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七章 靈魂深處的探索者:西格蒙·弗洛伊德 -2

第七章 靈魂深處的探索者:西格蒙·弗洛伊德 -2

廣場恐懼症患者可能會是在街上受到焦慮襲擊的,這就可能在以後反覆在街上發作。他現在會形成廣場恐懼症的病症,這也可能被描述成一種禁忌,一種自我功能的限制,通過這個限制,他就可以避開焦慮的襲擊。我們可以在病症形成的時候加以干擾,這樣就可以看見其相反的一面。比如,我們可以用迷戀來干擾他。如果我們阻止一位病人,不讓他完成自己的洗滌儀式,他就會陷入無法忍受的焦慮之中,很明顯,他一直就是靠病症來保護自己的。
弗洛伊德在新世紀頭幾年完成了大小不一的許多著述,其中有兩部特別重要,一部使他聲名大噪,另一部令他惡名昭彰。
不管出自什麼原因,心理分析學作為一種療法和一種心理學獲得了成功,弗洛伊德本人的名聲也自1909年起扶搖直上,到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到達頂峰。他的名字已經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了。儘管只有很少的人真正讀過他的任何著作,但是,每一位讀過書的人照理都知道他是誰。他對現代思想的影響常與愛因斯坦相提並論,許多著名的學者都給他寫信或者找機會攀龍附風。媒體業巨頭試圖以他的名字和聲譽大撈一把。1924年,審理里昂波德和里歐波謀殺案的時候,《芝加哥論壇報》的出版人羅伯特·麥克哥米克上校出資25000美元,請弗洛伊德到芝加哥來分析這兩位年輕的謀殺犯,可弗洛伊德拒絕了。薩繆爾·高德溫提出給弗洛伊德10萬美元來幫他製作一些描述歷史上著名的愛情故事的電影,弗洛伊德的答覆使自己的名字上了《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弗洛伊德婉拒高德溫。維也納心理分析大師對高額電影協作款不動聲色」。弗洛伊德對這些顯赫聲名興趣不大,可是,1930年他被授予哥德獎的時候,他說那是「我作為一個公民的人生高峰」。
「快樂和不快樂原則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學中是最基本的概念,」瓊斯說。「它自動調節精神貫注的過程。」「精神貫注」在弗洛伊德的寫作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術語,這個詞是標準版的譯者詹姆斯·斯特雷奇根據弗格伊德所用的Besetzung這個德語詞改制的,原來的意思是「全神貫注」或者「充滿」,弗洛伊德用這個詞表示「精神能量的裝載」,或者,按後來的說法,是「情感投入」。
可是,在弗洛伊德的前輩和同時代人,特別是催眠大師們的作品當中,已經有很多的線索,說是無意識在人的精神生活當中起一種積極的作用。還有些人甚至把「動力學」這個詞運用到上面了。弗洛伊德採納了這些思想,並以他的臨床經驗和自我分析為基礎,把它們變成了另外一種形式。
這個團體慢慢成長起來,它早期的成員包括奧托·蘭克、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山達·弗倫茨和歐內斯特·瓊斯,後來註定都成了心理學運動中的大腕。到1906年,共有17名成員,兩年後,這個不斷成長的團體組成了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不過已經分出了教派,爭吵不斷。這時期,在歐洲和美洲也冒出了許多類似的學會,到1910年,在紐倫堡的一次大會上,國際心理分析協會也成立了。
兒童期性|欲:
用現實原則來替代快樂原則,並不意味著可以去掉快樂原則,而是它的防護。一種暫時的快樂,由於其結果是不確定的(也就是說,願望的那些結果),會被放棄掉,可只是為了便於順著這個新的路徑在稍後一點的時間里獲取確定的快樂。
瑞士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卡爾·榮格不同意弗洛伊德有關精神病的性|欲起源的重要理論。他認為,精神病是當前調節不良的表現,而不是嬰兒期或兒童期的創傷由起的疾病。榮格還堅信宗教和神秘主義的信條,相信所有人共有的「集體無意識」精神現象。這些學說是他和弗洛伊德之間產生爭論的根源。榮格曾經是弗洛伊德熱切的信徒,可是,他慢慢地退了出來,1914年,他從弗洛伊德運動中正式分裂出來,並形成了自己的學派。
弗洛伊德放棄了在生理學基礎上建立一種有關精神活動的理論的努力,這之後,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僅僅5年時間內(1895-1900),他發明了一種新的心理療法,並形成了若干有關人類心理學的革命性理論。在後來的許多年裡,他會對這些理論進行擴充、修正和增補,但是,假若他1900以後什麼也沒有做,對心理學也會帶來一個新的景象。他有關意識的理論散見於他在這個時期寫的各種文章里,其主要內容如下:
簡單說,不能允許的一個願望,如果被壓抑下來,又以不當的方式加以處理,就會變成精神病症。這個病症對患者來說是沉重的,可並沒有它所釋放的焦慮所造成的代價大:
今天,弗洛伊德的論敵和崇拜者在這一點上都達成了一致意見,即他的理想已經滲入西方文化,產生了一大批不同的心理分析療法,而且,更重要的是,深刻地影響到了藝術家和作家、立法者、教師、父母、廣告人和大多數有文化的人思想人性和他們本身的方式。如費希爾和格林堡所言:「弗洛伊德的理論現在已經是我們文化實質的基礎部分。」從任何數量的客觀標準來說,事情毫無疑問地就是如此。但是,我們都直觀地感覺到事情應該如此。我們只需要稍為想一想就可以看出,我們多麼頻繁,多麼自然地引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學術語來進行思考:不同物體的性象徵,許多的幽默當中的隱藏的敵意(或者半藏半露),小錯誤和小毛病裏面無意識的理由,冒險和自我毀滅行為當中的隱秘的動機,同性戀發展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努力尋找一些人的所作所為的「真實原因」的答案,等等,等等。這樣的思維方法遍及我們生活當中的每時每刻。
他認為,這個驅動力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在兒童時期,它通常因為原初過程而導向異性的父母。眾所周知,弗洛伊德把這些驅動力叫做俄狄浦斯,因為在希臘神話中,這個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殺了親父並娶了生身母親。在小男孩中,這種導向母親的性驅動力伴隨著對父親這個情敵的仇視,還有甩掉他的惡劣願望。可是,通過現實的二級過程思想,這個孩子認識到,他的父親遠較他為強,在彼此的爭鬥中父親必贏無疑,而且,俄狄浦斯式的願望包含了很嚴重的危險。結果,這種願望與恐懼之間的衝突導致了不可忍受的焦慮。弗洛伊德直到1910年才把這個東西叫做「俄狄浦斯情結」,可在90年代末期給弗里士的一些信件當中,他已經開始把這個類比引向俄狄浦斯神話了,在1900的《釋夢》中,他已經以簡單的形式公開論及這個理論了。他認為俄狄浦斯情結是人類經驗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把最初的性衝動導向我們的母親,並把最初的仇恨和我們最開始的謀殺願望導向我們的父親,這也許」——他後來把「也許」砍掉了——「就是我們所有人的命運。我們的夢告訴我們,事情就是這樣的。」後來,他又形成了有關女孩子當中一些不同但類似現象的理論。
正是因為他對病人和無窮無盡的一些細微瑣事的高度注意,弗洛伊德才把他創立的心理學當中的一些主要因素串起來了。他對早期發現的主要擴展和修正如下所示:
可是,他指的嬰兒期和兒童期性|欲,其概念是比成人性|欲更為寬廣,更為廣義的衝動。弗洛伊德儘管把它叫作性|欲或者力比多,可實際上指的是追求任何意義上的肉體快|感的普遍慾望。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嬰兒是多重倒錯的。最開始,嘴唇是主要的快|感帶,最初是通過吮吸,然後通過銜咬和進食獲取的。孩子到了1歲半和3歲之間時,肛|門區成了主要的快|感來源,因為他或者她已經開始控制並意識到糞便的排泄或保留。到了3歲和6歲的時候,孩子通過生殖器的自我刺|激來獲取快|感。
在新生嬰兒中,所有的精神過程都是本我過程,它們處於無意識和原初狀態。本我是不可以任何類似邏輯推理的東西來理喻的。它是一支大鍋,裝滿要滿足原初慾望的一些本能性的要求,這些原初慾望與自我保存(飢餓、渴望,如此之類)、性|欲和進取有關。本我的要求按快樂原則進行,它們要滿足緊張感的釋放,而不管社會規則或者由這些尋找釋放行為而產生的現實後果。
許多哲學家和心理學家早已發現,人類行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趨樂避苦所致。弗洛伊德把這種理論歸入他的無意識理論里去,但改變了其重心。他說,整個精神機關的基本促進動力,來自沒有得到滿足的願望或者沒有得到平息的激動——一個釋放由此而產生的未滿足感(不快)的願望,從而消解緊張,得到快樂。在早期,弗洛伊德把它叫做「不快樂原則」,可後來重新命名為「快樂原則」,這個標籤後來成為心理學詞彙的一部分。
然而,自我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卻不是有意識的。它的很多過程都是潛意識的——沒有壓抑下去,但也沒有處於焦點之下。例如,我們是在意識之外完成很多解決問題的活動的,我們繼續考慮一些收集到的信息,考慮實現目標的一些方式,可並沒有有意識地去思考這些東西。當一個主意突然來到腦海里,就像來自虛無之中一樣時,那是因為我們一直就在尋找這個主意。同樣地,潛意識會操縱我們早已嫻熟得體的一些技巧,讓有意識的思維在別處自由地使用它有限的注意力。一位訓練有素的音樂家的手指,是在他讀樂譜的時候自動彈奏正確的音鍵的,他不需要就此思考。
第一部是1901年發表的《普通心理病理學》。它談論的是諸如遺忘、說話走嘴和做事笨手笨腳這些話題,弗洛伊德認為這些不光是一些小毛病,而是有非常重要的無意識原因的。儘管該書的目的非常嚴肅,可是,滿篇都是從弗洛伊德自己的生活、病人的生活和從報刊及其它來源收集到的許多逗笑的材料。有個例子是弗洛伊德最喜歡舉出來的,他後來在其它一些作品中也引用過的。九九藏書說是,奧地利國會眾議院的主席知道,特別召集的一次會議不會產生什麼好結果,因此暗地裡希望它早點結束,會議開始時,他正式宣布:「先生們,我注意到占合法大多數的出席者已經到場,因此我宣布,會議到此結束!」《普通心理病理學》成了弗洛伊德最為暢銷的書,在他活著的時候,已經出了11版,並且翻譯成了12種外語。
在女孩子這方面,情況稍有不同,按照弗洛伊德後來對女性成長的觀點,她們意識到自己沒有陰|莖,並想象她們已經被閹割掉了。她遭受著「陰|莖嫉妒」的痛苦,她對母親的愛變成了敵意(她想象是自己的母親允許自己沒有陰|莖就出生下來或者被閹割掉的),她夢想通過與父親生一個孩子來彌補這個損失。可這個夢證明不可能實現,最後,她只好放棄,與母親認同,解除容易引起自己的焦慮感的敵意。但是,由於她沒有陰|莖,她對傷害的恐懼比男孩子的少。她對父親的俄狄浦斯感覺並沒有像男孩子對母親的感覺那樣完全徹底地壓抑下來,這就限制了她的性格成長。在她的整個一生中,她認為自己已經被割除了陰|莖的感覺,都對她的性格形成、她的人生目標、她的道德感和她的自我價值觀產生負面的影響。如蓋依所言:「到1920年代,弗洛伊德好像已經採納了這個觀點,即小女孩是一個沒有成功的男孩,而已經成人的婦女就是一種被閹割后的男人。」(最近幾十年,弗洛伊德的女性心理學理論已經廣泛地被認為是狹隘和受文化約束的,而且,由於在過去幾十年內,女性性格和婦女的地位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的理論也已經完全被證明是錯誤的。弗洛伊德本人承認,他對女性心理學的理解是「不完全和片斷性的」,並曾說:「從來沒有人搞清楚,我自已經過對女性心靈30年的研究也沒有能夠回答的一個問題是,『女人需要什麼?』」)
性發展的後期階段:
弗洛伊德心理學過去是,現在仍然是以完全內窺的方式和好像沒有時間的方式來探索的,它與發生在他周圍世界里的那麼多東西形成鮮明對照。電能、內燃機、汽車和飛機、電話和無線電,都在劇烈地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模式;戰爭和革命摧毀了帝國,孕育了新的民主和獨裁政體;等級結構和家庭生活的維多利亞基礎分崩離析,並導致更廣泛的選舉權、社會流動性、女權和離婚。在發生的所有這些事情里,弗洛伊德還是專註于原初和永恆的內在真理:性|欲和其它的本能,它們與外部世界要求之間的衝突,兒童期的事件及其對他們的人格和情感造成的影響。
飢餓是一個典型的願望。當原初思想(想象食物,夢見食物)不能達成畫餅充饑的效果時,二級過程思維便會接過驅除苦痛的任務,會神貫注或者精神能量會被轉移到現實世界的活動上去,如購買食物,燒制食品等,這些活動過一陣子就能排除飢餓感,並帶來輕鬆快樂。因此,原初過程是按快樂原則來行事的,而二級過程是按現實原則行事的。可是,如弗洛伊德後來所補充的那樣:
客觀證據證明,精神活動分成自我、超我和本我三重層次是可以確認的。發展理論得到了支持,因為口唇期和肛|門期性|欲(指嬰兒口唇快|感中涉及性|欲的成分)、俄狄浦斯和閹割情結都好像是出現過的。另外,成人性格模式中像口唇和肛|門性格一般也可看見。防衛機制壓抑經常使用這一點好像不用懷疑,其它一些防衛機制也似可見。性象徵是一種經過證明的現象,在夢幻裡外都已經存在過,它的確是與人性基本的衝突相關聯。另外,弗洛伊德關於精神病的一些推斷似乎也得到了支持……(總起來說)在弗洛伊德的概念當中,對心理分析理論致關重要的一些概念都已經得到支持。
弗洛伊德比以前任何時候更感到無人問津,孤立無援。他的門診業務,原指望這本書會有所幫助的,哪知還是要死不活,他仍然遭受著害怕貧窮的痛苦。他與布羅伊爾的友誼早就斷了線,他對弗里士作為自己的密友、支持者、合作人和偶象的、非常熱切的親密和無法獨立的依賴也在崩潰之中。在他進行自我分析的時候,他曾仔細地分析了他對弗里士近乎崇拜的感情,發現這裏面有幾乎精神病的傾向和一種掩蓋起來的、含有同性戀成分的因素在裏面。當自我分析使弗絡伊德從對弗里士的情感依賴中解脫出來的時候,後者變得很容易激怒,經常是雞蛋裏面挑骨頭。1900年8月的一次大會上,他們彼此瘋狂地攻擊對方的觀點,弗里士告訴弗洛伊德說,他懷疑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研究有什麼價值。他們再也沒有碰過面,他們通信往來的熱情也逐漸消失。幾年以後,他們之間的友誼突然間完全終結,當時,弗里士譴責弗洛伊德把他尚未出版的萬有遺傳雙性論理論透露給哲學家奧托·魏寧格(他然後在出版物中使用了這些觀點),而又沒有指明這是弗里士的觀點。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這個模式也許只是其開創者人格特徵在一個機構中的反映。弗洛伊德曾是布羅伊爾,然後又是弗里士的密友,可後來,他們的友誼都冷淡下來,而且,在別人發展出一套與他自己不同的理論時,彼此間竟惡語相向,直到不相往來,他與兩個人的情況都是如此。在後來的許多年裡,他與最親密的門徒和同事間都出現了類似的裂痕。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實際上進行了許多的工作,以實現這個目標。有些人進行了一些實驗室實驗,讓志願者受一些刺|激,這些刺|激按弗洛伊德的理論應該得出某種特定的結果。另外一些人依靠測試來測量某些性格特徵,在這些特徵當中,應該有某種心理動力學的聯繫,這些人在這些特徵當中尋找統計學上的互動性以支持這個假設。還有一些人採取了發展學意義上的方法,觀察並測量兒童在成長期間的性格特徵和行為,以確定性格成長是按弗洛伊德理論進行,或者要求別的解釋。
他們的總結如下:
自弗洛伊德開始發表他的思想以來,他的心理學一直就是激烈攻擊的對象。幾十年來,人們從各個立場抨擊他,一開始是一些醫生和心理學家們,他們說它骯髒變態,到20世紀30年代,共產主義理論家們說它是腐朽墮落的資本主義思想,同一個年代,納粹說它是猶太垃圾並焚燒他的書籍。心理分析學逃過了這些攻擊,可是,許多年以來,它一直面對著另一種更為值得人考慮的攻擊:一些心理學家和科學哲學家都宣稱,心理分析學不是科學的。他們主要的論據是,心理分析研究不是實驗性質的,心理分析師們不能夠建立一個情形,在這樣的情形之中,他可以控制變數,並一次處理一個案例,以檢查其影響力,並建立一個重要的聯繫。可是,實驗不是進行科學探索的惟一方式,通過觀察進行推理也是一種方式。在一大堆數據當中得出一個模式,科學家就可以假想其成因,然後通過查看更多的例子來測驗這個推想。如果它們也可以適合推斷,則這個假想就得以加強,如果不能,則其推斷力量減少。正是這樣的方法才確立了心理分析研究的基礎。
智力化——這可以通過選擇一門對某個不允許的慾望,一種痛苦的失落,或者類似的學科的極大的興趣,從而達到排譴焦慮的目的。一個壓抑了施虐狂衝動的人可能會成為專事施虐狂或者迫害者研究的社會科學家。弗洛伊德的同代人哈弗洛克·埃利斯雖然一輩子沒有能夠有性生活,但他卻寫了一大批有關正常及異常性行為的學術作品。
1923年,弗洛伊德67歲,因為抽了一輩子的雪茄,他的上鄂長了癌,並進行了第一次手術,在以後的16年當中,他一共進行了30次這樣的手術,以便切除反覆癌變的組織。他只得在口腔里裝上很大的支架,以分隔口腔和鼻腔,它使談話和進食都非常困難,還得定期忍著疼痛取下來,以清洗感染的創面。
我一點也不想讓心理學就這樣懸在空中,沒有一個有機的基礎。可是,在這個確認的感覺(即應該有這樣一個基礎存在在那裡的)之外,我什麼東西也沒有,理論上的也好,治療方法上的也好,都沒有,無法藉此進行工作,因此,我只好假裝自己所面對的僅僅就是心理學上的因素。
為了排遣俄狄浦斯情結造成的焦慮。孩子只好抑制自己的俄狄浦斯願望,把它們藏在無意識里。抑制是思維最重要和最緊要的機制,是精神自我防範的基本方式,以避免由於原初願望和會在現實世界里受到傷害的擔心而產生的焦慮引起的衝突。瓊斯說:「它可能很確定地被認為是弗洛伊德最為重要和富於創造性的貢獻。」
使弗洛伊德極為出名,也深刻地影響了西方文化的一些理論,描述的是純粹心理學意義上的精神過程。弗洛伊德曾經是機械生理學的門徒之一,這種理論把所有的精神現象都說成是可以使用,或者以後可以用生理學術語來解釋的。直到他放棄了這個觀點之後,他自己才有了重大的發現。
儘管弗洛伊德有關性|欲的一些思想直到1900年以後才初具成熟的形式,或者在他的系統里才開始顯示出重要性,可是,我們知道,早在這之前,他就已經慢慢地相信,性|欲驅動力是最威猛的力量之一,它甚至在兒童時代就已經存在了,而且在正常人格和精神病人格的形成過程當中都起很大的作用。
雷蒙德·番切爾說得更大胆一些:
精神的結構:
到20世紀30年代,儘管行為主義已經是一統天下,可是,還是有一系列心理學家同意威廉·麥克道爾的說法,他是這個領域里一言九鼎的權威人士。麥克道爾說,弗洛伊德「對心理學作出了自亞里士多德以來最大的貢獻」。在心理學的學術圈外,許多人用更崇高的字眼來形容他的影響。1936年,在弗洛伊德的80誕辰上,托馬斯·曼,羅曼·羅蘭,威爾斯和其他近200領導時尚的知識分子給他送了一段話,其中有:
反過來,負責監視read•99csw•com和督促自我的超我卻是無意識的,而且對管理我們的社會行為至關重要。它在自我之中作為俄狄浦斯的後果而發展,在這個時候,已經與同一性別的父母產生認同的孩子會接受父母的訓諭和信仰,並使這些東西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通過認同,像「你不能」,「你應該」等的命令都轉變成「我不能」,「我應該」。第一道命令與俄狄浦斯情結有關,可同一機理會把所有的道德價值轉變成內化和自我謹記的教條。這些東西集合起來形成「自我理想」,或者叫超我,即我們平常所說的良心。道德話題是由自我在意識範圍內進行比量的,超我會喚起一種強烈的「應該」和「不應該」感覺。一個在救生艇上漂浮的人,他的自我可能會推想,把食物和水遞給一個行將死去的同伴可能是個浪費,甚至導致兩個人都死亡。超我卻會勝過自我,堅持分享剩下的東西。
這一點,在弗洛伊德的臨床工作當中已經是很清楚明白的了。他的精神病人在接受分析之前的思維和行為,都是受他們自己一點也不了解,因而也無法掌握的一些力量所控制的。心理分析的目的,乃是要給病人的「自我」、「自行決斷的自由」。這並不是說要有自由意志,而是要了解自己的無意識動機,並使自己處在一個可以由有意識的思想作出選擇決斷的狀態里。
源根于病痛;
很多其它的衝動,對比而言都是由自我有意識地控制起來的。孩子慢慢懂得,除開別的事情外,一個人不可取他人之物,不能沒有正當理由就去打擊別人,也不可當眾手|淫。我們教孩子們懂得,這樣的行為是不可接受的,並惡果會招致惡果。我們雖然進行了一部分的培訓,就像訓動物一般,通過獎賞和懲罰來進行,可更多的情況是,我們在撫育他們成長的時候告訴他們哪些是正確的行為,為什麼。接受了這些教訓的自我慢慢就能夠進行自我批評和自我控制了。
阿爾弗萊德·阿德勒慢慢認識到,影響兒童成長的最主要的一些因素,與他或她在家庭中的位置有關,與父母的育兒方式也有關係。如果這些位置和方式有造成病態的傾向時,它們會在兒童身上形成「自卑情緒」,從而導致希望進行補償的行為。阿德勒對弗洛伊德關於性|欲在性格形成和精神病的發作當中所起的作用的觀點不敢苟同,他認為,打個比方說,女性的性格並不是因為陰|莖缺失造成的,相比對男性的社會地位和特權的嫉妒要弱得多,而且,男孩在約5歲時的衝突,在俄狄浦斯情緒上的根源相比他的競爭渴望和無權的感覺要淺得多。阿德勒與企圖用自己的理論來包容阿德勒理論,而又不成功的弗洛伊德進行了長期的爭論之後,與其他幾個門徒於1911年退出了維也納學會,並形成了他們自己的學會。
在弗洛伊德的觀點來看,無意識思維不僅僅只是我們用來羈押思維當中原初和不成熟部分的不可忍受的思想和慾望的地方。他把發生在這裏面的精神過程叫做「原初過程」,它們是要通過行為,或者,在這些行為因為現實世界的力量而受阻的時候,通過像兒童時期的引誘概念或者夢想這類幻想來打破禁忌,實現願望。無意識的內容雖然不是來自現實世界,卻是促使我們行動的精神現實。
兒童期最關鍵的心理學事件,是發生在他們成長的「陰|莖』期的(弗洛伊德用這個詞指兩個性別),年齡從3歲到6歲。人童的性|欲主要通過自淫滿足,對兩種性別的人都有可能產生影響,可是,在陰|莖期內,兒童已經通過許多線索得知哪種人可能提供合適的性渴望滿足。最理想的模型——也是最近、最容易得手的——主是相反性別的父或母。
受到壓抑的不利影響會從本能衝動中產生一個病症……本能衝動找到了一個與壓抑相對的替代物,可這是一個遜色不少、移位和受到禁止的替代物,它作為一種滿足已經無法辨認。當替代性的衝動實現的時候,沒有什麼快|感可言,反過來,它的實現有強迫性的衝動性質。
藉由創造,我碩健。
他舉了最為著名的一個病案,即小漢斯的病案。這個孩子在俄狄浦斯階段時產生了一個使他不能上街的恐懼感。他害怕馬(當時街上到處都是馬),他認為馬會咬他。弗洛伊德說,他不能夠外出的原因,是因為這是「自我施加的一道限制,以避免激起焦慮病症」。可是,害怕被馬咬這個恐懼從何而來?經分析,追蹤到了小漢斯的俄狄浦斯慾望,即他想幹掉父親的願望,結果,他害怕父親會傷害他。他沒有能夠找到一個健康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反而移位到馬身上(很有意義的是,他父親以前常愛扮馬讓他騎),並把這個閹割恐懼轉變成怕馬咬。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他曾假定,與嘴唇、肛|門和性器官相關的性本能構成精神力量的總和。可是,他後來對「重複的強迫性衝動」(重複自我打擊或者痛苦行為的趨向)的研究,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可怕的一些事件擴大了他的思路。他逐漸相信,還有一種毀滅本能。當這種本能向外導出時,它以侵略的形式出現,如果受阻,它會鎖定在內心,向里發展,如在重複的強迫性衝動中所表現的樣子。
這些想法以及類似的信仰,都是以一個更大的東西為基礎的:即動力學無意識的存在。弗洛伊德在晚年對一個崇拜者說「我不是一個偉人——我只是作出了一個偉大的發現」時,他所指的正是這個東西。
這一點,弗洛伊德早年曾說過,會直接導致俄狄浦斯情節,他曾描述它為一個關鍵的階段。現在,再往前一步,他推想,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對於性格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弗洛伊德的理論是,男孩與父親的對抗引發他擔心,強大的父親會通過閹割(而不是殺害)戰勝自己,而他對這個恐懼的反應,不僅僅是完全壓抑住自己對母親的性感覺,並用親情來替代,而且把這種對父親的敵對和反抗變成對他的認同,並承認他在生活中的作用。
總觀我們對弗洛伊德理論的測試,我們得出一個總體印象,即檢測結果常常與他的理論預期相吻合……當我們把這些總的檢測結果加起來,並把正確的和錯誤的部分平衡起來的時候,我們發現,弗洛伊德一路走得相當不錯。可是,跟所有的理論家一樣,他已經證明,在這漫長的探索之中,他所取得的成功決非完美無缺。他的許多理論議題的確是正確和無可挑剔的,但在有些重大的觀點上他也同樣出現了謬誤。如果我們只考慮他關於男性的一些理論體系,甚或,如果我們只考慮他的理論推想(相對於他進行心理治療上的實際方法),則他的正確記錄的確無與倫比。
成功
他的晚年生活因為納粹德國的興起而蒙上陰影,他的書自1933年起也被納粹燒掉。眼看著納粹運動就要席捲奧地利了,朋友和家人都力勸他離開,可他堅決不從。直到德國佔領奧地利,納粹也收繳了他的護照,這位脆弱、年老體衰的人才意識到了危險,並同意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離開。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弗蘭克林·迪蘭諾·羅斯福總統和他派駐法國的大使威廉·西·布立特的干預,納粹只好放行。這年晚些時候,忠實的瑪莎與他一道遷入倫敦。儘管他的癌症已經無法做手術了,可意識還是清楚的,他仍然堅持寫作,還看一些病人。最終,由於無法忍受的疼痛,他請自己的醫生注射過量的嗎啡結束痛苦。1939年9月23日,他逝世了,離二戰爆發僅3個星期。
他顯示出了無意識精神因素的重要性和普遍性,這種提示如此有效,今天,這個革命性的思想幾乎就是理所當然的結論。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藝術和文學都描述了人類作為自我衝突的物種的矛盾,他們受制於一些自己無法進行清醒控制的力量,對自己的身份無法確認。雖然弗洛伊德的心理學中許多具體的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檢測和質疑,可是,毫無疑問的是,這種人性觀點觸及了一個反應強烈的和弦。西格蒙·弗洛伊德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他們的工作極大地影響到了不僅一個專業領域,而且改變了整個的文化氣氛。
弗洛伊德把草稿送給弗里士,可他自己卻狠勁地批評它,而且還沒有寫完。他發現,神經科學還沒有先進到可以使用這種方法的程度,跟威廉·詹姆斯一樣,他感覺到,心理學在目前還只能以心理學的方法去對付思想和感情。弗洛伊德在把他的「項目」寄出去之前寫信給弗里士說:「我再也不能理解我借之籌劃出來的思維狀態……它好像就是純粹的胡言亂語。」幾年以後,他又說:
本能理論:
結論
進行(心理學)觀察的材料,通常都是由不足掛齒的一些小事情提供出來的,而其它一些科學往往對此不屑一顧一一認為那不過是現象世界中的一些殘渣廢鐵……(可是,)難道不存在一些只有在某些條件下,在某些時間里才以極隱晦的方式表現出來的非常重要的事情嗎?……如果你是位比方說年輕人,難道不是通過一些非常細微的事情來判斷你已經贏得了某位少女的芳心的嗎?你會一直等待著愛的直接表達,或者一次熱烈的擁抱嗎?或者說,一個不易為外人察覺的青眼的流盼,不是已經足夠了嗎?一陣細微的摸索,手上的輕撫多停留了一秒,這不足夠了嗎?再比如你是位追捕兇犯的偵探,你會寄希望于在作案現場找到兇手的照片,照片後面還貼有他的住址嗎?能夠發現有關案犯比較起來算是非常細微和隱晦的一些痕迹,你難道就不應該感到相當滿足嗎?
原初過程及二級過程:
並不是說,這就給他帶來了片刻安寧。弗洛伊德是個驕傲、敏感、倔犟的自我中心主義者,跟其他許多偉大的開拓者一樣,他埋頭扎入由他開創的這個運動之中,企圖控制這個運動之內因為理論和治療方法而產生的紛爭。他好像感覺到,維也納心理學會不應該以一視同仁的方法來運行,而應該分成層次來,這個態read.99csw.com度對一個生活在專制國家的人來說是很自然的。可是,這個觀點也許還是合理的,因為一個有了很多發現的人肯定希望保護這些發現,使它們免遭扭曲和玷染。結果,在理論和實踐上的一些爭鬥,因此而產生的一些裂痕,一直就是心理分析學運動中反覆出現的一個模式。
這位勇敢無畏的先知和救人疾苦者,他一直是兩代人的嚮導,帶領我們進入了人類靈魂中未曾有人涉足過的一些領域……哪怕他的研究當中有個別結果將來可能會重新塑造或者加以修正,可是,他為人類提出的一些問題卻永遠也不會被遺忘。他獲取的知識是無法否認和被埋沒的……如果我們這個種族有什麼業績能夠永垂青史的話,那就是他探索人類思維的深度所創下的業績。
衡定原則是弗洛伊德心理學的基本信條,這是他對精神病和其它一些現象的解釋中最基本的部分。其它的一些現象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位移。由於精神激發保持為一個衡定的總量,如果在一個思想當中受到了削減,它會在另一個相關的想法當中增補回來。它是被「移了位」。如我們所知,弗洛伊德依靠這個概念來解釋精神癥狀和夢想,在這兩種例子里,得不到允許的一些願望中蓄積的能量被移位至一個允許的活動中去了。以後,他把這個概念應用到「升華」的解釋中去——即,用積極的方式將沒有能夠實現或者受到壓抑的一些願望中的能量去從事建設性的活動。例如,敵對的衝動,可以重新導入為了獲取成功而進行的努力。弗洛伊德一向善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辦法或者文學例子來說明問題,他在這裏引用了海涅想象上帝解釋創造的一首詩:
不適當的育兒方式——對進食或者排泄訓練的過分強調,或者沒有禁止禁忌性的衝動——會阻擋兒童向生殖器性|欲的發展。孩子會在成長的較早期固結起來,這種固結以後會表現為成年生活當中的性偏離(例如,只喜歡口|交或者肛|交),但更常見的是它會形成性格特徵。例如,在口唇期過度沉溺的孩子,今後可能會在成年期內極喜歡吃、喝和抽煙。在口唇期內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滿足不夠的孩子可能會很消極地成長起來,通過對別人的依靠而產生自我價值感。同樣的,在肛|門期內沒有能夠調節過來的兒童,可能會在成年生活中形成「肛|門特徵」——強迫性潔癖吝嗇(守物)和倔犟。
(弗洛伊德)讓心理學家面對面地解決人類的全部問題,古往以來,一些偉大的思想家、藝術家和作家們都曾經探索過的一些重要問題,而這些問題總是被一些學術流派排擠在外而沒有得到解決——這些問題包括愛和恨,幸福和悲傷,包括社會不滿和暴力的喧囂,也包括每時每刻生活當中的一些枝微末節的小事情。既有宗教信仰上的宏偉構架,也有每天的家庭生活里小小的、然而又是悲傷的緊張感。
1900年到1923年,弗洛伊德發展和修正了他的心理學理論,可自此以後,如他所言:「對心理學再沒有決定性的貢獻了。」1923年到1939年,他的確寫作了3篇大作,可這些著作討論的是超出心理學以外的一些東西,因此也不是本書關心的議題。(三篇大作是:1927年《一個錯覺的未來》,講宗教的起源;1930年《文明及其不滿》,講人類對慾望的控制,此乃有可能形成團體的要素和1939年的《摩西與一神教》,講一神教的起源)
合理化——這是更為複雜一些的否認版本。一個人本來出自一種動機從事某事,卻找到另一個動機來說明它的公正性。一位小氣的人可能會說,時勢未定,我只不過是在小心行事而已。一位受盡折磨的女人自信心很差,她的依賴性太強,無法離他人而獨立,她說,之所以與辱沒她的情人或者丈夫生活在一起是因為她愛他。反應形成一這一步走得較遠,誇大,展示,讓所有人都看見與壓抑下去的特徵相反的那一個特徵。一個壓抑了同性|愛願望的人可能會以異常的形式表現自己,並對同性戀者實施人身攻擊。有可能變成聲色犬馬之徒的一個人可能會革心洗面,或者成為性|愛藝術和性|愛文學的死敵。
移位——它會把壓抑起來的感情導向一個可接受的替代物。一位對父親過分依戀的女人可能會選一個與父親年齡差不多的男人做丈夫。一個埋藏了對專權的父親的深刻仇恨的男人可能會成為一個長期的反叛者,一輩子與任何形式的專權者爭鬥不息。
「一部世界史就是一部世界判斷史」,席勒說,而這在弗洛伊德的情況下的確就是如此。有對他的人格的攻擊,有就他的理論進行的哲學爭論,有很多人花費精力來驗證他的理論正確與否,可是,對這個人的衡量和他的思想的評價,本身就是他對心理學和西方文明史的影響。
可是,精神怎樣能夠渲泄這憋足了勁的能量,怎樣消解沒有得到滿足的本能需要製造的令人不快的緊張感呢?精神怎樣阻止它突破重圍進入意識之中呢?有一個解決辦法——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病人當中看到的一種有缺陷和病源性的辦法——這就是病症的形成:
在本我指揮行動的情況下,社會生活就不可能有了,因此,養孩子和社會生活都旨在控制本我的力量並把它導向可接受的行為。從某一部分來看,這是通過對有意識思維進行培訓和教育來實現的,因為它會理解、推理,並按第二思維原則發揮作用。這就是自我,或者是自身,它在孩子成長時逐漸成長並與本我有所不同。(可是,自我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無意識的,我們以後會看到這一點。)自我與本我並無絕然分界,反而有所重合和相互包容部分。然而,本我進入了自我並形成了如俄狄浦斯情結這類的焦慮中的思想和感情,都被壓抑推回至本我最遙遠的角落裡去並加上了壁壘,再也無法重新回到意識之中。
在這樣的一些研究當中,稍晚一些,在保爾·克蘭1981年版的《弗洛伊德理論中的事實與幻想》中,進行了一些比弗希爾和格林堡更為詳盡一些的研究。按照克蘭的說法,這種研究也更加有區別性,因為他只以非常可靠的方法論進行的研究中得出結論。他並不想辦法去評估弗洛伊德有關死亡本能和快樂原則的大理論,因為它們「是形而上的心理學」——基本上是哲學的討論因而也無法檢驗——克蘭只發現有不少於16種的弗洛伊德概念已經得到檢驗。他的總結如下:
1900年,儘管已經完成了他的自我分析,已經年屆44的弗洛伊德卻有很多原因感到元氣大泄,頗不如意。他原指望自己的得意之作《釋夢》會鬨動一時,可後來,他說:「這樣的見解命當如此,可一輩子只能有一次。」然而,這本書出版的時候,即1899年12月,雖然聽到一些恭維話,在維也納還是有一些亂七八糟的評論,而在別的地方卻沒有絲毫反應。從商業角度看,這本書虧成了無底洞,6年時間只賣出去351本。
有一次,在弗洛伊德家的餐桌上,大家談到了他無法團結信徒這個話題,弗洛伊德的一位姑姑說:「你的問題在於,你根本不了解別人。」
第二部著作《性學三論》是1905年出版的。這部著作在把性描述為人類行為當中最為根本的力量時,比以前的作品走得更遠。第一篇論及性錯亂行為,認為這是不完整或者扭曲成長的後果。第二篇論及嬰兒性|欲,這篇文章進一步擴展了弗洛伊德早年對這個課題的觀點,他堅持認為,所有的人生而具有倒錯的潛能,只是在健康的成長中,這種倒錯欲被控制了而已。第三篇文章講青春期性|欲和因解剖學差別而形成的男性人格與女性人格的差異。
在我們成長的時候,我們得知,不能按那些不受控制的原初過程的催促來行動。我們得知哪些是在現實世界里可以被接受,可以成功實現的,哪些不能。有意識的思維操作的方式,是按照「二級過程」來進行的,即我們構想並實現一些滿足可以為社會所接受的一些欲求的辦法時所需要的那些思想、認知和解決問題的精神活動。
藉由創造,我康復;
確切地說,弗洛伊德並沒有像人們經常所說的那樣發現了無意識。兩個世紀以來,思想家們一直都在考慮這個問題——從理性主義者萊布尼茲,到19世紀的催眠大師們,從浪漫主義運動中的詩人和哲學家到亥姆霍茲,到沃茲堡學派的成員們和威廉·詹姆斯。不過,話說回來,這些人都只是把無意識看作是一個存儲器,一個存放經驗和信息的倉庫,等待著被人調用。弗洛伊德經常把這個相對蟄伏但又很容易進入的精神生活區域叫做「潛意識」,並認為它與無意識有很大的不同。
動力無意識:弗洛伊德之前的心理學家們所進行的幾乎所有的研究和理論歸納,都是解決意識精神過程的,比如感知、記憶、判斷和學習。弗洛伊德對心理學和西方文化所做的貢獻在於,他提出了一套有關無意識及其對人類行為的關鍵作用的理論。歐內斯特·瓊斯說,一般認為,這是他對科學所作出的最大貢獻。
升華——最後,這是防衛機制中最有社會效果的一種,通過升華,超我和自我可以把本能需要轉變成某種有社會價值的活動。繪畫經常是兒童時期希望糊屎或者用手玩屎的衝動的升華,寫作或者表演通常是表現自我衝動的升華;外科是想傷害別人的衝動中一種崇高的升華;而大多數運動項目(包括像國際象棋這些非運動型的遊戲)都是侵略性這個衝動中可接受和好玩的升華。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成長理論,通常被狹窄地誤解為只關心性|欲望和性行為,可實際上,它要解決的是大得多的一些問題:孩子氣與成熟之間、本能慾望和社會規範之間,以及願望和現實之間基本和不可避免的衝突,這些問題的解決對性格發展和社會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
他的偉大發現展現了以前從未有人涉足的一個思維領域,永久地擴大了現代心理學的視野並改變了它的方向。按照英國這方面的史學家L·S·赫恩肖的說法:
https://read.99csw.com否認,這是相對原始的一種防衛辦法,一個人只是簡單地不接受或者不承認容易產生焦慮的現實。一位伺候行將過世的丈夫的女人,可能會告訴自己說(儘管所有的證據都不是如此),他很快會恢復過來,或者,她也有可能說,「我希望讓他盡量多活一些日子」,可實際上,她在無意識里卻希望這一切早點過去。一位吸煙的人可能會相信,所有證明抽煙與癌症有關的一些證據都可能是有誤的,或者,他會想,自己的家族中還沒有因抽煙而殞命的。
可這是科學的嗎?
弗洛伊德在轉入催眠療法和心理分析法以後,曾依附過生理學的一些理論。1895年,即他和布羅伊爾發表主要用生理學方法探討歇斯底里症的《癔病的研究》的那一年,他起草了8頁的「科學心理學項目」的草稿,在這份草稿里,他雄心勃勃地要利用在大腦里發生的生理學現象來解釋精神過程。雖然他的「項目」當中包含了他自己的一系列剛露芽的心理學理論,可是,它解釋這些理論所用的術語卻都只是下面這些物理學上的術語,如運動法則、神經元當中的神經激發數量、這種能量的慣性,或者釋放,釋放的通道,以及能量守恆的原則。
男孩子和女孩子在約5歲的時候,都經歷過其性|欲的壓抑過程,進入人生的「潛伏期」,這期間,他們很大程度上被解除了由性本能引起的擔心和焦慮,並把他們的注意力和精力轉入上學和成長中。可是,被壓抑下去的性衝動只是被鎖起來了,而並沒有被消滅掉,它們一直想著要衝出牢籠。它們以夢的形式找到間接和隱蔽的出口,而且,在一些沒有完全解決好俄狄浦斯情結的兒童中,他們是以病症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弗洛伊德慢慢相信,對精神病人適用的東西,對正常人也同樣適用。然而,後來的發展卻是這樣的一種方式,即,他們不可為人接受的慾望,藏在清醒頭腦之外的那些東西,都轉變成了可為人接受的行動方式。因此一來,健康的行為,如同病態的行為一樣,都在很大程度上由無意識的力量來促發和引導。
這樣一來,個人的行為就是精神裏面的三個機關互相作用的結果。本我尋找最直接的慾望滿足,自我使用現實原則思維來壓抑這個衝動,並尋找可接受的方式來滿足這個慾望,而超我是通過已經溶入無意識之中的父輩的教誨來施加控制的。當本我的力量強得自我和超我都無法控制的時候,這個人的行為要麼就呈病態的,要麼就去犯罪。當超我太強,超出自我時,這個人就會充滿負罪感、挫折感,對別人一幅道德面孔或者慣於迫害別人。在健康的人身上,自我會控制這個系統,尋找讓本我得到充分滿足的各種方法,但並不是以招致從憤怒的超我那裡得來的沉重的負罪感為代價的。
「當俾斯麥必須在國王面前壓抑他的憤怒時,過後他往往把一隻昂貴的花瓶摔到地上泄憤。」
弗洛伊德的教授地位和組建星期三心理學會的工作,使他在門診業務和收入上都獲得了豐收。他單獨開了一個辦公套間,與他家寬敞的住宅完全分開。他開始收藏羅馬和希臘小雕像及他喜愛的其它一些古董,把它們擺放在視線所及的桌子上,他自己就坐在病人的躺椅靠頭那一邊的後面。他現在還有錢到更遙遠的地方去過更豪華的度假生活。他習慣於非常努力地工作9個月,再休3個月的暑假。他與全家——瑪莎、他們的6個孩子、瑪莎末嫁的姐妹明娜——一起先到山區度過假期的前面一部分。儘管他在照片里顯得神情嚴肅,甚至目光可懼——有人說他的眼神有穿透力,還說他頤指氣使——可在私人生活當中,他可以是個熱情、豁達散蕩、不拘小節的人,度假的時候還背一個背包,穿上遠足衣和長靴,帶著稍大些的孩子們行走在森林里,爬山,找蘑菇,還釣魚。這樣過幾個星期之後,他會離開家人去到義大利,拜訪羅馬市,這也是他自我分析的成果之一。瑪莎不跟他一起去,弗洛伊德是個很保守的維也納中產階級家長,他的妻子是個家庭女主人,她惟一的人生目的就是要為「我們親愛的家長」服務。她保持住了安寧與次序,讓弗洛伊德從煩瑣的俗務中解脫出來,替他整理衣物,甚至為他把牙膏擠在他的牙刷上。有這樣的支持,怪不得弗洛伊德這位特別喜歡工作的人會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儘管他每天看病長達八九個小時,可是,他在晚上和周末還是寫了很多東西,他一生的心理學作品共有23大卷。
弗洛伊德儘管早就注意到了性|欲是兒童期的一個重要力量,可直到1905年以後,他才在《性學三論》里把這個激烈異常的結論提了出來,說性驅動力甚至在嬰兒期就存在了。他可能受到弗里士的一些影響和左右,後者對兒童期性|欲的觀點比他更為極端得多,但是,使弗洛伊德相信和被說服的是他自己臨床積累下來的證據,再加上醫學文獻中對此的確認性觀察。他的結論是:「兒童自小就有了性本能和性活動;它們是與生俱來的。」
但是,從這年起,弗洛伊德的生活開始有所改善了。1902年,他終於被提升為維也納大學的特命教授,他餘下來的一生都是以弗洛伊德教授聞名于天下的。這項榮譽來得是遲了些,可是,從名分上和實際上都還是雪裡送炭,使他受益不淺的。
然而,也許因為社會變化的速度,因為傳統的解體,因為突然出現了令人困惑的一系列社會選擇,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反而特別令人著迷,尤其是在美國(除開學術界和行為主義論者的圈子外)。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它陳述了人性中不變的一些方面,在一個極重物質利益和實用科學的時代,它強調了人的一些精神現象——欲求、挫折、良心、道德價值;面對一個強調個人主義和樂觀精神的文化中,它指明了行為當中的個人稟性,並提出了一些理論和療法,藉此支持人可以改變自身而向善這一觀點。
可令人驚奇的是,在這些令人不快的日子里,弗洛伊德還跟以前一樣高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清苦的生活,以及因之出現的社會混亂使他的業務急劇下降,而戰後的通脹把他一輩子存的錢都吞掉了。
弗洛伊德原來的想法是,精神性焦慮及其癥狀——跟一個人在面對現實世界中一個危險境地時產生的真實的焦慮感相對——是從壓抑下去的性本能中受阻的力量中產生的:沒有釋放出去的性緊張感會生成焦慮。可是,收集到臨床數據后,他形成了更為複雜的解釋,並在這個基礎之上總結了俄狄浦斯情結及其解決辦法的理論,並把這個理論擴展開來,用以解釋其它一些精神性的焦慮形式。作為一個幻想或者大胆行動進入意識的本能慾望會形成對傷害的預見。這會引起兒童感到不可忍受的焦慮,而自我為了保護它自己就會壓抑這個本能慾望,此時,焦慮就會消失。
他們認為下面這些論題是有錯誤的,即夢是隱蔽的無意識願望,心理分析學在治療精神病時優於其它治療方法的宣稱,俄秋浦斯理論的一些部分,還有弗洛伊德關於女性的大部分觀點。
動力心理學:早期的陳述
因此,壓抑是針對所有容易產生焦慮的願望、記憶或者感覺的基本防衛辦法,也正是心理結構的基石。它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發揮作用的。一個小孩子可能壓抑了自己希望自己的小弟妹死去的願望而不自知,如果有人暗示這一點,他會作出嘲笑或者憤怒的反應。(壓抑是不同的精神動作,它是對一個不能得到許可的慾望的有意識的控制,一個人可能希望自己避開實現這個慾望,可這不一定就能去除焦慮。)如在俄狄浦斯衝突中,壓抑可能會導致精神病的發作可通常又沒有發作,精神找到了一個替代的方式來處理受壓抑的材料。它是通過一系列別的防衛辦法來實現這一點的——這裏,一切又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它會把不能接受的東西變成可以接受的東西。弗洛伊德曾說,有「很多的辦法(或者如我們所說的機制)可以讓自我去發揮其防衛性作用」,他列舉了一些例子,並讓讀者去看其女兒安娜·弗洛伊德針對防衛機制更為詳盡的處理辦法。在他所列舉和安娜討論過的常見防衛性辦法中,以下這些是最為常見的:
動力心理學:發展及修正
最後,我們只得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說法:他作出了偉大的發現——可只有一個偉大的人物才可能做到這一點。
抑制:
他還寫了一些論文,完善了有關心理分析治療的一些思想,可基本內容仍然沒變。事實上,弗洛伊德對治療方法本身並無興趣,而只是把它當作一個辦法,藉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要謀生,更重要的是要探索人性並對思維科學有所貢獻。「心理分析學,」他晚年時期曾說,「最初只不過是一些解釋病理精神現象的方法……(後來)發展成為一門探討正常精神生活的心理學。」
因此,他形成了一個雙重本能的理論:生存本能,或者依洛斯,由所有的生存保護衝動構成,其中就有性驅動力;再就是死亡本能,或者坦那托斯,它包容了所有導向敵意、虐待狂和侵略——他甚至小心地提議還有一種導向自我死亡的神秘衝動。一般來說,這最後一種本能的衝動比生存衝動要弱得多,但表現卻難得多,可是,在弗洛伊德看來,對於受虐狂現象和其它一些與快樂原則相左的行為來說,這是惟一可能提供解釋的辦法。
創造之衝動
衡定原則:
奧托·蘭克在許多年裡一直都是弗絡伊德的忠實信徒和親密助手,他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理論,認為焦慮的主要根源是出生的創傷,男性性渴望是希望重返子宮的慾望。弗洛伊德希望用自己的觀點來調和蘭克的觀點,但沒有成功,兩人的關係開始緊張,最後於1926年結束了。
可是,哲學家阿道夫·格倫堡說,按這樣的過程收集到的證據是很脆弱的。一方面,得出了模式的觀察有一個「共九九藏書同的污染物」——即分析者的影響。例如,分析師提供了某種行為片斷的解釋以後,病人可能會按部就班地得出一個確認性的記憶(這有可能事實上是杜撰的)。另一方面,當應用自由聯想來探索像神經癥狀、夢想和小毛病等的十分不同的領域時,數據之間存在的一致性可能是使用同一個方法來探索不同現象的結果,而不是發現的結果之間真正意義上的共存。格倫堡說,這並不能擔保這個結論說,心理分析是不可證明的,相反,它指明,其理論的檢驗應該在治療室以外來進行。「看起來,如果的確有效的話,弗洛伊德的主要推斷的有效性主要得從設計良好的臨床外研究中得出,不論是從流行病學的角度,還是從實驗的角度。」
他認為,意識有三種功能層次:有意識、潛意識和無意識。最後一種是最大也最有影響的一部分。它遠非一種處於不活躍狀態的材料倉庫,而且一個極活躍的區域,而且是非常有力的原始驅動力及被禁止的欲求,它們會對有意識的思維不斷造成壓力,其形式是掩蔽的或者變形的,因而也促成和決定了我們很大一部分的行為。
快樂原則:
焦慮、癥狀和自衛:
弗洛伊德心中的「本能」與生物學家眼裡的概念不一樣:它是指以代碼形式編入基因之中的一些具體的行為形式——如蜘蛛結網,鳥兒築巢——這些行為形式他是用德語詞Instinkt來表達的。可這個德語詞在標準版中翻譯成「本能」意義的是Trieb,它有「衝動」、「變動的力量」或者「驅動力」的意思。
也是在這一年,維也納的一位醫生威爾漢姆·斯特克爾給弗洛伊德出了個主意,這人曾患陽萎,被弗洛伊德治好了。他建議弗洛伊德每周開一次晚會,讓一些對他的工作有興趣的同事來參加。弗洛伊德喜歡這個主意,向其他3位醫生髮出了邀請函。1902年秋天,這5位把自己叫做「星期三心理學會」的醫生開始在弗洛伊德的辦公室內定期碰面。一位成員交一份論文,之後,幾個人一邊喝咖啡用茶點,一邊討論這篇論文和相關的心理學理論和療法。按其中一位成員的說法:「最初幾年,這屋子裡有某種宗教盟誓的氣氛。弗洛伊德自己是它的新教主和預言家,他使當時心理學調查當中的一些方法流於膚淺。」
在接下來的一些年裡,弗絡伊德會把俄狄浦斯情結及其通過抑制來解決問題的理論擴展開,使其成為兒童成長理論中的核心。
最後,孩子到了12歲的時候,青春期的荷爾蒙變化會喚醒沉睡的性衝動,被壓抑下來的感情開始以社會可以容忍的形式向外宣洩,通常是導向家庭之外的異性。在兒童成長的最後的「生殖器」階段,性渴望轉變成「目標之愛」——性|欲和感情慾望通過對另一個人的愛而以可接受的方式得到滿足,這個人通常是與被禁止的性|愛對象相類似的人,即父親當中與自己的性別相對的那一個。
他繼續通過與病人進行的臨床工作來發展自己的心理分析理論,並通過信函和國際會議與同行們交流思想,不過,他再也沒有與任何人進行與他和布羅伊爾或者弗里士那樣的合作。他不斷地通過文章、病案史和著述來豐富自己的心理分析理論。
儘管他放棄了找出一個統一理論的努力,他還是沒有回到以前的傳統二元論調上,即意識是一種與肉體分開、也各不相同的物質。他經常使用Seele這個詞,在正式出版的作品中,他把這個詞翻譯成了「靈魂」,可是,這個詞在德語中有很多意思,心理分析家布倫諾·貝特爾海姆曾很有說服力地說,弗洛伊德的意思實際上是指「精神」,即一個人的精神和感情方面,或者簡單地說,思維和情感的整體作用。弗洛伊德一輩子都堅信,思維的任何哪一方面都不可能與大腦分開而獨立存在,而且,其神經元中的生理過程是思想現象的材料。同樣,作為一個科學家,他是一個徹底的決定論者,他相信,每種精神活動都有其根源,自由意志只不過是個錯覺。
作為探索精神生活的一種方法,心理分析療法以極細微的方法來看待這個世界。弗洛伊德最偉大和最大胆的一些理論思想都是從細微的小事上得出來的——病人夢中的一個圖形或者一個名字,說話走了嘴,一個玩笑,一個奇怪的病症,兒童時代某個場景的回憶,一種面部表情等。在一次有關「閃失」(小毛病,小過失)的講座中,弗洛伊德對聽眾說,他知道聽眾都會覺得這些東西屬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研究,可是,他以那無法摹仿的迷人風度解釋說,這都是些線索,可以追蹤到隱藏起來的心理學真情:
弗洛伊德最初認為,精神是由無意識、潛意識和意識組成的一幅圖畫,可是,隨著他編製出了心理性|欲發展理論,他發現這作為一套理論是太簡單了點。他後來以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重精神狀態來描述它。這些東西不是任何物質上或者形而上學意義上的概念,而只是一組或者一串實現不同功能的精神過程。
雖然弗洛伊德不再用生理學術語來解釋心理過程,可是,他仍然相信,亥姆霍茲的能量守衡原則——任何一個封閉系統中的能量總和為常數——可以應用到精神現象當中去。如他和布羅伊爾在《癔病的研究》中所說的:「在這樣一個有機體內,存在一個使腦內激發保持為常數的傾向。」當一些事件引發過多的激發時,比如發生了某件使我們很生氣的事情時,我們傾向於以一種或者另一種方式來消解這種憤怒,以保持我們正常的激發平衡。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就是由二級過程思維所管束——或者有時候是突破它——的原初過程思想發生作用的結果。布羅伊爾和弗洛伊德舉了一個例子:
到目前,已經積累了一大批這樣的研究成果。它們在方法論的可靠程度上有很大的差異,範圍也有很大的不同,測試了總的理論,也測試小的具體的子項。這就很難衡量其積累下來的東西,可是,有一小部分學者還是奮力這樣做了。對於這樣一些研究,有一種觀點是由心理學家賽穆爾·費希爾和羅傑·P·格林堡提出的,他們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結果上面,而不去窮究方法論的完善與否。費希爾和格林堡提出,弗洛伊德的下列理論是有足夠根據的:他的口唇和肛|門期特徵概念;男性同性戀病源論(弗洛伊德提出,一個敵意的、排斥性的父親和一位親密的、有約束力的母親會促發俄狄浦斯式的敵對狀況,使兒童無法選擇一個女性的同伴);偏執狂的起源,它是對同性戀衝動的防衛措施;俄狄浦斯理論的好多方面;還有他有關夢作為心理學張力出口的功能的大多數夢幻理論。
投射——這是常見的一種防衛機制,它是指一個人把自己不可接受的衝動轉向這種衝動的變向目標。否認感覺有種族仇恨的人相信,其它種族的人很仇恨他們,或者把自己否認有的某種衝動轉到別人身上去,如在三K黨情況下即是,三K黨徒們認為黑人是邪惡的,而且在性行為上有動物的野蠻。
性|欲:俄狄浦斯情結:
當然,弗洛伊德心理學只是人類心理學的一部分,弗洛伊德自己也是這麼看的。這門學問並不關心所有那些似乎是作為進化和文化最高成就的、有意識的學習過程、推理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創造性。關於行為主義理論,關於嚴格以外部探索的方法來解決心理學研究的問題,它也隻字不提,而對於20年代風行美國各大學心理學系的東西,弗洛伊德本人在一個腳註中說完全不予考慮。
早些時候,弗洛伊德曾堅持說,超我在女孩中的發展與男孩子情況下的發展非常接近。後來,如我們所見,他慢慢認識到,女孩子沒有閹割焦慮,她的俄狄浦斯危機感沒有那麼緊張,因此在她們的一生中,超我和道德感因此也少得多。(奇怪的是,他表達了家長觀點的這篇論文,是在他的要求下,由他最喜歡的女兒,心理分析師安娜·弗洛伊德,在1925年的國際心理分析大會上代他宣讀的。)
可是,對於這些原始的滿足,父母會施加很強的壓抑影響,大部分是通過排泄訓練和不准許,或者懲罰手|淫來實現的。最原始的多重性|欲本能變得狹窄一些了,並導向別的地方,這樣一來,到成年期,它會集中在與性|伙|伴的生殖器性|欲上。
《性學三論》里有很多顯明的細節,書中有關兒童性|欲的理論思想觸犯了歐洲和美洲的中產階級中一些思維受約束的小鎮居民們。弗洛伊德被稱為思想骯髒的泛性論者和「維也納的浪蕩子」,他寫的書被定性為「色情作品」,是對兒童純潔本性的玷污。按瓊斯1955年的說法:「這本書的出版使他聲名大敗,非難雀起,到現在仍然如此,特別是那些沒有受過教育的人。這本書被認為是對兒童天真無邪的誹謗。」可是,該書卻引起了極大的注意。在心理學界和精神病學界,人們廣泛地討論此書,再版了好幾次,並被翻譯成9種外語。詹姆斯·斯特雷奇說,這本書,連同《釋夢》一書,是弗洛伊德「對人類知識領域最為重要和最具開創性的貢獻」。3年之後,弗洛伊德接受了一項邀請,準備去充當心理學大會的主講人,該活動是克拉克大學20周年校慶活動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對他個人和他的工作第一次的肯定。他接受了邀請,去了麻省的沃切斯特市,同行的還有兩位同事,聖多爾·弗倫茲和卡爾·榮格,並在由處於領導地位的一些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組成的聽眾面前宣讀了5篇論文,論題涉及心理分析學歷史、其主要的理論和治療方法。有一些聽眾覺得這些材料大不敬(著名醫師威爾·邁克爾說弗洛伊德是個「骯髒可惡的傢伙」,一位加拿大校長說,弗洛伊德好像是要提倡「回歸到野蠻狀態」),可是,大多數聽眾,包括威廉·詹姆斯在內,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些演講在各家日報和《國家報》的討論中受到好評,發表在《美國心理學家》雜誌上,使弗洛伊德的思想在更廣大的範圍內產生了影響。這次會議以後,弗洛伊德名聲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