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二章 發展心理學家 -1

第十二章 發展心理學家 -1

——一位年輕的母親跟只有一歲大的女兒在地上玩,她突然假裝受了傷。「哎呀,哎喲!好痛啊!」她大叫起來,緊抱住自己的膝蓋。小女兒伸出手來,就好像要去拍拍她的肩,可突然卻大哭了起來,把自己的臉理在枕頭裡。
這項工作的注意力集中在嬰兒早期,這個時候,感覺能力迅速成熟;工作的目標是要發現每一種新的感覺能力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其假設是,當這種能力第一次出現時,它不是從學習而是從光學神經結構,特別是從大腦皮層當中主司視覺信號接受和解釋的那一部分的成熟而來的。
前操作階段(18-24個月到7歲):現在,孩子就能夠快速地獲取圖象、概念和詞彙了,並能夠以符號的方式就外部事物更流暢地說話和思考了。2歲的孩子會把一塊積木扔在地板上然後摹仿卡車聲音;3歲的孩子能假裝從一隻空杯子裏面飲酒。最初,孩子學習說話的時候是把事物及其名字看作同一個東西的(2歲的孩子看見一隻鳥會說:「鳥!」如果成人用到「鳥」這個詞,孩子會問:「鳥在哪兒?」),可是,最終他會明白,詞只不過是一個符號,跟它所代表的東西是分開的。從那時起,他或者她就能夠就不在場的事物或者就過去或未來的事件談話和思考。
有人使用了一種奇怪的辦法,這種辦法最早是20多年以前用在兒童身上的。在一個孩子的鼻子上不引起注意地敷些口紅,然後把孩子放在鏡子前面。20個月以前的孩子中,大多數要麼置之不理,要麼用手去摸鏡子里出現口紅的地方。到20個月或者更大一些的時候,大多數孩子會模自己鼻子上的口紅。這表現出現了自我的意識;孩子意識到,鏡中的圖象就是自己。最近,邁克爾·劉易斯及一組同事利用鏡中口紅的辦法發現了窘迫最早出現的時間和原因。他們報告說,大多數摸塗有口紅的鼻子的孩子也會有窘迫的表情(標準是:窘迫的微笑、把頭扭開和不安地摸自己的身體),而不摸自己的鼻子的孩子卻沒有。這個小組的結論是:
許多人提到科學家時,都是千篇一律的想法:身著工作服的化學家正把沸騰的液體倒入試瓶里;細胞生物學家透過顯微鏡偷窺生命;裹著一身咔嘰布的古生物學家在用刷子刷著泥土,以便露出一塊朽骨。可對於正在工作中的心理學家來說,沒有人會想象出他是一幅什麼樣子。心理學是各門科學的綜合,場面各個不同。哪怕是心理學內部各個具體的領域裏面,情形也是千姿百態,不盡相同的,而在所有這些領域裏面,沒有哪一種情形的複雜性會超過發展心理學。比如:
兩個世紀以後,達爾文理論啟發了好幾位心理學家,他們提出了更為複雜的想法。他們說,進化過程是從最為簡單的同質生命形式向複雜和高級的區分形式發育的,同理,心理髮育也是從同質和簡單的心理功能形式向複雜和專業化發育的。其從嬰兒期向成熟期的上進過程的發育是不可避免的。
十幾年以前,國立精神衛生研究院的一組研究者著手確定孩子身上利他主義或者關照別人的思想最早出現的時間。他們把孩子放在玩樂組和放在家裡進行觀察。利他主義是一種以移情情緒為基礎的行為;這個小組預期在孩子6歲時看到這種移情最早的跡象,這是心理分析理論所預測的,可是,他們可以看到,更早一些的孩子——早到3歲的時候——在看到別的孩子處在疼痛和不高興的狀態中時會出現哀傷的表情。研究小組嘗試更小一些的、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他們讓母親在家裡當著孩子的面假裝痛苦的樣子,或者發出窒息般的咳嗽。小組成員之一卡羅琳·扎恩·瓦斯納博士說,小組本身都大吃一驚,他們發現:「哪怕一歲的嬰兒,如果母親發出哭聲,他也會表現出哀傷的樣子,在再大幾個月的孩子中,我們會看到對別人關心的表情,這絕不會出錯。」這些反應幾乎是無處不在的,而且會以可預測的形式在不同歲數相對可預測的階段表現出來。「在我看來,」她說,「不管經驗起著什麼樣的作用,有機體的確是固定安裝好了的,其傾向是要以移情的方式作出反應。」
說「費力」這還是輕的。在青年時代,他是位瘦高個子、前額上留著劉海兒的青年,到80歲時,他一頭白髮,彎腰駝背,而且很胖,這期間,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觀察兒童玩耍並參与遊戲的活動中。他給孩子們講故事,也聽孩子講自己的故事,給他們提出很多的問題,為什麼這東西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某東西為什麼會是那個樣子(「走路的時候,為什麼太陽會跟著你一起走?」「做夢的時候,夢在哪裡,你是怎麼看見夢的?」)。他還發明了許多謎語和難題讓他們去猜。通過這些活動,皮亞傑作出了大量的發現,這些成果被哈佛的發展心理學家傑羅姆·凱根認為是「令人驚訝的發現……大量有趣的、伸手可及的現象,這些現象司空見慣,就在每個人的鼻子底下,可並非每個人都具有發現這些現象的天分」。
可是,人們怎麼才能區分兩種影響呢?從嬰兒出生,離開子宮的第一天起,他們就在學習,同時也在成熟。把每一過程的結果分離出來是第一重要的科學問題。的確,新生兒剛出生便具有重要的反射能力,這與學習無關,比如碰碰他的臉,他的頭就會朝那個方向轉動,就好像在尋找他們從不知道的乳|頭。可從總體上來講,行為的大部分變化,或者新的行為形式,不是從成熟得來,便是從學習得來,或者從兩者中共同得來。
這對孿生女嬰其餘的童年生活在一些孤兒院和親戚的家中度過。儘管登尼斯說他已經讓這對孿生姐妹長到了正常標準,可是,他自己對此的懷疑是不無道理的。他曾在伊朗的孤兒院里研究過一些孩子,發現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因為被冷落和沒有人注意而在兩歲時出現發育遲鈍的問題,而且,這種遲鈍一直持續到少年時代。可是,他再也沒有提到蕾和德爾的事情,不知道她們後來的情況怎樣。也許,他根本就不想了解這些情況。
我生活的早年只好放棄玩樂而準備干嚴肅的事情,之所以這樣,除了盡量摹仿生父以外,是為了在一個隱密的、非虛構的世界里找到避難之所。的確,我一直就在想辦法尋求從現實里逃走,這種心理我只能歸因於母親精神健康太差。
到這時,他為下個5年——結果是差不多60年——定的目標,是要發現「某種智力的胚胎學」。皮亞傑這是打的一個比喻;他認為智力的成長不是因為神經系統成熟的原故,而是思維得到了經驗,然後經驗迫使思維發生變化的原因。
他小的時候,有一天曾數過小卵石;他把石子排成一排,從左向右地數,數出10個來。然後,為了好玩,他又從右向左數,看看能數出多少來。他驚奇地發現,竟然還是10粒石子。把石子排成一個圓圈再數,結果還是10粒。他又從圓圈中別的地方開始數,又是10粒。而且,不管他把石子按什麼方式排,數起來仍然是10。他在這裏發現了在數學中被稱為可交換性的東西,也就是說,總和與順序無關。
傑羅姆·凱根認為,皮亞傑對少年全新的認知能力的分析是「任何有關人類天性的理論當中最有創見的一個想法」,也是「能夠向傳統的解釋發出挑戰的、有關少年行為的洞見」的來源。至少在一個方面,它有助於我們理解少年自殺率升高的原因:少年具有一種能力,可以思考所有假設的情形,並且知道什麼時候他已經試盡了所有的可能性,這種能力會讓少年對自己說(不管正確與否),他已經盡了一切努力,也檢查了所有解決個人問題的辦法,可是沒有哪一個辦法能夠奏效。另一方面,他能夠感覺到在自己所相信的事物,或者人們教導他去相信的事物當中存在著不一致的地方,這種能力有助於我們理解少年的反叛情緒、憤怒和焦慮。最常見,也最容易引發問題的不一致性有:對少年時代性生活互相衝突的看法(性生活是不道德和有風險的,但是,克制性生活又是「令人苦惱」和不正常的);少年對父母的關係也是互為衝突的(他希望也極想得到他們的支持,可同時又希望獨立)等等。
正式操作階段(12歲及以上):在發育的最後階段,孩子們可以思考抽象的關係了,例如比率和可能性。他們掌握了三段論推理,可以處理代數問題,並開始理解科學思想和方法論的要素了。他們能夠形成假設,編製一些理論,並能系統地考慮一個謎語、神秘故事或者科學問題當中的可能性了。他們可以運用一些方法玩像「20個問題」這類的遊戲,先解決寬泛的問題,然後再縮小到一些可能性上面。在這個階段以前,他們的問題會從寬泛的地方跳到縮小的問題上,然後又回到寬泛的問題上。或者互相重疊,或者一再重複。
由於可以觀察沒有學習過程的行為發育的機會很少,在這門專業發展的早期,一些發展心理學家通過實驗性地製造一些條件創造了歷史。1932年,當時在紐約哥倫比亞——長老教會醫療中心的馬托爾·麥克格羅讓布魯克林市一家收入頗低的家庭把孿生男孩子借給她進行一項實驗。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強尼和吉米這對看上去一模一樣的孿生子每天8個小時,每周5天在麥克格羅的實驗室里度過了兩年。強尼接受了強度身體技能訓練;吉米放在嬰兒床上「末加打擾」(也沒有人跟他玩),一次只有兩隻玩具給他玩。強尼不到一歲的時候就能跑陡坡,可以在水下游泳,還會滑旱冰;吉米一樣也不會(可是,在抓東西、一個人坐著和走路時,跟強尼一樣敏捷)。麥克格羅拍的一組照片顯示,強尼在21個月的時候可以大胆地從一個5英尺高的檯子上讓自己溜下來,落在一張墊子上。而吉米在一個低得多的檯子上蹲著,朝下望一眼,然後不肯往下跳。
美國人埃克哈德·赫斯做了一隻可read•99csw•com移動、會呱呱叫的假野鴨,然後把一些小鴨子放在它的周圍。如果在小鴨剛剛孵化的時候就把假鴨子放在它們面前,有半數的小鴨子會跟在假鴨子後面跑。如果小鴨孵化后13-16個小時后再放在假鴨子跟前,則有百分之八十的小鴨子會跟在假鴨後面跑。表面看上去像是一種本能的東西現在看起來是一種複雜的現象了:小鴨子的神經系統肯定是要對一些移動的物體作出反應,可是,只有在某成熟過程的某個特點的時間點上,它們才最有準備地把特定目標「刻印」下來。
「橡樹再大,也是從橡子長出來的。」——英語諺語
性格發育長期以來一直就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對它的影響是父母的教育方式。研究者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研究過這個問題——觀察、問卷、實驗、相關性分析——而他們的發現一向就受到媒體的即時關注,對一些文人也是極為熟悉的。在這裏,我們忽略過往的撫養風潮,只簡單地看一下,就發現有很多經久考驗的發現成果。可是,我們得注意,基因傾向和外在影響都對性格發育構成重大影響,列在這裏的父母行為及孩子性格的聯繫僅只是一些相關關係,並非總是如此。
對這兩種反應的出現和消失有好幾種解釋,可是,最為廣泛的解釋是,隨著心理能力的增強,嬰兒能夠更好地估量不同的情形。陌生人焦慮在嬰兒獲取了回憶與其它陌生人在一起時的愉快經驗的能力時,會慢慢消失,而分離焦慮會在嬰兒能夠理解母親會回來時慢慢消失。
登尼斯說,結果顯示,「嬰兒在第一年裡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這可以從像大笑、啃自己的腳和聽到聲音后大哭起來這些行為中看出來,跟正常撫養的同齡嬰孩沒有什麼兩樣。不過,在像爬行、坐立和站立這樣一些行為中,她們就遠遠落後于其它孩子了。14個月後,登尼斯讓她們接受了一個時期的訓練,經過訓練之後,他說,她們很快就趕上正常孩子了。但是,按照登尼斯自己承認的說法,蕾直到第17個月,德爾直到第26個月才學會不用扶著東西走路。
孩子的母親如果一向是專註和關愛孩子的,但她同時又成功地培養了孩子的自制力和對害怕心理的控制,則當母親離開時,孩子就不太可能會哭起來,當她回到房間來的時候,孩子向她接近的可能性也小些。這樣的孩子就被分類為「避開型」和「非牢固型依戀」。對照而言,如果孩子的母親一向採取保護態度,不堅持讓孩子「挺過去」,則孩子有可能會哭,母親回到房間里也可能會朝母親跑過去。這樣的孩子就被分類為「牢固型依戀」。
孩子根據這些經驗,在不斷增強的記憶力的幫助下(有一部分是因為大腦成熟的原因),開始存儲起一些心理圖象。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到第一年稍晚些時候就意識到,一件藏起來的物體仍然存在著,儘管已經看不見它了。皮亞傑把這個現象叫做「物體穩定」的保留。
為了解釋這些發現,皮亞傑構築了一個複雜的理論,這個理論運用了他自己有關認知過程的概念和其它來自生物學、物理學和哲學的概念。(他還探索過弗洛伊德和格式塔心理學,但沒有利用這些學問。)他基本的信息是,思維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經歷了一系列突變。思維不僅僅積累經驗,而且也會因為經驗而產生變化,因此而得到更多新的先進思維,在約15歲以前,思維就是我們認為最有人性特點的一種。從這個地方開始,現代發展心理學就誕生了。
在過去的40多年時間內,已經對聽覺發育進行了大量的可比較研究,包括音高和音量區別的出現、在聲音之間進行區分,以及對聲音來源的辨認。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了皮亞傑的同化和適應理論中兩個至關重要的心理髮育過程。孩子會同化數扣子的經驗——可以說是消化它,就好像以前的經驗,某東西看上去大些,真的也就大些。可是,通過數扣子得出的新經驗與這個假設不一致;思維為了恢復其平衡,只好盡量適應(認知),以容入新的經驗,從這時起,他就會以更適應現實的方式觀察和解釋事物。
——把帷幕拉上藏起玩具狗來的研究人員,他是要看看嬰兒記憶力的發育情況——在本例中,他是要測試對被藏起來的東西仍然存在這種事實的意識程度。
自然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由於我們可以通過生命學習全部的東西——而且,不管在什麼歲數,所有的學習都涉及新突觸連接的形成——為什麼感覺發育只在一個關鍵時期才有可能,而以後卻不行?一個有機體在其發育的特定時間內沒有得到合適的經驗,因而永久性地損害其感覺操作能力,這在進化學上是說不通的。可是,有些大腦研究者說,有一種偏移的好處:基本的經驗總是在合適的時間內出現,它們可以精確地調整大腦結構,因而可以提供比對突觸形成進行基本控制所能得到的結果好得多的永久而具體的感覺能力。
從最近和當前的一些神經科學研究中,已經很清楚地了解到了成熟和經驗在大腦組織裏面到底是怎樣相互發生作用而產生一些發育變化的。對一些死嬰大腦的顯微檢查顯示,當大腦在生命的頭兩年裡增大3倍的時候,樹突的巨量激增(分支)從其神經元上開始發生,然後彼此發生聯繫。(據估計,老鼠的大腦在其生命的頭一個月里每秒鐘可以形成約25萬個突觸,即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在人腦里,生命的頭幾個月中突觸形成率可能要大許多許多倍。)
這樣看來,對成熟觀和認知一發育觀來說,兩者都有很好的證據,人們懷疑,真理可能就是這兩者的混合。
(皮亞傑在其工作的早年曾研究過兒童的道德發育問題,但是,這份工作只處理前少年時期和兒童對規則、謊言及類似問題的態度。正是他晚期論認知發育的一些工作,才處理到像道德感和公正等的問題。)
露西安娜不知道火柴盒子開合的作用,也沒有看到我進行這項實驗的準備工作。她只知道前面的兩個辦法(學會了處理一些情形的辦法):把火柴盒子推翻,以倒出裏面的東西,把手指伸進去,以便把手鏈弄出來。當然,她首先試的正是這最後一個步驟:她想把手指伸進去摸手鏈,但完全不行。
曾幾何時,皮亞傑重述(以不符合他的特點的簡樸文筆)過一位數學家朋友的故事,這個故事很好地說明了新信息的同化是如何會導向適應和新思維的:
頭6個月里,當著嬰兒的面,我們一直掛著臉,既不笑也不皺眉頭,從不跟她們玩,不抱她們,也不逗她們玩,除非這些行動是進行實驗所必需的……為了限制她們練習坐立,嬰兒一直放在嬰兒床上躺著睡,不准她們翻身。
到這個階段的末尾,孩子開始使用其存儲的圖象和信息來解決包括客觀物體在內的一些問題;他們會思考可能發生的情況,而不是只依靠玩弄一些物件。作為年輕父親的皮亞傑很自豪地報告說,她的女兒露西安娜就曾有過這樣的思維過程,當時,她還只有16個月大。他跟女兒一起玩耍的時候,把一根手錶鏈帶放在一隻空火柴盒裡,很小心地露出一點縫來:
缺乏依戀所造成的傷害,1956年在以色列進行的一項微笑研究可以提供有趣的證據。這項研究把在三種條件下養大的嬰兒放在一起比較:一種是在他們自己家裡,一種是在基布希姆(集居地)由專業保姆帶大,但在第一年裡經常由生母餵乳和在孤兒院里養大的孩子。一個月大的嬰兒當著生人的面微笑是很少見的情形,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周之後,他們微笑得越來越多了,這種情形在約4個月大的時候到達頂峰,然後,開始下降。在這項研究中,所有三組孩子都在4個月的時候經常當著陌生的婦女面孔微笑,可到18個月的時候,在家裡長大的孩子只是比4個月的時候反應稍為少一些,在集居地長大的嬰兒只是有一半情況是反應不力,而在孤兒院里長大的孩子卻比他們在一個月的時候更少微笑。
這樣的心理髮育過程並不是平滑和連續發生的。像發現可交換性這樣一些小小的變化,時不時會導致向思維不同階段的突然轉換。人類心靈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發育這樣一個概念,並不是皮亞傑始創的——其它的心理學家早就提出過這樣的想法——可是,皮亞傑是第一個辨認並描述這些階段的人,而且是以大量觀察和實驗證據為基礎來做到這一點的。皮亞傑理論中的四個主要階段(還有許多小階段)是:
最近的一次有價值的研究利用「奇怪情形」衡量113例一歲大的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情況,5年之後再評估他們的行為和心理健康情況。兩者都是通過問卷形式進行的,一份給他們的母親,一份給他們的教師。在一歲的時候對母親的依戀牢固一些的男孩子中,他們當中只有百分之六的人出現了精神病理學的跡象。在對母親的依戀不那麼牢固的男孩中間,有百分之四十齣現了這樣的跡象。(出於不明了的原因,女孩子沒有顯示出在早期依戀類型與後來的精神病理學方面的聯繫。)研究小組很小心地得出結論說,這些結果「部分地支持了這樣一種假設,即,早期母-嬰依戀關係的性質預示著以後的社會-情緒功能的發揮」。
皮亞傑在好多年的時間里不斷擴充和修訂過自己的理論,可是,我們只需要知道最終結果就行了。
我們還可以看看十幾種有關養育方式和性格發育的發現成果,可是,我們在這裏已經耽擱太久了。現在到了看看孩子走出家門以後會怎樣的時候了。
人類到12歲的時候,大腦估計約有百萬億突觸。這些連接是確立大腦能量的布線方案。有些突觸連接是根據化學指導自動形成的,可其它一些是在樹突快速增長時期所發生的經驗刺|激形成的。樹突缺少了這些刺|激就會萎縮下去,不能形成所需要的突觸。在黑暗中長大的老鼠,其https://read.99csw•com視覺皮層中樹突刺和突觸連接比在光亮中長大的老鼠少得多。在有光線頻閃的環境下長大的貓只能在一閃一閃的光線中看清事物,它們不能形成對移動敏感的皮層細胞;當它們長成大貓時,它們把這個世界看成是一連串靜止的畫面。一隻小猴子的一隻眼如果在關鍵時期總是閉著,這隻眼睛裏面的神經元就總是趕不上另一隻眼睛里的神經元的增大速度。因此,成熟會提供——在一定時間內——數倍的潛在神經通道,在這些通道裏面,經驗會作出自己的選擇,並在那些為感覺所需要的線路上面「接上真正的導線。」
——8個月大的一個男嬰坐在微型舞台前,一位研究人員躲在舞台後,把一隻玩具狗放在男嬰看得見的地方;正當嬰兒準備用手去抓它的時候,這位研究人員卻拉上了帷幕,把狗遮了起來。
接著是一陣停頓,這期間,露西安娜表現出了一個令人奇怪的反應。她仔細看著這條小縫,接著,一連好幾次張開併合攏自己的嘴巴,起先是輕輕張開,接著嘴張得越來越大……(然後)她毫不猶豫地把手伸進盒子上的窄縫,不是像剛才那樣想摸手鏈,而是用力拉盒子,以便把盒子口開得更大些。她成功地抓住了手鏈。
然而,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內在表達卻仍然是原始的,缺少像因果關係、數量、時間、可逆轉性、比較和視覺等的組織性概念。孩子不能執行涉及這些概念的心理操作,因此,這仍然是「前操作」階段。(皮亞傑所謂的操作,是指任何心理習慣,它使信息為著某些目的而發生轉換。分類、細分、在整體中辨認局部和數數等,都是典型的操作。)這就是5歲的孩子之所以認為展開的6粒扣子比串在一起的6粒扣子多些的原故,也是把水倒入一隻細長容器比它在一隻寬大容器里多些的原故。哪怕孩子學會了數數,他們仍然需要一些時日才能明白,2×3為什麼會等於3×2。如果讓他們看一束花,大部分花束是黃色的,然後再問他們:「是花多些呢還是黃色的花多些?」他們會說:「黃色的花多些。」
這個階段最新奇的地方在於,通過對形式和內容的區分,受試者能夠就他不相信,或者暫不相信的一些論題進行正確的推理,也就是說,這些論題他認為完全是一種假設而已。他已經能夠從一些僅僅是一種可能性的真理當中得出必要的結論來。
在11個月的時間里,她們還不能看見對方。(嬰兒床中間隔著一張帘子。)
大約在這個時候,他跟教父一起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假期,這位教父是個文人,他認為這個小孩子的興趣太狹窄了,因而讓他學習哲學。一個廣大的世界展現在皮亞傑的眼前。他很喜歡這門學問,特別是認識論。到這次假期結束時,他決定「把自己的一生獻給對知識進行生物學解釋的事業中」。可是,他仍然認為自己是一位博物學家,而不是心理學家,在納沙泰爾大學,他通過了本科學習,接著一直讀到博士,到22歲時得到了自然科學博士學位。
公平地說,有些心理學家發現這些分類和解釋太過標準了。傑羅姆·凱根就是其中之一。
與凱根這樣一些讚揚皮亞傑的人相反的是,在20多年的時間里,對皮亞傑的思想和發現一直就有反覆不斷的修改和修正。成千上萬新皮亞傑主義、后皮亞傑主義和反皮亞傑主義的論文成篇累牘地發表,或者在專題會上宣讀出來。這一部分工作雖然很多都卓有價值,但大部分比較起這位巨人本人的工作來說都是小菜一碟。伊薩克·牛頓曾帶著假惺惺謙遜地說過:「如果說我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修改和修正皮亞傑理論的那些心理學家們都應該毫不謙遜地說,他們之所以看得更遠,是因為他們都站在他的肩膀上。
在一歲四個月零十二天的時候,把雅克琳從她極想再玩下去的一種遊戲上強行抱開了,然後放在嬰兒圍欄里,不准她爬出來。她大聲喊也不行。接著,她很明白地表達了某種需要(也就是說,要上衛生間),儘管剛剛過去的10分鐘里發生的事情證明她根本就沒有這種需要。剛一出來圍欄,她就指著想要再玩的那個遊戲!
在另一個典型的實驗中,尚不會數數的孩子說,在一條線上排得很開的六粒扣子比串在一條線上的六粒扣子「多些」。等他學會數數以後,他發現結果其實不然,他的思維處理類似感知情形的方式就發生了變化。
行為主義認為,發育是經過制約和摹仿形成的,遺傳學家認為這是成熟的自然結果。兩者的觀點皮亞傑都不同意。他認為,心理髮育需要經驗,也需要成熟,可是,發育是有機體與環境之間不斷變化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在這種相互作用中,思維適應了經驗,然後能夠以不同的方式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再進一步適應,經歷一系列的突變,直到進入成年階段。嬰兒的消化系統最初只能消化奶水,然後才可能消化固體食物。同樣,智力最初也只是一種簡單的結構,它只能吸收和利用簡單的經驗,可是,在經驗的哺育之下,智力變得更先進了,更有能力,終於能夠處理複雜的事物。
——那位請求重新學會玩彈球的男士是皮亞傑,時間是在20年代,他是要研究小孩子道德推理能力的發育情況。
這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可以與孩子們坐在一起玩,聽孩子們講話,六十年如一日,但仍然具有那份天賦,使一門重要的心理學分支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有一個不太可能的回答:溫文爾雅、威嚴、慈祥、友善而且熱情。他的同事和夥伴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老闆」,可他卻從沒有招惹惡意的誹謗,對他工作上的批評,他總是從善如流,他的至親好友從來沒有跟他翻過臉。皮亞傑晚年的一些照片可以真實地反應他的為人:一臉和善,角質眼鏡底下透出威嚴,飄逸的白髮從終生不離的貝雷帽兩側拂過,微笑的嘴角含著一隻煙斗,這一切都使人感覺到這個人的平易可親。他惟一可以找出來的缺點是,他是這樣嚴肅的一個人,竟然對孩子們的玩笑和大笑完全沒有半點興趣。
今天,這聽起來有些幼稚;現代心理學家看問題更有相關考慮,他們認為,發育是隨便朝著某個方向進行的,某些是極不好的發育方向。種族主義者、滿口髒話的妓|女、變態殺手、職業性的虐待者、虐待兒童的人、集團屠殺的宗教狂及類似的一些人都是發育導致的最終結果。另外,發展心理學家現在認為,他們的課題還延伸到了生命最後的幾十年,這個時候,心理功能已經衰退,老年性痴獃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在處理範圍如此廣泛的一個領域時,他們會應用到心理學幾乎所有的專業知識,可想而知,他們認為自己的專業才是了解心理學知識最為地道的途徑。如發展心理學家洛克爾·格爾曼所言:「如果不觀察其進化,我們就無法了解終端產品。」這話說得挺自信,讓我們來看看證據。
比如:皮亞傑常常讓嬰兒看一件玩具,然後用自己的貝雷帽蓋住玩具。9個月以前的嬰兒在看不見玩具時會忘掉這件玩具,可是,嬰兒到約9個月大的時候,他會意識到,玩具還在那個地方,還在貝雷帽下蓋著。再舉一個例子:皮亞傑常常讓孩子看兩個一模一樣的大杯子,裏面盛著同等數量的水,把一隻杯子裏面的水倒入一個細長的容器里,再問孩子說,哪一個容器里裝的水多些。7歲以下的孩子幾乎總是說細長容器里的水多些,可是,7-7歲以上的孩子卻會認識到,雖然容器的形狀變了,但數量卻是一樣的。皮亞傑有很多這樣的發現,這些發現儘管後來做了一些修改,但總是正確的。凱根說兒童心理學「從來沒有佔有過如此堅實的一些事實」。
——正式操作階段(12歲以上)
——把不透明的隱形鏡頭安裝在老鼠眼睛里去以後,實驗人員培訓老鼠走迷宮,然後把老鼠弄死,在顯微鏡下觀察其大腦。其目的是要通過比較其左右視覺皮層,看看神經元上的樹突數目因為經驗增多而增多的程度。(因為左眼蒙住了,因此右邊的視皮層在迷宮培訓中沒有接受到信息。)
有很多是光從觀察嬰兒就可以得來的。比如,注意嬰兒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能夠盯著附近的物件看的。可是,這樣的觀察留下很多問題不能回答。很小的嬰兒眼裡看到的東西準確來說到底是什麼?很明顯看不了多少東西;他們的眼睛經常是飄忽不定的,也不會跟隨一個移動的物體看。另一方面,母親們知道,他們的小嬰兒在餵奶時會穩定地盯著自己看。由於我們無法問一問他們說看到了什麼,我們怎麼能夠找到答案呢?
——那位假裝受傷的母親是在與研究工作者們合作,企圖確定兒童移情功能出現的準確時間。
有了這些,天性和教育這個模糊的舊詞終於有了新的準確含義。現在,經過這麼多世紀的思辯和探索之後,我們終於看到思維到底是怎樣從經驗的物質當中構造起來的情景了。神秘的面紗開始揭開,奇迹替代了它們的位置。
在他自己進行的一次研究中,凱根發現,表面上對嬰兒不那麼牢固地依戀的母親一般在外面有事情要做,儘管心理學家們可能會認為,這樣的母親是不太注重教育的,但是,她們也許是在培養孩子的自制力,並使嬰兒能夠處理分開的問題。使孩子依戀更牢固的母親也許會過分保護孩子,因為阻礙了他們自己內在安全感的發育。
榜樣:父母是孩子行為和性格特點的榜樣。堅持已見的父母傾向於養育進取心強的孩子,性格溫和的父母也傾向於養成性格溫和的孩子。如果父母口是心非,說的道理與自己的言行不一致,則孩子會模仿他們的行為而不是聽他們的道理。孩子們尤其喜歡以愛教育但性格堅強的父母為模樣,對冷漠和性格軟弱的父母就不一定是這樣了。
嚴訓:施加權威(威脅及懲罰)和不再愛孩子是外部控制的形式;他們也許會得到順從,九_九_藏_書主要是在父母看著他們或者可以採取制裁行動的時候。可是,通過誘導而進行的嚴訓懈釋為什麼某種行為是錯誤的,他是怎樣違反一項原則的,他會對其它人產生什麼樣的感覺)會引導孩子吸收父母的價值觀,並使這些價值觀成為他或者她自己的標準的一部分,他會形成自我控制。
直到10年以前,發展心理學家們一直都還沒有情緒發育理論,現在,他們已經擁有好幾種理論了。在不同的議題上,這些理論彼此有些不同,最為重要的區別在於,情緒的發育是否主要因為某些具體的神經線路的成熟,還是因為情緒行為及其表現的社會學習結果。在兩種觀點中,情緒都被認為是通過學習而有具體的形式的,可是,一種觀點認為,主要的決定因素是成熟,另一種觀點認為是認知能力和培訓的結果。我們來看看各方觀點的一些證據:
波爾比的觀點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還有不快——在美國,由於不斷升高的離婚率,還有接連而來的婦女解放運動,越來越多的美國婦女都出來工作,讓一些保姆們來照看孩子。許多兒童心理學家和發展心理學家們都懷疑,敏感時期真的是那麼具體,也是那麼重要,母親的作用是否也真的像波爾比所說的重要到那種程度,那麼不可替代。可是,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一致認為,在正常的情況下,對母親(或母親的替代者)的依戀的確是有的,而且也是性格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感覺運動階段(從出生到18-24個月)
到20年代,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這個詞30年後才開始流行起來——當時完全是研究方向的,在很大程度上只供理論使用。這也符合當時流行全國的心理測試風潮。比奈和特曼測量兒童每年的智力成就,而不解釋思維為什麼以及如何發生變化,跟他們一樣,20年代到50年代的發展心理學家們都集中精力確定正常值:即嬰兒行為及能力每周「應該」表現出來的樣子,作為兒童每月應該表現出來的樣子。在耶魯大學,阿諾德·格塞爾詳細編輯了兒童生命周期中每一個轉折點的正常行為描述。在伯克萊大學,哈佛大學和其它一些大學里,研究工作者們進行了基本的縱向分析,對人們進行反覆測試,從嬰兒期一直到成人階段,以確定哪些因素決定著嬰兒日後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首先看看成熟觀:
直到這時候,他才轉入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課題。他在蘇黎士的兩家心理學實驗室短暫地工作過一陣子,然後到巴黎的巴黎大學選學了一些課程,然後被推薦給西奧多·西蒙(比奈的同事)。西蒙讓他把一些測試卷子標準化,這些卷子是用來測試5-8歲的巴黎兒童的推理能力的。皮亞傑一干就是兩年——還幹了其它的許多工作。使他感興趣的不僅僅是確定兒童對一些推理問題作出正確答案的年齡,而是在早些時候,他們為什麼都犯同樣類型的錯誤。他讓孩子們一起談話,向他們提出有關周圍世界的一些問題,仔細聽他們的解釋,並請他們解開他出的一些謎。這一切都成了他終生的調查研究方法。他在自傳中欣喜地說:「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領域了。」
——那位就綠色的撲克牌提出奇怪問題的研究工作者是在查看兒童邏輯推理能力的成長過程。
在這些千奇百怪的活動中,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追求:要發現心理學的橡子到底是怎樣長成心理學的橡樹的。尤其是:
到這個時候,孩子們還開始思考如何實現所欲求的社會結果。皮亞傑還是以對他的孩子之一的觀察進行報告:
心理學家羅伯特·范茨在1961年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設計了一個檯子,讓嬰兒面朝天睡在底層。幾英尺高的地方是一個顯示區,實驗者在這裏放上兩張大卡片,每張卡片裏面有一個圖案:一個白色的圓圈,一個黃色的圓圈,一隻牛眼,一張面部素描。研究者從上面的一個小孔上偷窺(這樣,他本人就不被發現),可以看見嬰兒眼睛的移動和眼睛朝向這一對對圖案的時間。范茨發現,兩個月大的嬰兒看牛眼的時間比看一種顏色的圓圈的時間長一倍,看一張臉部素描的時間比看一隻牛眼的時間長一倍。很明顯,哪怕是一個只有兩個月大的嬰兒也能夠區別主要的差別,而且能夠把眼睛朝向他認為更有趣味的東西。
性別角色行為:雖然男孩子與女孩子之間的行為差別有很多是有生物學基礎的,但很多性別類型的行為是從父母學來的。這種行為方式從出生時起便開始了,這時候,父母無意識地對男嬰和女嬰作出不同的反應。然後,又直接告訴它們說,應該如何行動,更為重要的是,嬰兒會與同一個性別的父母認同,並以其角色為模樣。大男子主義的男人會養成大男子主義的男孩,喜歡引人注意的婦女會養成喜歡招惹是非的女兒,等等。孩子甚至傾向於模仿同性別父母,而非異性別父母非性別角色的一些特徵。
還有一項更為大胆的實驗也是從1932年開始進行的。是由當時在弗吉尼亞大學的維恩·登尼斯進行的。他從巴爾的摩市一位貧困的婦女手上得到兩個孿生姐妹,德爾和蕾,當時,她們都還只有5個星期大。登尼斯在他妻子的幫助下,把這兩個女嬰在家裡養了一年多。他的計劃是要剝奪對她們的一切刺|激和學習,看看哪些行為方式是與成熟一起自發產生的。在一篇期刊文章中,登尼斯報告了他如何進行該實驗的情況,一點也沒有感到不安或者內疚:
[邁克爾·劉易斯等人認為移情作用出現的時間更晚些,可是,這種差別真正的所在也許就在於,移情到底是以看見哀傷時表現出哀傷(早期的發育),還是以有幫助的試圖來決定的。]
作為這些發現的結果,在70年代,一些發展心理學家和兒科醫師慢慢地相信,是在出生之後的幾個小時內,母與子之間的聯結才最終形成。他們規勸一些母親,等孩子剛剛出生以後不要馬上抱到醫院嬰兒室的烘箱里去清洗,而應抱著嬰兒,緊貼著自己身上的肉。儘管後來進行的一系列研究證明這樣做了以後,母與子之間的聯結的確更為牢固,但是,被聯結起來的倒是母親本人。許多其它的研究證明,嬰兒對母親的聯結(或者父親或其它主要的照看人)是在長達4-5個月的時間里發育而成的,其間有無數小心的看護和富有表情的注意。
儘管皮亞傑接受過自然科學的培訓,他早年也曾決定要對知識進行生物學上的解釋,可是,他的理論幾乎完全是從認知的過程來解釋發育的。他完全忽略了成熟本身的作用——人體成熟的過程會自動地引起一些行為變化——或者認為這種作用是理所當然的。然而,現代許多發展心理學家們都感覺到,除非成熟在心理髮育中所起的作用被完全理解,否則,人們無法知道行為在多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而不是通過同化和適應來獲取的。
4個月大的嬰兒不會意識到皮亞傑的貝雷帽下的玩具;在這個心理髮育年齡上,思維只具有當前的認知力,沒有存儲起來的圖景,看不見的物體等於不存在這樣一個物體。可是,到第一年的晚些時候,他會偶爾好幾次發現,玩具就在貝雷帽底下,嬰兒就會修改他看見物體被東西覆蓋住以後的反應。
然而,有時候,自然會偶爾提供一個機會,可以把這兩者分開。嬰兒在3-4個月的時候就會喃喃自語了,以作為說話的準備,可是,聾啞嬰兒也會喃喃自語,很明顯,他們不說要摹仿聽到的語音,而是另有原因。喃喃自語很明顯就是一種預設好了的行為,他與經驗沒有任何關係,而是在指揮行為的神經中樞到達某個發育階段時自發產生的。在正常兒童中,喃喃自語通過學習而發生改變,越來越接近對語音和音調的摹仿;在聾啞兒童中,喃喃自語會慢慢消失,因為他沒有經驗可借鑒。
人們缺乏對發育理論的興趣,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行為主義者的控制地位,他們對學習的研究,如我們已經得知的一樣,主要由確定刺|激和回報之間的相互關係構成。行為主義發展理論這個名字如果能夠成立的話,就可以用斯金納的話表達清楚:
不管是在所有這些崗位上,在人行道上,在公園裡,還是在他自己的家中與3個孩子在一起——他在盧梭研究院娶了自己班上的一位學生——皮亞傑總是在進行無窮無盡的研究,一會兒注意這個年齡,一會兒又是那個年齡,直到最後,他把人從生命最初的幾個星期直到少年時期的全部發育圖景都編織起來了。他按部就班地撰寫文章,有條不紊地發表著述(很可惜,這些著述都寫得特別冗長),向這個世界提供了大量驚人的發現,數不清的、價值連城的數據,他的理論把一個兒童研究領域轉變成了一門發展心理學。他蜚聲國際,除了弗洛伊德以外,他的文章被心理學文獻引用最多,到今天依然如此。他得到了好些著名大學的榮譽學位,因為他對心理學所作出的傑出貢獻,他獲得了美國心理學協會的大獎。
每個階段發生的事情如下所示:
年齡只是一些平均數;皮亞傑很清楚,個人之間是有一些差別的。可是,他說過,這個順序是不變的;每個階段都是隨後一個階段必要的基礎。
這些只是少數幾個例子,說明現代發展心理學家們多種形式的活動和興趣所在。他們所從事的研究領域是科學當中最廣泛的一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最典型的一個:它處理的問題涉及到我們因之為人的一切,也涉及我們對這些因素產生影響的一切過程。
這樣的一些實驗在60年前就比較少見,今天更是根本就不存在了。文明社會自從知道納粹醫生在集中營里進行過一些「醫學研究」之後,有關用人體做實驗的法律限制就嚴格得多了。可是,發展心理學家們已經在用其它一些辦法來做實驗了。其中之一是用動物做實驗。行為主義者們通過了解老鼠的學習辦法而了解人類學習的原理,read.99csw.com發展心理學家們也照同樣的辦法來了解動物成熟的原理有哪些是可以應用到人類身上來的。
孩子正在獲取基本的想象和預測能力,知道某些簡單的行動可能會帶來某些結果,並在大腦裏面進行試誤法試驗。因此,皮亞傑說,智力發育的方式是「概念-符號,而不是完全的感覺運動」。
——前操作階段(18-24個月到7歲)
從那時起,他擔任了一系列的學術和研究職位。在20多歲的時候,他就是日內瓦盧梭研究院的研究主任,一直當了5年;然後,他在納沙泰爾大學當了5年的哲學教授;再后,他回到日內瓦的盧梭研究院當共管院長,後來又當了院長和這所大學的教授;再後來,他又成了巴黎大學的教授;從1956年起,他是新成立的日內瓦大學基因認知學研究中心的主任。(「基因認知學」這個詞是他發明的,這門學問與基因學本身沒有任何關係;它指的是智力發育。)
養育孩子的方式:權威(獨斷式)父母的孩子傾向於不善交際,缺少活力,社交能力平平,而且經常懷有偏見,對於男孩子來說,其認知技術也低。父母如果比較隨意,其孩子會有更多的活力,情緒積極,但社交和認知能力很差(后一種情形對男孩子尤其如此)。威嚴的父母(管理嚴格但比較民主)的孩子傾向於有自制力,比較獨立,很友善,社交和認知能力都不錯。
他出生在瑞士的納沙泰爾,跟弗洛伊德不一樣,他不是一個外來者,不必要一點一點地努力尋求被當地人接受。他跟巴甫洛夫也不一樣,從沒有經受過生活的艱辛;他跟詹姆斯也不一樣,他從沒有經歷過精神的危機。跟韋特海默也不一樣,他從沒有經歷過神靈的顯現。他那相對平淡無奇的幼年生活惟一不同於眾的地方在於,他幾乎沒有童年——這也可能就是為什麼他終生喜歡跟孩子們泡在一起的原因吧。他父親是一位一絲不苟,也愛挑剔的歷史學教授,他母親患有精神病,跟她的丈夫不一樣,她還極度虔誠。這種差別使得家庭生活極為麻煩,對此,幼年的讓·皮亞傑只有想法適應:
眼高手低的宏論
很多成熟研究都以身體技能和生理特徵為中心,我們對思維成長的知識並沒有因此而增長許多。可是,對感覺能力發育的研究卻開始提供一些堅實的事實了,它們代替了思辯,對心理學中這樣一個古老的中心議題提供了答案:有多少是天性,是多少是教育使然?(按照發展心理學的說法,有多少是成熟本身造成的,有多少是學習得來的?)
他的成就如此驚人,可他本人卻從沒有接受過任何心理學方面的系列培訓,也沒有得到過心理學學位。
——一位男士蹲在一個玩彈球的5歲男孩子跟前對他說:「以前我也經常玩這些東西,可現在已經忘了怎麼玩。我想再玩一回。你教我規則我就跟你一起玩。」
有一個人所皆知的例子。新生的小鵝被認為是根據本能去跟隨母鵝的。可是,奧地利動物學家,行為生物學的奠基人和諾貝爾獎得主康拉德·洛倫茲卻教會小鵝跟著他跑。洛倫茲想法讓他本人成為小鵝出生后的頭幾天里能看到的惟一活物。它們的本能就是跟著活動的物體跑,因此,小鵝就跟著他走。當小鵝學會了這樣做以後,它們看見母鵝也不跟著走了。洛倫茲的理論是,在成熟的「關鍵時期」以後,被跟隨的物體的圖象會在小鵝的神經系統里固化。自然的本意是讓母鵝成為被跟隨的對象,可沒有預料到一位行為生物學家會來搗亂。
對於發展心理學來說,情形的確如此。在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早期,這個研究領域裏面最為顯著的一些理論都缺少具體的內容和堅挺的數據,無法支持其武斷和不切實際的概念。英國人喬治·羅曼斯、俄國人伊凡·謝采諾夫和美國人詹姆斯·馬克·鮑德溫和吉·斯坦利·霍爾都是一樣的,他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把兒童時期發生的發育變化都比喻為從低等動物向人類進化的不同階段。可是,這種看上去十分聰明的比喻只不過是一種智力上的欺騙,而不是實驗的結果,因此很快就被興起的研究數據之潮沖涮而去,在這種理論之內是無法找到研究數據的。(只有心理分析理論躲過了這場實驗數據時代的沖洗,因為它跟進化理論不同,它並不想那麼包羅萬象,而只是進行性格結構和人格分析的工作,對於智力和社會技能的成長過程,它很少說話,或者根本隻字不提。)」
對待孩子的這種態度開始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因為洛克說,嬰兒的思維是一張白紙。可是,這張白紙是如何變成成人思維的,他的理論卻極不成熟:這種發育簡單地就是因為經驗和聯想的積累。
可是,微笑只是依戀的副產品,而不是依戀是否存在的的衡量標準。研究者們需要這樣一個標準,因此,在60年代末,波爾比以前的一位同事,後來到了美國的瑪麗·安斯沃思設計了一個相對容易的標準。這個標準叫做「奇怪情形」,從此以後就成了依戀研究的主要標準。在「奇怪情形」中,嬰兒和母親都在一個不熟悉的玩樂室里,研究人員可以通過單向玻璃觀察他們。後面跟著八種不同的辦法,每次用一種辦法。在一種測量中,母親暫離開一陣子;在另一種辦法中,一位陌生人在她在場的時候來到房間里;在第三種情形中,母親不在場的時候陌生人來到房間等等。
處於前操作期的孩子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跟感覺運動期的孩子一樣),皮亞傑用這個詞來表示不能想像事物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上去是什麼樣子。他經常讓4-6歲的孩子看三座山的模型,把一隻小玩偶放在山上的某個地方,顯示一組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山中照片,然後問孩子們說,哪一張照片顯示玩偶正在看的方向。孩子們總是選擇他們自己看去的那個方向的照片。同樣地,他報告說,前操作期的孩子不能想象其他人正在思考的問題,而且,說話的時候經常不知道別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正在談的一些事情。
就算他們的移動變得更有目的性,更為準確一些,他們還是搞不清楚周圍的物體是什麼樣子的,也搞不清楚這些東西是如何對他們的行動產生反應的。因此,他們只好做些試驗:他們吮吸東西,搖動,擊打,敲擊或者扔東西,因此就得到了新的知識,這些新知識使他們產生更聰明和更有目的的行動。
沒有神話故事,沒有冒險經歷,也沒有給這位少年老成的孩子玩的遊戲。到7歲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在空閑時間里研究鳥類、化石、海貝和內燃機械裝置了。不到10歲,他就已經寫了一本有關當地鳥類的書。
研究情緒發育的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生命的頭兩年,這樣做也是相當有理由的。按照新澤西醫學及牙科大學兒童發育研究院的邁克爾·劉易斯及其同事的說法,主要的情緒(喜悅、害怕、憤怒、悲傷、討厭及驚訝)在生命的前半年就出現了,次級或者「派生的」情緒(窘迫、移情和也許包括嫉妒在內)是在第二年的下半年出現的,其它一些次級的情緒則(驕傲、羞愧和內疚)也相繼出現。由德拉華大學的卡羅爾·伊扎德及其同事和學生所做的一些嬰兒錄相面部表情研究,已經得出了相關的一些成果。
--那位請牙科學生回答如何處理上述情景的女研究工作者,是在調查成人水平的道德推理能力發育過程。
——具體操作階段(7-12歲)
在17世紀以前,人們對這個課題沒有什麼興趣。在那以前,按照史學家菲律普·阿里艾斯的說法,在歐洲處於統治地位的觀點是,孩子是成人的縮影,其性狀、德行及惡行就是小型的成人。他們在6歲以前得到關照,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可以照看自己了。從這以後,他們就得到成人一般的對待,跟成人一起工作,如果冒犯了權威,也得像成人一樣因為錯誤的言行受到懲罰。如果犯了偷竊罪,甚至還有可能被絞死。
發展心理學家們利用這個辦法以及類似的辦法,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了解了大量有關嬰兒看到的事物,以及什麼時候開始看的情況。心理學家們得知的一些情況如下:在第一個星期里,嬰兒會區別有光亮和黑暗的圖案;在第1個月里,他們開始慢慢地跟蹤移動的物體;到第2個月,他們開始具有深度的感覺,可以協調兩隻眼睛的移動,還可以區分光的深淺和級別;到3個月時,他們的視線可以從一個物體飄浮到另一個物體上,還可以區分家庭成員;到第4個月的時候,他們就可以在不同的距離內盯著物體看,可以做越來越精細的區別(他們沿著斜角看一個以前沒有見過的物體的時間,比從銳角看一個見過多次的物體的時間長些),並開始認識到他們所觀察物體的意義(他們對一張臉正常的素描盯著看的時間,比看一張描得比較模糊,而且位置不對的臉的時間長些);從4-7個月,他們就具有了實體視覺,他們知道,一個以不同角度拿住的物體還是同樣的形狀,他們所獲得的、在不同距離內注意事物的能力已經近似於成人。
性格發育
讓·皮亞傑(1896-1980)是20世紀最偉大的兒童心理學家,這是大部分發展心理學家們所公認的,英國傑出的發展心理學家彼德·布萊恩說,如果不是有皮亞傑,「兒童心理學也許只是一門非常不起眼的學問」。在20年代,當皮亞傑還是一位年輕人的時候,他的早期的貢獻就已經給法國和瑞士的兒童心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30年以後,他成熟后的思想產品在美國也帶來了同樣的影響。使他的工作具有如此震撼力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他優美的文筆和清晰的理論思路,還有一部分是因為他傑出的一些發現,這些科學發現是通過費力的研究得來的,他的理論就是以這些研究為基礎的。
——在一間小辦公室里,一位心理學家手上拿著一張綠色的撲克牌,對坐在桌子對面的10歲女孩子說:「我手上這張牌要麼是紅色的,要read.99csw•com麼就不是黃色的,這說法對嗎?」她立即回答說:「不對。」後來,在同一天,他又讓一位14歲的女孩子來回答這個問題;她想了一會兒,然後說:「對。」
長幼相互作用:父母如果經常與孩子談話,孩子們會養成更好的口頭表達及社交能力,超過長幼不經常說話的孩子。如果父母跟孩子經常一起玩,則孩子們傾向於更為其它孩子所喜歡,對認知別的孩子的情緒和情感表達也更敏感。父母和孩子相互作用的方式可能會成為孩子處理其它關係的模樣。
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現在不僅能夠思考具體的世界了,而且能夠解決像可能性、或然性和不可能性等問題,還能解決有關未來、公正和價值等的問題。如皮亞傑及其長期的同事巴貝爾·因霍爾德所說的:
可是,他成就大作的驕傲感很快就煙消雲散了,因為他父親說那本書只不過是一本七拼八湊的東西而已。到10歲時,皮亞傑「決心更加發奮一些」。他在公園裡看見一隻部分白化的麻雀,寫了一篇簡要的科學報告,投遞到納沙泰爾的一家自然科學雜誌社,而這家雜誌的編輯不知道作者是位小孩子,就發表了。這份成功使皮亞傑鼓起勇氣來,他給納沙特爾自然博物館的館長寫了一封信,問可不可以在閉館之後讓他研究一下藏品。這位館長不僅答應了他的要求,還邀請他當助手,幫他清理貝殼,進行分類和貼標籤的工作。皮亞傑一星期去工作兩次,數年不綴,得到了足夠的知識,在不到16歲的年齡就在一些動物學雜誌上發表了大量有關軟體動物的科技文章。
可是,霍爾對發展心理學卻作出了播種意義上的貢獻。他把當時叫做「兒童研究運動」的一種活動導入了實驗科學和數據收集活動。他本人也是一位勤敏的研究工作者,花了很多年時間專門進行兒童思維的問卷研究活動,並發表了大量數據。他所做的這些工作,而不是因為他的宏大理論,為兒童——心理學這個初生的領域奠定了發展方向。
這種證據的一部分,給心理分析有關母子依戀的思想提供了許多的細節和意義。從1952年起,這一直就是發展心理學研究的一個主題,當時,世界衛生組織出版了英國心理分析學家約翰·波爾比的《母親照顧及心理衛生》一書。這位心理分析學家研究過孤兒院長大的孩子,他發現這些孩子缺乏情感及性格發育,而且把這些歸咎於缺乏母子依戀。
具體操作階段(7-12歲):到約7歲的時候,孩子轉移到了完全不同和更有能力的一個新思維階段。他們現在可以執行像數數和分類之類的操作,也可以理解並思考相互的關係。一個前操作期的孩子知道「兄弟」這個詞,但不知道兄弟是什麼東西;他知道什麼是「大」的,但不知道兩個都很大的東西中哪一個更大些。而一個操作期的孩子這兩個問題都能解決。在心理上逆轉一個過程是另一項操作。當一個孩子可以想象把水從細長容器倒回到原來的瓶子中的時候,他就獲得了逆轉的概念,也因此而知道了「守恆」的概念,這就使他認識到,數量在外形發生變化的時候並不發生變化。
——一位身著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握住一隻怏怏不樂的實驗老鼠的頭,同時,一位助手靈巧地翻開老鼠左眼皮,在裏面放上一塊不透明的隱形鏡頭。
發展心理學家們跟性格研究者們不一樣,後者主要的興趣在於測量,而前者卻關心自然史。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天起開始觀察性格發育,並試圖找到形成這些發育的動力。而且,與心理分析者們相反的是,發展心理學家們的理論是以第一手的證據為基礎的,而心理分析學家們的理論卻主要以他們從成年病人那裡聽到的性格發育情況為基礎。
的後果可以「反饋」到有機體這裏來。行為後果如果真的產生反饋,也許就會改變一種可能性,即產生後果的行為行為也許會再一次發生……當行為的變化時間很長的時候,我們就認為非獨立的變數是有機體的年歲。作為年歲作用的可能性的增加經常被認為是成熟。
考慮自我的能力——即以前稱作自我意識或者參照性自我的東西——是自我出現的最後一個特徵,其發生時間約在生命出現的第二年的後半年……(而且)也是形成所有象窘迫感這類的自覺情緒的認知能力。
波爾比的理論是,嬰兒在基因上就決定了要以某種方式行動的(哭、笑、鬧出聲音來、咕嚕咕嚕地叫),這些行為是為了喚起注意,因而求得生存;而母親的教育會在其發育的某個「敏感時期」在嬰兒身上養成一種依戀。這種能在嬰兒心裏形成安全感的強烈的特殊聯結,對於正常的性格發育是至關重要的。沒有這一點,波爾比說,孩子有可能會形成「沒有愛的性格」,因而終生都有可能形成心理毛病。
深入研究了這三種類型之後,安斯沃思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說,避免依戀是在母親的情緒未完全表達出來時發生的,抵抗依戀是在母親在對嬰兒需要表現出不一致的反應時發生的。還有其他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避免及抵抗型依戀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母親的性格特徵、缺乏表達、對做母親的消極感情、對嬰兒的厭惡以及對嬰兒哭聲和需要粗魯反應。
「目標宏大,可處理細節時又束手無策,」哲學家艾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說,「這是一門科學在早期共同的弊病。」
——一位女研究員給一位學牙科的學生放一段錄相。錄相中,某位剛來到這座城市的哈林頓夫人第一次去看牙醫。這位牙醫說,她昂貴的假牙有一些全都壞了,而且沒法修;而且,她患有牙周炎,她以前的牙醫卻一直沒有管這件事。哈林頓夫人心煩起來,而且不相信這位牙醫所說的話。研究員停下錄相,問學生說,假設他就是這位牙醫,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巨人和巨人的理論
從8個月到2歲,典型的情況是,嬰兒在母親離開房間時會哭(「分離焦慮」),等她回到房間里來到她身旁時。(當然,有一些臨時的差別使一個嬰兒比另一個嬰兒更焦慮;奇怪情形的發現都是一些總括。)如果一位陌生人進入房間時不笑也不說話,7個月或者8個月大的嬰兒會看看母親,過一陣子後會哭起來(「陌生人焦慮」),儘管在3個月或者4個月時,同一個嬰兒也許會笑起來。陌生人焦慮在幾個月之內會消失,可是,分離焦慮卻持續升高,直到第二年的早些時候,然後在全年的時候里慢慢消失。
到兩歲的時候,麥克格羅讓吉米接受強度訓練,看他能否趕上強尼。他從來沒有能夠完全做到這一點。可是,一些看過她的資料的心理學家們感覺到,對強尼的培訓使他對吉米只佔了很少而且是臨時的優勢。麥克格羅不同意,許多年以後——在許多與她一樣的實驗,即阻礙兒童的發育實驗,慢慢被認為是極不道德之後——她強調說,儘管吉米後來在大部分地方都趕上了強尼,可是,哪怕都已經是進入成年期的成人了,吉米在身體活動的輕鬆和流暢自如方面還是不如強尼。然而,這一點所能證明的東西是難說的,因為結果是,這兩個孩子是孿生兄弟,而不是一模一樣的。只一保險的結論是,強度訓練可以讓孩子提前獲得身體技能,而且這種技能是暫時的。
處於這個階段上的孩子還慢慢知道了在他們之外的事物自有其發生的原因。前操作期的孩子會說,到晚上的時候天要黑,因為我們要睡覺了;具體操作期的孩子會說,天之所以要黑,是因為太陽下山了。他們還更能夠想象事物從別的角度看上去會有不同的圖象,也知道別的人如何思想和感覺。因此,他們可以在心理上操作符號,就好像這些符號就是他們所指的事物——可是,他們只知道代表實際事物和行為的符號,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或者邏輯過程。邏輯推理還不在他們能理解的範圍之內。把三段式推理的前兩項給他們,他們也不知道推出最後的結論。
成熟
其次,我們來看看認知.發育觀點:
如果出現好幾個變數,他們也不知道運用一些方法系統地解決問題。在皮亞傑最有創見的一些測試中,有一項效果極好的測試就是懸擺問題。他常常讓孩子看一個掛在繩子上的重物,然後讓他看看怎樣更改繩子的長度、重物的重量、在不同的高度鬆開重物和怎樣用不同的力量推動重物。然後,他會請孩子計算哪個因素,或者哪些因素(長度、重量、高度和力量,單獨地或者協同地)影響懸擺晃動的頻率。前操作期的孩子沒有行動方案,他們隨意地嘗試不同的東西,經常一次更改好幾個變數,出現很多觀察錯誤,結論也不正確。而操作期的孩子儘管更有方法也更準確一些,他們也經常犯一些錯誤,因為其邏輯思維能力很差。一位10歲的男孩子試著改變繩子的長度然後得出正確答案說,最擺的繩索越長,其擺動的速度越慢。然後,他將100克重的重物在長繩子上擺動的效果,與一個50克重的重物在一根較短的繩子上的擺動效果相比較,然後得出不正確的結論說,懸擺在重物的重量加大時擺動也慢些。
感覺運動階段(從出生到18-24個月):最初,嬰兒只能意識到一些感覺,不能將這些感覺與外部的物體聯繫起來。他們甚至無法將手的圖象與手動的感覺聯繫起來。慢慢地,通過試誤法,嬰兒才發現伸手抓玩具是如何與看到的物體相碰撞的。
安斯沃思原來的目的是要看看嬰兒在其母親不在時會有何等樣的反應,可是,她未曾預料地發現,他們在母親回來時的反應卻更有意思。有些嬰兒很高興看到她回來看自己並抱緊自己;其它一些卻不理甚至迴避她;更還有一些輾轉不安,如果母親想抱她,她或者踢腿,或者打她。安斯沃思把這第一種現象(百分之七十的一歲嬰兒有此行為)叫做「安全依戀」,第二種叫做(百分之二十)「避免焦慮的依戀」,第三種(百分之十)叫做「焦慮抵抗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