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羅馬教廷與第五次十字軍(1218—1221年) 議和提案(二)

第三章 羅馬教廷與第五次十字軍
(1218—1221年)

議和提案(二)

面對比上次更加優厚的議和方案,十字軍的領導人物紛紛開始動搖。中近東的基督徒都認為,沒有比這個議和方案更好的解決辦法了。
而阿爾·卡米爾正繼承了其父的這一性格特徵。
1221年夏天的洪水,也受到了大壩的阻擋。在朝向三角洲西部的亞歷山大方向,洪水向往常一樣,受到大壩阻擋后,通過水閘流向下游,然而在靠近達米埃塔的東側,埃及人關閉了水閘,使河水在大壩上方大量蓄積。
在此次的議和提案中,蘇丹還加入了如下的內容:
這次議和提案的內容中,有一半和前一次相同。只要十字軍同意撤出埃及,阿爾·卡米爾就九_九_藏_書將耶路撒冷和加利利返還,並負責修復各地的十字軍城堡。
於是,阿爾·卡米爾做出了決定勝負的一著。
接下來,當東側大壩上方河水水位上漲到一定程度之後,埃及人並未打開水閘,而是直接將大壩破壞。
一、議和的有效期為30年。
而英諾森三世教皇更是如同對待養子一般,不惜代價地支持這位年輕的皇子取得帝位。
阿爾·卡米爾雖然遠在埃及,卻已經了解到十字軍方面的動向。在基督教陣營中給他透露信息的,應當是與其保持友好商貿關係的威尼斯人。至於具體是誰將消息傳到蘇丹耳中,就是歷史留下九_九_藏_書的謎團了。
蘇丹阿爾·卡米爾不由得緊張起來。他一定聽自己的父親阿拉迪爾講過,在第三次十字軍的時代,率軍遠征的紅鬍子腓特烈曾讓薩拉丁寢食難安。此次腓特烈二世所率領的,想必也是一支強大的軍隊。年輕有為的領袖所率的這支大軍,是此時的埃及所無法抵擋的。阿爾·卡米爾的蘇丹地位,也因此而岌岌可危。
第二,無論發生什麼狀況,都一如既往地冷靜沉著。
這次提出反對意見的,仍然是教皇的代表佩拉約。他認為,由於眾望所歸的新領袖腓特烈二世已經在前往中東的路上,這位新皇帝將率領大軍,開闢通往開羅的道read.99csw.com路。因此,十字軍理應追求勝果,而不是在此講和。
然而,如果議和方案得到接受,耶路撒冷就將回到基督徒手中。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與其說是阿爾·卡米爾紳士的做法,不如說是在十字軍眾望所歸的新領袖到來之前,做出的一種外交姿態。
然而達米埃塔也不再安全無憂。為了引走奪路而來的洪水,十字軍不得不把城牆附近的港灣填平,結果威尼斯的船隊就無法靠近。失去了來自威尼斯船隊的給養,這座城市孤立無援。此時又恰逢疫病流行的盛夏。
二、穆斯林承擔對耶路撒冷的城牆進行重建的費用。
於是,十字軍並未在https://read.99csw•com達米埃塔久留,而是繼續沿尼羅河上溯,向開羅方向進軍。
第二次議和的提案再次遭到拒絕之後,阿爾·卡米爾的處境愈加艱難。
此時,這位蘇丹得知了一條情報——當年尼羅河水量大增,上游的河水正向下游奔騰而來。
1221年春天,阿爾·卡米爾第二次向達米埃塔的十字軍派去了議和的特使。
第一,在真實情況尚不完全明朗時,絕不說大話;
英明且能征善戰的青年皇帝腓特烈二世,獲得了全歐洲的矚目。他正是以「紅鬍子」綽號著稱於世的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直系孫輩。
之所以卡米爾之父阿拉迪爾能夠在獅心王理查和他的近臣面前得到信賴九-九-藏-書,是由於以下兩個原因:
人們為了調整尼羅河在三角洲地帶的水量,在其三角洲的各個支流分支處建立了大壩。因而在尼羅河漲水之後,洪流並不會直接流向三角洲,而是被各處的大壩阻擋一部分。
在第五次十字軍東征開始時,阿爾·卡米爾之弟阿爾·穆阿扎姆曾下令將耶路撒冷的城牆盡數破壞。當時之所以這樣做,是阿尤布王朝考慮集中防守埃及大本營,而由於十字軍會集中力量奪取耶路撒冷,先行破壞其城牆有利於穆斯林一方反擊。
於是化為洪水的河水奔流北下,沖向溯河而上的十字軍。滿載武器的士兵和軍馬霎時間被洪水一起沖走,狼狽不堪的殘餘部隊逃回了達米埃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