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蕅益禪師論語禪解憲問第十四

蕅益禪師論語禪解憲問第十四

【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
「古之人皆然」一句,傷今思古,慘甚痛甚。
卓吾雲:在居位并行處,見其「欲速成」,非不隅坐隨行也。若不隅坐隨行,一放牛小廝矣,何以「將命」?
【禪解】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警策君子,激發小人。小人若仁,便是君子,那有定名。
【子路問成人。(卓吾雲:切問。)】
【禪解】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正要人怍。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不能闕疑,便是自欺,亦即欺君。
【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只此一語,描出孔子之神。蓋知可而為者,伊尹、周公之類是也。知不可而不為者,伯夷、柳下惠等是也。知可而不為者,巢、許之類是也。知不可而為之者,孔於是也。若不知可與不可者,不足論矣。
子路只因不達自己,所以連用兩個「如斯而已乎」九-九-藏-書,孔子見得「己」字透徹,所以說到「堯、舜猶病」,非病不能安百姓也,只病修己未到極則處耳。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都看作兩橛。若知「下學而上達」,則日益處,即日損處矣。今童子而居位并行,何等志氣,但恐其離下學而求上達,便使依乎中庸之道,故令之將命,所以實其操履耳。
程子曰:四者非有優劣。所遇不同耳。
此與得見有恆,抑亦可以為次之意同。
【禪解】
【禪解】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子曰:「作者七人矣。」】
【禪解】
無怨就是樂。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達得怨親平等,方是「直」。若見有怨,而強欲以德報之,正是人我是非未化處。「怨」宜忘,故報之以「直」,謂不見有「怨」也。「德」不可忘,故報之以「德」,謂知恩報恩也。
【禪解】
【子張曰:「書雲:『高宗諒陰,三年不言。』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
【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不以兵車」。故「如其仁」,乃救刀兵劫之真心實話。
【禪解】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禪解】
【禪解】
方外史曰:若知素位而行。便不肯脫身「谷」外。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九_九_藏_書:「夫子自道也。」】
【禪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禪解】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禪解】
【禪解】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大丈夫生於世間,惟以救民為第一義,小名小節,何足論也!天下後世受其賜,仁莫大焉。假使死節,不過忠耳,安得為仁?況又不必死者耶!當知召忽之死,特匹夫匹婦之諒而已矣。王珪、魏徵,亦與管仲同是個人。若夫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本非聖賢之談,正是匹婦之諒,故《易辭》曰:桓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大丈夫幸思之。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于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作文要訣。
低低人尚有大用若此,況肯用聖賢者乎?
【禪解】
【禪解】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禪解】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禪解】
【禪解】
【禪解】
【禪解】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為仁,決不是者樣工夫。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上達」故不器,「下達」故成瑚璉斗筲等器。若不成器者,並非小人。
盡大地是個自己,所以度盡眾生,只名為己。若見有己外read.99csw.com之人可為,便非真正發菩提心者矣。
卓吾曰:原思辭祿,欲脫其身於「谷」之外。孔子恥谷」。欲效其身子「谷」之中。
【禪解】
卓吾曰:是樂取之詞,非猜疑之語。
「不暇」二字,頂門針也。若能思齊內省,則雖妍蕊立辨,不名為「方人」矣。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卓吾雲:知、廉、勇、藝,是銅鐵;禮、樂是丹頭。
可以人而不如馬乎?
【禪解】
【禪解】
方外史曰:聖人見人之善,如己之善,與后儒自是不同。
居位,即是欲立。并行,即是欲達。皆童子之所難能,故知不是僅「求益」者。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世人自多詐則恆「逆詐」,自多不信,則恆億「不信」。聖人哀之,故進以「先覺」二字。若欲先覺,須從不詐、不疑、不逆、不億下手,直到至誠地位,自然任運先覺。苟不向心地克己復禮,而作意欲求先覺,便是逆億了也。故曰「君子可欺。」唯「可欺」,方為君子耳。
【禪解】
【子問公叔文子于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有見地者,必有行履。有行履者,不必有見地。故古人云:只貴見地,不問行履也。倘無行履,決非正見。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read•99csw.com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禪解】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禪解】
心外無天,故「不怨天」。心外無人,故「不尤人」。向上事須從向下會取,故『『下學而上達」。惟其下學上達,所以不怨不尤。今人離「下學」,而高談「上達」,譬如無翅,妄擬騰空。
得少為足,便是懷居,與「不知老之將至」相反。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今之不敢犯君者,多是欺君者也。為君者喜欺,不喜犯,奈之何哉!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盡十方世界是個自己,豎窮橫遍,其體、其量、其具,皆悉不可思議.人與百姓,不過自己心中所現一毛頭許境界耳。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禪解】
【禪解】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末之思也,夫何遠之有?正是思不出其位。
【南宮适問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禪解】
【禪解】
千古至言,文不加點,故「不答」也。出后而贊,正是不答處。不答,又就是贊處。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卓吾雲:然則今之不成人者極多矣。
卓吾雲:因他謚文子,故曰可以為文。文字不必太泥。總之,極其許可之詞。
【闕黨童子https://read•99csw•com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千古聖賢真學問,真血脈,不億使者一言點出,真奇!真奇!
方外史曰:四子若能文之以禮、樂,則四子便各各成人,非要兼四子之長也。禮是此心之節文,樂是此心之太和,誠于中而形於外,故名為文,非致飾于外也。
何有於我哉!我無能焉,是吾憂也,則吾未之有得,皆患不能之真榜樣也。
不惟揀去世間逆億,亦復揀去二乘作意神通矣。
【禪解】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子服眼中有伯寮,孔子了知伯寮不在子路命外。伯寮自謂想得子路,孔子了知子路之命差遣伯寮,可見聖賢眼界胸襟。
【禪解】
仁者、知者、勇者,三個「者」字,正與「道者」「者」字相應,所謂一心三德,不是三件也。夫子自省,真是未能。子貢看來,直是自道。譬如華嚴所明,十地菩薩,雖居因位,而下地視之,則如佛矣。
「言遜」,不是避禍,正是挽回世運之妙用耳。
卓吾雲:「恥」字何等精神,「過」字何等力量。
【禪解】
【禪解】
【禪解】
以打罵作佛事。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既知音,亦知心,但不知木鐸之意耳。「果哉!末之難」卻與「知不可而為之」作一註腳,可謂難行能行。
【禪解】
【禪解】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裡子產潤色之。」】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禪解】
陳恆三子,一齊討矣。
【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