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經濟大恐慌 2

第三章 經濟大恐慌 2

有史以來最惡劣的周期蕭條最後終於結束了。1932年後,各方面的跡象都明白顯示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某些地區的經濟甚至開始呼嘯前進。到了30年代末期,日本和瑞典的生產量——不過後者稍差一點——幾乎已達不景氣前的兩倍,到了1938年,德國經濟已超出1929年的四分之一倍(不過義大利卻無如此好運)。甚至連經濟狀況最死寂的英國也出現復甦,不過眾人希望的高漲卻始終不曾到來。世界依然陷在一片蕭條中,其中以經濟最強國美國為最,美國總統羅斯福曾施行一連串「新政」(New Deal)以刺|激經濟——其中不乏相互矛盾之處——卻無法充分達到預期的效果。1937-1938年,經濟確曾一度強力復甦,可是旋即再度崩潰,還好這一回慘跌的規模,比1929年後稍好。汽車製造業一向是美國工業的標杆,始終未能恢復1929年時期的高峰;到了1938年,汽車總產量還只停留在1920年的水準(Historical Statistics,II,P.716)。身處90年代的人,回顧當年,最先便感到當時評論人士的一片悲觀氣氛。優秀的經濟學家認為,若任由資本主義自生自滅,便只有蕭條停滯一途。早在巴黎和會時,凱恩斯便提出這種看法。現在大恐慌過後,美國更瀰漫這種悲觀的論調。難道任何經濟體制一旦趨於成熟,都得走上這條長此停滯蕭條的不歸路?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A.Schumpeter)是另一個對資本主義前途持悲觀論預言的學派。他曾表示:「在任何經濟長期衰退之下,甚至連經濟學家也會受到時代氣氛的感染,跟眾人一同沉淪,提出蕭條將從此長駐不去的悲觀理論。」(Schumpeter,1954,p.1172)撫今追昔,也許未來當史家回顧1973-1991年的歷史之際,也會驚異70和80年代眾口一聲的頑固樂觀氣息,當時的眾人,一味否定資本主義世界將有再度陷入不景氣的觀點。
在這裏我們不用討論得太詳細,可是有兩件事卻不能不予注意:首先,年輕的凱恩斯曾發表一篇論文,強烈抨擊巴黎和會的決定;他的看法的確有其見地。凱恩斯本人曾是英國出席和會的低級代表之一,在這篇名為《和平對經濟的影響力》(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九*九*藏*書f the Peace)的一文里,凱恩斯主張,德國經濟若不復元,歐洲勢將無法恢復穩定自由的文明和經濟社會。法國為了保住本身的「安全」,強制不使德國抬頭,對經濟生產將具有反作用。事實上,法國也自身難保,根本無力執行自己設下的抑德政策;雖然1923年間,法國曾借口德方拒絕付款,出兵佔領了德國的工業中心區。最終,法方不得不接受事實,容忍德方在1924年後分期償付的政策;德國經濟也因此得到莫大的動力。可是其次,德國償付賠款的方式也是一大問題。凡想壓制德國,使其繼續衰弱下去的國家,都強要德國付現。因為可想而知,若讓德國以現有生產或出口所得折現賠付,勢必增強它的生產力,反而對競爭對手不利。事實上,各國共同施壓,強迫德方大量舉債賠款,因此德國賠款來源多為20年代向美國借貸的大筆貸款。從德方對手的觀點來看,這種辦法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使德國深陷債務之中,無力擴大出口,以平衡債務;德國進口量也果然
為什麼資本主義經濟在兩次大戰之間陷入困境?這個問題的答案,主要在於美國的情況。歐洲經濟破敗的責任,也許有一部分可以怪罪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交戰諸國身上。可是美國的本土遠離戰火,後來雖成為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參戰時間卻極為短促。更有甚者,美國經濟不但未因大戰垮台,反而像二戰期間一般,深得戰爭之利。1913年,美國事實上已經成為全世界經濟最強大的國家,工業生產量佔全球總量三分之一以上——僅次英法德三國的總和。到了1929年,美國已經囊括全世界總產量42%以上;而英法德歐洲三大工業國家的總和,卻只有區區28%(Hilgerdt,1945,Table l.14)。這個數字變化實在驚人之極。具體來看,1913-1920年間,美國鋼鐵產量躍升了四分之一,世界其他地區卻減少了約三分之一(Rostow,1987,p.194 Table III.33)。簡單地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在各方面都已成為首屈一指的經濟強國,不亞於它在二戰後再度稱霸的地位。只有經濟大蕭條期間,美國的領先優勢才暫受重挫。
這並不是說,歐洲即能脫去導致蕭條之責,而事實上,歐洲方面的問題多是因為政治因素。巴黎和會(19read.99csw.com19年)對德國索取數額未定的巨額賠款,以補償戰勝國戰費及戰爭損失。為了替這項賠款的正當性找借口,和約中還特別加上一條「戰爭罪」(war-guilt)款項,將大戰的責任全部推到德國頭上。而這種「罪在一國」的欲加之罪,不但在歷史上站不住腳,反而加速促成德國國家意識的高漲。至於確切的賠款數字,由於美國認為應依德國付款能力而定,而其他盟國——尤以法國為最——則堅持德方須全數負擔;相持之下,只好妥協,最後簽定的和約中,對賠款的額度沒有提。盟國如此苛刻要求,主要是為了可以不斷地對德國施加壓力,使其從此一蹶不振;至少法國的心意在於此。到了1921年,賠款數字總算講定為1320億德國金圓馬克,相當於當時的330億美元。如此天文數字,大家都知道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除非大家都覺得不景氣只是一時現象,對未來都抱著相當信心,否則像這樣大的危機帶來的衝擊自然異常嚴重。1929-1931年間,美國汽車產量驟減了一半。跌落得更厲害的是以低收入為對象的留聲唱片出版量(所謂的黑人唱片及爵士樂唱片);有一段時間幾乎完全銷聲匿跡。總而言之,「這一類新產品和新生活方式,跟鐵路、新式輪船、鋼鐵及生產機器工具都不一樣——後者有助於降低成本——前者卻得依靠收入快速普遍地增加,以及眾人對未來持有的高度信心。」(Rostow,1987,p.219)不幸的是,此刻一敗塗地、完全崩潰的,正是大眾的收入和信心。
高漲。但是這迫使德方以債養債整套做法的後果,我們都已經看見了,最終卻使德國及歐洲對美國的風吹草動極為敏感。1929年華爾街股票大跌之後,美國對外貸款資源發生危機,可是美方向外出借的能力,早在股市崩潰之前就開始衰退了。大蕭條期間,賠款付款這建築在沙灘上的架構,一古腦全部倒塌。到了最後,付不付款,對德國或世界經濟都無所謂了;付款停止,產生不了任何正面作用。因為經濟已經完全解體。1931-1933年間,為國際付款所做的各項安排也一一破產。
「賠款」一事,在美國主導之下,引發了無數辯論、危機及斡旋。如今德國固然欠下盟國賠款,盟國本身,在戰時也向華盛頓借了一大筆債。美方希望兩者並作一道解決,自然惹得友邦老大地read.99csw•com不高興。戰勝國索賠的數字,高到瘋狂的地步,等於1929年全德總收入的一倍半。而盟邦各國對美國的借債,同樣也高得嚇死人。英國對美欠債相當於英國全國總收入的一半;法國久美國的數字則等於法國總收入的三分之二(Hill1988,pp.15-16)。1924年的「道斯計劃」(Dawes Plan)規定了德國每年償還的數字;1929年的「楊格計劃」(YoungPlan),又將付款表重新調整,並附帶在瑞士巴塞爾(Basel)成立了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這是二戰之後出現的無數國際金融機構之先河。(本書寫作之際,這家清算銀行仍在營業。)由於實際原因所致,到了1932年,包括德國及盟國在內,所有的付款都告中止。只有芬蘭曾經償付過對美的戰時債務。
其一,當時,國際經濟呈現極端不平衡的局面,美國的高速成長,和世界上其他各國根本不成比例。世界性的經濟體系,完全發揮不了作用。因為美國與1914年之前作為全球中心所在的大英帝國不同,前者自給自足,對外界幾乎沒有任何需要。因此之故,美國又有一項與英國不同之處:它根本不在乎國際賬務支付是否穩定,更不會出面維持。而過去英國身為大出口國家,深知國際付款是用英鎊,所以極其注意維持其幣值的穩定。美國之所以不甚需要他國,是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它對外來的資金、勞力,以及(相對而言)日常必需品的需求,都較以往任何時候為低,只有少數原料例外。美國的出口,對世界其他地區雖然很重要——好萊塢等於獨霸了全球的電影市場——對本國總所得的重要性而言,卻比任何工業國家都小得多。美國退離世界經濟舞台中心,對全球影響到底有多重大,這也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美國經濟學家及政治人物顯然深受這類說法所動,認為美國的消極導致了蕭條的發生。因此二戰期間,他們極力說服華盛頓當局改弦更張。於是1945年後,美國便開始全力擔負起維持世界經濟穩定的責任(Kindleberger,1973)。
經濟大恐慌的緣由,還有另外一種解釋,那就是當時世界經濟產生的需求不夠,不足以維持長期的擴張。我們已經看見,20年代的繁榮現象其實相當虛弱,https://read.99csw.com甚至美國亦然,當時美國農業已經開始不景氣。跟眾人一向以為的偉大爵士時代的神話印象相反,一般人的工資也並未大幅上升。到了景氣末期,最後股價暴漲的幾年,工資甚至開始遲滯不前(HistoricalStatistics of the USA,I,p.164,Table D722-727)。當時的現象是,工資落後不動,可是利潤卻不成比例地大幅躍升。結果富者愈富,佔去全國資產的一大半。這種情況,在所有自由化市場暴漲時都是如此。工業生產力不斷快速增加,可是大眾需求卻無法配合,趕不上亨利·福特(Henry Ford)最盛時期大量生產的步伐。結果就是生產過剩,投機風大起,接下來引發的便是總體的崩潰了。在此,不論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意見何等紛紜,甚至到了今天他們還在爭辯不休。但是,當時凡對政府政策有興趣的人士,都對需求普遍不足的現象印象深刻,連凱恩斯也不例外。
然而,兩戰之間經濟之所以嚴重崩潰,大戰期間及戰後歐洲的分崩離析及政治紛亂,只能為其提供一部分理由。從經濟的觀點來看,可以分由兩方面討論。
2
總而言之,要了解世界經濟危機,必須從美國著手。美國畢竟是20年代最大的出口國,同時也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進口國家。至於原料與糧食的進口量,美國更包辦了15個最商業化國家進口總數的40%。難怪蕭條大風一起,必需品類如小麥、棉花、白糖、橡膠、蠶絲、銅錫、咖啡的生產國首當其衝,一敗塗地(Lary PP.28-29)。作為主要的進口國家,同樣地,美國也成為不景氣下最大的犧牲者。1929-1932年間,美國進口量跌落70%,出口量也以同樣程度銳減。從1929-1939年,世界貿易額縮減了三分之一,美國出口則幾乎暴跌一半。
更進一步來看,大戰不只強化了美國作為世界經濟主要工業生產國的地位,同時也將它變成全球最大的債權國。戰爭期間,英國為應付戰爭支出,不得不變賣許多海外資產,而它在全球的投資額損失了四分之一,其絕大部分在美國。法國損失更重,幾乎達半數,多數源於歐洲的革命及崩潰所致。而美國人呢,戰爭初起,他們尚是個負債國;到了戰事結束,卻搖身一變成為國際主要的貸方國家了。同時由於美國的海外業務多集中在歐洲及西半球(當時英國仍是九-九-藏-書亞非地區最大的投資國),美國對歐洲的影響自然是舉足輕重的。
最後的大崩潰終於來臨,對美國的打擊自然最為猛烈。又因為早先由於需求增長不足,商人大幅擴大消費信用以刺|激需求。如此一來,全面崩潰的打擊更重。(讀者諸君如記得80年代後期的現象,應當覺得這段歷史相當眼熟。)自欺的樂觀分子投機成風,又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欺世財務專家煽風點火,房地產界一度異常興旺,早在大崩潰前的好幾年就達到巔峰。銀行吃了大虧,一身死賬,現在對新申請的房屋貸款以及重新抵押,一律予以拒絕。可是為時已晚,已經來不及了,(1939年)將近半數的房屋貸款無法履行償付責任,平均一天有1000戶住宅被查封。拖累之下,美國數千家銀行一個接一個倒閉(Miles et al,1991,p.108)。當時全美國各種中短期的私人貸款,總數高達65億美元,其中僅汽車貸款一項,就佔了14億(Ziebura,p.49)。另外一項因素,愈使經濟受到信用暴增的影響。原來美國消費者借款的目的,不是花在傳統強健身心的衣食用項。而衣食消費,伸縮性很小。一個人再窮再苦,日常生活所需也有一定的基本額,降不到哪裡去。而同樣地,就算收入增加了兩倍,日常需用也不會同比例增加。可是美國民眾貸款購買的不是基本溫飽的東西,而是當時美國已經開始大力鼓吹的現代消費社會的耐用消費品。然而車子、房子,並不是急需之物,隨時可以延後,需求彈性很受收入的影響。
不過蕭條儘管蕭條,30年代其實是一個工業科技發明極有成就的十年,塑料的發展應用即為一例。事實上還有一個行業——也就是如今被稱為「遞介」(media 迷遞)的娛樂業——在兩次大戰之間的年代有突破性進展,至少在盎格魯撒克遜族的世界如此。大眾廣播普及,好萊塢電影工業欣欣向榮,照相凹版印刷的發明使得報紙開始登載圖片,更屬驚人創舉(見第六章)。大量失業的低迷年代里,灰色的城鎮中建起一家又一家如夢中皇宮的電影院,這種現象並非偶然,因為票實在太便宜了,而且失業打擊最重的老小兩輩,別的沒有,如今最多的就是時間,紛紛以看電影打發時光。社會學家也發現,在不景氣的年代,夫妻共同從事休閑活動的比例,也比以前大為提高(Stouffer,Lazarsfeld,pp.5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