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帝國告終 2

第七章 帝國告終 2

資本主義的世界性經濟,到了帝國時代更為發揚光大,深入全球每一角落,徹底地改變了人類世界的面貌。自十月革命以還,資本主義的腳步雖然曾在蘇聯大門口暫事停留,其勢卻已不復可擋。1929-1933年間的經濟大恐慌,因此成為反帝國主義及第三世界爭取解放運動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因為挾帶著資本主義而來的北大西洋勢力,來勢洶洶;任何一個地區,只要在西方商人及政府眼中稍具某種程度的經濟吸引力,不論其該地原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如何,都將無可逃遁,被吸入世界性市場的控制之中。唯一的例外,只有那些不適於人居住的地區,如阿拉伯的沙漠地帶,在石油或天然氣發現以前雖然神秘多彩,卻因為缺乏經濟價值,一時得以逃過資本主義在全世界撒下的天羅地網。一般來說,第三世界對世界市場的貢獻多屬農產品類的供應——包括工業原料、能源,以及農畜產品等——同時也為發達國家資金提供了投資的出路,包括政府貸款、運輸通訊和城市的基礎建設。若無這方面的建設,從屬國的資源就沒有那麼方便供其剝削了。1913年間,英國四分之三以上的海外投資——當時英國資金的輸出,還超出其他各國資金輸出的總和——都集中在政府股票、鐵路、港口,以及運輸方面(Brown,1963,pread.99csw.com.153)。
然而,不管西方是何居心,他們的如意算盤卻往往無法全盤得逞,部分原因,也就出在世界經濟社會那股強大的吸引力。本土經濟一旦被投入了這股買進賣出的商業社會大旋流,當地市場便油然而生,連帶刺|激了當地消費產品的生產活動。而本地的生產設施,購置成本自然也比較低廉。另外部分原因,則由於多年從屬地區的經濟生產——尤以亞洲為最——原本便具有高複雜度且悠久的組織源流及製造背景,更擁有相當成熟複雜的生產技術,以及豐富優良的人力資源。於是巨型的集散城市——從布宜諾斯艾利斯、悉尼,到孟買、上海、西貢——便成為北方諸國與從屬世界聯絡的典型環節。在進口業務大傘一時的籠罩之下,這些城市紛紛興起了自己的工業——雖然這種趨勢並非其統治者的本意。很長時期以來,進口的蘭開夏棉織品不但距離遙遠,而且價錢昂貴。現在既有近在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孟買北邊的商業中心)。上海的本地廠家——不論是由當地人自辦或是為外商代理——不必花費太多力氣,便可輕易就近供應印度或中國的市場。事實上,這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各地的真實寫照,英國棉織業的前途便也就此斷送。
馬克思的預言顯然很符合邏read.99csw•com輯,工業革命的火花最終果然傳遍了全世界。可是我們在深思馬克思的預言之餘,卻又不得不為另一個現象感到驚詫:直到帝國時代結束為止,事實上直至1970年以前,絕大部分的工業生產,始終不出發達資本性經濟之門。若打開世界工業地圖來看,30年代後期的唯一改變,是蘇聯五年計劃的實施(見第二章)。遲至60年代,位於西歐和北美的原有工業心臟地帶,依然包辦了全世界七成以上的總生產毛額。至於「附加性價值生產」(valueadded in manufacturing),也就是工業性的出產,更幾乎高達八成(Harris,1987,pp.102-130。舊有西方世界獨霸的重心,一直到20世紀后三分之一之際,才發生重大並顯著的轉移,其中包括日本工業的興起——1960年時日本的生產總額,還不及全球工業總額的4%。因此直到70年代,經濟學家才開始著書討論「國際分工的新現象」。換句話說,也就是舊心臟地帶的工業力量,在此時方才開始出現衰退的現象。
2
然而,這些從屬國家之所以工業化,卻非任何人有意的計劃,即使在南美國家也不例外。畜牧業發達的南美洲,將當地出產的肉類加以處理,做成罐頭以便運輸,本是最合理的發展。可九-九-藏-書是罐頭工業的出現,其意並不在幫助南美國家的工業化。說起來,葡萄牙不也有沙丁魚裝罐業及葡萄酒裝瓶業?可是葡萄牙並未因此而工業化。該國的工業化,也不是這兩項工業建立的目的。事實上,北方各國政府及實業家對待這些從屬國家的主要做法,是以出口養進口,也就是以當地農產品的收入,換購西方國家製造業的成品。1914年以前在英國控制下的世界經濟,就是建立在這種基礎之上(見《帝國的年代》第二章)。不過實際上,除了某些由殖民者建立的國家所謂「移居國資本經濟」(settler capitalism)之外,一般從屬國對西方國家產品的消化並不大。印度次大陸上3億居民,中國境內4億人口,皆貧窮不堪,加上本地生產足夠國民日常所需,實在沒有多餘的能力再向外購買任何產品。不過大英帝國運氣好,在它稱霸世界經濟的年頭,中印兩國貧苦大眾的購買力雖小,但是7億之眾的錙銖之數加起來,畢竟還是可以維持蘭開夏(Lancashire,英國紡織工業重地)棉紡工業的生意繼續運轉。英國紡織業利益之所在,與北方諸國其他製造業沒有兩樣,無非使得依賴性市場對其產品依賴日深,以至走上完全依賴之路。也就是讓前者始終停留在靠天吃飯的農業型經濟狀態之下。
帝國主義,read•99csw•com也就是那「舊有的國際分工形式」,在骨子裡顯然便有一股積極強化核心大國壟斷工業地位的傾向。帝國主義別有用心,刻意延續落後國家落後狀態的做法,曾在兩戰之間受到馬克思主義者的大力抨擊。1945年後,新興起的一批研究各種「依賴理論」的學者,也對帝國主義的自私心態提出嚴厲批評。這一類的攻擊固然理直氣壯,然而矛盾的是,工業建設在早年之所以始終留在老家而不曾向外擴展的真正原因,卻正在於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尚未成熟。說得更精確一點,主要是因為當時運輸通訊的科技不夠完善,妨礙了工業種子的傳播。要知道企業以謀利為目的,以資本累積為手段。根據它們見錢眼開的這一本賬,若無必要,顯然沒有非將鋼鐵生產留在賓夕法尼亞州(州內的匹茲堡為美國鋼鐵重鎮)或魯爾(Ruhr,德國工業重地)不可的理由。但是工業國的政府則不同,尤其是那些傾向保護主義或擁有龐大殖民地的國家,為保護本國工業,自然會使出全部手段,極力遏止具有潛在競爭可能的對手出現。其實就根本而言,建設殖民地對帝國主義的政府也不無好處。但是列數各殖民國家,只有日本在這方面進行過有系統的嘗試。1911年并吞朝鮮之後,日本曾在那裡設立了重工業。1931年後,又分別在中國的滿洲、台灣兩地興九九藏書建重工業。日本的動機,在於它看中了殖民地豐富的資源,加上地理位置接近,正可彌補本國原料稀少的缺憾,直接為日本的工業化效命。此外,在作為世界最大殖民地的印度,殖民政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始驚覺該地工業自給及防禦力量不足。於是雙管齊下,開始採取一系列由政府保護並直接參与的開發政策,以促進當地工業的建設和發展(Misra,1967,pp.239,256)。如果說,戰爭使得殖民官吏覺醒,使他們體會到殖民工業不足的害處;那麼1923-1933年間的經濟大恐慌,更使他們在財務上深受壓力。農產品價格下降,殖民政府維持收入的來源只有一個辦法,便是提高製造品的關稅,連帶影響到由母國(英國、法國,或荷蘭)製造進口的產品也難逃高稅率的命運。洋商經營的公司在此以前一直享受免稅進口的優惠;殖民地在它們眼中雖然屬於邊陲次要的市場,此時卻也深深感到在當地設廠直接產銷的必要(Holland 1985.p.13)。不過,儘管有戰爭和蕭條兩大因素的刺|激,依賴性經濟世界在20世紀前半世紀的生產重點,絕大多數依然停留在直接由土地出產的農業性質。兩相對照,20世紀中期以後,世界經濟則開始出現了「大躍進」。原本屬於依賴地位國家的經濟生活,也從此進入戲劇性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