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四二 讀書

四二 讀書

讀書會有收穫談完,接著還要說說決心讀,應該注意些什麼。一種似乎可以不說卻頗難說的事項,是要讀好的。難說,是因為一,偏於理,何謂好,二,偏於事,比如兩種書,講同一題材,以哪一種為好,都很難講清楚。不得已,這裏只好一,依靠常識,比如黃色的不好,人人都承認;二,把辨別權交給讀者自己,在多讀和比較中求水到渠成。其次是求益智,求明理,既要多讀,又要雜讀。多讀,一種意義是量多,比如學本國史,不要滿足於一種什麼什麼通史,要多讀一些,既多吸收些有關資料,並聽聽各家的。一種意義是古今中氣,目的除了多吸收知識之外,還有開擴眼界。見識,或說不為成見所縛,要通過這條路取得。再說更重要的雜讀,是各門類的書(當然限於常識性的)都讀。有的人喜歡文學,多讀,也古今中外,而所讀限於小說,絕不沾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邊,就有可能,談起國事,站在保守派一邊,春秋佳日,到寺廟去燒香。這是讀書多而不雜,鑽了牛角尖,反而不能明理。由雜讀引申,有一件事,值得單獨提出來說說,是雜,其中有些書性質枯燥,也就較為難讀,卻必須捏著頭皮讀。最典型的例是知識論和邏輯,其中沒有生動情節和人物活動,有的只是抽象思維,初次讀,必沒有興趣。可是有大用,因為思路清晰,明辨是非對錯的能力,要讀這類書,才能較快地得到鍛煉。最後說說讀的中間,還要兼能思。孔子早就說過,「學而不思則周」,就是說,讀什麼信什麼,必致不能明理。思是吸收之後,經過辨析、比較,以判斷真偽、是非、高下等的心理活動。所謂有知,明理,或總稱為有學問、有見識,都是由能思養成的。
其四是可以培養性情。依常識,性情也有高下之分。何https://read.99csw.com謂高?概括說,不過是為人處世.不強製造作,就能合情合理。這樣的性情,可以來於天性,或天性加環境的感染。但天性加感染,也可能並不高甚至很下,這就需要化或培養。很明顯,讀書會有利於培養。培養之道有直接的,即從昔人的言論中吸取教訓。這樣的教訓,由《尚書》的「滿招損,謙受益」起,真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多,雖然並不等於特效,但耳濡目染(不只嘉言,還有懿行),總會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還有間接的,是在書香的熏陶之下,心胸狹窄可以變為開擴,偏頗可以變為平和,也就是性情可以由不好變為好,至少是較好。世間的人情也可以作為佐證,是讀書人常與文雅為伴,文雅的對面是粗俗,可見讀書確是有培養或改變性情的力量。
其三是生活中遇到問題,可以從書中取得指針。問題無限,舉一點點例。最微末的,想吃炒回鍋肉,不知道怎麼做,可以找一本菜譜,看看用什麼材料,如何操作,照方吃藥,問題很容易就解決了。中等的,如自己念,或聽人家念,「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對李後主產生了興趣,想進一步了解這位作者的底細,那就可以找某一種中國文學史看看,或兼找《南唐書》和《南唐二主詞》看看,問題也就解決了。還有重大的,如國家大事,某大問題,應如何解決,或應走哪條路,己身的,如出山還是隱居之類,不讀書,不知是非利害,就會苦於不能衡輕重,擇善而從。縱觀歷史,連馬上得天下的劉邦,晚年也醒悟,說:「吾遭亂世,當秦焚學,自喜,謂讀書無益。洎踐祚以來,時方省書,乃使人知作者之意。」其他大量讀書人就更不用說了。
其二是讀書可以明理。談到理,問read.99csw.com題非常複雜。古人說,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俗語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究竟什麼是理,什麼是合理?這裏難得深入辨析。只說理有偏於客觀事物的,如其他星體上是否有生物之類,雖然確知也不容易,是非的標準卻明確,不過是實況如何而已。偏於人生之道的理就不然,而是連是非的標準也人各有見、人各有見,所爭在於是非,那就至少是假定,還是有是非。這裏想跳過辨析,只說有所謂是非,我覺得,讀書與不讀書比,明理的機會,前者要比後者多得多;或者說,讀書,在某些方面也可能不明理,不讀書,在多方面就經常不明理。讀書而未必明理,情況多種,來由則可一言以蔽之,是所學不多,不疑而信,如舊時代的君辱臣死就是這樣。至於其反面,不讀書,不明理的可能就太多了,如時至今日,還有不少人相信君王明聖,往靈隱寺進香可以變禍為福,深鑽《易經》可以預知吉凶,等等。所以想破除各類迷信,即明理,還是非讀書不可。
上一篇肯定了知識的價值,順理成章,要接著說如何求得知識。任何人都知道,不同的知識有不同的來路,有的來路不是書本。舉個突出的例,古代樂(禮樂的樂)的知識技能,大概都是口手耳相傳,不用文字,所以六經的樂有其名而無其書。現代的知識,也還有不少口耳相傳的.這裏題目是讀書,顯然,說到知識,就會限定書本,至少是推重書本。張口書本,閉口書本,原因是,我覺得分量重的知識幾乎都是來自書本。書本的知識,有常識性的,或說一般有文化的人都可能甚至應該具有的,有專業性的,或說一般有文化的人可以不過間的,本篇談讀書是泛泛談,所以無論是範圍、方法還是收read•99csw.com穫,都靠近常識的「通」,而不是專業的「精」。通是有知識,明事理,我的經驗,主要要由讀來,所讀,主要是書本(報刊居輔助地位),所以統名為讀書。
需要讀書,推重讀書,先總的說個實利主義的理由,是人生的一切活動,如果以投資與收穫的比例衡量,最合算的應該是讀書。因為書本上所記,一般說,都是有特殊造詣的前人,根據他們的經歷或研究而取得的一些精華。這精華,就我們一般人說,有的,如語法知識,自己鑽研語言現象,有求得的可能,但要費大力(也許要若干年);有的,如邏輯知識,自己求得,理論上非不可能,實際卻可以說是不可能;還有的,如歷史知識,不讀書(聽講是間接讀),想知道,顯然就絕不可能。而藉助于讀書,仍以邏輯知識為例,找一本講邏輯常識的書看看,厚的不過一百多頁,用業餘時間只須三五天,就可以大致通曉都包括哪些內容。而且進一步就會學以致用,比如知道矛盾律是怎麼回事,就不會相信「儒家都是賣國的」(全稱肯定判斷)那樣的鬼話,因為文天祥也是儒家,並不賣國(特稱否定判斷)。知識是人類文化財富最重要的部分,而取得這份財富,讀書有如開寶庫的鑰匙,不用它就不能進去,用它,大難就可以變為很容易。
其六是可以取得立言的能力。《左傳》說不朽有三,最上的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其次是立言。這裏專說立言,本指聖賢的言論,可為後世法的,我們無妨擴大其範圍並降低其品級,說以文字表達情意,或流傳或不能流傳,都是立言。或說得更直截了當,是有用文字表情達意的能力。這能力,有用,人人都承認.用有大小。最小的,如給誰留個便條,給准寫一封信,雖然牽涉的事有限,終歸是辦了事,即所謂有用。九_九_藏_書由此升級,也可能牽涉到群體,辨是非,明取捨,並可能真就影響了實行.這就成為大用、用,為己身打算,還有更大的,就是通過立言真成為不朽。歷史上許多人,如李杜、三蘇等等,雖然生命早已結束,名卻長期留在後代人的心中。這有什麼究極意義嗎?也許沒有。但是語云,「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就說也是一痴吧,既然痴了,那就還是學會寫,以期能夠如願的好。而學會寫,顯然只能由讀書來,因為不讀書,腹內空空,就不會有分量重的內容可寫;就說是有些情意,也不知道如何表達,仍是不能寫。
這樣便宜的事,比如我們不錯過機會,善於利用,所得,細說,都有什麼呢?大致是以下這些。
其五是于益智、明理等之外,還可以欣賞,即獲得美的享受。這主要指讀文學作品,照外來的分類,有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其實就本土的作品說,值得欣賞的又不限於這四種,如《莊子》是講道理的,《史記》是記史事的,此外如《世說新語》記軼聞,《東坡志林》 寫隨感,以至於如驕文的《滕王閣序》,等等,茶餘飯後,或有鬱悶,或只是閑情難忍,翻開看看,或念念,都可以暫時忘掉現在,另入一境,其所得又非口腹之慾的滿足所能比了。由這個角度看,人生一世,不能讀書或不肯讀書,等於過寶山空手而回,損失就太大了,
其七是因讀書而收書,也是一種不可輕視的獲得。這所謂獲得,只指因得喜愛之書而自得其樂一項,雖然只是閑情,以讀書人為本位,也很值得珍視。這種閑情也是古已有之,且不說公家收藏,只計私家,葉昌熾作《藏書紀事詩》,各朝代說了不少。直到目前,也還是不少。其中有些人,收書很多。可以想見,這要一,費力搜尋,二,用錢買,三,找地方放。三部曲都會帶來困難,read.99csw.com或說苦,可是有不少讀書人還是知難而進,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與得書之樂相比,那些苦都算不了什麼。人生之樂多種,這得書之樂,至少我覺得,推想不少讀書人也會同意,應該是既質高又量大的,所以算讀書有利之帳,不當漏掉這一筆。
上面所說都偏於理,理常常與實際有距離,所以還要談談實際。這就引來一個問題,讀書容易嗎?顯然不容易。可以舉眼所見為證據,是喜讀書並大量讀書的人,在全國人口的比例中並不大。原因有客觀的,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實而有力,如家中經濟條件不具備,家外學校條件不具備之類就是;一種虛而也有力,是風氣,如上學不如經商就是。客觀,非個人能力所能左右,只好窮則獨善其身,是如果有條件,如何變不喜讀為喜讀。我的想法,開頭要靠「理智」,即知道讀書有大用,就強制(或由家長、老師強制)自己讀。最好是定時(可以不很長),天天如此,過一段時間會養成「習慣」,這就有了百分之八九十的保障。這之後,以習慣為根基,會產生「興趣」,就是覺得讀書有樂趣,顯然,到這時候,以前百分之八九十的保障就變為百分之百,簡直可以說,想變為不讀也辦不到了。此之謂功到自然成。
其一最初步,是簡單的吸收,或說變不知為知。人非生而知之者,各式各樣的知識,都是通過感官逐漸積累的。積累知識,有目的,是想活得好,就不能不了解許多與己身有關的事物。這諸多事物,有的在眼前,如外衣在衣櫃內,而更多的,也許還是更重大的,卻不在眼前。以歷史的知識為例,兩千多年前,有個秦始皇,他的事迹,不讀書就不能知道。地理知識,遠推,直到宏觀世界的知識,不讀書,自然也就不能知道。讀書,多讀,雜讀,結果就會多知。依常識,多知總比少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