一籃子貨物,現在需要用120元才能買得到。這一籃子貨物是事前約定好的、不變的,它並不等於我們日常所要消費的具體貨物種類。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到120元,並不意味著我們的日常開銷就肯定會增長那麼多,這隻不過是一個大致的統計。
如果一個社會的貨幣工資變動率比較高,人們就願意出來就業,失業率就比較低;相反,貨幣工資變動率比較低時,人們就更願意停下來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就業水平就比較低,換句話說,失業率就比較高。
我們再來看商業銀行是怎麼創造貨幣的。

第103講 貨幣的起源

當然,政府也向那些持有債券的人征了稅,因為政府將來向民眾償還債務時,這些還款的實際購買力是下降了的。
這種商業銀行無法滿足所有儲戶提現要求的現象,我們稱之為「流動性困難」(convertibility problem)。遇到這種困難,我們不能怪任何一家商業銀行。這時我們需要商業銀行背後有一個更強大的支撐,去盡量滿足所有兌換的要求,平息人們的傳言。只有這樣才能挽救整個商業銀行系統。
不管哪個社會,都需要貨幣的幫助。當萬物皆備於我,任何東西都可以做貨幣的時候,哪種東西會脫穎而出成為更流行的貨幣呢?
通貨膨脹具有轉移社會財富的效果
貨幣作用之二:降低質量檢驗成本
這個理論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表示:貨幣流通量乘以貨幣流通的速度,等於一個社會裡貨物的總量乘以平均物價。用符號來代表就是:
我們再來仔細地看一下,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過程:整個社會有1000元基礎貨幣,有1000元紙幣或者硬幣,在20%的準備金率下,商業銀行就能夠創造出5000元賬面上的流通貨幣。這是商業銀行本身固有的特徵。
通貨膨脹剛開始時,餐廳老闆發現他的客源不斷,最開始他不太相信,覺得這可能只是一兩天生意好而已。一個星期以後,老闆還是不敢輕舉妄動。但一個月以後、兩個月以後、三個月以後,老闆終於被自https://read•99csw.com己說服了:「這真的是我們經營有方,我們應該擴張,多招人、多開分店。」
當然,這個過程不是無止境的,商業銀行體系不能這麼肆無忌憚地創造貨幣。實際上政府對每一家商業銀行都有規定:它們在收到儲戶的存款,再把這筆錢貸出去以前,必須留下一部分作為所謂的「法定準備金」。
在物物交換的年代,人們達成交易是有條件的。我有麵包要出售,同時我需要牛奶,這時我必須遇到一個剛好手上有牛奶要出售,同時又需要麵包的人。只有這樣,我才能夠達成交易。這就是所謂的雙重偶然性。
圖10–3是美國、英國和加拿大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的關係曲線。我們會發現,早期在經濟學家預測的模型當中的那條優美的傾斜向下的曲線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好像蜘蛛網一樣亂七八糟的曲線,通貨膨脹和失業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了。
商業銀行固有機制催生流動性風險
金錢真的沒用嗎?如果真的沒用,它怎麼會在這麼長的時間里,這麼普遍地被使用呢?
例如,有大量人力資本積累的年輕人,他的工資在通貨膨脹過程中一定會水漲船高,這時他可能因此獲益,至少比那些拿固定收入的人損失要小。
我們想象一下,這1000元白天落進每一個人的口袋裡,到晚上下班時人們迫切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這筆錢再存到商業銀行體系裡去,這時商業銀行多了1000元。
菲利普斯曲線的原意與由來
但我們在物價剛剛上漲時是很難分辨這二者的不同的,通貨膨脹的發生、擴散和人們採取對策並不是瞬間完成的,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人相對得益,有些人相對受損。
經濟體里的任何一個個人、任何一家企業都難以判斷,這兩種可能中到底哪一種起了作用,而這又會直接影響人們的決策和行動。
另外一批經濟學家認為,通貨膨脹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錢發多了,解決的方案也只有一個,很簡單,就是少印錢,嚴格控制貨幣發行量。
注:商業銀行創造貨幣原理:每增加1元基礎貨幣,商業銀行系統就能創造出超過1元的活期存款。
假設這時社會上有傳言說,商業銀行里存的錢——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紙幣或者硬幣——實際上是不能滿足所有儲戶的兌換需求的,大家趕緊把錢取出來吧。如果大家聽信了這個傳言,都去取錢,商業銀行的錢夠不夠給大家取?答案是不夠。只要所有的儲戶聽到傳言去擠兌,商業銀行就一定會倒閉。這並不是商業銀行經營不善,這是由商業銀行能夠創造貨幣這種固有的機製造成的。
根據第一派經濟學家的觀點,既然通貨膨脹是由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的,那麼要抑制通貨膨脹,措施也應該是各種各樣的。
通貨膨脹與商家漲價無關
到今天,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從長期看,菲利普斯曲線是垂直的。也就是說,不論通貨膨脹率多高多低,失業率或者就業率都是一個比較固定的常數。
1968年,兩位經濟學家——其中一位是我們熟悉的弗里德曼,另外一位是埃德蒙德·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分別發表了論文,他們認為,從長期來看,不存在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的反向關係。
通貨膨脹的定義
但是後來的經濟學家把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改了一下,把貨幣工資變動率改為通貨膨脹率。他們畫出了一個新的圖,注意,這個新圖跟舊圖的橫坐標不變,都是失業率,但縱坐標就從貨幣工資變動率變成了通貨膨脹率(見圖10–2)。
而另外一派的經濟學家,他們一成不變地認為通貨膨脹的成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錢印多了,貨幣流通量太大了。

圖10–1 原來的菲利普斯曲線(英國)
市面上有一種觀點,到今天還廣為流傳,那就是通貨膨脹跟失業之間具有反比的關係。也就是說,每當社會上出現比較高的失業率時,人們可以通過製造一些通貨膨脹來解決它;相反,失業率越低,也就是就業率越高的話,社會的通貨膨脹率也會越高。
但問題就在於,在任何一場金融危機中,我們要很好地分辨一家有問題的商業銀行,到底是流動性的困難造成的,還是資不抵債的困難造成的,往往並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麼每當金融危機發生時,對於政府應不應該出手相救的問題,人們會爭論不休。這個問題不好解決,但我們至少明白了經濟學家們、官員們究竟為什麼而爭論。
這就是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過程。它創造貨幣的能力跟法定準備金率成反比,法定準備金率越高,它能夠創造貨幣的倍數就越低。
於是,商業銀行同時可能遇到兩類困難:一類是整個銀行系統本身所固有的「流動性困難」。如果有了擠兌的傳言,大家只有攜手來幫助它,才能挽救整個銀行系統。但同時,它又面臨另外一類困難,即由於經營不善而面臨倒閉的「資不抵債的困難」。遇到這樣的困難,我們就應該讓它接受市場的九九藏書懲罰。如果連經營不善也不用倒閉,那就不會有人負責任地經營了。

圖10–2

通貨膨脹的坎蒂隆效應
貨幣的第二個作用,是使得交易當中的質檢成本大大減少。

第105講 通貨膨脹的根源

貨幣,我們現在都覺得有用,但早期的哲學家反思金錢的作用時得出一個結論——錢沒什麼用。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說錢是無用的,翻譯成英語就是「Money is barren」。barren是貧瘠的、沒有價值的意思。
這個液體會有擴散到整個瓶底表面的趨勢,但是液體流動、擴散會有一個過程,剛開始時,蜂蜜倒下去會有一個小小的隆起,而這個隆起會慢慢地向外擴散,即使我們不再往裡倒更多的蜂蜜,要達到完全持平的表面仍然需要一段時間。
貨幣提供的第一個幫助,就是人們用不著滿足|交易中對雙重偶然性(double–coincidence)的要求了。
但現實生活中新增的貨幣總是通過某個出口逐漸流向社會的,這個流動的過程需要一段時間,貨幣對整個經濟生活的影響是不均勻的,這時它對人們的決策和行動就會產生影響。

思考題

既然通貨膨脹有這麼多不良的後果,那麼要避免通貨膨脹,你認為最有效的辦法是什麼?

「通貨膨脹」這個詞我們經常聽說,非常熟悉。接下來的幾講,將介紹通貨膨脹的概念、根源、產生及其與失業的關係,有助於我們在工作和生活當中做出各種決策。
不管怎樣,每當見到通貨膨脹現象時,宏觀經濟學家們就會爭論,問題到底出在什麼上:貨物總量不夠大?貨幣流通量太大?還是貨幣流通的速度加快了?歸根結底,根據貨幣數量論的公式,同時影響社會平均物價水平的因素至少有三個,究竟哪幾個因素起了多大的作用,是不容易精準確定的。
一派認為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年輕人急著要買房結婚,造成了通貨膨脹;工會組織起來要求加工資,造成了通貨膨脹;女士們喜歡買國外進口的名牌包包,進口數量和金額都大增,也造成了通貨膨脹;莊稼的收成不好,大豆貴了、蔥貴了,也能造成通貨膨脹。這是一派經濟學理論,我們經常能夠遇到。
劣幣驅逐良幣符合經濟效率
貨幣作用之三:增加市場交易量
我不贊成人們視金錢、視貨幣如糞土的看法。貨幣代表著機會,多掙錢不代表人們愛的只是錢,錢多隻代表人的機會更多、選擇更多。至於一個人怎麼使用這個機會,是個人的選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向。
威廉·菲利普斯(A.W. Phillips)是英國的一位經濟學家,他在1958年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目叫《1861—1957年英國失業與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的關係》(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 Rates in the United Kingdom,1861–1957, 1958)。論文中,菲利普斯研究了失業率和貨幣工資的變化率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見圖10–1)。
這時經濟學家又往前邁了一步,他們把問題理解為:根據英國的統計數據,失業率跟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反向的關係,通貨膨脹率越高失業率越低,失業率越高通貨膨脹率也就越低。

第107講 通貨膨脹與失業

貨幣的第三個作用,是在貨幣的第一和第二個作用的基礎上產生的。我們不需要滿足雙重偶然性的要求,質檢的成本大減,結果是什麼?結果是交易量大增。社會上每一個參与交易的人,幸福感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圖10–3 通脹率和失業率的關係曲線
什麼樣的銀行困境值得挽救
通貨膨脹是一種無形的稅收
但這個社會原來總共流通的貨幣也就只有1000元錢,這就是一個創造貨幣的過程。
到今天,人們基本上拋棄了用真實的商品來充當貨幣的做法,大家用的都是紙幣,甚至是電子貨幣。只要我們相信它有用,它就有用,這就行了。
商業銀行如何創造貨幣

如果沒有貨幣的幫助read.99csw.com,人們只能進行物物交換。我作為賣麵包的人,屠夫來買麵包時,我得學會檢驗他交換給我的肉合不合格;釀酒商來買麵包時,我得品嘗他的酒合不合格;裁縫來買麵包時,我得檢驗他的衣服合不合格。
這樣的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所以在任何社會,哪怕是在戰俘營里,人們都會很自然地享受貨幣帶來的好處。至於用什麼來做貨幣,相對來說是個次要的問題。
通貨膨脹對我們的真實生活有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多個方面。
出於這樣往前邁了一步的理解,越來越多的人相信,製造通貨膨脹是對付失業的一個有效措施。當出現比較嚴重的失業率時,政府就可以通過製造一點通貨膨脹來解決問題。實際上,當人們真的付諸行動,真的製造出通貨膨脹時,他們確實看到失業率有所下降。其原因就是我們在上一講講過的道理,每當發生通貨膨脹時,新增貨幣的擴散和人們對通貨膨脹來臨的認識是需要時間的。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就會被迷惑,做出錯誤的決定。
通貨膨脹最重要的影響就是,在經濟生活當中,每個個體很難分辨物價的上漲究竟是相對價格的變化還是物價整體水平的變化。
同時,通貨膨脹也會使得納稅人因為被迫上檔而多交了稅。所謂的被迫上檔,是因為在很多國家裡都有累進稅的制度,收入越高稅率就越高。通貨膨脹使得他們的工資水平上了一個檔次,結果要承受的稅率就更高了。他們的實際財富並沒有增加,在累進稅制度下,通貨膨脹使納稅人多交了稅。
假設一個封閉的社會裡有1000元錢在流動,人們利用這1000元錢進行交易。而這個社會裡有一個商業銀行系統,專門幫人把錢存起來,然後再貸出去,從中賺取利息的差價。
除了通貨膨脹以外,還有另外一個概念叫「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惡性通貨膨脹指的是每個月的通貨膨脹率超過了50%的情況。
曾經做過貨幣的物品,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歷史上幾乎所有東西都曾經做過貨幣。比如羊、豬、牛、馬、大米、鹽、酒、茶葉、鐵、銅、金、銀、象牙、指甲、動物的毛皮等等,當然還有最常見的石頭。由此看來,並非這些東西適合做貨幣才成為貨幣,而是人們極其需要貨幣的幫助,逮著什麼是什麼,它們就成了貨幣。
通貨膨脹讓人做出錯誤決策
還有經濟學家認為,M本身就會隨著市場對貨幣的需求變化而變化,它並不是僅僅由貨幣發行者操控的。用專業術語來說,它不是一個外生變數,而是一個內生變數。有時候,貨幣即使發行了,它也還沉睡在賬戶里;有時候,沉睡在賬戶里的貨幣會蘇醒過來,變得非常活躍,乃至即使沒有新增貨幣投放,也會出現通貨膨脹現象。

思考題

一個國家發行貨幣,貨幣發行量的多少,究竟是根據某個客觀的標準來定,還是根據貨幣發行人自己的意願來定的呢?

理解通貨膨脹,有一個古老、紮實、到今天還被廣泛使用的理論框架——「貨幣數量論」。經濟學家通過這個理論框架,來分析理解通貨膨脹這種現象。
假定政府規定的法定準備金率是20%,那意味著銀行第一天收到1000元以後,只能拿出其中的80%,也就是800元貸出去;
我們稍微做一個移項(P=MV/Y)就能看到,一個社會的平均物價跟這個社會的貨物總量成反比。換句話說,貨物總量越大,產生通貨膨脹的機會就越小。而社會的平均物價跟貨幣流通量成正比,貨幣流通量越大,產生通貨膨脹的機會也越大;同時它也跟貨幣流通的速度成正比,貨幣流通的速度越快,通貨膨脹的機會也越大。
由於理解通貨膨脹的成因不同,這兩派經濟學家提出來的對付通貨膨脹的措施也就不同。
以通脹對付失業可能出現滯漲
菲利普斯曲線為何失靈
換句話說,如果人們對通貨膨脹預測的能力在提高,那麼通過製造通貨膨脹來減少失業率的努力,就會越來越不管用。
幸運的是,有了貨幣的幫助以後,交易就不需要滿足雙重偶然性了,只要滿足一重偶然性即可。
人們不是一下子就能判斷出通貨膨脹效應的,這一點還帶來一個重要的後果,那就是我們經常能夠觀察到某些人、某些行業、某些企業會對已經來臨的通貨膨脹率先做出反應。有些企業先漲工資,有些房地產開發商賣的樓盤先漲價,有些人會先借一大筆錢來買房,他們這麼做是要對一步一步逼近的通貨膨脹做出反應,調整自己資源的定價,調整自己資源的組合方式,從而減少損失,甚至增加收入。
於是,人們很容易會有一個錯誤的印象,那就是通貨膨脹是由上述這些人或企業造成的:急著提高工資的企業,把房價抬得非常高的房地產商,爭先恐後去買房的消費者。如果不是這些人,通貨膨脹就不會發生了。
這些借錢的人把錢花出去以後,到第二天下班時,所有口袋裡有錢的人,他們迫切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又是把錢存回到商業銀行體系裡去。
而商業銀行收到錢以後,它最迫切要做的事情是把錢再貸出去。那些借到錢的人,最迫切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錢花出去,因為借錢本身是要支付利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