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四章 不流血的十字軍 反對大合唱

第四章 不流血的十字軍

反對大合唱

首先,身在阿卡的耶路撒冷總主教言辭激烈地提出了反對意見。條頓騎士團團長赫爾曼進言說,畢竟聖城已從異教徒手中奪了回來,是否可以帶朝聖者去佔領解放的聖城。但總主教的答覆卻是斷然不可。

第三次十字軍遠征后的基督教勢力(1192年)
基督教世界掀起的反響之激烈遠遠超過了伊斯蘭世界的反應。
不能忘記的是,第五次十字軍在十字軍歷史上第一次入侵了埃及,而迎頭痛擊十字軍的,正是這位當時剛剛當上蘇丹、權力基礎還很薄弱的阿爾-卡米勒。他當然會認為,只要十字軍不來遠征,埃及不但能夠安泰,還能同居住在中近東的基督教徒共生下去。而且他還會想,如果把耶路撒冷讓給十字軍,他們便不會再來,問題便會消解。
也許是腓特烈以忠告的形式讓阿爾-卡米勒悟到了這種可能性。腓特烈正是因為在十字軍等事情上把容易頭腦發熱的教皇和天主教會變成了自己的對立面而歷經艱辛。
然而,此次媾和的內容為人所知以後,不論是在基督教方面,還是在伊斯蘭教方面都立即引發了一片嘩然。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反對媾和。首先,從歐洲遠道而來的朝聖者們就很高興。自從腓特烈抵達這裏以後,這些人就以安全為由被禁止前往聖城朝聖。隨著媾和的成功,他們一窩蜂地湧向了耶路撒冷。
不過反對的聲浪總是很高,而贊成的聲音總是很九-九-藏-書小。腓特烈似乎早已知道情況會是這樣,毫不在意這個反對和譴責媾和的大合唱。從2月到3月,他一直全神貫注地鞏固那些已成為基督教方面防衛要衝的各地的城寨。
這一點正是羅馬教皇對理查和腓特烈評價的不同之處,前者最終未能奪回而後者成功奪回了耶路撒冷。

「哈丁戰役」后的基督教勢力(1187年)
阿爾-卡米勒冒著風險成就了「腓特烈與阿爾-卡米勒的媾和」,腓特烈也冒著同樣的風險。而且,當時34歲的腓特烈所冒的風險糾纏了他一輩子。
時間也對阿爾-卡米勒絕對有利,因為腓特烈不可能一直待在中近東,這在任何人的眼裡都是明擺著的。
我在這裏重複一下,按照羅馬教皇的想法,聖地巴勒斯坦和聖城耶路撒冷必須通過基督教徒流血才能得到「解放」。正因為如此,教皇許諾參加戰鬥的人全部免罪。這是中世紀信仰篤深的基督教徒最渴求的願望。
阿爾-卡米勒傾聽了他的忠告,才想到索性就把耶路撒冷果斷地讓出去。難道不是這樣嗎?

腓特烈與阿爾-卡米勒媾和后的基督教勢力(1229年)

第一次十字軍遠征構築的十字軍國家領土(1119年)
九*九*藏*書
阿爾-卡米勒要以完全的形式把這座城市斷然讓渡出去。這是為什麼?局勢對阿爾-卡米勒有利,為什麼還要斷然邁出這一步?
在伊斯蘭方面,美索不達米亞的蘇丹阿爾-阿斯拉夫認為這是把聖城耶路撒冷拱手讓給了敵人,首先發聲反對。但由於阿爾-卡米勒的勢力極其穩固,反對的呼聲沒有蔓延到伊斯蘭世界全境。
然而,這終究是我的想象。歸根結底,這隻是某些人的想象而已,這些人還沒有完全放棄這樣的思想:即便存在宗教上的差異,也會有理解和協調的餘地。但不訴諸這樣的想象,我們就無法弄清阿爾-卡米勒如此決斷的真正原因。
我不禁要反過來思考。再度把耶路撒冷奪回伊斯蘭手中的最大功臣薩拉丁同獅心王理查簽訂了媾和協約,同意基督教徒來耶路撒冷朝聖,保障這些朝聖者旅行期間的行動自由和安全。繼承薩拉丁的阿迪勒也繼承了這條路線。可是他們兩人都沒有把耶路撒冷讓給基督教徒,也從沒想過要這樣做。
其次,在宗教騎士團中,條頓騎士團直屬皇帝,所以不存在問題。醫院騎士團也一直堅持配合皇帝行動。媾和成功之後,腓特烈離開雅法開始視察城寨,醫院騎士團的團長就經常與皇帝同行。
然而,只要不承認伊斯蘭教徒在耶路撒冷的聖地,就永遠不能實現與異教徒之間的共生。
九*九*藏*書不僅如此,總主教還十萬火急地給教皇寫信譴責腓特烈。他說:
13世紀時的歐洲人單憑耶路撒冷處在伊斯蘭的統治之下這一點,就會悲哀嘆息,認為主耶穌之城在異教徒的桎梏下痛苦煎熬,而根本不管聖城的實際情況如何。這種悲哀嘆息會轉化為仇恨,要以派十字軍前去奪回才可能消解。這就是說,只要耶路撒冷處在伊斯蘭的統治之下,居住在歐洲的基督教徒內心和大腦便會持續發熱,就不會停止組織十字軍攻取耶路撒冷的行動。
對這些神職人員來說,與異教徒交涉本身就是基督教徒的錯誤行為。「解放」聖城耶路撒冷不能依靠與異教徒的對話,而是必須通過基督教徒流血來完成。何況媾和還承認了聖城中的一部分為「伊斯蘭地區」,這樣的「解放」不值得稱為解放。

正在握手的腓特烈和阿爾-卡米勒(實際上二人從未晤面)
還有,居住在劃歸基督教方面的海港城市裡的居民,以這些城市為據點同伊斯蘭世界做貿易的商人,他們都因為媾和成功而受益,因而內心一定贊成媾和。
即便把岩石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所在的「伊斯蘭地區」刨除在外,做出把耶路撒冷這座城市拱手讓給基督教方面的決定,作為伊斯蘭世界的領袖也是要冒極為重大的風險的。因為對伊斯蘭教徒來說,耶路撒冷也是他們的聖城。因而,當時的反對就很強烈,就連800年後的現代,這件事仍然一直被認為是「恥辱」。https://read•99csw.com
居住在中近東的基督教徒中激烈反對媾和的除了神職人員以外,還有聖殿騎士團。這個騎士團自成立以來就沒收了阿克薩清真寺,把它作為自己的總部。薩拉丁奪回耶路撒冷那年,他們被趕了出來,聖殿騎士團沒有總部的狀態一直持續到現在。在腓特烈與阿爾-卡米勒的媾和協議中,阿克薩所在地一帶作為「伊斯蘭地區」留給了伊斯蘭方面。他們42年來的夢想是能夠回到成立時的總部。然而,這個夢想由於媾和的成功而徹底無望了。
對總主教傑拉爾德來說,媾和條件所反映的腓特烈對異教徒的尊重和與異教徒共生的思想已經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程度。收到總主教的信后,教皇對腓特烈的評價非但沒有好轉,相反更加惡化。教皇為腓特烈解除開除教籍處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
我們不知道阿爾-卡米勒是如何說服弟弟的。但直到21世紀的今天,出自伊斯蘭教徒之手的關於十字軍的書籍仍然堅持將此次媾和定性為伊斯蘭教徒的「恥辱」。
「這個皇帝完全不配做基督教徒的皇帝,他只九*九*藏*書是一個無能之人,只知道跪在薩拉森人面前。從他的嘴裏說出來的凈是些感謝薩拉森人的話,這些話甚至受到那些無信仰之徒的輕蔑。」
很多研究家主張,即將50歲的阿爾-卡米勒對比他年輕15歲的腓特烈抱有個人的親近感。但單憑這一點解釋不了問題的全部。單靠阿爾-卡米勒對兩度遭到開除教籍的腓特烈所處的艱難處境抱有同情心這個理由,並不能完全解釋清楚這個問題。
當初同腓特烈談判的時候,阿爾-卡米勒根本不需要對腓特烈做出讓步。相反,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經充分預料到,把耶路撒冷讓給基督教方面必然招致伊斯蘭世界的猛烈反對。儘管如此,他還是斷然邁出了伯父、父親連想都沒想過的一步:把耶路撒冷讓出去。
喜歡古希臘的人來到雅典,會感動得心裏熱乎乎的。喜歡古羅馬的人來到永恆的城市羅馬,心裏也同樣會是熱乎乎的。喜歡法蘭西的人來到巴黎,喜歡英國的人來到倫敦,心裏都會是熱乎乎的。然而,不但使人心裏熱乎,而且會讓人連頭腦都發熱的城市卻只有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徒的聖城,也是伊斯蘭教徒的聖城。這座城市處在伊斯蘭教的統治之下,但卻一直都向基督教徒開放。儘管其間有第五次十字軍遠征時的3年中斷期,但從理查與薩拉丁媾和到腓特烈與阿爾-卡米勒媾和為止的37年間,耶路撒冷一直處在這種狀態之下。
獅心王理查也與天主教會所說的「無信仰之徒」成功地進行了媾和。但理查是在同對手薩拉丁反覆激戰之後,才與這個「無信仰之徒」成功媾和的。相反,腓特烈一仗未打,只憑著同「無信仰之徒」對話就達成了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