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15章 餘論

第15章 餘論

第二點,信士弟子會逐漸減少。科學與宗教,至少是知的部分,難於調和。這樣,科學知識的勢力膨脹,宗教信條的勢力就會相應地縮小。這是一切宗教共有的命運。六朝以來,中土佛教勢力很大,出家、在家四眾,人數很多,思想的影響,對四眾是深入,對四眾以外的不少人是淺入。到現代,雖然信教有自由,各地還有一些寺院,可是甘心住在裡邊、執意求解脫的人總是為數不多了。在家的二眾自然更少。
15.2展望將來
第四點,也不排斥另一種可能。這是指較長時期之後,整個世界思潮可能有變化,就是由向外的追求科技,變為向內的追求內心。如果竟會這樣,佛教教義以及禪宗的修持方法,是各種心學中的很重要的一種,也許還會有人把它從書庫里找出來,刮目相看吧?
關於將來,也可以說幾點意思。
第四點,是理想離現實太遠,難於實現。前面多次說過,佛道是以逆為順。逆什麼?是逆《中庸》所說「天命之謂性」。這性,告子說得簡明具體,是「食色性也」。對這些,佛家硬說是染污,甚至萬法皆空。要求清凈真實的,即所謂實相、真如、涅槃之類。這些事物實質是什麼?在哪裡?難言也。且從頂端降下一層,不再問能不能證涅槃,只求能夠滅情慾以斷煩惱。可是情慾偏偏來於「天命之謂性」,順,容易,抗就太難了。自然,太難不等於不可能,有少數人,如馬祖、趙州之流,大概是九-九-藏-書斷了煩惱,夠得上真是悟了。可是,這正如《莊子·天下》篇批評墨家所說:「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因為太難,我的想法,自魏晉以來,出家、在家四眾,數目多到數不清,真正能夠解脫的恐怕為數不多。不能而住山林,持齋念佛,參禪打坐,其中究竟還有多少煩惱,雖然難於確知,卻是可以想見的。這悲哀是隱蔽的。還有公開的,是把削髮為僧尼看作一條生路,甚至另一種養尊處優的生路,那就是名為出世間實際是入世間了。一部分所謂信士弟子,由以逆為順之難走到有名無實之假,也是佛教的悲劇的一面。這悲劇,應該由教理負責呢,還是應該由一些信徒負責呢?也許是兼而有之吧?
第三點是求生存的兩難。上面兩點意思,總起來是佛教的前途充滿荊棘,不易走,或者說,想生存下去,有不少困難。信士弟子們當然想生存下去,困難怎麼克服?很明顯,是要在兩難中闖出一條中道的路。這兩難的路,一種偏於保守,就是緊抱著教義不放。這,剛才說過,就會與現代的思想和生活格格不入。具體說,還相信萬法唯識,用現代化設備也是苦,禪悟后可以了生死,等等,必難於取信於人。這條路不能暢通,於是不得不試一條偏於維新的,就是向世俗靠近,或說趨向現代化。怎麼化?一言難盡,因為牽涉到無限事物,不能遍舉,就是只舉一項,如用農藥九_九_藏_書殺害蟲,也不好辦。前不久看報,見某活佛曾說:
所謂科學,是求可以說明因果關係、可以實證的知識。往大處說,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個行星,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個星系,等等,都可以實證。往小處說,人體由各種細胞組成,某些病由病毒引起,等等,也是可以實證。佛書上的講法不然,大至三十三天,小至阿賴耶識的種子,都來於玄想,是不能實證的。能實證與不能實證對比,舍前者而取後者,即使非絕對不可能,總是太難了。知不能不影響行,於是科學之下產生了科技。科技想解決的偏於實際問題,如空調可以改善住的條件,飛機可以改善行的條件,等等。這等等相加,會引來生活方面的大變化,即不可意的成分漸漸減少,可意的成分漸漸增加。減之又減,加之又加,其結果,世間的情況就會離佛家的想法(世間是苦海)越來越遠。再加上佛家的不率性而行,太難,求現代人能夠沿著玄奘、馬祖等人的路線走,必是越來越困難。
可以想見,此後這種情況還會發展,就是說,信士弟子會越來越少。佛學,作為哲學史的一個門類,會在研究哲學的機構和大學的教室佔一席地。但這是研究,等於站在外邊用冷眼看,而不是隨著大流走下去。知,難見諸行,這由佛教的立場看,是個遺憾。還可能有更大的遺憾,是滅苦的大志和辦法,以及誓願度的弘願,都漸漸在人的思想中消逝。這九*九*藏*書值得惋惜。說值得惋惜,是因為,如果人的生活可以分為物質、心靈兩部分,昔人感到的心靈方面的問題,不會因為科技的進步而削減凈盡。那麼,昔人對這類問題的成系統的想法和解決辦法,也就值得保存,並在必要的時候思索一下。也就是根據這種想法,我覺得,佛道,尤其禪的修持方法和生活態度,總是應該當作寶貴的遺產收藏在適當的地方。
這用意很好,可是就佛理說,放棄「四大皆空」,究竟變動太大了。我有時想,不得已而向世俗和現代靠近,如果把「人生是苦」的想法也放棄了,路是容易走通了,但那還能夠算作佛教嗎?怎麼樣才能夠取得既不放棄基本教義,又不遠離現代精神的中道,以期能夠生存下去,這個問題太大,只好留給與佛教、與佛教教理有牽涉的一些來者慢慢思考。
如果將「四大皆空」理解為不妄求,不做非分之想,不沉溺於物慾,則仍有其保留和存在的價值。
第一點,佛道是值得珍視的。前面一再說過,人生,作為一種客觀現實,是「一」,人生之道是「多」。這有如同是吃,有人喜歡酸的,有人喜歡辣的。同理,同是住在世間,有人喜歡朝市,有人喜歡山林。不同的選擇,都是求生活安適,或者用人生哲學的術語說,求快樂。可是說到快樂,問題又是一大堆。如叔本華就不承認有積極性質的快樂。佛家更進一步,認為錦衣玉食,聲色狗馬,以及娶妻生子,柴米油鹽,都沒read.99csw.com有什麼快樂可言,而是苦。擴大了說,世間就是苦海。這是「知」,知之後要繼以「行」,於是求滅苦之道。辦法是出世間。由常人看,這想法很怪。但仔細思考,生活中有苦,甚至多苦,也確是事實。還有,即使撇開苦。心安理得問題,有不少人是常常想到而沒有解決。這用佛家的話說,是生死大事未了。總之,人生確是有佛家所想的那樣的問題,即使在有些人的眼裡,問題並不那麼嚴重。有問題,應該解決,用什麼辦法?佛道(尤其禪)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了一種辦法,而且有不少人真就這樣做了。做的結果呢?至少是信士弟子承認,有不少人真就斷了煩惱。也有不少人或者抱存疑態度,這也無妨。我們站在禪外,應該用公平的眼光,把它看作對付人生中某種病的一種方劑,如果真就得了這種病,那就無妨用它試一試。這是說,它是人生哲學方面的一種祖傳的遺產,保存以備用總是應該的。
15.1回顧既往
第一點,佛道的知和行,與現代的想法和生活有大距離,求現代人接受大不易。先說知,現代是科學統轄一切的時候。
禪宗是中土佛教的一個宗派,禪是佛教中一種有特點的修持方法,講禪,尤其在理的方面,常常不能離開佛教,因此,本章打算混起來講。這裏稱餘論,意思是有關禪的一些情況講完了,用剩餘的筆墨總的說說。這所說偏於評價,自然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想由時間方面分作兩部分,過去https://read•99csw.com和未來。先談過去,有以下幾點意思。
第二點,慈悲的價值不可輕視。佛教修持的所求,小乘可以滿足於自了;大乘不然,菩薩行還要推己及人。儒家也主張推己及人,所以《論語》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佛家更進一步,是大慈大悲,就是擴大到人以外的「諸有情」或「眾生」。這由常人看,是過於理想,貫徹很難。不過理想有理想的價值,如中土自佛教盛行以後,也由於有果報說的輔助,推崇慈善、厭惡殘忍的思想感情總是很強烈,這對於維持社會的安定,緊密人與人的關係,應該說是有相當大的作用。打開窗戶說亮話,所謂「德」,不過是人己利害衝突的時候,多為人想想而已。慈悲的思想感情正是培養德的強大的力量,所以不只應該保存,而且應該發揚光大。
第三點,中土佛教的天台、華嚴、法相等宗,都著重繁瑣名相的辨析。禪宗走另一條路,直指人心,不立文字。兩者相比,禪宗是走了簡明的路。所謂「簡」,是比較容易,如不通《成唯識論》等書同樣可以得解脫。所謂「明」,是比較容易說清楚,如自性清凈,當作信念堅持,日久天長就會雜念減削而感到心體湛然;如果鑽研唯識,到末那識、阿賴耶識那裡打轉轉,那就有陷入概念大海的危險。此外,禪還有接近世俗的優越性,就是說,容易致用。總之,中土佛教唐以後禪宗獨盛,既是演變的必然,又是選擇的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