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第三章 我很渴,我很渴

第三章 我很渴,我很渴

然後,姆姆找人借了輛手推車,以最快的速度,把老人送到了一家政府開辦的免費醫院。
但車主拒絕繼續借車給姆姆,他很不耐煩地說,他還有事。
姆姆懇求道:」她和別人一樣,也是上主的子民啊。」
在加爾各答,對於窮人,尤其是對於生活在大街上的窮人來說,得病往往就是末日,或者等同子末日。因為醫藥費非常地昂貴,他們根本付不起。雖然政府也開辦了一些免費醫院,但事實上,在治療開始以前醫院就爆滿了。醫院里擁擠不堪,以致樓梯上、走道上,以及所有想像得到的角落裡,都擠滿了病人。而且這些醫院的條件大都比較簡陋,往往連一些必要的設備都沒有。而醫生們每天最大的願望,就是不要再接收病人。這就使得那些從街上收容來的病人,根本沒有機會進入醫院。
主教事先已經知道了德蘭姆姆的事,在神父和院長到來之前,他已經在會客廳里等候了。
要知道,那是一個非常非常髒的老人,滿身都是污垢,而且散發著難聞的氣味——而且就快死了。要抱起這樣一個人,不僅需要愛心。更需要勇氣、意志和力量。
由此可見,對於一個長期生活在高牆內的修女來說,要走出高牆到社會上去生活和工作,的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即便是像德蘭姆姆這樣的修女。
姆姆回答說:「還好,只是沒想到會這麼亂。」
這次召喚後來被稱為:「聖召中的聖召」。
因此,勞萊德修道院的院長和神父為了姆姆不合常理的請求,必須去晉見加爾各答的大主教。
不,他們只是太窮了
據說那天中午,或者是下午,她的學生們為她舉行了一個熱鬧的告別會。事實上,是一個傷感的告別會。許多年後,有一個修女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回憶道:「我們不停地唱歌,唱的都是孟加拉歌曲,很美麗,也很感傷,充滿離情別意。孩子們簇擁著她,送了很多禮物給她。我們一邊歌唱孟加拉的美麗,一邊流淚。事實上是大家都哭了,人人都哭了。後來她就一聲不晌地離開了,再沒有回來。我想她是悄悄地跑進教堂,然後從那裡走掉了,以後我們再沒見過她。」
姆姆激動地喊道:「神父,我已經當了17年修女,我無法還俗生活。」
神父顯然不解,他說:「閣下,可是……」
「不,哈瑞,他們只是太窮了。」姆姆立即打斷了哈瑞。她知道哈瑞要說什麼。姆姆說:「再說,是我還不習慣他們,我一定要習慣才行。」
走出修道院的大門
神父雖然對德蘭姆姆的請求抱著懷疑的態度,但他仍然答應姆姆,他會儘快與院長商量,然後去向加爾各答的主教彙報,希望主教能夠替她向梵蒂岡請求許可。
1947年8月,印度獨立了。在印度獨立日這天,勞萊德修道院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典禮。
醫生停下腳步。轉過身來無可奈何地對姆姆說:「送她去別的醫院試試吧,我也不知道。「
一年的期限還沒到,但德蘭姆姆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動著,給主教寫了第二封信,更深切更誠懇地提出了她的請求。她的堅定和執拗一定超出了主教的想像。但主教哪裡知道,即便姆姆想放棄都不可能了。那個乞丐悲苦的身影一直在她的眼前晃動,而他呼喊「我很渴」的凄苦聲音,也一直在她的心裏迴響,使她不能有片刻的安寧。
神父說:「但德蘭修女不同,她的確是認真的。」
但醫院拒絕接受。醫生說:「醫院太擠了,已經沒有空間了,用珍貴的資源來救一個垂死者,是一種浪費。「
德蘭姆姆自己也沒想到,在整整兩年的期待變成現實的時候,告別竟然成了一件如此困難的事,比當年離開家更令她難過。如果不是靠著對上主的堅定信念,她是絕對沒有勇氣走出這道高牆重新開始的。
姆姆看著神父,神情堅定地說:「神父,這是他對我的召喚,這是個意義深遠的召喚,你還記得甘地對印度的基督徒說過的話嗎?他說如果你要幫助他們,你就必須與他們為伍,與他們一同工作。我們關在修道院內,怎麼幫助他們呢?」
上主藉著一個身形悲苦的人向她呼喊「我很渴」,就是要她到窮人中去服務於窮人,並要她相信,服務於窮人,就是服侍基督。因https://read•99csw.com為那些悲傷者、貧困者、飢餓者,都是基督的苦難化身。如果看不見這一點,就是看不見正在為人類受苦的主。
院長反駁道:「要是讓那些孩子知道校長聽到了虛無的聲音,看到了異像,將會帶來什麼影響?」
姆姆回答道:「是的,神父,就像當年他召喚我一樣,雖然那時我只有13歲,現在他再度召喚我,他要我跟隨他到窮人中去,去幫助那些最貧苦的人。」
神父趕緊解釋道:「她想申請特別批准,她願意留在修道院內繼續貫徹她的誓言,她所要求的只是獲准走出這道牆。」
神父說:「是的,我們的感受神全都知道。」
結果姆姆更執拗地回答道:「不管怎樣,我不會離開勞萊德修女會,這是我的家。但我也不會放棄我的想法。」
水在<聖經)里具有非常豐富的含義,它既象徵毀滅,又象徵拯救,同時還象徵永不千涸的生命。耶穌說:,誰喝了我所給的水,誰就永遠不再渴。」水既是生命之源--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造了世界:又是救恩的標記--耶穌親自受若望的洗禮,使水成了救贖世界的必要物質媒介。在天主教禮儀里,水是一種物質標記,代表死亡和新生,洗禮用的就是水,信徒進教堂時點聖水畫十字,就是提醒自己已經受過洗禮皈依基督了。
不斷有人把手伸到她面前,粗暴地說「給我錢,給我錢。」或者說「給我食物,給我食物。」
神父看著姆姆,有些擔心地問:「你確信你聽到的是神的聲音嗎?」
神父這才恍然大悟,他搖了搖頭,問道:「如果我沒有弄錯的話,你的意思是說,你希望保持修女的身份,卻住在修道院外?」
神父的這番話使德蘭姆姆深深地感動,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她哭了。雖然滿臉都是淚水,但她依然微笑著,堅定地說:「神父,如果這是上主的工作,就一定會成功。如果只是我的工作,那麼,就不會成功。」
主教就說:「那麼,請你告訴她,讓她一年後再寫信給我,如果那時她還願意寫的話。在這之前,這件事就此打住,誰也不要再提。」
姆姆驚訝極了,她問道:「這豈不是表示我必須脫離勞萊德修女會?」
主教回答道:「什麼也不說。」
姆姆對著醫生的背影著急地喊道:「那她怎麼辦?難道我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她死去嗎?」
姆姆接過本子。神父又說:「如果你準備幫助加爾各答的窮人,你也許需要各方面的援助,你打算見總督嗎?主教很樂意為你引見。」
神父擔心地問道:「那你從哪裡入手呢?」
所有人在上主面前都是平等的,
那麼,當有人在飢餓和貧困中苦苦掙扎的時候
主教首先說:「我聽說有個修女因為中暑思想有些錯亂?」
姆姆回去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她走著走著,突然發現自己迷路了。在她本來以為非常熟悉的加爾各答的街頭,她迷失了方向——她走進一條狹窄混亂的巷子里了。
修女們在修會裡過的是團體生活,即便修道院很富有,而修女本人也是沒有個人財產的,她們必須遵守教規規定的三大絕願:絕財,絕色,絕意。修女個人能夠自由支配的財產,就是幾件極其有限的日常用品而已,幸好這時聖瑪麗中學的工人哈瑞來了。驚魂未定的德蘭姆姆看到哈瑞熟悉的臉,這才安下心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哈瑞關切地問道:「還好吧?校長。」
1946年9月10日早晨,德蘭姆姆在卡培拉修女的陪同下,來到了加爾各答火車站,火車站裡亂鬨哄的,到處都是乞丐。姆姆穿過人群向那輛開往大吉嶺的客運火車走去。剛走到一等車廂的門口,姆姆就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彷彿發自一個不可知的地方,又分明就在近旁,「我很渴,我很渴。」那個聲音說著。
這就是說,德蘭姆姆將以修女的身份,而非世俗女子的身份,離開勞萊德修道院一年。而在這一年裡,她在修會的身份將被保留。
神父分辯道:「但她的爭辯是很有力量的,她說她在印度每個受苦者的臉上,都能看到基督的容顏,她說他們都是王的苦難化身。」
因為是一個全球性的教會read.99csw.com,所以它在世界各地以國家或地區為單位,設置了許多教區。教區是主管地區教務的行政單位,教區的首長就叫主教。
為了提醒自己時刻牢記職責,她在紗麗的衣沿上滾了三道藍邊,然後在左肩上別了一個小小的十字架。這個十字架成了她的一個標誌,使她和普通的印度平民婦女有所區別。
而貧窮則是我們拒絕與他人分享的結果。
院長有些不悅地說:「這是另一個問題,勞萊德修女會的修女一直以來都是出世隱居的,現在有個修女卻說她聽到了神的聲音,要走出修道院。」
就在這種深深的難過之中,在某個瞬間,一個啟示突然像明月一樣,倏地從她心裏升起,她驀地明白了:原來這就是上主對她的召喚。
德蘭姆姆雖然也非常歡喜,但並不像神父那樣吃驚,因為她每天都在為這個結果禱告,即便剛才,她也是在為這個結果禱告。她早就預感到神一定會垂聽她的禱告的,在漫長的等待中,她從未懷疑過。這種堅定來自她對神的絕對信任。
姆姆點點頭,回答說:「是的,為了服務窮人,我必須要住在窮人中間。不這樣做,則無異於背棄我的信仰。」
姆姆害怕極了,她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這時卻有人一把拉住了她,兇狠地問:「你走那麼快乾什麼?你身上藏了什麼嗎?修女。」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姆姆當時的心情,一定是非常非常急迫的,但她卻說:「神父,讓我先禱告吧。」
姆姆蹲下來,她摸了摸老人的臉。老人這才勉強睜開了一隻眼睛,虛弱地說:「幫幫我。」
姆姆連忙說:「不,我不想那樣做。」
美麗的大吉嶺很快就要到了,卡培拉修女充滿嚮往地說:「哦。我幾乎都能聽見山泉的流淌聲了,那麼清脆,又那麼清澈。哦,還有水果,山上的水果總是比加爾各答的好吃多了。」
姆姆立刻回答她說:「你放心,我會照顧你的。」
我很渴,我很渴
哈瑞說:「算你幸運,校長,他們都是一些……」
主教立即接過院長的話說:「我看這件事要絕對保密。」
那天,姆姆帶了幾個學生去作信心郊遊。在返回的路上,姆姆看到街邊有個老婦人,裹在一塊破布里,已經病得奄奄一息了,以致老鼠和蟑螂在啃她,她都感覺不到。女學生們看到這種情景,就紛紛往姆姆的身後躲。其實,姆姆也很害怕。只不過,她更懂得倚靠上主而已。
誰是那饑渴的?流落異鄉的?赤身露體的?害病的?坐牢的?誰又是他兄弟中最微小的那一個呢?除了窮人中的窮人,除了被稱為「不可觸摸者」的賤民,還會是誰呢?當然還不止於此,德蘭姆姆對貧窮的定義是非常寬廣的。在她看來,貧窮還意味著:
在姆姆看來,一個基督徒,必須時刻傾聽這個世界高喊「我渴」的聲音,而且要在每個苦難者身上看見基督。這個突然的領悟,令姆姆欣喜若狂,她想,上主的召喚終於降臨了。耶穌說:「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我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落異鄉,你們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害病,你們照顧我;我坐牢,你們探望我。」
《約伯記》是《聖經》中的一本智慧書。約伯這個人一生都生活在感澈之中。當他富有的時候,他感謝神;當他貧窮的時候,他也感謝神;當他喜悅的時候,他感謝神;當他悲傷的時候,他也感謝神;當他健康的時候,他感謝神,當他渾身長滿惡瘡坐在塵土裡痛不欲生的時候,他還是感謝神。
天主教是一個全球性的教會,也是一個超國家的組織,教宗為教會的元首。教宗和他的教廷長駐子義大利羅馬的梵蒂岡;梵蒂岡除了是全球天主教的中心外,它本身還享有國際承認的獨立主權,並有權與各國互換外交使節。
不久就到了一個小站,火車停了下來。姆姆走到車門口,看到三等車廂那裡,一群衣著破爛的窮人,正在你推我搡地拚命往上擠,她想「越觀察外界,我就越感到我所享有的特權,他們都無法享有,為什麼該有這些差異呢?我們不都是上主的兒女嗎?」她一邊想一邊往外走,竟然不知不覺地走進了三等車廂,然後她就站在那裡,直到卡培拉修女緊張地跑來把她拉走。
既然https://read•99csw.com世界上的一切,都來自上主的恩賜,
在一大堆華美艷麗的絲綢和錦緞中,她挑選了一塊最便宜的白色棉布,儘管老闆再三說,這樣的布料不適合歐洲女性,只有貧窮的印度婦女才買這樣的粗布穿。但她要的就是這個。然後,她用這塊布做了一件印度式的紗麗。正如那個老闆所言,這種白色的粗布紗麗,是印度平民婦女的服裝,但在她看來,窮人也是上主珍貴的兒女,既然上主召喚她去為窮人服務,那麼,她就應該和他們穿的一樣。而且在她看來,這種紗麗同樣可以成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衣服。
看著這個倔強的修女,神父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他語重心長地說:「你的風險太大了,你知道嗎?如果你的計劃行不通,你將無法回到這裏。」
火車開了,姆姆站在車門口,看到老人還在不停地向她喊著:「我很渴,我很渴。」並且艱難地向著火車前行的方向挪動了幾下雙腳。
在這裏,我要順便引入一個跟感激有關的小故事,有一天,有個人去拜訪著名的文學家雨果,他問道:「如果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書籍都必須燒毀,只允許留一本書,大師,您認為應該留哪一本呢?」
這一天是1948年4月12日。
姆姆回答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現在我必須先走出這道高牆。」
耶穌還說:「你們為我兄弟中最微小的那一個做的,就是為我做的。」
藉著摯愛與仁慈的行為,以微笑分擔窮人的苦痛與貧窮,是日後仁愛傳教修女會傳教工作的根本,也因此,這種沉浸在喜悅中的受苦,就不再是一種自我犧牲,而成了一種巨大的豐美的收穫——是來自上主的大饋贈。
然後是繼續的等待,在當時,要越過教會法獲得特別准許,有很多的手續必須--辦理。
神父不解地搖了搖頭,說:」怎麼會是這樣呢?我記得我明明把你的請求改成還俗了的,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啊。」
我們中華民族也有一個類似於約伯的人物。他就是戰國時代人格完美的介之推。
姆姆因而認為:我渴——是耶穌代表古往今來所有苦難者向人類發出的一聲呼喊。所謂渴,既是身體的需求,也是心靈的需求,意味著人在受苦時,最需要的,是來自人類的愛與關懷。
神父說:「當然。問題是,我們如何回答德蘭修女呢?」
這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紗麗,但神父給了它最美妙的祝福,併為它灑上了聖水。從此,這件紗麗就不再是一件普通的紗麗了,在祝聖之後,它就成了一件聖袍。
因此,在仁愛傳教修女會創建時,德蘭姆姆便在修會憲章里寫道「我們的目標是使耶穌在十字架上對靈魂之愛的無盡渴望得到滿足。」「我們在貧苦者之中服侍耶穌,我們照顧他,餵養他,給他衣服,探視他。」而在仁愛傳教修女會創建后,在每一個為窮人服務的處所里,姆姆都要掛一張耶穌的受難像,並在像的上方,醒目地寫上「我渴」兩個大字。
慶典還未結束,神父就迫不及待地把德蘭姆姆喊到走廊里,對她說:「大王教已經同意將你的信轉交羅馬了。不過,他有一個條件,就是你必須申請還俗。」
這就是修女或修士與社會工作者的本質區別。他們都為窮人或不幸者服務,但修女或修士服務於窮人的目的,是服侍基督。
於是神父拆開了信。結果他只看了一眼,就驚喜地喊道:「哦,太好了,簡直就是一樁奇迹,我主彰顯了祂的旨意,你獲准特例觀察一年。」
梵蒂岡的回信仍然沒有來,在持續的等待中,德蘭姆姆的信心和勇氣又經歷了一次來自現實的考驗。
當德蘭姆姆走出修道院大門的時候,教堂的鐘聲響了,這是她聽了17年的鐘聲。恍惚中,她感覺這美妙的聲音不是來自教堂,而是來自天國,是上主的囑咐。因此她更加堅信,上主是一定不會讓她失望的。雖然她現在孤孤單單,一無所有,但上主不會撇下她不管。因為上主說過:「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有了上主,就有了一切。「主啊,請幫助我。」這個祈禱必將得到回應。
但姆姆什麼也不想說,什麼也沒有說。「我很渴」的呼求聲帶著一種強大的無與倫比的內在力量,九九藏書充滿了她的整個生命,使她倍感沉重,更無法釋然。
神父回答說:「是的,這是他考慮你的請求的惟一方式。你只能以世俗女子的身份離開,而不能以修女的身份。」
在那條狹窄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全是極貧的人。姆姆對他們喊道:「這個女人要馬上送醫院,她就快死了,難道你們看不見嗎?」沒人回應她。相反,人們都奇怪地看著她,像看一個怪物似的。貧窮和疾病導致的死亡,每天都在他們的眼皮底下發生,他們看多了,也就習慣了,麻木了。
神父回答道:「為此我們都感到很困擾,但德蘭修女目前正在重建信心,不過她堅信是主在召喚她走進貧民窟。」
這時,天空響起了隆隆的雷聲,眼看就要下暴雨了。姆姆忙叫修女帶著學生們先回去。然後,她就彎腰把老人抱了起來。
不過,在這種令人不安的漫長的等待中,德蘭姆姆獲得了一個使她甚感安慰的榮譽,即成為印度公民。這是她一生中最引以為榮的成就之一。後來我們敬愛的德蘭姆姆常說:「我屬於世界,我的責任是服務於全世界的窮人,但在我的心靈深處。我總覺得自己是個印度人。」所以在後來的大半輩子里,姆姆永遠只穿那件印度式的白色長袍。
姆姆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她循聲望去,只見人群中有一個身形悲苦的老人,光著枯瘦的上身,正向她伸著一隻手,虛弱地喊著「我很渴,我很渴。」凄楚得令人心碎。
神父問:「難道你不想當修女了嗎?」
醫生回答說:「但我們無能為力。」
飢餓並不單指食物,而是指對愛的渴求;赤身並不單指沒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嚴受到剝奪;無家可歸併不單指需要一個棲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摒棄。除了貧窮和飢餓,世界上最大的問題是孤獨和冷漠。孤獨也是一種飢餓,是期待溫暖愛心的飢餓。這個啟示,日後成為德蘭姆姆以及整個仁愛傳教修女會力量的源泉。一切為不幸者做的,就是為耶穌做的。若不是為耶穌而做,則毫無價值可言。
醫生聳了聳肩膀,說:「我非常了解你的感受,修女,但我也沒有辦法。」說完轉身就走。
姆姆一下子怔住了,彷彿突然當胸挨了重重的一擊,她痛苦地站在那裡,像失去了知覺一樣。直到卡培拉修女來催她上車,她才清醒過來。火車就要開了,姆姆急忙掏出一個銅板扔到老人腳下。老人彎下身子,手還沒摸到銅板,有個男孩突然跑過來把銅板搶走了。
為什麼德蘭姆姆會把一個窮人的呼喊看成是主的呼喊呢?《若望福音》里有一段記載:耶穌知道一切事都完成了,為應驗經上的話,就說:「我渴。」
姆姆鄭重地從神父手中接過那封信,然後,她就跪在祭台前,做了個虔敬的感恩祈禱——姆姆一輩子過的都是感恩的生活。神的名字是應該讚美的,更是應該感激的。
神父說:,但你是一個出世隱居的修女,按規定,你是不能到外面去的。」
那真是一個明媚的日子。
也因此,它有嚴格的教規和教會法。比如一個修女若要住在修道院外,並在修道院外工作,是不允許的。因此德蘭姆姆必須要獲得梵蒂岡的特別批准。否則,她就只能放棄做修女。
姆姆說:「不,不是那個意思,神父,他告訴了我,他借一個乞丐的口告訴了我。我清楚地聽到了他的旨意,他說『我很渴』。」
早晨,做彌撒的時間到了,德蘭姆姆剛走到教堂門口,神父就舉著一封信走了過來。神父說:「瞧,你的請求終於有了迴音,如果你同意的話,我可以幫你拆開。」
神父遞給姆姆一個筆記本,說:」這是主教送給你的,他希望你用這個本子記下你所經歷的一切,那將是很有意義的。」
姆姆回答說:「絕不,神父,教會是我的生命,是我永遠的家,我只是要求准許我外出工作。」
回到加爾各答之後,德蘭姆姆立即去拜見神父。她跟神父說:「我已經決定了,事實上,神已經告訴我該怎麼做了。」
人類缺少愛心是導致世界貧窮的根本原因,
修女分析得沒錯,德蘭姆姆跑進教堂,做了一個短暫的祈禱后,就從那裡走了,把一群深愛她的孩子丟在了告別會上。但如果不這樣走掉,她就有可能因為難捨而邁不動雙九_九_藏_書腳,
姆姆很難過。但她並沒有責怪車主,也沒有責怪醫生。在姆姆奇特的一生里,她從不評斷別人。在她看來,評斷別人就不是愛的表現。因為耶穌曾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上主也要怎樣審斷你們;你們用什麼量器來量,上主也要用同樣的量器量給你們。你為什麼只看見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其間,值班的護士幾次走過來要姆姆走開,因為她抱著一個這樣污穢的人站在醫院門口,使一些人感到不方便,但姆姆像沒聽見似的,只管站在那裡。後來,醫院終於被姆姆的行為所打動,收下了這個奄奄一息的老人
1948年4月12日,教宗比約十二世的批准終於寄到了勞萊德修道院。
然後,她去買布。
我必須住在窮人中間
這是一輛古老的客運火車,當它順著喜瑪拉雅山蜿蜒的山路向上爬動時,速度是極其緩慢的。姆姆坐在整潔舒適的一等車廂的窗口,望著窗外緩緩退去的山嶺、樹木,以及各種開花的熱帶植物,心中無比難過——她既為那個老人難過,更為這個世界的現狀難過,也為自己心中深深的不安難過。
愛人,是我們愛上主的必經之道。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途徑可以抵達上主,德蘭姆姆說:「如果你連整日相見的那個人都不愛的話,那你怎麼能愛一個看不見的主呢?」
當時德蘭姆姆面對的就是這種情形。她對醫生說:「她也是人啊!」
這件事使德蘭姆姆對母親多年前說過的一句話有了深刻的領會。母親說:「做善事不能焦躁,要有耐心。」
德蘭姆姆聽從修道院的安排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德蘭姆姆的演講詞前往大吉嶺退隱。除了上面提到的因勞累過度,加上供給不足導致的營養不良,使姆姆本來就不健壯的身體染上了肺結核。這在當時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因此,她不得不提前退隱。
院長接過神父的話說:」我相信德蘭修女是真誠的,只是她沒想到事情的複雜性。如果德蘭修女一個人放棄一切走出去,這勢必會影響到整個修道院。」
姆姆沒有立刻回答神父,她沉吟了一會兒,然後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這是上主的計劃,不是我的計劃。神父,我會重寫一封信。」
雨果想也沒想,就回答說:「《約伯記》。」
神父說:「如果他們同意了你的請求,那麼,今天就將是你以修兩個小時后,彌撒結束了,當教堂里只剩下德蘭姆姆和神父兩個人的時候,姆姆說:「神父,請你幫我拆開吧。無論我主怎樣決定,我都會絕對服從。我是誰?難道可以跟他討價還價嗎?」
神父說:「那你就只能放棄你這不尋常的想法。」
大雨嘩啦啦地說下就下。德蘭姆姆把老人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著她,輕輕地拍打著她,嘴裏還不停地溫柔地說著「沒事了,沒事了,不要怕。」就像一個慈愛的母親愛撫著懷中的小嬰兒那樣。
這是一次極其重要的退隱,時間是1946年9月10日。後來,這極其重要的一天被稱為是「靈感日」。因為德蘭姆姆在這一天聽到了上主對她的召喚。
神父最後說:」你要記住,不管怎樣我們都是愛你的,如果有一天你想回來,我們會隨時歡迎你,修道院的大門將始終為你敞開著。但我們會為你祈禱成功的。」
那天的經歷使德蘭姆姆明白,走進貧民窟為窮人中的最貧困者服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僅僅有愛與熱情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極大的耐心、勇氣、頑強的個人意志,以及對貧困的了解、接納與習慣,不過,那天的經歷也使德蘭姆姆獲得了一個極其重要的靈感。雖然第一所名副其實的臨終關懷院直到1952年8月才正式建立,但在姆姆彎腰抱起那個病卧街頭的老婦人的剎那,這個美妙的想法就在她心裏迅速地萌生了。
這一年,德蘭姆姆38歲。
我的責任是服務於全世界的窮人
富人便沒有權利獨自支配自己多餘的財富。
主教迅速做了一個打住的手勢,說:「這不是第一次有修女跟我提出這樣的請求。上一次我勸一個申請者等待一年,一年後,她就坐在你坐的那張椅子上,感謝我沒把她的申請當真。」
兩年的等待終於有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