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對愛因斯坦和對馮省三:蔡元培的厚道與不厚道 第二節

對愛因斯坦和對馮省三:蔡元培的厚道與不厚道

第二節

在這次談話中,愛因斯坦還詢問了到北大講課用什麼語言的問題,蔡元培當即答道:用德語即可,夏浮筠就可以翻譯。
在信中,愛因斯坦還表示:"我希望我們兩方可以滿意的協定辦法,並親眼觀看東亞文明的發源地……"
那時中國的自然科學極其落後,北大師生盼望能有世界第一流的科學家來校講學;而誰是第一流的科學家,多數人還不甚了了。1920至1921年間,英國大哲學家羅素在北京大學做哲學專題講演,羅素在這期間反覆說:"要論現代最偉大的人物,那就只有兩個,一個是列寧,一個是愛因斯坦。"將愛因斯坦與列寧相提並論,這個振聾發聵的講座使中國知識界"從羅素來講演后,從此無人不知相對論"。愛因斯坦成為中國學界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名字。
機會絕好,蔡元培十分高興,他當即複電表示歡迎;在待遇條件上,提出全包愛因斯坦在中國境內的旅費,"並致送酬金每月一千元"。而當時國內最大牌的教授月薪為四百元左右。
蔡元培1921年3月到歐美考察,臨行對學生說,他此次一定要請歐美的名教授來北大任教或講學。邀請名單上,愛因斯坦名列前茅。
第二天,11月14日,蔡元培在九九藏書《北京大學日刊》發表《安斯坦(即愛因斯坦)博士來華之準備》的文告宣布:經多次聯繫,愛因斯坦將於新年初來北大講學!師生聞訊,頓時一片歡騰。
這封回信表明他也很想來中國,但在報酬方面有些意見,希望另訂協議。不知是未明愛因斯坦意圖,還是出於別的什麼考慮,蔡元培對此沒有做明確答覆。
蔡元培在和愛因斯坦打交道的整個過程中,盡顯教育家的赤誠,一派君子之風,令人傾服。
不久在德國的北大教授朱家驊轉來了愛因斯坦的回信。這封信由顧孟余翻譯過來後有些含糊,愛因斯坦說:"日本約我前往,報酬充裕,……我如果再往北京兩星期,便與此相稱。"日本開出的報酬很高,希望中國與之一致,這個意思似乎是嫌蔡元培給的條件過低。他還說:"就權利論,你們誠然是先約我的,但是日本人先提出優越的條件(我及婦居住費外,另報酬二千英鎊),似乎也有一種優先的權利。"意思是中國先邀請,他理當先來中國,但因日本給出了優厚條件,他可能要先去日本。
愛因斯坦當時年薪為四萬馬克,每月三千多馬克,且1922年下半年開始,德國馬克大幅度貶值。因此,每月一千read.99csw.com美元的薪金,這個要求是相當高的。
八十多年後,人們重提這件令人遺憾的舊事,覺得這個莫名其妙的"斐司德博士",估計是日本有人作梗;問題的根本在於愛因斯坦在日本看到中國的狀況,產生了退意--當時中國軍閥混戰,財政困難,北京各校的教育經費都已經五個月未正常發放,蔡元培還為此聯合其他學校校長到北洋政府索取。愛因斯坦聽說這個情況,就感到北大能否兌現約定實在是未知數。他到北大講學,推掉了美國幾所大學的邀請,如果長途跋涉,最後連路費都無保障,那就不如不來了。
一年以後,愛因斯坦方面有了消息。這年3月,民國駐德公使致電蔡元培:"日本政府擬請Einstein(愛因斯坦)博士于秋間往東講演,該博士願同時往華講演半月,問條件如何?"
愛因斯坦這顆科學巨星似乎與中國如此有緣。
到了6月下旬,駐德公使館又轉來愛因斯坦的一封信。信中再次表示願意來中國講學,並解釋了他關心薪酬的原因:"關於修金一層,本可遵照來函所開各條辦理,惟近接美洲各大學來函,所開各款,為數均在貴國之上。若對於來函所開各款,不加修改,恐有不便之處。"read.99csw.com也就是說,美洲國家的大學開的價都比中國高,如果按北大的條件來,對美洲國家就不好說。
他這回明確了應有的條件:"一、一千華幣改為一千美金。二、東京至北京,及北京至香港旅費,暨北京飯店開銷,均請按兩人合計。"
到德國后,蔡元培攜夏浮筠和林宰平專程面見愛因斯坦,表達邀請誠意。愛因斯坦回答說非常願意訪華,但他目前要去美國,為猶太大學籌款;回來途中又要到英國和荷蘭作短期講學,而且他當時擔任著物理研究所所長,不便長期離開德國,赴北大講學事宜希望"期以它日"。
這時最鬱悶的人莫過於蔡元培。他一直等不到愛因斯坦的消息,就寫了一封誠摯的信去催問,並重申了以前談妥的條件。愛因斯坦的回信更讓他摸不著頭腦:說上海有一個叫斐司德博士的人,像是受了他蔡元培的全權委託,向愛因斯坦又提出了違背以前約定的要求,因此他不準備來了。如今接到蔡元培的親筆信,才知道是誤會,但他現在已經不能追改旅程計劃,希望原諒。
事到如今,蔡元培只好遺憾地接受。他對同仁豁達地說,因為愛因斯坦即將來訪,中國學界掀起了一股"相對論熱",讓這一艱深學問為不少人了解,read.99csw.com這本身也就是收穫了。
為了給望眼欲穿的學生一個交代,他在1923年1月4日《北京大學日刊》發表《跋愛因斯坦來信》,並附其原信,說明此事非組織不周。 他在跋語中說:第一,愛因斯坦計劃於今年年初來訪,是通過駐德使館聯繫的,所以沒有"特別加約的必要";第二,信中提到的"斐司德博士","是我沒有知道的事,讀了很覺得詫異";第三,愛因斯坦的光臨,"比什麼鼎鼎大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重要的幾十百倍",所以我們出了每月一千美元的酬金,沒想到最後計劃還是落空。
蔡元培接信立即和梁啟超商量。梁啟超大力促成愛因斯坦來華,決定薪金的一半由他的講學社承擔。於是蔡元培向我駐德使館表示:"條件照辦,請代訂定。"8月間,我駐德公使來信說,他們已將上述意見通知愛因斯坦,對方明確表示願"于新年來華"。
按照約定,愛因斯坦將於12月中旬來華,然而直到12月30日,愛因斯坦才從日本到達上海;到達上海后的行程叫等待者大大意外:不是北上去北京,而是在上海逗留兩天,然後乘船去新加坡,來北大講學的協議黃了!
現在,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正好路過上海,蔡元培此時發表他即將來北大九-九-藏-書講學的通知,人們都認為愛因斯坦"不久可來北京"。可以親眼目睹這位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大家都興奮萬分。
蔡元培在這件事上表現出了厚道和闊大之風,他對愛因斯坦沒有流露任何怨言。在《跋愛因斯坦來信》中,他對師生說:"當我們在科學上有所貢獻,並引起世界關注的時候,我相信愛因斯坦會專程前來訪問的。因此大家千萬不要懊喪,而應該互相勉勵。"
1922年11月中旬,愛因斯坦去日本訪問,在上海作短暫停留。就在到達上海的那一天,11月13日,他收到榮獲該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正式通知。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愛因斯坦,北京大學舉辦了一系列關於相對論的講座,有丁西林的《相對論以前的力學》,何育傑的《相對各論》,高魯的《舊觀念之時間及空間》,夏元的《愛因斯坦生平及其學說》,王仁輔的《非歐幾里特的幾何》,文元模的《相對通論》,張競生的《相對論與哲學》。這些主講人都是國內當時第一流的學者。
在1920年,蔡元培就與愛因斯坦接觸。當時在德國訪問的教育部原次長致電蔡元培,說愛因斯坦有意來中國講學,北大能接待否?蔡元培立即回電錶示歡迎。但後來因愛因斯坦"一時不能離德"而未能成行。