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十五章 動機及情緒心理學家 -2

第十五章 動機及情緒心理學家 -2

比如,有些人一直在探索,具體的神經傳遞器是如何影響動機和情緒的。有一簇神經傳遞器分子能夠堵住某些神經接受器,因此會影響食慾;肥胖的人服用這種化學品后吃得少些。然而,這並不能反證沙切特的發現,即肥胖的人受因為對思維的提示而產生吃東西的慾望,它只能說明,他們的進食會受到不止一種因素的影響。
50年代及以後,由發展心理學家們收集到的一些實驗證據支持了弗洛伊德的自我發展理論。比如,沃爾特·米歇爾及其合作者讓孩子們選擇直接的,但是較小的滿足和延遲的,但更大些的回報。7歲時,大多數孩子選擇了直接滿足,可到9歲時,大多數孩子選擇了延遲一些但更大的獎勵。
可是,這個概念卻不願意死亡;它改頭換面,以別的名字存活下來,而且不無理由。
這篇文章激怒了很多認知心理學家,並引發了激烈的爭議。伯克萊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理查德·拉扎羅斯成了再因茨最主要的對手,並激烈地抨擊再因茨的觀點。他在同一家雜誌上提供了大量相反的證據,最出名的證據是他自己對情緒如何在受試者身上通過電影而喚起,又通過一些發出不同信息的聲道加以改變的資料。拉扎羅斯以前利用有關澳大利亞土著的一部電影做過實驗。在片中,土著們用鋒利的石片對少年男性進行陰|莖下皮開槽。這個切開儀式在聲道強調其痛苦和殘酷時使一些觀眾極為難受,但當聲道強調少年目不斜視地經歷著這次儀式活動,因而贏得地位和成人的好處時,觀眾的反應就平衡多了。拉扎羅斯的結論是:
這仍然沒有解答我們提出的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經常體驗到一些誤導我們的情緒,無用的情緒,或者使我們受傷的情緒?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尼可弗里吉達是一位處於領袖地位的情緒研究者,他提供了好幾種答案,其中有,功能紊亂的情緒有時候會來自於對情景錯誤的估計之中,有時候會來自於一些偶然事件中,這不是一個人所能對付得了的,有時候來自於一些特殊情形中產生的應急反應,在這種情況下,稍為遲緩一些和更深沉的評估對我們更為有利。
再因茨出生在波蘭,1940年他17歲的時候因為德軍入侵而逃跑;他的生活受到干擾,直到35歲時才完成自己的博士學位課程。可是,儘管起步很晚,他卻完成了大量相當有意義的研究工作,特別是社會心理學裏面的工作,並贏得了很多榮譽。他具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他喜歡解決一些使他「煩惱」的問題,粗略地加以回答,然後繼續向前,讓別的人去完成細節。他現在年近70,可仍然像以前一樣,熱情絲毫不減,而這時他已經從1989年起擔任起了密西根大學社會研究院的院長職位。
心身研究也顯示出,當我們無法逃脫,也無法採取行動來對付一種威脅性很大或者很緊張的情形時,我們的情緒並不是行動的指南,而是痛苦和疾病的來源。被一些狂徒扣押住的人質,前線的戰士,晚期癌症患者都不能從他們的情緒中得到任何益處,而只可能被自己的情緒所損害。最後,當我們產生了互相矛盾或者不可兼有的慾望,或者一些與社會禁忌相左的慾望時,我們會體會到病態的情緒。
下面的流程圖是伯克對這種複雜的動機——情緒理論的圖示。
在前面的一些章節里,我們讀到兩種對社會動機的其它領域進行的積極研究:社會性助長(當別的人在場時,或者有人看著時,人會更好地完成任務的傾向)和社會性矇混(如果一個人的貢獻不能夠從集體成果中區分出來的話,人們就不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任務的傾向)。
最近幾年,許多動機和情緒研究者一直都在開採一些小礦,雖然沒有找到富礦,也沒有驚人的發現,卻對剛剛出現的多元理論提供了大量的證據。
伯克的動機和情九_九_藏_書緒學說是今天發展最為成熟的,它容納了我們見過的幾乎所有的主要現象,從肉體的到認知的,也最好地代表了目前學說的狀態。
所有這些都指明,取得成就的動機是從一個人的母親和社會而來的,因此在本質上也是認知型的。
一方面,心理治療學的目標就是要使病人從無意識力量的控制下解放出來。這隻能意味著,病人將能夠有意識地衡量和判斷一些別的辦法,並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可是,如果不是意志產生的行為,那麼,決定又是什麼呢?
人們可以幾乎無限地提供這樣一些例子。除了過去70年裡像萬花筒一樣找到的發現以外,這些結果能不能放在一起,形成一種純粹的動機和情緒學說呢?有些理論學說有可能,並提出了這樣一些理論。在好幾種理論當中,比如在羅斯·伯克理論中,情緒被認為是動機系統狀態的讀數或者是一種流程報告;也就是說,它們是一些信號和提示,它們會引導動機能量的流向。在另外一些理論當中,比如在羅伯特·普魯契克理論當中,情緒被認為是產生尋求滿足並因之而求得平衡的需要的行為現象系列。這兩種觀點比它們聽上去更接近一些:在兩種觀點中,情緒都是動機和滿足機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情緒是動機的主要來源,它經常會影響思維更好的判斷,這種古老的理論在達爾文式的證據面前似乎顯得過時了。這種證據是需要有生存價值的行為的信號和提示。可是,達爾文式的觀點與我們經常被一些無用的或者有害的情緒——恐慌、壓抑、嫉妒、自我矇混、為失去的愛而長期悲傷、恐懼和甚至更多令人傷心和折磨的情緒紊亂——這樣大量的證據怎樣達成合解呢?
再因茨和拉扎羅斯不停地辯論,可其他人的工作好像在指明,兩種都是對的,他們的發現並非彼此不容的。
20世紀的大部分心理學家,從弗洛伊德到斯金納都是決定論者。作為科學家,他們相信人類行為,就像現實世界里的全部現象一樣,是有因而起的;每一種思想和行動都是以先事件和力量的結果。這個前提在他們看來好像是對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地位最為基本的。按照這個觀點,如果人可以按照他們希望選擇的方式產生行為——如果他們的行為當中有一些或者大多數都是由意志決定的,可以自由操作,而不是由過去的經驗和目前的力量決定的——就不可能產生一個有關行為的嚴格的法律體系。相應的,「意志」這個詞在本世紀中期就從心理學中消失掉了,今天,在大部分現代教材中,甚至捎帶著提一下都沒有。
雜花被
其它一些人還沿著更古老的一條辦法研究下去,即辨別情緒中不同的生理反應。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172名志願者說出了他們感覺不同情緒的身體|位置:羞恥感主要在面部,恐懼感在許多部位產生,可主要集中在肛|門,討厭產生在胃部和喉部等等。可是,這些研究者說,這並不意味著情結經驗主要就是基於肉體體驗的。反而,他們認為肉體信息是一種組合過程的一部分,它包括意識、認知評估和身體感覺,所有這些都是互相影響的。
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和來自於需要的動機是一種結構或者金字塔。它寬大的基座由生理需要構成,其它一切都建立在這個基座上;第二個高層是由安全需要構成的(安全、穩定、不再害怕等等);再高些是由心理需要構成的,這裏的大部分在本質上是社會性的(歸屬感、愛、聯繫感和接受;對受尊敬、被同意和承認的需要);最後,在頂尖上,是由「自我實現需要」構成的(滿足自我的需要,「使自己成為能夠成為的任何東西」)。
再一方面,認知心理學一直需要設計一種現代的意志對等物來解釋決策現象,這在無數思想和read.99csw.com問題求解研究中觀察到很多次了。人工智慧專家喜歡一些程序中的「經理功能」,它能刺|激思想,也就是,這樣一些能衡量在任何點上取得的成果,並能確定下一步採取什麼步驟的程序的很多部分。有些理論家說,人類的思維同樣有管理功能,也可以作出決定。可是,由人工智慧程序作出的決定都是完全可預測的,而對人類決定的預測經常是錯誤的。為什麼?在人類的選擇當中,到底有沒有某些自由的區域?有沒有某種自由意志在自願的控制中?我們將在下章里進一步探討這個謎。眼下,我們只需注意下面幾點就足夠了:不管人類認為決策是一種完全可預測的管理過程,還是一種自願的行動,其動機在起源上卻是認知型的。
由其他人對社會動機進行的研究探索了許多這樣的課題並清楚地說明了社會動機是如何跟個人的性格緊密相關的。比如,性格不穩定的人極需要贊同;結果,他們持續不斷地要求傳達社會上都欲求的特點。在性格測試中,他們會宣稱自己具有令人讚揚但很少是真實的一些情操,比如:「要說很不喜歡什麼人,那我還真的談不上。」而且否認有那些不好的但經常是真實的習慣,比如:「有時我喜歡說點閑話。」大部分人都以這種方式尋求社會贊同,可是,特別需要贊同的人這樣做的方式可以達到這樣一種程度,使別人認為他們是假正經,極不逗人喜歡。
心理學其它領域的研究者們早在30年代,主要是從50年代開始,就在提供一些證據,證明認知過程是人類動機及情緒的主要來源。要—一介紹這些繁多的研究成果,需要成捲成卷的書來寫。我們在此只選四個例子,並列出少量段落:
詹姆斯-朗格學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早期理論的例子,它到今天仍然在這塊理論雜花被上佔據著一席之地。它看上去好像為坎農的工作所拋棄,因為後者將情緒的來源定位於丘腦,又好像要被沙切特-辛格實驗推出歷史舞台,因為這個實驗發現情緒來源在思維裏面,可是,1980年,一位著名的研究者和科學挑戰者羅伯特·再因茨以新的形式使這個學說復活了,他以自己的發現為基礎,說感覺狀態是發生在認知評估之前的。
30年代中期,如我們已經看到過的,哈佛性格研究專家亨利·默里創立了「主題知覺測試法」(TAT),以測試性格的各個方面,特別是無意識的方面。他利用心理分析學說把這些編成了35種需要:整齊、控制、順從、進取、貶抑、教育、友好聯繫(歸屬和友誼)及其它一些需要。35種需要中的每一種都是一種激發力量,還有許多是在隨後的一些年裡從這個角度進行過調查的。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或者很大程度上是有意識的自我,在孩子學會控制他獲取直接滿足的衝動,或者因為更大的回報或者因為不能為社會接受而推遲時,會慢慢形成。因此,較大兒童和成人身上的動機儘管受到獲取快樂的驅動力的力量影響,可是,他在方向上還是認知型的。
儘管沒有達成一致,這個領域里的很多著名人士都採取一種新的達爾文情緒理論。他們認為這些是信息源,可以讓我們評估一些情形,並判斷採取哪些行動才能達到有價值的目的。可是,情緒和智力之間經典的對抗已經差不多結束了;按照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情緒和認知都服務於同一個目的,即自我保護。羅伯特·普魯契克說,在低等動物中,情緒是行動提示,以產生求存活動。而在更高等的複雜動物中,包括人類在內,認知能力服務於同一功能,即糾正或者擴大情緒的先決條件——儘管我們仍然需要它們的力量來產生行為。
羅斯·伯克說,這場爭議的解決在於承認有不止一種認知存在:「通過熟read•99csw•com悉而得來的知識」,或者直接的感覺意識,還有「描述得來的知識」,即對感覺數據的認知性解釋,這種差別在幾十年前由哲學家伯特蘭·羅素進行過詳細的解釋。伯克說,感覺也許是首先產生的,但通過思維的知識又變形為對它們所傳送的信息的認知判斷——它接著又會修改感覺。這個過程是一個連續的相互作用過程。「感覺、表情、生理反應、認知和與目標相關的行為都是相互連接在一起的過程,它們在動機和情緒中扮演著合成及相互影響的角色。」
當我們跟著這個故事往前走的時候,事情好像是這樣的,即,早期的理論被後來的實驗研究所否認和拋棄,以接受新的理論,可是,現實卻更為複雜:再後來的證據經常又一次證明舊理論的有效性,而新的學說看上去卻與證據不符。現在看來又一次證明,在心理學中,很少有理論被證明是完全錯誤的,反過來,它們看上去像是有限和不完全的,可當與別的學說串在一起形成一種雖然不太連貫,但容納性很強的理論雜花被時卻很有價值。
合適的情緒反應可以決定一個人是生或是死。這整個認知過程涉及幾百萬年的進化,以便使對刺|激現象的評估更為正確,使先決條件更為準確,這樣,最終導致的情緒行為會從適應角度與刺|激現象相關。因此,情緒行為是增強的、更有概括性的適應這個最高結果的最近基礎。
感情不應該被當作不可改變和最後及沒有變化的認知后現象。指向其生存價值的感情反應的進化論根源,他們從嚴格的控制中脫開來的不同的自由,他們的速度,對於人進行感情區分的重要性,盛情可以號召起來的行動的極端外形-所有這些都指明感情的某些特別情況。人們之所以結婚,離婚,殺人或者自殺,或者放棄自己的生命以追求自由,這些並不是在對這些行動進行了詳細的、認知性的分析之後才進行的。
伯克學說中的動機——情緒系統最基本的元素是被他稱作「素元素」的東西——由進化發育而成的生理基礎過程。它們會影響反射、原初驅動力(生理需要)和原始的情緒,並在三種水平上影響一個人:肉體變化(通過邊緣系統、下丘腦、ANS、和腦垂體突出部分),外部行為(通過ANS和CNS)和認知。每種都輪流對其它部分產生反饋影響。
我們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了,從一些餓得半死的老鼠隔著一道電柵欄吱吱亂轉想得到一點食物,到坎農的貓對著汪汪叫的狗發出憤怒的嘶嘶聲,儘管它們的內臟已經與它們的大腦切斷了聯繫。
人們可以把一根電極插|進老鼠或人的大腦裏面,然後產生一種情緒反應,而不會引起對外部現象的認知評估……很明顯,完全有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這條鏈子上的任何一個環節上。接著,人們可以得出一些理論,比如強調激發為主,或者強調表現性的行為為主。
在70年代晚期,再因茨對「熟悉效應」進行了若干實驗;「熟悉效應」是人類慢慢形成對於某種刺|激的傾向,這種刺|激是我們熟悉的,儘管它對於我們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價值。再因茨讓志願者們看一些日本商標,有些人只看一次,有些人看了27次之多。然後,他問志願者哪些是他們認識的,哪些是他們最喜歡的。他們喜歡看過多次的那些商標,儘管這些商標對他們沒有任何意義可言——也不管他們根本就不認識這些商標。
除非你自己想試一試,否則就沒有必要去解開這道謎。可是,哪怕你不想解開,你仍然可以一眼看出,它把動機及情緒學說中肉體的、丘腦——邊緣的,和認知的學說都組織在一起了,變成了一門統一的多元學說。對於「我們為什麼這樣做」這個問題,本圖算是答案之一。它很複雜,也難於理解,可是,那些希望得到一個容易理解的簡單答案的人只得放棄心理九_九_藏_書學,轉而去天文學、數字學,或者對人類行為的某種類似解釋中尋求它。
事實上,他現在說,他在情緒的認知作用上抱「最為堅決的態度」,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必要條件和完全條件。「完全這個詞是指,思想能夠產生情緒;必要這個詞的含義是,情緒不能在沒有某種思想參与的情況下產生。」
羅伯特·普魯契克認為,再因茨和拉扎羅斯的觀點都只不過是一個更大整體中的一些部分。他定義情緒為一系列複雜的反饋環路系統中的一連串現象。一種刺|激會啟動這個過程,可從這時起,在認知評估、感覺和生理變化、行動衝動和表面行動之間就存在一種相互影響,其結果會改變它們自己在一個連續過程中的因由。普魯契克認為,再因茨和拉扎羅斯數據都是研究方法的產品,它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再有一些人長期觀察兒童,他們在尋找移情和利他主義的出現和發展。他們發現,一個嬰兒在聽到另一個嬰兒哭時自己也會哭起來,這很明顯就是因為某種原初的移情形式(同一個嬰兒如果聽到自已在錄音機里的哭聲卻不會哭);還有,如我們在前面已經談到的,快一歲的兒童看到或者聽到另一個人類經歷痛苦時也會有痛苦的表現,二三歲的兒童會試圖安慰甚至幫助另一個處於疼痛中的人,再過一些時候,就會形成複雜和無私的幫助行為。這些結果形成了一種複雜的理論:對另一個人的痛苦作出痛苦表現的傾向是天生的,可是,同情的情緒和因之而起的利他主義行為卻是性格發育和社會化的結果,它們在移情的基礎上不斷增長。
默里在30年代提出,社會因素通常是動機的來源,可是,這個提議卻沒有得到人們的注意。在50年代,隨著社會心理學和人文主義心理學的發展,心理學家對「社會動機」的興趣越來越大了。這是1954年由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來的一種整合的動機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馬斯洛是50年代和60年代期間人文主義心理學運動的領袖。
另一方面,發展心理學家發現,兒童心理髮展中的一個關鍵特徵是「元認知」慢慢的出現——對自己的思想過程和管理這些過程的能力的認識。兒童慢慢地發現,記住一些事情、形成問題求解的策略、對物體進行分類有好多種方法,他們開始鍛練對自己的思想過程有意識和自願的控制。
還有其它許多社會動機,的確,社會動機是非常之廣泛的一個課題,不用很大篇幅是無法說得完的。可是,也許一個奇怪的小小研究會向人們說明這是多麼繁雜的一個領域。1987年,阿姆斯特丹大學的蘇珊·佩特著手研究絕技表演者。面對危險會引發害怕,而害怕通常也會激發迴避行為。那麼,為什麼絕技表演者卻故意尋找危險的情形?佩特採訪了6位世界級的絕技表演者,並發現,他們的機動一部分是個人的,一部分是社會形成的。他們具有「尋找刺|激」的人格類型,加上很低的厭倦臨界點和追求強烈體驗的渴望,因此,從個人角度來講是需要證明他們的超凡技術並迎接所涉及的挑戰,而從社會角度來說,他們會得到人們的承認,並得到由其表演帶來的金錢收入。
社會動機的另外兩個方面成了進行過相當多實驗的課題,它們是對友好聯繫的需要(研究顯示,焦慮的人比不焦慮的人更需要友好聯繫)和對自我價值感的需要(研究顯示,毫不奇怪,自我價值感很高的兒童比自我價值感低的兒童更願意進行社會冒險活動,以取得領導地位)。在兩種情況之下,社會行為有一部分是由認知因素決定的:前者是由一個人在朋友當中會感覺少一些焦慮的感覺決定的,後者是由一個人自我價值有意識的評估決定的。
也許,研究最深的是成就需要,或者,按照心理學文獻中的用語,是成就欲(nhttps://read•99csw•comAch)。在50和60年代,戴維·麥克萊蘭德及其在康乃迪格的衛斯理大學的同事們對有很強成就需要的人的性格和行為及其來源進行了一系列很有價值的研究。他們的發現有:有很高成就欲的人喜歡能提供具體反饋的工作,因此傾向於選擇有可能提升和擴張的工作……成就欲很高的男孩,他們的母親必定是從小就期望他獨立,並依靠自己生活,她們對孩子的限制也沒有成就欲很低的孩子的母親那樣多……對23個現代社會的調查研究發現,一個社會看待成就的價值反映在兒童故事中,並與其最近幾年的電力生產的增加有相關關係。
除開這些發現令人煩心的含義不說——我們之所以可能會轉而喜歡某些產品或人,僅僅是因為這些人和物的名字或者形象在我們面前重複的次數太多——再因茨在這些發現裏面看到了某些具有科學上的重要意義的東西。感覺反應(感覺狀態)可以在沒有認知的情況下發生,可以發生在認知評估之間,對我們所做的事情比認知所負的責任還要多。在《美國心理學家》上,他有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起得極有挑釁性,只有他自己能夠接受:「感覺及思想:偏好不需要推論。」在文章里,他平淡地談到了情緒的生理來源的重要性:
認知活動是情緒產生的必要前提,因為,要體驗一種情緒,人們得理解——不管是原始的評估知覺或者是一種高度不同的象徵過程——他們的好處都包含在一種轉換之中,不管是好還是壞。對為了它自己的好處而發生的事情的重要性毫無知覺的動物不會產生情緒反應。
馬斯洛(1908-1970)是位複雜、熱情而深沉的人,他的一生使他成為就人類動機進行理論化的最佳人選。他是布魯克林一個移民家庭7個孩子中的一個,兒童時代過得很不開心,有些神經質,也是長期性的局外人。這促使他取得更高等級的、學習上的成績,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克服他的不快和孤獨。他在師範大學、布魯克林大學和布蘭戴斯大學順著學術階梯向上爬,與好多同事進行過親密的合作——行為主義者、動物心理學家、一位處於領袖地位的神經生理學家、格式塔心理學家和心理分析學家(他本人也經歷過分析)——希望能理解人類動機,並把他已經學到的一切裝配成一個包羅萬象的整體。他62歲時死於心臟病,但那是在實現了終生的宏願之後。
其中一種提示就是發展心理學家邁克爾·劉易斯及其同事的發現。我們在前面已經談到過這些發現,即六種基本的情緒(喜悅、害怕、憤怒、悲傷、厭惡和驚訝)是出生時或出生以後不久就出現了,可是,另外六種情緒(窘困、移情、嫉妒、驕傲、羞恥和內疚)直有到孩子發育出認知能力和自我意識之後才出現。劉易斯和他的小組並沒有討論再因茨-拉扎羅斯辯論,可是,他們的觀察給兩種對情緒進行的非認知的和認知的解釋留下了餘地。(卡羅爾·伊澤德的嬰兒照片記錄了十分相同的情緒及其表情的發育。)
同時,心理學家安娜·弗洛伊德和海因茨·哈特曼的作品一直就在改變心理動力心理學的焦點。人們發現自我比原來想象的更有力量,更有影響力,而本我的力量卻不那麼強。對於心理動力學方向上的心理學家們來說,這意味著成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有意識的願望、自我保護機制和價值激發的。因此,到50年代時,心理治療者和學術性的心理學家們都在熱情地探索自我戰勝壓力所利用的積極的認知力量,特別是面對猶豫不決的情形時抵消焦慮的希望,以及解決問題而不是無理性的防範和自我防禦的解決辦法。
這個問題是一種危險的狀態,沾上它你就脫不開身了。讓我們小心一點吧。讓我們只從遠處瞥它一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