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二章 共和政體下的羅馬 斯巴達

第二章 共和政體下的羅馬

斯巴達

成年後的斯巴達人,服兵役的年限是20歲到60歲,通常有數千人,極少超過1萬人。少而精是斯巴達現狀的結果。
由於斯巴達人一切都服從於軍事目的,所以其軍事力量之強大令人驚畏。儘管軍隊數量很少,但是其威名甚至遠震波斯。在希臘,一提起精銳部隊,指的就是斯巴達的步兵軍團。
首先是征服者的子孫,構成現有統治階級的斯巴達人,他們是自由公民及其家人,共約1萬人,集中居住在市中心。服兵役是這些血統純正的斯巴達人的唯一工作,參与國政的權利也只有這些人能享有。
斯巴達人、皮里阿西人和黑勞士的人口比例約為1∶7∶16。這一人口比例決定了斯巴達的一切。
絕大多數的希臘城邦在雅典之後也步入了民主政體的行列。與此相反,斯巴達卻堅守著自己特有的政體。
即使在全希臘所有城邦都受雅典民主政治影響的時代,斯巴達仍然保持了其獨特的政體。不僅如此,在公元前7世紀後半葉,來庫古進行的改革進一步穩固了這一體制,使得斯巴達的風格更加激進。
作為軍事和政治的最高權力者,斯巴達有兩位國王,分別由兩家名門望族世襲。兩位國王不是輪流執政,而是同時執政,這就是「二頭政治」。這種政體與君主制的一位國王統治不同,這種由兩位國王共同統治的政體,又叫「兩黨制」。

與面向大海的雅典不同,斯巴達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中部,是需要翻過一座座山才能到https://read•99csw.com達的內陸之地。它的居民構成從建國之初就與雅典有所不同。
但是,斯巴達除了戰士什麼都不產。哲學、科學、文學、歷史、建築和雕刻,沒有留下任何一樣東西。非要說留下了什麼東西,那就是一個詞——「斯巴達式的」。
被認為有希望成為強壯戰士的嬰兒由父母撫養到6歲,一到7歲便要離開父母開始集體生活。他們與同齡人一同生活,按照以培養合格戰士為目的的嚴密計劃接受教育。當然,肉體的訓練是主要科目。在每四年舉行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想必金牌,不,準確地說是月桂冠,戴到斯巴達人頭上的次數一定是最多的。
但是,在古代,斯巴達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隨著他們的假想敵雅典實力的不斷增強,斯巴達人也漸漸對自己固守斯巴達式山地感到不安。他們開始向外侵略,到了公元前6世紀末,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幾乎都被斯巴達置於其統治之下。

公元前1200年前後,多利亞人揮師南下,征服了原住民后,建立了城邦——斯巴達。征服者多利亞人沒有在斯巴達實行同化原住民的政策。像斯巴達這樣,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界限分明,並一直保持這種狀態的城邦只此一個。在斯巴達,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區別不在於有無實力,而在於民族的不同。
作為斯巴達的戰士,別說是埋頭讀書了,就連心存疑問或浮想聯翩都是不被認可的。在廣場上逮九九藏書著一個人就與之辯論,直到對方承認自己的無知才放人走的蘇格拉底要是到了斯巴達,一定是他還沒收到一個弟子就被趕出去了。對於斯巴達人來說,美德就是勇敢、服從和有愛國心。
他廢除了之前在斯巴達流通的金幣和銀幣,決定以鐵幣作為流通貨幣。因為使用鐵制貨幣,別國商人就不願前來通商,於是,一切與艱苦樸素的生活無關的東西也就不會再進入斯巴達境內。而艱苦樸素的生活需要的東西在斯巴達境內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但是,建立了斯巴達體制的來庫古深知,改革光靠嘴說是不夠的,只有到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地步,改革才會成功,才會持久。
斯巴達人專事軍務而把農業和工商業交給被統治階級的做法,大概是只佔總人口二十四分之一的人口要統治餘下人口的一個策略吧。尤其是被統治者中,打上了農奴身份烙印的黑勞士常常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因此,以軍事國家著稱的斯巴達是從最初出於安定國內的需要而漸漸發展成為軍事國家的。
從事農業的黑勞士每年只要把自己收穫的農產品中的一半交給斯巴達人就可以了,所以斯巴達人本來就不富裕,又因為使用鐵幣,他們更是沒有了要儲存糧食的興緻。但是,無論生活水平多麼低下,只要大家都處於同樣的水平,也就不會產生嫉妒,自然也就沒有富人和窮人之間的階級鬥爭。斯巴達因此以沒有竊賊而聞名。斯巴達也沒有雅典那種擺脫不掉的權力鬥爭,因此得以在政治https://read.99csw•com上保持了長久的穩定。
無論是少年的宿舍還是戰士的兵營,都沒有相應的建築物,他們都要生活在帳篷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斯巴達人可以忍受惡劣的環境。過了30歲才被認為是獨立公民的斯巴達人,才可以和妻兒一起在有牆有屋頂的室內生活,也只有獨立公民才能享有這種權利。
到了20歲,斯巴達人就開始服兵役,一直到60歲退役。30歲之前有義務過集體生活,即使結了婚,晚上也必須回到兵營。
孩子一出生就要經過長老們的檢查。經過檢查,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能健康、平安地長大,被認為不夠健壯的孩子當即會被拋棄或淪為奴隸。
來庫古的改革使斯巴達更加徹底地成為一個軍事大國,斯巴達人的日常生活更是以軍務為至高目的。
即便是男子,除了適合少年學習的讀物外,絕不歡迎內容曲高和寡的書籍和喋喋不休的高談闊論。至今在義大利仍將沉默寡言的人稱為「斯巴達式的」人,斯巴達城邦所在的地方叫「斯巴達式的」地方。在古代斯巴達,夸夸其談會遭到蔑視,在大會上發言也以簡明扼要為佳。
所謂「改革」,實在是一個令人深感恐怖的說法,因為改革失敗會置一個民族于死地。即便成功,也會決定一個民族的風格,由此決定一個民族的未來,因此絕不可草率從事。
與梭倫改革決定了雅典的風格一樣,來庫古的改革也決定了斯巴達的風格,雖然這兩個風格截然不同。
有公民權的斯巴達人並九九藏書非一成年便有權出席公民大會,行使自己的一票權。他們必須等到30歲才能享有這些權利。公民大會由30歲以上的斯巴達人組成。除此之外,還有長老會議。長老會議成員共28人,年齡都在60歲以上,由公民大會選出,任期為終身。另外加上2位國王,長老會成員的總人數是30人。
皮里阿西人是自由人,但沒有公民權,當然也沒有參与國政的權利。不享有公民權的他們自然沒有選舉權,但是有義務服兵役。古代國家公民權的概念是只要有服兵役的義務,自然就有參政的權利。但是斯巴達的皮里阿西人在服兵役時只能夠作為兵卒,所以在軍務方面的權利可能也有別於專職的斯巴達人享有的權利吧。
斯巴達城邦種姓制度的最後一個階層是農奴——黑勞士,他們是多利亞人入侵前的斯巴達原住民。處於希臘青銅器文明中心的他們被使用鐵器的多利亞人征服后,甘居農奴地位,雖然不是奴隸,卻相當於奴隸。除了結婚,他們沒有參政權、私有財產權和裁判權等公民享有的諸多權利,甚至連公民應盡的義務——服兵役——也沒有。他們唯一的工作就是在斯巴達人的農場里勞作。
和男子一樣,無論是訓練還是運動會,女子都要以裸體進行。大概來庫古認為越是掩飾就越容易產生邪念吧。在斯巴達,性生活不過是以生產身強力壯的戰士為目的的一種手段,因此,單身會被人蔑視。丈夫戰死後,已經養育了子女的寡婦,國家更是鼓勵其再婚。斯巴達女人的義務read.99csw•com是儘可能多地生育健康的孩子,同時料理好以紡織為主的家務事。
其次是從事工商業的階級,皮里阿西人,他們既不是多利亞人,也不是斯巴達原住民,他們大概是追隨征服者多利亞人而來的出生於其他地方的希臘人。
斯巴達聯合所有已經處於其統治之下的城邦,組成了「伯羅奔尼撒同盟」。加入這一軍事同盟的條件之一是當斯巴達發動戰爭時要提供兵力援助,再就是實行貴族政體而不是民主政體。斯巴達沒有要求同盟國每年進貢,因為對斯巴達來說,士兵遠比金錢更重要。斯巴達把採用民主政體的城邦看作自己的敵人。

公元前500年前後,在多達150個的希臘城邦中,只有雅典和斯巴達異軍突起,遙遙領先於其他各城邦。雅典靠的是經濟實力,斯巴達倚仗的是軍事力量。可是,在這一時期,生活方式截然相反的兩強之間並沒有發生衝突。如果此時希臘內部發生戰爭的話,其結果必定兩敗俱傷,因為大敵從希臘之外襲來。波斯戰爭開始了。
在斯巴達,除了參与國政和服兵役外,男女完全平等。女人和男人一樣為了有一個健壯的體格,有義務吃好飯,當然也是為了可以生育健康的後代。為此有嚴格的體重管理,嚴禁甜食、酒和美食。和男人一樣,女人也必須接受體育教育,並在一次次的運動會上接受檢驗,成績優秀的比較容易嫁出去。如果在當時女子也能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話,在女子項目上,斯巴達的女子大概要佔絕對優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