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二章 發展心理學家 -2

第十二章 發展心理學家 -2

這也許部分是因為生物學的原因。在70年代,放射免疫學研究顯示,荷爾蒙水平在約7歲時便會上升——遠在第二性徵出現和性別類型的行為被誇大之前。事出有因,從7歲起,很少有女孩子會像男孩子那樣去玩一些劇烈的遊戲,也不會像男孩子們那樣弄得一身髒兮兮的,在少年時代以前,也很少有男孩子會像女孩子那樣注重衣著和髮式。
這樣交替9次之後,伯尼放棄了,他左搖右晃地走開了。
在20多年的時間里,克雷布斯一直在進行道德推理和行為的研究,特別是進行利他主義的研究。一個人為什麼會花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心理學中這樣一個爭議極多,而且不像心理測試、消費心理學和工業心理學一樣會得出實際回報的領域?集中精力于道德發展的發展心理學家們的動機是各種各樣的。有些是現實主義的60年代的學生,他們從那以後就與親社會行為難分難捨了;還有一些是從宗教觀點上來說對道德有興趣的,但覺得心理學方法更現實,更有成果一些;再有一些專心致至的發展心理學研究者是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對於這些人來說,對人性當中富於人道的一面的研究是非做不可的工作,也是具有療傷作用的。
從所有這些活動中(還有更多別的活動),他們得到了大量的發現。有些發現支持發育的心理分析說,其它一些支持社會學習觀點,還有一些支持認知-發育論,更多的發現三種理論都支持。我們不需要對它們進行分類,而只是匆匆看一些更有趣味的發現便可以了。
他們在準備好了的時候會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很明顯,他們獲取了很多自己並不使用的語法元素,直到某個時候,他們在心裏把自己說的話與某種存儲的知識進行比較,然後看出兩者之間的差別。
(這樣的交換重複了8次。)
拉里:(這歡笑得更起勁了)
約翰容易逗樂。(John is easy to please.)
——第三個階段;社會共享的觀點;行動以別人對此預期的同意或者反對和實際或者想象的內疚為基礎。
可是,同一年,一位極聰明的年輕心理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在他的《句法結構》一書中提出了極為不同的分析。他強調說,「一定有一些基本的過程在起作用,這些過程相當獨立地來自於從環境中得到的『反饋」』,大腦一定具有某種天生的能力,可以使語言產生意義。作為證據,他提出,孩子們會造出無數他們從未聽到過的句子,這使通過條件制約進行模仿的說法看上去是對句法形成相當不足的一種解釋。再說,孩子努力造出的一些句子雖然經常不合語法,但從來就沒有嚴重違反語法規則。(他們從來就不造反向的句子。)最為重要的是,就算句子的意思是模糊的,孩子們總能夠理解真正的意思;他們一定具有某種天生的能力來感受句子的「深層結構」不管「表層結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喬姆斯基舉的一個例子:
有關語言獲取的研究中最重大的一項進步是孩子理解句法的方法,句法是詞彙在一個句子里的排列順序,這種順序表明詞彙彼此之間的關係,因而決定一個句子的意義。1957年,B·F·斯金納出版了一本書,名叫《言語行為》,他在書中完全以操作條件的方式解釋了孩子的語言獲取情況:當孩子正確地使用到了一個詞或者句子時,父母或其他人會表示讚許,這種獎勵會激勵孩子下次也正確地使用它。
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發展心理學家們一直在利用各種辦法來收集有關人類社會發展的證據。他們膝蓋上擱著記錄本,手握著秒錶,在家裡或者在幼兒園裡觀察著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在操場和教室里觀察學齡前兒童或者小學生。他們訪問父母,用一些問捲來煩這些父母。記錄並分析大量的兒童對話。他們把故事的開頭告訴孩子們,再讓他們接著編下去。他們設計了成百上千種實驗情形,以測量不同階段的社會發育水平。他們計算血液中的荷爾蒙水平與性別類型行為之間的相關性。
科爾伯格本來會成為一個很好的牧師的,假如他不覺得自己最喜歡的工作是當一名道德發展心理學家的話。他認真而體貼,熱心而溫和,又很幽默,善談且狂熱,對種族問題和其它一些道德生活極為關心。他對外部世界很冷漠,是知識型教授的原型,他衣著寬大而皺巴巴的,頭髮蓬亂,他的手提箱磨損嚴重,裝得太滿,眼鏡推起來擱在額頭上,然後就忘記了,一直留在額上。
丹頓和克雷布斯發現,在大學進行的道德發展檢測上,人們得的分數比他們醉酒時高一些;事實上,第一次會見時體內的酒精濃度越高,他們所得的道德判斷力分數越低。在他們處於清醒狀態時,他們認為醉后駕車在道德上是錯誤的,並說,他們本人不會這麼做,可是,當他們喝酒時,他們往往會採取不那麼嚴格的道德標準。的確,除了一個人以外,第一次會見后,大家都沒有開車回家,不管他們醉到了什麼程度。
——到2-4歲時,一個孩子會對另一個受傷或者處在痛苦中的孩子問一些疼不疼的問題,會想辦法安慰或者尋求幫助,也會想辦法阻止其它的孩子受到傷害(比如,如警告他們說有什麼樣的危險等)。
擔任角色:斯魯夫和庫柏還稱玩耍為「社會工作間」,孩子們在這裏獨自或者與其它孩子一起嘗試規則。他們經常玩媽咪和爹爹、媽咪和寶貝、爹爹和寶貝、醫生和病人以及遇難者和營救人員的遊戲。他們特別喜歡玩父母遊戲,並讓他們自己的父母當小孩子,要他們吃這吃那,或者去洗耳恭聽洗手洗臉,或者上床睡覺。不管人們是以心理分析的方式,還是以行為主義或者認知論的方式來解釋這種遊戲,它總還是起進入社會生活的培訓作用。最新的一項研究甚至發現,學齡前兒童所玩的遊戲越具有社會想象力,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越強,老師們也是這樣評定的。
8.老年:自我完整對絕望/智慧;完整的感覺,足以抵擋生理退化。
拉里:(回頭望著伯尼又大笑起來)
約翰急於逗樂。(John is eager to please.)
當納粹於1933年在德國上台後,艾里克松同妻子先移民到丹麥,然後到了美國。他以心理分析行醫,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書(最終回到了哈佛大學),在貝克萊大學參加過一些縱向研究活動,與人類學家一起呆過一陣子,調查過兩種美國土著文化。從他自己多種多樣的經歷中,他感覺到人類的發展是一項終生的活動,在這些發展過程中,人會經歷一系列心理鬥爭,每項鬥爭都有生命各個階段的特點,每種都會被新知識的獲取和性格的發展所解決。
他開始逃學,打架,去商店偷東西。最終,他被抓住了,第一次當上了少年犯,接著又是第二次,在少年管教所呆了好幾個月。他被保釋出來,有一陣子的確沒再惹事。可是,有一天夜晚,因為睡覺睡得太少,又喝了一些酒,他飛速地開車,東倒西歪地被警察攔住了。他們把他放了,可他離開時說了一些髒話,罵罵咧咧地走了。他不管警察閃著燈,鳴著警笛在後面追他,最後撞在了電線杆上。他沒有受傷,但被關進了縣監獄。在一陣狂怒的反抗精神鼓舞下,他打開了窗戶上的鎖,用床單編結成繩子溜走了,一路來到俄勒崗。他在這裏消失在伐木營帳中,在這裏拚命地工作,對人生進行了濃度思考,然後有了一個計劃:
「螻蟻知積糧,懶漢要備荒。」所羅門(或者寫作《寓言》的隨便什麼人)要我們去效法的螞蟻行為涉及適時積累和貯存。可是,螞蟻的社會合作卻更為重要。它們自從脫離幼蟲狀態后便完全社會化了,它們微小的神經系統當初設定的時候,就是要以合適的社會行為而對同伴的化學信號和碰觸產生自動反應,比如收集食物、清理窩點、防禦性的戰鬥、餵養幼蟲及母蟻。對照而言,我們人類卻需要15-20年的時間才變得相對具有社會性,而且,就算到了這個時候,我們的行為還沒有固定下來,而是必須在整個一生不斷地根據自己的角色而發生變化。
——在10個月大或者一歲的時候,如上所述,一個看見自己的母親處於痛苦之中的孩子會嗚咽,或者哭著爬走,而到14個月的時候,他卻可能會拍拍她,擁抱她,或者吻她。
——第五個階段:人權及社會福利道德觀;其視點是一種理性的、有道德的人的觀點,他認為價值和權利應該存在於一個有道德的社會裡;他們的行動是以保持對公眾的尊重和對自我尊嚴感的尊重為基礎的。
如果單詞用來指導思想,則更複雜和更高級一些的問題也能解決。告訴一組9-10歲的孩子說,一邊解決很複雜的問題,一邊可以說話,另一組的孩子沒有得到這樣的指令。這些複雜的難題涉及到以最少的步驟把一些圓片從一個圈子裡移到另一些圈裡去。邊做邊念的那一組孩子更快更有效地解決了問題,而沒有得到指令的那一組就慢些。有意地使用單詞使他們找到試一種或另一種方法的新理由,因而有助於他們找到正確的答案。
母親:不,現在仔細聽我說;應該說:「沒有人喜歡我。」
在同一時候,他們開始對集體的規則極為注意了,比如,遊戲規則(選擇哪一邊,輪流進行,輪到擊球時扔硬幣以決定第一邊)和對集體的忠誠。(向家長或者老師「告發」同伴是被排斥的條件)。甚至在小學階段,孩子穿班上流行的不論什麼衣服都是極為重要的九*九*藏*書。當他們接近少年時期時,服從同伴、集體常規的需要、著衣的品味,說話和抽煙的方式,音樂、俚語、吸毒、性行為等都極為強烈。少年同伴、集體的常規和價值觀,在不同的人種群和社會及經濟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別,可是,服從的需要卻是無處不在的。經過少年時期的早期以後,在整個少年時代會慢慢消失。
目前的生命周期發展論與艾里克松的觀點不一樣,前者是多元論的,它要解決發展的所有方面,而不僅僅是心理社會方面。它解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變化,從性格、社會關係、到從生物學影響的角度看到的認知、與年齡相關的心理變化以及社會及環境影響,這些變化與特定的年齡相關,也與那些可能在任何年齡產生的東西相關。再說,艾里克松樂觀的看法是,正常和健康和發育是向上發展的,而最近幾年最為流行的全生命周期發展論的音調是,實證主義的,是實打實的現實主義。它認為,成人階段之後的發展是一系列變化,而不是一種向上的持續運動,它是對變化的現實而不是過程的適應。
這樣的記憶力(認知)與更為積極地利用起來的記憶力不太一樣,後者涉及嬰兒尋找一個被遮蓋起來的物體。如果8個月或者9個月大的嬰兒兩次從兩種類似的覆蓋物下找回一種玩具,而且如果研究者然後把它放在另外一個覆蓋物下面——在嬰兒看著的時候——除非允許他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尋找玩具,否則,嬰兒會在他原來找到玩具的地方去翻找。他的記憶力在一個原始的水平上發揮作用。可是,幾個月後,他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了。這種進步是因為某些大腦線路的成熟所致。大腦前皮層的某個特定區域被損壞的猴子總是學不會在正確的覆蓋物下找東西。
克雷布斯的履歷表上登載有一系列發表的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是有關道德發展和利他主義的。他冷淡地說:「我對道德問題,尤其是從一種道德水平向另一種道德水平的發展問題有如此濃厚的興趣,這也許並非偶然。」
艾里克松的理論在發展心理學向生命周期觀點的轉變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造成這種轉變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是幾十年來一直就在進行之中的許多重要的縱向研究所提供的大量生命周期數據。第三個影響是二戰後那批處於「生育高峰」期的人從兒童向青年及中年的過渡,以及隨之而來的65歲這批人口的增加,這兩種因素都迫使社會科學工作者和立法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有中年及老年特點的一些變更和問題上來。
母親:你說什麼?
發展心理學也許看上去完全成熟了。它包容了人類的一生,對變化的原因採取了更廣泛的看法,也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發育的確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進行的。
語言及思維:皮亞傑相信,語言在思維的發展過程中只起有限的作用,邏輯思維基本上是非語言的,而且是從行動中派生出來的。首先,對身邊的世界做一些事情,然後,再在自己的心裏完成這些東西的圖象。蘇聯和美國的發展心理學家們找到了相反的證據。儘管有些思維是非語言的這一點是正確的,可是,語言是一套符號,可以讓孩子們得到超凡的自由來通過心理控制這個世界,並按相應的方式對新的刺|激產生行為,而不需要直接地體驗(很燙,別碰)。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傑羅姆·布魯納長期以來一直認為,語言是孩子的符號系統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不僅僅對代表經驗而言,而且對轉變經驗而言也是一種方法」。
向生命周期觀點的轉變,在50年代慢慢地開始了,在60年代有所抬頭,在70年代成了絕對的潮流。在這10年當中,哥倫比亞大學洛衫機醫學院的羅傑·L·古爾德在好幾篇文章中理出了成人生命階段發展的理論。達塔毛斯大學的心理分析師喬治·E·維倫在《適應生命》一書中也做了類似的事情。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丹尼爾·J·利文森在《男人生命的四季》中如法炮製;作家蓋爾·希茜把這些信息通過她的暢銷書《轉折:成人生活可預測的危機》傳達給了大眾。到1980年,儘管大部分發展心理學研究仍然還在處理生命早期的一些問題,可是,發展在整個生命中以階段的形式進行的觀點已經深入人心,成了發展心理學的主導範式,也成了文人圈中的共同觀點。
——超過18個月的時候,孩子會想法安慰另一個在哭的孩于,或者會找成人來幫忙。
如果不能平穩地渡過任何一個階段,正常的健康發展就會受阻。比如,一個沒有人關心和愛護的嬰兒也許永遠不能學會信任別人,這是一種缺失,它會影響或者扭曲以後的一些發展階段。一位少年,如果他的父母對他管束太嚴,也許不能順利通過第五階段,不能獲得獨立的身份感,結果一方面會成為「長不大的孩子」,另一方面可能會反骨叢生。
自我與集體:在遊戲組中,特別是在教室里,與其他孩子親密的接觸會刺|激心理學自我的感覺發育(這與剛剛學會走路的嬰兒在鏡子中感覺到的生理的自我感覺不一樣)。到8歲的時候,孩子開始認識到,他們在內部和外部都與其它孩子不一樣,而且事實上,他們都是獨一的。
記憶力:一個不能說話的嬰兒,如果是剛剛出生的話,甚至連通過表情或者手勢來表達認知都不可能,那麼,人們是怎麼調查他的記憶力的呢?研究者們已經想了很多聰明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在1959年進行的一項實驗中,對不到一個月大的嬰兒進行訓練,使其在聽到某種特定的聲音時轉動自己的頭(他們在碰觸面部時轉頭,然後得到奶瓶的獎勵),一天之後,他們在聽到響聲時仍然轉過頭來。這種方法在不同年齡的嬰兒身上試過,得出了有關記憶力成長的數據。
語言獲取:發展心理學家和心理語言學家們(對語言獲取和利用感興趣的一些心理學家)在最近幾十年裡花了很多時間聽孩子們講話,他們揣摸著他們學習新詞的速度有多快,尋找他們所犯的錯誤和糾正類型,等等。其中的一項發現是,孩子們是以相對一致的順序發展或者獲取新形式的(詞尾、動詞形式、介詞)。在2-4歲的時候,他們的詞彙量從幾百個增加到平均2600個。(他們每月獲取50多個新詞。)他們先模仿聽到的動詞形式,然後對動詞詞根進行總結,合理地(但是錯誤地)假設,語言在所有的地方都是符合規則和一致的(「我了吃一塊餅乾,」「我了看見一隻小鳥」),只是後來慢慢地學會使用不規則動詞形式。他們很頑固地傾向於這些語法錯誤,如在下述這段由一位心理語言學家記錄的對話中一樣:
5.少年期:身份對角色混亂/自我感覺
支持:如果你不偷葯而聽任妻子死去,過後你總會責備自己。你不會受到責備,也是依法行事,只不過不是按你自己的良心標準而已。
沒有哪個孩子會犯這樣的錯誤;每個孩子都能理解深層結構。第一句裏面的「約翰」是「逗樂」的「深層次賓語」,因此,拆解的句子說得通。可是,第二句中的「約翰」是「逗樂」的「深層次主語,」因此,任何拆解只能採取「約翰急於逗樂(某人)」的形式。對深層次結構的理解不是從表層結構或者單憑經驗的方法得來的,感受深層次結構的能力是天生的。(可是,喬姆斯基本人或者任何心理語言學家都不曾說過語言本身也是天生的,而只是說,孩子具有一種天生的資質,可以辨認並解釋句子的深層次結構。)
社交能力:社交能力的要素為,準備好與同伴一起玩,准許互讓,被其他的玩伴所喜歡或者接受。發展心理學家衡量受歡迎的方法是社會測驗學。他們問處於某個特定遊戲組的孩子說,組裡面的哪些孩子是他們「特別喜歡的」,哪些「不是特別喜歡的」。把否定答案從肯定答案中減掉,再把積分加上,就簡單地得出了每個孩子在組織受歡迎的程度。
從頭到尾的發展
——一些研究孩子們採取別人的觀點的研究者利用了比皮亞傑更為自然的一些方法。他們不問一些東西從不同的角度看上去是什麼樣子,而是讓孩子們與不同的人談話,講出他們對玩具工作原理的理解。令人吃驚的是,連4歲的小孩也會使用一些較短的簡單句子與兩歲的孩子談話,而與成人談話時卻使用較長和複雜一些的句子。很明顯,學齡前兒童比較不那麼以自我為中心,也比皮亞傑所認為的更有能力站在另一個人的立場上。
——第二個階段:實用主義道德觀;行動以獲取最多的回報或者利益、盡量減少對自己的消極後果這種慾望為基礎。
科爾伯格有許多熱心的追隨者和崇拜者,特別是在60年代和70年代,當時,他對公正的強調和對第六階段這個決定的讚許使法律受到嘲笑,因而使他成了民權分子、反越戰抗議者和婦女解放運動者最喜歡的人。可是,他的測試和理論在好些地方受到許多發展心理學家的攻擊。有些人說,有證據表明,發展並非總是向上和有序的(有些人是在不同的發育期間呈跳躍式上升,有些卻下降了。)還有一些人說,有道德的思想不一定就有道德的行為,有些人在科爾伯格的尺度表上所處的位置高於他們的行為所表明的程度。(科爾伯格堅持認為,大多數研究顯示出,在道德判斷力的階段與實際行為之間有相關關係存在。)科爾伯格在哈佛的一位助手卡羅爾·吉利根提出反對意見說,他的尺度是偏向于男性的:女人有可能通過表示關心九九藏書和個人的關係來對道德兩難問題作出反應,而男人則有可能通過一些像公正和公平之類的抽象概念來表達。因此,女人有可能在科爾伯格的尺度表上得較低的分數,就好像她們比男人在道德發育上要少些一樣。
另一項能力感成長的顯示是,接近兩歲的孩子在成功地建起了一座塔,把最後一片積木插到了正確的位置,或者給玩具娃娃穿好了最後一件衣服時會微笑,哪怕沒有人在場他們也微笑。同時,孩子開始意識到自我的失敗及其意義。傑羅姆·凱根及其同事注意到,在15個月和24個月大的孩子中,如果成人展示了某種高級的遊戲,然後告訴他們該他們玩的時候會顯示出一種焦慮。這種遊戲可能是讓玩具娃娃在鍋里做菜,然後讓兩個娃娃吃飯,或者讓三隻動物散步,然後藏在一塊布下躲雨。面對這樣一種遵守相對較複雜的遊戲規則的挑戰,孩子會感到一陣煩燥,會哭,或者抱在母親身上。凱根解釋說,這是一個證據,證明孩子對不能記憶或者不能當著成人的面完成遊戲的害怕,因為如果沒有旁觀者在身旁的話,孩子經常會嘗試有法可依的遊戲,或者完成其遊戲的一部分。
這並不是說要詆毀發展心理學,自然科學的王后物理學就有同樣的限制。許多物理學家都相信,有一種理論可能解釋物理學中的四種力(原子核裏面的強力、約束某些粒子的弱力、電磁力和引力),可是,從來沒有人能夠形成這樣一種理論。也許根本就沒有這樣一種理論。或者,也許任何統一性的解釋都會超出思維之眼的範圍,就像無線電波是人眼本身所不能看見的一樣。
下面就是艾里克松的終生髮展觀。每個階段都比前一個階段更高一級。
孩子:沒有人不喜歡我。
成人「危機」:成人發展研究的中心一直就集中在男女都必須實現的緊張轉換,特別是在約40-45歲的時候,這時,他們也許認為自己的事業已經到頂了,夢想褪去了色彩,孩子們開始遠離家庭,朝氣蓬勃的身體也開始走下坡路了。流行作家希茜稱這種情況為「可預見的危機」;大部分研究者卻把這些叫做痛苦和費神的「轉換期。」
發展心理學最新的潮流在四個世紀以前就已經初現端倪了。就是由所有外行心理學家中感覺力最為靈敏的一個人提出來的,他就是威廉·莎士比亞。跟皮亞傑和他的跟隨者們不一樣,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一劇著名的獨白「世界是一個大舞台」中,提出了一種整個一生和比較不那麼理想化的圖景,而皮亞傑卻認為發展是在少年期以前就已經大部完工的工作。在獨白中,雅克提出了人生的「7歲」,從「嬰兒,/在乳姆的雙臂中咪|咪叫,吐奶」開始,最後到「返老還童,然後毫無感覺,/牙齒沒有了,老眼昏花,食不甘味,什麼都沒有了」。
這僅僅是克雷布斯努力在現實生活中測量道德發展的例子之一。在過去的幾年中,他和同事已經進行過十一項研究工作,他們評估人們的道德判斷力所利用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兩難問題,而不是使用科爾伯格的兩難問題。(有兩個例子:一種生意上的兩難問題-是否公開一些可能會使售出業務受損的信息;一項是親社會兩難問題——一位學生有個約會,幾分種后就到時間了,他要去當一項心理研究的受試者,這時候,他碰到另一位吃藥吃出問題來的學生,需要他的幫助。)在好幾項研究中,志願者都還談到了他們在自己的生活當中碰到的一些兩難問題。
2.兒童早期:自理對羞恥/意志及獨立
性別類型的行為:50年前,很多人深信,在整個兒童時期,特別是在快要接近少年時期的時候,兒童會採納符合其性別的行為。在60年代,隨著女權運動的出現,許多人相信,很多性別類型的行為證明是社會教給人們的,而不是遺傳形成的,而且很快便會消失。大部分類似行為的確也消失了,可是,有些類似行為卻遺留下來,而且,如我們早已看到的,這些行為還會持續下去。
It is eager to please John.(急於逗樂約翰)
反對者:如果偷葯,你妻子可能在你還沒有出牢房時就死了,因此這對你沒有什麼好處。
皮亞傑的《兒童的道德判斷》是1932年在英國出版的,這本書在美國觸發了大量的道德發展研究,可是,大部分卻只是一些東拼西湊和吹毛求疵的東西。接下來的一次大的飛躍,即在道德發展理論研究上的一個裡程碑,卻是在30年後才出現的,那就是勞倫斯·科爾伯格的著作。他發明了一種測量道德發展的新辦法,並在25年的期間內修訂了這個辦法,收集和分析數據,並提出了一個六階段的道德發展理論。這個理論從此之後成了這個領域里的經典之作和模式,其它一些人都要麼效法,要麼反對這個理論。
發展心理學家們從數據中看出了一個模式。利他主義行為的產生,看上去是有一系列明顯不同的階段的,可是,對到底有多少階段或者這些階段是什麼,還沒有一個一致的意見。有一種觀念認為有四個階段,另一種觀點認為有五個階段,還有一個六階段的模型剛剛由長時期的利他主義研究專家,本納比市的西蒙弗萊茨大學的登尼斯·L·克萊布斯及其同事弗蘭克·凡·赫斯特倫提出來。克萊布斯和凡·赫斯特倫的六階段論是以以下幾點為基礎的:(1)服從權威的規定,需要個人牢靠及安全感,(2)個人增多的最大化和賠償決定,(3)認同角色和集體期盼,還有互惠和合作,(4)社會責任感和按照內化的價值觀行動,(5)尊重別人的權利,願意為了別人的利益而犧牲,(6)尊重萬有的道德價值觀,認同全人類。道德發育:利他主義只是道德感發育的一個結果。對心理髮育的某些方面的興趣從1908年就開始了,當時,傑出的英國心理學家威廉·麥克杜格爾根據他對人類心理學總體的知識而構勒出了一套道德感的發育理論。在20年代,皮亞傑開始實驗調查,通過觀察孩子玩遊戲和給他們講一些犯了小錯的故事,然後問他們對其進行怎樣的合適懲罰的辦法來了解孩子。(一個例子:在第一種情況下,一位男孩子給他父親的墨水盒上墨水,以便使自己顯得很有幫助,可不小心把墨水弄到桌布上了。在第二種情況下,一位男孩子玩他父親的墨水盒,但把墨水潑到桌布上了。在兩種情況下,對這個孩子的懲罰應該是一樣的嗎?)
支持者:如果不偷葯,你會失去別人對你的尊敬。如果你聽任妻子死去,那可能就是因為害怕而不是因為理性。你會失去自尊,也可能失去別人對你的尊敬。
1.嬰兒期: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信任
這項研究之所以值得人們注意,是因為它不僅僅以一項測試為基礎,而是以現實生活中的情形為基準,這與其它大多數道德發展研究不一樣。這項研究的另一位作者凱西·丹頓去過酒巴、夜總會和一些聯歡會進行調查,她請一些飲酒者參与一項「飲酒對判斷力的影響」的研究。自願受試者(她總共找了40個人)接受了問詢,並回答了科爾伯格的兩難問題,他們回答了醉酒後駕車的道德問題(醉酒後應該繼續駕車嗎?如果你醉酒了但並沒有感覺到醉酒怎麼辦?你是否會特別小心?),然後進行體內酒量測定。在大學里進行的後續會談上,又會見了同樣一批人,請他們回答另外兩個科爾伯格兩難問題,並問他們第一次會見后怎樣回家的。
——第四個階段:社會系統道德感;行動以是否會有正式的羞辱(不僅僅是反對)和對別人造成傷害后的罪惡感為基礎。
移情及利他主義:在60年代,一些心理學家開始對「親社會行為」發生了興趣——使社會生活變得可能的所有那些行為的合作方式。許多人都是社會心理學家,但其它一些人卻是發展心理學家,這些發展心理學家為其中一種親社會行為形式,即利他主義所吸引。許多親社會行為都是以自私的目的為動機的——我們遇到紅燈就會停下來,我們交稅不是出自對同胞的愛心,而是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問題——可是,利他主義是由對其它一個人的關心為動機的。發展心理學家們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是,這樣的行為是如何產生的,因為這常常與所有動機中最強烈的一個,即自身利益相矛盾。
反對者:你會失去在公眾面前的地位和尊敬並違反法律。如果聽任感情的操縱而忘記長期的觀點,你會失去自尊。
在幾個月大的嬰兒中,用得最多的方法是通過前述的范茨法觀察它們的眼部運動。由於嬰兒看新事物時比看舊事物的時間長些,這種方法可以得出嬰兒對所看到過的東西的記憶的直接指示。
因此,許多發展心理學家雖然一方面接受皮亞傑總體的智力發展理論,可是,他們現在認為,他的階段論太生硬了,而且有限。安大略教育研究學的羅比·凱斯已經掌握了大量證據以支持他自己雄心勃勃的四階段論,這四個階段都有四個平等的子階段。這隻是許多嘗試中的一個,大家都想重構皮亞傑的結構,這樣,它就可以容納30年來許多極有價值的發現。目前,哪一種理論會流行起來還是個疑問。可以在認知發展心理學中處於統治地位的理論將會象徵皮亞傑的基本概念,可它會遠遠超過皮亞傑理論,就像愛因斯坦的理論象徵了,但遠遠超過牛頓物理學一樣。
然而,在這塊沒有清除雜草的花園裡,有無數美好的東西在生長:一些發現給人以啟迪,使人愉悅,有九*九*藏*書時候還會使觀賞者大吃一驚。在這裏,我們不追求完整無缺,甚至也不想如何具有代表性,而只是隨手採摘幾把30年的研究花朵和果實。
拉里:(一邊繼續看著,一邊笑)
7.成年中期:生殖與停滯/關心別人;事業有成
老年:老年發展變化早已成為一代人的研究領域,在過去的15年中還是一個主要的研究領域。大部分研究集中於由走下坡路的生理能力、慢性病、心理功能的減緩、退休、離異獨處、朋友的去世和其它損失帶來的心理變化。對於這樣一些變化,在50年代晚期于堪薩斯城進行的老年研究的基礎上,廣為接受的一種看法是,共同和有益的適應是「脫鉤」——放棄有壓力的一些角色以減輕壓力,自願退入「老年子文化圈。」可是,由心理學家羅伯特·J·哈維格斯特及其同事對堪薩斯城的資料進行的重新分析,再加上在杜克大學進行的一項25年的縱向老年研究都顯示,情況並非如此。有些人選擇了脫鉤,而另外一些人卻是因為身體不好而被迫如此的,可是,大部分老年人還在堅持他們的社會活動,並適應了忍受親朋好友的故去,他們擴大接觸範圍,與年輕人,特別是家人多多接觸。再說,他們大部分人都比那些脫了鉤的人更滿足,心理更健康。
——皮亞傑曾就「數字守恆」測試過孩子(就是認識能力,比如說,六個排得很近的東西跟排得很開的六個東西數字是一樣的。)他的結論是,除非孩子們到了約7歲時的具體操作階段,否則他們不能獲得這個認識。可是,最近,一些研究者們利用了不同的一些實驗方法,如羅克爾·格爾曼的「魔術」法。在這種方法中,實驗人員把一塊板上的一組玩具老鼠偷偷拿走一隻,或者偷偷增加一隻,這些動作都是在用布蓋著板的時候進行的。5歲甚或更小些的孩子能夠分辨出多了或者少了,而且還會說,增加或者拿走了一隻。
-第一個階段:天真的道德現實主義;行動是規則為基礎,動機是避免懲罰。
這裡有一個研究證據,可以證明語言在思維中所起的作用:給幼兒園預備班的孩子們看三個黑色的方框,然後讓他們選擇一個,如果他們選擇了最大的那一個,就對他們進行獎勵。等他們學會了選擇最大的一個時,再讓他們看新的方框,最小的一個跟前面的三個方框中最大的一個一般大。然後,這一次又是選擇了最大的方框就得獎勵。可是,孩子們沒有心理符號來告訴他們「總是選擇最大的」,而是不斷地選擇前面得到了獎勵的那一塊,儘管這次根本就得不了獎。可是,幼兒園和更大一些的孩子們卻很快就能夠告訴自己選擇「最大的一個」,不管實際的尺寸是多大。
支持者:稍為有一點榮譽感的人都不會讓妻子這樣死去。如果你不對妻子盡這份責任,你會永遠感覺到內疚,會覺得是你自己使妻子死去的。
在他的青年時代,艾里克松學習過藝術,並作為畫家工作過幾年,可在羅馬的旅行中,他仔細看過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再考慮他自己的作品,突然間有了一陣強烈的自卑感和焦慮,竟致於跑到維也納去找安娜·弗洛伊德對自己進行心理分析了。結果他不僅排遣了焦慮,而且樹立了一個新的目標:他研究心理分析,並成了業餘的分析師。
吉米:我想到了您可能喜歡的一件事情。
——到7歲時,大部分孩子會幫助一個看上去受了傷,或者有什麼困難的陌生的孩子。
支持者:如果妻子死了,你會有麻煩。
自我感、能力感:小孩子對自己的世界的探索,是衡量他不斷靈敏的自我感和不斷成熟的能力感的尺度。在9個月大的時候,孩子們還會用嘴咬物件,或者把東西砸得砰砰響,或者毫無目的地一次又一次地轉動物件,可是,到第一年的末尾時,他們開始探索這些物體的實際用途:他們試著從一個玩具杯里喝水,對著玩具電話「說話」等等。他們對探索新地界產生了興趣,有時候也喜歡爬到母親看不見的地方。他們見到旋鈕就擰,抓到轉盤就撥;他們打開衣櫃和壁櫃,把所有的東西都抱出來。這些活動顯示了許多發展心理學家們叫做「能力保持」的東西。探索行為與行為主義的理論相反,它不是受獎勵行為的後果,而是自發和自我啟動的;人類嬰兒和孩子有一種調查其自身對物件發生作用、干涉事件的發展和擴大視野的能力的需要。
我已經度過了少年期,得換個活法了。我決定回到溫哥華,去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上學。一開始我在伐木營里度過了半年,存夠了足夠上學的錢。然後,我上了大學。這時候,我已經20多歲了,比其他學生都大好幾歲,而且有很重的落後感。因此,我學習極為認真,成了一個刻苦的學生,選修了不少課程,還兼了一些課後零工。
1967年我25歲時畢了業,是得了心理學榮譽的頂尖學生。我申請去哈佛讀書,想去那裡拿一個博士學位,可是,當我被接受時,突然想到我一直就在恐懼當中生活著,有人可能會暴露我,因為我是一個逃犯。因此,我決定去自首。我回到了聖弗蘭西斯科地區,自己跑去自首了——考慮到我已經成了一位大學生,當地起了一陣鬨動,我成了報紙的頭條新聞,電視節目還報道了我的情況——結果我被寬恕了。
另一個方法是在1979年進行的一項實驗里用到過的,這種方法需要一種活動的東西吊在嬰兒床上;受試者從2一4個月不等。當嬰兒踢腿時,研究者就讓活動的東西自己動起來,嬰兒很快學會踢東西,以便讓活動的東西動起來。接著,他有一個星期的時間看不到這個東西,可當他看見時,他立即開始踢腿了。然而,如果兩個星期過去了,他卻不踢了。這一次,記憶力的成長又一次得到了準確測量。
這並不是說,今天的全生命過程發展論就是悲觀的,說真的,它的有些發現還是令人鼓舞的。這裡有幾個例子。
除開這些不快和失望之外,他的慢性寄生蟲性腸炎又不斷地反覆發作,其嚴重的影響使他不斷地忍受胃疼和腸痛。在接近60歲的時候,科爾伯格極度壓抑。他曾與一位親密朋友談過自殺的道德兩難問題。他對這位朋友說,如果一個人對其他人有很大的責任,則這個人應該堅持下去。可是,與病魔的爭鬥太痛苦了。1987年1月17日,他的車被發現停在波士頓港一處潮水洶湧的濕地里,3個月後,他的屍體被衝到洛根機場附近。在1989年12月15日的《哈佛公報》中,一篇充滿愛心的哀悼辭中,三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羅爾·吉利根是其中一位)總結了他的貢獻:「[拉里]幾乎全憑自己的力量確立了道德發展作為發展心理學的中心議題的地位。」
在20年代,皮亞傑的早期出版物在歐洲和美國發動了對認知發展的現代研究。可是,在美國,這種興趣很快就消退了;行為主義立即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位,它的後繼者對這種他們認為是在唯心主義的舊瓶里裝上了新酒的東西沒有任何興趣。可是,在60年代,當認知主義開始受到歡迎時,皮亞傑被重新發現了,以他的方式進行的智力發育研究又成了熱門。
智力發育:研究者們設計了許多比皮亞傑更好的一些實驗方法,多半是單調乏味的,可有時候也有創造性的方法。如前所述,這些方法的確得出了極為重大的修正意見,還有一些是對他的部分工作的全盤否定。一些例子如下:
到5歲時,兒童毫不費力就可以記住好幾千單詞,可是,他們在聽過一些慢慢地讀出來的詞后,能夠記住的最長的數字也只有四位數這麼長。到6歲或者7歲的時候,他們可以記住五位數字,到9-12歲時可以記憶住六位數字。可是,這種能力的增加來自成熟的部分沒有來自如何記憶數字的知識這部分多。到上學之前,孩子們還不會「排演」(重複或者複習)信息,也不會使用相關的技巧。一年級小孩子的父母經常會感到奇怪,他們的孩子記不住當天在學校里發生的事情。可是,在學校里,孩子們慢慢地學會了記憶技巧,很快就知道了比如說如何想象自己在學校開始的時候自己在班上的情形,因而就能回憶什麼事情在先,什麼事情接在後面,哪些是再後來發生的。
認知發展
艾里克松(1902-)雖然從來沒有得到過高等院校的學位,可是,他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一直是在這個國家極受尊敬的發展心理學家之一,並在好幾所著名大學擔任過教授職位。他父母是丹麥人,信清教的父親在艾里克松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離開他的猶太母親了,後來,她就嫁給了一位德意志-猶太族兒科醫生。艾里克松兩頭都不是人,在學校,他因為是猶太人而受人恥笑,在猶太會堂他又被譏笑為猶太異教分子,因為他長得金髮碧眼。這樣的經歷讓他對在發展過程中通過鬥爭來達到自我認識發生了興趣。
早在20年代,一些心理學家就開始認為發展是人一生持續不斷的過程了。這時候,如前面所述的好幾項重大的實驗已經開始。可是,他們的目標主要是要衡量在幾年時間內的變化,而不是檢查產生這些變化的過程。然而,1950年,心理分析學家和發展心理學家埃里克·艾里克松首次提出了終生髮展的詳細過程模型,他的基礎是他自己對一些主要的心理社會挑戰的分析,這些挑戰在生命的八個階段的每一個階段都面對著這個人,還有這些挑戰所帶來的那些變化。
他是一位生意人的後代,1927年出生在https://read•99csw.com布隆克斯維爾市,是紐約一個富有的郊市。他在安度瓦的菲律普中學上學,二戰結束的時候畢業。當時,他沒有繼續去上大學,而是在良心的驅使下去當了一條商船的水手,因而就能加入一項事業,把一船船的歐洲猶太難民從英國的封鎖下偷渡到了巴勒斯坦。這次經歷讓科爾伯格對一個問題產生了終生的興趣,即,在什麼時候,一個人不服從法律和法定權威時,從道德上是有道理的。這次經歷還給他帶來了終身的疾病:他被抓住過,並在塞浦路絲的一個軍營里關押過一陣子,他人雖逃脫了,但卻沒能逃過一次寄生性腸胃感染,從此以後,這個毛病時不時地煩他,終生未愈。
到3-4歲的時候,他們開始學習玩耍的規則,並從跟更大些的孩子們一起玩的過程中了解到是非的基本要素:「試三次不行你就得出局」、發脾氣也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反而有可能把你開除出局。
反對者:如果偷葯,你不會受到別人的責備但你只會責備自己,因為你沒有按照自己的良知和誠實標準行事。
在過去的30年中,成百上千發展心理學家進行了1200多種利他主義研究,他們使用了前面提到過的許多實證方法。對「利他主義思想是怎樣形成的?」這個問題的回答好像是,它來自於各種影響的相互滲合:人類看到另一個人類處於痛苦時會感覺到哀傷的天生傾向、由父母的關愛、文化價值而給孩子樹立的榜樣、兒童想象另一個人的感覺的能力、社會經驗(幫助其他人會使幫助者認為自己是一種好人,也被別人看作一個好人)以現實世界的知識為基礎的判斷,即他知道幫助或者不幫助一個處於痛苦中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幾個顯著的例子:
有趣的是,喬姆斯基是通過研究語言本身和嬰兒行為,而不是通過進行實驗得出這個結論的。不過,有一次,心理學家喬治·米勒和其他好幾位參与者在喬姆斯基主持的一次座談會上的確勸說他做一次實驗。喬姆斯基曾說過,當一個句子有可能具有兩個意思時,講話的人不能通過音調來搞清楚哪一個是正確的意思;兩個句子的深層意思是一樣的,而正確的意思是通過上下文來說明的。他舉了一個例子。「Flying planes can bedangerous.(開飛機可能是危險的。)/(飛行中的飛機可能是危險的。)」一位與會者向他發難,要他證明他的說法。喬姆斯基寫了兩段話,在其中一段里,一些住在機場附近的居民抱怨說,他們生活在恐懼中,因為飛行的飛機是很危險的;在另外一段中,居民催促市長說,不要自己開飛機,因為開飛機是很危險的。10位自願者錄了兩段的音。喬姆斯的妻子卡羅爾把所有出現這句話的東西都接起來,實驗者問參加座談會的人說哪一句話的解釋是講話的人心裏想的意思。「結果完全是隨機的,」米勒回憶說。「奧利佛·萊希(發難者)很是驚訝,竟然沒有人看出在他看來十分明顯的意思。喬姆斯基無動於衷,他早就知道實驗會得出什麼結果。」
伯尼:噠……噠。
玩耍:發育心理學家L·阿蘭·斯魯夫和羅伯特·G·庫柏把玩耍稱作「買驗室」,孩子們在這裏學會新的技巧,並練習原來的技能。嬰兒不會一起玩,因為這需要情感及認知技巧,這些技巧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才能發育成。把兩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嬰兒放在一起,他們通常只會彼此望著,看著各自自己玩,或者挨在一起各玩各的。可是,到3歲或者3歲左右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一起玩了(不一定玩同一種遊戲),到5歲的時候,他們就能以合作的方式一起玩耍。
--若干心理學家們以大量實驗為基礎提出,人類智力成長不是以分界很清楚的階段完成的,不像皮亞傑所描述的那個樣子。有很多互相重疊或者逐漸的變化,而不是他的模型所描述的樣子。還有證據證明,有時候,孩子能在完全掌握他那個階段的能力前完成——或者經過訓練后完成——某些較高級的心理任務。心理髮展步驟的順序並非一成不變的。再說,孩子經過訓練以後,有時候可以思考超過他們目前的階段的問題。
3.遊戲階段:自發對內疚/目的
支持者:如果你偷葯,沒有人會認為你是個壞人。可是,如果你讓妻子死了,你在別人面前就再也抬不起頭來了。
——小到4個月的嬰兒的心率在一個物體消失時會加快,這個物體又回來時也是一樣,這表明有了驚訝感。它說明,與皮亞傑的理論相反的是,嬰兒期望物體繼續存在。(可是,它們在物體消失後會立即忘掉這個東西,這一點依然是正確的。)
皮亞傑得出結論說,道德行為,在玩遊戲的環境下,是在4-12歲的年齡之間按三個階段發育而成的,從對由父母或者較大的孩子規定的規則毫無疑問的全盤接受,到最後認識到,規則是由人規定的,可以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作出修改。同樣的,一個行動(比如潑了墨水)的基礎被判定為正確或者錯誤,是可以在這個動作所造成的損害到這個人的意圖之間進行更改的。
反對者:你不該偷葯,因為你會被抓起來送進監獄。
社會發育
——從7歲起,孩子們會越來越願意把自己的錢或者玩具拿去給一個貧窮的孩子,或者幫助有困難的孩子,哪怕這意味著這個孩子自己得放棄想去做的某件事情。
克雷布斯去了哈佛,在這所大學里花一年時間拿到了碩士學位,又花兩年得到了博士學位,當時這算了不起的成就,而且更令人注目的是,在他的本科學習中,他一直就在哈佛大學打零工,當心理學和社會關係學入門課程的首席助手。他於1970年得到了博士學位,立即被哈佛錄用,請他當副教授和本科教學的負責人,在那裡呆了4年之久。然後,他來到西蒙弗萊澤大學,從1982年起一直就是這裏的全職教授。在50歲的時候,他還一身清貧,一頭長發,一臉娃娃相,沒有人會想到他這樣一位勤奮的學者,會有如此傳奇般的一生。
科爾伯格在芝加哥大學拿到了本科及研究生學位,心理學和哲學(特別是道德學)是他最喜歡的兩門課程。他閱讀過,並極喜歡皮亞傑的著作《兒童的道德判斷》,可是,他以美國心理學的精神感覺到,有關道德發育的堅實理論,應該以通過客觀方法而不是皮亞傑的自然觀察得出的數據為基礎。因此,為了完成他的博士論文,他創立了一套定級系統(他後來把它變成了一項測試),他自己終生修改和使用這套系統,並根據它形成了道德發展階段的認知-發展理論。這套測試由九個道德兩難問題構成,研究者一次向受試者提一個。每個問題後面都跟著一次談話,談話裏面是一系列有關問題。
科爾伯格的修正者們在他的總體理論上並無異議,他們只是想把這種理論修正一下,以使其適合他們自己的實驗證據。西蒙弗萊澤大學的丹尼斯·克雷布斯就是這樣一個人。克雷布斯儘管很讚賞科爾伯格,他在哈佛跟他成為熟人,可是,他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考慮科爾伯格的兩難問題時,不管人們處在何種道德水平上,人們在自己的生活中處理一些事情時總會低一個水平。
儘管如此,這個研究領域仍然處於一種無序的狀態。有不止一種階段論,至少有十幾種主要的理論,還有更多的次要理論。這些理論在某些方面是共同的,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又彼此不同。生命周期發展心理學實際上不是一種察看受試者的理論,它是一種方法,可以同時容納和綜合不同的理論。也許,它永遠也不能超出這個範疇,如在本章多次說過的一樣,發展心理學是如此廣泛的一個領域,它可能需要一連串的理論而不是一種總括一切的理論。
伯尼:噠。
支持者:如果你被抓住了,你可以把葯還給他,不會有很長的刑期。如果你刑滿后回家時妻子還在,坐一陣子牢也算不得什
6.成年早期:私密性對隔離/愛
伯尼:(兩隻手揮著直盯著拉里)噠!
階段:衝突/成功解決
幾十年來,心理學家曾測量過不同年齡層次的智商,並發現了在成人向老年生活的轉化當中出現了穩定的智商下降。可是,發展論方法顯示,這是測試引起的人工結果,而不是現實。老一輩人接受的教育普遍較少,與測試的經驗也少些,年輕的一輩兩者機會都多些。在長時期內測試和重新測試同一批人的縱向研究發現,在70歲以前並沒有明顯的智力減退,而有些人,只在80歲以後才有一些並不嚴重的減退,只要他的大腦沒有得病,或者沒有其它嚴重的身體毛病。
少年期:有關少年期階段的許多新資料涉及一些熟悉的話題:性行為、社會發育、掙脫父母的約束而獲取自我解放、有關自我形象和焦慮等的問題。可是,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少年期是一陣內部混亂,可是,好幾種最新研究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認為在少年期的大部分時間內情形並非如此。一項研究報告說,雖然百分之十一的少年有嚴重的周期性麻煩,百分之三十二的少年有間歇性、條件性的問題,可是,百分之五十七的人「在少年時代的早期基本上是良好和健康的發育」。雖然吸毒、嗜酒、抽煙和性行為在少年時期有所增多,並引起部分少年嚴重的麻煩,可是,一個研究小組說,這些行為更多情況下是「故意的、自我調節的,旨在對付發育的問題」。
——第六個階段:萬有道德九_九_藏_書原則;視點在於,所有的人類都應該對彼此和對自己採取這種道德觀;行動決定於公平、公正和對自己能否保持自己的道德原則的考慮。
4.上學階段(6-10歲左右):勤奮對自卑/能幹
反對者:你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因此沒有想到你偷葯時是在幹壞事。可是,等你到了監獄時,你會醒過來。你會因為自己的不誠實和觸犯法律而感到有罪。
反對者:每個人都會認為你是個罪犯。偷了葯之後,在別人面前你就再也抬不起頭來了。
然後還有像丹尼斯·克雷布斯這樣的人,他的理由是極其特別的。他於1942年出生於溫哥華,是一位木匠的兒子,他父親還發明了一種裝置,可以增強電吉它的特殊音響效果。克雷布斯讀高中的時候是頂類學生,還是學生會的主席,儘管他長得又瘦又高,還是一位得過獎的業餘拳擊愛好者。他14的時候,全家搬到了聖弗蘭西斯科地區,他父親在這裏的電子音樂生意機會要大得多。這次搬家對年幼的丹尼斯來說有災難性的影響。他在這裏從一個上進心很強的青年人很快變成了少年犯。如他自己所言:
在玩耍中,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和學齡前兒童學會了自製的第一課。他們發現,如果太霸道,旁邊看著的大人就不能容忍,也可能引起另一方的報復或者不願意跟自己玩。他們學會了分享,儘管費了很大的勁才認識到這一點。他們慢慢養成更喜歡跟其它一些玩伴玩,到4歲的時候,這種習慣就轉變成了友誼,可以從有來有往和對彼此的責任感中看出來。
吉米:(快7歲):我想到了您可能喜歡了的一件事情。
我從一個當少年模範的地方來到一種我不能理解的文化生活當中,我不適應這裏的生活,人們取笑我的一切——我的衣服,我的口音,我的行為。見到一位很棒的拳擊手后,我很快就捲入了不停的打鬥之中,而且也因此而得了很大的名聲——這反而引起了更多的打鬥,雖然我大部分時間都打了勝仗,但這也使我成了幫派的一部分。
約在同一個時候,他們開始在撒謊和遮掩有可能泄露自己意圖的面部表情或者說話的聲調更為成熟。有個研究小組認為,這種行為通常是父母直接教育的結果。(「記住,雖然你心裏想要的是一個玩具,但仍然要感謝奶奶為你買了上衣。」)
孩子:沒有人不喜歡我。
第一個階段,即嬰兒期的中心議題是基本的信任與不信任之間的衝突。在與有愛心的父母的關係中,嬰兒解決了這個危機,學會了理解互相依靠和相親相愛,並得到了信任。在第二個階段,即兒童時期的早期,這期間的鬥爭是孩子對一種自理的需要與懷疑及羞恥感之間的矛盾。如果讓孩子在合適的指導之間體驗自由選擇和自我控制,孩子會通過學習規則的重要性而解決危機,並獲取自我控制或者意志。就這樣,每一個階段都代表一種危機,每一個階段都會增加一些性格,長此以往,如果每個階段的過渡都平穩的話,孩子就會使自己與社會達成更大的調和。
母親:不,應該說:「沒有人喜歡我。」
科爾伯格毫無怨言地承受了所有這些批評和攻擊,有些批評還是他本人同意的(而且據此作出了一些修改),而其它一些則是他悄悄地用新的資料和理由加以反駁的。他還放棄了他花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想去圓的兩個夢。一是一項示範工程,以通過對兩難境地的討論把囚犯的道德思想提高到第四個階段,另一個是試圖用同樣的辦法來解救問題少年。(其結果是令人鼓舞的,可是,這項工程除了在劍橋和紐約的幾所學校試驗過以外,一直沒有能夠傳開。)
——皮亞傑說,孩子是在幾年的時間內慢慢獲得對因果關係的理解的。後來的研究者們說,他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他請孩子們解釋是什麼東西引起風和雨的,機器怎麼工作的,以及其它一些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的問題。如果人們請他們回答一些他們很熟悉的問題,其結果可能不一樣。在這樣一次實驗中,孩子們看見一個球在一隻大盒子里順著一個坡滾下去,然後不見了,這個時候,盒子里藏著的一隻玩具娃娃跳出來了。然後,這隻實際上由兩部分構成的盒子被拉開了,原來在盒子的另一半中看著滾走的球很明顯不能夠跑到盒子的另一半裏面去,可是,玩具娃娃還是從裏面跳出來了。這時候,4-5歲的孩子們會大笑起來,他們吱吱地笑著,身體扭動著,並說出像「這是玩的把戲,是吧」?很清楚,他們感覺這事情按理不能發生的。
同樣的的順序重複了5次之多。然後,拉里扭過頭去,把一隻玩具給一位成人。伯里跟在他身後。
科爾伯格原來的例子是由芝加哥地區有代表性的72名10歲、13歲和16歲的男孩子組成的。他每隔2-5年測試一次,一直測了30年。經過最初的一些測試之後,由三個年齡組所作出的答案的差別使科爾伯格認為,道德感是在明顯不同的一些階段發育的。後來,當他的受試者都長大了一些以後,他發現他們在這些階段上的進展正好如他所預料的一樣。在這裏,我們展示一下這種分階段理論最新的形式,還有每個階段典型的回答,支持和反對海因茨偷葯的答案都有。這是個簡化的形式,科爾伯格原來比較麻煩的一些話已經改動了一下:
輪流:社會行為最早的幾課是在家裡學到的,除了學會信任另一個人類以外,嬰兒在家裡還學會在社會關係當中至關重要的一課,即交流時要輪流進行。父母對嬰兒說話,等嬰兒用一種聲音或者微笑回答,然後再說下去。嬰兒感覺到了這種模式,在剛剛學會走路或者剛剛學會說出一個詞來之前,就知道在與另外一個同樣大小的嬰兒交往時採取同樣的輪流模式。在下列錄自1975年的一項研究的對話中,13個月大的伯尼一直看著15個月大的拉里對一個玩具說話。最終該他「發言」了:
這兩個句子的表層結構是一樣的,可是,如果你想以同樣的形式拆解這個句子,只有一種才有意義:
孩子:哦!沒有人不是喜歡我。
It is easy to please John.(容易逗樂約翰。)
當心理學還是哲學家們所考慮的問題時,各種理論看上去都能解釋一切;當它成為一門科學時,已經很難構架總括一切的理論了。很明顯,這個領域越是科學,人類能夠設計一種無所不包的解釋性心理學理論的可能性就越小,哪怕在心理學中最大的分支——發展心理學中亦是如此。
舉個例子(「海因茨難題」):在一座歐洲小城裡,一位婦女因某種特別的癌症而接近死亡;城裡有位藥師發明了一種新葯,這葯有可能救活她,可是,他是個奸商,他要的藥費是他製造該葯成本的10倍。這位婦女的丈夫海因茨只能借到一半的錢,因此只好請求藥師減價,可藥師不同意。海因茨為了救妻子的命考慮到了翻牆入室,把葯偷出來。他應該這樣做嗎?為什麼應該,為什麼不應該?他有職責或者義務去偷這種葯嗎?如果他不愛妻子,他會為妻子偷葯嗎?如果這位要死的人是一位陌生人情形會怎樣?海因茨會為這位陌生人偷葯嗎?偷東西是犯法的;這樣做也是違反道德的嗎?這類的問題總共有21個。
可是,在很多情況下,前少年時期和少年時期的性別類型行為的積累,好像是從一個人在社會上作為一個成人有可能佔據的一個位置的社會認知中學習得來的。1990年,為美國大學婦女協會而進行的、對3000名從三年級到十年級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全國性調查發現,在小學階段,女孩子的自我尊嚴感只比男孩子們少一點;在初中階段,男孩子的自我尊嚴感稍有下降,而女孩子們的自我尊嚴感卻急劇下降;這種不對稱性一直持續到高中。自我尊嚴感的消失在許多方面影響女孩子的社會行為,阻礙了許多行動和能力的發揮,引起她們對外表極端的注意。女孩子很少有像男孩子們那樣「在許多方面可以感覺不錯」,不像男孩子們總體來說有自信心,願意在課堂上輕鬆地發言,在他們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時候也敢跟老師爭辯。
然而,皮亞傑理論精簡的大綱很快就模糊不清了,因為大批的博士競選人和心理學家進行的成百次皮亞傑式研究所產生的成果修改了原來的理論,甚至向原來的理論提出了挑戰。在過去30年的時間內,認知發展這個領域儘管還受到皮亞傑的影響,但它現在已經是一座生長過盛的花園,需要某個人以全新的綜合性視點進行大刀闊斧的重新組織。
在中年晚期和以後,許多人抱怨自己的記憶力減退了,而最新的研究顯示,大部分人在50歲以後,其記憶力的確有緩慢的下降。儘管這使很多有記憶力減退毛病的人大為吃驚,可是,這都是正常的現象,並不是說一定就會得阿爾茲海默氏病。這隻是輕微的變化,直到80歲以後才有可能變得嚴重起來,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可以通過助記術和其它一些方法的使用,減除過量的藥物使用來加以改善的。
一個小組發現,只有一些男人才有中年危機,其中的大部分人要麼興旺發達,要麼胡亂應付。其它一些小組發現,成人性格並非一成不變,堅不可摧的,並非像以前所認為的那樣完全由兒童時期的經歷所決定。許多成年人可以作出足夠多的適應以成功轉向新的生活環境。如保爾·默森及合著者在《心理髮展:全生命周期的探索》中所言:「也許,對性格和老年最為重要的研究結果,就是重新認識到了性格可以在生命的任何時期得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